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富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王岳点头,“怎么,你想打听什么?”
店铺东家搓着手道:“您看张阁老经常过来吃,可小的们也不敢说,就想跟他讨一个名号,大人,要不您开开恩,帮我们问问?”
王岳看了看铺面,光秃秃的,连个名字都没有。
“这样吧,连张阁老都能吃得起,你这个铺子就叫这个名吧!”
王岳抓过毛笔,写了三个字。
便宜坊!
“你看这个名字如何?”王岳笑道:“要是合适,就让张阁老给你写一幅送过来!”
东家盯着三个字,反复念了念,忍不住拍手称快。
“大人,小的看您写的这三个字就很好,不用辛苦张阁老了,就用您的字!别看我们这个小店,没名没号……可我看得出来,您通身上下,都带着财气,有您的字压着,管保比张阁老还灵验呢!”
东家一边说着,一边嚷嚷道:“快,拿着王学士的字,去请最好的裱糊匠裱起来,不要怕花钱啊!!”
原来他知道我?
王岳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严重挑战……
张璁大口大口吃着鸭子肉,笑得可开心了。
“师父,你没有想过吧?竟然被一个卖烤鸭的算计了,他一分钱没花,就混了王大人的一幅字,他可是赚大了!”
王岳拿眼睛斜着张璁,突然他一拍桌子,“混账!是不是你给他出的主意?欺师灭祖的玩意,你想气死我啊!”
张璁嘿嘿道:“师父,真不是弟子有意算计,实在是我这个人财运不济,给他写字怕害了人家的铺子。您就不一样了,有您的字在,这家铺子保证万事亨通,恭喜发财啊!”
王岳算是无语了,这个该死的逆徒,实在是越来越会挖坑了。
“行了,我懒得跟你废话,那个通事和蛮夷的争端,你怎么解决的?”
张璁道:“这还有什么好说的?那个朝鲜副使酒后无德,调戏人家女儿,双方争斗,把打瞎了一只眼睛,那是他咎由自取。按照大明律法,我判了他三年,要他赔偿一百两白银,并且向通事全家道歉,还有,告诉朝鲜使团,要约束自己人的言行,以后胆敢在大明境内,胡作非为,一律严惩不贷!”
“到了大明,就有守大明的规矩!”
果然是自己的徒弟,除了处罚轻了点,什么问题没有。
“那礼部呢?你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我把罗钦顺叫了过来,严加叱责,身为朝廷大员,竟然一味包庇蛮夷,欺负自己人,真不知道他是给谁当官!对了,师父,我还把事情告诉了吏部,估计今年罗钦顺的考评不会好,回头我打算把他弄去应天,养老算了。”
王岳眨巴了一下眼睛,貌似没有自己装的余地了?张璁,你丫的很抢戏知道不?
“你什么时候,把手伸到了吏部?杨旦愿意听你的?”
张璁笑得尴尬,又不失得意。
“都是师父教导得好,让自己略微有了点容人之量。”
“岂止是容人之量,简直是宰相肚子能撑船啊!”王岳呵呵道:“你一个大学士,跟吏部天官联手,只怕首相都要靠边站啊!”
张璁慌忙道:“师父,我可没有跟元辅斗的意思,您要帮弟子解释啊!”
王岳摇头,“我懒得废话!更何况用你的脑子想想,杨旦是何许人?会不会因为你的三句话,纳头便拜?”
张璁听到这话,瞬间脸就白了……不会吧?杨旦竟然勾着首辅杨一清?
这话乍听吓人,可仔细一想,杨一清在吏部待了那么长时间,接任他的人,如果不是杨一清首肯,怎么能坐稳位置啊?
而且最近也没听说吏部闹什么争端,一切都很平稳……哎呦,真是可笑啊,我还当自己魅力无穷,随便出手,就让一个部堂高官归心顺从呢?
敢情是我自作多情啊!
“你也别太难过了,能逼着人家用手段对付你,也是一种成功!再说了,假戏真做,又不是不可能!你只要足够强大,就会有人舔,对吧?”
张璁无奈苦笑,自己这个师父,是总能给自己上一课。
“多谢师父提点,学生受益匪浅!”
王岳拍拍屁股,从内阁出来,失去了这么好的装比机会,过年都索然无味了。
奈何王岳万万没有料到,这件事竟然还有后续。
在张璁处置了朝鲜副使之后,朝鲜的正使上了一封洋洋洒洒,足有万言的……谢恩表!
没错,就是谢恩!
这家伙是疯了么?
竟然谢恩?
这一次别说王岳了,就连礼部、鸿胪寺、太常寺,翰林院这些衙门的人都懵了,有什么恩好谢啊?
大家伙都忘了这是过年,纷纷拜读这篇奇文。
等大家伙翻开之后,全被里面的意思惊呆了。
朝鲜正使说,过去朝廷对外藩使臣在京举动,多有包容,即便违反了王法,也不会处置。固然天恩浩荡。可还是因为上国威仪,是番邦为蛮夷,不和化外之民计较。
可这一次对朝鲜副使,按照大明律法处置,这是把朝鲜视作中华,对朝鲜上下,另眼相看,远胜其他蛮夷啊!
如此天恩,岂能不谢!
一句话,总算能正眼看我们了!
能当大明的狗已经很幸运了,更何况能享受大明的律法,简直天恩浩荡!
面对如此强大的逻辑,这帮朝中文人都懵了,果然打是亲骂是爱啊!
“张阁老的霹雳手段,才是菩萨心肠,下官服了!”
罗钦顺给张璁深深一躬,直接拜服。
这件事情还传到了朱厚熜的耳朵里,
皇帝陛下也被惊动了,他一直在琢磨,要有所作为,除了内政,就是四夷。
“小富贵啊,你说要是都像朝鲜这么顺从,我大明岂不是四方安定,就算朕想要做点什么,也无处可以施展啊!难道朕真的要庸碌下去吗?”
王岳对这家伙的臭屁样子,简直想给他两巴掌,你清醒点,天下的蛮夷可不都这样!
这一次老天爷也站在了王岳一边,狠狠给了儿子两巴掌。
还没出正月十五,就在宁波市舶司,两伙倭国使者火拼,其中一伙竟然杀到了绍兴城下,索性守军机警,没有让倭寇杀进来。
而这帮人不甘心,竟然沿途劫掠,无数百姓受到涂炭,更丢人的还在后面,官兵奉命出战,备倭都指挥刘锦、千户张镗全都战死!
两浙震动!
朱厚熜面对这份急报,完全傻了。
“王岳,一个都指挥,一个千户,他们有多少兵?”
“这个……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那倭寇呢?他们来了多少?”
“按照礼部得到的消息,进贡使团不会超过一百二十人!”
朱厚熜的脸瞬间拉得比驴还长……“也就是说,在大明的土地上,十倍的兵力,还被人家把主将给杀了,这是大明的兵马?他们连猪都不如!”
我是王富贵 第247章 朱厚熜不是猴子
朱厚熜的愤怒不是没有道理的,谁过年的时候,摊上这么个事儿,都会抓狂的。一群倭国使团,还不是真正的倭寇,在绍兴一带,烧杀抢掠,大明死了一个都指挥使,一个千户,损兵好几百,老百姓被抢了上千人。
沿海变得一边狼藉,哀鸿遍野。陆续有急报送到京城,浙江地方官吏,负责接待外藩的市舶司,监察御史,也包括江南织造局和锦衣卫千户所……
互相印证之后,朱厚熜就更气了,这帮倭寇简直是神兵天降,把大明的官吏将士耍得团团转。
他们先是在宁波发生冲突,然后竟然乘虚攻击绍兴,差点攻克城池之后,受阻之后,又掉头杀戮抢掠。
所过之处,明军根本追之不及,被耍得团团转,结果两个领兵的将领稀里糊涂丢了脑袋。
明军不光不能打,而且还蠢得要命,说他们是猪,都糟蹋猪了,要知道人家二师兄的智商还是很高的。
真要是一千头猪杀过去,估计那点倭寇绝对会死得很惨。
人不如猪!
“朕怎么就养了这么一帮没用的玩意!”
朱厚熜气得都想把浙江的卫所兵丁,悉数给裁撤算了,反正有他们,还不如没有!
“陛下,就算那些使者都是‘影级’强者,能开须佐也不会有这么恐怖的威力!想在东南横行无忌,根本做不到!”
朱厚熜不知道什么是影级,但听懂了王岳的意思,这事情真的反常啊!
他拿着江南织造局的急报,看得最仔细,这里面有详细的进军过程……“王岳,朕看起来怎么这些倭寇像是在自家作战,如入无人之境。而朝廷派出去的兵马,倒是成了客兵?”
朱厚熜这家伙的确聪明,一下子看到了事情的关键所在!
说倭国人能打仗,不怕死,这是可能的,说大明军队都是废物,也姑且信之……但是一群外国人,在大明的疆土上,神出鬼没,肆意杀戮,他们的情报比大明的军队还准确,那就扯淡了。
这里面没有猫腻,鬼都不信!
朱厚熜冷静下来,他若有所思,“小富贵,你说是不是江南的那些世家大族,故意给朕嘴巴子,打朕的脸?”
王岳沉吟,“陛下,或许有这种可能,但是我以为不会这么单纯。那些世家大族、豪强巨室,都老谋深算,不会轻易冒出头。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情,还是跟海外的利益有关!”
“海外利益?”朱厚熜不解,“海外能有什么利益?”
王岳低声道:“陛下,莫非你忘了那些环游世界的西夷了?”
朱厚熜吸了口气,还真给忘了!
毕竟他和堂兄朱厚照不一样,那家伙对新奇的事情,都有兴趣!
刚登基的时候,朱厚熜多次翻阅实录,他发现朱厚照曾经接见过一批从佛郎机来的蛮夷,自己的便宜堂兄还兴致勃勃,跟对方询问风土民情,甚至学习对方的语言,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很不幸的是四个月之后,朱厚熜就死了,作为引荐佛郎机蛮夷给朱厚熜见面的江彬也被杨廷和干掉,而那些佛郎机使者,也被杨廷和处死。
抹得干干净净,除了一些零星记载,什么痕迹都没有。
大航海时代,两个帝国的第一次碰撞,就这样虎头蛇尾结束了。
随之而来,嘉靖二年就爆发了争贡事件,然后大明厉行海禁,而后又闹出了倭乱……王岳的历史还算勉强,但是过去也很少有人把这些联系到一起。
此刻的王岳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会不会伴随着佛郎机人的造访,大明上下已经开始对海外有所了解。
朱厚照有心打破海禁,重新恢复下西洋,至少是开始探索海外。
而这种想法被文官集团注意到。
他们千方百计,停止下西洋,还彻底断绝了重新出海的可能。把朝廷排除在了海贸生意之外,成功垄断了海外贸易的利润。
如果因为这群西夷的到来,重新开海,岂不是损失巨大?
没有法子,就只能除掉天子!
王岳越发觉得,朱厚照的死,绝对不单纯,谋杀天子,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多大的勇气?
多半是各种因素叠加,弄得不得不杀死天子,杜绝后患。
顺着这个思路,倭寇在浙江大肆杀戮,目的也就很明白了。他们是想威慑朝廷,恫吓朱厚熜,强化海禁,再一次把朝廷局限在陆地上。
若真是这样,那朱厚熜就是个可怜巴巴的猴子,让人家耍弄鼓掌之中了。
敢欺负朱厚熜!
王岳顿时怒了!
他杀气腾腾,直接预言道:“陛下,臣以为接下来应该看的是朝中诸公是何反应,若是他们鼓动海禁,必定居心叵测!”
朱厚熜思忖片刻,认同了王岳的判断。
“传朕的旨意,等正月十五一过,所有人立刻上朝,最先要讨论的,就是倭患!告诉群臣,要给朕建言献策,看看到底该如何一劳永逸,彻底解决倭患!”
……
朱厚熜的旨意传达下去,内阁也立刻给在京官吏提出要求,尤其是兵部,六科,都察院,让他们拿出办法。
朝廷问策群臣,群臣自然讨论激烈。
很快,在京中一种声音占据了主流。
之所以有倭寇作乱,祸及百姓,归根到底,是因为有市舶司,只要关闭市舶司,不许蛮夷过来,大明自然可以安然无恙,高枕无忧。
甚至有人干脆提出了建议,废掉福建和浙江的两处市舶司,只留下广州一处,这样就可以天下太平了。
包括帝党成员夏言在内,居然都是这个想法。
“大明上国,无所不有,海外蛮夷除了会添乱,就没有别的本事了。更何况当下顺天清丈田亩,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如何能随便分心他顾?”
“干脆废了市舶司,不许蛮夷上门,我们专心清丈,行王道,安抚百姓,这才是正办!”
夏言的这番话,引来了同为言官的集体膜拜。
“夏兄,你说得太对了,这一次就由你带头上书,大家伙都追随着你!”
很快,夏言就在六科得到了数十人的支持。
他面色红润,仿佛跟喝醉了一样。
“承蒙诸位同僚错爱,夏言必定仗义执言,让天子废除市舶司,请诸公静待好消息吧!”
夏言吹了牛皮之后,返回家中,他特意烫了一壶酒,在酒精的刺激下,他激扬文采,运笔如飞,滔滔文章,从笔尖儿流出。
正在他写了一半,突然有人来拜访。
“夏大人,晚生杨博,拜见大人!”
夏言看了看对方,十几岁的样子,稚嫩如青葱。夏言倒是不认识杨博,可他带着首辅大人的名帖前来,夏言怎么敢怠慢?
“小友,你此来莫非是有事情赐教?”
杨博点头,“大人,晚生前来拜会,大人开门迎接,晚生得以一睹大人风采。大人若是关上门户,晚生就只能在门外蹉跎,难以进入府邸半步。”
夏言不解,“小友,你说的是对的,可夏某怎么听不懂你的意思?”
杨博哑然,他伸手掏出了一个东西,拍在了夏言的面前。
“夏大人,若是有这个,你还能拦得住我吗?”
夏言扫了眼桌上的象牙腰牌,连忙道:“有这个,就算宫门都拦不住,更何况我的家门。”
杨博点头,“原来大人知道,关门闭户,并不能挡住所有不速之客,晚生可以告辞了。”杨博说完,抓起师父的象牙牌,从夏言的府中出来,直接离去。
望着杨博的背影,夏言眉头紧皱……自己也是入朝为官多年,竟然被一个孩子给教训了!真是荒谬啊!
只是他手上拿着杨一清的名帖,还有能随便出入宫中的象牙牌……这都代表着这小子身份不一般。
那他的话呢?
寻常小娃娃胡言乱语,夏言可以不在乎,但是这个小子貌似不行啊!
关门闭户,不能阻挡所有恶客……这话似乎也有道理……太祖当初没有市舶司,沿海的倭乱依旧很猛烈,反倒是郑和七下西洋,大明船队横行海上,倭寇之乱销声匿迹了。
而成化之后,倭寇又卷土重来……
夏言思前想后,越想越不对劲儿,自己这是被人骗了!
夏言勃然大怒,他干脆将自己写了一半的奏疏,撕的粉碎!废掉市舶司,这不是掩耳盗铃吗?没有市舶司,倭寇就不来了?
自己真是猪头,竟然会相信这种鬼话!
“点兵!”
夏言一声令下,调了一支六科廊的差役,直扑江南会馆而来。
夏言气势汹汹,要跟对方算账,亏你还是名儒大家,竟然也敢信口雌黄,要是听了你的,我必然获罪天子,别想我放过你!
我是王富贵 第248章 天子之怒,不过如此
嘉靖二年,结束春节的第一次朝会,王岳来的还挺早,顺便说一句话,由于清丈和征税有功,朱厚熜又把王岳的品级提了一下,加了个太子少保衔,变成了正二品。
尽管他的正经职位还是县令,但已经具备了跟六部尚书平起平坐的资格了。破格提拔王岳,显然是对官场规矩的挑衅,可偏偏朱厚熜就干了,朝堂上的反应也不大。
似乎人们已经默认,天子拥有特殊的权威,或者说天子比规矩大!
而王岳就是那个朱厚熜试探自己权柄的工具人。
念在品级提升,王岳也懒得在乎这些人了,他乐得在一群老头子面前晃荡,很享受他们背地里咬牙切齿,当面又嬉皮笑脸的精神分裂的模样,就是要气你们,最好把你们都气精神分裂了才好!
东南出了这么大的丑事,一个个的,都别装无辜,不信你们没有勾结!
王岳思忖着可能的黑手,一个高大的中年人却到了他的身后。
“王大人,下官严嵩,给大人拜个晚年。”
王岳笑着回头,瞧了眼身形高大,眉目舒朗的严嵩,光是从外表看,这家伙就讨人喜欢,不信你瞧瞧,他的腰身永远都是弯的,谦卑恭顺,人畜无害。
“严大人,过年的时候,怎么没去我家里逛逛,咱们好好聊聊。”
严嵩忙道:“下官却拜访了,只是没敢打扰大人,还请大人见谅。”
王岳颔首,“是我的家人把你给挡在外面了吧?这些日子我的确有点繁忙,回头我会告诉他们的,若是严大人登门,让他们直接放行。”
严嵩眼睛放光,可别觉得王家的门好进。
没有王岳交代……寻常人根本进不去,人家能收下礼物,没有扔出来,已经算是给你面子了。很多人来送礼,根本不是让王岳记住他们,而是生怕王岳盯上他们……什么叫天子宠臣啊!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战术后仰!
严嵩不太清楚,王岳为什么对自己另眼相看,但毫无异味,这是个好现象。
“王大人,昨天夜里,夏言夏大人去找了周臣。”
王岳哑然,“是找吗?我怎么听说是去抓人了?”
严嵩连忙点头,憨笑道:“原来王大人早就知道,下官惭愧!”
王岳笑道:“我知道了这件事,可我不知道这个周臣是哪一路的神仙,严大人,你在南京当过官,想必很清楚吧?”
严嵩连忙点头,“下官正要跟大人说这事哩!”
严嵩凑在王岳的耳边,几句话,就把这个周臣的底告诉了王岳……此人是个画师,而且还是非常有名的画师。
他结交名流,在士林之中享有很高声望,而且他还有两个徒弟,一个名叫仇英,另一个竟然是唐寅!
“王大人,此老原是与世无争,可就在唐寅中状元之后,他从苏州北上,到了京城。弟子是状元,他却没有上门,而是跟许多在京的南方文人在一起,吟诗作赋,逛京城名盛,写文章,开文会,挥毫泼墨,大显身手。看起来此老似乎对朝政没有太多关心,只是在争贡事件之后,此老突然大声疾呼,说蛮夷借助市舶司,进入大明,肆意胡来,荼毒沿海百姓,罪孽深重,天地不容!”
“夏言也是听了他的话,才力主关闭市舶司的。”
王岳脸上含笑,“严大人,听说你和夏言都是江西人?”
严嵩一惊,连忙道:“大人,下官绝没有袒护同乡的意思,还请大人明鉴!”
王岳笑了,“这是人之常情,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我记得你们江西盛产瓷器啊?”
严嵩不知道王岳为什么突然提起,但还是点头:“大人说的是,的确如此。”
“我还听说,瓷器贩卖道西洋,可以多赚十倍的利润,严大人,若是市舶司关闭了,这官方贸易断了,只怕会冲击不少江西的作坊啊!”
严嵩脸色微变,他是个很讲究乡土情分的人,听到王岳的话,却也起了波澜。讨厌朝廷干涉商贾之事,几乎是整个士林的共识。
可从来没有人仔细分析过,其实士林的诉求也不一样,就像是商贾,一些豪商,拥有海外渠道,甚至豢养着私人船队,能够独享海外贸易利益。
但是一些中小商人,却只能仰仗着豪商,靠着人家施舍的骨头过日子,论起获利,还真不见得比市舶司多多少。
若是能够像京城这样,严厉整顿,消除苛捐杂税,没准对江西商人还是个好事情,毕竟江西没有出海口啊!
严嵩想到这里,忍不住对王岳的背影投以惊叹的目光,好厉害的王岳,他这是要分化东南士人啊!
严嵩略微顿了顿,就连忙跟上,早朝开始了。
啪!
朱厚熜狠狠一摔,战报落在桌案上,发出砰地一声!
“刚刚浙江布政使司送来了消息,一共有一千多百姓被杀,烧毁的房屋超过二百间,另外还有上千人被掠走……损失惨重!损失惨重!就在咱们过年的时候,外面放着鞭炮,锣鼓喧天,欢歌曼舞。浙江沿海的百姓,遭到了倭寇的荼毒一百多个倭寇如入无人之境,随意杀戮抢掠,你们不感到羞愧吗?”
天子一上来就骂人,从内阁诸公开始,群臣悉数拜倒。
“请陛下息怒!”
“息怒有个屁用?朕要对策,要你们说出应对之法!”
见天子如此质问,许多人情不自禁盯上了夏言,这位不是嚷嚷着,要关闭市舶司吗?就请他开始表演吧!
沉默了片刻,夏言果然开口了。
“启奏陛下,臣以为倭寇猖獗,屠戮大明百姓,罪不容诛!下官以为,应该严惩不贷!问罪倭国!”
这个建议让人为之一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