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末当帝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星星草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2章 勘察(今天三更,第二更)
滁州离仪真只二百来里,由于是伏击战,朱由崧的队伍跟黄得功采取的行军方式不一样,事先采好了路线之后,他们这三万人马昼伏夜出,离开滁州只两天便出现在仪真北部的山林中。
仪真即现在的江苏省仪征市一代,明时的仪真是一个县,朱由崧算计着这个时间,黄得功兵出滁州攻到凤阳附近至少要比他们晚一天,然后高杰得报再路过这一带,那至少是三天后的事了,因此他们来时带了几天的干粮。
因现在的天气非常炎热,好在他们白天躲在树荫下吃饱喝足了就是睡觉,晚上行军,这样天就凉快多了,因此这一路上,相比之下,朱由崧这三万人马要比高杰的队伍享福得多,起码不受烈日蒸晒之苦。
朱由崧这是第一次挂帅出征,满身的甲衣,身边既无太监宫女侍候,也无郑鸿逵和黄得功之类的猛将相随,只有一身戎装的祖海和李全这些得力的厂卫护驾,此时的他没有半点皇帝的样子,既是帅又是将。
但朱由崧仍然觉得很惬意,骑烈马,顶盔掼甲,指挥千军万马,那多威风啊!再看看自己的队伍,排成了长龙前后望不到边,浩浩荡荡,刀枪如麦穗,剑戟如麻林,仿佛间,他似乎成了三国时期的关张赵云马孟起,豪气干云。
这一路上的感觉就是“威风”两个字,但是接下来如何打好这个伏战必须得动动脑子了。
要用三万人马伏击高杰的五万大军,不讲些策略很可能是自找倒霉。
好在还有时间做充分的准备,未到合适的伏击地点之前,朱由崧先把人马分散隐于密林之中,四外派出斥侯搞侦查与反侦查,因这里离仅扬州四十余里,如果被高杰的斥侯探知,就前功尽弃了。
朱由崧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李全,小伙子原来为郑鸿逵手下一名千总,跟着郑鸿逵驻守镇江,此人为人机警干练,有一身好功夫,因此郑鸿逵总喜欢把他带在身边,李全就成了郑鸿逵的亲卫队长。郑鸿逵入京任职锦衣卫之后,李全奴随主迁,干过东厂大档头,因屡立战功,现被提拔为东厂的掌刑千户,朱由崧也很喜欢他。此次朱由崧亲征仪真,他和祖海又成了朱由崧的御营亲军头目。
厂番作为朝廷的侦察机构,其本职就是搜集情报,监视百官,处理诏狱,现在刺探军情,这也算是专业对口。因此这项任务由他来完成再合适不过了。
领命之后,李全带着数名精干厂番开始干活,这些厂番是李全和朱由崧离开京师时化妆而来,因当时朱由崧谎称微服私访,朝中仅有李国辅、郑鸿逵和高弘图三个人把底,当时就连金皇后也不内情,李全、祖海和这数名厂番的任务是暗中随行护驾。
现在李全又从御营之中又把这些精干厂番挑出来了,他们本身就军人,也不用骑马,仍然是普通将校打扮,每人把一腰刀就散布下去了,两个或三个人一个方向,遇到军情及时传递,遇到敌人的斥侯能抓则抓,抓不了就杀。
正因为有李全带着这数名厂番在附近从事侦察活动,朱由崧这三万人马才能在这一带林之中安全隐蔽,同时也为朱由崧侦察地势提供了一个安全环境。
朱由崧当然不是无所事事坐等高杰的到来,他事先得勘察地形,预测高杰的人马会走哪一条路,在哪设伏合适,遇到什么情况如何处置,等等。这些关键决策和布局必须由他亲自来完成。
因此朱由崧带着祖海等十几个亲随在这一带就转悠开了,仪真的地形地貌并不是以山地为主,而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从扬州通往凤阳的官道以及小道,朱由崧都摸了个遍,最后断定高杰必然走官道,一是官道是大道适合大部队急行军,二是小道并不比官道近多少,但丘陵起伏,他有骑兵有步兵还有辎重,在急着救凤阳的情况下高杰应该不会选小道,除非他脑子进水了。
在哪儿伏击是个关键问题,敌众我寡,而且这次不是打歼灭战,主要擒杀罪魁祸首高杰等几个高层人物,至于其他一般将士则以迫降为主,能不杀就不杀,毕竟这都是他出钱出粮滋养的军马呀。
朱由崧脑子清醒,想在这一带找一个两山夹一沟的地势设伏,可是转悠了两天竟然没有找到,虽然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林中出没,但是仍然能感受到夏末秋初的骄阳似火。
找不到合适的伏击点这一仗就不好打了,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远看看,近看看,平原一望无垠,丘陵起伏跌宕,草木郁郁葱葱,好像在哪设伏都不合适,因为设伏必须得具备隐蔽性,让对方毫无知觉地进入自己的包围圈,出其不意地杀出,然而这样的狭窄隐身之处不好找。不是埋伏几个人,而要埋伏几万兵马呀。
朱由崧这才感觉到事情并非他想像的那么简单易行,两天时间他已经在这一带往返奔波了一百多里,与普通兵卒一样,与将士们同食同住,露宿山林,朱由崧第一次领略到了古人的军旅之苦。
虽然没有镜子,但他仍然能感受到自己这几天肤色的变化,因为他身边的亲卫将校中有一个年轻的旗长,小伙子本来也是面白如玉,可现在被晒得肤黑如泥,看到他就看到自己了。
朱由崧又一算计时间可不多了,在哪里设伏必须当机立断。可是合适的地点在哪儿呢?
天气本来就热,朱由崧这一着急脸上的汗又下来了。他看了看午后的太阳仍然火辣,再看身旁边的侍卫,一个个都是汗浸浸的,甲衣都湿透了。
这时祖海不无惊喜地对朱由崧道:“爷,那边有一条小河,要不要过去洗把脸取些水来?”
朱由崧顺声扭头看去,果然透过林木左侧的坡下有一条如带的小河,蜿蜒在官道的附近,河水清澈,在骄阳下泛着点点银光。
朱由崧这才觉得自己嗓子干得要冒出烟来了,这个时候如果要能到河边畅饮一气再洗把脸把浑身的衣服都打湿那无疑是最惬意不过的事情了,再看其余的侍卫一个一个脸上露出同样渴望的表情。
忽然,朱由崧双眼灵光一闪,“伏击地点有了!”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3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今天三更,第三更)
朱由崧断定了高杰必然走这条路,天气炎热,从这里到扬州四十余里,不算远也不算近,他们走到这里肯定人困马乏要到河边人喝马喂,正是他们动手的好机会。
再看这条小河两旁,除了树林就是蒿草,树林枝繁叶茂,蒿草深可及腰,绵延数百米,正好适合埋伏人马,因此朱由崧决定把伏击地点就选择在了这里。
终于确定了合适的伏击地点,这两天的奔波劳苦总算没有白费,朱由崧心中高兴仿佛自己打了胜仗一样,这一兴奋,热和渴全忘了,兴冲冲地带着亲随离开了这里。
本以为陛下会带着他们畅饮清冽,朱由崧却一脸兴奋地离开了,这些御营侍卫也只得望河兴叹,包括祖海在内悻悻地跟着朱由崧回了营地,不过很快朱由崧便让他们解决了干渴之苦。
当天傍晚,朱由崧的大军便埋伏在小河附近的树林及蒿草之中。考虑到伏击战打响之后,附近的泗州兵得到消息后会赶来救援,明末的泗州即现代的泗县、盱眙、天长一带,二三百里的路程对于骑兵来说不算个距离,因此朱由崧没有孤注一掷,在这里埋伏了两万七千军马。
具体兵力布置是,祖海带一万五千人马埋伏在小河之阴,李全带一万两千人马埋伏小河之阳,包括弓弩手和轻火器营,而剩下的三千人马由朱由崧亲自率领作为御营中军,中军营帐就隐伏在距伏击地点五里之外的小山包上,也算是他的后方司令部。
一切安顿下来之后,朱由崧才命人到小河取水,但朱由崧算计着时间,最迟明天或者后天高杰的人马就会经过这里,因此取水时叮嘱军校要倍加小心,不要在河边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另外一定要注意对方的斥侯。
蹲坑守点向来是一件苦差使,何况这又是在人迹罕至的山野中,还好,现在是夏末秋初,这些天他们所过之处,皆是响晴的天气,不用受寒冷和淋漓之苦。
另外毕竟朱由崧是帝王,离伏击地点又远,因此李全命人给他扎了一座小营帐,也算是临时的行宫了,摆上熏香盒子,可以躺下休息,而不用受蚊虫之气。
朱由崧带着侍卫视察了伏击兵将,觉得没什么纰漏了,二更时分他才回到自己的临时行宫。
这是他们离开滁州之后第四天在山野露宿了,对于早已适应了帝王宫室生活的朱由崧来说,就像从总统套房的宾馆一下子转移到了穷乡僻壤的茅舍土坑,有道是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因此这几天他休息得并不好,吃喝更是与在滁州没法比,又加上连日的行军勘察之苦,身心已是疲惫至极。
仗着他年轻又有功夫在身,穿越前户口本往上翻不了三代都穷苦农民,因此这些他都能忍。
然而躺下来却睡不着,能听见深夜的虫鸣,和巡逻侍卫轻微的脚步声。
与两天前不同,现在终于可以望梅止渴了,朱由崧想到明天或后天的一战,如果能成功,四镇军阀就收拾了两个,冷历代帝王头疼的削藩,短短半个月的运筹,他至少不是完败。
朱由崧一盘算自己的家底,黄得功的八万雄师,河南的五万人马,加上近六万京营,他现在已经有了近二十万死忠帝师,大将郑鸿逵、祖海、黄得功和李全,都是他的铁粉,就是东虏与流贼现在来了他也有本钱与之一较高下了。二十万雄师已经相当威武了,当年的常遇春十万兵马纵横天下的豪气他也一样有。
朱由崧豪迈之余,又想起这两个多月来的峥嵘岁月之不易,心潮澎湃,百感交集,就更难以入眠了。
正这是他听到外帐一个御营侍卫的声音:“李大人,爷刚躺下,天都这般时候了,有事明天再奏吧。”
“某也不忍惊扰爷,可是扬州大事……”李全的声音。
“宣李全进见。”朱由崧本来就没睡着,听了这话索性就起来了,朝帐外喊了一声,很进李全进来了,跪倒在地,“见过皇爷。”这是在帐内,在帐外他们对朱由崧统称“爷”。
“不必多礼,平身吧。”朱由崧一边整理着衣服一边道。
“谢皇爷。”李全从地上爬起来,肃立,灯光风尘仆仆的,脸上微微露出疲惫之色。
“扬州何事?”
“回爷的话,打起来了,逆贼高杰胆大包天,竟然炮轰扬州城。厂番们探知后,火速赶来向爷奏报。”
“天作孽犹可为,人作孽不可活,高杰真要作死……”朱由崧说着重重地出了一口气,在帐内来回踱了几步,李全躬着身子暗中打量朱由崧的表情,连大气也不敢出,帐内静得可怕。
朱由崧隐约能听到四十里外隆隆的炮声,他仿佛看到高杰正指挥着千军万马攻强扬州的情景,他火气数次冲上顶梁,真想撤了埋伏,带着三万人马连夜杀过去,最后他还是忍住了,有道是小不忍则乱大谋。
让李全密切关注扬州事态和高杰的动静,随时向他奏报,朱由崧又和衣躺下了,一直到天灰蒙蒙亮他才进入梦香。
熟悉的声音把他喊醒,朱由崧睁开眼睛已经是日上三竿,中军旗牌长跪倒奏道:“禀皇爷,李全大人传过来的消息,爷料事如神,高杰的人马全部撤退,急匆匆如丧家之犬往这边来了,先头部队离这里只有二十里了。”
“哦,他们兵分几路,高杰在什么地方?”朱由崧顿时睛芒四射,仿佛渔人看到了大鱼一般兴奋。
“回爷的话,共两路人马,先头部队大约一万,全是骑兵,领头的是高杰副将胡茂桢,剩余的人马是步卒和辎重,由高杰亲自统领。”
朱由崧点点头,“大炮可曾架好?”
为了造势,朱由崧这次出征时特意从黄得功的火炮营拉来几门大炮,之所以不把黄得功的火炮营全都拉过来,因为这次是伏击战不是歼灭战,主要目的不杀伤敌人的多少有生力量,除高杰等几个罪魁祸首之外,而主要是以震慑和降服为主。
“回皇上,早就布置在合适的地方,共八门大红夷大炮,官道和小河两岸均在射程之内。”
朱由崧思忖之后,“传朕的口谕,不要惊其动先头部队,除非万不得已只伏击高杰那种人马。”
中军旗牌长就是传令官,答应着刚要退出,朱由崧又补充道:“且慢,告诉祖海和李全务必要埋伏好,若有提前暴露者,格杀勿论!”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4章 军纪
“遵旨。”旗牌长恭恭敬敬地退出去了。
朱由崧简单洗漱了一下,开始用早膳,说是膳其实是就是干粮加河水,不过因为是朱由崧所用而成了膳,就像现在朱由崧的哪怕在地上铺一张草席躺上去,这草席也成了龙榻一样。
这时天已过巳时,再由大半个时辰就该用午膳了,朱由崧也不讲究了,两次膳食只好合一块了,但是这顿饭却不能将就,必须得吃饱喝足,因为这是冲锋陷阵的原动力,他知道这可是一场硬仗,虽然是伏击战,但战场瞬息万变,不确定因素很多,想缚住以高杰为首的几万人马谈何容易?不定得打到什么时候呢,不填饱了肚子可不行。
用完御膳之后,朱由崧终究有些不放心,全身披挂整齐出了营帐,早有近身侍卫将他的宝马千里一盏灯牵了过来。
朱由崧腰悬配剑飞身上马,仅带了一百多名御营卫队飞马离开御营,又亲自视查了一遍埋伏的部队,特意看了看这八门大炮,外面刷着黑漆,粗如房檀,黑洞洞的炮口透过遮挡的枝叶瞄准了小河和官道。
尽管在朱由崧看来,这些大炮粗陋笨重,射程有限,还不能连发,不堪得与后世的火器相比连垃圾都算不上,但在三百多年前的冷兵器时代,却成了战争之神。
朱由崧看完之后见没有什么纰漏,提马上了一处得眼的丘坡,此时坡上林木茂密,足以让他们这百十余人马隐住身子。而且此丘坡离他的三千御营和伏击一线距离差不多都在二里左右。
正这时,远处的官道上,丘坡间出现无数晃动的黑点,若隐若现的,黑点由小变大,渐渐地有了人马的轮廓,万马踩地的声音也有了,由远而近,渐如狂风暴雨,踩地地皮都开始颤抖了。
朱由崧等人被厚厚的枝叶遮住身子,透过枝叶的缝隙,居高临下虽然还有几百米远的距离,但基本上也能看清楚了,知道这是高杰的先头部队开到了,不由得屏住了呼吸,盯紧这队无边无沿的人马。
到了小河边,这队马人马停了下来,人喝马饮,不过几个当头没下马,有当兵的给当头的用水壶灌满水递过来,他们喝完之后又洗了把脸,然后将甲衣松了松,看了看太阳骂不绝口。
天气太热了,当头的军总在河边稍作停留喘口气,也是等后面的弟兄赶上来来喝水饮马,人马越聚越多,人到一万无边无沿,高杰的先头部队接近一万人,很快小河之阴绵延数里全是人马了,战马不停地咴咴乱叫,有的马喝完水后又在河边啃起草来,还有两匹在河边又拉又尿的。
由于离得较远,朱由崧看不清他们的真面目,但朱由崧的心情却有几分紧张,他知道此时高杰的人马离朱由崧埋伏的人马相当近,只有数十米的样子,万一此时暴露了,战斗就得提前打响,那就得先把这股部队歼灭。
要歼灭这一万人马也不是容易的,别说歼灭一万人,就是斩杀一万头猪在冷兵器时代场面动静也不会小,想三下五除二控制局面结束战斗神仙恐怕也做不到。
这里离扬州又那么近,可以估算出此时高杰的四万人马离这里仅有三十里左右,弄不好这一仗就砸锅了,几天来风吹日晒、啃干粮、露宿山林这份罪白遭了不说,由于敌强我弱还有被对方反噬的危险,那这次削藩就彻底失败了,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朱由崧的此时的心情非亲历者难以体会。
祖海和李全此时的心里全绷紧了,以二人为主将引两三万人马埋伏于小河两岸,两三万人马目标自然不小,与高杰的人马可谓是近在咫尺,双方面对面,鼻子眼睛眉毛胡子甚至一笑有几颗牙都能数清楚,万一被哪个长了眼的一眼瞄见,开杀是必然的,也即是他们的皇帝陛下所谓的“万不得已”之情形。
但倘此一来,无疑于打草惊蛇,陛下要伏击的是高杰,他们拼死力战还不讨好,这种事情当然没人愿意做。
此时与祖海和李全心情相应的是河岸隐伏的两三万人马,他们在林木下隐住身子,保持一个架势,手持弓刀枪械,眼睛盯着敌人连大气都不敢出,这无疑是一种煎熬。
从半个时辰前,接到上头“提前暴露格杀勿论”的严令后,战马四蹄裹布,将士口里衔枚,生怕弄出半点动静,一直等到敌人冲到眼前,一颗颗悸动的心全都悬到了嗓子眼。
仅几十米远的距离,敌人的音容笑貌一频一皱皆一览无余。午时的天气越发炎热,今天的天气还没有一丝风,尽管在林荫中,也燥热得令人发霉。
看着高杰的人马在河里畅饮嬉戏,朱由崧的这两三万人马很是眼谗。
几天的山野生活,不少将士身上都生出了痱子,这种大战暴发前夕的郁闷与拼命的压抑,憋得痱子兴奋不已,其痒难耐。但是没一个敢动手抓挠的,生怕弄出响动而丢了性命。
然而此时考验这两三万将士军纪与毅力的却不是这些痱子,而是身外之物——这片树林和草从中的各种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平时在人们心中是不堪的,尤其是兵荒马乱的年代几乎被人忽视了,然而再小的动物也有自己的乐园,如今被不速之客闯入,它们当然会有各种反应。
突然一只浅褐色的大头蚁落入一名小校的脖子上,从来不知肉味的它便不客气地来了一口。
这东西在人身上爬来爬去就很难受,而且是它习惯吃草虫,饮甘露,急了还可啃骨头,因此这一口咬得这名小校一咧嘴,不经意间一摸了一把脖子,就是这个轻微的动作引起了甲衣的响动,吓得这名小校满脸土色再也不敢动了。
不过这只自作自受的大头蚁已经身首异处了,但是小校的脖子上却泛起了一片红肿,不过再怎么难受,小校也不敢动了。
无独有偶,另一处埋伏的一名将士的遭遇比他更惊险,因为他突然发现眼前的树枝上缠绕着一条花蛇,这条蛇虽然只有黄瓜粗细,但毕竟是凶猛的动物,离他的脸不过半尺,满身鳞片,红绿相间的纹理,清晰可见,令人看一眼就起鸡皮疙瘩,特别是那副丑陋的嘴脸,还不时地伸缩着红蕊子,令人发瘆。
幸好此人是个总旗,也算是军中老兵了,手下管着五十余人,胆子不算太小,如果要是个新兵蛋子遇到这种情形非叫出声来不可,但尽管如此总旗面露惊恐之色,本能地把头往旁边一偏,尽量远离它,以防这御畜牲随时发起的攻击,手中的利刃握得更紧了。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5章 开杀
本来以这名总旗的身手,分分钟可以让这个讨厌的家伙腰断数截,但他却不敢,他们黄总爷军纪本来就严,现在陛下又有严令,宁可断头也不能暴露目标。
还好,这条蛇还算有自知之明,可能是看到这名总旗帮手不少,也可能是被这名总旗的镇定骇住,最后这条蛇只是充着他急剧地吐了几下舌头算是展示武力了,然后便扭身往树的高处爬去……
“别他娘的磨蹭,快,上马赶路!”一名军总喝斥部属的声音惊动这名总旗,扭头再看满河道高杰的兵将纷纷上马,顺着官道打马如飞又跑下去了,看着漫天的征尘这名总旗长出了一口气,却发现握利刃的手全是汗了。
一直到马队从朱由崧他们的眼皮底下掠过又消失,直到那杂乱如铁的马蹄声渐去渐远最后听不到了,朱由崧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
“天助我也!”朱由崧心里默念着轻轻地闭上眼睛,又慢慢地睁开,胸腑之中憋屈已久的那股回旋式气流才吐出来,感觉身心轻快,惬意无比。
又过了大约半个多时辰,高杰的部队出现在朱由崧等人的视线中,这表明高杰的主力已经离开扬州四十余里了。
眼前官道的起伏坡度开始变大,天气又热,又临近午时了,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高杰等人觉得好像进了蒸笼一样。
这样的急行军,高杰骑在马上还好,这些步卒以及辎重部队可受大罪了,一个个累得前腔贴后腔,浑身甲衣被汗浸透又风干,最后汗都出不来了,嗓子生烟,双腿像灌了铅一样别说跑路了,连走都有些迈不动步了。
疲惫之师必须得稍事休整,高杰带着几个随从纵马上了个一高坡,居高临下,四外察看。
他先要打量这里的地形,多年来的戎旅历练,高杰累积了不少统兵作战的经验,野外行军,就是临时休整也得选一个合适的地方。否则被人打了伏击,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这是他从李自成身上学来的见识。
眼前他们从一望无垠的平原已经进入了起伏不定的丘陵地带,官道两旁林密草高,放眼望去,似乎是老天为大地铺了一层厚厚的绿毯,依据地势高低起伏,绵延不绝,正值草木的旺季,五红花绿的植被在强烈的太阳光下闪着金光。
高杰环视了一周,忽然山坡下一条小河出现在他的视线中,河两边是葱郁的树木和杂草,由于已经进入了秋季,离河水又近,这些树木犹为枝繁叶茂,蒿草也长得特别的深,有的甚至过腰齐胸,密密麻麻,那种赏心悦目的油绿沿着小河延伸。
有水有荫又有草,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难得的风水宝地,由于有先头部队在这里已经通过,河边和路旁明显有马队经过的际象,高杰也没有派人四外打探,传令三军在河边的林中临时休息,半柱香之后继续赶路。
此时几万人马看到河水如看到了救星,全都来了精神,像放羊一样,漫山遍野往河边跑去。人喊马嘶的,感情这战马也渴坏了,一路上他们身上不驮人就是辎重,一口气跑出四十余里,这样的天气连善于奔跑的四肢动物也觉得要命。
1...2223242526...2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