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深宫嫡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元长安
长平王拿起了筷子,闻言挑挑眉,“我在哪里吃饭关她什么事,闲吃萝卜淡操心,有空她还不如去管管太子妃。”
如瑾没料他说起宫妃言语这么无忌,将村俗俚语都搬出来了,忙朝着屋外看了一眼。一群内侍远远站在廊下,好像是听不到什么。
长平王动了筷子,食不言寝不语,如瑾就不说其他了。两个人默默吃完了饭,长平王拽着如瑾进了里屋。
“来,说说今日进宫有什么事。”他躺到了铺着簟席的美人榻上。
“没什么。”如瑾做到榻边小杌上。
“没有人惹你?”
“那算什么惹,深宫女人说几句嘴,不值得放在心上。”如瑾想了想,说,“只是没有机会和母妃说话,倒是有些遗憾。”
“那不打紧,以后有的是机会。”长平王似乎不满意两人之间的距离,一伸手,将如瑾拽倒在了榻上。
“王爷!”如瑾猝不及防,惊呼了一声。长平王眯着眼睛笑,不肯放手。
如瑾又羞又气的时候,静悄悄的院子里出现了说话声,她如蒙大赦,连忙说:“快放手,有人来了。”
丫鬟们是不会大声说话的,而花盏那群内侍,连走路都训练有素的不发出动静,更不可能将说话声传到屋子里来。
长平王手下不放松,只冲外间问了一句,“谁来了?”
马上有荷露的声音清脆响起,“禀王爷主子,是西芙院的佟姑娘。”
长平王无所谓的“哦”了一声,就吩咐荷露,“本王午睡,谁让她乱闯的,撵出去。”
如瑾恨不得在他身上咬一口,“是佟秋雁姐姐吗?王爷且在这里睡,容我去见见她可好?”如瑾不知道佟秋雁为什么这个时候来,但从昨日进府开始一直没得空去看她,也觉得心里过意不去,本打算午后就找她的。
长平王的手不但没松,反而一侧身将如瑾按在了榻上,“你也睡,府里有府里的规矩,午睡时间大家都不许乱跑,你刚来就要破例吗?”
如瑾从没听过还有这样的规矩,一时不知真假,不过凉榻实在太小了,两个人这么一躺身子全都贴着,她顿感浑身不自在。
“王爷,佟姐姐已经来了,您就让我去见一面吧,我们说两句话就让她走,不打扰您休息。”
长平王抱着她闭了眼睛,“睡觉,本王头晕。”
这么会的工夫,院子里的说话声已经没有了,荷露返回来隔帘回禀,“佟姑娘回去了。”
于是长平王就张开眼,一副“我现在放了你也没用”的神态,将如瑾弄得无奈,觉得应该生气,可又不知道该往哪里撒气。
“王爷您真的中暑了吗?”一顿饭下来,她真没看出他哪里不舒服,而且此时箍着她的力气一样不小。
“当然,本王头晕得厉害。”长平王一闭眼又睡了。
如瑾瞪着他。拿头晕当借口?
可她真不确定这人到底晕不晕,被他箍着,又不能乱动,一动两人的身子就贴得更紧,如瑾觉得难受极了。长平王的呼吸却渐渐均匀,似乎真的睡着了。
他这一睡,如瑾更不敢再动,怕将他吵醒了,毕竟两人的距离太近,他睡着反而安全一点。于是一室静谧无声,唯有窗外鸣蝉嘶嘶叫了两嗓子,很快就被廊下内侍拿着粘竿解决了。
窗外送进的是热风,如瑾浑身是汗,被风一吹,头也晕沉沉的。近在咫尺的人呼吸均匀,气息里带着好闻的清冽味道,她紧张的心情竟然渐渐在暖风中,在他胸膛的规律起伏中渐渐放缓了。许是昨夜一夜无眠的疲惫涌了上来,她竟在窄小的短榻上,睡在了他的怀里。
丝毫不知道半里之遥的西芙院里,缓缓进院的佟秋雁正带着自嘲的笑。
------题外话------
更的晚了,多写一千致歉。
感谢今天支持的姑娘们,kszhengjian,弥丛,jjll99,rourou,谢谢你们(*^__^*)
重生之深宫嫡女 京华烟云 243 旧日姐妹
长平王午睡一直睡到日头偏西,醒了之后太医又进府来看病,说他的确中暑了,留下方子,如瑾就叫人去煎药全文阅读。
长平王就说:“我上次去倒是正在春夏之交,匆匆走了几个地方不及细看,花花草草的看着还成。这一旱,倒不知是何模样了。青草若是变了枯草,翁媪怕都是一脸菜色。”
如瑾被他说得也思念起老家来,很想回去看看这场旱灾有没有波及青州,若是旱了,那边会有流民吗?
下阙的调子起来,长平王又跟着唱,“……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如瑾就去看窗外的半池荷花,日头晒得厉害,花都有些打蔫,这样的荷花会结莲蓬么,真让人怀疑。前两天回蓝府送东西的丫鬟说,府里的一湖荷花也不及前些日子开得盛了,令人惋惜。
长平王说,“江北那边有几处骚乱,乡野乱哄哄的,还剥什么莲蓬,锄什么豆。”
的确,若是有了灾情,乡间美好自然的生活就会一团糟了。如瑾也微微黯然。民生多艰,她远在京城,关在深宅,又能帮上什么。
叹惋之时,长平王那边突然转了话头:“这词不应景。不过大儿、中儿、小儿么……倒是好彩头的吉利话,适合新婚夫妇听。”
好好的又说起不正经的!如瑾垂了脑袋。长平王却还在接着盘算:“你快点长大,过几年调理好了身子,两年抱仨不为过吧?”
……
八月初六,夏良娣进了东宫。听说她出嫁时候街面上也是人头攒动,许多人追着迎亲的轿子看,不过因为宫里出来的侍卫太严整,百姓们不敢像上次如瑾出嫁那样延缓队伍的行进,街上很快就恢复了清净。
长平王府的乐伎窈娘带了两个小姐妹坐车出去看热闹,回来绘声绘色说起街上情形,于是这一天丫鬟婆子们的主要话题就是议论夏良娣。
吉祥去大厨房那边转了一圈,回来说起舜华院,“王妃罚一个小丫头扫十天院子,不只舜华院,园子所有的过道都要她打理,责她胡乱议论东宫良娣,对贵人不敬。”
这不像张六娘的温和做派,如瑾就问,“可知那小丫头说了什么?”
“说夏良娣嫁妆少,还不及咱们侧妃的一半,若不是有那白莲花,今儿追看迎亲轿子的人肯定不会那么多。”
这话不好听,可也不算太坏的话,无关痛痒的闲磕牙而已,不至于罚人家扫全园子的过道吧?
“让咱们院子里的人管住嘴,别跟着人家议论夏良娣,好的坏的都不许说。”如瑾猜测张六娘大概是要拿此事立威,不然小丫头发了错,在自家院子罚罚就算了,哪犯得上让满园子的人都知道呢。正妃爱怎样就怎样,不掺合就是。
果然晚饭之后又听说,一个进府还没多久的乐伎也被罚了,是跟着窈娘出门的其中一个,被罚一个月不许练琴,日日到舜华院去听嬷嬷讲女四书。
吴竹春说:“王妃要治理内宅了。”
如瑾点头。府里女人多,主母早晚都要管起来的,不然也就不算什么主母了。如瑾只是想不明白,这张六娘进府一个月才动手,是不是太晚了点儿,就算是乍进府需要熟悉情况,一个月的熟悉期也太长了。
不过张六娘的事如瑾不管,只让关了自家院门,嘱咐上下对外间事一概不理。长平王今夜在锦绣阁睡,饭后召了歌舞过去,如瑾没相陪,自己在屋里看吉祥教荷露菱脂做针线。彭进财那边已经找好了铺面,人手也都差不多了,等着搭船那家的货一进京,铺子就要开张了。如瑾对绣花什么的都不在行,为了当好这个东家,最近得空就看丫鬟们做绣活,认真琢磨盘针套针的细节。她未必要成好绣娘,但起码得熟悉绣娘的功法才行。
丫鬟们聚在跟前聊天做针线,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二更时分。
吉祥撂下活计过来收拾床铺:“主子早点睡吧,我们去外头绣完这几针。”
如瑾也觉得有些困了,就去隔间盥洗,准备换衣服睡觉。不过脸才洗了一半,外头就传来叫门的声音。“谁啊,这么晚了。”吉祥亲自去开门,迎进来的是琴女窈娘。
“我找侧妃。”窈娘往院子里冲。
吉祥赶紧拽住她,“我们主子睡了,你是那个琴娘吧?你来做什么?”
窈娘说:“王妃要将小桃撵出去呢,我找侧妃求情,你放开我!”
吉祥气得发笑:“小桃是谁,王妃要撵人你来找我们主子干什么,出去出去。”荷露菱脂两个也从屋里出来,拦在了窈娘跟前。
窈娘是练琴的,哪里挣得过整日做活的吉祥,见进不去,她直接跪在了院门边,“求侧妃去说说情吧,王妃只肯听你的,我们说话都没用。”
如瑾在吴竹春的服侍下洗完了脸,听见外头有人嚷这样的话,就让吴竹春出去打发人。
吴竹春走出去,到窈娘跟前说:“王妃是主母,她要罚谁撵谁都是为了治家,我们主子怎能阻碍她呢?我们院子和你那边素无来往,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过来,也不知道你怎么会误会王妃只听我们主子的,总之这事我们不管,你走吧。再要聒噪,我就去禀告王妃了。”
窈娘瞪着吴竹春,跪在地上不肯起来,吴竹春就叫来了杂役将她拖开,关门上了闩。窈娘在门外叫了两声,院里没人搭理她,再过一会,也就没声音了。荷露踩着板凳隔墙看了看,说,“她走了。”
如瑾盥洗完上了床睡觉,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次日早晨去张六娘那边点卯,发现张六娘依旧态度和煦,但没有像往日那样拉着人说话,如瑾回来就让丫鬟去打听是怎么了,吴竹春说:“是昨晚被窈娘求情的小桃,王妃因她议论夏良娣要撵她,因天晚了就没立时赶走,结果不知怎地被她跑出了舜华院,今早去王爷跟前哭了一场,王爷就留了她。”
如瑾并不为长平王的举动意外,只是问,“既然王爷这么好用,昨晚窈娘跑来这里闹什么。”
“那时候王爷睡了,府里的规矩,不能打扰睡觉的王爷。”
如瑾听着哭笑不得。她来王府后别的不知道,就知道长平王睡觉的规矩极大。不过说起来,长平王对乐女太放纵了,什么小桃窈娘倒是事小,难道张六娘头一次立威被阻挠,就会善罢甘休了吗?
快到午饭的时候,张六娘派人来请如瑾过去一起用饭。如瑾推说头疼,没过一会张六娘自己过来了。
“妹妹不想过我那里去,我就来妹妹这里,你别嫌我吵。”进了屋,张六娘说明来意,是要来这里吃饭,“吃不吃饭的也是小事,只想和人说说话。”
如瑾让厨房又添了几个菜,摆好了席面请张六娘入座。张六娘拉她一起做,“一块吃吧,别讲究虚礼。”
如瑾坐了,等着她动筷子。
张六娘拿着筷子却不吃,发了一会愣,低头挥手,让服侍的丫鬟都退出去。等她抬头的时候,如瑾就看见她的眼圈是红的。
“妹妹,连你都知道不阻碍我治家,王爷怎么就不给我这个面子?”张六娘说着就掉了眼泪。
如瑾就知道她是为昨日的事而来,没说什么,默默递了帕子给她。张六娘没接,自己掏帕子擦了眼睛,哽咽道,“我进府一个多月了,可曾跟那些姬妾找过半分麻烦,原是她们多嘴多舌的,不知轻重议论东宫的人,难道我不该管管吗?咱们是什么身份,能随便拿太子跟前的人说嘴?我哪一点做错了,王爷这样驳我的颜面。”
如瑾给她盛汤:“姐姐先吃东西,再伤心,不能饿坏身子。”
“我伤心什么,我是害怕。”张六娘接了汤,又放在了桌上,“妹妹你大约不知道,夏良娣是姑姑做主封给太子殿下的,庆贵妃娘娘心里不痛快呢,咱们府里的人哪能在此事上议论个不停,不管说夏良娣好还是歹,被宫里听了都有人不高兴。要是被这起女人惹出祸来,我们多无辜,王爷多无辜。”
如瑾宽慰她:“姐姐且宽心。娘娘们都是明白人,不会跟乐女计较的。”
张六娘深深叹气,擦着眼睛:“就算我杞人忧天,可王爷……为了一个乐女……”
如瑾就不明白她来自己这里哭诉什么,“姐姐收了泪吧,哭肿了眼睛让人看出来不好。”
张六娘摇头:“看出来又有什么,王爷留了小桃,全府人都看我的笑话了,我哭与不哭有分别吗?”
如瑾有点饿,可张六娘哭着,她总也不能吃东西。张六娘在那里接着说,“自我进了府,王爷倒还好,没找那些姬妾乐女,可这些天他又……而那些女人,也越发不像话了。”
如瑾听得微汗。好像是从她嫁过来,长平王就不再夜夜留宿舜华院了?张六娘不会是在怪她吧。可这跟她又有什么关系,长平王愿意在哪,愿意给谁脸面,她管得了吗……
------题外话------
谢谢kszhengjian送那么多钻石,谢谢静若幽兰,清心静,cocoxiang几位:)
重生之深宫嫡女 京华烟云 244 午间拿人
张六娘一路哭,一路说,将昨天她怎么罚了自己院子里的小丫鬟扫园子,后来听见还有人议论就提了乐女小桃过去听女四书,之后小桃怎么不听话被撵,早起怎么逃的,长平王又是怎么派人来递话留人,一五一十俱都说给如瑾听。如瑾这才知道,原来人家是嫌冰鉴里的不干净。听说极讲究的人家,冬天存冰时都要分开几等,降温的、湃果子的,甚至直接吃的,要分开存放,若是自家不存从外头买,不同的冰价钱也不一样。
比起安国公府出身的张六娘,如瑾觉得自己过得颇为粗枝大叶。又想起新婚那晚荷露也是跑去冰鉴里取冰敷眼睛,长平王也没说什么,所以看来长平王是不讲究这个的。
张六娘闭目坐在椅子上,香缕用帕子包了冰块往她眼睛上头点,如瑾就在一旁陪着,对着一桌子渐渐冷掉的饭菜挨饿。
“姐姐,我早晨吃得少,有些头晕。”张六娘那边不紧不慢的敷眼睛,终于如瑾耐性告罄,要求吃饭。
张六娘张了眼,有些过意不去的说:“对不起,我自己不想吃,却忘了你饿肚子。你快吃吧。”
如瑾没客气,叫了丫鬟进来服侍,将热菜热汤全都拿去小厨房重新回炉。
等饭的时候,张六娘说:“你这里不错,还有个自用的厨房。”
如瑾就说:“似乎西芙院和锦瑟院那边也有。”把自己摆在了和那些人一样的位置上,免得张六娘心里不痛快,还主动问,“要么,姐姐也在屋子后头接一个,别的不说,要热水挺方便。”
张六娘腼腆笑笑:“不用了,我屋子后头栽着竹子,动了不好看。”
“或者找现成的屋子改一个。”如瑾热心建议。舜华院有两进,倒座穿堂厢房耳房,哪里都能腾出个厨房来。
“算了,以后再说,这天气怪热的,院子里弄了烟火气也让人难受。”
如瑾于是不再说什么,算是将这可能弄成别扭的事揭了过去。
饭菜很快热过了端上来,还添了一大碗新做的酸笋火腿汤,吉祥盛了汤放在如瑾跟前,如瑾和张六娘客气一番,张六娘不吃,离开饭桌去了旁边的玫瑰椅上坐着,如瑾就自己吃起来。
一边吃着,一边想起前世。
她在宫里时可没有这么好的耐性,从不耐烦和嫔妃们家长里短的周旋,听说背地里,人都说她不好相与,自然也没什么合得来的人。若说交往,和媛贵嫔倒是偶尔说上几句,谈谈诗书,不过两人住的不近,又都是不爱出门走动的,算起来也没有多深的交往。还有一个,是冷宫里的老太妃,如瑾有一段时间常去那边散心,和老太妃漫无目的地聊上一阵子,或者什么都不聊,只对着幽僻之地乱长的草木默坐半日。另有两个浣衣房的宫女,因来送洗好的衣服相识,不知怎么就走动起来,宫女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家里获了罪才莫入奴籍,在如瑾那里偷空听一会琴成了她们洗衣劳作之外唯一愉快的消遣,而如瑾也觉和她们说话比跟嫔妃们轻松,一来二去就成了朋友。
如今想起来,那时候的交往还真是有些乱七八糟,很难被人理解吧。
如瑾心里微微笑了一下,咬下一口脆嫩的酸笋。这一世的自己,和前世那个往相反的路上走,越走越远了。她怀念以前随心所欲的时光,更珍惜现在亲人俱在的安好。如果再让她重新选择,她仍会选择和张六娘心口不一的周旋。
这样的日子,琐碎,偶有烦恼,却是踏实的。
默默吃完了饭,丫鬟们收拾桌面的时候,出去办事的琅环回来了。“王妃,有些人不肯来,说午睡时间王爷不让到处乱走。”
“来了的有多少?”张六娘问。
“有……大约三成。”琅环低了头,可能怕被主子责怪办事不力。
长平王不仅自己睡觉不让人打扰,还要求其他人也跟着一起睡,这不成文的古怪规矩张六娘也很不适应。可规矩是规矩,她要传人来,还有违抗的,这就不好了。她对琅环说,“再去叫,谁不来,名字一一记下。”
“那这次来了的人呢?”
“放进院子里来,让她们等着。”
收拾桌子的吉祥就朝如瑾看了一眼,如瑾没做声。张六娘要来这里吃饭,打的恐怕就是在这儿办事的主意,拦也没用,索性由她去。
院子里放进了十几个人,如瑾听到脚步声,张六娘还在那里用冰。过了一会找镜子,如瑾让人人去里间妆台上取靶镜。张六娘说:“那东西照的不真亮,姑姑给你的穿衣镜呢?”
如瑾没想她主动提起这个,就起身去西隔间:“在这里。”让丫鬟取了镜套子下来。
张六娘跟着走过去,对着镜子仔细查看眼睛,说,“似乎看不出来了。”没有什么不自然的神色。
如瑾说,“是看不出来了。”
张六娘这才端详镜面和落地架上的繁复雕纹,“这东西我以前只见过几次,没有认真照过,原来真是纤毫毕现,连眼睫毛都能照得一清二楚。”
“皇后娘娘的厚赐我不敢随意用,平日都这么放着,我还是用铜镜。”如瑾说。
张六娘摇头:“姑姑的美意,你还是用吧。”
如瑾没接话,隔了敞开的绣窗,去看院子里站着的珠环翠绕。“正是午间日头最热的时候,不如让她们进屋?”
张六娘打量屋子,“人多,你这里恐怕站不下,让她们去廊下阴凉处吧。”香缕就出去吩咐了。
十几个年轻的女子正站在太阳底下杵着,额头都是汗,像是晒蔫了的花,花蔫了有人洒水,她们可不能用水泼。听见能站去阴凉处了,都纷纷往廊下走,一面用帕子擦脸上头上的汗,不过倒是没什么人带着怨色,想必这些肯应召的人都是老实或有成算的吧。
如瑾看见里头有佟秋雁,纤纤弱弱的跟在人群里,低眉顺眼的。为了她,如瑾也没问张六娘愿意不愿意,就让丫鬟给大家端茶送去。
张六娘微笑着说:“妹妹心细。”
一瞬间如瑾恍觉自己看见了皇后。张六娘侧脸本就很像她姑姑,方才的神情气度,还真是像了十成十。
张六娘让人搬了两把椅子,邀如瑾一起坐在了门口。
对着那些人,张六娘问:“谁叫薇儿?”没人应声。张六娘就说:“果然她不肯来。”刘乳母也站在廊下候着,张六娘让她说话。
刘乳母就说:“跟着窈娘出府的小桃和薇儿,嚼舌头嚼得最厉害,王妃肯定要处置她们,不管你们怎么想。议论宫里的贵人是最要不得的事情,这个道理你们以前不明白,日后也得牢牢记在心里。”
众人听着,有的低头,有的打量张六娘。
张六娘端坐在椅子上,年轻的脸庞带了雍容气度,待刘乳母说完就吩咐去拿人。刘乳母朝如瑾福身:“斗胆朝侧妃借些人手。”
如瑾指了指吉祥和荷露几个,“你看这几个谁是能有力气捆人的。”
张六娘转头低声说:“妹妹借两个杂役也好,那些乐女没规矩惯了,说不定会动手。”
如瑾苦笑:“我这院子统共就两个杂役,姐姐不如找那些巡值的婆子去,或者叫几个内侍,他们力气大。”
张六娘就露了黯然:“府里的人未必肯听我的呢,妹妹先借我两个人吧,若是不成,我再回去叫人手。”
她院子里有陪嫁来的八个内侍,全是皇后赐拨的,这次没带过来,恐怕早就打定了借人的主意?她放低了姿态,如瑾还不想这么快就驳斥她的提议,索性看看她要做什么。
刘乳母带了几个丫鬟和如瑾院子的两个杂役婆子走了,一众人就在院子里静悄悄的等。午间饭后,天气炎热,如瑾犯困得厉害,不得不打起精神陪着,看看廊下那些人,大半也是无精打采,兴许被午睡的规矩养成了习惯,不眯上一觉很难受。
没多久,院子外响起了脚步声,刘乳母带着人回来了。中间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被绑着手堵着嘴,被推搡着往前走。后面跟着几个稍微年长的姑娘,看样子像是追过来的。
吉祥说:“穿绿水绸衫子的那个就是窈娘。”
如瑾依稀记起来,好像是曾经见过这么一个人,白白净净的,细眉细眼。
刘乳母将人带到了跟前,指着被绑的小姑娘说,“这是薇儿。”又指了指窈娘几个,“她们是从锦瑟院里追出来的。”
刘乳母裙子上有污痕和褶皱,大略之前抓人受了阻挠。如瑾去看自家院子的两个杂役,倒是如常模样,进了院就退下去了。
窈娘上前看住张六娘:“带人出府的是我,她们议论的事都是我说的,王妃找我就好。”刘乳母呵斥她:“见了王妃不行礼,还我来我去的,你放心,自有处置你的时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