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小人物的英杰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服部正成
事实上如果你现在去到山丘附近的山村时,依然可以听到那一个又一个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的有关于盗墓贼的故事,除了结局都是一样的之外。过程那是纷繁复杂,精彩纷呈,足够可以将之搬到晋阳城内的那些用各种有趣的评书招揽客人的茶馆。
可除了这些足以令人心惊胆战的故事之外,这十几年来,其实村子里还流传着另一个故事——在那个故事中。一个充满梦想的年轻人不知道通过什么感动了上天,成功从那绝望的死地逃脱,只不过那个年轻人显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没有再出现在人前,悄悄离开了这片让他经历了巨大风险的地方,最后也不知所踪。
相信这个故事的人言之凿凿表示自己看到了那个从地底爬出来后独自离开的身影。
不相信这个故事的人会告诉你,那个故事发生在某个月月初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月亮这种东西可以让人看到远处到底发生了什么。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模模糊糊的背影。
事实的真相已经无从知晓,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相信这个故事的人无论如何。哪怕理屈词穷也坚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这一点倒是让人稍稍有些意外。
不过所谓“生还者的故事”也只此一例,当其他冒险者怀着侥幸的心理想要探一探地下是否有传说中的宫殿,结果却依然如他们的前辈那般,永远留在了不知道哪一个次元,只留下一些大大小小的盗洞。静静地提醒着任何企图打扰此地亡者的人。
又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夜。
“你来了?看样子要不了多久,我们这些老朋友就会齐聚在一起。原本还以为你会是最后一个,却没想到你这个平日里挺小心的家伙却走在了前头。不过。还是欢迎你这个混蛋。”
那片神秘的山丘再一次响起了悉悉索索的声音,只是如往常一样的是,依然没有看到有任何异常的情况出现,只能听到好似清风吹过,叶子随着树枝飞舞,沙沙作响的声音。
“……我,是谁……你们,又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已经,死了?……”
“当然,能够来到这里,看到这里的人,只有死者,所以你的确是死了。”
“……是的,我死了,的确是死了。可是,你们又是谁……我,又是谁?……”
“看样子这情况比我们当初还要严重啊。”
“或许是因为死的地方离这里太远吧,毕竟我们当初只不过是离开了不到一百里,就要被老大痛打一顿才能想起来,这个样子,怕是要在千里之外了吧。”
“那怎么办?这个样子可没办法帮老大办事吧。”
“嗯,看样子又要麻烦老大了,果然没有了老大,我们就什么事情都办不好么。”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吧,果然我们只有跟着老大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我们。”
“所以就算是变成了死人,我也更喜欢现在的感觉,而不是之前那种明明大权在握,心里却是空落落的感觉。可我为什么当初会被权力迷失了双眼呢?”
“哼,就不要再在这里后悔了,老大可不喜欢你现在这种模样。”
“也对。好了,既然什么都想不起来,那就和我一起去见见老大好了,只要见到老大,我想你什么事情都能想起来,也不知道老大见到你这幅脓包样子会不会直接再捅你一剑呢。”
渐渐,原本嘈杂的声音逐渐平息。除了留给附近村民新的恐怖传说之外,什么也没留下。
但是变化,却在无法抑制的继续发生,发展着。
在人们无法看到的黑暗之中。
突然,一朵幽兰色的火焰于黑暗中升起。那幽兰色的光芒并不算明亮,若是在白昼之中或许人们只会关注其独特的色彩而忽略其所发出的光亮,因为这团火焰并没有温度,更准确一点来说,应该是一团冰冷的火焰,触摸上去只会有种连意识都会被冻住的感觉。
事实上没有人敢于去触摸这团火焰。因为能够做出这种勇(作)敢(死)的人都已经死了。
不过虽然如此,可是在这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哪怕其所能照亮的地方不过是方寸之间,却也是极为醒目的存在,足以吸引方圆十数里范围内的一切目光。
继而。又一团同样颜色,同样冰冷的火焰升起。很快,一团又一团,不断有相同特性的火焰出现,两两相对,宛若一条蜿蜒的道路,似乎是在指引着什么人,又似乎是在迎接着什么人。
而在那如同通道一般的火焰被点亮的同时。熟悉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这里,是哪……你们,带我去哪……”
“不去哪。只是要去你应该去的地方,带你去见一个你应该见的人。”
“而且,‘他’已经来了……”
话音未落,原本显得十分平静的有蓝色火焰突然剧烈摇曳起来,就好像这一片死寂的地方被一阵狂风吹过,却又好像是什么特殊人物出场时所必须配给的特效。
风乍起。又骤停。
不知道什么时候,那条由幽冥一般火焰所组成的通路的尽头。一个肥硕的身影在幽兰色的映衬下显现了出来。
那个身影远远地看起来显得有些臃肿,不过随着其不断靠近。这样的感觉却逐渐改变,因为肥硕的身躯并没有影响到那个身影的行动姿态,那远超常人的身材,还能给人以巨大的压力。
而当那个身影来到身边的时候,这样的压迫感也达到了最顶点。
其实仔细观察,眼前的这个满脸狰狞的男人的身材并不能用“臃肿”来形容,或许壮硕这个词语更能表现出眼前这个浑身上下满是棱角分明肌肉的高大男人。再配合那不怒自威,甚至可以称呼为恶人的脸孔,就仿佛是一头凶猛的野兽,随时就会暴起的棕熊。
“……熊,是熊……”
“那么,回想起了,你的名字么?”
虽然脸上全是狰狞的神情,不过出人意料的是,男人的声音或许低沉而又冰冷,甚至带着审问的味道,可却又偏偏让你能够感受到在这份冰冷下,隐藏着浓浓的热情。
在这份隐藏在寒冰下的热火的炙烤下,那个原本迷茫的家伙终于看起来似乎恢复了一点点清明,两只原本没有丝毫焦距的双瞳也渐渐集中在了那张让他感到熟悉的脸孔上。
“我,想起来了。”
“那么,你知道我是谁么。”明明是疑问的句子,却偏偏用肯定的预期说了出来,就好像这一切都是如此的理所应当,而如果回答不出来问题的答案,便是罪大恶极一般。
“是的,主公!您是来指引迷茫的我么!”
可是偏偏那个原本迷茫的家伙似乎受到了什么刺激一般,表情逐渐从疑惑开始变得惊喜,随后又变得狂热起来,仔细看的话,还能够看到他眼角不断泛起的水光。
“哼,哭泣的男人,是何等丑陋的一张脸啊。”
“让,让主公您见笑了。不过只要主公吩咐,在下绝对不会令主公您失望的。”
“那么,跟我走吧。”
“是,末将得令!”
没有一丝犹豫,没有一丝迷茫,双眼之中的目光满是坚定,还有那支撑坚定的狂热。
“你会见到很多老朋友,不过还有更多新‘朋友’,你一定会很喜欢那里。没想到当初某个胆小鬼偶然的经历,竟然会让我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我喜欢这里,你也一定会喜欢上这里。”
于是众人一起迈开了脚步,踏上了那长长的。长长的坡道上……呃,好像拿错剧本了?
好吧,这里除了幽兰色的一团团火焰之外别无他物,既没有美丽的樱花道,自然也不会有用豆沙面包来鼓励自己的美少女。更没有明明性格很别扭却人气十足的高中生。
这里只有……四个充满了故事的存在。
幽兰色的火焰随着他们的前进而逐渐熄灭,就好像它们被点亮时那样,一切都仿佛是自然而然的发生,没有人会去质疑这一现象到底为什么会出现,也没有人明白其出现的原因。
自然,山丘附近的村民。能够听到的,只有带来不安感觉的风的呼啸声。
“又来了一个家伙么?虽然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不过姑且算是故国遗民吧。”
“是,我的陛下。”
而在另外的一处常人无法到达的黑暗之中,传来了对话的声音。其中一个声音声若洪钟,充满了上位者的威严,令人只是听到声音便知道声音的主人必然常年身居高位,才会令哪怕是语言之中也充满了言出必行的强硬。
而另外的那个声音则显得有些普通,除了恭敬之外,也只有带着三分军人气质的刚毅算是为数不多留给人比较深刻的印象,大概应该是一位很好的部下吧。
只不过,这段对话中那个“陛下”的称号实在是令人相当的在意。
话说现如今的天底下。唯一有资格,或者说将自己视为皇帝的人,只有现在居于许昌的汉帝刘协吧。至于其他人。就算是已经逐渐无视了大汉威严的袁绍,又或者是身为汉室宗亲却又篡位之心的刘表,固然做出了很多很出格的行为,可在言语中也绝对不会让人称呼自己为“陛下”这种很容易吸引仇恨的称呼,反而更喜欢让部下称呼自己为“将军”、“州牧”,虚假的表达着自己对于大汉王朝的恭顺态度。
原本若是另一个位面的历史当中。倒有一个自称为帝的狂人。可在这个位面的历史中,袁术并没有获得玉玺这种象征着皇权的东西。事业也才刚刚步入巅峰便遭到迎头痛击,之后在寿春就只剩下苟延残喘。根本不似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那般,随着孙策夺取江东而变得意气风发,进而忘乎所以,终于犯下了令全天下智商正常的人都与其划清界限的错误。
现在的袁术,就算依然还在九江郡靠近长江边的地方苟延残喘,可精神已经基本崩溃的男人就连吉祥物都很难胜任,更不要说称帝这种高难度的动作。
那么,这个被称为是“陛下”的男人又到底是谁呢?
可惜这里发生了这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附近的村民却依旧睡得很香甜。
他们已经习惯了这里那总是莫名出现的纷纷扰扰,他们也已经习惯了这里种种不同寻常的奇怪现象,他们只知道这地下应该埋藏着一位大人物,至于是谁?
似乎从汉高祖建立起大汉这个庞大的帝国开始,这里的怪异就已经存在,但却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引发这些怪异的那位伟大的人到底是谁。
或许曾经是有人知晓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又或者因为其他什么原因,等到了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愿意继续去考证有关这里的一切,因为那除了收获悲伤和死亡之外,似乎并不能为大家带来任何欢乐的情绪,倒还不如像现在这样,安安心心睡个好觉。
明天,还有很多农活要做,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忙碌,如果今年还会是个好年景的话,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为自家的孩子添置一些装备,然后将他们送到并州军中搏一个功名呢?
虽然对那片总是诡异莫名的土丘感到敬畏,但却并不妨碍村民们对未来的渴求,身边空有宝山却不得入,那么就换一个方法好了。
虽然经过西凉军在这些年所引发的各种混乱,村子里的青壮若是再走几个,只怕田地什么的就要靠家里的女人们侍弄,也不知道对于收成会不会有影响呢?
又一个宁静的夏夜来临,今天山丘附近似乎静悄悄,只是头顶的乌云却似乎有些厚。
大概会有场暴雨吧。
潘森:原本很有些犹豫要不要写这一章,毕竟会涉及到一大关目。苦思之后还是不忍放弃,因为当初开书的时候就很想这么玩,所以就算现在也不要改变最初的初衷好了,毕竟要玩就玩个痛快才好。
潘森2:又一年高考,祝愿考生们都能有个好成绩吧,你们的人生才刚起步。(未完待续)





小人物的英杰传 1.引蛇出洞
“这还真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拍了拍脑袋,李书实和身边的沮授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的眼中都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河南和南阳两郡的清算工作基本上可以告一段落,也算是了了一份心思。
这件事是程昱亲自负责的,李书实很不放心交给下面的那些小吏,毕竟那些人根本无法揣摩清楚李书实心里对于此事的底线,做事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想法难免会有些差异——留的多了李书实终归心疼,留的少了却又担心引起不必要的怨恨,所以需要有个亲近的人坐镇。
更何况出于将事情做到完满的考虑,李书实还征集留守在河南地区的百姓,给他们双倍的工钱,令他们重新修缮了一下原本很是残破的宫室或者在废墟的基础上简单营造几间。
这算是送给刘协的“礼物”,即使刘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回到这里,不过出于装点门面考虑,李书实也不得不花上这笔钱,毕竟他入主洛阳后,虽说经过这些年恢复生产,但惟独皇室宫殿所在的区域既没有让百姓随意进入,但也没有派人予以任何的整理。
毕竟那些宫殿就算重新修造起来,他也不可能选择入住,那么还是不要随意浪费钱财比较好。
至少在这些事情上,李书实还是表现得相当吝啬。
可惜就算是双倍工钱,工期进度依然让人难以满意。
这倒不是因为工人们的热情不够高,事实上两倍的工钱已经足够可以保证就算是深冬时节,工地上也会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只不过今年比往年更加寒冷的天气让施工难度成几何级数提高,毕竟就算是拥有大量工程机械的现代社会,冬天的施工难度也是最高的。
另外的一个原因,则在于河南甚至再加上南阳地区并没有足够的青壮劳力。
南阳什么的暂且不提,那里已经足够目不忍视。就算还留下一些世家豪强,但其中很多比起中原诸侯,更加支持南方的刘表,而且实力还都不弱,就比如被李书实完璧归赵的文聘文仲业所属的文家,就拥有着极为不俗的战斗力。李书实倒是巴不得将这些家族留给曹操那只收黑心黑的黑皮矮子,看看他会如何料理这些很有可能成为定时炸弹的家伙。
反而是洛阳所处的河南地区情况非常的复杂。
说白了还是那里的人口构成太过复杂的缘故。
在刘协没有下达那一封试探性的旨意的时候,整个河南郡的人口已经大踏步的恢复到了相当的规模,虽然大概无法达到辉煌时超百万户的规模,但是根据这一次清查的结果看。人口不但已经迈过了百万大关,甚至就连二百万的门坎看起来似乎也并非难以越过的天堑。
这真的是一个令人异常吃惊的结果。
不过仔细想来倒也不是完全无法接受。
河南郡的人口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被董卓带到西凉后回归的原属于河南郡,从中原地区逃难或者迁移来的人口,还有便是从南阳陆续迁移过来的人口。
另外还有一些从并朔之地迁过来的豪强家族和一些汉化比较深的异族百姓,只是这些人要么是在当地担任官职的管理眷属,要么是往来行走的商人及其部属家眷,与河南郡那多达数百万的人口相比,不过沧海一粟。但因为这些人不是掌握了权力。就是掌握着物资和钱财的流动,从重要性来说反而要比那些普通的百姓要高上些许。
上面所说的三部分人口中,最容易接受搬迁的便是那些从中原地区远道而来的百姓——这些人原本就是因为羡慕李书实治下平静的生活。身边又祸乱频繁,这才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的生活,尤其是来自汝南颍川等地的百姓,他们曾遭受过袁术的极力压榨,更是感觉如今在李书实治下的生活可谓优渥,而这也让他们对可能得到这里的曹操甚至是汉帝刘协并不信任。
对于这些人而言。反正已经搬了一次家,那么再搬一次也不是什么太大问题。反正在新地方也会得到很好的安置,而且那些官吏们还向他们承诺。除非并州军垮掉,否则日后就将不会再有类似的大规模搬迁活动,大家可以安安心心经营自己的小日子。
经过程昱和贾诩的努力,这些人基本上都了解到这一次若非朝廷的圣旨,并州军原本并没有迁移他们的打算,可以说这样的迁移完全是有人因为眼红而搬出了皇命令李书实不得不从。
这样的宣传到底是好是坏姑且不论,至少对李书实而言是没有任何的负面影响。
除非有人恶意的牵强附会。
至于剩下的那些百姓,要么是故土难离,要么对于因为并州军与荆州军的拉锯,又是被迫迁居至此,对于并州军并没有太多的好感,迁移的工作就显得非常困难,甚至还引起了一些反弹,若非程昱这个其实有着出将入相本事的家伙坐镇此处,光凭钟繇只怕还真有些应付不过来——麴义的精力已经完全不在黄河以南,司州的主要兵力同样被抽调到了黄河以北。
多达数十万人口的搬迁工作,纵然并州军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但所需要耗费的粮草依旧是个巨大的数字,若非这几年攒下了不少家底,只怕还真不一定能负担得起。
不过有了这些人口的充实,关中乃至整个西凉都应该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或许那些已经有些淤塞和荒废的水利设施也需要好好整理整理。
顺便,在进行人口大迁徙的途中,还将弘农境内那几个反叛的县和相关人员一并清扫,在弘农杨氏缺乏强力的领军人物,另外一个有着相当巨大影响力并和西凉有着千丝万缕的弘农张氏的家主张芝早已对并州军表现出极为恭顺态度的情况下。李书实这一次同样没有手软。
那些叛乱家族腾出的地方正好可以安置一些从河南迁出的民众。
尤其是从南阳那边迁出来的那些信任甘宁的沔水蛮,正好趁机打乱安置在了从弘农陆浑到京兆商县的广泛区域内,再加上一部分青壮并入到并州军内驻防他处,就算那些沔水蛮部落的豪帅想要做些什么,逐渐与汉人混杂而居的沔水蛮终究会失去原本的凝聚力。
原本这些问题就已经足够令李书实感到头疼。可偏偏老天爷似乎并不打算放过他。
“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冷了很多啊。”
“而且多地都报告当地降下历年罕见大雪,虽然每隔些年我就会觉得这冬天似乎又变冷了不少,但像是今年这样明显,倒是第一次,却也不知道这样的天候到底是福是祸。”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不过这大雪一下。不论是北边的战场还是南面,只怕都是打不起来了,也幸亏张稚叔动作迅速,在仲德和子经的帮助下提前解决了弘农的问题,否则若是弘农也降下如魏郡、雁门、代郡那么大的雪。这麻烦可就大喽~”
“说张稚叔行动迅速,倒还不如说老天保佑,否则以弘农群山环抱道路崎岖,只要雪再大一些,那么多民众别说迅速进入关中,就算是想要继续走下去都很困难,那个时候又不知道会有多少原本信任我们的百姓遭遇不测。”
“是啊,如果真的发生那样的事情。我只怕与董仲颖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吧。”
“主公不必妄自菲薄。就算真的发生那样的不幸,主公也远比董仲颖更得百姓之心。”
“呵呵,可惜魏郡、河内东部如今化为一片雪原。根本无法用兵,倒是让那些叛逆之徒有了喘息之机,也让那些心怀不轨之徒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主公不必为此过多担忧,那些人以将土地献给朝廷的名义发动叛乱,到最后他们又该如何自处呢?他们真的会接受来自许昌的命令么?到那个时候,他们的花言巧语便会完全被揭露。而那些被他们所欺骗而盲从的民众,也会幡然醒悟。改旗易帜的。”
“说起这魏郡,审正南这几年也是够辛苦的。顶着千石的俸禄,干着两千石的工作,可以说若是魏郡没有他的支撑,恐怕那些世家豪强早就背叛我投奔到袁绍那里。”
“可是审正南毕竟是魏郡出身,而且与魏郡各家族之间往来关系极为密切,虽然以我对正南的了解,他应该不是那种选择了效忠的人选后还会叛离的不忠之人,可却也要提防那些表现得越来越不安分的豪强逼迫他,或者胁迫他的可能。”
“也对,审正南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向我奉献了足够多的忠诚,我也必须有所回报才行,否则寒了他的心,让他做出不得已的选择,这对他对我都是令人唏嘘的结局。那么作为回应,当了这么久的县令,也是时候让他出任一方太守了,还有马翁叔,我也不想让他在官学闲的时间太长,这么多年过去,也是应该让有些人动弹动弹,否则容易勾连乡党,尾大不掉。”
“那么主公打算将审正南派往何处呢?”
“樊稠已经证明了比起做一名太守,还是让他去战场杀敌更加适合。酒泉徐楫,虽然为人方正,但从能力上而言并不足以担任太守的职位,让其在酒泉任职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如今也应当有所更迭。敦煌华雄,也不再适合担任敦煌郡的太守一职,而且大战在即,我也需要将他调回来。同理周围已经没有大敌的上郡也不需要张颌继续镇守,也可以考虑调回。另外我还打算在伊吾设立新郡,暂时划归凉州凉州治下,日后或许设立新州。”
“主公这么多想法,可是魏郡乃是大郡,郡内情况错综复杂,若是上述几郡,恐怕难以将审正南的能力完全发挥出来,让其有种施展不开的束缚感。”
“正南对我的忠诚,我心里很清楚。但是正南任由郡内豪强做大,以致于一旦其离开魏郡便有可能爆发大规模的叛乱。这同样是不能忽视的问题。正南之所以这么做,恐怕他的真心还是不属于我,并不愿意为了我而承担一些或许有悖于他身份的一些事情。”
“这也是必然的吧,毕竟是被那么对待过的,毕竟不是人人都像仲德那样被你‘洗脑’了。”
“所以我也不会给予他额外的奖赏。这样的做法想来正南其实也是能够接受的吧。”
1...656657658659660...7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