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末当帝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星星草
朱由崧也觉得今天这场面有点失控,是朕运筹错了吗,损失了一员年轻的小将李来亨有些可惜,怎么回事?
李自成的脑子那可是政治家军事家的脑子,按说不应该转不过这个弯儿来呀,如果朕有失误,高桂英也应该能看出来呀,她和李自成是夫妻,知夫莫若妻呀。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李自成是有意下毒手。
这么狠,用意何在?为取得张献忠的绝对信任,至于吗?打伤或者活禽,张献忠都不会对他起疑心的,他认为自己真的是大义灭亲的公孙碏?
朱由崧一边观阵,心里一边想着这件事。
这时战场上已经分出了高下,十四五个回合后,李过敌不住李自成,毕竟闯王刀名不虚传,李过只有招架之功,无有还手之力,被逼的节节败退。
这是李过一刀砍来,李自成让过刀锋,用刀压着李过的刀,没等李过抽刀,李自成使了个顺水推舟,大刀顺着刀杆唰啦一声推了过去。
李过只得撒手扔刀,要不然他的双手就没了。
没有武器的李过拨马想逃,可是还没等他拨转马头,李自成来个反手一刀,这一招又叫脑后摘瓜。
就听见咔嚓一声,这一声响没把高桂英已经吓死,闭上眼睛,不忍再看,认为李过已经尸首两分了。
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李自成当然不会六亲不认一直杀下去,眼看李过要人头落地的时候,李自成的手悄然往上一抬,给人看上去就是砍高了。
本来这一刀是砍向脑袋的,结果这一刀把李过的头盔砍落了,李过吓的拨马就跑,李自成提马就追,眨眼间就追上了,李自成刀交单手,轻舒猿臂,正抓住李过的绊甲丝绦,轻轻一用力,把李过提到了自己的马上,脸朝下把李过往马鞍上一压,回到大西军的阵前往地下一扔,“绑!”
满身甲衣的李过被摔的吭了声,手中刀早撒手了。
冲过来几名大西军将,没等李过反应过来,就把他捆了个结结实实。
李来亨被杀,李过遭擒。这下高一功受不了,他催马轮刀来战李自成。
李自成看到自己的小舅子,此时就明白了,这是朱由崧和高桂英故意安排的,一连三场都是他的亲戚,很明显是给他送助手来了,只可惜自己不能不杀了李来亨,这孩子算是为大明而死吧,准确来说是为我大顺而死。
这样想着一个降服高一功的计划在脑子中就形成了。
连战两场,李自成也有些累了,为了喘几口气儿,没有急着和高一功动手,劝道:“一功,你是明白人,大明朝气数已尽,何必保那昏君?当初自成献城投降,那是迫不得已,我主陛下张献忠,才是当时的明主,现在我李自成官封一字并肩王,多风光啊,赶紧投降才是正道,以一功之本事,不是为王侯之位,何必跟这昏君,有何出头之日?”
“住口!反复无常之徒,朝三暮四之辈,我高一功可不像你。”
“既然如此,人各有志,不用强求,不过看在桂英的份上,我不杀你,你回去,让昏君朱由崧过来。”
“无耻之徒,少提我姐的名字,我姐嫁给你,真是瞎了眼,这些年真是看错你了,连侄孙都杀其心何其毒也?拿命来!”高一功大骂轮刀就剁。
李自成压住他的刀没还手,辩解道:“战场上讲究的是当场不让步,举手不留情,我们现在是各为其主,你可知道什么叫无毒不丈夫?你不是本王的对手,识相的话赶紧逃命,否则也让你血溅当场!”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82章 三英战自成
高一功既然出战了,当然不会听李自成的,要么投降,要么回去,而是轮大刀砍向李自成。
李自成只得和他交战,高一功的武艺不弱,但是他跟李过是一个档次,论单挑跟李自成还差着一大截。
十几个回合之后,高一功一个没留神,被李自成一刀杆抽到后背上。
看在这是小舅的份子上,李自成没要他的命,但是这一刀杆抽的也不轻。
李自成的长刀,刀杆也是铁的,鸭蛋粗细的铁棍子,一丈来长轮起来抽到后背上,肯定不轻。
咔嚓一声,两边的军将听得清清楚楚,高一功身后的甲叶子乱飞,后面的护心镜被打碎了裂成四半。
高一功顿觉得五脏六腑像翻江倒海一般,嗓子眼一堵,有点发粘,不由得把脸一扬,把大嘴一张,哇的一口血就喷到了空中,没有200cc差不多。
高一功顿时有点儿天漩地转的感觉,知道自己伤的不轻,催马想跑,但是他已经被打糊涂了,应该拨马往明军的阵营跑,但他却往大西军的阵营跑,而且跑得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前跑出没多远,便在马上摇晃着落马下,人事不醒。
李自成心中一沉,自己是不是下手太重了,但是这种场合不下狠手怎么能成?但愿一功没有性命之忧,否则自己今后如何面对桂英?
但李自成表面不能露出半点担忧之色,对手下军将喊道:“不识时务,这是你自找的,可别怪本王心黑手狠,来人绑了!”
其实不用绑高一功已经昏迷过去,过来四名大西军将士把高一功抬走了,还扛着他的刀,有意思的是,他这匹马对主人感情还挺深,主人摔下去了,马也没走,最后也一同被大西军拉走了。
高桂英一看李自成竟然这么狠,好像不认得自己的丈夫一样,对自己的亲弟弟也下毒手?由恨变怒,冲昏了她的理智,要亲自出马,为兄弟报仇出气,跟丈夫反目成仇。
但没等高桂英出马,三匹战马迸蹄而出,已经抢在高桂英前面飞奔而出,正是刘芳亮,袁宗第和田见秀。
原来这三个人也受不了了,就是高桂英不是先给他们做工作,他们也会出战的。他们三个私下里跟李过,高一功,李来亨关系处的都很要好,眼前的李自成不但出尔反尔反复无常,背叛了朱由崧,而且六亲不认,连自己的侄孙及小舅子都下毒手,他们也忍无可忍了。
三个人都争着去战李自成,这叫不约而同。
此时最能理解李自成的,恐怕就是朱由崧了,由刚才李自成斩杀李来亨的不解,变为现在的理解,朱由崧也经历了一个思维过程,李自成终于上道了,代价虽然有点大,但毕竟大方向还是按照自己运筹的方向发展,这就不错。
因此朱由崧一看刘芳亮三个出战刚好,不然的话自己就出马了,也不能让高桂英出战,高桂英是自己制约李自成的一颗棋子,绝不能让高桂英出战李自成,再让李自成把高桂英活禽过去,那这场戏真就演砸了。
不过今天朱由崧看到李自成亲手斩杀自己的养孙,高桂英及其众将的家小能不能制约得了李自成,到时候还真是个未知数。
如果李自成为了自己的霸业,走火入魔,骨肉,亲情,爱情,他都可以不顾的话,那就治不了他了。
不过如果李自成真走到这一步,那只有灭了他。因为即便他愿意死心塌地的追随自己大明朝也不能容他了。自己用人的原则一惯是手首推其德,然后才是其才。
朱由崧正这样想着,四人已经杀到了一块。
三将并未打算以多胜少,但是现在一看全都冲出来了,还能再回去吗?
因此刘芳亮抖开亮银枪,袁宗第舞动大砍刀,田见秀使的是压把鬼头刀,三个人围着李自成撕杀起来。
这三将都是李自成的亲信部下,今日却跟李自成拼杀起来,而且没有一个人使假力,全都使出了真本事。
这三将的武艺,哪个都不差,都曾经是李自成手下数一数二的猛将。
李自成把闯王刀舞动开来,忽忽生风,力敌三将,毫无惧色,四匹马在战场上摇头摆尾,如同游龙戏凤,四人杀了个势均力敌。
朱由崧一看,这李自成真够威猛的,力敌三将,不落下风,这三将的武艺也真不简单,三打一精彩程度简直赶上三国时期的三英战吕布了。
但是十几合之后,李自成刀法慢了下来,满脸是汗,嘘嘘带喘。不是李自成抵不过这三员将,而是因为他连战了三场,那三阵也不是好赢的,消耗当然不小,现在李自成体力渐感不支。
李自成一看,这样打下去,自己非败不可,怎么把这三将降住呢?倒反夔州城,如果有他们三个给自己当帮手,无疑是如虎添翼。从长远来看,更得把他们三个收归自己的麾下。
想到这里,李自成突然有了主意。
虚晃一刀拨马便跑,三将在后就追,四匹马在两军阵前就都开圈子了。
但是李自成的马快,刘芳亮,袁宗第,田见秀三将的战马有快有慢,加上他们三个的位置不同,这样他们三个就拉开了距离。
刘芳亮最先赶上李自成,从背后猛然就是一枪。
哪知李自成用的是败中取胜,各个击破的招数。
他马往前跑,眼睛往后盯,看到刘芳亮追上来,一枪刺出。李自成猛然趴在了马背上,刘芳亮一枪刺空,李自成抓住时机,身子伏在马上的同时,轮手中刀向后砍去。
此时刘芳亮的大枪还没撤回来,知道上当了,但是想躲已经来不及了。
李自成没有砍他的致命之处,咔嚓一声,这一刀正中肩头,把吞肩兽砍碎,刘芳亮的肩头上就多了一个大口子,血肉翻卷,鲜血崩溅,疼的刘芳亮从马上栽落下来。
这时袁宗弟跟着赶到了,轮大刀就剁,李自成架开袁宗第大刀的同时,另一只手把腰中的佩剑抽出来的,这一招叫刀中加剑,袁宗第身后背着铁鞭,他原打算用刀中加鞭,没想到李自成先下手为强,袁宗第躲闪不及,被一剑扎到大腿根上,疼的袁宗第也从马上摔落下来。
此时的田见秀一看不好,三个打一个,已经占了上风,但眨眼之间被人打了翻了两个,他一个人绝对不是李自成的对手,因此有自知之明的田见秀拨马就跑。
李自成也不追他,挂好大刀抽弓搭箭,嗖的一箭射出,田见秀应声落马。
眨眼之间,三将全都被放倒在地上,李自成抹了把脸上的汗把弓收好,冲身后吩咐一声,“绑!”
三将全都有伤在身,当然跑不了,眨眼之间,被冲上来的大西军将绑了个结结实实。
李自成连赢了四阵,杀了一人抓了五个,大西军的士气大振,明军这边士气低落。
马万年,张环,马金花,贺宣娇等都要请令出战,朱由崧却一点也不着急,既然不让他们出战,他自己也不出战,也不让众军将发起冲锋。
一时明军将士皆感纳闷,今天陛下怎么这么沉得住气?
李自成连赢了几场,张献忠哈哈大笑,觉得是时候了,果断下达了集体冲锋的命令。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83章 难得求一败
凡是跟随朱由崧打仗的军将,今天都感到朱由崧行为有些反常。
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朱由崧可谓是身经百战了。但不管是大战小战,包括清洗厂卫的战斗,对不听话的军阀作战,对流贼作战,还有对鞑子作战,等等这些战斗,朱由崧全是无往而不利,没有一次战败记录。
尽管有时候深处险境,朱由崧也能够坚持战斗,直到化险为夷,转败为胜。
例如一年前对鞑子作战,他仅带着两个美女保镖深入敌后刺探军情,被多尔衮的三万八旗铁骑精锐困在三河镇。
在别人看来,这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战斗,他们三个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儿。三个对3万,这仗根本没法打,何况对方还是八旗精锐。
但是朱由崧仍然在万马军中杀了个几进几出,骂翻了范文程,追杀多尔衮,杀了蒙古牛录额真巴萨尔,最后三个人全身而退,铸造了不朽的传奇。
然而今天朱由崧却格外沉得住气,让李自成赢了一场又一场,明军将士都觉得憋气。
现在论单挑谁能是朱由崧的对手?满洲第一勇士鳌拜不行,比鳌拜还要厉害几分的,人称祖二疯子的祖大弼也不行,现在连胜数场嚣张无比的李自成也曾是朱由崧手下的败将,两个人早就交过手,可是今天朱由崧竟然忍住不出马。
他身为帝王,不亲自出马也可以,为什么不让这些将士出马,独目将军马万年,神箭手张环,武状元马金花,都可以跟李自成一战的,而只是让李自成的六名旧部出马,李自成背叛了大明,投降了张献忠,难道陛下要用这种方式来试探这六名降将的忠心?
然而六将都败了,死的死,伤的伤,被抓俘虏的被抓俘虏,现在陛下怎么还不让出战,他自己也不出阵收拾这个李自成?
20万明军将士,此时除了高桂英,宋献策和小柳是之外,谁都不知道其中的奥秘。
“陛下,我们已经输了几场,陛下不出战,为何也不让我们出战?”贺宣娇忍不住道。
朱由崧云淡风轻的一笑,“无他,朕只想求一败。”
朱由崧的回答令贺宣娇等人更萌了,都不解的看着朱由崧,纷纷用目光询问:陛下何出此言?打仗还有想败的吗?谁不想打胜仗啊?而陛下偏偏想求一败,这是为什么呀这是?
朱由崧继续道:“朕这几年来逢战必胜,不管跟谁打,也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不管是单挑还是混战,打一场胜一场,剩的都没意思了,所以今天朕想求一败,又有何不可?”
“啊?”听闻此言全都瞪大了眼睛,有拿打仗开玩笑的嘛?明军将士更是懵逼了。
朱由崧这样的回答,当然是装逼,他现在当然不能说出真相,因为他和李自成的计策是正在进行时,而且已经进行到关键时段。
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眼前败几阵根本算不了什么,更何况这是单挑?
这时张献忠觉得火候到了,命令手下的前军主将王定国,左军主讲马元利和右军主将张华龙,带本部人马出击。三支队伍10万人马冲杀过来,如排山倒海一般,喊杀声惊天动地。
“调整队形,迎敌!”
单挑败几阵可以,因为那是策略,接下来的两军混战那得竭尽全力求胜,否则就是草菅人命了。
因此朱由崧喝令一声,排在最前面的明军立刻像退潮一样撤了下来。
连弓箭都没放,表面上看,就是大西军士气正盛,明军士气衰弱,一触即溃的样子。
因此大西军更有劲儿了,嗷叫着,如开闸泄洪一边,冲杀过来,打算将一举歼灭明军。
其实他们没有细看,排在前面的明军是撤退,而不是溃退,撤退是有秩序的往下退,退而不乱。而溃退完全不同,那是丢盔卸甲,完全是逃命。
不过现在大西军忘乎所以了,就是高级将领张献忠,艾能奇,徐以显等人也没看出来,认为这一张明军必败无疑。
可就在这时,一支整齐的队伍排列出来,人数不多,只有三千人,却是清一色的骑兵,这些骑兵装备精良,全部是铁盔铁甲,而且是双武器,一是弓箭,二是长矛。
这便是朱由崧的王牌军之一,御营铁骑。
因为现在明军士气低落,朱由崧当然知道,打仗凭的是士气,而不完全决定于军队数量的多少,眼瞎下明军急需要提振士气,因此才把这支队伍排在了最前面。
这也是朱由崧以20万大军对抗张献忠30万人马心中有数的地方,在荒野陈兵,没有坚壁,又没有动用火力,敌强我弱,这种形势下的对阵,如果没有点反制措施,傻逼才会这么做。
什么,想求一败?这不过是朱由崧的装逼调侃之论,只有头大无脑之人才会相信这话。
御营铁骑是原御营统领、现任兵部尚书的刘肇基按照朱由崧的意思亲自训练的一支队伍,这支队伍是从各军挑选出来的精英,又经过刘肇基几个月集中强化训练和这两年的历练,现在这支军队称得上一支铁军,身经百战,曾经战败过多尔衮的八旗精锐,威名赫赫,战功卓著。
在指挥使张环的指挥下,御营铁骑出动了。
这支队伍与别的骑兵队伍不同,速度上要慢于一般的骑兵,但要比步兵快,讲究的是一个齐字。
首先他们的装备武器是整齐划一的,全是铁盔铁甲,然后是弓箭长矛双武器。
其次,他们冲锋陷阵的时候,排成长阵,根据需要成两排或三排,共进共退,类似于宋代的铁甲连环马,但是战马没有甲衣,也没有铁锁链相连,比铁甲连环马要灵活得多。
张环已经压抑的很久了,指挥着3000铁骑杀了出来。由于这里是阔野,大西军来势凶猛,因此3000人马排成了整齐的两大排,像雁翅一样整体往前推进。
“上弓箭!”
张环看到大西军压地而来,冲在最前面的大西军将离他们也就是30到50步的距离,张环喝令一声,一箭射出,大西军的一名旗手应声落马,这杆绣着“王”字的火红缎大纛旗倒落在地。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84章 大西军受阻
张环一箭射翻了前军主将王定国的大纛旗,三千御营铁骑一齐对着冲过来的大西军射箭。
一时间流矢如雨,这么近突然射箭,前面的大西军猝不及防,中箭者不计其数,成排成批地往下倒。
由于距离较近,骑士在马上射箭,箭的穿透力无疑是较强的,不少大西军将被射得倒仰,有的一箭能穿倒两个,人被射成刺猬的,战马中箭倒地的,血沫凌空飞舞,人的惨叫声,战马的哀鸣声,坠地声奔跑声,喊叫声,乱成了一团糟。
大西军冲锋受挫,当时就乱了。
3000铁甲骑兵,与普通的弓箭手不同之处还在于,他们不是定点射箭,一边射箭,一边往前冲,而且保持着整齐的队形,因此很快3000铁甲骑兵便和冲过来的大西军短兵相接。
训练有素的铁甲骑兵,见距离太近,不宜用弓箭,将弓箭收起,换上了清一色的丈五长矛,开始穿糖葫芦。
一队铁甲骑兵,一千多人,用战马冲锋的力量同时往前猛刺,长矛如林,无坚不摧,矛锋所至,大西军将粉粉被穿倒地。
当然,大西军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会用手中的刀枪来挡来砍,但是他们的兵器对这些长矛来说,没有多大杀伤力。
前排偶尔有大明军铁骑倒下,后面的赶紧补上来,仍然保持整齐的队形,往前推进。
这种战法连机动灵活的八旗精锐也束手无策,吃过大亏,张献忠的队伍也不例外。
这一下大西军将可受不了了,被杀的遍地是死尸,剩余的根本抵挡不住,四散奔逃。
3000铁骑继续往前推进,像一架巨型战车,又如一台大型收割机,大西军将成了麦子,被这台收割机收割得满地是都是死伤。
时间不长,第一批冲锋的10万大西军被3000铁甲骑兵冲击的七零八落,遍地死伤,溃不成军。
立马在高坡住的张献忠一看不好,朱由崧的这支队伍太厉害了,必须的冲散这支队伍。他立即命令中军主将王尚礼和后军主将白文选,二人各带本部人马,从左右两边冲击御营铁骑的侧移。
二将得令之后,各引一万多人,从左右两翼向御营铁骑包抄过来,他们调整的战略队形是,马队在前,步卒垫后。
御营铁骑虽然厉害,但如果阵型被冲散,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而且御营铁骑只有3000人。
朱由崧一看,张献忠真够狡猾的,立即命令白杆兵出击,忠贞营一共有3000人,朱由崧把他们一分为二,明命令马金花和马万年兄妹各带1500名白杆兵,左右出击,保护御营铁骑迎战王尚礼和白文选的两支队伍。
白杆兵就是他们兄妹带出来的,兄妹二人得令之后,带着3000石柱的小伙子,一分为二,从左右两侧如下山的猛虎一般向大西军冲去。
白杆兵虽少,但也是朱由崧的王牌军之一。更重要的是,白杆兵的威名早就被秦良玉打出来了。几年前也是在夔州一带,张献忠的人马就吃过白杆兵的亏。
因此大西军如惊弓之鸟,看到是白杆兵,他们就怯阵了几分,因此左边的这一路大西军刚一接触白杆兵,大西军便倒下一地死尸,这是王尚礼的中军,很快溃退下去。
但是王尚礼的中军有一万多人,此时他看到来的这支白杆兵只有一千多人,王尚礼欺负他们人少,盛怒之余,斩杀了几个溃退的兵将,并带头进行冲锋,打算少胜多。
在他的带动下,这一万多大西军号叫着向这支白杆兵反扑过来,大西军以十倍的优势和白杆兵双方混战在一处。
右边的形式跟这边差不多,后军主将白文选带领的这一万多大西军打算冲击御营铁骑的左翼,不料中途被马万年指挥的一千多名白杆兵截住,双方也混战在一处。
“陛下,这样打下去我军难以取胜啊。”张献忠的谋士徐以显忧心忡忡,因为他看出来了,大西军虽多,现在投入战斗的有13万之多,但是战斗力远远不及明军的这几千人。
这时李自成缓过劲儿来了,他连胜了几场,集体冲锋的时候,他没参加,毕竟也是一字并肩王了,这种军兵之间的混战,也不用他这种王爷打头阵,现在他已经完全取得了张献忠等人的信任,以喘息为名他来到张献忠身边休息。
看到明军这两支王牌之师把大西军杀的便尸横遍野,心中高兴。但很快,他高兴不起来了。
他知道这是朱由崧的两只王牌队伍,他的大顺军也曾经吃过这两支队伍的亏,如果想重震大顺,这两支军队无疑是他的心腹大患。
想到这里,李自成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对张献忠建议道:“陛下,这是朱由崧的两支王牌队伍,战斗力极其强悍,陛下难道没听说朱由崧手下的御营铁骑和忠贞营的威名吗?这是连鞑子的八旗铁骑都望而生畏的一支队伍,不瞒陛下所说,微臣也吃过他们的亏。”
1...165166167168169...2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