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游泳之鱼
更加导致不了京都文化在大内家山口地区的兴起,令到陷入颓废的大内义隆沉迷了这种文化当中,从而导致了家中逐渐因为他的颓废而分割为文武两个阵营,最终导致陶晴贤的谋反,毛利家的乘机崛起,以及罗氏家的乘机入侵吞并,最终而覆灭。
至于细川晴元,若不是他没有打好自身家族内部的根基,从而令家臣成长起来,直至被家臣被流放了。甚至是那明年联合足利义辉的上洛,如按照历史的发展,这一次的上洛还是将会失败的,而细川晴元在战败剃度出家不久后,就会驾鹤西去了。
多么凄惨的下场啊,政良可不想在自身根基还没稳定的时候就在家臣的怂恿下上洛了。
是的,此前政良有关岛津家的转封以及对岛津家在南九州影响力的清除,甚至是对南九州以及西国地区、整个九州的发展计划,这些都会大力阻碍罗氏家的扩张,至少是在将来一段时间里令到罗氏家不能再如西国攻略与南九州战略那般大规模的开战了。
也就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消化所得以及加固根基,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小打小闹了。这也一定程度上令到罗氏家无法在机遇出现的时候全力抓住机遇了。但政良实际也是为此而做了补救的,比如此前已经上路的远征队。即便不能全力抓住机遇,政良也是希望以自身实力最大限度地去抓住机遇的。
而且,在家中家臣大规模地出现上洛心思,并且有点膨胀的情况下,政良更加要保持冷静,甚至还要故意压制一下众人的上洛心思了。毕竟,希望家族加快前进是好的,但不能被一时的**所遮蔽了眼睛,否则这是很容易出事的,至少要等众人冷静下来后,而且罗氏家在后方有一个不错的根基后才能上洛。
以目前的情形来看,一旦为了上洛而暂缓政良此前提出的计划,那么一旦将来在南九州地区跑出来一个岛津家的家伙振臂一呼的,都会有可能有人立即造反的阿。
正所谓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政良宁愿用罗氏家未来几年的快速但不稳定的发展换来根基的稳定以及领地将来的稳定,即便影响了整个家族在战国的布局以及自己的上洛大业,也得咬牙坚持,为的就是为后代打下一个安定稳固的基础阿。
(感谢“百世經綸”的月票支持;感谢“leely”的打赏支持。好吧,码字真的弄得有点眼花了,要去洗个澡休息一下了,要坚持每日一万字以上的更新真不容易啊。)(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976章 岛津臣服
. .
永禄二年(公元一五五九),七月中旬。
耀眼的阳光洒满了日向国北部重镇松尾城的走廊和庭院,布谷鸟的叫声时近时远。政良今天穿戴得格外整齐,端坐于卧房。送往南九州各地的安抚状上,都由他亲自盖上了“天下布武”的大印。
十一岁的本多忠胜此时也正微笑着跪坐在政良的身旁,能够跟随在主公政良的身边,亲自作为主公的小姓协助主公处理政务,他自然是非常高兴的了。
此时,政良已不再是以前的政良,他已经平定了岛津家与伊东家的大部分领地,几乎整个南九州地区都已经纳入了罗氏家的版图,正如他的大印“天下布武”所宣称的那样强大、威严。而本多忠胜亦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本多忠胜了。经过参加了这一次的大会战后,凭借他的聪明和表现,本多忠胜已经开始向一位名将的方向大步迈进了。
“他们如何了?”政良问道。
政良此时所问的正是岛津贵久等人。在接见了前来准备劝说政良的东乡平次后,政良将心中的想法以及担忧都告诉了东乡平次,并且与其深谈了一夜后,东乡平次最终决定支持政良的决定。虽然东乡平次也有着上洛而为东乡家增添一份可以流传后世的荣光的想法,但一向主张以稳妥为准的他,在彻底了解了政良的想法后,当即决定充当政良的使者,反而劝说起那些主张尽快上洛而将他请来的众家臣们了。
在充当政良的劝说使者之余,东乡平次他还受到了政良的任命。成为了与岛津家谈判的罗氏家一方的谈判负责人。当东乡平次出现在岛津家众人面前之时。首先就令到了岛津家上下有点尴尬了。因为当初东乡平次可是岛津家麾下东乡家的人来的,严格地而言,东乡平次原本也是岛津家的家臣了。
只是,当初东乡平次所在的分家在被东乡家的本家吞并之时,作为宗家的岛津家却并没有出手制止,默认了东乡本家的动作,导致东乡平次被流放到了肥前国松浦半岛地区,从而令东乡平次遇到了政良。
现在时过境迁。当初被岛津家所抛弃的东乡平次成为了能够决定岛津家生死的强力大名的重臣,而岛津家众人却是要为了为岛津家争取更多的利益来苟延残喘而与罗氏家谈判,这实在是很讽刺阿。
当然,东乡平次也绝对不会对眼前的岛津家众人生出所谓的故人要好好相助一番的想法的,相反,他直接就提出了作为他们的盟友的伊东家在不久前也向罗氏家提出了投降的消息。这个消息的确令到岛津家众人心中紧张了起来。
人的心思就是如此奇怪,原本没有人与你竞争,所以自然就显得有恃无恐了,结果突然间出现了竞争者,于是就会降低自身的姿态了。于是在经过一番与东乡平次等人的谈判后。岛津家最终还是决定向罗氏家臣服了。
臣服以后,岛津家将离开南九州地区转封至四国伊豫国北部地区。将其在南九州的所有领地都交给罗氏家,同时其水军战船也将被罗氏家所没收,但水军足轻却是可以返回陆地,由其自身决定是继续留在南九州地区还是跟随岛津家离去。
作为岛津家转封的条件,岛津贵久被困的岛津家众人除了一部分需要暂时留在松尾城作为人质以外,其余大部分人都可以立即返回南九州地区。同时,罗氏家将负责将岛津家上下众人以及原本属于岛津家的一部分物资都运送往四国伊豫国地区,并负责在伊豫国当地为岛津家上下提供一块临时领地,作为其临时安身之所。
岛津家将在罗氏家指定的时间内拿下河野家在伊豫国地区的战略重镇剑山城,在此期间,罗氏家将为岛津家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援(物资仅限于一般战国各地常见的物资,对于罗氏家的独有物资、战略物资以及技术等都将不会提供),甚至在将来在岛津家在四国地区立足以后,若是岛津家继续提出物资支援请求,罗氏家也将根据自身情况向其提供物资支援。
当然,这些物资也并非是无偿提供的,首先该协议成立的前提就是将来岛津家境内诸如金矿、银矿、铜矿等所有矿产都将无条件归罗氏家所有,若是在这些矿产所评估出来的价值无法与罗氏家所提供的物资价值相抵的情况下,岛津家还将会以自身领地内的物资甚至是领地来抵扣所欠罗氏家的物资价值。
此外,岛津家在夺取河野家的剑山城,交还此前罗氏家提供的临时领地后,日后岛津家在四国地区所攻占的领地将归岛津家所有。同时,岛津家领地的所有人(除了需要留在九州作为人质的岛津贵久极其家眷以外),无论是岛津家的家臣还是一般的领民,只要这些人愿意跟随岛津家离开,罗氏家则是不能阻止,相对的,若是有岛津家家臣以及一般领民不愿意离开,那么岛津家也不能强求。
总的而言,双方的这一次协议,都得到了各自所争取的利益了。岛津家方面,实际上已经是不得不投降臣服了,因为不但是岛津贵久所率领的这一部分岛津家精锐由于物资消耗一罄,已经无法抵抗罗氏家的进攻,至于领地内的岛津义久等人,虽然依然还在抵抗罗氏家数路大军的入侵,但已经是疲于应对,领地也接连失陷了(为给岛津家的谈判增加压力,罗氏家此前还会及时将南九州地区的情况通报给岛津家上下得知的,而且为了令对方相信,还不断地将在南九州俘虏的岛津家家臣送到谈判之地来,让这些俘虏向岛津家上下详细说明情况)。
更为严重的是,此前岛津家为了向沿海的明国海贼购置大量的铁炮。同时为了筹备骑兵番队而大量购置马匹。如此一来。就造成了岛津家内部物资有限。如今面对罗氏家的的全面入侵,即便岛津义久咬牙全力抵抗,但岛津家的物资储备也是无法坚持下去的了,所以岛津贵久在独自沉思了一日一夜之后,最终还是接受了罗氏家的转封条件。
虽然臣服于罗氏家并且接受了对岛津家上下而言有点屈辱的臣服条件,但岛津家不但保证了家族的延续,而且作为家族的精锐也得以保存了下来。在岛津贵久看来,领地失去后可以再次夺取回来。但作为家中支柱的人才精锐却绝对不能损伤,将来凭借这一部分精锐,也必然能够令到岛津家再次强盛起来的。
而对于罗氏家而言,不但获得了岛津家在南九州地区的所有领地,而且还分别从地理、经济以及军事上对岛津家进行了削弱与限制,这已经是不错的收获了。
于是在代表朝廷的公卿中御门宣秀的见证下,岛津家正式臣服于罗氏家,并且在一个月色不错的晚上,岛津家正式离开被围困了近半年的山谷,进入了政良在北面的罗氏家军营当中(当然。他们所有的武器都是被没收了的,而且也只能够获得勉强保证体力的食物供应)。
而在离开之时。应政良的要求,岛津家在最后一人离开营地之前,还将岛津家在山谷中的军营给直接烧毁了。红红的大火,不但代表着岛津家的势落,更加是向旁边的伊东家大营表示了岛津家的离开。
岛津家放弃阵营并且向罗氏家臣服的消息(罗氏家在岛津家大营燃烧起来之时在南面的罗氏家大营前进行了大声宣扬)顿时令到伊东家大营中的众人震惊不已,紧接着,由于长期以来被围困的压迫,以及缺少物资(尤其是粮食)所引发的不满,当即在伊东家大营中引发了营啸,大量的伊东家士兵开始往罗氏家的阵营冲去,他们是准备向罗氏家投降了。
在岛津家的引发下,一下子企图冲出大营前往罗氏家大营前投降的伊东家士兵实在是太多了,即便一些忠于伊东家的武士家臣等拔刀开始杀人,企图阻止这些士兵的逃跑,但依然于事无补,甚至还因此引发了混战。
若是在以往大家的粮食得到保证的情况下,这些伊东家的武士以及家臣在武力上自然是比一般的士兵要好得多的,但现在大家都是饿得毫无力气,而逃跑士兵还因为需要逃跑求生而激发了更大的力量,于是反而造成了这些伊东家武士以及家臣的不断伤亡。
混战持续了大半夜,直至第二日清晨,当伊东义佑再一次清点人数以后,整个伊东家大营中,还能站起来的人已经不足一百人,其余的人不是逃到罗氏家大营那里投降了,就是在昨夜激战中战死或重伤了。
而就在伊东义佑为此而直接摊倒在地之际,位于南北两面的罗氏家大军也开始缓缓向伊东家的大营逼近了。对此,以伊东义佑为首的不足一百人的伊东家众人却是显示出了其骨气与勇猛,直接就冲出了营地向罗氏家逼近的大军冲杀而来,但可惜的是,在罗氏家的箭雨的射击下,包括伊东义佑在内的伊东家众人都纷纷倒在了冲击的路途之中。随着伊东家大营的陷落,持续了大半年之久、围绕佐伯家领地到得失的激战终于结束了。
事实上,伊东家在不久之前的确是向罗氏家提出了臣服的请求的,但政良却并没有接受。
政良之所以接受岛津家的臣服,并且将其转封到四国地区(这个地区的确是一个围困人的好地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历史中统一了四国地区但却最终臣服于丰臣秀吉的四国征讨大军的长宗我部家,被分封限制于在土佐国后,家督长宗我部元亲空有一身本事也只能郁郁而死,其家族在后来几乎都要被灭族了),主要是因为岛津家在南九州经历数代人,与当地势力盘根错节,而且即便是面临罗氏家的数路大军入侵,也能够缓缓而退,并没有一下子失去太多的领地。
相比起来,若是伊东义佑在日向国还没有被罗氏家入侵之前就向罗氏家臣服,政良或许还会给予伊东家与岛津家一样的转封待遇的。但随着日向国的北部、中部地区分别沦陷,其位于边境地区的小川馆、加久藤城等重镇的开城投降后,即便伊东义佑此时不投降,日向国被罗氏家所占据也是早晚的事情了。
更何况,伊东家也只是刚刚在日向国地区崛起,距离其达到历史中的四十八城城主的巅峰时期还有一段时间,其影响力也只是在日向国中部平原的伊东家起家之地还算强大,但在其他地区,其影响力实际上还是很一般的,这一点,从罗氏家大军进入这些地区后,当地势力纷纷投降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所以,在如此形势之下,伊东家已经没有了向罗氏家臣服的资格了。更为重要的是,若是接受了对方的臣服,那么自然就会在罗氏家中形成以伊东义佑为首的一批南九州地区的家臣势力,这样反而加大了伊东家在南九州地区的影响力,即便将其转封,只要伊东义佑存在着一天,那么其对日向国中部地区的影响就依然存在着,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直接将其解决掉好了。
所以政良在考虑一番后,最终也是没有回应对方的臣服请求,甚至还利用岛津家的撤离而引发了伊东家大营的营啸,从而直接覆灭了以伊东义佑为首的伊东家大营。
与伊东义佑一起战死的,几乎都是伊东家的重臣、精锐,可以说,随着他们的一死,伊东家的没落是必然的了。
在接受了岛津家的臣服以及陷落了伊东家的大营后,政良就率领着众人来到了日向国北部的松尾城,稍作休整以后,岛津家的一部分人就在朝廷代表中御门宣秀的陪同下返回岛津家的领地,开始安排撤离南九州一事了。
至于以岛津贵久、伊集院忠朗为首的几名岛津家人员则是作为人质留在了松尾城当中(虽然签订了臣服协议,而且又有朝廷代表的见证,但这毕竟这只是一张纸张罢了,为了安全起见,岛津家是必须要留下部分重要人员作为人质的)。
而政良刚刚向小姓本多忠胜所问的正是岛津贵久等人在松尾城中最近的情况。于是本多忠胜在稍作思索后,就当即回禀道:
“那几位大人似乎都很安静,几乎从来不出房门,就连日常起居也是在房屋当中进行的。”
“这样吗?”政良听后,也是稍作思索,最后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却是甚好。”
既然对方如此识趣,并没有暗中搞小动作,政良自然是感到满意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了。
事实上,这一段时间以来,岛津家的家督岛津贵久在经过数次的思考以后,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给政良一次反抗了。
对于此并不知情的政良,自然是毫无防备了,于是在时间到了永禄二年八月初之时,岛津家分别退让出了在大隅国西部、中部,以及萨摩国的北部、中部这些地区,退回到了以岛津家居城清水城为起点的萨摩国南部地区,而罗氏家也顺利地交接了岛津家退让出的上述地区领地后,政良也下令让岛津贵久等人返回岛津家去了。
只是,岛津贵久的这一次的离去,却为政良制造出了很大的麻烦。(未完待续。。)
...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977章 非暴力不合作
. .
永禄二年八月初,岛津贵久等人在朝廷使者中御门宣秀以及罗氏家护卫的陪同下,终于乘坐罗氏家的水军船只回到了岛津家的居城清水城了。≮∑,↘x.
在清水城下,他看到了自己的嫡子岛津义久以及其此次子岛津义弘等人。众人相见真的是悲喜交加,悲的是岛津家即将要远离故土了,喜的是亲人、君臣终于再次重聚了。尤其是岛津贵久与岛津义弘相见之时,内心的心情都更加是难以言明了。
岛津贵久一瞬间甚至想到,若是当初没有为了与罗氏家结盟而将次子岛津义弘送去罗氏家,又是否有次子回来的极力反对与罗氏家为敌呢?若是当初他自己听从了次子的意见,避免与罗氏家对抗,那又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不过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再回想已经毫无用处了。
至于岛津义弘,此时他的心中更加是悲喜交加,对于本家面临如此下场,他真的感到很心痛,尤其是这大半年以来,他被父亲软禁在了清水城的牢房当中,对于家中的境况是一无所知的,直至在半个月前,当他被兄长岛津义久释放了出来(原本岛津义弘是自己跑进牢房里去,以此来表示他劝谏本家避免与罗氏家对抗的决心的,但后来随着岛津家与罗氏家对战越发激烈,为了避免岛津义弘在家中又弄出些一些奇怪的事情来,干脆就真的将岛津义弘关押在了牢房当中了),并且被告知岛津家战败被转封到四国地区后,他才彻底了解到了本家的境况。
但此时实在是太晚了。他已经无法为挽回本家的下场而提供任何的助力了。尤其是向主公政良求情就更加不可能了。自小就跟随在政良身边的他是深知政良的性格的,政良决定了的事情只能是去执行,而不能再商议了,更何况此前主公政良已经给过岛津家机会,令他回来劝谏的了。
回到家后的当天晚上,暮色苍茫,岛津贵久连夜与众家臣议定了接下来岛津家逐步退出最后的萨摩国南部地区以及经营四国伊豫国新领地的事宜后,还连夜与岛津义久、岛津义弘、岛津岁久、岛津家久四兄弟进行了一夜的夜谈。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天。几乎都是如此,岛津贵久仿佛要将一切事务都要交待好,并且好好地指导几个儿子如何经营好前往四国地区后的岛津家。
对此,包括岛津义弘四兄弟在内的岛津家众人都不以为意,因为现在谁都知道,作为岛津家能够顺利撤离南九州地区并且在四国安身的条件之一,家督岛津贵久以及诸位夫人等人(除了他们外,岛津贵久的父亲岛津忠良也被政良专门要求留下作为人质,这位已经出家隐居的前岛津家家督也是岛津家的支柱之一的),都将作为人质留在九州居住了。以后的岛津家将由岛津义久来带领了。
也正如众人所预料的那般,在岛津贵久返回家中的第六日。在岛津贵久的亲自主持以及岛津家上下众人的见证下,岛津贵久让出家督之位让给了嫡子岛津义久来继承,岛津义久正式成为了岛津家的新家督。
在继承家督的第二日下午,在岛津贵久等人的目送下,岛津义久带着岛津家最为重要的一批物资以及人员,在罗氏家水军的护送下,正式从坊津港启程前往四国的伊豫国地区。留守在南萨摩国地区陪伴岛津贵久的岛津家最后一批人当中,主要是有次子岛津义弘以及伊集院忠朗等人。
目送着嫡子率领着大批人员与物资消失在远方海面以后,岛津贵久与剩下的人启程返回了清水城。
在返回清水城的第二天,岛津贵久再次与暂时留守的众人商议了一番家族事宜后,他就来到寿山寺当中的愚谷轩拜访愚谷轩日新斋大师。这位出家后自取法号为“愚谷轩日新斋”的大师,正是被后人称为“岛津家中兴的名君”的前岛津家家督、岛津贵久的父亲岛津忠良。
愚谷轩日新斋大师一见到岛津贵久,便出言道:“您脸色欠佳,注意身体啊!”
“是的,父亲!令你失望了。”
对于岛津贵久的话,愚谷轩日新斋大师并没有说话,而是亲自沏好茶,呈给岛津贵久,“事情已经如此,与其再忧心又有何用?”
“哎,今后岛津家就要依靠虎寿丸(也就是岛津义久)他们了。”
“你已经为他们争取到了很多了,如今你我都被要求留在九州,已经无能为力了,他们以后就只能依靠自己了。”愚谷轩日新斋大师轻轻摇了摇头说道,“现在令老衲担忧的是,罗氏政良缘何故意让老衲与你留下阿。”
岛津贵久闻言后不禁紧紧盯住愚谷轩日新斋大师,“父亲大人是说,罗氏政良是另有目的?”
“罗氏政良此人,非俗世之人能参透啊!”
“……”面对父亲的推测,即便是岛津贵久也不知道罗氏政良还会如何利用他们了,为此不由得沉默起来,而且心中原本就有的决定就更加坚定了。
看到儿子岛津贵久沉默了起来,愚谷轩日新斋大师最终还是说道道:“如今只能静观其变了!”
“嗯。”岛津贵久也是点头道,随后他再与父亲交谈一番后就郑重地告辞了。
回到清水城的府邸,岛津贵久取出纸墨笔砚,在书桌前静静地坐了下来。他在思考,要留下一些东西,要让他的四个儿子能够团结在一起,再次重振岛津家。
“父亲大人,该掌灯了……”随着岛津贵久的沉思,夜色渐浓,次子岛津义弘走了进来,悄悄地放下了烛台。
岛津贵久对此并不理会。岛津义弘知道父亲的习惯,于是放轻了脚步,便走了出去。窗外。天色渐暗。室内烛影摇曳。岛津贵久的影子在窗纸上不停地晃动。
“父亲大人……”半晌。岛津贵久口中吐出这几个字,呼唤着已经出家的岛津忠良,此时岛津贵久的双眼已经有点湿润了,“请原谅……我辜负了您的期望阿,请原谅!”
事实上,自从决定臣服于罗氏家并且转封至四国地区后,家中的不少家臣都已经对他这个家督非常失望了,这从他返回家中后所见到不少家臣的神色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这的确是很可笑的。在岛津家面临如此境况之时,众人不去仇恨造成岛津家如此境地的罗氏家,反而是抱怨起他这个家督起来了。而以岛津家此时的境况,他自信的确是真的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了,并且争取为岛津家留下最大的利益的了。至于此前与佐伯家、伊东家结盟联合对抗罗氏家,甚至是出阵支援佐伯家,直至现在,他都自认为是正确的决定来的。
只是无论岛津贵久如何辩解,岛津家此时的确臣服于罗氏家了,而且已经开始转封了。这是事实,这也是众家臣对他不满的有力理由。而且早在当初决定接受罗氏家的臣服条件后,他就预料到这样的状况了,所以他干脆就不辩解了。
1...372373374375376...4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