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帝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星星草
这时刘文秀说话了,“父帅,据孩儿观察,象军虽然厉害,全凭头象,众象看头象的进退,所以才所向披靡。这支军队的头象上坐着一员大将,此人人高马大,满身铁甲,头戴面具,勇武异常,祖克勇和马保都是伤在此人之手的,只要能杀了此将,制服了头象,这支军队必然不战自乱。”
“言之有理,但是谁能对付得了头象和头将呢?祖将军和马将军如此骁勇都不是对手,弓箭和火器对他又构不成威胁,简直刀枪不入了,这可就难了。”
一时众皆无策,最后他们决定先按兵不动,奏请陛下定夺。
千里之外的朱由崧正在桂林府携美饮酒欣赏歌舞,接到奏报之后勃然大怒,“这个莽达到底想干什么,朕这次要亲自出马,如果他不识时务,不把朱由榔、孙可望、阿山等交给我们了,朕这次就抄了他的王八窝!”
数日之后朱由崧三万多御营中军,拔营起寨离开桂林府,浩浩荡荡开往云南边境而来。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690章 大破铁甲象军(上)
这些天朱由崧远离战场,游山玩水,特别是到了桂林府之后,天天由文武臣僚和美人陪着,没有战场的厮杀,没有热血和战鼓声,他好像忘记了自己还是个功夫帝王。
张献忠和李定国兵败被阻,这份奏折刺激了他,正想活动活动筋骨呢。因此他决定亲自出马,来对付缅王和他们的铁甲象军。兵部尚书刘肇基、李自成夫人高桂英等随行护驾。
一个月之后,朱由崧带着三万多中军御营出现云南边境。此时已经是秋后,不过这里天气依然炎热。
张献忠和李定国等率众迎接,见驾之后,双方兵合一处,将近十万人马。朱由崧将御营扎在一处山坡上,然后看望了李定国、祖克勇和马保的伤势,李定国伤得不重,左胳膊挨了一火枪,现在绷带已经去掉了,伤的比较重的是祖克勇和马保二将。
祖克勇腹部挨了一枪,马保后背挨了一枪,均是被缅军的头象将领叫吴丁伦亚的家伙给打伤的,现在二将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还康复还需要一些时日。
然后张献忠和李定国详细奏报了这里的战况,缅甸的铁甲象军和李定国、祖克勇和马保负重的经过。
朱由崧听完之后,决定先礼兵,拟了一道旨意,派严锡命为使臣带着他的手谕去见缅甸王莽达,让他交人。
严锡命领命之后,带了几个亲随离开了明营往缅甸王都而来。
数日之后,消息传来,严锡命等人被扣押,莽达拒绝交人。朱由崧传旨进兵,十万大军越过边境线,双方战于孟休。
朱由崧传旨佯攻城寨,铁甲象军果然出动。就见无数头铁甲战象上面,坐着缅将士,这些将士也是身着铠甲,戴着面具,一头象上坐着一个或两个或三个军将,手执长枪或长刀等武器,向明军汹涌而来。
明军溃败,朱由崧兵退五十里,传旨按兵不动。
刘肇基、张献忠、李定国、刘文秀、沐天波、高桂英等男女众将不解了,陛下来了也是吃败仗,又损失了几千兵马,没有任何有效措施对付敌人的铁甲象军,这样下去能打胜仗吗?
但朱由崧心中有数,这次败仗不是白吃的,他要故意装出他亲自出马也无能为力,照样吃败仗的假象来迷惑敌人。
朱由崧先吃了败仗之后,一连数日,也不升帐议事,也不再进兵,而是整日里和马金花、贺宣娇、慧梅、小柳日舞剑,写字,饮酒看歌舞,游山玩水,丝毫不提破铁甲象军的事了。
刘肇基和张献忠等人终于忍不住了,来见朱由崧。
朱由崧一笑,“爱卿勿急,朕已经有了破敌之策,卿等既然都忍不住了,估计孙可望和缅甸军也忍不住了吧。”然后说出了自己的策略,刘肇基和张献忠等人认为此计可行,但是能否破得了铁象军才是关键,这一招能行吗?
看朱由崧成竹在胸的样子,谁也不敢多言,只好按计而行……
孟休城,缅甸大将吴丁伦亚撇着嘴不可一世的样子,他奉了莽达之命,带着两万缅军和他的铁甲象军在些拒战朱由崧的人马,孙可望和阿山带着一万明军在这里协助。
朱由崧先礼后兵,让缅甸王莽达交人,孙可望和阿山听说朱由崧亲自出马,二人对朱由崧的威名心介芥蒂,缅甸王的傲慢令他们心里有底了,但是这一仗如何打法,他们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吴丁伦亚主张主动出击,他认为朱由崧没什么了不起,孙可望和阿山则不然,说朱由崧如何智勇无敌,他们主张以守待攻,以逸待劳,缅甸虽然傲慢但不愚蠢,采纳了孙可望和阿山之言,让吴丁伦亚坚守孟休。
然而孟休一战,朱由崧的大军照样溃败,没有任何起色,不仅令这位吴丁伦亚大将得意忘形了,“哈哈,什么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什么功夫绝伦天下无敌,他朱由崧也不过如此,在某的铁甲象军面前照样无能为力,你们是被他吓破胆了。”
“将军神武,天下无敌,佩服,佩服。”孙可望和苗人阿山高兴地恭维着,他们也同意了吴丁伦亚的说法,认为朱由崧江郎才尽,无法对付缅甸的这支王牌之师。
既然如此,就不需要坚守城池了,应出城歼敌,追杀明军,让他们有来无还,于是请示缅甸王,莽达同意主动出击。
就这样连缅军带朱由榔的明军共三万多人开了寨门,冲出城寨四十余里,把战场摆到了城外。
朱由崧等的就是这个时机,他要与缅甸军野战,在野外收拾他们的铁甲象军。一看缅军果然被引出来了,传旨按计而行。炮营统领李柱石开始选好地势在这里布炮埋伏,御营的掘子军则开始在一段狭窄的山路上埋炸药。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朱由崧传旨狼狈撤退。十万大军丢盔卸甲,一边退一边扔东西,旗帜,锣鼓,帐篷,粮食,锅碗什物,刀枪剑戟等,一路上扔得到处都是。
吴丁伦亚一看,“哈哈,跑了,给我继续追!”
“将军且慢!”孙可望赶紧拦住了他,“这肯定是朱由崧的诡计,且莫上当。”
“能吗?”吴丁伦亚就没急着追赶,但是明军一直退,一下退出了二十多里。孙可望和阿山也不解了。
吴丁伦亚更不屑一顾了,认为孙可望和阿山是胆小如鼠的懦夫,坐失良机,传令大军赶紧追击,几万缅军和伪明军像潮水般追来,这些象军和明军一边追,一边捡战利品。
就这样他们追出了十几里地,前面到了山路的狭窄处,埋伏在这里的炮营统领李柱石早就等得不耐烦了,现在一看,终于来了,高兴了,“龟孙子们,来的好,给我开炮!”
“咚咚咚咚,叨叨……”数十门红衣大炮一齐轰鸣起来,地动山摇,一颗颗炮弹在象军和明军(朱由榔的伪明军)之中炸响,炮弹又把朱由崧事先埋好的炸药引爆了,一时间上面炮弹纷飞,下面炮弹炸响,炸药也炸响,那动静比打地雷战还猛激。
这下伪明军和象军被炸得七零八落,血肉纷飞,这几万象军和伪明军就乱套了。
听着震天的炮声和爆炸声,朱由崧心花怒放,传令停止撤退,准备反攻,一举全歼来追之敌。
炮声停止之后,朱由崧带着刘肇基、张献忠等近十万人马往回杀,马队在前,步卒垫后,一时间喊杀声响彻底山谷,直冲宵汉。
现在缅军和伪明军损失惨重,知道中了明军诱敌的计策,孙可望和阿山心里话,怎么样,就知道这是朱由崧的计策,现在上当了吧?
但这位缅军大将吴丁伦亚满不在乎,看到大批明军杀过来了,喝令一声:“铁甲象军,出击!”
言毕他骑着头象满身披挂得机器人一样,带着这支铁甲象军向明军杀来……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691章 大破铁甲象军(中)
吴丁伦亚带着铁甲象军滚滚而来,他骑的是头象,这头战象也像他的主将,生得个大魁伟,上千头战象跟着这头象,踩着同伴的血骨冲锋陷阵。
“放箭!”大炮之外,杀伤力当属弓箭。
明军现在就害怕这支铁甲象军,明军的弓箭手硬着头皮对着他们万箭齐发,因为他们知道,弓箭对着铁甲象兵来说没有任何杀伤力,前面已经试过了。
果然面对雨点般袭来的箭矢,这些铁甲象军岿然不动,视若无物,箭矢射中他们纷纷落地,他们照样往前冲。
双方很快接战。明军的战马见了这些披着铁甲的怪物不是惊了就是软了,队伍当时就乱了。
而且铁甲象军不怕刀砍斧剁,是真正的刀枪不入,明军的刀枪刺中他们砍中他们,如强弩之末。
大象上的坐的缅军将士用手中长枪长刀斩杀明军将士,则显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因此两军这一接战,明军很快又溃败下来。
这时身披重甲的朱由崧早就锁定了一个目标人物,那就是头象上坐着的吴丁伦亚。
知道要大破铁甲象军必须得把他和这头大象给收拾了,否则,这一战前功尽弃。
但此时朱由崧看到这个吴丁伦亚凶悍异常,他生得人高马大,一身铁盔铁甲,面带着金属面具,再坐在高大的大象身上,就是个造型酷毙的巨型机器人,坐下的铁甲战象生龙活虎,横冲直撞,吴丁亚伦手中的大枪造型奇特,枪杆长有两丈,粗有茶杯口,纯金属打造。枪头一尺五,有尖有刺,跟三尖两刃刀差不多,枪锋与枪杆相连处还有两个像钩镰枪般的倒刺钩,因造型奇特,也功能多端。
当枪使能刺能挑,当刀使能砍能劈,两个对称的镰刀钩不但能钩人,还能钩对方的兵器。
另外这杆大枪重达一百五十斤,抡起来又能当大棍,因他人高马大,力大无穷,再加上有这件特殊的重兵器,发起威来像一台巨大的杀人机器,无人能敌,前者悍将祖克勇和马保就是裁在他手的。
此时他抡动大枪,呼呼生风,连咋呼带喊,大象也跟着主人发威,大鼻子一甩,明军将士就倒下一片,被它卷住能扔到天上,一脚下去能把甲衣将士踩冒泡,所向披靡的明军此时在他们面前根本就是无能为力。
在他头象的带动下,其余的铁甲战象也是凶猛异常,大批的明军不是被串了糖葫芦,就是被如砧板之鱼肉般砍杀和践踏。
朱由崧看着看着,身披重甲的他从马上飞跃而起,落地之后疾步如飞,闪展腾挪,几个飞纵如蜻蜓点水,直取吴丁伦亚。
“护驾!”李全、马金花、贺宣娇、慧梅、高桂英、小柳是等一看陛下弃马而战,也都纷纷下马,随着朱由崧冲锋。
刘肇基、张献忠、沐天波、刘文秀等大将也都豁出去了,飞身下马跟在朱由崧身后冲锋,这一下,他们全成了步下将了。
因为他们知道,战马在铁甲战象面前无宜反而有害,干脆不要战马了。
他们明知道冲上去对支铁甲象军没多大作用,但是他们也豁出去了,陛下都亲自冲上去了,何况是他们?哪怕与陛下一起身死沙场也是他们职责和光荣。
在他们的带动下,无数的步卒也冲过来了,与这支象军开展了殊死搏斗。但是上来一批,倒下一批。
朱由崧不管他人,眨眼之间便飞落在吴丁伦亚的大象前面。
吴丁伦亚刚把一员明将穿透了给甩到天上,透过面具视的便看到了朱由崧。
现在他并不识得这位就是名冠天下的弘光大帝,也没骑马,只是穿着甲衣,手提宝剑,生得一表人才,但是此时在他面前像个小矮子。
吴丁伦亚身高比朱由崧多出一头,再坐在高大的大象上,朱由崧此时又没骑马,因此他能比朱由崧高出两三倍来。就像一个几岁的娃娃立巨人面前一样,简直把朱由崧比没了。
朱由崧得仰脸看他,而吴丁伦亚得伦头俯视。
两个人现在要单挑,外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不过吴丁伦亚看到朱由崧就是一愣,别的明军将士被他杀得四散奔逃,这个玉面文弱书生拿个小宝剑拦在面前,送死不成?
“你是何人?”吴丁伦亚喊一声,声震山谷。
“朕乃朱由崧是也!”朱由崧满脸杀意地盯着他,目光冰冷。
“朱……”吴丁伦亚当然知道朱由崧是谁,一脸惊愕,他有些难以置信,这个小矮子就是大明赫赫有名的弘光大帝,帝王要亲自冲锋陷阵?
当得知他就是货真价实的大明帝王时,吴丁伦亚就哈哈狂笑起来,笑声震得山谷起回声。
“朱由崧你的末日到了,赶紧投降让位给朱由榔是你的便宜!”
吴丁伦亚话音未落,朱由崧大怒,身子就飞来了,手中剑一道厉闪向吴丁伦亚斩来,“胡说八道的牲畜,找死!”
吴丁伦亚此时就像金甲天神跟小矮人作战一样,根本就是不屑一顾,他撇着嘴,面带冷笑地看着朱由崧剑来了,不躲不闪,一副任君随便斩杀又能如何的样子。
咔嚓一声巨响,一道弧形剑光正斩中吴丁亚伦,火星飞溅处,吴丁伦亚从左胸到右胸斜着便出现一道血线,鲜血飚出来了。
正趾高气扬的吴丁伦亚,就感到胸口一阵割肉般的剧痛,低头一看,一脸的愕然加不可思议。要知道,他这副装备可是刀枪不入的。
可是朱由崧的一把小宝剑,怎么能够把他斩杀?
力道所致,草木皆为利器,无坚不摧。宝剑斩金属甲衣,这个可以有,这就是功夫,是修真界武者的入门功夫。
吴丁伦亚当然不明白,最后在面部一阵抽搐之后,带着惊愕的,不可思议的,对朱由崧不甘心的表情栽落象下。
因为在高高的战象上,他又生得人高马大,他这一落象,动静太大了,像轰隆倒了一尊大佛,把山石硬地都砸裂缝了。头盔,脸上的面甲全部随摔扁了。
手中的大枪发出沉闷带着钢音的声响。
一向威猛无敌的主人只一合便被斩落象下,也惊到这头畜生了,它当然知道是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小个子所为,怒吼一声向朱由崧奔来……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692章 大破铁甲象军(下)
几吨重的东西发起怒来也是很厉害的,瞬间朱由崧有种到了恐怖帝国时期的感觉,这个庞然大物怒吼一声对着他冲过来了,正好脚下有一名受伤挣扎的明军将士被踩中,这人当时就成了喷泉,吓得朱由崧往后一纵闪出好几米去.
但这大象看似笨重,实则愤怒起来也很凶猛,因为他个大体沉,这头大象的身高是朱由崧的1.5倍,腿当然也长,跑起来看似慢实则很快,他一步能迈出多远,甩着大鼻子只一步便到了朱由崧眼前.
朱由崧身子还没站稳,脚下被尸体绊了一下,身子一歪摔倒在地.大象过来就踩.别看他是什么修真界的武者体质,又是身披重甲,被这只大象踩重也得冒泡.朱由崧赶紧往旁边一滚,同时腰眼一拧,身子一下子就悬起来了.
正落到离大象数米远的前方,随手一剑斩出,一道弧形剑光正击大象,咔嚓一声巨响,大象的甲衣照样避不住朱由崧这一剑,甲衣被划开,大象身上就多了道半尺多长的大口子,鲜血迸流.
但是大象可比那什么吴丁伦亚能挨,一是甲衣挡了一下,二是大象皮粗肉厚,这一剑的伤对大象构不成多大威胁,但是应该是很疼的,因为朱由崧看到了大象甲衣下皮肉翻卷,鲜血狂飙.
这下更激怒了这畜牧,张牙舞爪,连迸带跳就朝朱由崧来了.大象身子往前一探,把肉乎乎的大脑袋一扭,大鼻子就甩过来了.这大长鼻子伸展开来两米左右,像条巨鞭一样带着风声对着朱由崧就抽过来.
朱由崧一看这畜牧真够悍猛的,赶紧把身子往后猛然一仰,双腿没动地方,身子成了桥形,大象这一鼻子从朱由崧肚腹上面就扫过去了.
朱由崧脸着上,能感到一股劲儿扑面而过,他腰部一使劲儿,身子又直起来了.刚要再给这畜牧一剑时,但没想到这时象鼻子又回来了,正好把朱由崧给卷住.
朱由崧瞬间觉得一股不抗力缠住了它,像被一条巨蟒缠住一样,他有一种窒息感.然后大象把大脑袋一甩,鼻子一抖,把朱由崧一下子就甩到空中去了.
这一幕正好被身后随行护驾的几员大将看到了,刘肇基和李全及马金花等,他们正在跟象军拼斗,朱由崧一剑斩了缅军的头将,他们心中正然高兴,象军头将阵亡,这些象军军心散了,刘肇基等将才勉强保命.可是没想到这畜牧比他的主人难缠多了,朱由崧这头象展开了人象大战,没几下朱由崧就被甩到天上去了.
“陛下?”吓得他们魂不附体.但是想救谁也没长翅膀.
朱由崧身不由己被甩出去数丈之外,不过他脑子还是清醒的,也没受伤,眼看快要落地了,他提气拧身在空中来了个跟头,使身子顺过来,稳稳地落在地上.
落到离那个头象有好几丈远的距离,却落在了其他一头战象的近前,这头战象虽然没有头象个大彪悍,但体形也不小,战马跟它简直都没法比,这头象也是一身甲衣,高高的象身上坐着三个缅军将士.
这三个缅军将士象坐在一架战车上一样,各拿一杆长枪,一个顾左,一个顾右,一个顾前,这样冲锋起来,也是无人能挡,明军将士的马上将不行,因为战马遇到大象顿时就堆了,步下将更不行,不用人战,只大象就把他们摆平了.
他们正在追杀明军将士,朱由崧从空中就落到了他们眼前.
大象往前一冲对着朱由崧撞来,与此同时战象背上坐在最先前的将士一晃大枪也对着朱由崧就刺,朱由崧一看这象军太厉害了,不但要对付敌人,还得对付敌象,哪一下招呼不好就完蛋了.难怪张献忠和李定国连打败仗,委实难缠.
此时的朱由崧如果挥剑挡枪,就会被大象撞飞,如果顾及大象,就难以顾及象背上的敌将,他只好提气纵身又躲出一丈多远,但是这一丈多远,对大象来说简直不是个距离,只一步便到了.朱由崧照样处在人象的攻击之下.
朱由崧一看躲也不是办法,头将虽然被斩,有头象在仍然难以取胜.朱由崧也豁出去了,这次没躲没闪,一个飞纵身子飞起多高,越过大象的脑袋,向象身上的敌将斩来.
空中唰唰两道交叉形弧形剑光闪过,避闪不及的两名缅军将士两声大叫被斩落象下.朱由崧就落到了象身上.但这时象背上还坐着一位,一看朱由崧也坐到象背上的,他的两个同伴已经被斩于象下,他赶紧举枪就刺.
朱由崧摆剑相迎,两个人在象背上就斗了起来,但是两招过后,朱由崧就把那人给斩于象下.
这时旁边的几头战象上面坐着铁甲象兵一看朱由崧也坐到了象上,就一齐各举枪刀向朱由崧招呼过来.朱由崧把宝剑舞动开来,斩过来的刀枪虽多却伤不了他.然后他展开反击,宝剑虽短,但剑锋却长,功夫所至,杀伤力可以延伸,就这样他三下五除二把身边几头战象上的甲士敌将斩于象下.
朱由崧一看坐在象上打仗,这感觉也不错也,这象背太宽阔了,远比在马背上有地方,如果困了躺在上面睡一觉都行.
只是朱由崧无法驾驭战象,没受过训练,这畜牧不听他驱使.这时朱由崧就发现刘肇基,李全等人被那只头象打着东倒西歪,其他战象就看这只头象的行动,虽没有主将了,照样令明军抵挡不住.朱由崧觉得还得收拾它才大破这支铁甲象军,于是他飞落这头象下,向着这只象冲来.
这只头象好像认识朱由崧一样,一看这个难缠的小个子又来了,便撇开他人向朱由崧冲来.
这一次朱由崧不跟它像刚才一样缠结了,而是提气纵身落到了象背了,然后轮起宝剑咔嚓咔嚓就一是通砍杀.这只头象虽然穿着甲衣,也很凶悍,但这却避不住朱由崧的剑锋,而且对在他背上的朱由崧无能为力,挨了几剑之后,终于受不住了,掉过头来就逃.
其他战象一看,头象逃了,他们也跟着逃,至于象背的缅军此时也吆喝不灵,头将也阵亡了,军心大散,都争着跑.但是这里山谷狭窄,大象相死挤压冲撞更是厉害,大比象军纷纷摔落下来,死伤无数,最终受伤的头象倒在了血泊之中,剩下的少数战象逃之夭夭.
这一仗朱由崧大破铁甲象军,真是有惊有险,此时的他看着这些自相残杀溃逃的象军,觉得很是刺激.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693章 难以琢磨的朱由崧
孙可望和苗人阿山,此时比兔子跑的都快。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就在这一瞬间所向无敌的铁甲象军也溃败了,朱由崧一人之力便破了这支强大的无敌象军,真是令人太不可思议了。
这真是兵败如山倒,没有了靠山的庇佑,孙可望和阿山等人现在根本就不敢和明军交战,就像遇到了天敌,只能望风而遁。
很快,他带着几千残余和缅军的残兵败将一起跑进了孟休城。
朱由崧整顿兵马,很快数万大军开到了孟休城下,朱由崧调炮攻城,小小的孟休城,根本谈不上城高池深,哪里守得住?
孙可望阿山他们只有抱着朱由榔弃寨而逃,逃往曼得勒,缅王莽达就在那里。
朱由崧整顿兵马,拉着红衣大炮,往这座大城而来。
大军行至半道,离曼德勒还有几十里路。这时有人来报说,一位缅王室求见陛下。
朱由松一听,肯定是那个莽达派人来谈判来了,仗打输了,他们不得不来谈谈。
朱由崧冷笑,朕先礼后兵,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朕派去使者你们不谈,你们还把朕的人扣了,现在你们想起谈判来了,晚了!
一个番邦小国,也敢逆朕的龙鳞,插手我大明事务,真是自不量力,朕非要灭了你们不可!
想到这里,朱由崧拒见。
司礼监秉笔太监李国辅,悄悄地拉了一下朱有松的衣襟,然后张大胖脸笑的像菊花一样,附到了朱由崧的耳边,用他那独有的嗓音悄声道:“陛下,来者叫莽白,是缅王莽达的兄弟,他来求见陛下,有要事相商,”说着把一份礼单递给了朱由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