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末当帝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星星草
可是他们三个在这一带海域中找了半天,哪里有朱由崧和贺宣娇的影子?
不过他们此事都不是特别的担心,因为他们知道贺宣娇水里的本事比在岸上的本事大得多,那是得到铁臂苍龙贺兆雄的真传,到了水里跟到了家里差不多,能够进行水下换气。
朱由崧也不是旱鸭子,在绿柳山庄跟贺宣娇成就这一段美好姻缘的时候,跟他学过水里的本事,能在水中憋很长时间的气,至于各种游泳就更不在话下了。
由此看来,这君臣二人水中的危险是没有的,现在只求上苍保佑,在炮击中,只要不受伤,陛下和娘娘定然会安然无恙,可是这么半天,他们为什么不上来呢?
这是刘文秀,李全,柳春红着急的地方。
现在明军的大船遭到了搁浅,触礁沉了一部分,又遭到了郑军的炮击,海面上一片混乱,损失比较惨重。
各舰船的兵将接到命令后,正在准备撤退,但是此时一片混乱,撤退谈何容易?
这时,他们就看到远处的海面上,一支海军战舰冲杀过来,他们呐喊着,一边开炮,一边往前冲,一艘大船上,他们隐约可见,高高飘扬的刘字大旗,便知道这是刘国轩亲自指挥着船队又杀回来了。
刘文秀,李全,柳春红赶紧从水里翻到船上,虽然陛下不在,但是不能群龙无首,他们不能让这支舰队全军覆没,葬身海底。
既然小船可以从这里过去,他们赶紧组织一批小船养护撤退,其他的大船能救就救,不能救干脆弃了,转移到其他的船上,赶紧撤退,保存实力要紧。
但是现在明军的军心有些浮动,因为一是中了敌人的计策,眼前看来要吃败仗。二是因为有些兵将知道,他们的陛下和娘娘坠海了,这么半天没有踪影,恐怕是凶多吉少了,他们水性再好,难道还是鱼吗?
正在这时,海面上出现了两道数尺高的水柱冲天而起,明军将士看得不禁目瞪口呆……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704章 鼓浪峪海战(5)
朱由崧和贺宣娇被炮弹爆炸的余波震落海水之中。由于朱由崧是从高处落下,落到水中的,因此下沉就比较深。
朱由松踩水,扒水,稳住下沉的身子之后就要上来,正这时无意中看见脚下有一根柱子,有碗口粗细。
海里面怎么会有柱子呢?朱由崧就没有急着上去,而是憋了一口气往下面游来。
这就看清楚了,不是一根柱子,每一米左右就有一根这样的柱子,整个是一排柱子,很明显,这是人修造的。这些柱子都是石头砌成,用手一摸,坚硬无比。
难怪大船撞上就会触礁,而小船吃水比较浅,能够从上面过去。肯定是刘国轩他们干的,所以他们的船只能够从这里安全的绕过去,而明军的战船只过去了几艘小船,而一部分大船包括他的这艘指挥船在内,相继触礁损毁。
这时贺宣娇游过来要救他,看见朱由崧安然无恙,她放心了,此时她也发现了这一排的石柱子,二人摸清楚了石柱子的情况,然后才上来。
何宣娇没感觉怎么样,因为他会水下换气,但是朱由崧只会水下闭气,已经憋了几分钟了,他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这时贺宣娇发现后,就赶紧抱着他用芳唇堵住了他的唇,给他轻微的气息。
一丝气息从贺宣娇的嘴里到了朱由崧的嘴里,那种芳香沁人心脾,令朱由崧舒服无比。
他就紧紧的捧着贺宣娇的小脸贪婪的呼吸了几口,贺宣娇换着气就尽情的满足他。
刚开始他觉得这样仍然有些艰难,但很快的适应了,离开贺宣娇的嘴以后,他竟然发现自己已经学会换气。
要知道,这种水下换气大法,朱由崧可是梦寐以求的。此前跟着贺宣娇练的都是憋气。按照贺宣娇的说法,他只有把水中憋气练好了,然后才可能练水下换气。然而这至少都要花费几年才能学会,朱由崧日理万机,时常御驾亲征,哪能会抽出几年时间来练这种这种奇特的本事。
此前他跟着和贺宣娇只是学会了水中憋气,他现在至多能在水下憋上个七八分钟。可是没想到这一次,误打误撞,竟然奇迹般的掌握了水下换气的奥妙,朱由崧如获至宝,放开贺宣娇调理呼吸,他觉得没有那种窒息感了。
这都是他的武者体质所致,朱由崧简直是太高兴了,抱着贺宣娇仅不住又亲了起来,弄得贺宣娇有种窒息的感觉,朱由崧试着给她气息,气息虽然微弱,但是贺宣娇明显能够感觉到朱由崧的异常变化,两只惊疑的眼睛瞪得老大。
她简直不敢相信,陛下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用这种方式学会了换气大法?而他当年跟着他爹学这种换气大法整整花费了三年的时间。
学会了水下换气,就等于掌握了在水中生存的本领。
两个人在水下已经呆的太久了,朱由崧不但因祸得福,学会了水下换气,还把水下面刘国轩命人修建的拦海防护网给摸清楚了。
最后升到海面上,以两股水柱的方式,穿出了海面。
在明军将士惊愕的目光中,朱由崧和贺宣娇双双落到了船上。朱由崧这一平安归来,明军将士立马有了主心骨。
现在刘文秀,李全,柳春红,贺经武这些损失的主要将领都知道了,下面有拦海防护网,难怪小船能够过得去,大船在此会触礁。
朱由崧立即拟定了反击方案,一方面他同意刘文秀的意见,集中所有的小战船,采用狼群战术,跟刘国轩周轩的船队周旋。
另一方面,选派水师精英敢死队,拿着斧子和凿子潜到水下面破坏这道拦海防护网。
这样的水师精英是现成的,这几年铁臂苍龙贺兆雄的水师没有白练,很快挑出了300人,这300人脱了甲衣,换上水师衣扣,一手拿斧子,一手拿凿子,就下水了。这300人带队的是水是参将贺金武。
这时刘国轩率船队开过来了,刘文秀,李全,柳春红率领若干小战船冲了过去。
朱由崧与贺宣娇指挥着已经撤退到拦海防护网以外的大船,用炮火还击,也是掩护小战船进攻。
这些小战船,每只船上只有几十人,没有火器的配备只有弓箭手和水手。
小战船吃水浅,船身也轻快,在炮火的掩护下,因此很顺利冲过了拦海防护网,冒着刘国轩舰船的炮火,将刘国轩的大船围来。
此时刘国轩的大船也不敢往前冲了,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带水下有拦海防护网。
他的舰队停住之后,用炮火猛轰这些冲过来的小船。在数艘小船被炸沉炸毁之后,明军的小船终于突破了他的炮火防线。
数艘小战船,对付一首大船,这就是所谓的狼群战术。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展开攻击,大战船上的兵将就得分头应对。
这时刘国轩又拿出了他的一个绝招,用渔网网住了几艘小战船,然后用弓箭射,投掷鱼叉。
但是小渔船毕竟不是大渔船,星星点点太多了,他根不过来。
正在他对付几艘网中的小战船的时候,几艘小船已经从另一面靠近了他的大战船。刘文秀和李全柳春红带人蹿上他的大船。
在船上,双方就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格斗。
三个人的悍勇非一般人所能挡,很快,这艘船上的兵将被斩杀贻尽,刘国轩只好舞动大戟以一敌三。
刘国轩虽猛,但这是在船上,有没有马,此时却抵不住这三个人的同时夹攻,因此很快被逼落海中。
落水后的刘国轩后来又游上了一只小船,这时他看到他的大战船,尽数被小船围攻,无有还手之力。
他只有带着几艘小战船逃之夭夭。
他刚逃回鼓浪屿,明军的大船已经冲过来了,惊得刘国轩目瞪口呆,拦海防护网失效了?他简直难以置信。
在刘国轩惊愕的目光中,朱由崧率领大小船只,将鼓浪屿团团包围,此时岛上的炮弹已经耗尽,炮台上,红衣大炮成了哑巴。
只有数艘小战船的刘国轩只有率众突围,但是哪里突的过去?最后刘国轩第二次被五花大绑的带到了朱由崧面前。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705章 刘国轩降明
鼓浪屿大海战,空前惨烈,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前后超过了两天,最后明军险胜郑家军。
朱由崧打破郑家军的拦海防护网,破了他的鱼网加鱼叉阵,双方伤亡都很大,最后主将刘国轩被活捉。
他率领的这支近万人的郑家军水师,经过海上的激战,损失了一半以上,剩下的3000余人和160多艘大小战船,全部成了明军的俘虏和战利品。
刘国轩仍然立而不跪,只求一死。朱由崧仍然没有杀他,要让他脑袋搬家不至于等到现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朱由崧不愿意前功尽弃。觉得刘国轩的确是个将帅之才,第二,他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营救郑鸿逵和郑成功这方面。
因此朱由崧才对他表现出极大的耐性。
绑绳松开之后,朱由崧仍然让他走。朱由松对他说的明白,也很大度,什么时候投降,什么时候算。不服再来战,一直打到他投降为止,朕有的是信心和决心。
刘国轩提着大戟又走了,不过他觉得这个大明帝王实在与众不同,第一次放了他,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他走到半路,考虑再三又回来了。觉得自己陆上,水上均不是对手,按说他已经死两回了,弘光大帝真是恩泽齐天,放着这样的尧舜之君不保,自己要保谁呢?
自古以来就是大将保明主,俊鸟登高枝。对比唐王朱聿键,再看看他的老主人郑芝龙,简直没法比。最终刘国轩感念朱由崧的恩德,回到朱由崧的营帐跪伏在地请罪。
“哈哈哈哈,”朱由松大笑,亲自把他搀了起来,“识时务者乃为俊杰,浪子回头金不换,朕话复前言,赦你无罪,加封卿为大将军之职。”
朱由崧一句话,不但赦免了他的死罪,反而官复原职,刘国轩感激涕零,再次跪倒谢恩,恨不得现在就为自己的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一些将官当时还有些不解,为了收一个刘国轩,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吧?两擒两纵,从路上到海上,这两场大战损失了数万兵马,数百条战船,就为一个刘国轩,这值得吗?
后来他们才知道自己的目光太短浅了,刘国轩的价值不仅仅是一个将帅之才,陛下这么做,太英明了。
接下来朱由崧,从刘国轩的嘴里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军事情报。如隆武帝的军力,郑家海军的实力部署,以及大小金门等海岛的兵力防守情况。
最重要的是,他进一步证实了郑鸿逵和郑成功的确被关押在金门岛。
对于如何解救这叔侄二人,朱由崧拿出了自己的策略,就是让刘国轩去当卧底,带领一部分将到金门岛去诈岛,然后里应外合,可破金门岛。
刘国轩完全赞同朱由崧的策略,并慨然应允,他立即就要前往,免得夜长梦多。
朱由崧也知道,这种事宜早不宜迟,刘国轩投降大明之事,现在郑家军还都不知道,如果以当万一走漏了风声就前功尽弃,也会给刘国轩此行带来很大的风险。
因此朱由崧从水师营立即拨给他500水师精英,人多了容易引起怀疑,但是过少又怕不够用。为了稳妥起见,朱由崧让李全和柳春红夫妇也混到当中,协助他救人,让他们化装成郑家军的残兵败将,乘坐做几首船赶往小金门岛,然后再赶往大金门。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刘国轩和李全,柳春红率500残兵败将,分成几只大小战船,从鼓浪屿海湾出来,狼狈逃亡小金门方向。
等他们走出几里地之后,朱由崧还装模作样地派出刘文秀给率一支船队呐喊着追赶了一阵,还放了几炮,然后看他们走远了才收兵回来,猛攻厦门岛。
这时朱由崧率领一支船队,在鼓浪屿稍事休整之后,已经对厦门岛展开了进攻。
朱由崧和刘文秀率两路水师数百只大小战船从一北一南两个方向猛攻厦门岛。
鼓浪屿离厦门岛,不足十里地,哪架的住这两路水师的猛攻?而且现在对郑家军最为不利的是,鼓浪屿海战失利,刘国轩的人马几乎全军覆没,他设下拦海防护网的也被破坏,有人说刘国轩已经狼狈而逃。
这些情况对于岛上的主将郑芝莞来说无异于判了死刑,知道这座岛肯定守不住了,岸上也回不去了,全都是大明的军队,他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带着残兵败将坐船回金门。
隆隆的炮声中,朱由崧和刘文秀的两支水师舰队很快靠了岸,明军水师弃船登岸,守岛的兵将全线溃退,明军登岛之后,开始追歼郑家军的人马。
有的追上之后被斩杀,有的弃械投降,有的四散奔逃,被弓箭射倒的,被炮弹炸飞的,难以计数。
这些溃散的明军将士侥幸逃得一条活命者,从岛的东线溃逃到岛的南向和西线,他们梦想着遇到郑芝莞派来的援兵,救了他们,然后再杀回去。
然而这一切都注定是奢望,当他们逃到海边的时候,郑芝莞数十艘大型战船已经起航了,船上装的满满的,都是郑芝莞的亲兵卫队和他的妻妾子女,根本没这些人的事儿。
这数千兵将绝望了,在海边跳脚骂,有的跳海自杀,有的干脆选择了弃械投降,跪在海边,恭迎明军将士。
就这样,朱由崧的人马一举攻占了厦门岛。
看押俘虏,清扫战场,打捞战船(这些受损教轻的战船打捞上来,修整以后仍然能够交付水师继续使用),救治伤病号,这些战后事宜,不用朱由崧过多操心,刘肇基,刘文秀等人已经安排妥当了。
朱由崧的御营安在厦门岛,很快统计数字报上来了,这次大海战,两万水师损失了6000余众,损伤大小战船300多艘。这一战虽然打胜了,明军付出的代价不算小。
不过一下子就歼灭了郑家军万余人,攻下了鼓浪屿和厦门岛,战果也算是很丰盛了,特别是朱由松认为这一战最大的成功就是收降了名将刘国轩,使他营救郑鸿逵和郑成功的计划得以实施。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706章 营救郑成功(1)
厦门岛东南20余里处便是金门岛了,分为大金门与小金门,两座岛有四五里地之隔。
明末这里是郑家军的势力范围,在当时的行政区划上大小金门与厦门岛一样都属于思明州。
现在思明州的主将郑芝莞,带着大小几十艘战船的残兵败将,弃了厦门岛,败退大金门。
大小金门守岛的主将分别是郑明和郑兴,他们与主将郑芝莞一样都是郑芝龙的族人,奉了郑芝龙之命,在此守岛,郑明和郑兴分别被隆武帝授予总兵或副总兵官职。
这两位正副总兵合在一块,兵力有3000人,大小战船有60余艘,岛上设有炮台等防御阵地。这样的军力并不只是为了防防御明军的,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了对付那些葡萄牙荷兰这些侵略者和那些海盗倭寇等。
总之,一切不按郑家军的规矩办事,更堂而皇之的是不按隆武帝的旨意办事,来往来犯的不管是商船还是贼船,还是渔船还是哪国军舰,这哥俩都会毫不客气的把他们击沉。
相对来说,他们防御明军,则是次要的。
因为在他们的意念当中,大明的军队水师根本不可能打到这里,尽管这里离海岸只有几十里。
对大明那套烂摊子,他们早就熟悉了。郑家军富可敌国,要枪有枪,要炮有炮,要人有人,又有隆武帝这面地地道道的皇家大旗,在这里来称雄称霸,已经几十年了。以前这里的霸主什么李旦,刘香,邓钟,颜思齐,等等,只能成为过去的光环。现在已经被郑芝龙所取代。
以郑芝龙,郑芝虎等“十八芝”为首的邓家军亦商亦盗,亦官亦匪,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已经打下了郑家军的千里锦绣江山。明军不但在这里要退避三舍,就连那些西方列强,什么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这些侵略者的舰队商船到了这里也得乖乖听话,更别说什么海盗倭寇了,凡是从这里经过的大小船只,该请示请示,在接受检查,接受检查,该交通航费必须得通航护费,否则就是用枪炮说话。
郑明和郑兴就是赫赫有名的十八芝之一,作为如此威名赫赫的郑家军将领,他们如何会把风雨飘摇的明军水师放在眼里?明军大兵压境,他们根本就是不屑一顾,尤其是吃里扒外的郑鸿逵和郑成功叔侄兵败被抓,李自成的人马到这里也吃了败仗。他们就更不把明军的舰队放在眼里了。
然而现在他们哥俩的三观被颠覆了,接二连三兵败的消息传到他们这里,先是丢了漳州,连那么厉害的曾德也阵亡了,紧接着郑芝莞兵败,刘国轩亲自指挥的鼓浪屿海战失利,刘国轩仅带着几百残兵败将逃回了小金门,现在厦门岛也守不住了,他们的顶头上司郑芝莞带着残兵败将,退到他们的大金门岛上来了。
刘国轩向他们回报了战败的详细经过,这哥俩一点也没有怀疑刘国轩有诈,他们只是难以置信,明军的水师实力什么时候变这么厉害了?能把他们的强大舰队打败,他们舰队可是令西方列强葡萄牙及荷兰人的舰队闻风丧胆的呀?
更令他们难以置信的当然是这位弘光大帝,竟然有这么大本事和魄力,亲自冲锋陷阵,亲自下水破坏他们的拦海防护网,使得他们的渔网+鱼叉阵去威力。
三将把郑芝莞的残兵败将接回金门岛之后,一愁末展。如果朱由崧带着大批的舰队再来攻怎么办?厦门到金门岛只有20里左右,这不是很遥远的事情。
大小金门可以成犄角之势,两座岛上现在也有上万军队,几百艘大小战船呵,炮火防御工事。但是相对于厦门岛的防御工事,金门岛并强不出多少。明军的舰队既然能破了厦门岛,就能够破金门岛。这是摆在他们面前比较严峻的问题。
因此郑芝莞一回到金门,又感到了岌岌可危的局面,命令手下兵将,赶紧布防,立即召集刘国轩,郑明,郑兴商议对策。
郑芝莞,郑明,郑兴,都拿不出好主意来,刘国轩思忖之后,建议一方面,加强修筑防御工事,两岛成犄角之势,以守代攻,以逸待劳。另一方面,赶紧奏报隆武帝,让他们的陛下赶紧派兵增援。
奏报隆武帝,其实就等于奏报郑芝龙,向作为郑家军老大的郑芝龙要兵要将。因为现在郑芝龙在整个隆武政权集团大权在握,举足轻重,隆武帝朱由健,不过是个牌子而已。
至于说东林党的优秀战士、龙武帝驾前的内阁次辅什么太子少保黄宗羲,表面上位高权重,权倾朝野,实则不过一书生耳。
生在这乱世之中,手中没有枪杆子,天大的本事也是白扯。毕竟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
刘国轩之所以献这样的计策就是为自己的活动争取时间,接下来的几天明军的舰队果然没有来进攻,刘国轩当然知道其中的原因,陛下朱由崧是在等他的结果,现在要完成两个重大的使命,以报效陛下的两次不斩之恩。
这两天他没有急着行动,先把带来的500将士安顿好,让他们熟悉这里的环境,及岛上的防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李全本来就是郑家军的人,他们夫妇只要稍微化妆,言语行动谨慎些,不被人认出来就成。
剩下的具体运筹策略当然由刘国轩来完成。
这两天刘国轩也把大小金门岛的兵力部署等防御情况情况以及关押郑鸿逵和郑成功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如果要不是救人,他们这三员大将带着500将士,里应外合,倒反文金门岛,不是难事。
现在得把郑鸿逵和郑成功叔侄,安然无恙的救出来,然后再配合明军舰队里应外合拿下金门岛,这是朱由松给他的两个使命,少一个他都无法对他的陛下交代。
但是由于这两个人太重要了,不但对他的陛下朱由崧重要,对郑芝龙军事集团同样重要。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地位,一个是郑芝龙的亲兄弟,一个是郑芝龙的亲儿子。
因此这数这人被看押的非常严,郑明和郑兴亲自负责,郑鸿逵被押在大金门,郑成功则被押在小金门这就给刘国轩营救叔侄二人带来了难题。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707章 营救郑成功(2)
郑明和郑兴之所以要把郑鸿逵和郑成功分开羁押,两个总兵官并亲自负责,由于二人身份地位特殊,一是怕他们叔侄跑了,二是怕他们自杀。
既不能虐待,还不能放跑,生命安全还不能出问题,因此这两个总兵官觉得交给谁都不合适,只有他们俩亲自出马了,如果这叔侄二人出半点闪失,郑明和郑兴这两个人官儿当不成是小事,他们的的脑袋就得搬家。
因此这样的看押焉能不严?一般的兵将根本不敢靠近关押他们的地方。就连刘国轩也不敢过问叔侄二人的事,害怕引起怀疑。他们只是从背后打听出一些情况,根本靠近不了关押的地方,如何营救这两个人成了一个旷世难题。
即便现在刘国轩和李全柳春红等人卧底成功了,但是同时要救两个关在两个岛上的人,而不是一个人,这就比较棘手了。
劫牢反狱应该行不通的,即便是他们三将勇猛,还有500帮手的兵将,但也难保救这两个人不出意外,因为两个岛上万人马,郑芝莞,郑明,郑兴都不是无能之辈,就凭他们三个带500兵将强行砸监劫狱,谈何容易?
到时候如果他们不能全身而退,或者是叔侄俩伤亡一个,或者不能全部救出来,他们就觉得无法向陛下交代。
必须得想个万全之策,因此上岛这几天刘国轩净想这事了,私下里跟李全和柳春红也没少商议。
他们夫妇建议劫牢反狱,两路人马分头行动同时进行,然后凭借他们水里的本事逃出去。只要能把人救出去,至于攻打金门岛不在话下。
1...200201202203204...2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