回到明末当帝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星星草
有兄弟的背叛,有部属的背叛,这些他通通都经历过了,也不差自己的贴身保镖和智囊军师两个,李来亨,刘芳亮,袁宗第,难道也都背叛了自己?这些个畜生真是可杀不可留!
李自成的心中现在只有恨了,那种难以名状的恨,仿佛是盘卧在胸中的一头怪兽,吞噬他的心肺,令他痛苦不已。
此时朱由崧的心情与李自成截然相反,连打胜仗,连收大将,这又困住了这个大贼酋,大顺政权败亡只是个时间问题,这是崇祯帝折腾了多少年,倾尽了全国之力,梦寐以求的事,然而最终还是栽在了他的手里。
而是自己穿越过来才短短的两年,不但稳住了大明的政治局面,收拾了不听话的四大军阀,还北驱了鞑子,这有将要消灭李自成集团,这样的不世之功舍我者谁?
朱由崧越想胸脯拔得越高,越想心中越舒坦,特别是看到李自成一筹莫展,沮丧的如丧考妣,朱由崧的心里更爽快了。
因此朱由崧不无得意地对城头上的李自成道:“李自成,你我今日在此得见,也算是有缘呢。”
李自成心中恨得咬牙,但表面上也不能让朱由崧看扁了,打仗赢得起也要输得起,不就是打了几个败仗吗?何况大顺军的这么多将士还看着自己呢,朕决不能气馁。
想到这里,他脸上勉强挤出一丝冷笑,其实他这笑容仔细一看,比哭还难看。
“哼哼朱由崧,你今天见朕有何话说?”当了一年多的帝王,虽然地盘不算大,但毕竟在北京叱咤风云过,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谁也不能不承认他这个帝王,何况他的大顺政权强盛的时候,拥有雄兵五六十万,战将上千员,地盘也不算小,子民也不算少,比起那些边以小国还是很体面的。
因此李自成从开始的不习惯,现在他已经习惯了当这个帝王,现在也是张口朕闭口孤的。
朱由崧不由的大笑:“哈哈,你可以称你的朕,朕也承认你这个帝王。自古以来,天下乃人人之天下,非一人一姓之天下。这江山社稷也不是我们老朱家独霸的,从秦始皇到西周东周,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然后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直至我泱泱大明朱家三白百年的江山社稷,期间风风雨雨,合合分分,经历了多少代帝王,谁也不能说自己就是永恒的天下之主。”
朱由崧此番言论,可以算得上帝王之最进步的言论了,因此听到大顺军和大明的军队全都心服口服,包括李自成在内,也不得不打心里赞成朱由崧的心胸开阔,不是一般的有气量。
要知道无论哪一代的帝王,哪怕是再不堪,他也不愿意承认别人的帝位,尤其是与他并存的帝位,最多把人家看成贼,而标榜自己的正统,哪个帝王不渴望自己长生不老,永世长存?能承认李自成的帝王之位,崇祯皇帝就算是重生恐怕也做不到。
朱由崧继续道:“但是,谁的帝王能做的长久,且不说能否名垂史册,也不管他骂名千载,更不用考虑他的疆土多寡,单时间长短就大有不同了。我大明现在已近300年了,秦始皇以来,这也算得上是最长久的国祚了。而你的大顺刚刚成立没两年便风雨飘摇,摇摇欲坠,众叛亲离,这难道不能说明问题吗?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别再执迷不悟了,赶紧献城投降是你们唯一的出路。朕有好生之德,朕仍把你们看作一般的俘虏对待,不但不会记恨洛阳的福禄宴之事,还会加以重用,不失为王侯之位,倘若不识好歹,城破之时,那下场可就悲催了,何去何从你可要考虑清楚了!”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37章 李自成的条件
“闯王,事实证明弘光大帝乃旷世圣主,能宽仁至此,夫复何求?闯王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手下数万将士和城中的十几万生灵着想呀。”
宋献策也跟着劝,只是已经改变了称呼,闯王是李自成建立政权称帝之前的称呼,这对他不失尊重,却并不承认他的帝王之位,在他的心目中,朱由崧才是唯一称职,心服口服外带佩服的帝王陛下。
“爸爸,您可都听到了吧,弘光大帝金口玉言,只要你愿意归顺朝廷,此前的一切罪过全都赦免了,还不失为王侯之位,能有如此气量和心胸者,放眼整个天下,古往今来的帝王,谁能匹敌?大顺已经完啦,您再看看现在的大明,早已经今非昔比啦,鞑子已经被赶到了关外,南方的几个流贼也不可能长久,老百姓安居乐业,颂扬声一片,朝堂上下,颓废之色渐无,昌盛之运方显,识时务者乃为俊杰,孩儿求您啦。”
慧英,慧梅,张耐,双喜他们听了朱由崧和宋献策的话,心中也是万分激动,如果李自成真能投降,李自成夫妇还是他们的好爸爸妈妈,这当然是最好的结局,难得陛下有如此宽广的胸怀,因此也都忍不住也跟着劝了起来。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皆是不共戴天的愁怨。且不说李自成这些年,杀官夺府,逼得崇祯帝上吊,可以说是罪行滔天,十恶不赦,单就在洛阳把老福王朱常洵宰了之后跟几头鹿放在一块煮吃了,这份仇怨谁能容忍得了?也只有他朱由崧!
现在朱由崧一句话全都既往不咎了,只要愿意投降归顺,还会加以重任封王封侯,朝廷的筹码已经给到天上了!
朱由崧能做到这一步,那胸怀就不是能撑开船了,简直可以开航母战斗群啦!
因此城头上的大顺皇后高桂英,也为之直动容,难怪他朱由崧能成事,难怪自己的至亲心腹全都背叛了他们跑到那边去了,这真是帝王有不同,我主陛下不能及也。
高桂英对双喜慧英慧梅张耐和宋献策等人的怨恨,一下子消融了不少,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了李自成。
李自成也非铁石心肠,心中为之一动,那古铜色的脸依然沉如铁块。
“要让朕投降归顺也不难,但有一个条件。”李自成终于开口了。
“什么条件,不妨直说。”
朱由崧的确做出了最大的让步,一看终于有了商量的余地,心中高兴。
“朕的条件是,把这几个吃里扒外的畜生当场凌迟处死,就这一个条件,大明陛下如能做到,朕就率众献城投降!”
李自成咬牙切齿地指着慧英慧梅张耐双喜宋献策,心中的怒怨愤恨像压抑了很久的火山一样,终于找到了一丝突破口,令他的整个躯体都颤抖了。
高桂英脸色一震,感到意外,没想到丈夫竟然提出这样的条件。
不但她感到意外,城下面成千上万的明军将士没想到是这样的条件,还认为他李自成跟朱由崧讨价还价,要官要地,要粮要饷呢。
竟然是要杀掉他的背叛者,一出胸中的恶气。
此时城头上那些李自成手下的大顺军将有些扬眉吐气了,特别是那些誓死追随李自成的死忠粉丝们,他们也恨透了慧英慧梅双喜张耐宋献策等背叛之人。
他们不能理解背叛还有一种说法叫弃暗投明,叫识时务。另外他们主要对这些背叛者带上了贪生怕死卖主求荣带有色眼镜,把这几位与邢氏高杰李成栋等人的背叛画上了等号。
他们认为这位弘光大帝肯定会答应李自成的条件,杀几个降将,能换回李自成几万将士和整个西京,这样便宜的大买卖谁能不做呢?消灭李自成,将他们一网打尽,可是朝廷多年以来处心积虑,梦寐以求的,至于弘光弟刚才说的优待俘虏的条件,鬼才会相信?
谁敢保证这里面没有阴谋诡计?谁又敢保证这不是昏君的权宜之计,暂时封王封侯了,剥夺兵权之后过几天抓一朝之错,说不定比这死的还惨。
这种哄小孩子的把戏,我们的陛下应该不会轻易上当,让他们先杀了这些叛徒,然后假意投降,再制造兵变,果然是帝王之心。
不少大顺军的将士心中还这样想。
特别是牛金星听了比较得意,暗道:“慧英慧梅,张耐双喜,还有你这个宋矮子,你们这几个无耻的贱辈,今天恐怕是活到头了吧,宋矮子不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掐会算吗?怎么没有算到有今天呢!人算不如天算,你们就等着倒霉吧,估计不被吓尿裤也差不多了。”
因此宋献策一脸的得意之色,看看朱由崧,又瞅瞅慧英慧梅张耐双喜和宋献策,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
这时没等朱由崧表态,慧英,慧梅,双喜,张耐,纷纷下马跪倒在朱由崧近前,几乎是异口同声道:“既然爸爸这么恨我们,想让我们死,父为子纲,我们愿意受死,陛下您不必犯难,倘若我等的死能换回爸爸他们的献城投降,挽救城内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我们也算死得其所了。请陛下传旨吧,多少刀的凌迟之苦我们都能受。”
宋献策一看这四位慷慨赴死,胸中也产生了几分豪情,自己虽然是文官,但也不能当怕死鬼,不就是个死吗?
想到这里,宋献策热血上涌,也对朱由崧施礼道:“这四位将军说的太好了,倘若我们的死,能换回闯王等人的回心转意归顺大明朝廷,西京的战事能得到平解决,宋某也愿意献出项上人头,请陛下降旨。”
这一下在场的上万明将士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慷慨赴死,自愿断头,好样的!
城头上的大顺军将有的被打脸了,认为这些是怕死鬼,肯定要吓得跪地求饶,哭哭啼啼,丑态百出。然而截然相反,五个人不分男女不管老少,皆有笑对生死的英雄气概。
特别是牛金星,眨膜着三角眼,好像没看懂一样,这也有些出乎李自成和夫人高桂英的意外。
朱由崧在心中也暗暗竖起了大拇指,这五位才是真正的忠臣,但是朕岂能接受李自成的条件!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38章 绝不枉杀一人
两个帝王会晤,一个城上一个城下,朱由崧劝李自成投降,李自成抛出这样的条件,令在场的人没有想到,慧英慧梅等五人是这样的反应又是令人没有想到。
一时间城上城下,数万只眼睛都看向了朱由崧,仿佛此时只有它才是这个世界的裁决者。
朱由崧淡然一笑,让跪着的人先起来,然后对李自成道:“朕先不说能不能接受你这个条件,朕想先让你明白一件事,前者朕取洛阳,前后没超过三天,朕强攻潼关,先后也不过五天的时间,西京现在已经是孤城一座,城外有十三万大军,上百门大炮,城中兵不过五万,朕如果想强攻,你猜需要几天?”
朱由崧是在用这种方法告诉李自成,他没有资格跟自己谈条件,他完全有能力,用大炮开路,强行攻城,一鼓作气拿下西京,这话李自成当然听得出来,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李自成当然不会示弱,小鸡临死前还登登腿儿呢,何况他李自成还有五万大军,一座都城?当年连他自己算上只剩下十八骑,他都没有认输,眼前的形式至少比那时要好得多。
因此李自成把嘴一撇,现出鄙夷之色,“废话少说,要朕投降只有这一个条件,到底能不能接受?”
朱由崧正色道:“朕当然不会答应,也别说杀这五位,就是普通的士卒,朕也不会枉杀一个,现在的形势尔等想必也清楚,朕完全可以不跟你谈任何条件,直接动用所有的兵力攻城。但是朕今天却给了你谈条件的机会,何也?原因有二:一,朕看你李自成是个人物,朕动了爱才之心,不忍冤怨相报,而是不计前以前以国事为重,以城中的百姓的疾苦为重。第二点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朕是看在这几位爱卿的面子上,慧梅现在是朕的爱妃,不但武艺高强而且温柔贤惠,慧英张耐双喜和宋献策,或文或武,皆是忠勇护住之才,朕能得到这几位将帅之才,你李自成当然功不可没,感谢你们夫妇送养了几个出色的好儿女又送给了朕。如果你们认为,他们的弃暗投明视为不忠,那么朕想给他们一个进孝的机会,让英雄忠孝可以两全。因此朕今天才做出最大的让步,既往不咎,准许尔等献城投降,并加以重用,这并非朕的心胸多么开阔,如果而等曲解了朕的好意,不识好歹,得寸进尺,变本加厉,那朕就只能改变主意了。”
朱由崧这番话说的软中硬,硬中软,江山社稷,铁血豪情,都有了。把慧英慧梅张耐双喜宋献策感动的,恨不得现在就以死报效自己的陛下。
没等李自成说话,牛金星沉不住气了。他一看朱由崧说得不差,如果他真收起这个条件,全力强攻城池,恐怕西安城真的守不了几天。
突然,他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在李自成身边低低的声音道:“陛下,弓不要拉得太满,可以谈判投降归顺为名,诱他们进城。”
李自成够聪明,不是那种死撞南墙不回头的犟牛,否则他和张献忠也不会一看势头不对投降了崇祯帝,然后又反水。
牛金星这两句话点的他又有了妙计。于是他把话又拉回来了,脸色和缓下来,“难得大明陛下侠骨仁心,既爱江山,又爱美人,既有铁骨,又有豪情,我李自成佩服。李某可以把条件收回来,可以献城投降。但是有很多细枝末节,需要坐下来详谈,这里也不是谈事的地方,李某斗胆邀请陛下进城详谈献城之事,不知陛下龙意如何?”
朱由崧听了这话也眨膜眨膜眼睛,李自成态度变了耶,他同意献城投降,真的假的?
因为历史上的李自成投降崇祯帝,然后又找时间反水了,因此很了解他的朱由崧此时不得不在心里画个问号。
没想到这个李自成变得这么快,刚才还咬牙切齿的提出一个条件,要朕杀了这几个背叛他的人,然后他就献城投降,现在自己这番话一出口,他的态度就转变了,唯一的条件也不要了,诚邀自己进城和他谈献城投降之事,这里恐怕会有点文章。
可是如果自己要拒绝他,当着双方数万兵将的面儿,显得自己胆小如鼠,还必然有人为自己扣上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等无须有的帽子。
如果万一李自成要是真心献城投降,自己连进城谈判的勇气都没有,那岂不被他李自成等人小看几分,传出去为天下人所耻笑。
算了,不就是和谈吗?这难道比后世的重庆谈判还凶险?朕去就是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朕要看他李自成到底耍些什么名堂?如果其中有诈,朕不介意将西京翻他个底儿朝天!
想到这里,朱由崧慨然应允,“好,朕果然没看错人,李将军不失为识时务的英雄豪杰,朕三日之内必然进城详谈献城归顺之事。”
“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陛下果然是爽快人,李某在城中恭候陛下的大驾金身。”李自成说完冲城下的朱由崧拱了拱手,算是施礼啦,然后和牛金星,高桂英等人转身消失在城头垛口处。
朱由崧也只得传令收兵,在回连营的路上,李全,马金花,贺宣娇,张环,马万年,等等纷纷确认陛下是否要三日之内真正进城跟李自成谈判?
朱由崧淡然一笑,“当然啦,朕乃金口玉言,等到天下数万将士的面,说出去的话,如泼出的水水,岂能出尔反尔,说了不算?”
“但是陛下,这也太危险了,去不得,李自成分明没安好心,投降了就是投降了,还要什么和谈,醉翁之意不在酒,里面肯定有阴谋诡计,到时候进城容易,恐怕想出城就难了!”众将士纷纷摇头,一致反对。
朱由崧的拧劲儿就上来了,他做决定的事别人一般是改变不了的,就像当初他只带两个美女保镖深入敌后,刺探军情一样,把脸往下一虎:“都不要说了,朕意已决。”
别人知道劝不了,也不敢多言,但是知道陛下对这个宋献策还是言听计从的,回到营中都鼓动宋献策来劝。
宋献策见了朱由崧之后,躬身一礼道:“陛下既然决定要去城中与李自成和谈,微臣也不敢多嘴,只是陛下应多带些人手,以防不测,众将士皆争着要进城护驾呢。”
“多带人马无用,反而被人耻笑,朕只带熟悉城中情况的慧英慧梅张耐双喜四人足矣,朕走之后营中事务卿要多担待,如果当天晚上子时之前朕要不回来,卿可以代朕下令全力攻城。”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39章 西京谈判(上)
这一天晚上,马金花侍寝,行完夫妻事之后,马金花躺在朱由崧的怀里,不无担忧道:“陛下明日就要到西京历险,叫臣妾怎么能够放心得下?”
朱由崧笑着把她紧紧揽在自己的身上,不以为然道:“别人不放心朕,爱妃不应该为朕担心,爱妃难道忘了,当初我们三个被多尔衮的3万铁骑困于三河镇,结果怎么样呢?李自成的军队跟鞑子战力是没法比的,区区五万人马朕的还真没把他们放在眼里,何况还有慧英慧梅张耐双喜呢,这四位打起仗来,那可是四只虎。”
马金花如水的双眼中闪出忧郁的眼神:“陛下虽然言之有理,可是臣妾还是不放心,这四个人都是李自成的旧部,万一有二心,则陛下危矣。”
“爱妃何出此言,朕的女人会对朕有二心吗?你也是朕的女人,你倒是给朕说说,对朕有没有二心?”朱由崧嬉皮笑脸,想哄马金花开心。
“陛下,”马金花娇嗔着加重了声音,明显不乐意了,“臣妾万死也不敢对陛下有二心。”
“这不就是啦,慧梅也是朕的女人呀?还有慧英,张耐,双喜,皆忠勇之辈,朕绝对相信他们,不管任何时候都会以身护主的,如果李自成真敢跟朕玩阴的,朕定然将他们杀个人仰马翻,这一点爱妃就一万个放心吧。”
但是马金花哪放心得了,又道:“臣妾知道陛下神功盖世,在万马军中冲锋陷阵如虎入羊群,所向披靡,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知道李自成和牛金星会有什么阴谋诡计呢?陛下真不该以身犯险,陛下驾前现在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就是和谈,也不用陛下亲自出马,完全可以派一名使者前往。”
“爱妃有所不知,并非朕刚愎自用,非要去逞能,因为朕知道除了朕没人能对付得了悍匪李自成,这次和谈事关重大,恐怕非朕亲身前往难以成事。如果朕派使臣前往,会让李自成看扁了,并怀疑朕的诚意不够,反而可能坏了大事,为了城中的百姓,为了尽快结束西京的战事,朕这次历险是值得的。爱妃尽管放心好了,朕心中有数。朕走之后,营中之事,你和宣娇要多挑重担,宋先生足智多谋,你们要协助他,做好最坏的准备,万一城中有变,你们就以最快的速度破城。”
“臣妾记下啦……”马金花说着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把朱由崧报得更紧了,生怕丢失了宝贝一样。
朱由崧也搂紧了怀中的马金花……
第二天辰时朱由崧起床,马金花帮着他整理好衣服,洗漱已毕,早饭之后,朱由崧身穿重甲,头上仍然戴着他的八宝珍珠闹龙冠,一身银甲,外罩杏黄色战袍,腰悬宝剑。
等朱由崧收拾齐备之后,慧英慧梅,张耐,双喜也早都顶盔贯甲收拾好,除了身上带的家伙之外,暗藏利刃,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看朱由崧出来,双喜牵着他那匹千里一盏灯迎了过来,双喜非常喜欢这匹马,他曾对朱由崧说,这是他所见过的最好的一匹马。
这时马金花把慧梅悄悄地拉到了旁边,叮嘱道:陛下的安危可就交到你们几个身上了,千斤重担,来不得半点马虎,万一城中有变,你们须赶紧想办法往城外送信儿,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攻城准备。”
慧梅扁了扁小嘴儿,暗道这是我的陛下,也是我的丈夫,何须你来叮嘱呀?但是嘴上可不敢这么说。
“慧梅记下了,姐姐请放心,只要有慧梅三寸气在,就不会让陛下少一根寒毛。”
这边贺宣娇则把慧英张耐双喜也叫到了一边,“你们三个给我听着,时刻不准离开陛下左右,如果陛下有个三长两短,我和贺宣娇可是饶不了你们!”
“娘娘请放心,我等记下了,就是万死也要保陛下无虞。”……
男嘱咐女,女嘱咐男,直到最后,朱由崧都不耐烦了。
马金花,和宣娇,宋献策等文武众将把朱由崧君臣五人五骑送出大营。
朱由崧走了之后,明军大营主要有宋献策负责,按照朱由崧的指示,宋献策立即召集马金花和贺宣娇,马万年张环等人召开军事会议。
宋献策现在就是军师的角色,他现在开始分兵部将发号施令了。首先让李柱石的炮营做好准备,八十门红衣大炮随时准备开火,今晚子时之前如果他们的陛下没有回来,就立即炮轰西京。或者是中间他们接到报告城中打起来了,宋献策也将会传令他开炮。
然后命令马万年和张环分别带领两支王牌之师,炮火把城轰开之后,他们作为第一梯队,立即杀进去。然后剩下的十几万人马攻入城中,一举将李自成的人马全歼。
各营将士得令之后立即行动起来,八十门红衣大炮,黑洞洞的炮口全部对准西京城头。
明军的御营铁骑和忠贞营的将士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剩余的十几万大军攻城车,云梯车,弓箭手,燧发枪手全都做好了准备。
朱由崧为了不给大顺军造成误会,离开军营之后,没出500米,送行的军将全部打发回营,只有五人五骑来到了城门近前。
城头上的大顺军将士一看,护城河畔只站着五人五骑,他们居高临下,数里之外,可以一览无余,在朱由崧这五匹马的身后,没有明军的一兵一卒,大顺军将心中纷纷惊叹:这弘光大帝不只是敢说,还真敢做呀,只带四名军将护驾,就敢进我们的西京?真是天胆!
早有守城的军将报告了李自成和牛金星。
牛金星闪着鬼火似的眼睛道:“陛下,这昏君还真敢来,真是死催的,进城之后,我们就开始翁中捉鳖关门打狗,这次一定要让他们君臣有来无回!”
李自成点头,“这件事由你来布置,一定要布置的周密,到时候看我的眼色行事。”
“微臣遵旨。”牛金星领命走了之后,李自成把皇后高桂英宣了进来,“皇后,随朕去迎接大明陛下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