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仙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陈猿

    朴天卫意识到秦子介原先的安排是颠覆仙都,破而后立,掌门并不认可动荡,因此借着惩处钩镰宗之际设置障碍,表明态度,他及时插手,命秦子介停止一切动作,撤出暗桩,镇之以静。

    事实证明,朴天卫的决定完全正确,邓元通的仙都,固然因陆葳宋韫等人的加入实力大增,但也因此与飞羽宗暗生隔阂,渐行渐远,魏十七的两通书信,褚戈的亲自造访,顺顺当当让仙都站到了五行宗一边。

    只是在撤出侯江城时,出了一点意外,一点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意外。




第九十七节 扯到风就是雨
    寇玉城在蛮骨森林十年苦修,精擅追踪之术,他在鬼门渊仔细搜查,侯江城留下的痕迹,逃不出他的视线,季鸿儒等人遗漏掉的蛛丝马迹,在他眼中拼凑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种种迹象表明,侯江城撤出仙都后,在鬼门渊逗留了一段时间,离开之前匆匆布置了一具伪装的尸体,以混淆视听。在这段时间里,他躲在一个隐蔽的树洞里,日以继夜,深入简出,只在必要时才捕杀鸟兽,生吞活剥了充饥。

    之后,他凭空消失,无影无踪。

    凭空消失,听上去很离奇,但对剑修来说,无非是御剑遁空,并无稀罕之处,可问题在于,侯江城只是一名凝炼道胎失败的外门弟子,即便有飞剑在手,也御无可御。

    寇玉城只管用三根手指捏着茶碗,一碗又一碗喝着滚烫的茶水,伤脑筋的事,都推给褚张二人去想。

    张观峰沉吟片刻,斟酌道:剑修须得突破御剑关,御剑术小有成就,才能御剑飞行。侯江城若当真破空飞去,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有人挈带,要么身怀至宝

    这不是关键。褚戈打断他,秦师叔命他撤出仙都,他为何不与周师弟会合,反而在鬼门渊逗留?

    他所说的周师弟,乃是秦子介的徒弟周戟。秦子介在仙都布下的两条暗线,向来由周戟联络,侯江城本该借故离山,潜行至西泯江畔的一处山坳中跟周戟会合,一同返回流石峰,但周戟等了半月有余,迟迟不见他出现,这才有所警觉。

    张观峰迟疑道:在鬼门渊逗留,莫非为了汲取离火之气,突破瓶颈?早不汲取,迟不汲取,偏偏在这个当口汲取,他自己都觉得难圆其说。

    寇玉城忽然插了一句,我在蛮骨森林中杀过一个太一宗的修士,找到了一枚玉简,好像叫什么离火洗器诀,以离火之气淬洗法器法宝,粗粗炼化,能加以控制,发挥数成威力

    张观峰眼前一亮,那枚玉简呢?

    寇玉城漫不经心道:没什么用,丢掉了。

    唉张观峰叹了口气,好生失望。

    离火洗器诀?这倒有可能褚戈若有所思,从头至尾又想了一遍,推测道,侯江城离开仙都前,说不定得了一宗了不得的法宝,不甘心落在旁人之手,便偷偷来到鬼门渊,借离火之气洗炼,而后布下疑局,遁空飞去。嗯这件法宝一定非同小可,能飞天遁地,他宁愿放弃拜入昆仑门下的机会,也要保住这件法宝

    姑且不论有没有法宝,侯江城又从哪里学来离火洗器诀?张观峰忍不住想笑,师兄真会开玩笑,异想天开。

    褚戈看了他一眼,悠悠道:侯江城被刘柏子引入仙都之前,秦师叔先一步遇到了他,才有了之后的种种布局,焉知秦师叔遇到侯江城之前,他没有被太一宗先一步收入囊中?兴许他先是太一宗埋在昆仑的暗桩,然后才是秦师叔埋在仙都的暗桩。

    这这怎么可能张观峰的脑子一时间转不过弯来。

    区区昆仑旁支,根本不在太一宗眼里,侯江城在仙都这么多年,也算是明珠暗投了,他心生不忿,再加上法宝的引诱,一时起了贪念,打算占为己有,另投东海或南蛮之地,出人头地,也未可知。

    乍一听,匪夷所思,细细想来,越想越觉得合情合理,换作是自己,只怕也会这样选择。张观峰喃喃自语道:会是什么法宝呢?

    这就要问一问邓元通了。

    我去找他!张观峰心痒难忍,跳将起来,大步冲出门去。

    褚戈笑笑道:他就是这么个脾气,扯到风就是雨!

    无移时工夫,张观峰领着仙都派的代掌门回转,一迭声地问他。他的举动有冒失之嫌,但邓元通没有流露出任何异样,倒不是因为他胸有城府,而是他知道自己的处境和位置,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的一部分。

    说起侯江城之事,邓元通没有隐瞒的必要,几句话,把来龙去脉说清,原来所谓的法宝,就是奚鹄子遗下的七禽剑。

    褚戈反复盘问遗失七禽剑细节,似有所指,邓元通不是精细人,隐隐觉得其中有文章,却没有十分放在心上,反倒是寇玉城察觉了什么,神情有些古怪。

    喝了几碗茶,邓元通告辞离去,隔了半晌,褚戈叹息道:没想到,真是没想到!

    张观峰摸不着头脑,好奇地问:师兄,那七禽剑

    褚戈道:侯江城在鬼门渊逗留期间,汲取离火之气,将奚鹄子留在七禽剑中的剑种炼化,占为己有,这里有个疑点,以他的修为,如何能驱使飞剑?若我所料不差,侯江城当是借助‘剑中乾坤’的神通遁空飞去,‘剑中乾坤’与剑诀无关,乃是七禽剑自身的神通,难怪他会起了贪念,甘心舍弃重归昆仑的大好机缘!

    自具神通的飞剑?难怪张观峰艳羡不已,只是侯江城不知所踪,虽然知道七禽剑落在他手中,但天下如此之大,也无处去寻了。



第九十八节 我想听真话
    诸事已了,魏十七一身轻松,只等褚戈与邓元通敲定归附的细节,而后回转流石峰,闭关修炼。

    这几日在仙云峰上,他过得很是悠闲,整日介拉着秦贞四处闲逛,拜访一干旧雨新知。昆仑掌门的师侄,哪个不愿意交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客套之余,连带着秦贞都高看一眼。

    这正是魏十七的意图。五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仙都虽有五行宗撑腰,毕竟是外人,为秦贞打算,他更愿意站在她身前,未雨绸缪。

    今日的魏十七,已不同于过往,在流石峰,或许他只是崭露头角的新人,但在仙云峰,他已是实打实抗衡旁支掌门的厉害角色,即使不愿深交,也犯不着得罪。

    秦贞脸皮薄,一开始有些不好意思,渐渐也就习惯了,她没有深思魏十七这么做的目的,师兄要她陪,她陪着就是了,何况,这一别,要整整五年。

    这一日,他们来到仙云峰后山,拜见陆葳和宋韫,在扁竹林旁的草庐中谈了好一阵,说及岁末赌局的种种,陆宋二人相视而顾,恍如隔世。

    她们离开流石峰太久,难免怀念。

    离开扁竹林后,魏秦二人在后山信步闲走,偶然遇到了刘木莲。

    刘木莲还是老样子,黑黑瘦瘦,头发枯黄,腼腆而怕生,她投在李木子门下,运气不错,凭借苦道人留给她的一瓶丹药,跌跌撞撞凝成道胎,跌跌撞撞突破剑种关,又跌跌撞撞突破御剑关,因此进入了陆葳的视野。资质平平,却能连过三关,这不是用侥幸二字可以解释的,陆葳叮嘱李木子悉心栽培,亲自将玄阴诀传授与她,这些年她无以遣怀,一心修炼,凌驾于宋韫的徒弟铁仰真之上,隐隐然已是钩镰宗三代弟子第一人。

    但这三代弟子第一人,水分不少,钩镰宗最出色的金佩玉余瑶夏一斛钱鸳四人,已被迫投入他宗,不知近况如何。

    说了几句寒暄的客套话主要是魏十七说,刘木莲听,偶尔插上几个字,她本来就不善言辞,秦贞站在一旁,容光照人,心中更不是滋味刘木莲鼓起勇气道:魏大哥,我有话想问你,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这句话她私下里不知练习了多少遍,此时说出口,还是禁不住声音颤抖。

    秦贞善解人意,抢着笑道:师兄,你们聊,我先回薜荔洞了!她朝刘木莲和善地笑笑,回身踏上山路,消失在树丛后。

    有什么事吗?魏十七猜到了几分,却不说破。

    刘木莲望着秦贞窈窕的背影,咬了咬嘴唇,道:魏大哥,你和秦贞师姐

    魏十七笑了起来,你想问我们是什么关系?

    刘木莲有些尴尬,又想听魏十七亲口说出答案,飞快地点了点头。

    魏十七想了想,道:我们是一同成为仙都试炼弟子的,当时她年纪还很小,我是师兄,她是师妹。后来,我们就在一起了。

    在一起呵刘木莲幽幽叹了口气,这就是她认识的魏十七,换一个人或许会瞒瞒藏藏,他却总是那么坦荡,那么理所当然。

    她问:你很喜欢她?

    我们为什么要说这些?魏十七委婉地暗示她,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推心置腹。

    是啊,她有什么资格问这些呢?刘木莲情绪低落,怔怔地说不出话来。

    没什么事的话,我先走了!

    刘木莲突然伸手拉住他的衣袖,鬼使神差地道:魏大哥,我们为什么没能在一起?

    魏十七微微皱起眉头,似乎在考虑,怎样回答才能不伤害她,刘木莲有些心慌,加了一句,我想听真话

    你会遇到更合适的,感情是不能勉强的,太熟悉了没往这方面想,只是兄妹之情,我们不适合,对你没感觉,喜欢我哪一点我改,其实我更喜欢男人巴拉巴拉巴拉,多么熟悉的问题,言情剧回答了无数遍,温和的,委婉的,绝情的,直接了当的,需要悟性的,总有一款适合你,只是刘木莲想听真话,魏十七就说真话,最伤人也是最决断的真话。

    他说:真话就是,我只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

    刘木莲愣了一下,伤心,失望,苦涩,怨恨,所有这些应有的情绪都没有出现在她脸上,她反而像个小孩子一样笑了起来,仿佛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整个人轻松起来。她说:我会变漂亮的,让你刮目相看。

    魏十七揉揉她的头发,就像当年在枯藤沟时一样,好,我等着。

    他是在开玩笑,也不是在开玩笑。



第一节 别担心待会见
    回到流石峰后,魏十七安顿好一应琐事,着手为闭关做最后的准备。

    阮静授予他的剑诀利在速成,修炼本命神通本无需五年之久,但追不回息壤,贸然将剑丸吸入体内,实属不智,姜永寿的螭龙血脉远比他浓郁,能化形为半人半龙,兀自熬不过五金之气的侵蚀,他自忖凶多吉少,决定先行修炼太阴吞海功,即使不能成就琉璃金刚铁檀玉晶之类的法体,至少要将肉身强化到极致。

    在闭关之前,他有意求见掌门,清明却告诉他掌门亦在闭关,不到昆仑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不容打扰。魏十七只好退而求其次,问清明讨要鬼脸令,在玉海逗留了半个月,遍阅玉简,所得甚少,无论是太阴吞海功,还是修炼本命神通,都是源自妖族流传的功法,玉海中也没有收藏。

    他这一趟闭关修炼,关系到掌门谋划的大事,清明也不敢怠慢,大开方便之门,亲自为他挑选了一处隐秘的所在,事先连魏十七都蒙在鼓里,没有露半点口风。

    这一日是正月廿一,流石峰上白雪皑皑,一派清冷,余瑶半身探出长窗,目送魏十七踏着栈道一路向北,留下两行深深浅浅的脚印。

    在视线的尽头,她望见清明小小的身影坐在栏杆上,抓起一团雪塞进口中,仿佛一个虚幻的影子,随时都会消失。

    魏十七与清明会合,交谈了几句,二人沿着栈道向北,穿过无涯观进入北翼,路过海天阁和烛阴阁,来到青冥阁前,冬日的暖阳下,匾额上青冥二字龙飞凤舞,直欲破空飞去。

    清明没有停住脚步,领着魏十七登上青冥阁,一重重禁制豁然中分,如同被一柄无形的利剑剖开,畅通无阻,天地元气涌流荡漾,禁制在他们身后层层合拢,恢复原状,重新封锁了来路。魏十七亦步亦趋,不敢踏错半步,清明身后投下的阴影越来越浓,与他小小的身躯不成比例,恍惚间,魏十七觉得自己湮没在他的阴影里,永远也无法走到灿烂的阳光下。

    拾阶到尽头,出乎意料,青冥阁的最高层只是一座三面通透的阁楼,背倚悬崖,俯瞰深谷,方圆不足六尺,两个人走进去都显得有些拥挤。

    不知是不是错觉,魏十七隐隐觉得危险,仿佛被猛兽窥探,一时间有些局促不安。

    清明朝他微微一笑,屈指弹出一道剑气,诡异/地没入虚空中,悄无声息,位置正在阁楼正中的一点。魏十七心下一凛,凝神细看剑气消失处,未见任何异状,忽然间眼前一阵模糊,如同沙漠上炽热的空气扭曲了景象,三个法阵凭空浮现,齐齐往下一落,彼此重叠在一起,相互勾连,光华流转,刹那间汇成一团耀眼的白光。

    进来吧,无须惊慌,这是个传送阵。清明走到法阵中央,朝他招招手,魏十七恍然惊醒,急忙上前走到他身旁,屏息等待。

    清明把手缩在袖中,一掐剑诀,法阵缓缓转动,速度渐快,片刻后嗡一声轻响,二人顿时失去了踪影。

    天旋地转,眼前一花,魏十七发觉自己置身于一条甬道的尽头,甬道向前延伸消失在远处,宽丈许,高三丈,顶部呈轻微的拱形,四壁由灰白色的石块砌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彼此吻合得极其紧密,只留有一条淡淡的细线,表面浮动着一个个神秘的符文,明暗变幻不定,甬道两旁,每隔数十步有一扇紧闭的石门,门上铭刻着甲申丁卯之类的干支纪数,字迹为利器刻下,剑拔弩张,锋芒毕露。

    清明解释道:这里是御剑宗闭关修炼的密室,每一扇石门背后,都藏着无数故事和秘密,历来只有把青冥诀修炼到剑气境界的核心弟子才能进到这里,寻求机缘,尝试再度突破,你是数千年来第一个例外。

    他向前行出百余丈,停在纪数为癸未的石室前,伸手按住沉重的石门,衣袖遮住他的五指,魏十七听到几句急促的咒语,诘屈聱牙,晦涩难懂,石门闪过一道黄芒,向内缓缓打开,眼前白茫茫一片,似乎笼着一层厚纱,什么都看不见。

    进去吧。清明侧转身,招呼了一声。

    魏十七心头猛地跳了几下,危险的预感越来越盛,他稍一犹豫,举步踏进了石室。

    石门内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穿过那道厚纱般的无形屏障,一股浓烈的天地元气扑面而来,暴戾肆虐,利如刀剑,魏十七顿时脸色大变,本能地退了出来。

    清明咯咯笑了起来,别担心,待会见!伸手在他背上重重一推,随即将石门掩上。



第二节 母体中的胎儿
    石室内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魏十七跌坐在地,佝偻着腰背,双手撑地,天地元气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如同一只巨大的磨盘,缓缓转动,若非炼体有成,只怕皮囊血肉尽数被磨去,尸骨无存。

    御剑宗的核心弟子,果然不是那么好当的。

    迷迷糊糊间,身体适应了元气的重压,魏十七体内真元流转,骨骼噼啪乱响,有如炒豆,他挣扎着盘膝坐定,五心朝天,调息打坐,喘息渐去,一呼一吸变得悠长而平稳。

    天地元气无穷无尽,逐层沉降,化作黏稠的液体,缓缓上升,一点点淹没了他的腿脚,淹没了腰杆,淹没了胸口,淹没了头颈,兀自没有停止的迹象,魏十七忍不住爬将起来,伸长脖子吸气,手足浸在元气里,有千钧重,一举一动不听使唤。

    元气继续上升,转眼淹到了口鼻处,魏十七屏住呼吸,瞪大了眼,鼻梁,眼睛,眉毛,额头,像被一只小虫子爬过,酥酥麻麻,让人毛骨悚然。

    他张开手臂,尝试着走了几步,确定自己从头到脚,淹没在黏稠的元气里,没有一丝空隙。

    缺少空气,无法呼吸,会不会一股浊气在体内左冲右突,始终找不到出路,最后打通了任脉和督脉的大难关?魏十七莫名其妙地瞎想,忍不住呵呵一笑,这一笑,顿时把元气呛入喉中,刹那间,如同开了闸的洪水,从鼻到肺,从口到胃,里里外外尽数被元气占据。
1...8081828384...7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