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之深宫嫡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元长安
蓝泽本在那里生气,正要将孙妈妈踢开一边,猛然听了“圣意”二字在耳,顿时拧起眉头,停手惊疑问道:“你又去见谁了?还是闯了什么祸?”
内室帘幕微微一动,如瑾知道是母亲不放心在那隔帘倾听,回身慢慢坐到椅子上,放缓语气道:“您按我说的去做,有七八分把握可保家中无虞。”挥手遣退了其余丫鬟,只留碧桃和孙妈妈在跟前,如瑾抬手示意父亲坐下。
蓝泽哪里坐得下,只满目惊疑看着女儿。如瑾暗叹父亲近来越发不济了,脾气更暴躁,思维更直白,不知是因太过得意露了本相,还是被惊惧与病痛折磨掉了精神。她静静的看着他,说道:
“父亲整日在家卧病,外间事情一点不知,也不着人关照打听着,这样下去,如何护住您心心念念的荣耀家业,如何护住一家老小?”
“你别说这些无用之语,只说你今日出门到底又做了何事?可别再说是去见佟家小姐,见她用得着带人搬自家东西吗?”蓝泽怒道。
如瑾不理他的质问,只继续说道:“皇家与朝堂之事,岂是直来直去的功过奖惩便能解释的。您立了功,面子上风风光光的进京受奖住新宅子,正做着美梦呢,却未曾想到会背了一身债务罢?”
“你住口,竟然敢诋毁……”
“难道经此一事之后,您还不仔细想想事情前后,不怀疑宫里那位对您到底是否真是赞许欣赏么?那位如果真将您看过立功的良臣,蓝家的债又是从哪里来的,您卧病在床愁眉不展的时候,人家兴许在暗自看笑话呢。”
蓝泽这些日子就对商铺上门要账一事又愁又烦,知道自家绝对负担不起这新宅的耗费,连带着对皇帝也产生了些微的不满,只是自己不敢承认。如今被女儿当面挑明,犹如藏着掖着的隐疾被人发现了似的,羞恼之余也是痛苦难耐。
如瑾唇边浮起清浅而微凉的笑意:“您既然不肯也不敢跟那位要说法,女儿今日就替您解决了此事。实不相瞒,我出府不为别的,只为拿了东西去街上变卖,换了银钱好给蓝家还债。”
“你、你说什么……”
“襄国侯府这么多年来虽无好的声名,但也不能背了强占民财的恶名。与其让人家指着脊梁骨议论,倒不如让人知道咱家穷困更好些。”
蓝泽脸色本来病得苍白,一听如瑾的话,反而因震惊和急切泛起了异样的潮红,蹭的一下从椅上站起:“胡闹,糊涂!你这样做简直就是给家里招祸,你你你……”
“是,我是给家里招祸了。”如瑾笑道,“世袭罔替的侯爵穷到当街卖家产,朝廷面子过不去,再被人知道您是怎么背债的,皇上的脸面就丢尽了。皇上若是生气,咱们家也许祸事不远,是这个道理么?”
“你既然知道还敢……”
如瑾笑道:“给您出个主意,现在您就回书房写折子去,明日一早赶在早朝之前,在宫门外头跪请皇上问罪。等等,您别急,不是问您的罪,谁给咱们修整的宅院?虽是皇上下旨,经办的却是内务府罢?您那折子就参奏管事的人便罢。”
“你满口在胡说什么,触怒了皇上还不够,你还要我去得罪内务府!”蓝泽终于忍不住冲到如瑾跟前,“我没有你这样的女儿,惹来大祸临头,不如现在就打死你了事!”
“你住手!”秦氏一声惊呼,从内室冲了出来。
孙妈妈与碧桃惊叫着挡在了如瑾跟前,蓝泽打下的巴掌重重拍在孙妈妈背上,将她拍了一个趔趄。
如瑾转头给了母亲一个安慰的微笑,继而静静看着暴怒的父亲,深深叹了口气:“您只听我几句话便当了真,连查都不查一下,便信了我当街卖家产的事情?”
蓝泽愕然:“怎地,你在骗我?”
“您又只凭我这一句话,便信了我在骗您?”
蓝泽羞恼:“你到底在说什么?!”
“我在说父亲你思虑不周,做事欠妥,只会受人牵引,任人摆布。”如瑾冷了脸色,扬脸站起来,“您这样的能耐要想重振门楣实在不够,冒然涉足朝堂,一个不慎便会满盘皆输。这次事了之后,您最好安安分分的在家守着,再也别想那些不切实际的功业了,方能求得长久安稳。”
“你这不肖之女……”
如瑾打断道:“幸亏我不肖,若是真肖似了您,咱们家才叫没有指望。今日事我不再多说,您若是不写折子去求皇上惩治内官,将这祸水东移,便等着皇上迁怒于您罢。别忘了将折子写得悲痛愤慨一些,才好解释今日变卖之事。”
孙妈妈和碧桃挡在前头,如瑾转身扶了母亲走向内室去,临到门口时转头叮嘱道:“别在这里发脾气了,时候不等人,您这里不动,若是明日满京里书生学子传扬起此事,污了皇上盛名,您再想回转可有些晚了。”
蓝泽只听得发愣,怔忡道:“怎地……怎地还有学子书生……”
“满京城那么多会馆,聚着那么多文人,稍有点新鲜事传扬的能不快么?读书人最喜议论朝堂事,您这可是大好谈资,正是有些人发泄不满的好借口。”
锦帘飘起又落下,如瑾与秦氏进屋去了。蓝泽这里再度扬起的胳膊久久不能放下,僵在那里半晌不言语,倒弄得孙妈妈和碧桃面面相觑。
如瑾扶了母亲回桌边坐好了,听得外间再无父亲咆哮,不觉微微冷笑。总算这侯府当家人尚未糊涂透顶,想是听进了她的话去。
秦氏满面忧惧,也被女儿的话惊住了,呐呐问道:“瑾儿,你口中的话可是真的,这可是凶险大事啊!”
如瑾扶了母亲双肩,轻轻摇了摇头。这府里没有人比她更了解宫里那位了,只要父亲肯照着她的话去做,那位极重颜面的至尊,定不会在此当口迁怒蓝家。
------题外话------
看到钻石了,谢谢zhaoxianjun姑娘:)谢谢13910388458和summer9q两位的票。ruoruo不要再堆花了,最近很惭愧……





重生之深宫嫡女 侯府深深 133 上朝请罪
秦氏却不能够消除心中忧惧,面上沉沉笼着焦虑之色,如瑾看在眼中,心里头明白得很,轻声言道:“女儿知道您在担心什么全文阅读。只是此事与当年外祖之事毕竟不同,您不必忧惧,上面不会因此降罪的。”
“你年纪小哪里懂得这些,君王最忌讳被读书人诟病。”秦氏蹙起眉头。
如瑾目光清亮如水,摇头微笑:“文人学子的诟病并不可怕,君王若要对读书人动手,必定是他们的言语涉及了隐秘或敏感之事。而我们家这次的事,说大可大,说小也小,其实并不凶险。”
她幼时曾听母亲讲过外祖遭遇之事。先皇晚年之时几子争储,朝中各方势力斗得厉害,太学院一些学生涉世太浅,被人暗中煽动着指摘政事,最后还聚集了去围攻六部重地,惹得朝野上下一片哗然。那个时候,朝廷表面怀柔将事情安抚了下去,时隔半年之后却秋后算账,背地里狠狠惩治了几个领头的,更是牵连出许多士林名儒,造成极多冤案。
秦氏的父亲,如瑾的外祖父秦正源当年便是受冤者之一。他本是太学里名望颇高的讲读博士,却被人诬陷煽动学子造反。当时朝廷对待此事的态度是宁错杀不放过,虽然告发者并不能拿出有力证据,秦正源还是获罪入狱,若非朝中旧友极力护佑,性命就要丢在牢狱里了。
出狱后秦正源对朝堂之事心灰意冷,也不愿再留在京城是非之地,便辞了太学博士之职回乡隐居,然而终是心中郁愤难解,没过多久便溘然长逝。那时候秦氏与现今的如瑾相似年纪,跟着继母与庶姐妹过了几年,才依着儿时定下的亲事嫁入蓝家。旧年时候的悲哀辛苦给秦氏留下了许多阴影,其中之一便是害怕读书人言论成风,知道那一不小心就会酿出祸端。
因此一听女儿的行为涉及学子文人,秦氏心中便是焦虑难安。如瑾只得细细劝解她。
“实与您说,这次皇上修整了宅子却不给钱,就是看中父亲胆小又爱面子的性子,拿咱们取乐呢。这债咱们既然还不上,就不能死吞苦果。需得让皇上知道蓝家并非懦弱可欺,不是任由他拿圆捏扁找乐子的。”
秦氏道:“我大约明白你的意思,当众将事情掀出来,让皇上面子过不去,他就会替咱们消了这笔债。但是你惹了他心中不痛快,咱们家岂非危险了?”
“所以才要让父亲写折子。”如瑾轻轻替母亲捶打肩膀消乏,低声道,“修宅子是内务府的事情,只要咱们替皇上将罪责都推给当差的,皇上面子便保住了,最多只恼怒一下父亲不知轻重,可却不会以为是父亲故意与他为难。”
“万一他不这样想呢?这事太难料了。”秦氏依旧担心。
如瑾暗自笑笑。皇帝的确可能不那样想,可那又有什么关系?他最爱的是颜面,君王的颜面,朝廷的颜面,只要蓝泽折子一上便都可保全了。只要颜面无损,皇帝对蓝泽的迁怒便不会动摇蓝家根本,小打小闹的玩笑,惹不下太大祸端。
“母亲,即便我家因此被申斥了,被贬被罚了,那又何妨呢?”如瑾笑道,“难道我们此时的境地就是好的么,我倒是盼着皇上能早点贬咱们回青州。”
母女两个说话的空当,蓝泽那边已经默默离开了明玉榭,坐轿返回外宅书房。如瑾劝慰安顿着母亲睡下,让丫鬟不断去前头悄悄探听。
外院书房的灯火一直亮到深夜,子时过后房门打开,蓝泽穿齐了全套朝服走出门来。头上身上裹得严实,用以抵御初冬夜里渗人的寒气。府门开,马车驶出,不久之后如瑾那边便得了消息,说是蓝泽已经带着折子出府去了,马车正是驶向宫门。
如瑾未曾换上寝衣,一旦父亲不听她的劝告上朝递折子,她便要想别的法子给此事收尾。听得父亲去了,她才深深舒一口气,靠在迎枕上微微露了笑容。只要父亲肯去,事情便妥当了大半。
碧桃将灯移到远处,用厚纱罩子罩上,屋中只剩了幽暗一点微光。“姑娘放心了么?快些睡吧,别熬坏了身子。”
如瑾也是累极了,和衣倒在床上,翻身盖了被子便沉沉睡去。
……
像蓝泽这样的闲散勋贵,平日里是不用上朝议政的,那些都是紧要重臣们该当的差事。这一日并非大朝会的时候,上朝的只有区区数位臣僚,天色未明,灯火点点,陆陆续续有官轿接近皇城外宫门。
本就心中有事,朝臣们各自忖度着昨日襄国侯家的事情,思量若是朝议此事自己该如何应对,到得宫门一看,那里却早已跪了一个人。宫墙之前盏盏灯火燃得明亮,那跪着的人影越发显得佝偻。
眼尖的人已经认出了那是襄国侯蓝泽,不由暗自忖度猜测,目光都是闪烁不定。官轿在宫外停住,朝臣们先后下轿进宫,路过蓝泽的时候却无一人与他搭话,实是此时敏感,谁也不敢沾惹闲事上身。首辅王韦录经过时倒是略微停了一停,然而也是没说什么,一瞬就走了。
蓝泽跪在那里,怀里揣着新写的折子,早就将腿跪僵了。他来的时辰实在太早,日出前的天气又是极冷,头上疼痛,腿脚冰冷僵硬,别提有多难受。但是再难受他也不敢起身,只咬牙坚持跪着,等待着皇帝传召。
时辰一到,皇帝临朝,早有内侍禀报了蓝泽在宫门外长跪的事情,皇帝脸色不太好,坐在龙椅上接受了臣子朝拜,眼神暗沉沉的。
首辅王韦录朝上瞧了一眼,借着低头呼万岁的时候,暗自与礼部尚书段骞递了一个眼色。段骞垂着眼皮站了一会,等着其他人奏报了一两件别事,这才缓缓出列躬身言道:“皇上,襄国侯在宫外跪拜求见,于此早朝之时想必是有要事禀报。”
皇帝道:“段尚书可知何事?”
段骞行礼:“臣不知。”
“有谁知道么?”皇帝扫视阶下众人。
所有人都微微低了头,没有谁想要接话。皇帝道:“昨日的事情都传进了朕的耳朵,你们身在宫外却都不知,想是政务太过繁忙,无暇顾忌其他?”
依旧没人接话,提起此事的段骞只好言道:“皇上,传襄国侯进来亲自奏告可好?听闻襄国侯有病在身,凉地上跪时候长了恐怕与身体有损。”
皇帝与他说话,眼睛却是看着首辅王韦录的,“就依卿所言,宣吧。”
于是有内侍出去宣召,过了一会,扶着一瘸一拐的蓝泽从殿外走进。蓝泽腿脚跪得僵硬冰冷,走路不便,几乎是被内侍半拖半拽进来的,一进殿就对着御案跪了下去,磕头大礼赔罪。
“臣蓝泽恭请皇上圣安。不经传召擅自入朝,求皇上降罪!”
皇帝垂眼看着他,脸色暗暗的,沉声道:“免罪,起吧。朕要听听你求见的理由。”
蓝泽磕了一个头方才起身,腿却站不稳,一歪身还是倒在了地上,勉强用胳膊撑住身子告罪道:“臣失仪……”
皇帝不发一言,任由他那样半坐半跪在地上。蓝泽一只手撑着身子,一手从怀中掏出连夜赶写的折子来,举过头顶,口齿含糊地奏道:“臣……臣请皇上为臣做主,严查晋王旧宅修整之事……惩处恣意妄为的宫人。”
此言一出,殿中诸人神色各异,首辅王韦录斜睨了蓝泽一眼,胡子微微动了动。
御前伺候的内侍下阶接了奏折,捧到御案上展开。皇帝垂眼大致扫了一遍,再抬眸时,看向蓝泽的目光依旧不温和,却少了之前的阴沉,更多是嘲讽。
“襄国侯,你当街变卖家产,只是为了与几个内侍过不去?”
蓝泽听着这话不好,身子抖了一下,最终横了心咬牙撑道:“臣食君之禄,受君之恩,却被小人害得一身重债。外人口口声声说臣强占民财,臣迫不得已才要去街上变卖家产,好让人知道臣的确是无有银钱。更是想以身做例,让世人看看这些奸佞之人的所作所为有多败坏。”
皇帝似乎是笑了一声,然而脸上没有笑容,让人以为是错觉,“襄国侯,你是让世人看小人,还是让世人看朕?”
“臣不敢!臣惶恐!”蓝泽趴在地上连连磕头,“臣对皇上忠心耿耿,绝不敢做任何对皇上不利的事情。臣只为洗清自身,只为让小人现形啊!”
蓝泽说着说着哭了起来,很是可怜,似乎真是惊恐到了极点。皇帝盯着他看了一会,眼睛里的嘲讽越来越浓,最终盖过了所有阴冷。
殿中诸人都不说话,除了蓝泽的磕头和哭诉没有其他声音。皇帝最终将目光落在了首辅王韦录身上,问道:“你怎么看?”
他扬了扬脸,内侍便将蓝泽的折子传到王韦录手中。王韦录匆匆看过,目光一闪,立时躬身道:“臣以为襄国侯所奏之事是该严查,若内监勾结商铺挤兑侯爵,应当严惩。然而襄国侯不顾朝廷体面擅自当街叫卖,只顾自身清白,不顾大燕国体,也当受惩。”




重生之深宫嫡女 侯府深深 134 朝堂暗涌
他这里话音一落,蓝泽就要出声申辩,刚说了两个字却被皇帝挥手打断txt下载。”皇帝一挥手打断他,从鎏金九龙座上站了起来,吩咐道,“襄国侯回去闭门思过,他所奏之事,贝成泰主持查明。”
让内阁次辅去主持调查内务府的宦官,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不合常理。但贝成泰向来不属王韦录一党,皇帝此言一出,也就是很明显的表露了对王首辅的不信任。朝臣们顿时各有所思,御阶上内官摆驾,皇帝已经举步离开了。
一众臣子只得俯身山呼恭送,蓝泽还高声嚷着“谢主隆恩”。待得皇帝一走,蓝泽身子一歪差点摔倒,实是这半日紧张过度,骤然松下来就没了支撑。
满殿里朝臣三三两两退出,大多数都绕着蓝泽走。首辅王韦录沉着脸大步走出殿外,礼部尚书段骞慢慢从地上站起身来,朝蓝泽冷冷盯了一眼。唯有次辅贝成泰缓步踱到蓝泽身边,笑眯眯道:“襄国侯受惊了,听闻侯爷有病在身,还是早点回去歇息吧。”
蓝泽连忙堆了笑脸:“本侯家中之事还请贝阁老费心详查,改日得空,一定登门拜谢。”
“哎,不必。”贝成泰笑道,“本阁受命清查此事,为了不惹闲话,还是与侯爷互相避开为好。侯爷放心,本阁定当尽心秉公。”
“多谢阁老。”
两人作揖道别,贝成泰转身出殿。蓝泽经了这几句对答方才有些踏实之感,举袖擦了擦头上汗水,深一脚浅一脚步出文英殿。到得殿外,迎着天边升起的微光,蓝泽举头认真看了一会檐下高挂的太祖手书。
文英二字,自燕朝开国就挂在了这里,当年的初代襄国侯也曾屡屡入见参与国事,谁想多年以后传到这一代,他蓝泽生平第一次进殿却是为了这样的荒唐事情。长长叹了一口气,蓝泽脸色颓败地缓缓朝宫门行去。
……
日头高起之时,长平王寝房的雕花嵌金门扇方才打开,近身伺候的婢女内侍鱼贯进门,服侍他沐浴更衣了约有半个时辰,他才下楼用了早膳,然后晃晃悠悠步入后园去散心。
与平日一样,散心游园的时候他身边是没有仆婢跟随的,园子里也没有来往做事的下人碍眼,偌大花园只他一人。长平王走走停停,片刻后绕过一道假山,嶙峋山石之内却闪出一个人来。
“王爷,蓝侯回府闭门思过去了,次辅贝阁老受命调查此事。”闪出的是长随贺兰,假山之后原有密道通向外头,许多时候他都从这里秘密进内宅。
长平王斜靠着山石远目看景,贺兰低声将早朝的事情一一奏报,殿中诸人言语竟是都一字不差复述出来。须臾奏毕,长平王缓缓勾了唇角,眼角眉梢俱是笑意。
“三小姐实在是妙人啊,本王原以为还要布置些许,不想她竟这般行事,省了本王许多力气。”
贺兰垂首道:“恕奴才直言,蓝三小姐此举其实凶险,一个不慎兴许惹来大祸。”
“不是有本王么,怎会有祸。”长平王轻拍山石,转而思忖道,“只是她应该不知朝中局势,也不知会有本王助她,却敢行了这事——是说她胆大呢,还是莽撞?”
“奴才以为是莽撞。皇上喜怒难定,蓝三小姐思虑欠妥。”
长平王沉吟道:“或是通慧到极点,可以准确猜度父皇心意……”
贺兰道:“蓝三小姐深居闺阁,应该不会。”
“算了,且不管这个。贝成泰既然接了此事,那么咱们就助他一臂之力。”长平王轻轻弹指,乌眸中映了日光流转,“上次段骞指使御史张寒血洗池水胡同,本王要与他算账还未曾寻得良机,这次正好,去告诉唐允动手罢。”
“是。”贺兰躬身应了,问道:“是否要留下痕迹指向贝阁老?”
“不必,即便不指向他,王韦录也会疑心是他所为,父皇更会。”
长平王折了一条枯黄柳枝在手,慢慢把玩,“贝成泰暗中襄助太子,借他调查内监与王韦录的当口,抹掉王系最重要的段骞,太子殿下和王韦录的梁子不想结也得结了。况且父皇虽不喜王韦录,但更不喜儿子勾结重臣左右朝堂。”
余下的话他没有说,贺兰也已经明白了,不禁暗暗佩服主子的一石三鸟之计。若将此事办成,那么一则除了段骞,二来让贝成泰身后的太子与王系结仇,更紧要的,是让皇帝疑心太子。这件事的分量颇重,贺兰下定决心,一定要协助唐允仔细办差。
于是贺兰正色道:“奴才明白轻重,必定做得干净,不牵扯王爷。”
然而长平王却笑了笑,心思已经不在这上头了,他将手中柳枝弯了几弯,转眼折成一枚五瓣花朵形状,放在掌心仔细端详一阵,回忆道:“上次见面的时候,她袖口梅花似乎就是这样的罢。只是她心里思虑太多,连衣上花朵也笼了愁色。”
他合起手掌,将柳枝编成的小花握住,“她的路要她自己走,本王帮她,亦是帮自己。”
……
勤政殿中,皇帝坐在紫檀书案前提笔批折。右手边批完的折子已经摞了高高两叠,左手边未曾审阅的还有很多。他登基十多年来好事坏事都做过,私下里臣子们对他褒贬不一,然而无论是谁都不会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他很勤勉。
只要不生病,这位皇帝从不缺席朝议,更不拖懒,送进宫里的折子都是当日审批,最迟不会拖过三日便能答复,比他的父亲祖父勤谨得多。这一日,依旧是老太监康保在御前伺候,因为早朝上有了襄国侯一事的争执,康宝知道皇帝可能心情不好,是以比平日更加谨小慎微,时时注意着皇帝的动作。
快到午间的时候,一直潜心批折的皇帝突然停了下来,握着笔沉思半晌,抬头道:“叫马犀来。”
马犀名为御前侍卫,实为皇帝心腹近臣,掌暗中刺探之事。皇帝要见他,那么就是要吩咐一些私密的事情了。康保一听不敢怠慢,飞快出去亲自宣人。须臾马犀赶来,康保笑着引他进了殿们,之后招手一挥,带领殿中大小内侍们匆匆退了出去,返身紧闭了殿门。
勤政殿中门窗紧闭,日光从长窗明纸透进来,照见殿中扬起的粒粒微尘。四周安静得能听见人的呼吸,每当马犀在御前的时候,大多都是这样静谧到极点的气氛。
皇帝靠坐在龙椅之上,手中御笔早已放下。窗外光线侧打在他的脸上,这年过四十却依然保留了几分俊朗的容颜便更加轮廓分明。
只是他一半侧脸迎着光,另一半却淹没在殿中的昏暗里,明暗的交错如此鲜明,使得他的面容呈现出一种怪异的阴霾。他板着脸孔,没有多说别的,径直开口询问殿中央跪着的密臣:“襄国侯蓝泽变卖家产的事情,查出了几分?”
马犀一身侍卫服侍,却比一般御前侍卫身材瘦小,跪在地上的时候就像蜷缩在角落里的猫。他磕个头行了礼,用恰好让皇帝听到的声音恭谨回禀:“臣已查明,襄国侯原本并不知情,闻听此事还大发了一顿脾气。”
1...4748495051...1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