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是王富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该怎么办吧?
王岳接过了王琼的话,让老尚书休息一下。
“诸公,其实早在几年前,陛下就布局此事了……首先说,为什么要清丈顺天的田亩,平均赋税,打击豪强……道理很简单,只有这样,才能增加顺天当地的粮食产量,能够征用到更多的民夫,尤其是遇到了战事,这一点尤为关键。所谓远水不解近渴,想要保护京师安全,就必须动用京城周围的民力财力。”
王岳又道:“接下来的第二步,就是天津开海!在天津开海之后,物资云集,船队万千,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海路,调用山东和辽东的兵力和物资,形成一个拳头!若是鞑子入寇,可以快速从天津港口出兵,支援长城一线,协防京师。”
“还有第三步,那就是编练新军。原有的军户体系已经不堪用了,恢复军户,增加士兵数量,这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在重新核定田亩的基础上,征用年轻良家子弟。以严格的训练,精良的装备,加之保卫桑梓家乡为号召,激发大家的军心士气,提升战斗力。有了这一支强兵作为基础,才有了对抗鞑子的本钱!”
……
王岳的这一番讲解,将朱厚熜登基以来的一条主要施政路线,梳理得明明白白。
这个倒霉的小猪,接的真是一个烂摊子。
从登基的那一天开始,朱厚熜就开始了艰难的求存之路。
对内,要铲除杨廷和集团,对外,则是不断为了强军戍边做准备,防止鞑子南下,保护京师安全,这是王岳和朱厚熜早就商量妥当的事情。
他们一步,一步,小心布局。
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杨旦等人听到,都吓得不轻,我的老天爷啊,这个年轻的小皇帝,和同样年轻的王岳,居然有这么深沉的用心?
这俩小子也太可怕了吧!
感叹之后,杨旦躬身道:“陛下深谋远虑,的确让人五体投地。只是臣还不明白,接下来让文臣移住九边,又是什么用意呢?”
朱厚熜没说话,而是继续让王岳揭秘。
“新军不属于军户,也不算是完全的募兵,而是一种对所有百姓的义务兵役……凡是经过清丈之后,得到土地的百姓,都是新军的来源。兵源广泛,服役的年限就会降低。我们要时刻保证有一支年轻能战的强兵。”
王岳说到这里,淡然一笑,“诸公,你们说要是这样,还需要军户的存在吗?”
老军头杨一清感叹道:“军户世袭,生生世世,固然在国初是很不错的安排,可百多年下来,军中老卒太多,补充的军户子弟,又良莠不齐,缺额严重,连自保都困难,更遑论主动出击……若是能废除军户,从所有民户征兵,未尝不是一个妙策!”
有了首辅大人的赞许,整个局势也就明朗了。
杨旦赵鉴等人,也都明白了他们接下来的任务。
说明白点,就是把那些卫所变成普通的州县……说是普通,也不普通,因为这些州县担负着边防任务,必须均田,均赋,把这些地区,变成一座座军营,为包围京城的安全,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这就好比是一出戏,唱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前面的都是铺垫,能不能改变整个九边,能不能提升战力,保护京师安全,这才是一切的核心。
朱厚熜道:“之所以选择从蓟镇开始,是因为蓟镇从东,北,西,三面包围京师,蓟镇安稳,则京师安稳,蓟镇不安,朕也睡不着觉啊!”
说到这里,朱厚熜竟然用恳求的语气道:“诸位爱卿,朕的安危托付给你们了,你们可愿意替朕效命?”
扑通!
有人比杨旦跪的还快,赵鉴痛哭流涕,拍着胸膛,“陛下,臣等为官几十年,国势衰败,臣等难辞其咎。陛下不究臣等罪责,反而以重任托付,臣等敢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厚熜满意点头,上演了一出标准的君臣相得。
只是把这些人打发走之后,朱厚熜才拉着王岳的手,“整顿蓟镇的事情,只有你去做了,朕的命——交给你了!”





我是王富贵 第291章 君臣交心
王岳和朱厚熜都不是感情外露的人,王岳是因为身份特殊,看谁都带着滤镜,而朱厚熜则纯粹是多疑使然。
只是堆满了情绪的堰塞湖,是持续不了多久的,出现个缺口,奔涌而出,沛然如江河而下,再正常不过了,只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
而今天就是,朱厚熜拉着王岳,他们没有准备酒,而是准备了一壶浓茶,朱厚熜亲自给王岳倒了一杯。
“不用说谢恩,咱们就简单聊聊。”
朱厚熜轻叹口气,“小富贵,你说到了现在,咱们两个,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岳没有迟疑,吐出了两个苦涩的字:“活着!”
朱厚熜深以为然,又补充道:“还要活得好!活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我们不能当稀里糊涂丢了性命的倒霉蛋,我们要胜过这个该死的世道!”
朱厚熜语调激昂,用力顿手里的茶杯,茶水都溅到了龙袍的袖子上。
“小富贵,你说要做到这些,我们该怎么办?”
“牢牢掌握军权!”王岳又一次给出了朱厚熜想要的答案,君臣两个的默契显然是满分的。
朱厚熜欣然微笑,他想起了当初,刚刚登基没几个月,鞑子入寇,当时朱厚熜怕极了,在王岳的鼓动之下,他去了军营,亲手给士兵发军饷,听着士兵喊吃朱皇帝的饭,为陛下效命的口号,朱厚熜平静了下来。
从那一刻开始,朱厚熜就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只有掌握军权,才有一切。
放眼四顾,掌握军权很容易吗?
就拿京营来说,勋贵盘根错节,至于九边人马,则是世袭武夫的天下……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强大的山西官员,还有镇守太监……
当初朱厚照就是拉拢边军,重用宦官,压制在京的文臣勋贵力量。
从他的结果来看,这条路不好走……更加凄惨的是朱厚熜和王岳想走这条路都走不通,他们俩势单力薄,没有丝毫根基,就算人家投降过来,也未必敢用。
他们必须有一支新军,而这一支新军必须和过去彻底切割,兵源不能一样,规矩也要是新的,只听命他们,外人根本没法插手……
这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清理地方豪强,清丈田亩,重新整顿赋税……这一切都是为了制造一个相对公平的基石,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完全属于他们的势力。
现在看起来,一切还算顺利。
只不过能不能走得通,就不好说了。
“小富贵,你那个阁老学生,成天鼓动朕,将顺天的变法,推行整个大明,可他不知道,朕的旨意,除了顺天,就跟废纸一张差不多!顺天这里,文官士绅,勋贵宦官,各种力量都交织在一起,反而彼此牵制,没法动作。而且又有京营兵马在,也没法撕破脸皮。若是真的推行天下,只怕早就烽烟四起,朕这把龙椅还能不能坐稳都两说着了。”
尽管王岳也很佩服革新派文官的勇气,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朱厚熜的判断是对的,他们的实力还是太弱了。
“陛下,臣会用心练兵,加强边防,先把蓟镇捏在手里,然后推广到九边,等兵马练出来,对内效忠陛下,作为推行新政的根基,对外开疆拓土,开创嘉靖中兴!臣势必辅佐陛下,成为比肩太宗的圣主明君!”
朱厚熜听着王岳的话,颇为欣慰,他听得出来,小富贵说的都是真心话,并没有半点皮里阳秋。
说到底,最靠得住的,还是他们这一对损友啊!
“小富贵,你别以为朕只会说空话,这一次朕会给你最强大的支持!
朱厚熜说完,就快步走到了桌案前面,伸手掏出了一份文书,扔给了王岳。
“你瞧瞧吧!”
王岳接过来一看,顿时吓了一跳。
“陛下,这,这不是西山煤矿的股份吗?这,这是太后的产业啊!”
朱厚熜哈哈大笑,“太后的,就不是朕的?再说了,太后她老人家心胸大着呢!攒钱敛财没错,可攒钱最终是为了花!要花在刀刃上,这是她老人家亲口说的。不光是西山的产业,还有外城的地产,还有皇家的火药作坊,这些朕都给你!”
听到这里,王岳都惊得站起来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啊!
皇家仅有的值钱产业,都让朱厚熜交给了他,这固然是几千万两的巨款,更是无价的信任!
王岳第一次有种恩重如山的压迫感……
“陛下,臣……”
“怎么?你还嫌不够!那好,朕会想办法,从漕运这边调拨军粮给你,再从户部拨出一部分军费,另外宫里的花销朕也削减二十万两,用来支持你整顿蓟镇。”
“朕知道,这点钱还未必够,朕答应你,可以在蓟镇之外,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立榷场……朕知道你的本事,跟鞑子做生意,你不会亏的。”
王岳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陛下,臣何德何能啊!”
“别废话!”朱厚熜又道:“朕查阅过了,当年太宗皇帝征讨大漠,有不少眼线的,这些年朝廷没出息,投奔的鞑子也少,对草原大漠一无所知。朕让陆炳挑选一批锦衣卫,暂定三个千户所,全都听从你的调遣。”
“军权,财权,用人大权,通商之权,再加上锦衣卫,朕能想到的,暂时就这么多了,你还想要什么,就跟朕说,除了这张龙椅,这身龙袍,你要什么,朕给你什么!”
王岳浑身震颤,脸涨得通红。
他不太相信有什么君臣相得的鬼话,就连刘备托孤,不也有人怀疑他是像试探诸葛亮吗?
这世上最容易让人接受的就是阴谋论,相反,越是真的东西,就越是不容易被相信……谁都会问一句,有那么傻的人吗?
“王岳,我坐在龙椅上,已经三年了,要说我积攒了什么家底儿?这一次都押在了你的身上。对了,我已经让罗钦顺赴任天津,让崔士林提督天津军务。这小子是你的徒弟,他会乖乖听话吧?”
王岳低声道:“他首先是大明的臣子,若是……”
没等王岳说完,就让朱厚熜打断。
“那就好!”他又沉吟了一阵子,“按理说,山海关这块,也应该换成一个合适的人员,可,可眼下实在是找不到。你自己物色吧!有了合适人选,就只管上奏。”
“还有什么补充的没有?”
王岳两手一摊,“陛下已经想得非常详细,臣唯有肝脑涂地,报答天恩。”
朱厚熜笑了,“别说不吉利的话,走吧,太后她老人家早就忙活,非要准备一些安陆的菜肴,要让你好好吃一顿。”
朱厚熜拉着王岳,两个人到了后面,面见蒋氏。
老太后满脸笑容,“王岳啊,陛下都跟你说了吧?”
王岳连忙深深一躬,“太后垂青,深恩厚意,臣感激涕零!”
蒋太后轻笑,“不用说这些,算起来你小子和我的亲儿子也差不多了。按理说,哪个当娘的,也不愿意孩子上阵杀敌冒险,可换成别人,我着实放心不下。孩子,你就要多多担待了。”
蒋太后看了眼朱厚熜,“古人不说金台拜将吗?这次小富贵领命整军,你要敬他一杯!”
朱厚熜笑道:“一杯怎么够!应该三杯!”
王岳迷迷糊糊,从宫里被人抬回了家。
转过天,朱厚熜就送来了旨意,给王岳一个提督蓟镇军务的头衔。
至此为止,所有大权,系于王岳之手。
真正的生杀予夺,为所欲为!
手上有无上权柄,背后有天子全力支持。
到了这一步,要还是不成功,自己干脆找个脸盆,一个猛子淹死算了。
王岳没有任何停留,他领命之后,直接前往了天津的新军营地。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到了报效陛下的时候了!”
王岳一脸肃穆,对着在场的将士道:“卢镗,你率领八个营的火铳手,外加两百名骑兵,以及辎重队伍,移驻古北口。”
卢镗脸涨得通红,大人第一个点将,就是自己,如何不激动!
“末将遵命!”
“俞大猷!你统领剩下的十二个营火铳手,再加上一营骑兵,直接开赴蓟镇驻地三屯营!随我接管蓟镇防务!”王岳厉声道。
“遵命!”
俞大猷声若洪钟,简直卢镗还要洪亮三分……练兵小一年,总算有了施展的机会了……




我是王富贵 第292章 小觑王岳的下场
大军北上,猛虎出笼。
整个朝野,都为之震动。
谁也没有料到,折腾了这么久,新君的新政,最终掀开,竟然是从整军经武开始……这个举动出乎预料,可仔细思量,又在情理之中。
太祖和太宗为什么那么牛逼,还不是能牢牢抓住军权。
有兵马在手,还有什么好怕的。
想掀桌子就掀桌子,根本不用顾忌什么。后面的皇帝,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是想要做到,又何其困难。
天时地利人和,全都不具备,受制于人,几乎是必然的。
可谁也没有料到,在这么糟糕的局面之下,朱厚熜竟然生生拉出了一支人马,一支完全属于他的人马!
小皇帝是真的厉害!
只是他把一切托付给王岳,这小子年纪轻轻,能扛得起来吗?
若是王岳垮了,朱厚熜也就完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君臣简直就是绑在一起的,干掉一个,另一个也就孤立无援了。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相比之下,还是王岳比较好对付,毕竟他军事才能不好说,又离开了京城。找他的破绽,不是难事!
努力!
三年来,所有明面上,暗中的仇敌,全都动了起来,寻找王岳的破绽,试图铲除这个小奸贼!
不得不说,他们还真是锲而不舍。
对于这些人,王岳没什么好说的,唯有用事实,狠狠抽他们的驴脸蛋子,这帮人才能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正确认识王富贵是什么样的人物!
王岳很有自信。
他的自信不光来自卢镗和俞大猷两员猛将,还包括他的幕僚班子。
没错!
王岳已经有了他的幕僚群。
他的首席幕僚叫张经。
这个人刚刚而立之年,相貌魁伟,文武全才,而且还是正德十二年的进士,被派到了嘉兴当县令。
嘉兴是心学的大本营之一,张经本身也是心学门下,他是受到了阳明公的指点,在进京述职的时候,找到了王岳,主动担任宛平县参议。
王岳发现张经的才华之后,提拔他作为自己的首席幕僚。
在张经之下,是另一位心学门人,名叫郑若曾,此人是祝枝山推荐给王岳的。郑若曾的才情弱于张经,但是他做事认真,心思周密,而且眼界开阔,是个绝好的谋士人才。
光是这两位也就罢了,让王岳非常意外的是心学的几位大佬,联名推荐了一个年轻人,到王岳的手下做事。
这个年轻人叫唐顺之!
提到了唐顺之,或许很多人没什么印象,但是这位有个了不起的徒弟,那就是戚继光!据说戚继光抗倭用的鸳鸯阵,就是出自唐顺之之手。
此人文武全才,少年聪明,在江南有神童之名。
王畿和钱德洪等人都说,只要唐顺之参加科举,必定高中三鼎甲。按理说这么个前途远大的神童才俊,根本没有必要往王岳什么凑合,人家靠着自己的本事,功名唾手可得。
当问题是心学这边发现,王岳虽然跟他们关系很好,但是王岳的几个门人,崔士林就不说了,张璁不算心学门下,杨博也不是。
而徐阶虽然是心学弟子,但却不是正宗嫡系。
大家伙商量好久,决定将唐顺之弄来。
一是提前打好关系。
二是凭着唐顺之的才华,估计能轻松拿到王岳的衣钵传承,这样一来,心学跟王岳就算绑在了一起。
阳明公做事,没有这么多功利之心,可是这些心学大佬就不行了。只是他们没有料到,天才唐顺之到了王岳的手下,竟然不辞辛苦,跟新军一起训练,他只用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就追平了大家的训练成绩,他的拼刺,射击,都非常了得。
此时的王岳,也勉强算是人才济济,实力不凡,天时地利,都捏在了手里。
王岳在大军北上之后,把手下的人都召集过来,开了一个临时的会议。
“我们这次北上,是肩负两个使命,对内,咱们要整顿蓟镇,把兵权,事权统一,增强防务。对外呢,我们要伺机用兵,反击鞑子……我的计划是五年之内,要恢复大宁都司!”
听到这话,年轻气盛的唐顺之立刻道:“大人眼界果然高明,要不是当年太宗皇帝放弃大宁都司,又岂会有这么多麻烦!”
这是把矛头指向朱棣啊!
张经咳嗽道:“没有这么简单,当年构筑九边防线的时候,人丁匮乏,内地空虚。靖难之役以后,成千上万的兵马南下,造成九边空虚,就算不废弃大宁都司,也找不到足够的人手。同样的道理,还有河套,哈密,交趾……”
唐顺之道:“张大人教训的是,可现在不一样了,大明人口生息繁衍,人丁众多,重新恢复大宁都司,移民实边,正在其时啊!”
这时候郑若曾笑了,“若是能恢复大宁都司,以此为据点,不论攻守,都能随心所欲,操之在我,整个九边的局势就不一样了。”
郑若曾又转向王岳,笑呵呵道:“大人,我查阅卷宗,发现永乐朝,蓟镇的编制就有八万五千多人,经过历年的增加,兵力已经突破十万。若是能好好训练,以十万大军,攻破鞑子,保卫边疆安宁,不算难事啊!”
他说完,张经就先笑了。
“十万大军?这恐怕只是纸面上的,实际数目,要大打折扣啊!”
郑若曾道:“就算打折扣,七万,八万还是有的,这还不够吗?”
王岳哈哈大笑,“你们恐怕还不知道,当年我和陛下校阅过京营,十多万人,最后剩下的不过三万出头!”
“啊!”
郑若曾发出惊呼,三成多?缺额在七成以上?这还是京营?
我的老天爷啊!
大明朝干脆解散兵马,让鞑子长驱直入算了,反正守与不守,也没什么区别了。
“军中情况之糜烂,绝对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对咱们来说,整顿内部,远比抵御外敌来得艰难。你们都要做好准备!这是一块不太好啃的骨头。”
做好了心里准备,王岳率领大军,邻近蓟镇的中枢——三屯营城!
镇守总兵官,协守副将,分守参将、守备、游击等等将官,悉数在这里屯扎。每逢战事,鞑子入寇,就从这里出兵,援助各个关隘要塞。
三屯营,云集了蓟镇一半以上的精兵,还有超过七成的战马,是当之无愧的战线核心,最最紧要的所在。
而王岳的到来,并没有让这里的将领官员有丝毫的紧张,在王岳来的头一天,总兵柯广繁庆祝幼子满月,一直喝到了后半夜。
等王岳要来了,这位才爬起来,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临行的时候,竟然又喝了一斗多。
这位总兵大人,眼光迷离,一身酒气,骑着一匹老马,在一群将领耳朵簇拥之下,前来迎接王岳。
说他们是将领,实在是有点委屈了他们。
这些人没有一位穿着铠甲,全都是长长的儒衫,一副文士打扮,幸好还都留着胡子,要不然还以为是一群文人去开诗会呢!
距离三屯营还有十里,双方碰在了一起。
王岳立身马上,注视着眼前的这些人,没有半点下马的意思。柯广繁不得不晃晃悠悠,从战马跳下来,走到了王岳的面前。
“末将见过提督大人!”
王岳依旧没有吱声,柯广繁翻了翻眼皮,什么意思?没把俺老柯放在眼里啊?好小子!要不是看着你是天子的红人,我才不来接你呢!
“提督大人,末将已经准备好了营地,请大人带着弟兄们去休息吧!末将还准备了猪牛鸡鸭,犒赏弟兄们,另外……”他压低了声音,“提督大人,末将还有一份心意,要单独孝敬大人!”
王岳呵呵一笑,“听你的话,柯总兵还是很有心的。你能准备如此妥当,却不知道,你对抵御鞑子,又有什么高见?”
柯广繁迟疑,“大人,此事关系重大,不如慢,慢慢聊!”
“哈哈哈!”王岳大笑,用马鞭一指,“柯总兵,若是我跟你聊诗词歌赋,你是不是张口就来啊?”
“这个……”柯广繁的怒火就上来了,“提督大人,弟兄们可都是出生入死,为了大明流血流汗的好汉子,打鞑子从来没有手软过,还请大人明鉴!”
“是吗?”王岳笑呵呵道:“那好,就让我领略一下将士们的风采。立刻传令,所有兵马,立刻出动,御敌城外。”
王岳笑呵呵扫视了所有人一眼,意味深长道:“你们可要把弟兄们都叫出来,不然吃空饷的罪名,就落在你们头上了!”




我是王富贵 第293章 诛杀狗官王岳
面对王岳的要求,柯广繁仿佛没听清楚似的。
“大人,你要校阅人马?”
“这是自然。”
柯广繁简直想笑,这位年轻的娃娃提督也不懂规矩了吧!
“大人校阅三军可不是小事情,以往兵部安排,必须提前一个月下令,给将士们准备的时间,才不至于慌乱失措。大人刚刚过来,不如休息几天,然后再进行校阅?”柯广繁语气敷衍道。
1...107108109110111...2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