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深宫嫡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元长安
“不晓得。”如瑾将窗子关上,扶着母亲走回床边,“他们爱怎样就怎样去,老太太清醒了,自己有主意处置他们,咱们乐得清净。”
一时蓝泽在外院听见吕管事的禀报,一听蓝泯拆墙进了内院,不觉又是怒火上头,抱着脑袋就从跳下了床。
“真是恬不知耻,竟然还敢拆墙。”董姨娘赶紧上前给他传下,蓝泽骂完兄弟又骂仆役,“这些人都是怎么做事的,就任由他拆吗!”
“侯爷您别着急,头还疼呢,要不就……”董姨娘劝了半句,看见蓝泽转脸愤愤盯着自己,赶紧将后头的话咽回了肚子里。
蓝泽披上外衣,将头上勒的抹额又紧了紧,掩盖头痛,匆匆走出门朝向内院而去。
“滚开!”东院的仆役堵在门口,蓝泽火冒三丈上去踢翻了一个,其余人也不敢深拦,由着他踹门进去了。
蓝泽不等通报,自己径直走进老太太的房间里,进去的时候蓝泯父女三人刚刚问了安起身,还没待说上话。
蓝泽进去,看见母亲,压着火气施了一礼,然后怒向蓝泯道:“你还有脸过来,又要吵闹母亲么?”
蓝泯笑呵呵的,看见蓝泽衣衫不整的样子就觉得很高兴,笑道:“大哥误会了,兄弟并不是来跟母亲吵闹的,倒是大哥没穿好衣服就进来,却是对母亲不恭敬了。”
老太太端坐在床上,朝大儿子道:“且慢发火,将衣服系好。”
蓝泽极重孝道,听见母亲吩咐就将蓝泯暂且放在一边,转身将外衣穿好系上袍带,收拾妥当。蓝老太太又朝蓝泯道:“今日不来闹我了?”
“不闹不闹。”蓝泯笑道。
“那么都坐下吧。”老太太朝儿孙们扬了扬脸,抬手吩咐他们坐下。
蓝泽等人俱都在下首椅子上坐了,蓝泯一家俱都含笑,更衬得蓝泽脸色铁青。老太太看了看几人,看到小儿子蓝泯要说话,挥手止住了他:“你们都不用说什么,家里的事情我都知道了,且听我吩咐。”
蓝泽不违逆母亲,蓝泯等人是成竹在胸,又不是来赔罪求告的,自不在乎谁先说话,便由老太太率先开口。
蓝老太太肃着脸孔,缓缓道:“今日我已经把东西两边的奴才盘点清楚了,一会就将他们都叫到院子里来,你们各自问清楚,谁愿意跟着哪边,以后就全家都在哪边,切不能一家子人分开两边服侍,拖泥带水的闹不清楚。”
这话出乎所有人意料,蓝泽蓝泯俱都一愣。“母亲您这是……”蓝泽尚未知道母亲醒转的事情。而蓝泯一家互相对视一眼,都沉默着没做声,只等老太太把话说完,看她到底要行何事。
蓝老太太打断大儿子的询问,自顾自说下去:“青州那边也是,日后我们搬进晋王旧宅之后,青州的仆役们大半都要挪过来,到时也是如此,两边各自分清楚了,再不互相牵扯。”
“还有京中和青州几处的铺子,早年和前些时候都已经分开给你们各人了,田庄也分开了,那么就按分开的章程走着。仆役分开,产业分开,以后侯府一家住进晋王旧宅,若是不想让泯儿跟过去,这池水胡同的宅子就是泯儿的,等我将地契找出来交给你。”
“至于我,我跟着侯府住。要是哪天想到二儿子跟前瞅瞅,泯儿你别嫌弃我就是。”
一通话说完,众人都是惊讶,连蓝泯一家脸上的喜气都不见了。
“母亲您是要彻底给我们分家了?自此大哥不沾我的边,我也不沾大哥的边?”蓝泯问道。
“正是如此。与其窝在一处整日吵闹,索性彻底划清了干净。”蓝老太太点头。
襄国侯蓝泽也跟着点头:“母亲所虑甚是,儿子没有异议。”
蓝泯脸上露了出一丝怒意,虽是他有喜事,但一码归一码,这边母亲毫不留情的分割着实让他感到伤心和愤怒。
“母亲,儿子没想到您会做这样的决定,难道大哥诬陷我的几件事,您都听信他一面之词全都相信了么?您惯常说偏疼我,却原来真正偏疼的是大哥。”
“住口。”蓝老太太脸色一沉,转而盯了蓝如璇一眼。
蓝如璇毫不退避,与老太太对视:“祖母,您看孙女做什么,莫非您真的相信是孙女诅咒了您?您也不想想,我有什么理由要害您。”
老太太目光锐利:“谁做了什么我都心里明白,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用多说了。”
蓝如璇鼻孔出了口气,似乎是在嗤笑,再也没分辩,只道,“您老人家这样做,日后莫后悔就是。”
------题外话------
谢谢琪琪2012的月票。今天也是两更两万字。三天了,我扛住了,嘿!
重生之深宫嫡女 侯府深深 102 驱邪除妖
蓝老太太眼睛一眯,眸底的冷意似乎凝成了冰锥,直朝蓝如璇射去,“怎地,你还要威胁于我,这么些日子没好好聊过,不想我养的长孙女倒是多了许多本事最新章节。让他们懊悔有什么要紧的,如今关键是要捂盖住消息,别让侯爷那里知道太早,不然他要是发狠阻拦起来,事情黄了怎么办?”
蓝泯被说得一惊,“是了是了,他如今死活要决裂,恐怕不会借此跟我们和好沾光,还得阻挠一番。”说着就是顿足,“咱们开始想错了,不该跟他去炫耀。”
“开始没有错,当时咱们还不知道老太太这么硬的心,只道说了此事之后,侯爷懊恼之余会跟咱们和好,但如今看他们铁了心的样子,咱们恐怕是要小心防范了。”
蓝泯顿时惊醒,惶急起来,突然意识到永安王那里恐怕会有波折,原本人家要蓝如璇就是看在襄国侯的面子上,如今两边决裂,他们一家被踢出了侯府,若是人家计较起来反悔了怎么办。
蓝如璇道:“父亲不用着急,分家的事情咱们拖着,管好下人别乱说引起侯爷的警觉,然后等着王府那边来了消息,我进了府门住进去,这边再怎么闹也都无妨了。”她对于自己获得永安王的欢喜十分有信心。
蓝泯摇头道:“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分家的事你就算稳住了老太太和蓝泽暂时不说,底下人也能猜出来,若是被外头人知道告诉了太子或永安王……唉,再说你要进王府的事情,咱们不说也有王爷那边的人说,早晚会传到蓝泽耳朵里去。”
“所以咱们抢的就是这个早晚。我早一点进王府就是了。”
“哪有那么容易,得人家择日子,难道咱们还能催着王爷不成?”
“自然是不能,若是让王爷知道我急着进府,未免会轻视我,以后日子不好过。”
父女两个商议半日没有什么主意,毕竟是不能左右高高在上的王爷,最终蓝如璇道:“且先等等看,王府一旦来了消息,父亲就赶紧找机会暗示他们把日子定了。这几日父亲先给我准备嫁妆,虽然不是正室名分,嫁妆也不能薄了让人笑话。”
……
中秋一过,天气一日凉似一日,前些日子管着家中大事小事,心思在事情上,如瑾尚未有心情体会京城秋意。待得老太太接权管了家中事务,如瑾又身上不舒坦整日在房中窝着,这便越发觉得天气寒凉起来。
自从拆墙那晚之后,东西两院倒是一连几日没有什么动静,各自过各自的日子,家中一时平静下来。虽然这平静有些异样在里头,但闹腾得实在太久了,这份平静也是着实难得,不但老太太秦氏等人觉得稍微舒坦些,连底下仆役们心情也不再那么战战兢兢,总觉得天要塌了似的。
如瑾坐在大圈椅里,满身周围垫了几层软垫子,不舒服的日子已经快要过去,她轻松了一些,靠在椅上闭目养神。
青苹在床上睡着,碧桃坐在一旁小锦凳上低声说着话,将这几日家中的事情说给如瑾听。
“吉祥姐姐得空找奴婢说话了,将那晚他们拆墙过来的事情透露了一些,说是老太太要彻底分开两边,二老爷也回去清理奴仆,却不知为何没有人愿意过这边来,许是他们暗地不肯放人,老太太就将和东院有关系的人都送到了那边。”
这事如瑾知道,这几日家中有好几个婆子丫鬟去了东院,她还纳闷祖母是何用意,原来却是这个缘故。她静静听着,碧桃又说:“那日老太太还让二老爷休了二太太呢,是大姑娘以死相逼拦下了。”
如瑾微微张开眼睛,没想到祖母这次竟然如此狠心,看来真是彻底想开了。她想了想,最终只是一笑:“总之都分家了,蓝泯休不休妻有什么要紧,且不管他。”
碧桃低低说起别的,都是老太太整顿家风的事情,今日打了这个婆子,明日撵了那个仆役的,都是平日里惫懒惯了的人,一时让其他奴仆也都打起了精神。
如瑾默默听着,这些事情都在她意料之中,祖母帮她做了整肃奴才的事情,让她省了不少力气。
为了不吵着青苹,碧桃的声音太低了,低得如瑾也迷蒙起来,昏昏欲睡。正当午时,阳光晴好,最角落的窗子开了一道小缝透气,一阵风过来,恰恰把金黄色的落叶卷道纱窗上挂了。
如瑾半合着眼睛,朦胧间看到那片落叶,叹道:“京里树叶落得早。”
碧桃停了叙述,见如瑾有些心不在焉,就劝着她暂且睡一会。如瑾突然想起前世最后的那个秋天,也是在京城里,也是寒凉的让人不想出门。
过了中秋,就快到九月了,她记得临死的那一天就是九月的时候,潋华宫前庭几棵花树的叶子都掉光了,一夜起来就是一层落叶,小宫女拿了扫帚日日要扫干净。兜兜转转的,怎地她又到了京城呢?
兴许她不该到京里来,这阵子家里真乱,是不是京城不适合蓝家人居住?如瑾有些懊悔,当初别任着父亲上京谢恩就好了,若是在青州时候就给他用上那样的药,拖一拖时日,说不定会有别的转圜。
只是此时说什么都晚了,已经到了京城,秦氏的胎经了那一晚的凶险,自此又要好好养着,再经不得劳累,短时间内恐怕蓝家是不能回青州去了。如瑾暗暗叹口气,只能让父亲病上一段时候了,看看动向再作打算。
她迷蒙睡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却被一阵嘈杂吵醒。
张开眼睛凝神听了听,是院子里的声音,有含糊不清的说话声,还有叮叮当当的不知什么动静。如瑾回头看了看青苹,发现她也被吵醒了,不免蹙眉叫了丫鬟进来:“院子里做什么呢,日头正午的该是全家午休的时候,谁这么吵嚷。”
蔻儿吐了吐舌头:“姑娘,是……是外头请来的天师作法呢。”
“什么天师,谁请的?”如瑾愕然。
“老太太请的,说是近日来家中不干净,怕是有妖邪作祟,因此请了京郊无为观的道士进来驱除妖孽,肃清宅院。”碧桃闻声进来,低声禀报。
蔻儿点头:“嗯,听说无为观是个香火很旺的地方,京里很出名的道观。”
如瑾走到窗边朝外看,果然有一个穿着八卦长袍的中年道士在那里行事,手里举着木剑来回比划,一会点燃符纸,一会上蹿下跳的,口中嘟嘟囔囔念着什么,周围四个小道士站位辅佐。
“老太太不是信佛么,怎地叫道士进来了。”如瑾诧异不已。
秋风将院中桌案上燃着的香烛气吹过来,不免呛人,如瑾关了窗子,转回身来哭笑不得,“谁给老太太出的主意,真是荒唐。家宅不宁跟妖邪有什么关系,都是人心不足。”
碧桃低声道:“吉祥姐姐说是老太太自己的主意。”
院中做法的道士折腾了约有小半个时辰才停下,期间各种怪异响动,还不时一惊一乍的呼喝着,十分吵闹。蔻儿一直在门口扒着看热闹,直到道士走了才回来说是老太太赏了好大一个封包,道士们自称妖邪都清除干净了,但还需加持作法巩固两日,做满三日才能彻底保全日后平安。
晚间秦氏过来探望青苹,和如瑾说起此事,叹道:“我怎么觉得,这回你祖母清醒之后,行事不同以往呢?今日这样荒诞暂且不提,这些日子里对待底下人也过于严苛了一些,而且有点着三不着两的,有时罚得狠,有时又轻,让人摸不着头脑。”
如瑾道:“怕是她年纪大了,又是受惊,又是伤心,加上管家劳神,所以才偶尔犯个糊涂,且看一阵子再说,您只管养身子,别在意这些事情。”
秦氏说道:“我自是不能管着她,只是也太可笑了,作法不说,还要一连做满三日,这院子就这么大,道士们一进来人人都不能出屋了。”
果然到了第二日午间,又有几个道士进来驱除妖邪,只是换了人,不再是前日那一大四小。问起来,这几人就说,前日那几个有别的事,换人也是无妨的,他们都是同样的传承。于是老太太放了心,让人在院子里设香案又开始驱邪。
如瑾在房里坐着,不去管外头如何吵闹折腾,只跟青苹说话。青苹可以下床走动,就不肯总占着如瑾的床,但凡不太疼的时候就下来走走,两人站在长桌边看寒芳用绢纱扎的花卉打发时光。
突然院子里门哐啷一声响,似是被什么人踢开了,就听蓝泽在院里大声道:“本侯家中没有妖邪,无需作法,你们速速退去。昨日本侯头痛在床没来收拾你们,今日你们还敢来诓骗老太太,还不走开!”
隐约有老太太的声音怒斥,听不太清,大约是不满儿子所为。如瑾刚要议论两句,猛听得扒在门口看热闹蔻儿一声尖叫,接着就是蓝泽的呼喝,院子里叮叮咣咣一阵乱响。
“怎么了?”如瑾快步走出外间去问蔻儿。
谁料蔻儿慌慌张张就把屋门关紧了,白着脸往里屋跑。“做什么呢,小心撞着姑娘!”一旁碧桃拽住了差点扎进如瑾怀里的蔻儿。
------题外话------
谢谢didodo的花,谢谢18605102947和a13777081886的月票,谢谢上官和ruoruo的钻石~
重生之深宫嫡女 侯府深深 103 血腥祸乱
“……快、快躲起来,姑娘躲起来,快全文阅读。如瑾去探望老太太,听见父亲正在那里跟祖母叙述,颇有眉飞色舞之态,浑然已经忘了白日是如何被人追得抱头鼠窜。
“……都是贼人害了无为观的道士,冒充乔装进来的。您请道士作法的事情,儿子窃以为不妥当,但和贼人无关,您也不必自责,总之皇上已经下旨严惩不贷,连带着兵马司的人都吃了排头,还赏了咱们许多东西以作宽慰压惊之意。”
如瑾请了安坐下,蓝泽依然滔滔不绝的说着:“此番也算是因祸得福,上头派了兵马司许多人在附近巡查,又有披甲军士在周围护佑着,我们家算是高枕无忧了。皇上还令咱们早日搬到晋王府去住,以免再出这样的事情,顾念着儿子有病,家人短缺,晋王府那边已经派了宫里的人去整饬,收拾好就能搬过去。”
老太太自从午间之后一直躺在床上,精神不太好,听见蓝泽在那里说了半日,最终她只道:“这就好。”
蓝泽见母亲精神实在不济,也就住了口。如瑾却听得忐忑,怎地因了这一事,皇上还亲自派人去整治晋王旧宅了,她本想着因了父亲的病拖上一拖,若是皇帝亲自关怀此事,恐怕不是生病和算命就能拖住的。
到了晚间就寝的时候,如瑾思量着事情不能入眠,随手翻开床边书册,却发现书里又夹了一张纸。
“无虞,且由他,顾好自己便是。”
简短几个字,依旧是中秋那次一样的笔迹,如瑾惊讶万分。这样的口吻,到底是谁在和她对话?中秋时是一首赏月的诗,而这次分明就是知道白日的事情,又是这样悄无声息的放在她的床边卷册里,虽然从字面看来对方并无恶意,但这样时时被人以这样的方式接近,怎样都觉得心里不安。
如瑾坐起来,将纸在灯上烧了。
焦糊的气味弥漫着,一片片乌黑的灰屑落在桌上,如瑾轻轻吹口气,全都散落了。
“顾好自己便是”,这样亲近轻松的口吻,好像是挚友对谈似的,来的这样莫名其妙,然而不知怎地,如瑾从白日起一直悬着的心竟渐渐落了下来,似乎有些踏实。
她不禁暗笑自己,难道是实在无人可以商讨,无有依靠了,才对这样奇怪且有些危险的纸笺生出踏实的念头来?
……
长平王府,外院书房。
这一夜,屋里依旧没有灯火亮着,只有檐下的羊角灯笼散着晕黄的光,在风里轻轻的飘着。站在书房院子里,能隐隐听见内宅里传出的丝竹声。七皇子长平王素好歌舞饮宴,经常一夜玩乐到天亮,大家都习惯了。如果某一天内宅里没了丝竹声,人们反而会觉得奇怪。而坐在书房里揽卷读书,那更是不可能发生在长平王身上的事情。
然而,这个夜里,书房中却是有人的。
屏风之后的暗间里,光线昏暗得几乎不能视物,唯有屋檐下羊角灯笼的光线隔窗透进来,又经了屏风一道阻挡,到了这里,就是极其可怜的,微弱到可以忽略的暗光。
一人盘膝坐在榻上,长发不曾挽起,松松披在脑后,玄色衣袍和昏暗的房间几乎融为一体。地上站着一人,跪着一人。站着的是贺兰,正用极其细微的声音禀报着。
“……无为观的观主以前是杜尚书家撵出去的仆役,还是在杜尚书未入仕的时候,如今很少有人知道此事。”
榻上长平王淡淡道:“既然你能查出来,别人未必查不出来。”
“王爷说得是,只是时候早晚的差别而已。”
长平王道:“杜晖在户部位置上坐的时间太久了,早有人在打他的主意,这次用襄国侯借力倒是巧妙。”
贺兰又禀告说:“活着的道士交到刑部衙门去,未待审问已经重伤而亡,因此衙门里是什么都没问出来的,因为行凶时几人喊叫的言语,已经定了是晋王的余党报复。”
“又是晋王余党,左一次报复,右一次报复,晋王一个窝在家里整日琢磨赚钱的藩王,哪有这么多的余党出来搅事。”长平王语气微冷,指着地上跪着那人道,“关亭,你说。”
地上跪着的关亭磕了一个头:“回禀王爷,那边兄弟问的清楚,是都察院御史张寒的安排。”
贺兰问:“能确定么?”
“能,审问的兄弟自有手段,没有问不出的口供,小的敢以性命担保。”
贺兰道:“王爷,张寒此人家中产业在晋州那边,与晋王是有买卖来往的,晋王一倒,他家产业受挫,怀恨襄国侯也在情理之中。”
“张寒这个名字似乎以前听过。”
贺兰记性十分好,当即说道:“去年曾经上折子弹劾过礼部尚书段骞,那时候段尚书还是侍郎,张寒弹劾他在家衣冠不整,身为礼部重臣却不以身作则,当时闹得尴尬,从此段尚书与之结怨,伸手压着张寒在都察院的前程,连番两次考绩都只给了中等。”
“杜晖,张寒,段骞。”长平王念着几人名字思虑一会,“去查查张寒和段骞的关系,本王料着没有这么简单。”
“王爷难道是怀疑段尚书?”
长平王言道:“一个小小的御史,做几句惊人之语博个虚名罢了,是最会见风使舵最没胆子的人,偶尔几个胆大的不过是读死书的愣头青,何敢为了家中产业冒杀侯爵。”
贺兰立时明白过来,接口道:“……何况此时还隐隐指向杜尚书。段尚书在礼部顺风顺水,想更进一步的心思怕是不浅,他又是王首辅一派的,与杜尚书有隙……奴才明白,奴才这就去查。”
长平王挥手,贺兰下去了。却不是从书房正门走,而是在后墙边绕了一下,不知怎地就从屋中消失了。
地上跪着的关亭一直没动,直至贺兰出去,他的头垂得更低。
长平王说道:“腿可酸了?”
关亭低声:“习武之人,这么一会不至于腿酸。”
“可知本王为何让你跪。”
“属下知道。”
“说来听听。”
关亭俯首下去:“是属下下头的兄弟办事不力,伤了王爷叮嘱要保的人。”
长平王没做声,关亭等了一会,不见上头答言,额头微有细汗透出,想了一想又说道:“是属下用人不当,属下甘愿领罚。”
长平王终于摇了摇头:“你做的并没有错,只是少做了一些事。你将手下身手最好的派出去,这是对的,但是你忘了交待他怎么做事。”
关亭叩首:“愿听王爷训诫。”
“崔吉此人本王略有耳闻,也知道他的毛病,骄傲是好,但他已经不是昔日的独行者,既入了你的麾下,你就得教他怎么听命。差事办得利落是一样,怎么办的又是一样,你不知道辖制底下人么,太多自作主张的事情可是不好。”
关亭低声道:“……他并未自作主张,蓝家小姐的请求他是拿回来让属下定夺的。”
长平王声音冷了几分:“单只这一件事么。在蓝家内院里头,当着院中女眷的面切割人头,处置尸体,是你教他这么做的?”
“属下没有,属下不知此事。”
“你不知道,我却知道。”
关亭身子伏在地上,额上冷汗一阵紧似一阵。这是他严重的失职,无论是在调教底下人上,还是在监督下属办差上。“王爷息怒,属下这就换人去蓝家。”
“人却不必换了,他已在那里露面,换个人去,你又要怎么安排?何况他主见虽多了一点,办事倒是让人放心。”
关亭道:“属下这就叮嘱他谨慎,要将以前的血腥习气都改了,不能惊扰别人。”
“你又错了。他这般做却不是血腥气不改的缘故,恐怕是想试试自己保的人值不值得他出手。”长平王训诫道,“招揽能人入麾下你做的不错,但如何体会人心,怎样收拢这些人谨慎听命,你还需要努力。”
关亭诚服顿首:“多谢王爷指点,属下定当加倍尽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