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宁王妃:庶女策繁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卿落落
既然相爷都已经这么说了,元锦玉自然不能再劝,微微向后退了一步。





宁王妃:庶女策繁华 第98章 受到表扬
之后便有人直接就将郑侍妾给拉了下去,她和刚刚江姨娘的情况不同,她是还想要说话,还想要求情的,但是却被几个婆子给死死的捂住了嘴,一直被拽到屋外,都没有再说出一句话来。
两个人被接连拖出去,一个被送到庙中,一个不知道会怎么香消玉殒。而剩下的那几个丫鬟,都不用再审问了,主子犯了错,处置的不从来都是她们这些下人么。
相爷倍感疲惫,最终只是和众人说了一句:“都散了吧。”便离开了屋中,一眼都没看跪在地上的元赫丰和元莹玉兄妹。
崔氏带着元绣玉,元赫沛紧接着便离开了,而元赫沛在临走的时候,还看了元锦玉一眼,示意她自己照顾好自己。
元锦玉感激这个哥哥对自己的关心,也回之真诚一笑。
带着两个丫鬟,元锦玉正要往外走的时候,却轻轻的回过了头。此时元赫丰已经将头抬了起来,看向元锦玉的时候,眼神晦涩不明。
那似乎是愤怒,但是更多的却像是恐惧。和元锦玉斗了这么多次,次次都惨败在她的手上。
甚至这一次,自己的娘亲,都被直接赶到了庙中。这个女人,到底是可怕到了什么程度?
若是以往,元锦玉还觉得,元莹玉对自己的感情虽然不是喜欢,但是也绝对不能是讨厌。但是出了这次的事情,江姨娘院子中的人,是不会有人再喜欢自己了。
至于元赫丰,他本来就不喜欢自己,这会儿元锦玉更是不奢望他能长教训。元锦玉虽然不愿意惹麻烦,但是也绝对不是怕麻烦的人。
若是元赫丰想给他娘报仇,那么尽管来,自己会让他再见识一下,什么叫做自作孽,不可活。
元赫丰跪在地上,看着元锦玉投过来的目光,与其说是冷淡,不如说是无悲无喜。是啊,这个女人,从最开始就没瞧上过自己。
而她站着,自己跪着,明明才十三岁的她,气势上竟然压了自己一头。
元赫丰有些不自然的别开了头,不愿意看她。
元锦玉又看了元莹玉一眼,她也是跪在地上,但是却没有看自己。
不再理会这两兄妹,她带着丫鬟径直便离开了。而在转身的时候,她没看到的是,元莹玉在抬头时,那无限恶毒的目光。
元赫丰叹了口气,看着自己和元锦玉没差几个月的妹妹,嗓音干涩:“走吧,咱们回去自己的院子,娘的事,我会再想办法。”
元莹玉点了点头,手却攥的死死的,始终低着头。
等到元锦玉回到自己的房间,都已经快要三更天。之前她一直都紧张着,睡觉都不踏实,现在江姨娘被赶走,她的那些同伙全部被处死,她有些松了口气。
简单的洗漱一番,元锦玉好好的休息了一晚。
第二日,又到了要学规矩的时候,这是她的最后一次课,银杏和红叶为她梳妆的时候,还在感叹:“小姐,你说江姨娘前一段时间还风光的很,这会儿,估计已经到了庙里面了。”
元锦玉早起的时候还有些困,这会儿精神了不少,看着铜镜中的自己,淡淡的道:“只要她不回来祸害我,在哪里都我都不管。”
银杏笑的很是灿烂:“说来小姐真是厉害呢,一早就知道二少奶奶被下了药,这才几日,就揪出了背后的真凶!小姐,你说老爷怎么不处死江姨娘呢?”
元锦玉撑着自己尖尖的下巴,身后的银杏正在给她梳头:“云静出了事,云府直接就和相府闹翻了,若是不将这件事压下,相府的名声就会这么毁了,况且要是将江姨娘交给云府,那相爷的脸往哪儿搁?毕竟也是跟了自己二十多年的姨娘。”
银杏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反正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她是想不清楚的。她只是单纯的有些崇拜小姐,又肃清了一个敌人。
自从上次楚王说没时间见元绣玉了之后,她在府中度日如年的很,偏生又不能出府去找楚王,只得和元锦玉一起学规矩。
前几节课的时候,她还会炫耀一下,自己比元锦玉懂的多,但是元锦玉现在也不知怎么,自己每次讽刺她,都像是打在了一团棉花上,最重要的是,她竟然让自己抓不到一点的把柄。
还有昨晚上,她可算是出尽了风光,不仅保住了她自己的清白,竟然还揪出了背后的凶手。
甚至于今日让元绣玉最吃惊的是,元锦玉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在礼仪方面,已经超过自己了!
今日新学习的东西不多,主要还是温习之前学过的,两个姐妹都回答的是同样的问题,做一样的动作,很明显,元锦玉要比元绣玉好了太多。
教养嬷嬷越看元锦玉是越喜欢,而元绣玉,她虽然不喜欢她有些大小姐脾气,但是毕竟是相府嫡女,她哪里敢说什么。
遇到等到两个人将课业都温习了一遍,教养嬷嬷很是高兴的同元锦玉道:“三小姐很是聪慧,已经将礼仪全部都学会了,等到宫中,必定会讨贵人喜欢的。”
元锦玉只是淡淡的笑着,气度怡人:“是嬷嬷这段时间教养的好。”
元绣玉轻哼了一声,元锦玉就当做没看到了。
其实在之前,元锦玉也想过,学习规矩的时候,自己应该表现的比元绣玉差一点,但是元绣玉的态度着实不端正,教养嬷嬷是要到相爷那里回话的,若是被相爷知道了自己不认真,那么自己在相府中的日子,过的或许就更艰难了。
等到教养嬷嬷走了,元绣玉叫住了要离去的元锦玉:“今日下午会有人进府,给你我二人量身形尺寸,订做去宫中的衣物。”
元锦玉微微一笑,让人挑不出一点错处,尤其是一身让人移不开目光的气度,更是让元绣玉嫉妒的很:“多谢姐姐提醒。”
之后她也不愿意再和元绣玉在一起,直接便回了自己的院子。
等到回去后,先让银杏去元赫丰的院子打探了下消息,得知那两兄妹都消停的很,她也没有再说什么。
下午的时候,果真是有人过府,来给二人量尺寸。并且带来了衣服料子,让姐妹二人选择。
元锦玉看中了一匹梅花红的料子,本来想点这一匹,但是想了想,还是点了另外一匹鹅黄色的:“就这匹吧。”
元绣玉看元锦玉向来是不顺眼的,见到元锦玉选了那一匹,自然不愿意让她顺心,于是她直接开口打断了元锦玉的话:“妹妹,姐姐也看中了这匹,不知道你能否让给我?”
元锦玉面露不舍,看了那料子两眼,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元绣玉就这么将那匹鹅黄色的布给订下来了,而元锦玉则是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梅花红色,面上表情虽然未变,心中却是高兴的很。
晚上的时候,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家人该聚在老夫人那里吃饭的时候。这一次比上次又少了几个人,见到属于江姨娘,元赫丰,元莹玉的位子都空着,大家都很是默契的选择了闭口不提这件事情。
就连一向多嘴的二婶,都是欲言又止几次,最终忍了下去。
用过饭,相爷没着急走,将元绣玉和元锦玉叫到了身前,沉稳的声音响起:“今天教养嬷嬷回宫的时候,去见了我,得知你们用心学习,为父很是欣慰,尤其是锦玉,第一次学,竟然让嬷嬷赞不绝口,可见是个聪慧的,过年的时候进宫,也要机灵着些,多学多看,少说少错,知道么?”
果然,那嬷嬷去见了相爷,元锦玉不禁松了口气,幸好没为了迁就元绣玉得罪人。而相爷只夸了自己一个,显然是知道元绣玉的表现了,此时这么多人都在,不训斥她,不过是给崔氏留个脸面。
于是元锦玉乖巧的应着,低眉顺眼的态度,让相爷很是喜欢,对这个女儿,不由得更加怜惜了几分。
元翠玉始终朝着这边看着,元锦玉能进宫,她着实羡慕的很,不过相爷在的时候,她也不敢说那些抱怨的话。
崔氏在一边,脸色则是和元绣玉一样不好,毕竟她们的眼中钉被人给夸了。
老夫人坐在相爷身边的位子,听到他这话,也不无自豪的开口:“锦玉素来是个聪慧的,老爷你莫要担心。”
元锦玉有些娇嗔的看了老夫人一眼,好像是有些不好意思:“祖母,这一切还是您和长辈们教导的好。”
二婶这会儿轻声的开着口:“也有被撵走的长辈不是。”
之前审问江姨娘的时候,二房三房的人,都是没让进去的,所以他们只知道江姨娘惹了事情,却不知道,她和云静的死有关。
这会儿她一提,就碰到了相爷的逆鳞,相爷在官场上时,从没吃过谁的脸色,在家中更是说一不二,留着二房在本家住到现在,不过是求个好名声罢了。
现在她竟然拿江姨娘说事,相爷自然不大高兴,略有些严厉的呵斥着:“你是没什么话说了么?”
二婶有些愤愤的看着相爷,不过最终还是低下了头,委屈道:“我就知道,我们二房不招人待见,看来以后还是别来吃这个饭,碍你们的眼睛了。”
三婶有些鄙夷的笑了下:“你倒是自觉。”
二婶转头看着三婶:“怎么,你还想撵我不成?”
老夫人本来挺好的心情,就这么被破坏了:“够了,要吵回去吵去。”
(推荐霜月眸的网游文《舌尖上的游戏:玩家来自星星》!)




宁王妃:庶女策繁华 第99章 一封家信(加更章)
二婶三婶素来气场不和,碰到一起,必定是要互相挖苦几句的。二房和三房的几个孩子夹在中间也很难做,所以每当这个时候,脸色都晦涩不明。
一直都未说话的三叔此时也开了口:“素琴,你少说两句,母亲的身子一直都不大好,别给她添乱。”
元锦玉对于这种场景司空见惯,所以也未往心中去,这会儿倒是抬头看了一眼三叔元清城。
三叔和三婶常年在外打理生意,为人均圆滑的很,元锦玉未做过什么生意,都听说他在生意场上的名声不错。
丞相府一家样貌都不错,三叔和相爷长得有五分相像,不过气质上却比相爷更为平和一些,平素这种闲谈的时候,更是沉默寡言。
但是三叔不爱多说话,不代表他考虑事情不周到。不管是大事小事,都在他心中有谱呢。
不然的话,出了江姨娘那么大的事情,为何二婶会提,三婶却丝毫没提过?显然是三叔提前告诫过。
或许因为自己是庶女,府中有什么好东西,必定要先让嫡姐先挑,所以她多少有些理解三叔的心思。
他为人优秀,生意做的好,但是却被压在大房二房之下,才华难以施展,想来也是无奈的吧。
因为老夫人和三叔的插话,两个女人自然不敢再对掐了,只是互相冷冷看了一眼,又哼了一声,便将头给扭到了一边。
又说了一会儿话,一家人这才散了。元锦玉是不喜欢应付他们的,奈何这府中,太多双眼睛盯着自己了。
而此时的皇宫中,最近一直在教元锦玉规矩的嬷嬷,也被叫到了皇后的寝宫中。
已是傍晚,得知皇上今日去了桂美人那里,皇后便换下了一身厚重的凤服,卸了妆,此时散着一头黑发,靠在矮榻上,身上的衣物也是轻便些的料子。
虽然年纪有些大了,但是风姿却丝毫不减,寝宫奢华,她却生生的将那满室荣光都比了下去。
教养嬷嬷手中攥着个荷包,那其中是刚刚皇后娘娘给的赏钱。她心中也清楚,在皇宫中,宁可得罪哪个得宠的小主,也绝对不能得罪皇后娘娘。
皇后抬眼看了一眼教养嬷嬷,样态有些慵懒:“你说元锦玉谦逊聪慧,进退有度?”
教养嬷嬷点了点头:“回皇后娘娘的话,是的,能看出那是个很安分的小姑娘。”
皇后娘娘却只是淡淡的笑了笑,让人拿捏不住把柄,挑不出错来,这就已经很厉害了,听说那元锦玉还是京城第一美人,上次太子妃宴请吴婉儿的时候,见了她一面,进宫后便一直庆幸,太子没看到元锦玉的相貌。
皇后现在对这个人的兴趣,倒是越来越大了。
待到教养嬷嬷离开,皇后娘娘便吩咐身边的宫女:“去给太子妃捎个话,楚王和吴婉儿那边,要她盯紧了些,本宫年后就去求旨意赐婚。”
宫女规矩的应下,低着头恭敬的离开。
想必这么多人惦记着,元锦玉在她丞相府中的小日子过的倒还算平和。不用学规矩,见不到元绣玉,江姨娘也被赶到了山上,她觉得自己重生以来,似乎就这段时间最安逸了。
生活似乎也回到了正轨,每日她要么是陪老夫人说说话,抄抄经书,做做女红,或者是看看书。可是闲下来的时间,她却越来越多的想起慕泽来。
到边境这一个多月,他们大大小小打了很多场的胜仗,算算这个时候,他也应该到了太阳城了,不知道自己的信,安全送达了没有?
银杏和红叶这几日便发现,元锦玉总是走神。小姐的事情,她们不敢插手,所以只能整日猜测她到底在想什么。
随着大周的军队和蛮夷打的越来越激烈,传到京城的消息也越来越多。而只有在和元锦玉说宁王大军消息的时候,她好像才能认真起来。
而让红叶疑惑的,是明明宁王打了胜仗,小姐却丝毫都不开心,反而是越来越担忧什么一样。
京城中的天气虽然越来越冷,但是因为接连的胜仗,让皇上很是高兴,连带着百姓都热烈了起来。
茶馆中整日传着的,都是端王和宁王率领大军,在战场上如何勇猛,斩杀敌人,保家卫国。
可是京城一片热烈的氛围,似乎一点都没影响到边境来。
西北已经非常寒冷,生火做饭的时候,若是添柴慢了些,水都会凉下去。
整日下雪,让行军很是困难。
端王大军就驻守在边境线上,和蛮夷的地界遥遥相望。再差一步,他们就能将蛮夷彻底逼出大周的境内,若是顺利的话,说不定真的能逼退三百里。
因为大军是驻扎在太阳城外,昨日安营之后,本以为会去城中住宿的两位王爷,竟然都留在了这里。
宁王此时穿着一身黑色的盔甲,因为外面冷,所以那铠甲上都像是被覆盖了一层的寒冰。他披着一件黑色的裘皮披风,如玉的面容,沉静的脸色,眼眸更是古井无波,凝视远方。
站在白雪中,只有他一身黑色,格外显眼。因为脸色白皙,他此时看起来是那样的无害。但是见到宁王的将士,都会对他心中升起敬佩之情。
战场上的宁王,是一个真正的修罗,手起刀落,取人性命,干净利落,眼睛都不眨一下。那个时候的宁王,让他们害怕,这会儿的宁王,也让他们觉得不好亲近的很。
宁王倒是没意识到自己这副生人勿进的样子让多少士兵给他奉为神话,他只是在想,这一路行军而来,虽然有胜有负,但是多少还是比他估计的要顺利一些。
开战一个多月,敌军已经快被逼到了边境线外。难道就这么给他们打回老家么?他们没有后手?
他的副将快步走了过来,宁王感觉到有人靠近,慢慢的回国了头,白雪反射者夕阳的红色光晕,让宁王周身都被笼罩在淡淡的赤色之中。背光的他,让副官只感觉,眸子如同融不化的寒冰。
“将军,可以用膳了。”副将恭敬的行礼,说话的时候,抬起头,让宁王可以看到他的嘴型,却不敢看宁王的眼睛。
宁王慢慢的往回走,也未答话,副将不好主动和他说话,所以一路沉默。
到了自己的帐篷,他的饭菜已经被士兵送了过来,都是最简单的食物。
说来这会儿天寒地冻,环境艰苦,加上快要过年,士兵该思乡心切才是,就算是军心不动摇,也会有些小情绪。
但是全军上下,竟然像是铁桶一样,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动摇。自从端王和宁王领兵后,他们亲眼见识到了,这两位王爷的用兵之狠和以身作则。
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从最开始,就和普通士兵吃一样的东西,住一样的帐篷,上战场杀敌的时候,端王在后坐镇,宁王总是冲在最前面,带着他们破开一条血路。
有这样的将领在,他们还怕打不胜仗么?
宁王用膳时,从来不说话,也不会发出什么声音,不过这次他才刚刚用了一碗饭,却发现帐篷的角落处有一个小包袱。
门外一直有士兵守着,他沉静的声线响起:“来人。”
有个小兵马上跑了进来,用无比崇敬的目光看向宁王。
宁王指了指那个包袱问道:“那是什么?”
小兵看了一眼小包袱,想了想,随即道:“是太阳城有人送来的,似乎是军官之间专门的线路,里面有一些衣物,还有封家信。哦对了,送信的人让属下无比转告您一句话。”
“何话?”
“无解之局。”小兵说完,宁王便愣了一下。
无解之局,是她么?
宁王挥手让士兵先出去,自己也放下了碗筷,走到了那个小包袱那里,手伸出了一下,竟然还有些颤抖似的。
最近这一个月,始终在和敌军斗智斗勇,他甚至都有些忘记那个女孩子了。不过他觉得这件事有些匪夷所思,自己从来记不住女子的长相,现在听到那四个字,脑海中竟然瞬间就浮现起了元锦玉言笑晏晏的样子。
元锦玉这封信,是花了她大价钱的,所以清风客栈也很是看重,从京城带西北边境,过了无数个明哨暗哨,现在终于静静的躺在宁王的面前。
他拿起那封信,信还是封好的,信封上并未写字。他不禁生出了一丝好奇之心,天寒地远,元锦玉这封信,是怎么送到这里,又是写了什么呢?
没用完的饭菜,就这么被他放在一边,凉了下去,而他伸手撕开了信封,见到里面只有一张纸。
信上的字迹很是清秀,但是却棱角分明,带着一丝霸气,更多的是女孩子家的心细和温软。
元锦玉信上的话也是寥寥数语,宁王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
“九哥,见信如唔。此信在你出征那一日送出,想来已经顺利到达你手中。愿九哥战事顺利,一切平安。末,早闻西北好风光,几小国毗邻,今年更互通往来,买卖颇多。几国百姓也多有来往,必定也希望战事早日平定,还其清明盛世。若有日不再战争,锦玉亦想去领略一番塞外风光,祭奠我大周将士洒下过鲜血的地方。”
宁王再看一眼落款,只是一个锦字。




宁王妃:庶女策繁华 第100章 兄妹齐心
但是这一个字,就已经说明了这到底是谁的来信了。
宁王不知自己怎么了,这信上明明就几句话,他却翻来覆去的看了许多。从出征到现在,瑞王也送过几次信,甚至于淑仪娘娘都送来过衣物。
但是却没有元锦玉给自己的这封信,让自己这般欣喜。
宁王又读了几遍,忽然就发现了有些不大对的地方。元锦玉为何会给自己送信,难道只是想表示对自己的关心,或者是想要来西北看一看么?
虽然和元锦玉相处不多,宁王却也知道,这是个心思剔透的女子。反倒是自己,因为不懂和女子相处,在她面前倒是闹了不少笑话。
将信小心翼翼的叠好,放在了贴身处,见快到了商议军事的时辰,宁王也未再用膳,直接便走出了帐篷。
一个在战场,一个在丞相府,两个本来不该又任何交集的人,竟然就这么开始些微牵挂起了对方。
只不过那牵挂中,似乎还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元锦玉在府中也算是度日如年了,十二月中旬,一家人又聚在一起吃了饭。
这一次,相爷解了元赫丰的禁足令,元莹玉也出现在了老夫人这里。
元赫丰的身子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最起码走路的时候,一点都看不出曾经受过重伤的样子。
因为江姨娘的事情,他们兄妹二人最近在府中异常低调,这一次来用膳,也没有多说一句话。
用过膳过,相爷未多留,老夫人将不和的二房三房都打发走了,倒是将崔氏还有元绣玉,元锦玉,元赫丰,元莹玉都留了下来。
江姨娘的事情,老夫人也是知道实情的,此时看着两个孩子,想着相爷刚刚对他们的冷淡样子,不禁体恤的多叮嘱了几句。
“快过年了,听说赫丰近来很是用功,想来也不差这几日,稍微歇一歇,没事出来走动走动。”老夫人很少会这么和颜悦色的安慰人,元锦玉虽惊讶,却并未表现出来,但崔氏和元绣玉的不解,可都是放在了脸上的。
元赫丰也因为江姨娘的事情,成熟了很多,听说进来他一个侍妾的屋子都没进过,整日在屋中用功读书,要参加今年的春闱。
元莹玉原本就沉默寡言,一个月都见不上她几面,现在更是在屋中不出来了,听说江姨娘被赶到庙里之后,她便一直在绣花抄女诫,如此的守礼,让老夫人也有些心疼。
说来也是这两个孩子碰到了一个恶毒的姨娘,不然他们又怎会落到如此地步。
元赫丰上前一步,恭敬的行礼,道:“孙儿谨记祖母教诲。”
老夫人赞许的看了元赫丰一眼,虽然生母被赶走了,但是却让他知道上进起来,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还有莹玉,你的几个姐妹懂的比你多,你平素也该多走动,和她们多学学本事,以后才好许你一门好亲事。”老夫人这番话,是说给元莹玉的。
元莹玉显然有些诧异,江姨娘离开后,她和哥哥在府中的日子就变得很是艰难,刚刚相爷更是一句话都不愿意和她说,本来以为自己的亲事肯定也没人关心,现在祖母却这么许诺,让她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
1...3435363738...10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