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清墨书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风娘子
“开门!”
刘杰打开门,连忙接过董婉手里的孩子,抱着冲进了地下室。
那小孩子也就五六岁,满头鲜血,目光呆滞,右手也骨折了,高雯连忙给他包扎伤口。
地下室里挤了有五六十人,都是老弱妇孺,一个个的默默垂泪,谁也不说话。
眼下这种乱局,年轻力壮的还能逃走,其他人就是那些凶神恶煞一般的士兵的‘刀俎鱼肉’。
现在能躲在这儿,几个高烧不退的还能喝点儿中药,伤口也有人包扎,这些人都很珍惜,特别听话,根本没人惊慌失措,大声喊叫,到没惹出大乱子。
“你们都不许往外跑,现在那些洋人完全占了咱们北京城,老佛爷带着人逃走,咱们的军队死伤惨重,大部分都投降,剩下的那点儿人还不够塞牙缝的。”
刘杰的脸色雪白,一双眼睛也不如一开始那样明亮。
这两个月来的所见所闻,对他们这些年轻学子的冲击太大,他们以前也知道洋人蛮横不讲理,也知道清军实在不争气,可如今战火爆发,清军简直完全不能看,那些所谓的拳民,用*凡胎阻挡那些火枪,无异于螳臂当车,看着都让人又怒又怕。
董婉也叮嘱了几句,现在不比一开始,外面都是八国联军的士兵,那些人到处杀人放火,他们的宅子地处偏僻,看着也破破烂烂的,就是如此,也遇到两次险情,若不是地下室隐蔽,还不知会出什么事儿!
交代完学生,董婉就很低调地出门,直奔皇城,道边全是塌陷焚毁的房屋,遍地尸体,就那么扔着,连运出去的时间也没有。
她心里也怕得不行,只敢低着头盯着自己的脚尖一路小跑,要不是早提前踩点,对道路熟悉得不行,她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
前几日她一直在抢救书籍,书最怕火,她也不知道自己抢出来多少,有好多次都是在那些洋人士兵眼皮子底下往外面搬运书籍,也幸亏系统给的东西的确好用,洋人们根本不大注意她。
董婉绕到自己藏马车的地方,上了马车,直奔京西园林那边,一过去就看到不少大马车,车上装得满满当当,都是从园林里搜刮出来的珍宝。
除了能运走的,那些名贵的瓷器被好不珍惜地扔在地上,遍地都是碎片。
她整个身体都是木的,完全不知道自己捡了什么,整个人浑浑噩噩,几乎就是机械的动作……不只是洋人,还有些不怕死的土匪,甚至是那些老百姓们,甚至也来抢洋人抢剩下的东西。
或许是他们看不透董婉的伪装服,到离她离得远远的,看她靠近就跑走,到没给她造成多大的阻碍,可这种感觉简直让人不是滋味。
董婉觉得,自己都不敢指责他们,因为刚一开始,看到这遍地珍宝的时候,连她都要心动。如果不是她现在不缺钱,有系统在,似乎金银珠宝都变成价值很低的东西,她可能也受不了诱惑,也会见财眼开,也会为了钱连命都不要。
她听到一个出来拣这些东西的老太太一个劲儿地念叨——她大儿子被抓去当兵,一直没回来,二儿子在街上冲撞了个贵人,让人打成重伤,回来没两天就死了,她还有个小孙孙,抢些银钱回去送孙子读书,考科举,将来做人上人。
听着这个,董婉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反应。她忽然觉得很无力,她能做什么?
在眼下这个时代,写一些小说,吸引一群读者,赚所谓的影响力,好让自己过得更好?
好像除此之外,什么也做不到。
整个中国,遍地苍夷,外有强权,内有腐朽的清政府,加上民智未开,老百姓们根本不知道祖国是怎么回事儿,最高的追求,也不过是温饱。
而学子们,对这个世界充满绝望,思考祖国未来的这些年轻人,又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才能找到一条可以看到光明的道路,后世历史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可这曲折,也未免时间太漫长,太让人绝望了。
董婉苦笑,她的金手指算大的,想想人家穿越小说里,随便一个不带金手指的人穿越过来,也没她这般没出息,起码都在往救国救民的路上奔。
如果她宝贝妹妹知道她的想法,一定会说,自家姐姐做得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好歹还救了一些人,至少一个人,带着那群热血过了头儿的学生,救了很多人,还拼命保证了自家学生们的安全。
这很不容易!
董婉忽然有点儿感激自己那个沉默无言的系统,要不是它发了个任务,逼迫董婉,她也许就和肖女士一起出国避难,甚至有这个系统任务在,在战火开启之前的几天,她都动过出国的心思,宁愿扔下金手指,也不想留下来面临危险。
这一次一咬牙,留下来,做了眼下这点儿微不足道的事情,她却觉得,自己好像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掉了一层皮,流了一地血,打熬了筋骨,别的且不去说,至少她现在觉得,以后无论遭遇多么悲惨的事情,她都能等闲视之了。
等这次的事情过去,她要继续去写一些触动人心的作品,她要捐资助学,兴办教育,她自己是文科生,不懂理科的知识,也不懂什么科学,但中国绝不会缺少懂这些的人,就是历史上,中国的飞机起步,也没和世界脱轨,只可惜,国家贫弱,掌权者没有眼光,白白浪费了好时机。
董婉来来回回,一晚上就弄回去四辆马车,到天亮的时候才回去,家里还灯火通明。
照例是召集学生过来收拾东西,没办法,没有空间,这玩意就隐藏不了。
好在董婉这几个学生都不是那种见财眼开的人,而且这些日子看各种宝贝看得多了,都有些视如无物的气度。
那些被救回来的老百姓也比较安慰,谁也不曾离开地下室,也发现不了这些。
董婉不谨慎不行,财帛动人心,这会儿要是闹出事端,可不是破财的问题,一不小心命都没了。
“老规矩,文物古董收集起来先藏好。”董婉决定以后要弄一个博物馆。
所谓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如今古董什么的也不值钱。
“其它的金银之类,都列好单子,战乱过了换成钱赈灾,整个京津一带全被毁于一旦,老百姓们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也不知道朝廷那边能给多少救济。”
一句话,所有学生们的精神都振奋了些。
大家甚至还想到各地的水涝旱灾,都需要用钱,这帮年轻人都是董婉的学生里,最热血的一批,没一个提起过要把这些都私藏了,连董婉都不觉心中佩服。
她自己还动过心,若不是她家系统限制不允许这些东西用于她个人身上,她虽说不至于都给贪了,好歹也会忍不住往自己兜里塞点儿。
这些学生们,比她‘觉悟高’。
天亮了,董婉累了一夜,坐在一边看着学生们忙忙碌碌地记录清点,把一些珍贵的书籍小心翼翼地送到隔壁的地下室装箱。她就默默打开系统,看了一下任务完成情况。
绿色已经充满了百分之八十的框子。
可她做得其实很少。
董婉都怀疑,其实是按照时间来算任务完成度的,只要她有作为,在救人,没离开京城,随着时间推移,任务就算自动完成。
就是不知道奖励会是什么!董婉迷迷糊糊睡了过去,高雯红着眼睛过来,给她盖上条薄被。
睡了一觉,赵兰就端了一碗面过来给她吃。
是白面的。
董婉柴米油盐都买了很多,粮食也多,可是因为谁也不清楚战乱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先捡着杂粮吃。
只有生病受伤的人,才给一碗白面,或者白米饭什么的,即便是杂粮,那些老百姓们也吃得很香甜,就是学生们受不了,董婉也受不了,这些杂粮很粗糙,可不是后世的那些窝窝头什么的,吃进口刺得嗓子生疼,高雯一开始一边吃,一边掉眼泪,心疼的董婉和赵兰几个都忍不住想给她开小灶,这姑娘却硬生生忍下来,别人吃什么,她就吃什么。
随着时间一日日过去,战争终于有停止的迹象,董婉时不时出去打听消息,听到李鸿章赴京,要同洋人议和,听说光绪皇帝下了‘罪己诏’……
一边议和,一边继续烧杀抢掠,董婉苦笑,她都不知道该不该因为这场战争的结束而高兴。
还战争?
这难道算是战争?明明是一边倒的屠杀!
以前读书,读到庚子国变,读到辛丑条约的签订,也就是读一读,恨一恨,可真正来到这个,来到这个旧中国,她才感觉到那种深沉的无力感。
和现实相比,教科书上的几个字何等苍白,每个字里,都藏着让人触目惊心的血腥味。
董婉看着学生们,短短数月,就瘦了好几圈,像高雯,赵兰几个女孩子,都有些形如枯骨的样子,身上的肉掉得太厉害,人也成熟了,一个个都有大人样儿。
“先生,我忽然好想……造反!”
董婉:“……”高雯的声音很低,低得她都不太听得清楚,而且,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造反’两个字是很简单,但这孩子说说发泄一下也就罢了,真要实行,可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成事的。
[系统]清墨书香 第48章
“姨姨!呜呜呜!”
董婉从床上起来,点亮了灯,搂着刘山哄了半天,哄得他停下哭啼继续睡,自己却看着天边的月亮,睡意全无:“哎!”
战乱已经过去。
老佛爷已经回到紫禁城,京城渐渐也恢复了往日的样子,虽然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可老百姓们还是照常过日子。后遗症却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消失。
董婉当初把孙妈妈和刘山藏在地下室里,没让他们遇到什么危险,可即便如此,孙妈妈也大病了一场,现在身子骨尤虚弱,刘山更是再也不肯一个人睡觉。
也许是当初董婉不注意,进地下室看他的时候,身上因为救助伤员,沾上的血污没有清理,把这孩子吓到了,他老以为董婉受了伤,白天还好,晚上噩梦连连的。
不只是这孩子,学校一恢复上课,可正常上学的学生,还不到一半,就是来了教室上课的,精神状态已然不是原来的样子,董婉试着给他们做心理辅导,可她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具体能有多么大的效果,只能看天意。
安抚刘山睡下,第二天他睡懒觉,没有起来,董婉也就没叫他,这孩子最近身体和精神状况都不好,孙妈妈不肯让他上学去,她老人家年纪大了,虽说董姑娘觉得,让这孩子早点儿恢复到正常坐卧起居,对他的精神有好处,可也是慢慢劝说,没有采用太过于强硬的手段。
闲来无事,她就又打开系统瞧一瞧,她那唯一一个任务,完成度在百分之九十,已经变成灰色,奖励果然发放了,而且虽然完成度不是百分之百,可这奖励还是让董姑娘看得都眼晕。
虽然这奖励看起来不是什么具体的物质——系统解封。
原来的系统只有一个抽奖,如今出现任务栏,出现技能栏,出现系统商城,即便现在任务栏空空荡荡,商城里像什么‘附身卡片’‘万用医药箱’‘超级护卫’‘超级工坊’之类的东西价格高到她瞠目结舌,而技能板块儿还是空白的。
但董婉还是心动不已,口水直流。
陶醉了一会儿,外面忽然有人敲门,没片刻,管家李乔就过来道:“小姐,宋先生来了。”
宋编辑进门的时候,一身泥水,外面下着雨,他也没打伞,只戴着一个斗笠。
“董先生,您看看这个稿子有没有问题?”
董婉坐过去,打开灯,接过稿子来慢慢看,她看稿子的速度很快,一会儿就过了一遍。
“就这么发吧,其实没什么用,只是还是想发出去让大家都读一读。”
这是一篇董婉写的报道,应该说是人物传记,她详细描述了法国作家雨果这个人,对其极尽溢美之词,用词可以说诙谐幽默,把他一个作家的一生,都描述得非常迷人,尤其赞颂他坚定的人道主义立场。
其中最引人瞩目,着笔最多的,却是一封信——给巴特勒上尉复信。
‘先生,您问我对这次远征中国的看法,您觉得这次远征值得称誉,干得漂亮,而且您很客气,相当重视我的感想……您想知道我对英法两国的这一胜利究竟赞赏到何等程度。
既然您想知道我的看法,那么我答复如下: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
…………
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
…………
整整一封信,董婉用英文和中文两种语言写,宋编辑看了,也要承认这位小说家写这种文章,哪怕用词十分朴实,通篇好像都没有带着作者的观点,就是纯粹的记录,但这种平铺直叙一般的记录,还是能轻而易举地打动人心。
宋编辑自己就一边读一边哭,哭了一晚上。
董婉既然说没问题,宋编辑就老老实实拿着稿子回去刊发,刊发之后,一周内,‘京城日报’,‘时粹报’,‘文萃报’,‘上海周报’,‘新闻报’……全国各大报刊,都开始转载。
没有人说话,只是默默地转载。
有很多学生,开始读雨果的诗词文章,雨果的书一下子变得特别好卖,有很多人开始翻译他的著作。
有些教授,甚至在课堂上直接将雨果的作品拿出来讲解。
这是极为罕见的情况。
其实雨果这封信,在国外很多人都知道,但国内的民众,还是头一次看见,也许是第一次遇见这种会为中国说话的外国人,大家都感慨良深。
董婉去上课,就听见有几个学生私底下极为愤怒地怒叱清政府。
“所谓的朝廷,还比不上一个外国人,外国人好歹还知道那些洋人就是强盗,朝廷却像狗一样摇尾乞怜,软弱至极,无能至极!”
她也只能当没听到,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才能给学生们指出一条明路,辛丑条约刚刚签订,现在整个中国就像是已经靠近火源的火药桶,不用点都想要爆炸的样子。
董婉不免有些担心,可也知道,她所有的担心都没有用。
好在最近她那些女学生们都没心思想太多,这几日,董婉带着学生在京城施粥舍药,连学校的先生们都参与进来。
因为天气渐冷,连孙妈妈都没反对董婉把家里不用棉被捐出去。
…………
“先生,喝点儿粥。”冷风咆哮,高雯打了个哆嗦,从身前的锅里盛了一碗粥给董婉,她喝了两口,身子总算暖和一点儿,刚想说什么,一抬头忽然看见有一队囚车经过。
囚车里站着的,是个一身破烂,满头白发的老人,差不多有五六十岁的模样,满嘴络腮胡子。
旁边就有人叹气,言道这人叫毓贤,正黄旗人,是山西巡抚,因为纵容拳民杀外国人,惹恼了外国人,如今被革职。
董婉叹息,严格说起来,这人也算是抵抗外国侵略者了。她才叹气完,身前一个正在舀粥的老妇人,忽然狂吼一声,用力把碗砸过去,砸得毓贤头破血流,整个人还向前扑。
幸亏董婉的速度够快,一把把人拦腰抱住,可这老妇人也不知道是哪里来得力气,竟然拖着董婉向前冲了好几步,愣是撞到那群押送的官差身上,高雯吓了一跳,旁边的学生老师们连忙过来帮忙。
那官差本大怒,但看了看董婉他们的衣着打扮,还是没多做什么,只是怒叱了几句。
那老太太让董婉抱着,面孔扭曲,嘴唇都咬得出了血:“你个杀千刀的混蛋,你还我媳妇命,还我媳妇命来!”
她哭得上不来气,晕了两次,一直到囚车走得看不见,才呆愣地瘫在地上,动也不动。
和她一样乞讨的一个乞婆子帮着董婉他们,把老妇人拉到一边躺下,学生们过来给她灌了碗粥,这老妇人才算缓过气。
学生们继续施粥,却总忍不住扭头看,这老妇人一直躺着,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就是呆呆地躺着,一直到晚上,灾民们陆陆续续都去搭建的窝棚避风,老妇人还是没起来。
董婉想了想,就招呼人帮忙,也抬着她过去,这都碰上了,总不能由着人晾在外头,真就这么不管,指不定一晚上过去,人已经冻死。
旁边的乞婆子也许是看她心善,也许是心里头憋得慌,想说说话,一边跟着走,一边叹道:“刚才路过的那位大人是山西巡抚,说这赵婆子的媳妇与人通、奸杀夫,就把人抓了去,严刑拷打,逼迫那媳妇认罪,把人给杀了,这赵婆子和她媳妇相依为命,如今儿子没了,媳妇也没了……”
正说着,那老妇人忽然痴痴傻傻地笑起来,边哭边笑:“站木笼,嘿嘿,站木笼,真好看啊,血红色的!”
乞婆子打了个哆嗦,小声道:“我听说,有个小偷偷了东西,因为被官兵追得紧,把东西扔到一户人家家里,那一家三口,就都让这个毓贤大人抓去站木笼,活活折磨死了。”
高雯好奇地问:“什么叫站木笼?”
那乞婆子看了她一眼,半晌才道:“你这么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还是别听了。”奈何高雯好奇,一个劲儿问,乞婆子却只是摇头:“形容不出来,没见过的,不会明白那种惨状。”
董婉一下子就怔住,她想起来这个人是谁——原来是他!
清末有名的酷吏,也是个清官,清官啊!据说家里只有些破衣烂衫,一点儿银钱也没有,可他发明的那些折磨人的办法,让治下的百姓苦不堪言,经常是不分良莠,全都,诛戮据说在曹州时,三个月就杀了两千多人。
送了婆子去窝棚,董婉就带着学生回去,也没理会高雯好奇的追问。
回了家,董婉就忍不住苦笑,清末的贪官污吏那就是正常现象,好不容易冒出几个清官,可这清官,竟然也能让老百姓恨得牙痒痒,这样一个时代再不改变,连自己都觉得没法子活了。
为了不胡思乱想,还是写书的好,她打算彻底沉下心去,把精神用在写书上。
陆小凤传奇剩下几部,就不在报纸上连载了,直接写出来出版,她接下来准备在报纸上开始连载故事。
受了这位酷吏的刺激,第一篇,就写《老残游记》,只是她觉得自己还是用冷静点儿笔触写这些更好,这样写出来,对于那些清官的评价,应该比原文更客观。
只是想到和他并列的那位刚毅,同样是清官代表,还宣传什么‘宁赠友邦,毋与家奴’的卖国论调,她这心里就觉得,想要更客观,恐怕很难。
对于董婉忽然改了风格,宋编辑还有点儿忧心,只是董先生现在也不是他能随便左右的小作家了,想一想只凭这个名字,应该也有不少人要读她写的小说,就没有多提。
他要是不愿意连载董先生的作品,估计会有无数报纸,捧着高薪过来挖角,宋编辑才没那么笨。
反正陆小凤传奇又不是不出,还会接着出版。
和宋先生想象中不同,这本小说一经连载,顿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比当初陆小凤传奇的轰动可要大得多。
《国闻报》的严几道严先生,直接在自己的报纸上:“中国近一百年内无此小说!”
[系统]清墨书香 第49章
《教育世界》的编辑,在文学圈子被评价为后起之秀的王静安王先生,对于新近的那些小说,向来少好评,也忍不住道:“读此书,要连读三遍,每个字都要品一品,不意中国也有此人!不意中国也有此书!”
王静安虽然年轻,却是精通英文,德文,日文,他说一句话,还是相当有分量。
董婉一看他的名字,第一反应,这位听说和那位梁启超,梁先生经常书信往来,因为关于文学的观点不一样,经常要争吵,他一赞颂自己的书,那位梁先生可别痛批一顿,后来想一想,那位正逃亡海外,大约也没有心思读什么小说。
结果过了一个多月,董婉就接到一封从日本远洋而来的信件,送信的人还很眼熟,是她曾经在门口豆汁摊子上见过一面的,那个姓霍的汉子。
她展信一看,上面大意就是,他得静安先生大力推荐,也拜读了董卿先生的老残游记。
读过之后,特别的喜欢,信里满口赞誉,笔墨热情洋溢,还希望能重金购买全部稿子,允许他在即将创刊的杂志上刊登。
署名‘梁启超’。
董婉:“…………”她终究还是没敢自己回信,只是托这个来送信的汉子给回了句话,稿子尚未完成,等刊登完了,请梁先生随意转载。
拜托,那位梁先生可是才来了一出勤王起义,要是她回的信,正好落在清廷手里,她岂不是自找麻烦?
本来连这封信也该毁掉,奈何董婉身为一个普通的女孩子,手里拿着某位名人亲手写的信,谁舍得毁了?只能小心藏好,打定主意一时半会儿是不给别人看了。
至于梁启超真刊登她的小说,那到没什么,书都写了,至于有什么人看,什么人喜欢,作家可管不着。
朝廷现如今这副德性,哪里还有力气管这等小事?
“小姐,这些都是您这两天的信。”
孙妈妈和李乔呼哧呼哧,好不容易才把外面车上的箱子搬回屋子里。
董婉扫了一眼,起码几百封。
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写得陆小凤传奇再好,再吸引人,再多人喜欢,果然在这个时代,还是《老残游记》类型的小说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反正她收到多少封历史名人的来信,她自己也数不清了,感觉还是挺好的,只是她觉得自己还是没写出人家正版的《老残游记》,那种强烈的悲愤,到是多了点儿阳光的斗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