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陈猿
人妖二族各存默契,谁都没有打破久违的和平,忽忽月余过去,妖族大军已完全撤离九折谷,退守龙刍山、马芝沟、柱天峰一线,据斥候回报,四虫诸族似无意久驻外域,陆续向极西之地秘密迁徙,通往传送阵回转妖域。众人终于放下心来,按照之前的计议,玄门左道诸派各自挑选山门,重起炉灶,悉心栽培门人,着手为长远考虑。
人修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少资质上佳的弟子,当其在仙城之时,诸派多做两手准备,一方面顺应人伦,无缘大道的弟子彼此婚配,诞下后嗣,另一方面遣使者去往人间,挑选身具潜质的凡人,从头栽培,如今被困在外域,断了活水,只能挑选适龄的男女,多多生育,广种薄收。
不过此事虽被提上日程,却并未全面推行,只在正一门、华山宗、千重派、轩辕派、腾霄派等几个大宗门内试行,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诱导撮合,即便是左道旁门,也不愿落下“配种”的恶名,羊肉没吃到,反惹一身骚。
仙都 第一百零三节 无心插柳柳成荫
腾霄派系旁门左道之一,掌门乙真人手段虽强,门下却没什么出挑的传人,究其根源,不是因为弟子资质平常,也不是因为他拙于调教,而是腾霄派的功法另辟蹊径,专一修持“念力”。念力分七层十三门,七层为“入神”、“归元”、“养念”、“驭物”、“察微”、“积势”、“潜化”,要练到第四层“驭物”后,学得一门神通,方有一战之力,在此之前与寻常小门小派的修道人无异,甚至有所不及。
腾霄派历来讲求厚积薄发,然而厚积者众,薄发者寥寥无几,为避免宗门式微,乙真人定下门规,但凡修炼二十载,未能达“归元”的弟子,继续荒废时日徒劳无益,转而炼体,日夜打熬筋骨,成就力士之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腾霄派藏有几宗上乘的炼体法诀,门下炼体士身如铁石,力大无穷,竟压过同辈修道士一头,由此名声在外,甚至有慕名者远道而来,主动投入腾霄派门下炼体。
仙武殿沉入地下,仙城已回不去,好在乙真人得轩辕派丁全真丁长老提醒,将腾霄派上下整个迁至九折谷,这才躲过一场灭顶之灾。眼下人修俱被困于外域,不得不作长远打算,待正一门、华山宗、千重派、轩辕派拣定落脚之地后,乙真人随意指了九折谷西南百里外一座山崖安顿宗门,并向千重派掌门牛寿通讨了一张阵图,布下护山迷阵。
腾霄派门下炼体士不在少数,彼辈无须修炼“童子功”,子女如资质上佳,被师门看中,成为嫡传弟子,赐下丹药分润父母,受益无穷,故此婚配生育皆数寻常。乙真人为壮大宗门,新增一条门规,凡本派炼体士,效力十年以上者,可推举两名子女入腾霄派,暂为记名弟子,以观后效。此举一出,腾霄派上下议论纷纷,腹诽者有之,动心者有之,一石激起千层浪,谁都不能置身事外。
杨易投入腾霄派已有七八年,明别枝明长老看中他是块炼体的好材料,虽然年纪大了些,筋骨僵硬,但腾霄派修道不成,转而炼体的差不多都要这年纪,况且杨易天生神力,修炼“淬骨诀”事半功倍,故此明长老破例将他带回腾霄派,亲自传授他炼体法诀。
明别枝出身仙城“长春门”,天纵奇才,炼体有成,闯出不小的名头,后来宗门衰败,后继无人,这才转投腾霄派效力,为乙真人所看重,积功成为长老。“淬骨诀”是长春门的根本功法,虽不及腾霄派的上乘炼体术,亦有独到之处,明别枝挑中杨易传下“淬骨诀”,内心存了有朝一日重振“长春门”的念头。
“淬骨诀”虽以“淬骨”为名,实则由外及内,皮肉筋骨脏腑循序渐进,杨易深知机不可失,用功极勤,只花了短短五年光景,就将皮肉淬炼完满,进而着手打熬筋骨。明別枝只道他天生神力,实则杨易并非天赋秉异之人,之所以淬炼皮肉如此之快,是由于机缘巧合,糊里糊涂吞服一枚“云丹砂”的缘故。这“云丹砂”是上古修士所遗之物,辗转落入杨易之手,经历着许多年月,本身无人可识,再加上药力流失衍变,明別枝竟没有看出端倪来。
明別枝虽是腾霄派长老,终究是外人,炼体士修不成“念力”,杨易虽是可造之材,足以继承他的衣钵,毕竟低人一等,好比武林中外门硬功低内气内力一头,非长久之计。如今掌门乙真人广收记名弟子,他倒是动了点心思,亲自为杨易挑了两个好生养的侍妾,催促他尽快诞下佳儿女,过得三年五载即可入门修炼。
二女一名殷桃,一名蒲英,俱是侍女出身,殷桃来自轩辕派,蒲英来自法相宗,容姿虽佳,但对杨易来说,曾经沧海难为水,哪里看得上。不过这些年磨砺下来,他自知身份卑微,早已收起了心高气傲,谢过师尊,大大方方收下二女,纳入房内充当侍妾,既不冷淡,也不贪恋,其中分寸拿捏很好,令明別枝颇为欣喜。
不知是不是阴阳调和的缘故,久未突破的炼体瓶颈有所松动,杨易将筋骨淬炼过一重,明別枝老怀大慰,着实勉励了几句,赐下一瓶丹药,命其抽空去一趟九折谷坊市,一来紧绷的弦易断,也须散散心,稍加放松,二来收购几味炼体的药材,虽不是什么珍稀之物,但用量极大,宗门收储已不多了。
杨易不通御器飞腾之术,赶路全凭双腿,不过对炼体士来说,百里之遥实属平常,翻山越岭,遇沟堑阻路则一跃而过,无移时工夫便来到九折谷,连大气都不稍喘。杨易整了整衣衫,向守卫出示腾霄派腰牌,从容踏入谷中。
之前从仙城匆匆来到九折谷,兵荒马乱,人心不安,也没怎么多逛,杨易打算趁这次离山的机会,好生盘桓几日。他先到坊市收购药材,不计多寡,不计贵贱,七七八八都收入囊中,看看日头近午,寻了个酒楼痛痛快快喝上几壶。
正畅饮之际,身后有人招呼,杨易回头一看,却是法相宗的旧相识侯祎,他是第一拨进驻九折谷的仙城修士,就此扎下了根,再没有离开半步,此人道行虽平常,方方面面关系都很熟络,八面玲珑,颇为吃得开,据说连法相宗的宗子田师兄都对他另眼相看,不无倚重。
杨易邀请侯祎入座同饮,撤去残席,重上酒菜,侯祎见他出手阔绰,猜到他此番是为宗门采办物事,一进一出油水丰厚,不在乎这点小钱,当下笑嘻嘻坐在他下首,提起酒壶斟满美酒,主动敬了他一杯。
二人寒暄了几句,侯祎旁敲侧击问起他来意,炼体所用药材,常见的就那么几味,没什么可藏掖,杨易坦然相告,侯祎思忖片刻,表示愿意居中牵线,或许有办法,杨易自然不吝许下好处,于是乎你一杯我一杯喝了不少。上好的红罗仙酒后劲颇大,侯祎面红耳赤,喋喋不休,无意中说起华山宗涂长老、轩辕派轩辕掌门、弥罗宗魏宗主俱沦陷在仙城,音讯渺茫,这是近来最热火的谈资,杨易也有所耳闻。不过侯祎接下来的一句话,却令他为之一怔,“你可知晓,弥罗宗主本不姓魏,他在人间行走时,真名唤作‘羊护’……”
杨易反复确认是“牛羊”之羊,而非“木易杨”,心中的震骇无可言状。
仙都 第一节 宜未雨而绸缪
杨易因遭遇一桩大失意事,心如死灰,投入腾霄派后埋头潜修,两耳不闻窗外事,时隔多年有所平复,得闻魏十七的真实身份,这才怦然心动,有所振作。他在九折谷逗留了数日,暗中打听弥罗宗主的消息,种种传闻都指向一个事实,魏十七神通广大,隐隐凌驾于仙城诸派掌门之上,与仙主妖皇比肩,鼎足而三,若魏宗主当真是他所知晓的那个羊护,有当年的情分在,未必不是他的机缘。然而魏十七已失陷在仙城,生死未知,纵然心动,终究是知道得太迟了。
侯祎居中牵线,将杨易引荐给法相宗宗子田嗣中,辗转结识了正一门的弟子陶金蟾,以高出市价三成的灵珠丹药,购得一批炼体药材,而后回转腾霄派,向明别枝明长老禀告。他原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才能说服师尊,搭上陶金蟾这条线是为长远计,眼前的损失完全可以接受,但明别枝显然心不在焉,匆匆看了几眼,便命童子将药材收入库房,随口勉励了徒弟几句,根本没有清点的意思。
杨易将准备好的说辞咽回肚中,小心翼翼问起近日可有什么事发生,明别枝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也没有瞒着徒弟,告诉他华山派涂长老和轩辕派轩辕掌门联袂回转外域,暂于大沱江金石峡落脚,玄门左道大派掌门纷纷前往打探消息,乙真人亦在其中。杨易立刻意识到问题所在,外域与世隔绝,只有一座传送阵连通妖域,涂长老和轩辕掌门又是从何而来?他们为何不去九折谷,而是留在了金石峡?
明別枝看出了他的心思,长叹一声道:“万事有掌门做主,莫要吃淡饭,操闲心……”他这句话半是告诫徒弟,半是劝说自己,但涂真人与轩辕青来得如此蹊跷,仙城究竟发生了什么,令他心痒难忍。
数日之后,乙真人回到腾霄派,召集诸位长老议事,明別枝亦在其列。修持念力至四层“驭物”,可谓登堂入室,再往上每进一层都万分艰难,机缘毅力耐心缺一不可,腾霄派六位长老,只有三位是嫡传弟子出身,念力修持至第六层“积势”,剩下三人都是外来户,为宗门立下大功,才晋升长老之位。乙真人并无门户之见,对六位长老一视同仁,腾霄派在他手上蒸蒸日上,仅次于左道之首轩辕派,并不完全是他神通了得、道行深厚的缘故。
乙真人知道众人最关心什么,斟酌言词,揭开仙城变故的真相。外域天地不可恃,仙主将空积山挪入仙城,封禁“血气种子”,不想雪山崩解,“血气种子”趁机脱逃,仙城困之不住,幸赖弥罗宗主以一己之力加以镇压,暂且无有大碍。仙主竭尽所能,也已陷入沉眠,不知何时才会醒转,魏宗主携“血气种子”去往妖域,寻求妖皇相助,涂长老与轩辕掌门一路护送随行,借道妖域传送阵回转外域,人修再度迎回二位大能,人心大定,士气大振。
诸位长老面面相觑,过得片刻,明別枝试探道:“既然魏宗主携‘血气种子’去往妖域,仙城空虚,不知何时方能回转故地?”
此言一出,五位长老纷纷点头,不想乙真人却摇首道:“空积山挪入仙城,惊天动地,先是七七四十九日罡风,再是九九八十一日雷火,天威之下,万物崩坏,仙城灵机破灭,已沦为一片死地,此乃涂长老与轩辕掌门亲眼所见。况且仙主以星锁封禁仙城,魏宗主等三人合力,大费周折,好不容易才打开一道罅隙,脱身逃出,回是回不去了!”
众人心情都有些沉重,外域天地虽大,通往外界的传送阵为妖族把持,终究不得自由,长此以往,只怕人修的衰落在所难免,妖族无须再打生打死,耐心等待,即可再现上古盛况。乙真人轻描淡写道:“仙主以无上神通置下星锁,犹可打破,何况这区区外域?当其初辟之时,尚不能承受吾辈随手一击,如今虽经血战夯实,又安知没有薄弱之处?即便天地浑然一体,坚不可摧,你我道行一日日累积,终可破碎虚空,打破牢笼!”
掌门发话,众人自然颔首附和,但他们心中都清楚,打破仙城星锁全靠弥罗宗主魏十七之力,三人合力云云,只是给涂长老和轩辕掌门留些面子,外域可没有第二个魏十七,靠他们几个苦苦修炼,累积道行,熬到寿元耗尽也看不到希望。不得不说,修道人资质最为要紧,机缘努力还在其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或许还能磨成针,木棍磨到死也只能磨成牙签,牙签岂可破开天地!一念及此,诸位长老都有些沮丧。
乙真人见气氛有些凝重,犹豫片刻,还是没有提及飞升一事。此番涂长老和轩辕掌门回转外域,不往九折谷,而是停驻于金石峡,意味着从此潜心修炼,不再插手人修之事,轩辕青甚至将掌门之位让与丁全真丁长老,摆明了从此不问外务,令诸位掌门震骇之余,有些措手不及。乙真人与轩辕青一向交好,私下里相询,轩辕青提及飞升鬼灵域,透露了几句内情,左道旁门自当彼此扶持,他先行一步,尝试冲击“元神境”,日后待乙真人功行深厚,安顿好腾霄派,再到金石峡来见他,二人共参大道。
念力七层十三门,乙真人修持完满,登峰造极,已是腾霄派历代第一人,但他隐隐察觉第七层“潜化”极尽念力种种奥妙,却犹未到尽头,但再往上该怎么走,尚且毫无头绪。人寿终有尽头,乙真人原以为此身止步于此,开始思忖转世后事,轩辕青却道破一条登天之路,令他眼前豁然开朗。乙真人一一审视诸位长老,轻轻咳嗽一声,道:“贫道执掌腾霄派已近五百载,功过自有人评说,自忖不曾愧对历代祖师。有道是‘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今日要问一声,有谁人可接替贫道,执掌腾霄派?”
仙都 第二节 姜性老辣
翟不易翟长老心中打了个咯噔,皱眉道:“掌门师兄夙兴夜寐,居功至伟,腾霄派幸赖掌门师兄,才有今日繁荣之象,何出此言?”那翟不易却是乙真人的师弟,心高气傲,向来只服师兄一人,见师兄有意退位,心中大不以为然。
乙真人徐徐道:“吾辈困于外域,是难关,亦是机缘所在,贫道近来感应天地气机,有更进一步之兆,决意闭关修炼,宗门事务要拜托诸位长老多费心了。”
此言一出,众人默默无语,乙真人道行修为已超越腾霄派历代祖师,堪称前无古人,更进一步,那要高到何等程度?念力修持至第七层“潜化”之上,更有别样风光?翟不易心潮澎湃,立刻改口道:“掌门师兄修持要紧,宗门事务,自有吾辈担当,定不叫掌门师兄担心!”
明別枝亦起身道:“明某得宗门扶持,才有今日的成就,掌门但有嘱托,定将竭尽所能,兢兢业业,不敢有失。”
腾霄派长老内外有别,隐隐以翟不易和明別枝为首,二人既然表明态度,其余四位长老自然出言附从,意见空前一致。乙真人微微颔首,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贫道以为,陆阙陆长老可暂领掌门之职,凡事由六位长老一同商议,日后有适合的人选,再邀请诸派观礼,诸位意下如何?”
陆阙稍一犹豫,缓缓拱手道:“掌门既然吩咐,陆某敢不效力。”
腾霄派六位长老中,陆阙年岁最长,论辈分乃是乙真人的师叔,平日里性情有点“蔫”,甘居翟不易之下,不显山不漏水,甚少出头,乙真人深知这位师叔的能耐,进去或有不足,守成绰绰有余。师徒一脉相传,名正言顺,暂领掌门之职,不登掌门之位,众人也心平,诸位长老俱无异议,就此定了下来。
陆阙想了一想,郑重道:“掌门闭关修持乃宗门大事,不知定于何时何处,所需之物可否备齐?”
乙真人淡淡一笑,道:“诸位长老无须操心,贫道不日将外出远游寻求机缘,如有难决之事,可与轩辕派丁掌门商议,我左道宗门同气连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轩辕派与腾霄派相互扶持,当可共渡难关。”
陆阙颔首应允,他为人处世虽“蔫”,却是个明白人,掌门叮嘱他们要交好轩辕派,不因一时一地得失背弃盟约,意味深长,他已察觉到腾霄派内暗流涌动,颇有因运而起,联合玄门大派,持左道牛耳的言论,言者无罪,但掌门始终持反对态度。宗门兴衰无常,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掌门坚持与轩辕派站在一起,并且甘居次席,显然并不看好玄门诸派,不,应该说相比于濮合道与左静虚,他更信得过轩辕派掌门轩辕青。
乙真人看了陆阙一眼,稍一犹豫,又道:“上古之时妖修横行天下,人修沦为血食猎物,那时飞升上界的大能,尽是血脉强横的大妖,直到血气之祸爆发,人族才应运而起,仙城得以与妖域分庭抗礼,这万千载以来,最接近飞升化境的人修,唯有轩辕派祖师厉阳子,轩辕派底蕴深厚,轩辕掌门惊才绝艳,这一节须得切记不忘!”
众人为之悚然,暗暗记在心中,掌门这一番话意味深长,似在暗示什么,又没有说破。陆阙琢磨得更深一层,轩辕青与涂真人视仙主旨意为无物,留在仙城与弥罗宗主共抗天威,助魏十七收去“血气种子”,打破星锁逃出牢笼,转而投入妖域,这背后是魏十七与离空子在扳手腕,掌门认同轩辕青的选择,更看好魏十七,这是何等惊天的内幕!
三日后,乙真人安顿好未尽之事,飘然而去,驭剑消失在苍茫云海间,腾霄派代掌门陆阙正式执掌大权,昭告玄门左道各派。先有轩辕派丁全真丁长老接任掌门之位,接着腾霄派步其后尘,只不过乙真人并未卸任,只是将陆阙陆长老推到台前,代掌宗门,这其中定有缘故,一时间诸派众说纷纭,各自猜测。
华山宗宗主左静虚独立中宵,仰观流星,心中反复思量着大长老涂真人的一番话,心中不无唏嘘凄凉。人寿终有尽时,修道千载亦难逃大去,此身陨落,神魂转世之说,终属虚无缥缈,姜性老辣,涂长老决意押上身家性命,一切的一切,赌一把飞升上界。合气、开脉、结丹之上,更有“元神境”,大道三千,百川归海,然而终道却并未落在此界,而是指向鬼灵域。左静虚身为华山宗宗主,骤然闻此,也不禁心神失守,诸多念头纷至沓来,遏制不住意马心猿。
涂真人寿元将近,不得不为之,但轩辕青正当盛年,却也毫不犹豫舍弃外物,追逐大道,这令左静虚情何以堪?若说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妖族大能飞升上界确凿无疑,弥罗宗主的女弟子破碎金丹,凝结元神,更是二人亲眼目睹,此界只是一个小池塘,还有什么值得缱绻留恋的?
涂真人在金石峡闭死关,左静虚劝说他要慎重,既有公心,也有私意,然而涂真人心意已决,不容他人置喙,连仙主的旨意都置之不顾,他的劝说又能起多大力量?涂真人交托后事时,并未提及李希夷和胡慕仙,显然另有安排,联想到不久之前,师徒二人以历炼为由,双双投极西之地而去,显然涂真人早有安排。外域极西之地有连绵群山,名为“连涛”,据传通往妖域的传送阵即藏于群山深处,由猿族昼夜把守,李希夷与胡慕仙当是奉涂真人之命,去往妖域投奔弥罗宗主,左静虚心知肚明,既没有说破,也没有阻挠。
与轩辕青不同,左静虚主动交好魏十七,只是想押一门闲注,留一条退路,并没打算彻底倒向对方,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华山宗与弥罗宗之间的情分,也变得时断时续,若有若无。但他并不后悔。
时日推移,外域风平浪静,妖族一退再退,退入连涛山,让出外域广袤腹地,人族小心翼翼向西推进,却愕然发觉,马芝沟已成为人妖二族对峙的最前线,无数修炼血气正法的下层妖物扼守马芝沟,横眉冷对,等待人修率先打破默契。
仙都 第三节 一念起一念灭
田嗣中眯起眼睛打量马芝沟,妖物纷纷从板土坡涌出,一个个凶形恶相,毫不掩饰杀意,他犹豫片刻,打了个手势,命一干历炼的弟子就此退去,马芝沟是他们此行的终点,到此为止,速速打道回府。法相宗弟子毫无异议,华山宗三代弟子之首冯人蓼微有些犹豫,皱眉问道:“马芝沟不过是些下层妖物,为何不趁机清剿了?”
此番华山宗与法相宗遣弟子深入外域历炼,以田嗣中为首,冯人蓼为副,前者是法相宗宗子,后者只是华山宗三代大师兄,按说高下立判,但玄门左道的隔阂由来已久,殊难消除,冯人蓼暗中作梗,数度与田嗣中对峙,要争个分庭抗礼,不愿玄门落在下风,令田嗣中颇为不悦。华山宗出挑的人物,他也不是没有打过交道,有性情的前提是有手段,在他看来冯人蓼比起李希夷差远了,不知他哪来的底气。
仙城宗门兴衰起落,分合散聚不知凡几,一代新人换旧人,每一代新人旧人,总有一位刁蛮娇气的小师妹,一位呵护备至的大师兄,田嗣中本不打算深入外域腹地,直抵马芝沟一线,但冯人蓼为了讨小师妹沈明珠的欢心,引着师弟追逐一头雪精兔,直撵出千里之地,不慎被马芝沟的妖物发觉。
那雪精兔实在长得好,通体雪白,眼似红宝石,活泼灵动,奔走如飞,也难怪沈明珠见猎心喜,说什么也要捉到手,带回洞府当灵宠。雪精兔哪里知道它的命运,为了逃脱人族的魔爪,慌不择路逃向马芝沟,结果被一头狼妖顺手拿下,拎着耳朵提在手里,血脉压制之下瑟瑟发抖,一个劲装死。
沈明珠早将雪精兔视为囊中之物,见它落在一头老狼手里,心疼得跟什么似的,拉着冯师兄的胳膊一个劲摇,逼他去把雪精兔救下来,冯人蓼身为大师兄,总还有几分脑子,皱着眉头踌躇不决。那狼妖似乎察觉到对方的犹豫,咧嘴狞笑,拎起雪精兔送到嘴边,咬下两只耳朵,慢条斯理咀嚼着,血沫从黄牙缝中挤出,沈明珠尖叫一声,用力一拧师兄的软/肉,叫道:“你是个没良心的孬种!”
田嗣中冷眼旁观,好笑之余深觉可厌,这般行径又与凡夫俗子何异?他看到冯、沈二人,仿似看到了自己,幡然醒悟,对李希夷的最后一丝不舍亦烟消云散,昨日之日不可留,一念起,一念灭,他已不再是过去的自己了。
那狼妖将兔耳嚼烂了咽下肚去,又将脑壳送入口中,慢慢咬破颅骨,吮吸着鲜血和脑浆,啧啧有声,脸上露出残忍的笑容。沈明珠气得浑身乱抖,跺着脚又掐又拧,不依不饶,冯人蓼终于按捺不住,祭起“七宝如意”,白光如匹练横贯天空,朝那狼妖当头击落。
田嗣中暗道不好,正待出手阻止,却已经迟了一步,“七宝如意”疾如电光,稍纵即逝,那狼妖猝不及防,天灵盖被重重击中,“噗”一声轻响,犹如打碎了瓢壳,四肢一软,颓然瘫倒在地。雪精兔从狼爪挣扎而出,瑟瑟发抖,眼中血色淡去一层,伤势迅速复原,连咬去的两只耳朵也重新长了出来。
妖物齐齐怒吼,蜂拥而出,奋不顾身扑向众人,冯人蓼一不做二不休,祭起“七宝如意”横冲直撞,连杀三妖,蓦地一条强壮的胳膊扬起,五爪将“七宝如意”死死扣住,如同探入一锅沸油中,皮开肉绽,滋滋作响,骨节间腾起一团团血雾,宝光急剧闪动,一点点黯淡下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