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小人物的英杰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服部正成
只是,你们两个死就死了,为何却偏偏死在这样的关节之处呢,竟然令他袁绍准备许久才找到机会骤然发动的谋略最终变得残破不堪,甚至险些动摇他的全盘计划。
好在并州军似乎也没有能力扩大战果,河内麴义所率领的司州方面军仅仅只是吃掉了袁绍军位于淇水以东的留守部队,顺便又攻破了几个曾经暗中支持袁绍,并在之前的行动中令麴义大扫颜面的世家豪强的坞堡后便又缩回到了淇水以西。看起来并没有趁势大举反攻的意思。
另外被李书实留在并州南部的兵马,也在黄忠的指挥下趁势以轻兵通过滏口陉,在魏郡与赵郡交界之地大肆活动侵扰了一番,同样没有攻取州县便撤了回去。
对于这样异常的情况,袁绍军的谋士们分析过后也只能得出“并州军留在南方的部队实力不足,难以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所以只能以骚扰为主,坐看袁曹之间大战”云云。
就算如此,对于身负重任的颜良,若非他身死。让袁绍无法责罚,否则也定要让他好看!
“算了,散了吧。都给我散了吧。既然都已经到了这种时候,也是该我亲自出马解决和孟德之间恩怨的时候。另外我离开黎阳的时候,这里就交给显甫负责,显奕在旁辅佐。显甫、显奕,你们两个人对于我的安排没有异议吧。”
“谨遵父亲号令~!”袁尚显得异常兴奋,毕竟他此时年纪尚轻,之前最多也不过是在父亲的指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如今骤然获得如此重任,很是有一种“一朝君王垂拂拭”的感觉。自然而然生出“仰天大笑出门去”的冲动倒也不足为奇。
“孩儿一定会用心辅佐弟弟。”老二袁熙的脸上看不出什么喜怒之类的情感,不过袁绍倒也不担心自家老二会成为那个掣肘之人。事实上老二袁熙与老大和老三的关系都很好,忍让谦恭的性子也很让人感到放心。
事实上袁熙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性格稍有些懦弱。没有统帅袁家群僚的资质,所以说他是最早退出这场袁家嫡子间内斗的袁绍成年嫡子,而且因为抱着不论老大老三哪一个上台都不得罪,他们也不可能真的冷落了自己,在这方面的心态上也显得非常的平和。
当然,袁熙自然也有他所在乎的东西,只不过平常人大概是没什么兴趣知晓。
“既然如此,大家都去准备一下吧,显甫留下来陪陪我。”
当然,袁尚也没有陪袁绍多久,只不过从他一脸铁青色的从袁绍的中军大帐中离开的情况看,或许这一次单独交谈中,袁绍对袁尚“耳提面命”了一些令袁尚有些无法接受的事情。
至于两个人之间究竟都说了些什么,暂时来说却也是无从知晓。
袁绍这边气氛凝重,自然曹操军那边可谓是喜气洋洋,就差没有张灯结彩为之庆祝。
作为斩杀颜良的功臣,王凯自然成为了众人眼中的焦点人物。当然了,为王凯创造出这次斩杀颜良机会的刘备军众将,同样不会被曹操和刘协忘记,虽然围在他们身边的人比不上王凯身边多,但却都是很有分量的存在——曹仁、夏侯惇等等尽皆曹操军中举足轻重的将领。
这倒不是因为曹操暗中下达了什么命令,而是作为明白人,他们都很清楚,比起最后算是捡了大便宜的王凯,刘备那才是这场胜利最大的功臣——不论是及时将颜良堵截在半路,还是耗费了颜良和其所部兵马大量的体力,也包括了张三爷给予颜良的重创。
可以说若非刘备军对颜良所部的消耗,单凭王凯和他那最多只能算是乌合之众的部下,根本不可能是颜良军的对手,甚至那些原本隶属于袁绍军的士兵在不利的情况下倒戈相向也应该是有很大可能会发生的情况。虽说并不能因此抹杀王凯的功劳,但也不能忘了刘备的付出。
可就算这样,三爷看起来也很有些闷闷不乐,若非刘备的“镇压”。只怕早就提前离席。
是啊,他的心情能好得了么。
颜良军是他大哥刘备拼了老命才抵挡住的,颜良重伤也是因为他大哥拼死才得到的结果。当然也有他的最后一击,虽然颜良自以为掩饰的不错。可是同样身为顶级武者的三爷,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就算看不出来,从两人武器对撞时相互之间的力道也能判断个大概差不多。
可以说别看刘备军最后属于战败的一方,但颜良那个时候已经可以说是强弩之末,甚至除了那千五的骑兵部队,剩下的数千人同样已经被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同样不堪连战。
可即使是这样。若颜良选择稳扎稳打,同样不难击退那王凯所领的“杂牌军”——那种军心不齐的部队,别说是颜良统帅的精兵,就算是刘备手下那些刘协交托的新兵也同样有很大可能战而胜之——那些新兵或许在经验上尚有不足,但是在斗志上却远胜那些新降之众。
问题是当颜良知晓新来之人乃是那传说中用“卑劣”手法斩杀文丑之人,登时大脑一热,忘记了自己身体的伤痛,抛开部众强行出战,给了对方以可趁之机,最终命丧黄泉。
可怜一代河北猛将。竟然就这么的身陨于战场之上,死在了没什么名气的将军手上,却没能让我们的张三爷领略到其巅峰情况下的实力。试问三爷此时的心情能好么。
“什么‘猛将’,那一套手法与其说是沙场争雄的法门,倒不如说是刺客宵小的歪门邪道。”
对于王凯的本事,文丑那一战中的表现张飞只是道听途说,中间难免有些缺失或者夸大,但这一次王凯战颜良,却是三爷亲眼所见,纵然颜良的实力堪称人生低谷,但也足以令三爷对王凯的本事窥探一番。
在三爷眼中。王凯的本事着实算不上有多好。
之前杀死文丑的时候,据说使用的是一柄锋利的短刀——这种东西怎么可能用于战场搏杀呢。别说王凯马术很好,就算他是个习惯于在地上战斗的步将。那样长度的短刀放到战场上也纯属找死嘛,就算是隐隐被称作是天下第一的王越,那手中的长剑也是有着相当的长度和宽度,大概唯二在长度和宽度上能与之相比的只有李书实惯用的那柄名唤“倚天”的长剑和曹操惯于随身携带但并不惯常使用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佩剑。
这么一想,其实李书实的本事也没想象中那么差嘛,竟然能够拿着那么沉重的巨剑天天习练,就算初时的资质算不得上乘,可是这么多年积累下来,再加上名师指点,或许也有小成。
所以说,就连李书实这样的弱鸡都拿着一柄门板长剑上战场,短刀什么的只能用来自杀吧。
或者就好似传说中那般,如同刺客一样采取某种一击必杀的法门。
至于杀死颜良时所采用的兵器,是一对大铁锤,据说叫什么“镔铁琵琶锤”,两柄锤子,左手那柄重六十二斤,右手那柄则重五十八斤,若是真的,至少力气上或许可以和张三爷熟悉的那些以力量见长的猛将如典韦、关羽、吕布,当然也包括三爷自己较量一番。
只是相比于那一身子的蛮力,这王凯用锤子的本事却并不高,来来回回也不过三招——抡起锤子当头猛砸,挥动锤子从身侧猛击,用蛮力将锤子从下向上一挑而已,对上实力一般的将领,倒也没有几个能够懒得下来他这三招锤法,毕竟不说别的,单说那锤子本身就有六十斤的重量,再加上手臂的力气和蓄积的动能,当头砸下所拥有的威势,别说是以双臂之力将之格挡下来,手中兵器的质量稍稍不够或许都有被拦腰截断的风险,自然更不要说那小命了。
可若是换做如颜良文丑这样经验丰富的猛将,这样的攻击可就当真是相当的粗浅,甚至对于曾经接受过童老头调教的张三爷而言未免有些过于粗糙。
所以以三爷亲眼所见,若不是颜良双臂受创,尤其是右臂难以动用全力,只怕那一战的结果将不会是仅仅一击而已,颜良的兵器便被砸飞这样的结果,反而王凯大概会被颜良玩弄的头昏眼花之后自乱阵脚,最终因为武器过于沉重而早早没了力气挥舞吧。
虽说战场上没有如果,可是面对这样一个得意洋洋的新人,三爷无论如何说服自己,就是无法喜欢起不远处那个在众人的恭维声中,又或许是烈酒的浇灌下露出红色面皮的那个家伙。
只不过就在张飞站在那里感慨着“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之类的东西,整个庆功宴上的气氛却愈发热烈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没有人知道缘由,也没有人注意到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唯一知道的,便是曹操与刘备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虽然说在皇帝面前这两位都显得十分克制,但双方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还是相当浓郁,若非由于皇帝的出现而使得双方都没有佩戴刀剑这样的兵器,以致于包括夏侯惇和曹仁这样的战场猛将唯一能做的便是使用“用眼睛瞪死你大法”对对方怒目而视,恐怕这场原本是用来庆祝一场大胜的宴会会变成喋血片的片场。
话说这到底是时代变得太快,还是他已经跟不上时代。
三爷摇了摇脑袋绝对不再继续纠结于这个问题,还是先保护自家大哥撤离好了。
不过不过接下来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原本刚刚露出曙光的曹操军阵营,似乎因为这一突发事件而被蒙上了一层阴影。(未完待续)





小人物的英杰传 24.来自远方的威胁
“这些天传回来的这些情报还真是令人感觉应接不暇啊。”
袁曹之间的大决战,或者说袁曹外加并州军决定北方霸主地位的战斗,关心的人显然不可能仅仅只有北方的诸侯,事实上除了益州那个犄角旮旯交通闭塞的地方,全天下所有的诸侯都在关心着这场或许在大多数人眼中决定天下归属的战役。
“决定天下归属么……公瑾,你说为什么这些北方人打来打去就能决定的了天下归属呢?”
“大概,是觉得南方可用之兵无法与北方相比吧。伯符你也是见过北方风土的人,应该了解若是北方没有战乱,就算我们拼命发展,二三十年后我们想要对抗北方的霸主就会变得比较困难,而等到两三代人以后,就算当政者依旧还有雄心壮志,恐怕也是有心无力吧。”
“公瑾啊,既然你也知道这样的道理,难道你就心甘情愿窝在这一隅之地,等待天下霸主出现后慢慢蚕食我们辛辛苦苦建立好的基业么。不甘心,我孙伯符可不甘心啊。”
“哈哈,这还用问么,只要你孙伯符愿意,偏安一隅如何,进军北方又如何,我周公瑾总是会陪在你身边的。虽然我们现在的实力还不够强,但我们比起北方那些野心勃勃的诸侯也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只要妥善利用,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哈哈,我就知道公瑾你从来都不会让我失望的~!”
类似的对话,在荆州或许同样上演着,虽然比起孙策和周瑜那堪称青春偶像组合所拥有青春活力,荆州的上层基本上都是一群中年文官,他们少了一些冲劲。可是却多了几分老辣。
刘表现在多少有些犹豫。
天下的诸侯之中,刘表此时的情况或许是最糟糕的那一个。
虽然因为北方的变动,令原本悬于头顶的并州军换成了无力进取的曹操。东边的孙策军在袁绍的保证下也的确是安生了不少,或许在彭蠡泽操练水军的周瑜意图到底是向北还是向西无人能够猜得出来。可是从吴郡传回的消息至少还是能让人长舒一口气。至于南方,据说那个令人头疼的张羡似乎身患重病,纵然他的弟弟也算得上杏林圣手,可是过了这么久,却丝毫不见好转的迹象,以致于荆南那些人就算是拼命隐瞒都隐瞒不了,看来大概时日无多。
听起来似乎都是好消息?
不不不,刘表宁愿这些消息都不要出现。也不要更加糟糕的那个消息传到自己耳朵里。
“子柔的病好些没有。”
刘表此时看起来很有些焦急,但又似乎害怕自己的焦虑传染到来者身上似的,努力掩饰着自己真实的情绪,可又怎么都无法掩饰,让他看起来不像是荆州的主人,反而更像是一个关心朋友,为朋友的病情而焦急不已的普通人。
可是就算如此,来者依旧面色沉痛地摇了摇头,让刘表脸上的表情顷刻间变成了悲切。
“基本上能够请到的各路名医都已经诊治过,可是却没有多大的用处。甚至就连参与诊治的几位医生同样感染疾患,不得不隔离在府内。虽然说这样一来由不得他们不用心治疗,可是眼见兄长日益憔悴。恐怕就算能找到治疗的方法,兄长的身体也很难支撑下去……”
说到最后,不论是来者还是刘表的眼中都噙满泪水。
刘表是个政治家,同样也是一名文人,有着多愁善感的内心,更不要说蒯良是他当初匹马入荆州后能够迅速平定荆州乱局的首功之臣,君臣之间相交多年,却没有什么太大冲突,既是双方之间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利害冲突。同样也是因为对方很是妥善处理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如今当刘表得知自己最好的友人和臂膀即将离世。心情自然异常沉痛,回想起当初君臣二人相得益彰的情景。眼角的泪水怎么也无法制止。
事实上蒯良的问题仅仅只是如今荆州全境的一个缩影罢了。
自从荆州与江东罢兵后,江夏郡便迅速出现大规模的瘟疫疾病,而且迅速扩展到了南郡、武陵和长沙等地,感染瘟疫之人最初不过仅仅只是发热,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症状,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体温会迅速上升,可是奇怪的是,哪怕身体已经热得滚烫,但却偏偏依旧畏惧寒冷,感觉自己仿佛身处冰天雪地之中,仿佛陷入幻境。
这种病症对于那些缺医少药的百姓而言十分的可怕。一来其传染性极强,往往一个村子里发现一个病人,不出一个月的时间,全村人可能都被感染。二来则是致死率很高,往往感染后不超过一周,近半数受感染者都出现呼吸衰竭,精神恍惚等表现,并在发病后的两至三周内死亡,死相非常恐怖。
相比而言那些衣食无忧,又或者是身边有精通觉醒法术的人士,病死率明显较百姓为低,但是对于那些身体并不健硕的人而言,他们依然无法避免受到病毒的感染并药石无用。
不论是襄阳的蒯良,还是荆南的张羡,皆是运气极为差劲的“中标”人士。
疫情发展的很快,甚至快到了让荆襄九郡的军民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便已经蔓延到了繁华的都市以及围绕着都市的那些乡村,可以说除了崇山峻岭中少与人接触的地方,几乎所有人类活动密集的地方都在遭受着疫病的肆虐。
在这种情况下,刘表不要说对北方有什么想法,就算是自保都显得异常勉强。
当然,在这种特殊的时候,也不会有人有心情去打荆州的麻烦,毕竟面对如此凶猛的疫情,就算是再如何好战的人也会担心自己攻入荆州的部队会遭遇到感染然后全军覆没吧,没看到就算是一代天骄的天才指挥官霍去病。这位在战场上无人能敌的无敌将军,照样倒在疫病上,就算有很多人宁愿相信霍去病之死是一场早有预谋的阴谋。也不过在为这位天才惋惜罢了。
甚至若是刘表心肠歹毒一些,本着“我拿不到天下你们也别想好过”的思想。将那些染病之人驱赶到其他诸侯治下,恐怕那个时候会发生什么因为画面太美让人目不忍视。
大概也正因为诸侯们都是厚黑学的代表人物,所以等荆州发生严重疫情的消息传到各地,哪怕是正在混战不休的北方,作为与刘表在领地上有接壤的曹操立刻下令封锁边界,禁止荆州人进入北方,又或者对于身负使命的使节,在隔离两个星期后方可入境。
正在内战不休的益州。同样反应迅速,截断了益州和荆州之间的水陆交通。至于从来都不曾放松对荆州内部进行探查的孙策军,同样也在第一时间下达了相似的命令。
不过,就在荆州内部出现巨大动荡的时候,一则传言也悄然兴起,而这则传言所指,倒不是一向被那些士大夫们所唾弃的李书实,而是与荆州之间可谓是世仇的江东孙策和他的部属。
谣言的内容并不复杂,不过是认为荆州此次大规模疫情应该并不是天灾所引发,完全是孙策军为了击垮荆州而引发的“人祸”!
看起来似乎很有几分阴谋论的色彩。可是传播流言的人却很是言之凿凿,毕竟这瘟疫最初所起之地乃是荆州军与孙策军交战的江夏,而所起之时又是双方相持多日不得不罢兵之后。而偏偏孙策军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受到这次瘟疫的影响,怎么看似乎都很是不正常。
不管这个流言是谁散播的,又或者是因何而起,总而言之不论是作为孙策军的世仇荆州,还是在北方能时刻感受到来自于南方孙策压力的曹操,都立刻采信了这样的说法。
甚至就连江东的那些世家豪强也在私底下传播着这些谣言。
令孙策军上上下下可以说是黄泥掉裤裆——就算不是翔别人也都不信啊。
当然,流言传播的如此之快除了暗中有人为之推波助澜之外,自然也是因为孙策如今的处境比起北边的李书实好不了多少,甚至因为孙策的身边并没能团结起一批以乡土为核心的世家利益集团。孙策在士林中的名声现在比起李书实或许还犹有不如。
毕竟论起政策的激进程度,孙策比之李书实和曹操而言可谓是有过之无不及。甚至在对本土豪强的清洗上,孙策做得比李书实和曹操还要激进——后两者总算是还讲究个师出有名。不管是钓鱼执法还是其他什么的总还要讲个证据,不像我们的孙策童鞋,哪怕是最近已经有所收敛,可是人们依然难以忘记那仅仅只不过发生一些小小的误会便被砍头的当地豪强领袖。
所以说只要有对孙策不利的传言,哪怕是空穴来风,大家也会迅速予以信任。
毕竟就算是空穴来风那总也有些风影吧。
所以说孙策想要参与到这场决定天下的赌局,未必没有想要藉此转移内部矛盾的想法。
当然事实到底如何,大概只有当事人才最清楚吧。
不管怎么说,一直就未曾安定下来的孙策军,又一次开始集结部队,磨刀霍霍。
“大哥,这一次北上有我的份么?”
“是啊,策哥哥,小妹我最近武艺又有进步哦~射箭的时候十箭里能够有八箭命中箭靶,其中至少能有三箭能够命中正中红心,很不错吧,是不是可以跟着策哥哥上战场了呢~”
“大哥,你看我的肌肉,是不是比之前更壮实了呢。”
所以说果然孙家什么的都是一群战争贩子,就算在和平时期也是要么进入军队,要么成为严重威胁地方治安的黑涩会,别的家族听到孙策打算动兵进攻北方,一个个都是皱着眉头盘算着这一次的进攻又会对家族造成多少损失,也只有孙家的儿郎才会个个奋勇争先。
不过就算如此,孙策也是觉得无比的头疼。
“我说小香,你再这样下去,究竟还有那一家的公子愿意娶你啊。我就不说你上个月才将人家朱家的公子打成猪头的事情,也不说大上个月你在游船上的恶作剧差点让谢家的公子溺水身亡。也不说上上上个月……”
“好啦~~~~大~~~哥~~~~不要提那些没趣的事情嘛~~~那些公子哥都太不经【哔~】了,稍稍玩一玩就哭爹喊娘的,真没劲。其实小妹我的要求也不高啊。只要我的夫君能够有大哥一半,啊不。是三分之二,要不四分之三厉害,像权哥哥一样一个人打倒五头猛虎,然后再像翊哥哥那样将石锁举起个百八十次就够了。你看~~我都没要求自己的夫君像周瑜哥哥那么聪明啦~~这个要求已经很低很低,可是最基本最基本的哦~~~”
喂喂喂,这到底是招亲的要求还是选拔【哔哔~】的要求啊,而且孙家的男儿都是战斗力爆表的【哔哔~】么,还是说我们的孙大小姐你打算注孤生呢。
“公瑾。你是我兄弟,我亲兄弟,要不干脆就由你收了这小妖精……”
“伯符,虽然公瑾愿意陪你到天荒地老,但是这感情之事是不能强求的,孙小姐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是希望找一位孔武有力之人,而不是像周瑜这样空有头脑却手无缚鸡之力,完全算不上我江东好男儿的‘废柴’。”
话说美洲狼,你不喜欢也就罢了。但至于如此自黑么。话说如果你要算不上江东好儿郎,那么江东的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什么的岂不是找不到中意的对象了么……好吧,还剩一个孙策本人。只不过就算是对于婚姻关系中的血亲等级的确立还很粗糙的古代也知道不能近亲【哔哔~】吧,而且你隐含的意思是打算让孙伯符布种天下么,话说这样的成就就算是李书实和曹操这样的存在也该仰望吧,更不要说一千多年后某个在一隅之地叫嚣的大龄中二病。
“好吧,反正小香还小,说这些或许是有些早了,以后再看看是否有心仪的对象。那么二弟说说你吧,虽然为兄知道你最近武艺大进令人欣喜,但也犯不着如此冒险吧。”
处理完家里最令人头疼。也是最让人怜爱的小公主,孙策又一脸头疼的看向了自家老二。
嗯。果然老二这种存在就是惹各种麻烦给身为长子的老大犯难的存在啊。
这不,前一阵子就趁着孙策不注意又跑到山里去打猎——当然打猎这种事情对于孙家这群大大小小的大型猫科动物而言算不上什么稀奇的事情。只不过孙家的二号大型猫科动物显然想要来一次与众不同的旅行,也不知道他怎么做到的,竟然一个人成功捆回了五只猛虎。
好吧,这最多也只不过是在大型猫科动物的对战中获胜而已,内战内行什么的不算英雄。
大概这位孙家老二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再一次做出惊人之举,竟然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遍邀各路英雄豪杰——当然没有身为女中豪杰的两位老妈——在自己府邸的训练场内来了一出“巅峰对决之五虎战老二,咳咳,孙.大型猫科动物的真.继承人.权”。
1...673674675676677...7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