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富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再说了那三鼎甲是那么好考的?
不过徐阶的出现,让杨博也是压力不小,二师兄已经入阁了,他们没什么竞争,大师兄……也就这样了,还用得着浪费精力吗?
唯独徐阶,他们年纪差得不算太大,现在徐阶早走了一步,他一定能快点赶上来,让人眼前一亮的。
晋商出手了。
随之而来,是湖广的商人。
他们也算是皇帝陛下的同乡了,天子要在天津开海,岂能不过来捧场,不过湖广商人的力量不行,只调来了三十五万两货物。
没有办法,他们处在长江中游,位置太差,沿海的路完全被东南的商人封锁了,只能仰人鼻息,但愿朝廷能够给力,把天津办成了,从此之后,他们就多了一条活路。
实力虽然弱,但是热情却是很惊人。
王岳盘点着各方送来的货物,坦白讲,跟他的预计有很大的出入,难不成真的要把自己隐藏的实力都展现出来?
只不过王岳手下的那一拨人不太喜欢倒买倒卖,如果实在不行,就只有赶鸭子上架了。
正在王岳思索的时候,突然外面喧哗热闹。
又有大队的商品送来了。
这伙人的动静可是太大了,他们的马车遍及整个官道,一眼望不到头……光是马车还不算什么,他们甚至还有船队。
这些船只又从辽东来的,又从山东来的,满载着各种各样的货物,来到了天津。
“王大人,俺老郭可不是来捧你的场,俺只是为利而来。”
郭勋努力表现出高傲的样子,可是他的举动已经彻底出卖了自己,凭着一己之力,愣是超过了其他所有的总和。
想说不支持都不行了。
王岳含笑,“武定侯,针对大客户,本官亲自负责,快请进,喝点茶,聊聊天。”
郭勋沉吟,“我是个粗人,怕是跟你聊不到一起去……丫头!”他回头道:“丫头,你过来吧!咱们将门虎女,不在乎这些的。你来瞧瞧,这小子到底会不会做生意!”
王岳选择忽略了郭勋傲娇的态度,他真的跟郭大小姐聊了起来。
“这么多的东西,只怕是超出了你们郭家的财力吧?”
郭小姐笑容可掬,“王大人,你从外城到天津,这么大的摊子,怕是也超出了你的财力吧?”
好厉害的丫头!
王岳不动声色,“我的实力够!”
“我知道,所以我愿意押宝大人!”郭小姐轻笑道:“大人可不能让我们这些支持你的人失望啊!”
王岳还能说什么,“本官只能尽力而为了。”
郭小姐笑容不减,“大人点石成金的本事,天下无双,若是这一笔生意成功了,我想在天津买下一片港口,我准备弄个船厂玩玩。”
“船厂?这个投资可不小啊!”
“相比起大人投资一座城,小女子投资一个船厂,不值一提!”
王岳连连摇头,“听姑娘的口气,是要和本官争锋了?”
郭大小姐秀眉挑起,微微一笑,颇有魅力。
“身为女子,难不成连什么都不如男人吗?”
“好志气!”
王岳伸出一个大拇指,“就冲姑娘的气魄,我提前祝你大发财源,若是有什么需要,只管提出来,天津港口,会竭尽全力提供帮助。”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赶来,天津已经成了热闹的海洋,光是从参与的商贾来看,天津的开海已经成功了一半。
至于剩下的一半,那就是吸引来足够的买家,消化这些货物。
如果来了这么多人,却卖不出去,王岳的老脸也就扔了算了。
大家的焦急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有三艘倭船赶来,这三艘船竟然装的都是白银,他们甚至焦急到忘了准备多余的货船,总不能一船银子换一船丝绸吧!
再看这些船只的主人,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来人竟然是倭国的细川氏!
王岳的计谋起作用了,一瞬间,商人们的精神头都来了,这一次的开海,不会失败了……
我是王富贵 第267章 来的人不少,我很欣慰
“大师兄,这个细川氏怎么回事?”杨博随口问道。
崔士林闷着头,“你再说一遍。”
“细川氏,他们怎么回事?”这一次杨博提高了许多,他相信只要崔士林耳朵没坏,就一定能听到。
奈何崔士林还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没法子,他是真的没听清,这时候徐阶走进来,冲着崔士林道:“大师兄,请问细川氏底细如何,该如何应付?”
当听到“请问”两个字的时候,崔士林的眼睛亮了!
终于到了我展示博学的时候了。
崔士林斜靠着太师椅,翘着二郎腿,两只脚还不停晃荡,半点没有国公爷的形象。
“小师弟啊,这个细川氏在倭国实力还是不小的,他们是倭国幕府将军的守护大名……怎么说呢,他们算是幕府将军的部下,但是又手握重兵,权势滔天,连幕府将军都要听他们的。”
徐阶点头,“这么说好比是东晋时候的王家呗?”
“王家?什么王家?”崔士林不解。
杨博给了他个大白眼,“你多读点书行不!东晋的时候,王敦和王导兄弟扶持晋元帝登基,王敦领兵在外,王导辅政在内,时人呼之为王与马共天下……这回你懂了吧?”
崔士林老脸通红,“说倭国,提什么东晋啊!再说了,细川氏因为在几十年前的应仁之乱,已经衰败了不少,不然大内氏也没有胆子抢夺他们的勘合,跑来大明冒名顶替,进行贸易了。”
杨博哼道:“这不还是没逃出东晋的历史吗?王敦之乱,朝廷衰败,若干年后,镇守一方的桓温崛起,挑战朝廷……套路都是一样的,所以说啊,大师兄,你该好好学学历代的史书,然后再看什么,都清清楚楚了。”
崔士林这个气,“我学什么?反正我都是国公爷啊,也不指望着世袭罔替,倒是某些人,该好好读书,最好能考个状元出来,不然啊,可是连小师弟都不如啊!”
“你!”
杨博气得翻白眼,干脆转身气哼哼走了,跟他没话说!
徐阶沉吟片刻,终于露出了笑容。
“多谢大师兄指点,该怎么应付细川氏,小弟心中有了主算。”
徐阶也笑着离开,当天晚上,他就接见了细川氏的使者,一番交流之下,细川氏感激涕零,大喜过望,直接将两船银子交给了大明。
“我说小师弟,你给他们许诺了什么啊?”崔氏好奇询问。
“我告诉他们,大明会提供一切支持。”
“啊?你真打算这么干?”
“当然……不是,我是说除了实际帮助之外。”
崔士林恶狠狠瞪了徐阶一眼,“你怎么也学坏了。”
徐阶呵呵道:“没有办法,这都是师父教的。”
“师父?他教你什么了?”
“师父教我,跟蛮夷打交道要锄强扶弱,但不包括太强大的。师父还说,我们要亲近蛮夷,亲近蛮夷的目的是为了对付蛮夷。还有,凡是蛮夷的请求,我们都要采取四阶段的战略。”
“什么叫四阶段的战略?”
“就是先说什么都没有发生,一切没有问题。”
“然后呢?”
“或许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什么都不用做。”
“接下来呢?”
“大约应该做点什么,但是什么都做不了。”
“最后呢?”
“本该做点什么,但是一切都太晚了。”
崔士林皱着眉头,呲牙咧嘴,仔细思索着,“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细川氏让咱们支持他,你拍着胸脯答应了。”
“对!”
“然后若是大内氏跟他们开战,细川氏来求援,你说什么都不需要做?”
“对的!”
“等到细川氏被打得很惨,你说什么都做不了。”
“应该吧!”
“若是细川氏被灭了,你说本该做点什么,但是太晚了?”
徐阶忍不住频频点头,“师兄,原来你很聪明啊!”
“聪明个屁!”崔士林爆粗口了,“你这不就是骗人吗?”
“谁说的?我讲的都是真的。只不过出了事情之后,我们要首先上报提督大人,由提督大人上报内阁,内阁上报陛下,陛下责令兵部拿出方案,兵部要求五军都督府调兵,五军都督府下令天津水师出动,水师再向提督大人请求军饷,提督大人上报内阁,内阁上报天子……”
“够了!”
崔士林一把拉住了徐阶,“按照你这个弄法,细川氏早就完蛋了。”
徐阶笑容灿烂,耸了耸肩,“大内氏也是这个待遇,天朝上国,必须一视同仁!你说对吧?”
崔士林还能说什么,他突然很欣慰,“师弟啊,这往后对付蛮夷啊,就咱哥俩来,我负责狠的,你负责阴的,咱们师兄弟双剑合璧,无往不利啊!”
……
细川氏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被俩坏蛋给安排了,他们在进贡之后,开始了采购行动。
过去他们在宁波市舶司采购过货物,还是很有经验的,不过到了天津市舶司,却被吓到了,同样的商品普遍能便宜两成以上。
最初还觉得是假的,可验证之后,发现似乎比宁波那边的还好!
我的老天爷啊,质优价廉,还没有上限。
细川氏简直后悔死了,要是多待些船只和银子,那该多好啊!
别看倭国很穷,但倭国的上层绝对不缺钱。
毕竟倭国拥有海量的金银储藏。
他们是金银便宜而物价高……大明正好相反,商品丰富,贵金属缺乏。
因此倭国上来看见什么都便宜,疯狂扫货。
光是一个细川氏,就弄了超过二十万两的货物,这还不算什么,更让人吃惊的是大内氏!
作为一个上升阶段的家族,大内氏的财力十分雄厚,哪怕被崔士林讹诈了一笔,还是很有钱的。
更何况大内氏将这次配合开海,视作和大明修复关系的关键一步。
无论如何,也要换来上国的原谅!
倭国这边疯狂买买买,可是他们还是遇到了对手。
一伙朝鲜商人出现了!
我们可是最忠心的藩属,上国这么大的事情,我们岂能落后?再说了,上国竟然派遣礼部尚书去倭国出使?
为什么不是我们朝鲜?
大明爸爸,你不爱我们了吗?
朝鲜都疯了,万一大明跟倭国搅在一起,或者说,大明不再支持他们,光是倭国就能打得他们满地找牙。
不行,绝对不行,必须要让大明爸爸看到我们的心意。
朝鲜的加入,可以说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更出乎预料的还在后面,琉球国的商队也来了,要知道他们离着宁波最近,向来都是和东南的豪族贸易,怎么会突然跑到天津来?这不合适啊?
谁也没有料到,更不合适的还在后面。
就在琉球商团到来的第三天,一群满脸大胡子的家伙也来了,这群人可跟倭国、朝鲜的商人不一样,他们出手更大方,绝对视金银如粪土,花钱如流水。
你以为光是这样就完了吗?
显然没有!
在大胡子商人之后,还有一群黄头发的商人,他们也来了!
这帮人的出现,彻底让采购行动变成了扫货!
什么都不用看,丝绸、布匹、瓷器、茶叶、美酒、家具、工艺品、首饰、珠宝……就这么说吧,他们简直是无底洞,看见什么买什么,一边买还一边大骂大胡子商人,双方差点打起来。
过去航路没有发现,他们垄断贸易,贩运到西方的都是挑剩下的垃圾,而且还卖得那么贵!
现在直接从大明进货,这一趟回去,利润至少在百分之五百,甚至可能到百分之一千!
这可不是吹牛,过去他们的商船只能在南洋弄点香料,偶尔淘换一点大明的物产。整个南方大族的船队,对他们百般提防。
现在天津大开门户,简直是上天赐下来发财良机。
没想到连西夷都来了,我很欣慰啊!
王岳盘算着。
“师父,师父!这才十天不到,海关税务司就出货超过三百万两!真的发财了!”徐阶兴匆匆汇报。
王岳轻笑,“这还不算什么,说实话,倭国和朝鲜的购买力还是没有释放出来……你去告诉他们,我这里有新开的钱庄,可以给他们提供贷款,只要信誉好,就能申请贷款,最高无上限。”
徐阶惊得目瞪口呆,“师父,这么干行吗?万一他们不还钱呢?”
“那就出兵讨伐啊,还用我说吗?你大师兄是干什么的?”王岳没好气道。
“行嘞!弟子明白了!”
徐阶掉头就跑,王岳沉吟一下,笑呵呵起来,去了后院。蒋氏正等着呢!
“小富贵啊,你又给哀家弄了多少钱?”老太后见面就问。
我是王富贵 第268章 终于要练兵了
蒋太后对天发誓,她不是个爱财之人,可是谁让天津弄得这么热闹,一个开海,弄得比过年还有趣。
各种各样的夷商,全都来了,站在海边一看,港口外都是船帆,那货物一车一车的往外面卖。
光看着就让人高兴。
这不是挣钱多少的问题,而是表明了大明江山繁荣昌盛。试问这江山是谁的?还不是儿子朱厚熜的。
儿子的江山越兴旺,老太太就越高兴啊!
“太后,这就要看您老人家问哪个方面了。”
蒋太后知道这小子的德行,忍不住道:“你一笔一笔给哀家算,咱们先说说关税……这是给陛下的。”
“嗯!”王岳道:“目前天津港口核定出货在三百八十万两左右,如果不出意外,很快就能突破五百万。目前海关的税率在百分之十五左右,也就是说有七十多万两要进入陛下的腰包……不过海关运营也要花钱,还有许多建设的开支,雇佣人员的花销……这么说吧,今年海关能给国库提供50万两的净收入。”
“不少,可是不少了!”
蒋太后笑呵呵道:“陛下成天念叨,国库空虚,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哀家也知道,他这个家难当。好在有你啊,小富贵,你可是生财有道,光是一个港口,就帮了大忙,户部多了一成的岁入了。”
老太后感叹之后,压低了声音,“小富贵啊,你跟哀家说,是不是关税算是最低的一笔了?落到咱们手里的,都比这个多吧?”
王岳惊呆了,“太后,您老人家怎么猜到的?”
蒋太后呵呵发笑,”你小子的套路哀家早就品出来了。快跟哀家讲讲,你都在哪里捞钱?”
“太后,其实我这个人挺老实的,我都是替大家伙着想,您老人家瞧瞧,这么多货物运来,总要有仓库储存吧。而且不管是来买,还是来卖的,都希望快速交易,别耽误时间……因此呢,我就安排了人,给他们的商品进行评估,然后再撮合交易。仓储、鉴定、撮合……这一套下来,我才收了不到百分之十,真的不如关税多。”
蒋太后哼了一声,“光是这些?”
“那个……还有商人居住的客栈,吃饭的饭店,领略上国风光的欢场……总而言之,都是给他们服务的。”
蒋太后哼道:“说得好听,可每一样都要钱,而且是大钱,你小子还安排了什么?”
“也,也没有什么……就是给交易提供点便利,您老人家想啊,倭国拿来的白银,和咱们大明通用的白银能一样吗?还有夷商,有人带来了黄金,这也肯定不行的……必须按照成色,进行兑换,臣也就干点辛苦活,收点火耗!”
蒋太后气得笑了,“这是辛苦钱吗?你要是觉得这钱辛苦,你让陛下来收,你看他乐不乐意!”
“别!”王岳连忙摆手,“您老人家可千万高抬贵手,这钱留在我的手里,有大用!”
“什么大用?”
“就是提供贷款……”
老太后呵呵直笑,“早就知道你小子喜欢干放贷的事,说说吧,你是怎么打算的?”
“太后,您看啊,这有些夷商带的钱不够,却还想多买点货物。有鉴于他们的信用程度,咱们就能给他们贷款,让他们多赚点,咱们的商人多卖点,顺便咱们也收点辛苦钱……”
又是辛苦钱!
你这兔崽子也真敢说,你挣的哪笔钱辛苦了?
说不劳而获,算是冤枉,但是说你巧取豪夺,那是恰如其分。
“太后,这石见银山到了您老人家的手里,咱们就有了充足的白银供应,您老人家想想,从这个借贷上面,咱们能多赚多少钱?”
蒋太后深吸了口气,她算是看透了,开海贸易,真是一个好生意。对朝廷来说,有关税可赚,同时又能带动一大堆的行业,无数人得到了生计。
而且天津这一开海,就把这块变成了活生生的聚宝盆……对了,蒋太后突然想起来了,其实算了这么一大堆。
真正最大的好处,是天津的土地!
仓库,酒楼,茶馆,市场……什么不要土地。
而眼下天津最大的地主,还不就是王岳这小子!
他可真是生财有道啊!
老太后感慨之后,忍不住道:“小富贵,哀家虽说是个妇道人家,可也懂一个道理,那就是那就是烈火烹油背后,必定是万丈深渊,天津赢了个开门后,但接下来该怎么办,能不能一直这么繁荣下去,会不会有什么凶险,你该跟哀家说说吧?”
王岳正愁怎么把话头儿引过来,没想到蒋氏竟然主动提到了。
其实也不意外,现在的天津,泼天的繁华,烈火烹油似的。
好的都有点不现实。
谁能不担心意外呢?
“太后,咱们在天津开海,首先就动了东南海商的利益,他们盘根错节,而且在海上经营多年,他们甚至跟外国都有勾结。抢了他们的生意,断了他们的财路,会不会引来这帮人撕破脸皮啊?”
蒋太后虽然是女流,可也不傻,她思忖片刻,吐出两个字:“倭寇!”
“太后明鉴,前不久的浙江倭乱,就很奇怪,臣甚至以为是有人想哄骗天子,把市舶司给停掉,这样一来,朝廷在东南就失去了一只眼睛,而且没有了市舶司,织造局也就没法存在了。弄不好,整个江南,就都是那些人的天下了。”
蒋太后和朱厚熜,这娘俩最在乎的东西,钱还真是第二位的,要说什么比钱还重要,那自然是天上掉下来的龙椅了。
杨廷和虽然死了,但是一个叫做杨廷和的幽灵,还一直在大明的上空盘旋。
京城是皇权最强大的地方,这里有厂卫,有京营,有六部九卿,有完整的拱卫皇权的体系……朱厚熜只要敢拼,胜算就不小。
可是一旦离开京城,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能在浙江掀起倭乱,天津就未必不能啊!
“小富贵,说了大半天,你的意思是要在天津加强军备了?”
王岳连连点头,“太后生命,除了天津水师之外,臣以为是不是能把神机营调到天津一部分,或者干脆练一支新军,一支完全忠于陛下的力量。不光能保卫天津,还能驰援九边,往后再也没人敢觊觎京城了。”
蒋太后听完,深以为然。
“行了,这事哀家记下了,你回头写个奏疏,递给陛下,哀家跟他说。”
蒋太后在天津没逗留多久,就返回了京城。
至于王岳,他怎么舍得浪费天赐良机,赶快将早就准备好的计划,递了上去。
而这份练兵方略,还真不是王岳最初弄出来的,真正的第一撰写者,正是王阳明!
他在京城整军之时,就多次跟王岳提到,大明的京营已经积重难返,即便大力整顿,可稍微放松,没有几年,就会原形毕露。
要想真正整军有成,就要另起炉灶。
可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且不说新建一军要花多少钱,光是以什么名义,就很让人头疼,朝廷的兵马满足不了你吗?
想新练兵,难不成是要当曹操?
哪怕以王岳和朱厚熜的关系,他也不管轻易提出。
好在终于等到了机会,可是把这事情捅上去了!
就看朱厚熜这小子到底有没有明君圣主的资质了?
“母后,朕一年能收的关税不过五十万两,按照小富贵的预计,水师一年支出在四十五万两,再加上神机营,还要二十多万两……这,这生意亏本了啊!”朱厚熜苦着脸。
蒋太后把眼睛一瞪,“什么亏本?这是生意吗?这是咱们娘俩的命!你要是舍不得出钱,哀家从内帑拿钱,到时候这支人马听哀家的,可不听你的!”
我是王富贵 第269章 王岳选兵
朱厚熜都哭了,他觉得王岳最厉害的就是忽悠老太后,老娘简直让他灌了迷魂汤,怎么言听计从啊?
这几十万两花出去,可不是个小钱啊,再说了,小富贵会练兵吗?
万一白花了银子,岂不是亏大了。
朱厚熜眼珠乱转,不停琢磨着办法,想来想去,还真别说,让他想出个办法来。朱厚熜下了一道旨意,将定国公徐光祚和武定侯郭勋叫了过来。
“朕只想问你们,假如朕给你们一支兵马,可能练好?”
让我们练兵?
徐光祚迟疑,郭勋却是毫不犹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