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是王富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赵鉴接了广平……这位下手的速度,足以让杨旦汗颜。他直接放告,鼓励百姓鸣冤,上任五天,赵鉴就抓了五百多人,平均一天抓人过百!
所有被抓的,全都上了几十斤的大枷,放在了衙门外面。
“大人,有人已经被枷得昏死过去了,您看是不是要网开一面?”
赵鉴呵呵冷笑,“老夫给他们网开一面,谁给老夫网开一面?告诉下去,把第三批该砍头的,都送到城外问斩!”乖乖,这位都杀到第三批了,还真是速度惊人啊!





我是王富贵 第288章 等候发落的群臣
赵鉴的举动,很快演变成了竞相攀比。
这帮都是朝廷的高官大吏,一个个都是老油条,精明过人,地方上的这些土鳖万万不是他们的对手。
为了活命,这些大人物都拿出了全力。
杀!
地方上好强大族,一个不放,原来做过的清丈,重新确定,保证公平合理。多年积累的冤案,也都给处置了。
还有历年的税赋徭役,重新整理……说是复杂,但毕竟只负责一个县,比起整个国家,简直不值一提。
再加上顺天巡抚郑谷已经弄了很长时间,头儿已经开好了,顺水推舟,水到渠成,并没有那么困难。
一句话,几乎每一位大臣,都能在约定的期限之内,获得不错的成果。
杨旦卸下了天官的担子,清理了内黄的政务,总算可以回京复命,然后返回老家,颐养天年。
几十年的宦海生涯,总算结束了,也不知道史册之上,会给自己留下什么样的评价?
或者是好,或者是坏,总而言之,都不重要了。
今后朝局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也不是他能左右的。
颐养天年,过几天不问世事的舒心日子吧!
“明天早点动身,快点回京交差,快点回乡……老夫是一刻也不想停留了。”
杨旦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
天还没亮,他就准备好了,坐着马车,出了县城。
等他出来,东方才露出一丝光亮。
杨旦坐在马车里,闭目不言,似乎是在休息。
可就在这时候,车夫满脸慌张,突然勒住了马匹,弄得杨旦也不得不睁开眼睛。
“怎么回事?”
“大,大人……您还是自己看吧!”
杨旦颇为愤怒,到底是怎么回事?难不成还有人找自己麻烦?
杨旦撩起车帘,向外面看去,突然,他也愣住了。
就在一条条的小路上,出现了无数的人影,他们有的人还拿着火把,提着灯笼,从十里八乡,纷纷赶来。
有的人裤腿上满是水痕,那是露珠留下的印记。
他们焦急向大路上望着。
当看到了杨旦的马车,许多邻近的百姓,都忍不住跪下来。
“恭送杨大人!”
“恭送杨大人!”
更有一群上了年纪的人,扛着一柄万民伞,送到了马车前面。
“大人,留着给您老遮风挡雨吧!”
还有一个穿着儒衫的长须老者,更是磕头作响,大人,内黄几十年来,从没有大人一般,真正为百姓做事的好官!大家伙恭送大人,祝愿大人福寿绵长,子孙万代!”
到了这时候,杨旦才略微反应过来,原来这都是来送自己的?
看起来自己这个官,当得还算不错啊!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杨旦突然觉得很荒唐。
的确荒唐啊!
他都当了几十年的官,干到了吏部天官。
可仔细想想,这几十年,云淡风轻,风平浪静,哪怕问他自己,都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事情。
什么万民爱戴啊,什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啊……好像都跟他无缘。或者说,那都是戏文上才有的事情。
哪个当官的不是像他一样?无功无过一辈子,费力气折腾干什么?
能为了天下人做些事情最好,毕竟谁都有良心在。
可若是为了做事,就不顾一切,甚至像张璁那样,得罪了所有人,实在是没有必要。
这也是杨旦决心辞官的原因。
可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这辈子,最后一件政务,还是别人逼着做的,竟然会有这样的结果!
这是做梦吗?
成千上万的内黄百姓相送,万民伞,万民书,还有人痛哭流涕,舍不得他走,希望老大人能继续主持公道,替大家伙做主……
至于吗?
老夫真的没有这个心思,我就是安安稳稳回家啊!
送行的人,甚至出了内黄,一直过了大名府。
杨旦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都这把年纪了,还当了一次青天大老爷,真是够讽刺的。他带着满腹的感叹,返回了京城。
可是当杨旦刚进京,就得到了消息。
科道言官,好些地方官吏,还有国子监和翰林院的人,纷纷上书,弹劾他,当然,也包括那几十个人。
杨旦突然觉得万分荒唐,至于弹劾的内容,他甚至不用翻看奏疏,就了然于胸。全是他最熟悉的那一套指责。
胡作非为,草菅人命,残害士人,冤假错案……如果不看人名,还以为是弹劾张璁呢!
这算什么?
很快,杨旦又得到了消息。
这根本是天子的一条计策。
你们这些老臣,不是反对变法吗?不是包庇豪强吗?
那就逼着你们去做,专门做你们不愿意干的事情。
等你们做完了。再用你们惯用的手段,把你们干掉!
这就叫咎由自取,作茧自缚!
你们越是不爱干什么,就越是逼着你们去做。
你们越是不想什么样的结果,就用这个办法对付你?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杨旦一下子就相信了。
道理很简单,朱厚熜真的干得出来啊!
就拿杨廷和来说,明明有着拥立之功,想要杀他不容易。大家伙都觉得最多也就是罢官致仕……可最后怎么样?淹死在了自己的花园池塘。
你不是能暗害天子吗?
就让你享受跟正德一样的死法!
少年天子的峥嵘,在那一刻,就已经人尽皆知了。
朱厚熜干得出来的。
终于轮到自己了!
杨旦满肚子委屈,好像大哭一场,却又没有半点泪。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宦海生涯,几十年的沉浮,还有什么看不透的。
走到这一步,也是自作自受啊!
明天就是面见天子,陛见请辞的日子。
弹劾他的奏疏已经堆满了天子的案头,或许一切都已经注定了,再也没有改变的余地……杨旦早早穿好了朝服,一切准备停当,可以出门了。
当他迈步走出书房的时候,突然注意到了门旁的万民伞,这是内黄百姓送给他的!
“带上!”
家人似乎没有听清楚,“带上什么?”
“当然是带上这个!”
杨旦突然变得声色俱厉,“不管以往如何,这一次我去内黄,无愧于心!那些人若是以此定罪老夫,老夫死也不服!”
“走!”
杨旦迈着坚定的步伐,离开了家门。
等他赶到午门外的时候,东方露出了曙光,这时候许多人已经到了,包括赵鉴、俞谏等人,也都在内。
他们看到了杨旦身后有人举着伞,都吓了一跳,想笑又不敢笑。这位别是疯了吧?天也不热啊,即便是三伏天,也没人一大早弄个伞打着啊,你这个谱儿摆给谁看啊?
“我说杨兄,你这是?”赵鉴好奇问道。
杨旦淡然一笑,“百姓相送,老夫受之有愧!”
赵鉴眉头紧皱,转而又舒展开,他突然叹口气,“杨兄,你在内黄,可是很得意?”
“那是自然!虽然时间不长,可就像今天这样,天还没亮,成千上万的百姓,就来送我,他们舍不得我走,还说要把我的名字,写进地方县志!”
赵鉴听着杨旦的话,喉头涌动,微微仰起头,“杨兄说得对啊,这段时间,真是像一场年轻时候,在梦里才有的!到了现在,连梦都不敢梦了!”
杨旦苦笑摇头,“赵兄,俞兄,还有其他诸位……我们是不是错了?”
这些大臣面面相觑,似乎满肚子话,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杨旦突然对着其他年轻官吏,高声道:“这是老夫得到的万民伞,你们羡慕吗?做个好官,真正替老百姓做事,不要像我们一样,白白蹉跎了一辈子!”
“老夫想告诉你们……这个万民伞,真的比什么金银财宝,高官厚禄都珍贵啊!你们千万不要到了老夫这个年纪,路都走绝了,才想明白啊!”
杨旦眼中泪光涌动,看到这一幕的群臣,尤其是那些年轻臣子,更加震撼。可以说这话几乎是一位老臣的最后将死之言了。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说得容易,做起来太难!
渐渐的,就忘了为什么要考科举,为什么做官,在仿佛在大海之中迷航,等到最后关头,行将就木,才知道原来自己一事无成,一切成空。
晚了!
百官心中,思前想后,起伏不定。
就在这时候,钟鼓响起,所有人进入奉天殿,嘉靖皇帝朱厚熜接受百官朝贺。
“看到了不少熟悉面孔啊!”朱厚熜笑道:“王岳,朕让你和锦衣卫考察各地整顿豪强的情况,朕这里也接到了不少弹劾,孰是孰非,朕很好奇,你能不能说说?”




我是王富贵 第289章 坑死人的王富贵
王岳被朱厚熜问到,微微一笑,“陛下,有关诸位大人的情况,臣这里有评价,锦衣卫有,地方官吏也有,但是臣斗胆说一句,这些评价都不能成为金科玉律,当不得准!”
朱厚熜忍不住道:“王岳,你这话有些狂妄了吧?谁都当不得准,那你让朕听谁的好?”
“这个……臣以为,应该听百姓的!”
“百姓?”
“对!”王岳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诸位大人前往顺天各县,清查豪强,落实清丈,这些措施,百姓感触最大,体会也最深。百姓说好,才算是真的好,若是所有的百姓,都说朝廷好,我大明江山,才是真正金塘永固!”
朱厚熜稍微沉吟,点了点头。
他突然笑道:“朕听说,你们当中,有人得到了万民伞,是哪一位啊?站出来让大家伙瞧瞧!”
杨旦向前迈了一步,而后跪倒在地。
“陛下,老臣得到了百姓所赠万民伞。老臣有几句话,若是陛下同意,臣想在这里谈谈。”
朱厚熜颔首,“讲吧!把你的心得体会说出来,朕和诸位臣工,都想听一听。”
杨旦沉吟片刻,终于鼓足了勇气,“诸位同僚,老朽奉旨前往内黄。我清查了历年的卷宗,誊录了一份,我发现以内黄为例,自仁宣以来,田亩减少了七成多,也就是说,一个百姓,要承担国初四倍的田赋徭役!我想请问大家,如此重担,谁能承担得起?百姓民生,苦不堪言。”
“丰年勉强度日,稍微减产,就要借贷,遇到了灾年,就只有出逃,沦为流民……陛下已经不止一次问过,正德年间,就有六百万流民,到了现在,还不知道有多少!民生凋敝,可见一斑!”
“过去我在京城,总以为天下纵然多事,也未必到了非要变法的地步,即便变法,也不该用霹雳手段,大肆杀戮,毕竟若是朝廷如此做为,难免会伤及无辜,这岂不是背着抱着一样沉?”
杨旦素来不是能言善辩的人,可是今天他滔滔不断,句句都说到了,关键地方。
“到了如今,我的看法和以往大不相同。地方豪强,把持土地,不纳赋,不服役……朝廷财赋困窘,无力应付遍地流民,自然国势如麻,难以收拾。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本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
“说是老生常谈也不为过,但为何人人皆知,人人不言?谁敢言之,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杨旦自嘲一笑,“老朽说这些,不是想教训谁,说实话,我是惭愧难当!过去我执掌吏部,明明可以做更多。我提拔过那么多官吏,我敢说每一个都是好官吗?再说得明白点,我要是多提拔一些主张抑制豪强,造福百姓的官吏,又会有多少百姓受益?”
“我不过是下去一个多月,百姓送我万民伞,我惭愧啊!我怎么敢受!我过去的那些罪孽,亏对苍生百姓,愧对自己的良心。我,我已经是老迈无用之人,我只希望诸公能引以为戒,真正为了百姓做点事情。为民做主,替百姓做事,能得到的感激,心里的满足,是多少金银财宝都填不满的啊!”
“诸公,老夫肺腑之言,还望大家能思量一二……拜托了!”
杨旦深深一躬,这番话可比午门外面,说的详细多了,也更加动容。许多人都情不自禁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
此刻朱厚熜畅快一笑,“杨卿之言,句句金玉,朕也是这么想的。朕让他们去地方为官,处置豪强,也是这个用意。朕希望所有臣工,都能领会朕的良苦用心。”
朱厚熜微微一笑,“杨卿,你能有这些体悟,朕十分满意。朕觉得让你回乡致仕,未免浪费人才。朕想让你继续留任吏部尚书,不知道你意下如何啊?”
吸!
听到了这话,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尤其是这些从地方回来的官吏,像赵鉴啊,俞谏啊,还有二十来人。
原来这一次去地方,不是死路一条,相反,还是起死回生。
天子也根本没有设下圈套,反而是改了大家伙改过自新的机会。
天恩浩荡!
简直天恩浩荡!
赵鉴都恨不得跪在地上,叩谢朱厚熜了。
只不过面对天子的提问,杨旦竟然陷入了沉思……赵鉴简直想冲过来,替他答应算了。
想,想什么想!
吏部尚书,难道不香吗?
你不爱当,可以滚回去,可是你不能连累我们啊,我们这些人还要官复原职呢!他死死盯着杨旦,急得都冒汗了。
快答应吧,别是欢喜坏了?
正在他着急的时候,杨旦突然摇了摇头。
这下子差点把这几位气死,这个队友实在是太猪了,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陛下,臣方才说过了,臣错了几十年,而这一次下去内黄,还是受命陛下,并非臣之本意。若是因此受到陛下赏赐,忝列吏部,臣,臣无地自容!”杨旦仰起头,迎着朱厚熜的双目,大声道:“若是陛下愿意用臣,那就让臣再去担任县令,臣,臣只求为民做事,不在乎官位高低!”
说完,杨旦五体投地,匍匐君前。
他虽然跪着,但是在许多人眼里,此刻的杨旦,比以为任何时候,都要高大。
舍弃天官宝座,甘心当个芝麻绿豆官,这是何等的心胸气度!
真不愧是大明的吏部天官!
尽管过去有不少人看不起杨旦,但是到了现在,大家除了钦佩,还是钦佩。
当然了,赵鉴不算在内。
他简直气疯了,姓杨的,你别装蒜行不?
你丫的出身名门,官职高低可以不在乎。我们这些苦孩子可不行啊,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地位,好容易有了起死回生的机会,你又给放弃了,我们跟你什么仇,什么怨?犯得着没这么坑我们?
赵鉴一肚子气,想要杀人,可惜的是,没有人在意他的想法。
大学士张璁就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杨大人有如此改变,实在话让人钦佩,地方民生困苦,推行清丈,阻力重重。让杨大人到地方任职,的确能激励人心,表率百官……若是陛下同意,臣,臣也愿意下去,当一个县令足矣!”
张璁这家伙跳出来,弄的人哭笑不得。
你丫的凑什么热闹啊!没了你张阁老,朝中这么多事,谁来负责啊?简直是胡闹吗!
朱厚熜干脆没搭理人来疯的张璁,而是对王岳道:“朕想让杨卿官复原职,可是他不愿意,想要去地方继续当县令,你怎么看?”
王岳笑道:“陛下,臣以为杨大人发自肺腑,固然要成全。但当他继续担任县令,却是坏了朝廷用人的规矩,而且让他去哪个县,也是很麻烦的。臣这里倒是有一些去处,只是太过清苦了一些,唯恐诸位大人不愿意!”
杨旦立刻道:“王大人,下官不怕苦,下官已经把自己看成了一个死人,只要能给下官一些做事的机会,纵然百死,也绝不犹豫!”
王岳道:“既然如此,那倒是可以商量一下。”
朱厚熜也点了点头,“既然如此,诸位爱卿就先下去了……对了,那些跟着杨卿一起去地方上的臣工,若是打算致仕回乡,现在就可以走了。若是愿意向杨卿一样,不辞劳苦,继续替朝廷做事,就留下来。”
朱厚熜说完,就摆手散朝。
群臣带着满肚子思量,纷纷退下去。
而赵鉴等人,居然一个走的都没有。
开玩笑,虽说不能官复原职,但是当官总比不当强啊!
还能有什么难的?处理地方豪强?最多身份特殊一些,有本事派我们去曲阜呗!就算是面对圣人苗裔,我们也敢拼一次。
杨旦说对了一句话,大家伙都是重新活过一次的人,真没什么可怕的。
“陛下,事情是这样的,咱们编练了新军,这些士兵除了驻防天津之外,还要担负九边的职责。臣琢磨着,能不能把一些世袭武将负责的城池,改为文官理政,然后让新军进驻其中。”
“一句话,就是让诸位大人,去接替那些千户所,百户所,变军为民,替朝廷戍边……不知道诸位大人愿不愿意去?”
听到王岳的建议,所有人都哭了,王岳,你丫的太坑了!
赵鉴更是恼恨自己,干嘛贪图权力,现在走,还来得及吗?
去九边戍守,不但风沙苦寒,而且是真的会丧命的,我们可不想马革裹尸啊!




我是王富贵 第290章 朕的命,交给你了
“陛下,臣老朽之人,残躯贱命,若是能为国戍边,臣死而无憾!”杨旦又答应了,其他人气得肚子疼。
这个猪队友,实在是带不动了,该答应的时候不答应,不该答应的时候,非要充大瓣蒜,让你领兵打仗?你配钥匙吗?你配吗?
朱厚熜不管这些,他喜欢的臣子首先是听话,其次才是能力,更何况杨旦的本事不差。而朱厚熜心心念念的,正是九边的防务,京城的安危,有人不避险阻,奋勇当先,天子除了高兴,还是高兴。
“诸位爱卿,你们随朕到偏殿,共同议事。”
大会不及小会,人多是说不清楚事情的。
朱厚熜,王岳,还有杨旦、赵鉴等二十多人,到了偏殿。等他们来了之后,另外还有三位大臣等在这里。
首辅杨一清,兵部尚书王琼,还有顺天巡抚郑谷。
三位大臣之中,王琼的身体状况最差,甚至要人抬着,可他还是不能不来。
因为今天要讨论的事情,实在是太重要了。
“王兵部,有什么话,您就说吧!”
王琼点头,他颤抖着手,从怀里取出了一封长信,让人递给了朱厚熜。
“陛下,这是王守仁前些时候,给我送来的一封信。我们数次讨论边防,这也是他的心血所在。”
阳明公的见解!
朱厚熜忙取出信件,一边看着,一边听王琼讲解、
身为一个老兵,对于大明王朝糟糕的边防情况,有着深刻的认识。
“有四地关乎大明生死,失去一处,则天下动荡,朝廷不安……这四处分别是宣府、大同、蓟镇和辽东!而这四镇当中,又以蓟镇的情况最为特殊,最不能有闪失……”
王琼说着,王岳则是让人抬来了一个沙盘,好吧,每个穿越者大约都会弄的东西,他也不能放过啊!
沙盘放在面前,说话就容易多了。
大明朝天子守国门,还真不是一句空话。
京城距离居庸关,不过百里,古北口也不过二百里,若是鞑子进犯,骑兵撒欢,一天就能冲到城下。
直接威胁大明王朝的心脏。
朱厚熜刚刚登基,鞑子就来了一次。
从此之后,小猪就有了毛病,几乎是夜不能寐,一听到边患,脑袋就大。哪怕这两年折腾了不少事情,天子权柄大增,国家财力也不是那么困窘。
但糟糕的边防形式,却还是半点没有改变。
这就是朱厚熜最大的心病所在。
到了今天,该给小皇帝治病了。
王琼分析了九边的严峻形式……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丢失了大宁卫。
曾经的大宁卫在京师以北,辽东镇以西,既是屏障,也是两镇的衔接。有了大宁卫在,京城就多了上千里的纵深防线,京城事实上处在二线的位置,根本不用担忧。
可失去了大宁卫的庇护,京城以北的关隘,全都变成了一线,一处突破,京城就危在旦夕。
而且蓟镇和辽东之间,还失去了呼应,没法协同作战。各自为战的结果,就是处处受制于人,整条战线,宛如一潭死水,只能被动挨打。
稍微看一下明代的地图,就会发现,大明的鸡头和鸡身,只有山海关一处连结,薄弱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住在这样糟糕的环境,朱厚熜能安心就怪了。
而且自从成化之后,蒙古的势力不断南下,将原来的无人区,缓冲带都给填满了,偏偏大明又无力北上,不能驱逐鞑子,造成了弘治,正德以来,边防形式一天比一天严峻,最后倒霉事都落到了朱厚熜的头上。
1...106107108109110...2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