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帝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星星草
这时张献忠带着无数的追兵赶到了,还有沐天波,刘文秀,马保,现在李自成这几百人的前后左右,全部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明军将士,水泄不通。
天已经亮了。
张献忠看到李自成等人被困在这里,他也看到了夫人高桂英和自己的媳妇李纳,捋着胡子哈哈一笑劝道:“李哥,你究竟打算怎么办吧?如果你能真心归顺朝廷,相信陛下一定能够话复前言,赦免你们的罪过,你仍然不失王侯之位,还能够夫妻破镜重圆,我老张也不再和你计较什么,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我们还是一家人,否则明年的今天可就是你们的周年!”
李自成看到张献忠禁不住要泼口大骂,他不相信张献忠的话,就这样,朱由崧也能容他?
有心以死相拼,但是他冷静下来一想,张献忠说的不无道理,看看妻子高桂英和女儿李纳,小舅子高一功,再看看肚子微微隆起的翠玉。
又看了看外面弓上弦刀出鞘的明军将士,如兵山将海,一眼望不到边。
再看他手下这几百人,很多人都蔫了,当中不少人本来就是明军将士,说白了,迫于无奈是被他拐上七星山的,根本没有与大明朝决裂,有的已经扔了刀枪。还有人对他怒目而视,看那意思,出其不意把他的脑袋割下来献给朝廷,也未可知。
不说这些普通的兵将,他最忠心的死党,此时的李过和高一功也都没有了斗志。
看来这是天不佑我李自成啊!李自成长叹了一声,把双手一背,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对手下兵将道:“我李自成罪孽深重,打算投降,向朝廷乞罪……”
李自成的话还没说完,再看手下的几百名喽罗兵,哗啦哗啦,全部弃了刀枪,齐刷刷的跪倒在地上。脸上甚至现出了喜悦的表情,就差没有沸腾般的呐喊了?
李自成下面的话又咽下去了,扑通一声跪倒在高桂英面前,李过跟着也跪下了。
“绑了。”高桂英说完这句话,把脸一背,眼角有些湿润,她狠狠的把它瞪了回去。
李自成,高一功,李过,翠玉,四名朝廷的重犯,全部被五花大绑,其余的几百喽啰兵,则没有捆他们,一支明军将士押着他们,暂时先把他们集中看押。
天光大亮的时候,七星山的战事全部结束了。兵部尚书马万年和小将张环,从另几处山口押下了一群又一群的俘虏。
这其中捆着的有三员大将,分别是刘芳亮,袁宗弟,田见秀。
这三员大将相继跟李自成他们押到了一块儿。七个人面面相觑,相继都低下了头,李自成现在觉得自己走这一步还算是英明的,特别是他看到张献忠也乖乖的归顺了朝廷,觉得自己并不怎么丢人。
各营清点人数,查点俘虏,经过半个晚上的战斗,不算张献忠的2000卧底人马,山上的8000喽罗兵被全部歼灭没有无一人漏网,其中俘虏超过5000人。
明军将士的伤亡不足八百人,这一仗打得相当漂亮。
占领了七星山,就像是占领了一座城,因为山中还有一万多老百姓。这一万多人都是李自成的粉丝。
现在李自成投降归顺了,对于战后的事宜,朱由崧早有安排。兵部尚书刘肇基及时派人上山做他们的工作,其实从战前开始就严肃了军纪。由于张献忠把军用地图传下去了,哪是居民区,那是军事区,分的很清楚。
一些明军来到山上难民居住区,敲锣打鼓,张榜安民。宣传大明朝对对他们的优抚政策,让他们下山各回各家,以前的事一笔勾销,今后只要不从事反对大明反对朝廷的活动,有地方官统一将对他们进行赈济救助。
老百姓哪里肯信?朝廷什么时候变得对老百姓这么好啦,以前哪有人顾他们死活?
这些老百姓到现在还吓得闭门不出,他们所谓的门当然是山洞或者草房。
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明军没有一兵一卒敢私闯民宅的,倒是李自成的部下,被杀散以后,有些跑到了老百姓的屋里,开始是避难,后来见色起意干脆就干起了坏事,奸**女。
这些人被抓住以后,现在刘肇基传令,敲锣打鼓游行示众,有好事者,大胆者,才敢出来看,然后相互传递着信息。
看着人渐渐多了起来,当着老百姓的面儿,明军把他们咔嚓了脑袋,老百姓这才相信明军,这才奔走相告。
然后这一万多人在一支明军的保护下,全都下山,还回到他们的老家九寨县,明军还帮助他们修理房子,拿出一部分军粮和衣物,适当进行了赈济,从此以后他们都成了大明朝的顺民。
随后将七星山的防御工事全部毁掉,免得一些盗贼在这里落草为寇,危害乡里,对抗朝廷。
这天上午午时过后,刘肇基和张献忠等十万民明军,押着李自成等人到几十里以外的九寨县城,御营之中来向朱由崧交旨。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680章 李自成再投降(3)
大破七星山,抓住李自成的消息朱由崧早就知道了。
别看他在县城,足不出御帐,七星山的战事,他知道的一清二楚,这当然依靠他强大的,独一无二的军事信息系。
就算是没有人及时向他汇报,他也料到了这一战必胜无疑,李自成插翅难飞。
因此他昨天晚上就自己给自己准备了庆功宴,有马金花和贺宣娇两位美妃陪着,庆功酒一直喝到了三更天。
一直到七星山战事打响,朱由崧才放心的命人撤去了酒宴,然后胸有成竹地上了龙榻休息了。
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巳时已过,朱由崧由马金花和贺宣娇伺候着,起床洗漱之后,又用过了早膳,李全才进来向他报告,昨天晚上七星山大捷的事。
知道七星山上的贼人,包括李自成在内,全部被阵斩或活捉,李全心中高兴,这下妥了,张献忠归顺了,李自成也被抓了。这两个令朝廷头疼了十几年的心腹大患终于消除了,陛下真是洪福齐天,大明今后无忧矣。
他之所以没有连夜向朱由崧汇报,是因为怕打扰皇爷休息。
朱由崧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虽然已在意料之中,但仍然很高兴。鞑子,悍匪,堪称大明朝的两大顽疾,现在他朱由崧全部手到病除,李自成,张献忠,李定国,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全都听得朱由崧驱使,全都一心一意为大明朝效力,这才是大明万民之福。
因此朱由崧非常有成就感,但是对这个李自成,不能就这么轻而易举的算了,别看他投降了,这个家伙得让他知道自己不是崇祯帝,想降就降,想反就反。一个大臣对他这个帝王没有多少的敬畏之心了,这还了得?
因此一个计划在他脑海中就形成了,交代了李全几句,李全会意,领命而去。
午时过后,兵部尚书刘肇基,大西王张献忠,等人押着李自成一帮俘虏,大队人马浩浩荡荡便开进了九寨县。
当李自成,翠玉,李过,高一功,袁宗第,刘芳亮,田见秀等七人跑在朱由崧驾前请罪时,朱由崧将翠玉、李过、高一功、袁宗第、刘芳亮和田见秀等五将全部赦免无罪,并且官复原职。
翠玉和五将感激涕零,磕头谢恩。特别是李过等,西安赦免时,这五将就已经知恩图报,这次更是无地自容,羞愧难当,从内心里发下毒誓,只要有弘光大帝在,这辈子无论如何也不会再造反了。
倒是对李自成的乞罪,朱由崧把龙胆一拍,勃然大怒,指着李自成的鼻子道:“嘟!李自成,朕待你不薄,西安招抚,朕赦免你的一切罪责,还破格加封你为西安侯,你却有负圣恩,竟敢私自策反朕的兵马上七星山落草为寇,这还了得?来人,将此贼推出去凌迟处死,不少于三千刀!”
此言一出,大大出乎众将的意外,就连李自成也没有想到,认为朱由崧再次天恩大开,赦免了李过等人,肯定对他李自成也是既往不咎,然而官复原职还是他的西安侯,陛下真是宰相肚子能撑船呀,可是没想到朱由崧要对他发飙了。
李自成心里一下子就凉了半截,看来自己还是没躲过这一劫,自己死无惜,或者说是早就想到了会有这样的结果,这叫罪有应得。陛下能未免翠玉、李过、高一功等人,也不失为千古明君,遗憾的是看不到翠玉临盆之日了,再也不能和翠玉还有桂英驰骋沙场了……要知今日,何必当初?
一时李自成心里痛如割肉,追悔莫及。
这时张献忠赶紧跪下来给李自成求情:“陛下且慢。”
“怎么,你要给此贼求情吗?”朱由崧把脸往下一沉。
“微臣不敢。”张献忠道,“微臣有下情回禀,李自成纵然犯下不赦之罪,罪不容诛。然而,李自成最终愿意归顺陛下,陛下有言在先,降者一律既往不咎,还委以重用,如今把他杀了,陛下岂不是有出尔反尔之嫌,大人不计小过,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鱼情看水情,就是看在桂英夫人和李纳、慧英、慧梅、张乃、双喜等人的份上,微臣认为陛下应当法外施恩。”
“求陛下开恩。”张献忠这一带头,沐天波、刘文秀、马万年、慧英、慧梅、张乃、双喜等一下跪一片,齐声道。
高桂英和李纳、翠玉也没料到会有此变,陛下真要杀李自成吗?他们母女和翠玉三人有心为李自成求情,但是考虑到自己身份太敏感,他们没敢。
关键时候,张献忠竟然为李自成求情,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高桂英和李纳、翠玉对张献忠充满了感激之情,不止是他们三个,就连李自成心里也开始感激张献忠了。
只是一想到,自己落到这步天地,全都拜张献忠所赐,那点感激之情瞬间又没了。
李自成狠狠瞪了张献忠一眼,“我李自成是死是活,与你张敬轩何干,李某不需要你来装好人!”
张献忠表面上没动声色,暗道:“若非陛下事先安排,有意化解我们之间的隙怨,也是看在你是爱妃李纳的亲爹的份上,否则,你认为我献忠会理你吗?你死一万次也是罪有应得,真的与我老张毫无关系!”
这时朱由崧说话了,作思忖状,“张爱卿言之有理,看在众卿求情的份上,朕就赦免李自成的极刑,推到外面就让他受一刀之苦吧。”
行刑武士往上一闯把李自成就推到了外面,绑到了行刑柱上。
这一下其他人也不敢再求情,朱由崧已经对李自成法外施恩,看来李自成必死无疑了。
此时最着急的莫过于高桂英、李纳、慧英、慧梅、张乃和双喜了。李自成掉脑袋直接连着他们的心,但是谁也不敢再给李自成求情了,这时李全过来了,把这几位悄悄地拉到一边低声道:“几位莫急,也许有一个人此时能救自成不死。”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681章 李自成再投降(4)
“此人为谁?李大人请讲。”高桂英等人不无感激,好像看到了救星一样。
“神箭小将张环。”
“张……”高桂英等人不由得面面相觑了,有些不以为然。他们还以为李全说的是宋献策,陛下对此人比较器重,如果有他在,出面为李自成求情,或许能成,没想到竟然是张环。
张环年纪不大,现在官拜御营铁骑指挥使,百官之中,论官职论年纪论功劳,他都算上不名列前茅之人,那么多位极人臣的人求情,陛下都没开恩,只是免了李自成的极刑,但还得掉脑袋,张环出面求情能成?
另外,高桂英还知道,刚才众文武都出来讲情,独没有张环,他心里肯定还装着一件事吧,就是当初夔州城外,张环营中违反军纪酗酒,高桂英暗地里揭发,张环受罚上山过粮。
就算他求情能成,现在他会愿意替他们出面为李自成求情?
李全接下来一番话说动了高桂英等人,李全说你们知道的只是表面,实际上他们陛下富有侠义心肠,对小将张环有特殊的感情,一是他苦大仇深,二是张环屡立奇功,还教过朱由崧的箭法,再有一点张环要找李定国报父仇,陛下有包庇李定国之心,有些愧对张环,鉴于这三点,只要张环出面求情,陛下肯定能答应开恩。
李全说完还让高桂英等人替他保密,至于如何去求张环出面讲情,那就是他们的事了。说完之后,李全神秘兮兮地走了。
高桂英和李纳、翠玉、慧英、慧梅、张乃、双喜也都不是无谋略之人,认为李全的很有道理,此时哪怕有一丝希望,也不能看着李自成掉脑袋。
但是他们直接去求,都觉得没有把握,他们知道张环这货心眼小,脾气拗,软硬不吃,谁也不巴结,谁惹他他跟谁来事,目前他唯服的人恐怕就是陛下了。总不能让陛下去求张环这件事吧,那岂不成了笑话?
他们几个在一起一商议,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果然有了注意。他们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人,此人就是独眼将军马万年,马万年与张环还有陆校是磕头的把兄弟,他们三人效仿当年的刘关张,誓同生死,马万年是老大,与张环关系最好,因此他们决定让慧梅出面去求马金花,马金花是马万年的亲妹妹,慧梅和马金花又是同事一夫,这一招准成。
果然,慧梅找到了马金花,马金花满口应承。马金花当着慧梅的面把马万年叫到跟着,说完之后,马万年一拍胸脯承包了此事。马万年立即找到了张环,也不知他们哥俩怎么说的,张环立即就找到御张之中跪下来开口向李自成求情了。
朱由崧心中暗笑,朕就等你了,这个天大的面子就留给你!
于是朱由崧诏准,在将要放第三声追魂炮、李自成马上就要掉脑袋时,张环把情求下来了,朱由崧赦免了李自成无罪。但这次也没封他的官,只是让李自成在军中继续效命,等有了军功以后再说升职的事。
就这李自成和高桂英等人就感激不尽了,有命在比什么都重要,被放回来之后,李自成谢朱由崧的不斩之恩,将折箭为誓,今生今世再也不会做出半点叛逆之事,要誓死效忠陛下,誓死效忠大明。
朱由崧面沉似水,但内心已经乐开了花,他知道接下来李自成和高桂英这帮人还得感激张环。
果然,李自成和高桂英、李纳、翠玉、慧梅、慧英、张乃、双喜等对张环刮目相看,视为恩人,特别是李自成夫妇当面致谢之后,李自成又教了张环一套闯王刀的刀法,张环箭术高明,但刀法一般,经过李自成的指教算是二次学艺,武艺上又提高了一大截。
张环也是重情义之人,对李自成又恩激不尽了,视为师父,后来张环拜认李自成为干爹,他们亲如一家了。
朱由崧了却一件事,心理轻松了不少,现在他驾前的张献忠、李自成、张环这些有个性的人,即便有矛盾也是内部的矛盾,不致于会反目成仇了,驾驭他们这些人,不只能讲铁血武力,还真需要一些智慧呀!
处理完李自成的事之后,九寨县的地方官及驻军以安抚百姓的事,交由兵部和内阁处理,朱由崧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移驾成都。
在成都朱由崧休兵歇马,剿匪基本上告一段落了,从征伐李自成开始,到现在张献忠和李自成全部归顺,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这样的结果朱由崧最为满意。能让张献忠和李自成听自己驱使,当然比杀了他们更有价值。
朱由崧打算在成都多呆些日子,一方面该好好整顿一下兵马,又征战了这么长时间,也好好休息一下了。另外收编俘虏的事也不能马虎,张献忠的人马和李自成的人马投降过来的前后加在一块有几十万,有的已经经过简单的改编,有的还在看押,而且每天都来投降归顺的大西和大顺残余,这些事情朱由崧交给兵部尚书刘肇基处理,兵部侍郎堵胤锡协助。
接着朱由崧传旨内阁,也就刷好旨意派人送往京师(指大明京师北京),诏告天下,张献忠和李自成归顺朝廷了,大西南十几年的匪患彻底清除了,消息传出,举国震动,一片欢腾。内阁首辅高弘图,次辅王铎带着文武百官充成都方向焚香膜拜。
朱由崧在成都小住了数日,城内城外,游山玩水,一边听着李定国的捷报。
李定国和宋献策带着十万大军,奉了朱由崧的旨意,追残孙可望的残余。
李定国不负所望,连败孙可望,五战五捷,特别是九龙山一战,孙可望大败,几万人马十不存一,还斩杀了孙可望的谋士汪兆林,孙可旺和王尚礼只剩下几千人,孙可望带着他们逃窜到深山老林之中,销声匿迹,隐姓埋名不敢出来了。
李定国和宋献策搬师回到了成都见朱由崧交旨,朱由崧大喜,重赏了二将,几日之后,朱由崧打算搬师回朝,突然传来了孙可望在云南梧州拥立桂立朱由榔为永历帝的消息,朱由崧勃然大怒。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682章 永历帝粉墨登场
孙可望与李定国,历史上注定他们就是一对冤家。
同是张献忠的干儿子,两个人的地位武力也都差不多,但是老大却干不过老二,结果李定国成就了民族英雄,而孙可望投降了鞑子,成为可耻的汉奸。
历史上的记载是如此,朱永松穿越过来的现实也是如此。虽然朱由崧的穿越,令历史走向有些改变。但是两个人走的路不同,水火不能同炉。
在四川南部西南部,李定国和孙可望交锋了五次,均以孙可望的失败而告终,最惨的一次便是九龙山之役,令孙可望元气大伤,谋士汪兆麟也为李定国一刀斩于马下。
四五万人马只剩下三四千人遁入深山野岭,以整化零,分散如野兽,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待李定国兵退之后,他们又聚到一起,不过这次聚集在一起的只剩下2000余人,有近乎一半儿的人各谋生路而选择了离开。
还好大将王尚礼还在,这是孙可望的死党,也是他的左膀右臂。
两个人聚集在一起,开始商议今后的打算。
现在孙可望他们也知道张献忠和李自成先后都归顺了朱由崧,七星山一张,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大顺和大明两个政权彻底宣告结束了。
他们俩当然不会回去归顺大明朝,而且也不甘心,关键是不服。
他们想到了跟缅甸王莽达联系,但是这里离缅甸山高路远,到那里也是寄人篱下,不如他们单干。
但是单干无疑需要实力,而他们现在要兵没兵,要地盘没地盘。想要招兵买马,又缺少钱粮,关键是缺乏号召力,可谓是困难重重。
然而孙可望不是一般的人,称得上一位野心家。
很快他就想到了可行的办法。一看地图,他们脚下的这块土地离广西非常近。广西有个桂王引起了孙可望的兴趣,老桂王朱常瀛已经下世,小桂王朱由榔刚承袭王位不久。
小桂王二十四五岁的样子,而且孙可望听说老桂王当年也有不少支持者,几年前崇祯驾崩,朱由崧登基,四镇军阀拥立,但是除四镇军阀法外的一些朝中大臣及东林党官员,不少人都看中了这位桂王朱常瀛,主要是因为广西离南京太远而搁浅。
探听清楚这些消息之后,孙可望便高兴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了。
数日之后,孙可望留下王尚礼在此带着人马等候他的消息。孙可望化妆改扮,带了几名亲随,飞马来到梧州。
在气派的梧州桂王府,孙可望拜见了这位小桂王朱由榔。
朱由榔像个白面书生,当孙可望让他摒退左右亮明身份之后,朱由榔大惊。
广西桂林曾经一度成为张献忠的地盘,一年前还是孙可望带兵征服了他们,把这里插上了大西的国旗。
但是现在这里又要改天换代了,张献忠和李自成双双投降的消息已经传来,他们都要成为大明的顺民了。几天前桂林总督张同厂已经来过。
不料大西余孽竟然出现在他的府中,孙可望的名望和地位,朱由榔当然是清楚的。
接下来孙可望采用威逼利诱的手段,迫使朱由榔上位。他谎称自己在广西边境还有近十万人马,全都打算拥护他称帝。他是朱姓亲王,大明的江山也有他一份。崇祯帝上吊了,又没有遗诏,凭什么他朱由崧来做这个皇帝,而没有你朱由榔的份,你难道就甘心吗?
他说很多人都不服,他身边聚集了一批能人异士,只要朱由榔答应登基,他就立刻把这些能人异士以及那10万人马全都调到梧州来拥护他称帝。
如果他不答应,孙可望就要在他面前自杀谢罪,说着,拔出了两个明晃晃的大鸡爪。
朱由榔真害怕了,20多岁的一个王孙公子,没有经历过什么大世面,虽然承袭了先辈的王位,但至多也就是个纨绔子弟,如何能玩得过孙可望?
他清楚的知道孙可望说自杀,他能自杀吗?这就是逼宫!
就算他真的在自己家里自杀了,传出去这件事,自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朱由崧能饶他吗?
此前毕竟他跟着张献忠站错了队,如果再有反对之人进谗言,他王位不保事小,恐怕他老爹就得从坟墓里扒出来,和他一起埋葬。
因此朱由榔当时就蔫了,又想孙可望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不就是让我当皇帝吗?那又有何不可,孙可望要真有这么强的实力,十万兵马,还有孙可望这些能人异世士竭尽全力来扶保自己,说不定还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
再者说了,我朱由榔哪点比他朱由崧差了?福王父子的所作所为,谁人不知?
因此思来想去最后朱由榔点头了,同意按照孙可望的意思办。
孙可望高兴了,当即参王拜驾。
然后按照孙可望的意思,朱由榔又下了一道手谕,把桂林总督张同厂骗进府中。
张同厂见到孙可望就是一愣,当得知他们的意图是让自己率广西的军兵拥立朱由榔登基,这说白了就是造反,很明显孙可望是主谋。
张同厂大骂孙可望贼心不死,但随后被孙可望一鸡爪把脖筋镂断,死于非命,血溅当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