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全真道士梁兴扬
可是林浩宇的这一掌。又岂是那么好抵抗的?战刀还未及体,便被林浩宇散逸出来的气息震成了碎片,犹豫调动了一部分真炁的原因。林浩宇身上的五岳真形符少了压制,双脚不自觉地陷入地下半尺余,但他的右手依旧碰到了马头。
这匹堪称上好的战马发出一声惨嘶,如同被巨大的攻城锤击中一般,直接飞了出去,发出一阵密集的骨裂声。落地时已经变成了一团模糊的血肉,而坐在马上的骑兵队长也未能幸免。即便他拼命地调动真炁,也无法抵抗这股巨力。死状也只比马好看了些。
看见林浩宇动手,原本扑向老弱妇孺的男丁们慢慢止住了脚步,一个个目瞪口呆,那些骑兵则嚎叫着,向林浩宇冲了过来,同时射出一支支羽箭,这些人不愧是北魏的精锐奇兵,一个个骑射之术了得,所有的箭枝都射向林浩宇的头颅、咽喉和心脏。
林浩宇不以为意,双手一划一圈,尽三十根羽箭便被他收入手中,上面闪烁的真炁转瞬间消失无踪,正是化用了太极之中的精义,以柔打钢。
在骑兵们不可置信的目光之中,林浩宇又将三十根羽箭一一打出,全都瞄准了这些骑兵的咽喉与心口。
不过一瞬的功夫,这些人就气绝倒地,去见了阎王。
那些原本被他们蛊惑的男丁,也瞬间没了胆气,扔下兵器,就仓皇逃走。
“道长……多谢相救……”那个妇人见到敌人已无生机,也艰难的走了过来。
“不足挂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必自助而天助之。”林浩宇摆摆手,“你还是去看看自己的家人吧。”
说完这句,林浩宇就朝着宝心道人而去,他这时候正看着逃走的流民,眼中不忍:“这些人不过是为人所迫,也是可怜啊。”
然而林浩宇却摇摇头:“若心中无有准则,人与禽兽何异?”
说罢,他迈步走到路边,隔空在地上拍了数掌,一个丈许深、两丈宽的大坑便被他生造了出来,他转头看向宝心道人:“别看了,帮帮忙吧,否则尸体臭了,可是会带来瘟疫的。”
宝心道人只能点头,跟林浩宇一起拽着尸体,将其拖入坑中,林浩宇看了看满坑的尸体,叹息一声,将自己的真炁鼓动起来,然后取出了一张符箓,林浩宇随手晃动了一下,符箓无火自然,林浩宇手一推,就将符箓打在了尸体之上,他的真炁从中流出,这些尸首顿时就被熊熊火焰笼罩。
片刻之后,这些尸体尽数化为灰烬,林浩宇又将这大坑填住,才走了回来,对宝心道人说道:“今天的事,烂在心里就好了。”
宝心道人没有回答,只是叹息:“北魏如此折腾一次,不知又有多少生灵涂炭呐。”
宝心道人没有林浩宇这样的修为,也只能叹息,林浩宇听到对方的话,心中也有些触动。
宝心道人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林浩宇,知道他心有所感,他又看了一眼天色,说道:“天色已完,这里的手尾就给我收拾好了,你且先回去吧。”
“那就劳烦宝心师兄了。”林浩宇朝着宝心一拜,便往玄天观而去。
有些沉重地回到丹房,林浩宇看了看架子上的书,目光不由自主地盯上了那本薄薄的《邱祖忏文注释》,一瞬间,他的眼前浮现出自己在北燕的那些年,当时自己统领千军、驰骋疆场是多么的英武潇洒,长枪一举便是人仰马翻,将令一下便是人头滚滚,是多么的威风凛凛,想必当时南唐乃至北燕的百姓对自己的怨念也是不浅吧?
随着回忆,他看见了那些死在自己手下的人,战场上的,魔教任务之中的,返乡途中,那些自己不得不杀的、杀得兴起止不住杀意的,乃至下令屠杀的……
无意之中,他身上的杀气缓缓逸散出来,有无到有,直至沸腾,最够直接凝结成一柄无形的长剑,将丹房的顶上刺破了一个窟窿!
林浩宇缓缓睁开眼睛,双目之中尽是一片血色,他缓缓地抓起桌上的笔,开始誊写那部平日里根本不甚看重的《邱祖忏文注释》,一笔一笔皆是用尽了全力,墨汁透过纸张,深深地印在了书桌之中:“经功浩力不思意,回向十方诸圣众,愿见真心求忏悔,河沙罪障息消除……”
他的字本来就只是勉强算得上修理欣长,没有力透纸背的劲力,但这写在纸上的几个字之中,却分明有了铁钩银划的意味。
若是让个教书先生来看,见了林浩宇的字,定会直直摇头,这整体的结构惨不忍睹,即便是一个初入私塾的幼儿,写得都比林浩宇要强上不少。可是那些字连在一起的时候,却诡异地有了另一番意境,宛若一柄染血的利剑,若是境界稍低些的看得久了,都会被影响到心智,甚至为杀气所激,走火入魔。
他在拷问自己的曾经,一桩桩一件件,值与不值,对与不对,当他写到“杀盗邪淫,恣情纵欲”一节时,明明是黑色的墨汁却泛起了一股诡异的红光,宛若一滴滴流动的鲜血,在纸上缓缓地流动着,他的书桌发出一点为不可闻的咯吱声,似乎轻轻地晃动了一下。
林浩宇不为所动,书写的速度不快不慢,只是在写到“逆辱父母”一句时,轻轻的颤动了一下,留下了一点墨迹,因为没有控制好力道的缘故,这点墨迹宛如千钧之重,直接穿透了纸张,砸穿了桌子,然后在地上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坑来。
林浩宇压抑不住杀气,玄天观中的众人也全都被这股气势惊动,众人也不知道究竟为何有如此浓重的杀意出现,都纷纷涌上前来围观。
可他们刚到林浩宇的丹房之前,却见到无争道人早已站在门口,挥退众人:“林浩宇正在修习一门内丹术,些许气息外泄,没什么事情,都散了吧。”
见到观主出来,众道士也点点头,知道此时不能打扰对方,他们也都纷纷屏气离开,不敢发出半点动静。
林浩宇写的很慢,直到天色完全暗淡下来,才写到“径生十善之家,能通宿命,还证上乘之道,承侍虚皇。”
此刻的屋中已然昏暗,唯一的那盏油灯也在杀气外泄的瞬间被摧毁殆尽,但林浩宇丝毫不受影响,依旧以恒定的速度书写着这篇几乎凝聚了他全部心神的《邱祖忏文》,他的书桌开始颤抖,从轻微到剧烈,似乎是在用力一点,这张桌子就会四分五裂。
差一点,终究是差了一点,林浩宇的书写还在继续,这张桌子的颤抖也在继续,但无论林浩宇写下的是横竖撇捺,这张桌子依旧顽强地立在那里。
屋外,无争道人的脸上带起了不易察觉的笑容,随着他笑容的扩大,林浩宇身上的杀气渐渐削弱了,似乎化成了墨汁融入了笔中,当他写到“愿所有眷缘增崇福慧,愿所伤物命早升入天;愿绝食酒荤不相杀害,愿持身端正不履邪淫”一句时,林浩宇身上的杀气如同流水一般一注入其中,三十六个字从殷红如血化作冲天的红芒,令整个屋子都为之一亮!(未完待续)
返真 250.悟道阴阳通造化,云牙真经参同恰
这一刻的林浩宇似乎被抽空了全身的力气,整个人的气势都随之萎靡了下去,但他依旧没有放弃,继续用心地写了下去。
但接下来的字迹却并不是方才那种不协调,倒是更加接近于林浩宇原本的笔法,而且更多了三分飘逸和灵动,与前面的字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见他的这番转变,无争道人的脸上笑容更盛,右手不经意间地摸过那光秃秃的下颌。
夕阳最终还是坠入了山后,西方天边最后的一丝光亮也被吞噬,天地间陷入了一篇最深沉的黑暗之中,而林浩宇也将最后三重“闻经悟道,罪灭福生”写完,就在他放下笔的一刹那,整张纸、连同写字的桌子一同化作一地碎屑,而他本人也仿佛脱力一般,堆坐在了身后的床上。
林浩宇仰头看着漏了一个洞的天花板,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身上的汗水滚滚而下,转瞬间湿透了**,这一刻,他才算是彻底洗尽了心中的杀伐之气,将一颗心复归于淳朴,他不知道自己的这番作为是赚了还是赔了,他只知道自己对于往事,已经算是有了一个交代。
现在的林浩宇,将多年养成的杀气尽数消化,也就意味着,他的很多招式如落霞剑法,会因为少了杀伐之气的辅助,不再有往日的威力,但也意味着他那些不沾烟火气的法术会更加的得心应手,而更重要的是,这是林浩宇的决心。
就在这时,无争道人的声音传入他的耳中,飘飘渺渺。给人一种玄而又玄的感觉:“红尘炼心见始初,山中清修方知无。如日五行月六律,阴阳轮转见道枢。能悟出这一步,能放下心中的执念,确实不易。明日寅时至后山藏经阁罢。”
这阵声音飘荡而过,林浩宇四处张望,也不见异象,便知道无争道人已经走了,抬起头来,看了看屋顶那个窟窿。今天夜里无月,只有一团漆黑,阵阵凉风从那里吹来。
林浩宇盘坐坐下,闭上眼睛,仔细体会着无争道人的那首小诗。《周易参同契》有云:“日合五行经,月受六律纪,五六三十度,度竟复更始。”自己由道观至红尘,经历魔教之中的种种,如今又在道观之中洗尽一身的杀伐之气,岂不就如阴阳轮转?
正思索中,一阵疲倦涌来。林浩宇也发现自己的精神困顿无比,自从自己破障以来,这样的经历还是第一次。
“等明日先去藏经阁见过师兄再说吧……”
这么想着。林浩宇静静闭上了眼睛。
翌日,旭日东升,将整个玄天观变得一片金黄,一觉醒来的林浩宇已是疲惫尽去,他胡乱地洗漱了一番,便向着藏经阁走去。
玄天观本来就不大。所谓的藏经阁,也不过是正殿东南方后面的一个小阁楼。二层高下,算是除了正殿之外修的最好的所在。滴水檐上的兽相也是中规中矩,严格遵循着凡间的礼制,既没有雕龙刻凤,也没有如卢新明别府那样,雕刻一群凶兽在上面镇宅。
除了一把铁索之外,藏经阁再也没有一星半点的多余防护,似乎就是一间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凡间道观藏经阁,弱视有人说这里里面藏着真正的道教秘术,恐怕围观者只会哈哈大笑,说他白日做梦。不过林浩宇却知道黄兴真和无争道人的神通广大,若是能够瞒得住他们的灵觉,在这世俗之中即便设下再强的阵法,也是根本启动不了的。
林浩宇在藏经阁前站了不过盏茶十分,就看见无争道人大袖迎风,飘然而至,端的是仙风道骨,一派威严,他连忙手抱太极,施礼道:“见过师兄。”
“嗯。”无争道人点点头,伸手在铁锁上一抹,那锁便自动落下,无争道人当先走了进去,林浩宇连忙跟在后面。
当林浩宇踏上藏经阁的阶梯时,便发现了不同,身上的两张五岳真形符依旧压迫着他,但任凭他如何踩踏,都无法在这些看似普通的青石台阶上留下一点点痕迹。
林浩宇转了转眼珠,心里开始嘀咕着,这些石头也不知道是什么宝物,玄天观明明如此破旧,竟然用这石头铺路,这东西若是挖出来卖了,怕就能值不少钱吧。前面的无争道人似乎是看透了他的心思,淡淡地说道:“不过是普通的青石,灌注了一带你辛金之气,所以显得异常坚硬罢了,挖开了它还是一块石头。”
林浩宇脸上的尴尬一闪而逝,随着无争道人步入藏经阁之中,就在他刚刚踏入门内的时候,身后的大门便缓缓关上。
来到二楼的一个空地上,无争道人盘坐在蒲团上,伸手指了指对面的蒲团,淡淡地说道:“坐下吧,今天给你上第一课。”
林浩宇闻言,乖乖地坐在了地上,只听无争道人继续说道:“本门可算丹鼎派的一个流派,修习的是性命双修之道,也就是常说的内丹之法,这入门的典籍,便是《周易参同契》。”
林浩宇仔细地听着,认真地记着,《周易参同契》在于成玉随着卢新明拔宅飞升后留下的典籍中有,林浩宇也曾经细细地送读过,这本经典乃是整个丹鼎派的根基,无论是外丹还是内丹,因此拥有着“万古丹经之王”的称号。
“《周易参同契》,具体成书的年限已不可考,相传为道门先贤魏伯阳所著,它以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丹道修炼之理,传授内养之道,证明人与天地同体,最终可以达到与天地合一的至理。”无争道人一边讲述着概要,一边深处右手,手心处一团清气载沉载浮,飘忽不定。
见林浩宇凝神听讲,无争道人手中的清气高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不大的漩涡,四周的天地元炁丝丝缕缕地进入其中,而后被不断地分化,整团清气逐渐化作黑白两色,形成一个太极图:“这本经典之中没有任何的具体法门,能够悟出什么全看自身的悟性,因此在世间广为流传,但因为其太过艰深,至今也不过寥寥数人悟出些许皮毛,打破了破障境界的桎梏,被修真门派收录门中。”
凡俗武林之中,因为修炼方法存在缺陷,或者过于粗浅,能够达到破障期便已是极限,再往上一步凝炁化液的法门根本不传于世,这也是当初卧虎庄几位破障期的“先天”就能称霸一方的原因。
“你丹房之中,藏有《周易参同契》一部,想必已经读过,我且问你,何为阴阳?”无争道人突然问道。
林浩宇愣了一下,脱口而出:“甲丙戊辰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
无争道人笑了笑,将他的话打断:“你且凝聚一道庚金剑气来。”
林浩宇修的功法一直都是金属性的,因此凝聚一道更近剑气对他来说并非难事,他伸出右手,鼓动真炁,手中一柄金灿灿的剑光灿烂夺目,虽然少了杀伐之气,但锋锐之意却是更加的纯粹,地面上响起一阵钢铁的碰撞声,显然是溢出的庚金之炁与地面相撞产生的。
无争道人右手一探,将手上的太极图推了过来,笼罩住这道庚金剑气,待太极图散去之时,林浩宇愕然发现,手中的庚金之炁变成了辛金之炁,由阳转阴,而他却丝毫不知!
看着林浩宇愕然的面庞,无争道人似乎早有所料,他哈哈一笑,右手一拂,整个消失不见,只留下林浩宇一人坐在原地,盯着手中那道辛金之气发呆:“慢慢悟便是。”
端坐在藏经阁内,林浩宇死死地盯着手中的辛金之气,陷入沉思之中,阴阳转化,五行生克,他看过的所有的丹经、易理在他的脑海中回放。
他右手依旧握着那道辛金之气,左手伸出,真炁鼓荡之下,又是一道庚金之气在掌中凝聚,不断变化着,但无论如何,即便他将这道庚金之气催发到了极致或者减弱到了极致,也还是庚金之气,根本无法从性质上产生变化。
思考良久,林浩宇干脆同时将双手中的真炁全部散去,起身开始在藏经阁中寻找丹书,他刚刚起身,就见到身前的书架上摆放着一整套的《周易参同契》,整本经典不过上中下三卷九十章,但在这里却是满满的一个书架,将历代道门先贤对他的注解按章整理成了书籍,每一章最少一本,有些格外艰深的章节干脆整理成了三四本。
大概是因为疏于打理的缘故,这些书上布满了灰尘,而且顺序杂乱,让林浩宇不得不满满去寻觅自己需要的东西,同时口中不断呢喃着:“阴阳,何为阴阳?”
道观之中,不时会有人选择闭关清修,因此只要观主不过问,一般没有人会刻意关注某个人是不是没有上早晚课、有没有吃饭一类的杂事,也正是因此,林浩宇在藏经阁之中足足呆了一天,待到天光暗下去,这才失魂落魄地走出门去。
藏经阁中,九十章《周易参同契》的注释本被擦尽了浮灰,整整齐齐地摆在了书架上,一阵清风过后,无争道人出现在暑假前,看了看整齐的书架,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个满意的微笑,他伸手调整了一下《以无制有章第八》和《易者象也章第十》中几个注释本的顺序,而后将一本《道德经》放在了《以无制有章第八》的旁边,这才迈步下了楼,他的身后,藏经阁的大门自动关上,那把锁头仿佛有灵性一般,自动飞了上去,将门锁死……(未完待续)
返真 251.融汇贯通玄机成,入微而道人从容
林浩宇就像失了魂魄一般在自己刚刚修葺好的丹房中来回转着圈,口中下意识地呢喃着《周易参同契》中的字句,同时双手中庚金、辛金之气反复出现,变化无常,饶是如此,他依旧没有成功地将庚辛金之气成功相互转化。
迷迷糊糊之中,林浩宇手中的真炁全部散去,疲惫不堪地倒在了床上,只是他的眼前,一个黑白二色的太极图正在不断地旋转着,从无到有,从一团纯粹的清气演化为黑白二色,就如同在无争道人的手上那般,玄之又玄,让人根本摸不清其中的变化。
天将破晓,雄鸡报晨,林浩宇缓缓睁开眼睛,机械地起床,对着书桌上的铜镜胡乱地整理了一下昨天晚上没来得及打开的发髻,便失魂落魄地向着藏经阁走去,他的脸上有着浓浓的眼袋,这整天业力,他都睡得不踏实。
路上,几个平日里与他相熟的道士、居士纷纷与他打招呼,而林浩宇却全然没有了原本的礼数,只是双目无神地向着藏经阁走去,甚至连早斋都不去用了,达到破障期的境界之后,虽然不能完全靠餐风饮露生活,但短期内戒掉口腹之欲进行辟谷,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次无争道人并没有在藏经阁的门口等候他的到来,那铁锁在他踏上台阶的瞬间自动脱落,林浩宇的心思根本没放在这里,他只是迈步向前,打开了大门后,便迈步进了二楼,依旧在那个摆放着《周易参同契》的书架前站定。略显僵硬地抬起手,拿下《乾坤者易之门户章第一》,开始轻声地诵读起来。
因为昨天已经看过很多次的缘故,所以这篇文章林浩宇已经是无比熟悉,这次他看的速度异常之快。同时他的脑海中也在不断回放着之前看过的典籍,加以对照、分析,但即便如此,林浩宇看到解读第八章的那两本书时,也不过用了一个多时辰而已,当他伸手去拿第八章的第一本解读时。不由得一愣,因为自己摆放的书籍顺序被改变了一下,第八章的上方更是不知道何时多出了一本道德经,道德经翻开,正是第十一章上。
林浩宇的双目一凝。这一架子的书,是昨天他一本一本弄清顺序、逐一放置的,就连同一章的不同注释本,都按照自己的理解由浅到深摆放到了一起,以破障期修士的实力,他完全有能力记清楚每一本书的顺序,绝对没有这本道德经!
任何一个门派,藏经阁都是禁地。因为它是整个门派所有典籍的所在之地,而典籍则是一个门派处身立命的根基所在,其他的丹药、法宝、兵刃都只不过是小道而已!
若是门派的典籍流传出去。自然会被有心人加以利用,通过对这个门派典籍的参悟,寻找到功法之中的名门所在,进而创造出一本完全克制这个门派的心法或者武功招式!
以玄天观中黄兴真、无争道人的实力,能够无声无息进入这里,摆上一本道德经的。肯定不会是外人,说不得就是无争道人亲自做的。
有些道理。直接给后进之人阐明了,只会是揠苗助长。绝对没有自己领悟体会来的扎实,故而,现在只有这本道德经被放在这里,而不是有人在林浩宇面前对他讲道谈经。
想到这里,林浩宇深吸了一口,抓起道德经轻声诵读:“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作为一本经典,已经不仅仅被限制在道门之中,它的智慧、它的内容,早已被整个中域乃至天下五域所熟知,哪怕是一个普通的私塾孩童,都能对里面的经典语句熟记于心,当年林浩宇还在卧虎庄无法修炼真炁时,就曾经熟读过它;到了青霞观中,更是日夜学习道门典籍,这一部经典,可以说早已烂熟于心!
因此,林浩宇没有去看下面的注释,而是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眼前闪现出周易参同契第八章的内容:“以无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离没亡。”
阴阳生消,有无变化,一切尽在天道之中,而周易参同契以易理阐释丹道,也在天道之下,以道德经这部阐释天道的书籍对照,自然是相得益彰。
“阴阳消长俱在有无之中,我何不存无守有,以明道理?”林浩宇露出一个无声的微笑,他迅速拿起第八章的其余解读,迅速翻阅起来,渐渐的,他的脸上笑容越来越多,直至根本压制不住,从无声的微笑改成震天的长笑!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林浩宇将手中的书插回书架,双手伸出,庚金、辛金之气同时在他的手上涌出,他的双手一合,两道真炁交融到了一起,暗金色和白金色相互笑容,化作一个太极图,在他的双掌之间不断旋转着变化着,二者不断交融,慢慢地,左手中的辛金之气渐渐变得明亮,被转化成了庚金之气,他双手中的真炁变得一片白金!
林浩宇双目一眯,真炁鼓荡,手中的那团真炁突然间逆转,原本辛金之气的一半慢慢复原,最终整个真炁团都变成了暗金色的辛金之气!
无争道人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房中,看着从明悟中缓缓醒来的林浩宇,微笑着说道:“还好,没有笨到家,也省得我多费工夫。”
林浩宇抬起头,深施一礼,说道:“多谢师兄成全。”
“既然你能够领悟阴阳之间的变化,便算是有了入门的资格,那么现在我就将这丹鼎一派的立派根基与你细细分说一番。”无争道人盘膝坐下,手中拂尘轻摇,林浩宇见状,连忙跟着盘坐在的,细细聆听无争道人的讲解。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看似是在说自己努力的重要性,实际上说的确是师父的重要性,没有师父领着,根本进不了那扇门,又谈何“修行”?正所谓真传一句话,有点时候,前辈的一句指点,就足以让人少走不少的弯路,甚至是一步登天。
否则,周易参同契等等道教经典流传如此之广,为何凡间的武林人士依旧没有几人可以靠着自己的力量极深修真界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