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富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家乡父老,尚在水深火热之中,战火荼毒,刀锋杀戮,日夜不安,血染海沙……我辈却在京城饮酒欢歌,安享荣华富贵,这酒如何吃得下去?”姚涞唉声叹气。
对面的年轻人正是姚涞的同乡,也是才名颇高,此人叫吴鹏。
他无奈轻叹,“你我不过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又不能上阵杀敌,保家卫国!与其在这里叹息,不如把科举考好,有了功名,做了官吏,也好上书朝廷,整饬海防,痛击倭寇,还家乡父老一个太平,你说是不是?”
吴鹏热情洋溢,可姚涞丝毫高兴不起来。
“前些天我也是这么想的,还向几位江南的官员提了,哪知道他们竟然说疥癣之疾,不值一提,说倭寇不过是海上穷徒,抢掠果腹而已,朝廷根本不用理会,只要关闭市舶司,久而久之,海上自然太平了。”
“放……”吴鹏想骂人,却又把话咽回去了,“这帮官老爷,根本什么都不懂,真的早就该把他们逐出朝廷,换些新人才行。”
姚涞呵呵一笑,对于好友的看法,他并不以为然。
“假如我们成了朝廷命官,就真的有勇气扫清倭寇,恢复海疆太平吗?”
吴鹏深吸口气,万分无奈,“这么多年,倭寇一直作乱,时不时就来抢掠杀戮,这些年越来越严重。朝廷的官军不堪一击,更有些地方豪强,跟倭寇勾结在一切,干生孩子没屁股的勾当!他们着实该死!”
吴鹏愤怒地拍着桌子,咚咚作响。
可一转头,吴鹏又哀叹道:“天下间,人人皆知,人人不言的事情还少吗?我们这些人着实没有什么办法啊!”
“不!”姚涞突然摇头,“我们可以上书!”
“上书?”吴鹏吃惊道:“我们又不是官身,怎么上书?”
姚涞道:“我问过了,最近这两科进士,和以往大不相同,比如张璁张阁老,他以天下大弊为士人破题,一举夺得状元,还创造了最快入阁的记录、去年恩科状元白虎公,他联合新科进士,一起上书,支持议礼,在左顺门,跟那些老臣公然对战,何其了得!”
“我也打算上书!联合士子,一起上书……请求朝廷出兵,对付倭寇,救济浙民!”姚涞盯着吴鹏,清澈的目光中,满是坚定的神色。
“吴兄,我们身为浙人,受百姓期望,若是不能替百姓说话,纵然当了官员,又有什么用处?不过是尸位素餐的败类罢了!你说呢?”
吴鹏被姚涞说的怦然心动,可他又万分担心。
“我们现在又没有中进士,贸然上书,未免会触怒朝中诸公,万一得罪了人,可如何是好?”
姚涞轻轻叹气,“官位可以不要,良心不能丢了!若是吴兄不愿,只有我自己上书了!”
正在这时候,突然房门推开,两个人一愣,同时向外面看去。
只见从外面迈步走进来一个相貌精致的小个子。
来人冲着姚涞深深一躬。
“在下华亭徐阶,本想来拜访,刚刚在外面听到了两位的谈话,故此冒昧打扰……若是两位愿意,仆愿意和你们联名!”
终于,沉默许久的官场,出现了波澜。
以姚涞、吴鹏、徐阶等人为首,四十几位来自江南的士子,集体联名上书,请求朝廷解救浙民!
这道万言书送上去,礼部就吵翻天了。
好容易劝说天子,打消了问罪倭国的想法,才太平没几天,一群毛都没长齐的小兔崽子,竟然敢对朝廷指指点点,简直不知道天高地厚!
大礼议已经结束了,还想靠着投机取巧,登上高位啊?
做梦去吧!
你们没机会了。
必须废除这些人的考试资格,让他们滚回老家去。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是谁都对朝廷指指点点,这天下岂不是乱了套了!
严惩,必须严惩!
罗钦顺毫不犹豫,准备亮剑。
可是身为二把手的左侍郎汪俊却有些迟疑,“部堂,这些士子年纪轻,行事鲁莽,也是情有可原。更何况他们的名气都不小,若是惩办,难免会有人说,朝廷打压士子,欺辱士林,反而不美。下官以为,还是不能对浙江置之不理。”
罗钦顺转了转眼珠子,“怎么管?难道要派兵?”
“当然不可以!”
汪俊道:“我的意思是拿出一些银钱,发下去,也算是对浙江的百姓有了交代了。”
罗钦顺一想,这招还挺好的。
他记得今年户部的预算相对宽裕,随便拿个二三十万两,还是不成问题的。既然花钱能解决,那就不是问题。
他匆匆前往户部,可是户部尚书孙交却只给了他俩个字:没钱!
“罗大人,户部现在是一文钱都拿不出来,太仓空的能跑老鼠,要不是天子从内帑拨了三十万出来,百官俸禄都发布下去!”
“不会!”罗钦顺半点不信,“去岁光是商税就增加了五十万两,加之清丈推进,田赋也有增加,还有盐税,陛下又废除了那么多镇守太监,宫里的花销也少了。就连皇帝的大婚,也没有用多少国库的钱,怎么会没钱?”
孙交把眼珠子一瞪,“没有就是没有,怎么说都没有!”
罗钦顺也被气到了,他从户部离开,立刻就去调查。
老夫倒要看看,这钱都哪去了。
罗钦顺这么一查可不打紧,他发现了一笔五十万两的支出,用在了长江水师上面,而且江防总兵汤庆也被调到了京城,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
汤庆在哪里?
钱哪去了?
不会是卷款逃跑了吧?
消息传出,科道言官,纷纷动作。这回户部和兵部都瞒不住了,的确是有一笔开支,用来作为军饷了。这些军饷的用处……就是征用船只,雇佣水手,派遣船队,前去倭国问罪!
什么?
没有经过朝廷讨论,把所有人都瞒着,最最关键,派个江防总兵过去……这要是打败了,岂不是丢了大明的脸面?
皇帝怎么能这么干!
言官们都动员起来了,这回更多的消息披露出来,禁军有一千多人被调走了,在天津港口,有几十艘船被征用。
看到这些,官吏们都疯了。
就这么点可怜的兵力,完全是七拼八凑的杂牌军。
还要远涉重洋,跑去倭国耀武扬威?
这不是脑残吗?
简直把军国大事当成儿戏啊!
当年蒙元几十万大军,上千艘战船都不行,这点人马够干什么的?
送菜吗?
陛下如此举动,简直就是……小孩!
不知天高地厚,实在是胡来。
这事一定不是天子的想法,咱们老实巴交的皇帝不会干这种荒唐事的,都怪王岳,准是这个佞臣干的!
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所有言官都沸腾了。
弹劾!
一定弹劾!
还有人说,要不要等待结果,然后再上书。那些性子急的根本不想等了,还做什么梦啊?估计这点人永远都回不来了。
兴许啊,他们连倭寇都没简单,就落到海里,喂了海鱼。
丧权辱国,随意兴兵,浪费国帑民财,违背祖制,破坏藩属关系……这大帽子一个接着一个。
千言万语一句话:请陛下诛杀佞臣王岳!
我是王富贵 第252章 皇帝疯了
“真是万万没有料到,陛下竟然早就派兵去了,陛下当真有神鬼不测之机啊!”吴鹏发出惊叹,“朝廷没有不管浙民,朝廷派兵惩罚倭国了!”
同样的消息,在不同人的耳朵里,显然是不一样的结果。
那些上了万言书的士子,听到朝廷竟然真的派兵,无不欢欣鼓舞,大呼天恩浩荡。可很快这些连菜鸟都算不上的小白们也感觉到了不对劲儿……天子要派兵,为什么不光明正大派兵,为什么不多调集人马?
还有,为什么不南下浙江,反而要去倭国?
“这是天子可怜浙江百姓,非是朝廷诸公愿意出兵啊!”徐阶一声轻叹,道破了其中玄机。
“早就听说,陛下要严惩倭国,可朝堂诸公却坚持关了市舶司,他们又摆出了一大堆的困难,说无法出兵。所以天子和王大人就采取直捣黄龙的办法,以偏师直取倭国。为了保密,故此不敢泄露半分!”
不得不说,徐阶的天赋是真的高,靠着仅有的消息,把事情推演得七七八八。只是浙江的豪族掌控海上船队,手握着强大的力量,让天子都忌惮,这一点徐阶想不到,也根本不敢想。
可不管怎么样,天子并没有抛弃浙江。
这就够了!
“陛下圣德,王大人运筹帷幄,此刻却有奸佞想要陷害王大人,我们不能坐等!”
姚涞愤然站起,由他牵头,数十位士子,直奔着王岳的府邸而来。
这一路上,经过了不少地方,像是山西会馆,湖广会馆……所过之处,不断有士子汇聚进来。
等到王岳府邸之外,竟然已经多达二百多人。
能参加科举的,几乎都是举人,这么多人一起登门,场景也真是壮观!
“大人,他们都来拜谢您的大恩大德了。”冯悍笑嘻嘻,终于有人发现少爷的好了。他是由衷的高兴,只是他脸上有伤疤,他这一笑啊,竟然比鬼还难看。
王岳很想提醒他一下,以后要表达喜悦,还是用哭的比较好。
“还以为是百官登门,前来诛杀国贼呢!没想到竟然是感谢的,有点意外啊!”
冯悍听王岳这么感叹,也笑不出来了,这家伙是被骂习惯了,有人夸他还不适应。
“大人,这些士子登门,要不要见见他们?说几句勉励的话?”
王岳想了想,“好吧,都是举人老爷,给他们准备点茶点,咱们家还是最尊重读书人的。”
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冯悍是懒得跟王岳废话了,他倒是很佩服崔士林……真的,谁能想到,这么个纨绔子弟,竟然敢远渡重洋,跑到倭国,扬大明天威。真是人不可貌相,这么看来,王岳收了崔士林当徒弟,还是有道理的。
相反,身为一个沙场老卒,整天在府邸里迎来送往,意思还真的不大,要不要也找个机会,去海外建功立业?
“诸位都是饱学之士,十年苦读,从血里火里拼出来的功名,能走到这一步,你们已经远胜同龄人,但我在这里,想问你们一句……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带给浙民一带百姓无数苦难的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他们有多少人丁?有什么物产?国内是谁说了算?官制如何,军制如何?民风如何?山川地理又是怎么样?”
王岳一连问了十几个问题,这帮满怀热情而来的士子,此刻却是成了哑巴,瞠目结舌,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王岳轻笑,“我让你们以四书五经,写一篇八股文章,你们恐怕都能提笔而就。但若是让你们以倭国为题,写一篇策论,却未必能言之有物。”
王岳顿了顿……“我说这些,不是讽刺你们,也不是指点你们,我是希望咱们能好好思索一下,真正好好想想。什么样的学问才是有用的,才是真正利国利民的?我们希望这个天下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我的一个弟子去了倭寇,他是主动请缨的。去倭国的风险,想必你们也能猜到……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诸公,大明的明天在你们手里,多努力吧!”
……
面对一群上门感谢的天之骄子,王岳没有拉拢收买,反而说了一顿不咸不淡的话,隐隐约约,还有敲打的意思。
“王大人真是一心谋国,怪不得天子宠信,相比之下,真是自愧弗如!”徐阶发出了如是赞叹,连王岳都想不到,素来充当反面角色的徐阁老,竟然开始崇拜他了,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些年轻士子的支持,并不能改变王岳的处境,他依旧是是所有人攻击的靶子。
罗钦顺已经是第三次上书,今天干脆在早朝上,开始当面指责。
“陛下,与倭国开战,乃是军国大事,一旦兵连祸结,整个东南沿海百姓,都要受到荼毒,这岂是小事?臣以为陛下应该开张圣听,察纳雅言。此事内阁不知,兵部不知,六科不知。全凭着王岳一时兴起,这要是丧师辱国,老臣唯恐杀了王岳,也不能弥补万一啊!”
罗钦顺还要往下说,朱厚熜突然一摆手。
“够了!”
天子嘴角上翘,露出淡淡的笑容,“你们不必弹劾王岳,此事他的确出了主意,不过却是朕下得决心,倭寇欺人太甚!朕若是无所作为,妄为万民君父!”
朱厚熜扛起了所有,让这帮一心攻击王岳的人,都不免诧异。君父向来是无错的,就算是皇帝有错,那也是大臣扛起,这也是为臣的本分。
这个王岳和朱厚熜到了什么程度?关系怎么会如此密切?
堂堂天子,竟然替他背锅,又或者说,不愿意让王岳背锅……总而言之,这对君臣不一般啊!
“罗大人,你说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也不对!至少朕动兵之前,问过杨阁老了。”
杨一清连忙站出来,“的确有此事!陛下神机妙算,岂会寻常之辈能明白的?”
朱厚熜满意轻笑,“用兵之道,贵在出其不意,朕若是大张旗鼓,讨论军务,岂不是让倭寇提前得到了消息!当然了,这跨海远征,对外用兵,胜负难料,倘若真是失败了,朕自会下罪己诏!”
啊!
此话一出,更是断绝了所有人攻击王岳的可能!
有什么事都跟朕说,欺负小富贵算什么英雄好汉?
罗钦顺,还有许多言官,都觉得自己活成了笑话。他们挖空心思,找到了对倭国用兵的真相,然后为了避免刺激朱厚熜,全力攻击王岳,希望给王岳一个重创。
可此刻朱厚熜却告诉他们,你们都不要枉费心机,朕是有肩膀的,这事情俺朱厚熜扛了!
既然天子扛起来,臣子还有什么好说的!
就只能等着最后的结果了……
群臣气势汹汹上朝,意兴阑珊下朝……其中的滋味,就不用多说了。
张璁快步追上王岳,由衷赞叹道:“师父,陛下可真是宠爱您啊?”
王岳没搭茬,而是轻笑道:“今天什么时候了?”
张璁道:“三月啊!说话就四月了。”
王岳点了点头,“倭国那边的捷报,估计是到了!”
“啊!”
张璁大惊失色,不会吧?
难道是天子知道了捷报,才说得这么硬气的?
“我说师父啊,你不会猜错吧?再说了,就那点人马,真的能赢?”
王岳冷哼,“那一千多人可是阳明公调教出来的,更何况还有一条海上的猛龙!要是还打不赢倭寇,那就出鬼了!你等着瞧吧,这两天就有结果了。”
王岳跟张璁闲聊……那边朱厚熜已经急忙跑回了乾清宫,他连衮服都没脱,扑在床上,从袖子里拿出来一份锦衣卫的密报。
初战告捷!
赢了!
竟然赢了!
朱厚熜心里乐开了花,凭着他在金殿上的表现,估计所有人都会把主要的功劳算在他的头上吧!
朕用兵如神啊!
兴奋之下,朱厚熜竟然在宽大的龙床上面打滚儿……从左边滚到右边,又从右边,滚到左边!
然后他又把捷报拿在手里,自从成祖爷之后,就没有哪个皇帝以武略闻名天下了。唯有我朱厚熜!
打赢了蒙古人都不曾答应的倭国!
我这功劳直追太祖太宗啊!
这下子牛逼大发了!
朱厚熜喜欢的不知道怎么样了,在床上不停打滚儿,都笑出声了……而就在此时,蒋太后从外面进来,她吓得揉了揉眼睛,还以为是狸花猫穿上了龙袍呢!
我这个儿子,怕是疯了吧?
我是王富贵 第253章 没有人比我更狠
蒋太后出于对一国之君的关心,也出于对儿子的关爱,叫醒了还在打滚儿的朱厚熜!
“陛下!你几岁了?丢不丢人?”
来自老娘的问候,总是这么温柔和蔼,朱厚熜不得不从美梦之中醒过来。就算如此,他的双臂也是高举的,当然了,手里还有那份捷报!
“赢了,我们打赢了!汤总兵,崔士林,还有卢镗……他们打赢了!朕教训了倭国!朕大展国威,朕还教训了那帮文官!让他们说朕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朕就让他们瞧瞧,朕是何等神武谋略,又是何等霹雳手段……”朱厚熜的嘴,像是坏了的水龙头,噼里啪啦,说个不停……可蒋氏已经自动忽略了,她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天啊,又让小富贵说对了!”
“小富贵!”
朱厚熜气急败坏,他最不爱听这个名字了。
“母后,这是孩儿运筹帷幄,是孩儿做得决断,跟他没有半点关系!真的!”
蒋氏用看白痴的眼神看儿子,你傻可别以为老太太也傻。这种天马行空的点子,也只有王岳能想得出。更何况这一次出动的还是王家的船,负责领航的是那几个西夷,副使崔士林还是王岳的学生。
如果说跟王岳没有关系,都是你朱厚熜的功劳……好吧,随你怎么想,反正哀家是不会同意的。
哀家现在只有一件事情要做。
“皇儿,哀家的资产翻倍了!”
朱厚熜眉头紧皱,什么翻倍?
去年你不是给了王岳三百万两,要让他开发西山吗?现在西山是热火朝天,还算赚钱,可要说赚到了五百万两,比户部还厉害,他可是不信的。
而太后却说赚了一千万,这不是吹牛皮吗?
什么时候银子变得这么容易赚了?
蒋太后看着朱厚熜,越看越气,你啊,也就是当了皇帝,不然你根本玩不过王岳,准让小富贵吃得死死的。
这还用费力气赚钱吗?
朝廷的兵马能到倭国,航路就是朝廷的,谁使用这条航路,谁就要交税,同样的,谁能掌握航运公司,谁就能掌握财富。
蒋太后已经学会了发财的诀窍,她现在就可以成立航运公司,然后大肆出售股票敛财,甚至还能成立皇家钱庄,给海商贷款……对了,小富贵还说过,可以成立海上财产和人身保险公司。
这一堆公司推出之后,估值怎么也在两千万两以上,哀家拿走一小部分又怎么了?
什么叫点石成金,生财有道啊?
相比之下,朱厚熜简直笨的要命。
身为天子,坐拥天下,国库却总是空了,整天为了点钱,哇哇乱叫。光知道发火有什么用,你要学会生财啊!
还好有小福贵在,不然啊,哀家都要跟着你发愁。
“行了,陛下赶快公布捷报,哀家要让王岳去安排这些事情了。”
朱厚熜小脸漆黑,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该死的王富贵,你怎么老是抢了朕的风头?
不行!绝对不行!
“这个捷报不能现在发,必须等两天,要让夏言他们弹劾王岳,要让群臣质疑出兵……要让天下人都反对,然后让朕出面保住王富贵,最后捷报送来,扭转乾坤,一切的功劳都是朕的!反正倭国这么远,捷报早一天晚一天,没有差别的。”
蒋太后被自己儿子的机智慑服了。
“随便吧……反正虚名都是你的,我们也不在乎!”
说完,她老人家带着一脸的喜悦,欢天喜地离开了……母后刚刚说什么来着?
我们?
合着朕成了外人了?
朱厚熜气得在床上来回翻滚,捏着枕头,当成了王岳,狠狠捶下去!嘴里还念叨着,打死你个龟孙儿!
……
天子从喜悦变成暴怒,而远在倭国的俞大猷,却是从狂喜变成了惶恐。他们来到倭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他们接连打了胜仗,一千多明军,大破上万倭国武士,还封了海湾,逼迫倭国谢罪……一切都是顺利无比。
他们也想朝廷送去了捷报,只等朝廷旨意,他们就能载誉归国,立下赫赫功勋。
可就在这时候,有三名大明水手,在离开营地,遭到了倭国袭击,悉数丧命。
汤庆暴怒,要求倭国交出三十名凶手,并且全数处死!
倭国方面倒是没有反驳,而是挑选出了三十名武士,他们就跪在明军营地前面,这些倭寇撕扯开衣服,露出了肚皮,然后用刀子,在肚皮上划下十字痕。
鲜血很快染红了倭寇的腰部以下,疼痛让他们龇牙咧嘴。
而就在这时候,他们做出了一个让监斩官俞大猷傻了的动作。
那个家伙竟然一手握着刀,一手深入了腹部伤口,揪住肠子,用力撕扯,然后向着明军营地掷来!
嘴里还发出厉鬼一般的嘶吼。
通译官瑟瑟发抖,脸颊都是冷汗,他们告诉俞大猷,倭人再问:“够了吗?”
俞大猷脸色铁青,拳头逐渐握紧,用力咬着嘴唇,并不说话。
此刻第一名武士耗尽了力气,倒在了血泊之中。
此刻第二人开始动手了,他一样用锋利的武士刀,划开肚皮,取出内脏……在周围观看的倭国人从最初的震惊变为惊叹,他们甚至跪下,膜拜自己的英雄。
到了第三人的时候,这家伙竟然迫不及待,同伴还没有倒下去,他就急不可耐剖开了腹部……生命就是像樱花一样短暂,死亡本身就是一种美……能以最绚烂的方式,结束生命,更是武士的无上荣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