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种田之旺家小农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后情

穿越种田之旺家小农女 252 吃闷亏
苏玉想了想,摸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悄悄的塞到了苏三叔的手上。
苏三叔看到银票上的数字,眼睛都瞪大了几分,一百两!整整一百两!他这辈子还真没见过数额这么大的银票!
他的呼吸都有些不顺了:“这,这是……”
苏玉面带微笑的说道:“三叔,这是卖土豆的银钱,方家掌柜说了,若是这土豆卖得好,以后就在咱们这进货。”
苏三叔激动得很,若是照二妞这样说,那以后就不愁银子了!不过,他却没有收下银票,反尔将银票又塞到了苏玉的手上,他认真说道:“这都是你的功劳,你拿着。”
话落,苏三叔昂首挺胸,底气十足的去敲了黄家的门。
苏玉将银票又放到了怀里,她看到三叔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果然,三叔刚才就是因为没有底气,所以才不敢敲门。
黄家人不耐烦的声音从门里传了出来:“谁?”这是苏三婶大哥的声音。
苏三叔冷漠道:“是我,苏三牛。”
紧接着,便听到苏三婶的大哥在屋里喊了起来:“爹,娘,姓苏的来了,赶紧将妹子带出来。”话落,黄家的门就开了。
先出来的是苏三婶的大哥,紧接着,三婶的爹娘,还有苏三婶都出来了,苏三婶还抱着孩子,她看到苏三叔,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数日不见,苏三婶瘦了一圈不止,连怀中的娃儿都有几分瘦小。
苏三叔见到妻儿的模样,更知他们在黄家生活得并不好,苏三叔开门见山道:“走,咱们回家。”
苏三婶闻言,抱着孩子就要过来,可是,苏三婶的大哥却是将她拦住了。
那大哥眉头一挑,道:“妹夫,你这样就想带我妹子走?未免太便宜了吧,她这时间在娘家吃的,用的,哪一个不费银子,还有你这儿子,花的可都是我们黄家的钱,这事,咱们可得说道说道啊。”
他这意思明白得很,还是那句话,不给银子那就别想带人走。
苏三叔直接看向自个媳妇,说道:“你呢,是想走还是不想走?”腿长在他媳妇身上,若是她真想离黄家,谁拦得住?
苏三婶自知之前误会了自家男人,后悔得不行,眼下见到苏三叔,本就很高兴了,在听到苏三叔的问题后,她脱口而出道:“我自然是跟你走的。”
娘家靠不了一辈子,丈夫儿子才是她下半辈子的依靠,这个道理这段时间她明白得透透的。
娘家再好,她终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还不如侄儿侄女重要呢,更别说她儿子,在黄家就是一个外人,小小的孩子就被人嫌弃(花费银钱的事),她心疼得很。
苏三婶当下就抱着儿子往苏三叔这边走了过来,正在这时,只见她娘家大哥的的声音冷冷的响了起来:“妹子,你这做什么?”
苏三婶抱着孩子轻声说道:“大哥,婶子不是嫌我在家白吃白住吗,现在三牛来接我了,我也用不着讨人嫌,这样不是很好吗?”
他大哥扭头看他娘,阴森森道:“娘,你之前说的话作数吗?”
苏三婶她娘心里一紧,然后不太情愿的站了出来,她低声道:“月儿,你还忘了一样东西。”
苏三婶一脸不解的看着她娘,“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她娘哑着嗓子道:“你还欠了三十两银子。”
苏三婶的脸沉了下来,“娘,你是说大哥是以我的名字借的银子?我可没按过手印,你们不要这样。”
她大嫂却是笑了起来:“是啊,你没按手印,你儿子按了啊。”
苏三婶瞳孔一缩,她儿子,那不就是她怀中的婴儿吗,这才多大!她大哥一家竟连孩子都不放过!都算计到孩子身上了!
苏三婶气到不行:“你们怎么变成了这样,连亲外甥都不放过。”
她大哥理所当然的说道:“哪里是不放过,主要是妹夫太抠,若是他乖乖的将你跟孩子在花费的银交上来,我们也不至于这样。”
苏三婶气得胸口疼。
苏三叔的脸都黑了,他冷冷的看着黄家大哥:“我若是没来呢?”
黄家大哥直说道:“那就等孩子大了,去做奴仆。”他受够了没银子的日子,再说了,这孩子又不姓黄,他可不会在乎,他现在对自个孩子都没那么上心了,现在粮食不够,家人多了,根本就养不活。
他都想去卖孩子了。
苏三婶尖叫道:“大哥,你好狠的心!我跟三牛一年都挣不到一两银子,你可是知道的,我们苏家压根就没分家,银子都拽在我婆婆的手里,再说,我们苏家村成了那副样子,东西都没了,哪里凑得出这么多银子。”
黄家大哥却是不信:“妹夫手上有银子,这我可是知道的,从安定县过来,一路吃住,他都有余钱,我眼睛不瞎,看得到。”
原来竟是这事惹的祸,可是,那不是黄家逼着他拿银子吗!苏三叔心中恨极。
苏三婶死死的瞪着她大哥:“哥,你为了银子真是疯魔了。”
苏三婶已经抱着孩子走到了苏三叔的身边,她用极轻的声音对苏三叔说道:“咱们走,离这远远的,以后再也不来了。”
苏三叔脑中想起了土豆的生意,光是这次就挣了百两银子,若是不来,那岂不是亏了。
他慢慢的摇了摇头。
苏三婶急了:“难不成让咱们儿子为奴为仆,这可不成,那可是贱藉。”
苏三叔看向苏玉。
苏玉微笑道:“三叔怎么想就怎么做吧。”这一百两她既然拿了出来,这钱就是明面上的,自然有苏三叔的一份,不说别的,就说三叔帮忙种植土豆还有照顾鱼田,她就不会少苏三叔的那份钱。
最后,苏三叔还是吃了这个闷亏,将三十两给了出去,不过,那欠条却是要回来了,欠条在债主的手上,竟然放利钱的,若再晚些,这钱可就不止三十两了,这还是黄家大哥跟那人有些交情,所以才宽限了些。
苏三叔看着那欠条上朱红色的小小指印,鼻中一酸。
他从三婶手中接过孩子,一路抱着,舍不得放下。此时,苏三叔只觉得,出了事还得靠自家人,以前他脑中还有些为小家打算的念头,经此一事,他将这个大家也看得重要起来。
至于媳妇那娘家,他以后是不会像以前那样,任由媳妇悄悄的拿银子填娘家。
这一下子少了三十两,苏三叔心里难受得很。
苏玉倒是什么都没做,那银子本就是要给三叔的,三叔怎么用那是三叔的事,她管不着了。再说了,那黄家人是三叔的缘亲,跟三婶骨血相联,想断可没那么容易。
退一步说,这关她什么事?
若是冒然插了手,三叔一家现在会感谢,说不得以后还在嫌她多事呢,反正,那两位都是大人,可不需要她这‘小孩’插手。
黄家的事办完后,苏玉一行就离开了州府,回了柳阳县。
苏家老两口见到小孙子,喜到不行,只这这孩子生得瘦小,也不知道养不养得活,于是,苏三叔便给起了个小叫,叫壮壮,希望这孩子能长壮些。
苏三婶月子没坐好,奶水一直不足,根本就不够孩子喝,只能给孩子喂些粥水米糊糊之类。
后来苏玉想了一个法子,她叫苏三叔去县里看看有没有卖下崽的母牛或母羊之类的,若是有,那就买回来,将孩子喝牛奶或羊奶,这样身子骨也养得好。
说起牛奶,苏玉就想到了双皮奶,蛋糕之类的东西。
她嘴角一翘,想道,等闲下来,就将这些东西琢磨出来,又是一笔进项。

再说张家,原先张家人以为张小露是病傻了,糊涂了,等这粮荒的事一出,他们又对张小露改了看法,因数张家除尘谷颇多,这次又没有种多少粮,损失有限,交的税也不多,那些陈谷除开吃的,还剩不少。
粮食越涨越高,最后张老头拍板,将吃不完的陈谷卖掉,这谷价是前所未有的高,太让人心动了,其实,张小露藏下的粮食张家人并不知道,她也不打算说。
这一世的事跟上一世有些不同,有些事变了,比如这次,明明粮荒该提前的,却托到了现在。张小露已经不敢确定上辈子的事哪些有用,哪些没用了。
她想着想着,又想起了一件得要的事。
那就是苏家表哥的事,她清楚的记得,二妞死后,小宝表弟的身子越来越弱,姑姑比泪洗面,身子也不太好,因为看病吃药,苏家过得极为清苦,除此之外,姑姑的婆婆还背着表哥跟姑姑要银子花,说是养老钱。
这些都上辈子张小露她娘跟她说的,她娘活了很久,她爹都给她娘熬死了。
张小露对苏家的事了解并不多,她只知道,苏家表哥后来当了将军,她也不知道是个几品的官,等苏家表哥回乡,姑姑坟头上的草都老高了,小宝还未成年,只有一个小土包,连碑都没刻,许是没有钱刻吧,惨得很。
后来还是苏家表哥回家修的坟。
苏家表哥带着大妞表妹一家去了京里,苏家村的亲戚表哥压根就没管,她之所以对表哥的事知道得这么清楚,还不是因为她娘!她娘竟然说让她去京里给表哥当小妾!
这哪里使得!





穿越种田之旺家小农女 253 买地
那些过往都是上辈子的事了,张小露抹了把脸,这辈子已经不一样了,她不想再像上辈子那样,小心翼翼的活着,不敢多说一句,不敢走错一步。这辈子她只想找个老实的庄稼汉子,本本份份的过日子。
张家人在这次蝗灾中挣了些银钱,后来又用这钱买了田地,那些个田地加起来,足有一百亩呢,张家人自个都有些不敢相信。
张小露也有些傻眼,她扯了扯张清的衣袖,悄声问道:“大哥,这次你到底挣了多少银子?”
张清眼中是掩不住的笑意:“陈谷只卖了部分,剩下的换了米,拿来做买卖了。”所以才能挣这么多啊,要只卖纯谷,那价钱都抵不上这次的一半呢。
这田地的事都是张清办的,以至于张老头也是今天才知道,他眼睛灼灼的看着向张清:“阿清,这、这真是咱家的?”
张清笑着点头。
张老太捂着胸口,差点喜晕过去。
张大舅重重的拍着张清的肩,嘴中只会一句:“咱家清儿有出息了。”
后来,张家在那边建了一个青砖瓦房,阔气得很,他们退了镇上的屋子,搬到了乡里,成为那片有名的富户。
张老头将姓改由弓长张改成了立早章,读音没变,只是写法变了,因田太多,张家人只种了一半,另一半则是用来收租,那些佃户唤张老头为章老爷,渐渐的,张家倒成了村民眼中的地主。
张家的地离桃花村近,被县里划到了桃花村的地界,张家人就在桃花村落了户。
——
苏玉在州府赚了一千五百两,一千两是自个的私房,另五百两她分了一百两给苏三叔和苏家两老,另四百两她留了下来,这一次银子的总额她并没有瞒着苏家人,这生意是长久买卖,一直瞒着也不是事。
于是,她便将卖土豆得的银子总数透了出来,这事也就她、苏三叔,还有苏家老两口知道,徐师傅是自个避开的,小宝跟高平还小,没让他们知道,只说赚了钱,那两个还以为跟开小吃店的时候一样,便没问。
苏老婆子知道这价钱后,心里那个悔啊,早知道这东西能挣这么多钱,当时就该全部种上的!
哪里还需要种其他东西!
苏老头则是盯上了苏玉手上的银钱,他觉得自个是一家之一,这银子应该归他管。
苏玉拒绝了:“这地是我的,这土豆种也是我的,这挣的银子自然也是我的,爷,我不是给了一百两你们吗,不少了。”
一百两确实不少,可苏三叔用了三十两,现在只剩七十两了,就剩是七十两,那够他们一家花一辈子了!
苏老头心里一堵,半响没说话。
苏玉又笑道:“爷,你可以拿着七十两买地,再自个种,现在天气好,还能种一批。”苏玉不是那种吃独食的人,不过,土豆这货源在她手上,别人,还真没有。
苏老头听到这话,便打消了管钱的心思。他是一家之主,那是老苏家的一家之主,可不是苏玉家的一家之主,苏玉已经算是很给他们面子了。
说实话,若不是这次遭了难,亲人都不在了,苏玉也不会这么大方。
苏老头跟苏三叔商量了,剩下的七十两,留二十两作本,剩下的五十两他们想拿去买地。
庄稼人对土地的感情极为浓厚,但凡手里有点闲钱,都会拿来置地。
苏老头自然也不例外,不过,他并不是想在这边买地,而是想回苏家村买田买地,就算村里没有,隔层村也是有的。
至于找他们讨债的那些小村的人,苏老头觉得有老三在,还有孙子孙女,还有会功夫的徐师傅,这些人加起来不止十个了,还用怕那些村人?
蝗虫的事过去了,粮食紧缺得很,不过,还没有饿死人的地步。苏老头觉得这次粮灾并不算严肃,所以,他想趁着这次机会,回村置地,带着全家一起回去。
苏老头嘴上没说,可是心里还是惦记着苏家村的,之前因为手里没银子,回去也干不了事,所以忍着一直没说。
这次,苏老头倒是说了出来:“咱们回苏家村吧。”他说完先看看苏三叔,再看苏玉。
到于苏老婆子,那不用说,肯定是听他的。
苏三叔欲言又止:“爹,在这里买地也是一样的。”
苏老头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苏家村是咱们的根,现在房子都没了,咱们手里有银子,建一个新屋子,再买些地,咱们不就起来了吗。”
苏三叔不吭声了。
苏老头又将目光投入苏玉,这是看重苏玉啊。
苏玉倒是没有反对,她道:“咱们村的田地都是有主的,他们死了照理说朝廷应该收回去,再卖,可眼下安定县都还乱着,这事他们管吗?”
苏老头道:“不怕,咱们家屋子跟田地都是去邻县画的押,一样有用,到时候咱们去那边问问。”他是打定主意回去了。
有钱,啥也不怕。
苏玉摇了摇头:“咱们村太远,若是在那边种土豆,运到州府都不容易。”
这话一出,苏三叔立刻改了立场,他道:“是啊爹,咱们就先在这边买地吧,等多挣些,咱们再回去,也是一样的,咱们村又跑不了,你说是不是。”
苏老婆子使劲点头,她可舍不得将钱往外扔,若是回了苏家村,这一次挣着五百两的生意岂不是要黄?
苏老头还真没想到这事,他陷入了沉思。
苏三叔忽然说道:“要不,咱们直接在州府边上买地得了。”
苏玉道:“那边地贵。”
苏三叔道:“咱们可以少买些。”
苏老婆子反对道:“那怎么成,地少了得少挣多少银子啊,不成不成。”
苏三叔看了苏玉几眼,道:“二妞,你的银子打算咋用,你那钱可不少,可以在州府那边买地啊。”苏三叔不图多,他帮二妞干活,等苏二妞挣了钱,像这次一样分他一点就成。
多好的事啊。
苏玉道:“那些银子留着给小宝读书用。”笔墨纸砚,这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再说了,等小宝跟高平将基本的学会了,她还要将两人送到书院去,这又是一笔开销。
一提到读书,苏老头就想到了大孙子苏诚,本来读得好好的,现在却是消息全无,也不知是死是活。
屋里的气氛变得诡异起来,苏老婆子眼眶微红:“老大一家也不知是死是活。”说完,她又念叨:“我要去庙里请个菩萨回来供着,只要我心诚,一天三次的拜,菩萨肯定会保佑老大一家的。”除开石头,其他人都无消息,若是都死了,那就叫菩萨在阴间保佑他们,若是没死,那就再好不过了。
苏老婆子说完,悄悄的看了一眼苏玉。二妞她娘拜菩萨都能将二妞的傻病冶好,她就不信她不如二妞她娘心诚!
苏老婆子想到那几百两银票,就觉得腰板直了,她也不用操心银子了,反正,二妞养着他们,给吃给喝给穿,再说了,三儿子那不是还有银子吗,总不能一两都不给吧。
她想到这,便伸手找苏三叔要银子:“三牛,给我些银子,我要去庙里请尊菩萨回来,保咱家平安。”
苏三叔也不自觉的看了苏玉一眼,他大方的掏出了五两银子,递给苏老婆子,“娘,这是香油钱,可省着点。”
苏老婆子一把抓过银子,脸上乐开了花:“我知道,我知道。”她这人情绪都写在脸上,而来来得快,去得也快。
苏老头叫苏老婆子这样一搅合,失去大孙子的郁气去了大半,他又旧话重提:“要不这样,你们留在这,我跟你娘回去,反正我这身子骨是好了,你娘也养好了,有你们在这顶着,不怕有人欺负我们老两。”
瞧他这意思,是打定主意回去了。
苏玉提议道:“这样,等确定这蝗虫群确实走了,咱就把土豆种上,等这批土豆卖了,咱们再回村将那土田买了,再建新屋,成吗?”
苏玉又补充了一句:“这样,手头也宽裕,不必为银子发愁。”
“爹,我看这样行。”苏三叔赶紧说道,“你看现在,这路上也不知是啥情况,要不,咱们等一季粮食出来,再回去,到时候顺便建一个大瓦房,正好过年住。”
苏老头一时拐不过弯:“等那时,那土价不又上来了吗?”
苏三叔道:“咱们村算偏的,也没人去那边啊,再说了,从安定县到咱村,那一条大路,周围的村都没有几口,买他们的地不比咱村的地好?”苏三叔真不信自家村里的田地都贵到哪里去。
以前是人多地少,现在是人少地多,行情不一样了。
这边说得热闹,苏玉却是突然想起一个事,这边的粮食全部被蝗虫啃了,苏家村恐怕也是一样,也不知栓叔栓婶他们怎么样了,他们应该不会离开村子吧,可是,苏玉又不敢确定。
万一栓叔栓婶又回了娘家,大哥要是在他们走后回村,那不是错过了吗!
不行,她不能冒这个险,她去回去瞧瞧。




穿越种田之旺家小农女 254 大便宜!
苏玉还是去了一趟苏家村,栓叔一家并没有走,粮食不够,栓叔便带着三个儿子去山上打猎,还能带回一些野菜、野菜,所以,他们过得还算不错。
苏玉问过栓叔一家,她大哥并没有回来过。
苏玉有些失望。
跟苏玉一起回来的还有苏老头,他非要回村来看看,拦也拦不住,他从栓叔嘴里得知那些找麻烦的再也没来过之后,又动了回来住的心思,可是他一起到那回来住会给家里添麻烦,便歇了心思。
回来,住哪啊?
山底下,苏玉家?现在这季节,山上的野物多,苏家村的人口又少了,若真遇着狼啥的,求救都来不及。
最终,他叹了口气,暂时歇了这心思。
栓婶看苏玉为她大哥的事总是回来,这来去也不方便,于是便笑道:“你大哥若是回了,那咱就去邻县找个代笔的,给你写信去,二妞啊,你不是在那边还干了活吗,这老回,那东家也不乐意吧,可别给耽误了。”
苏玉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道:“我这不是怕婶子一家回了娘家吗。”
栓婶笑了起来:“原来是为这事,这事你以后不用担心了,我娘家到时候也搬过来,咱们村人少,也有外来户,他们那边山路不太好走,我就劝了劝,他们也觉得搬过来好,再说了,咱们这有山水的,还是很好的。”
苏老头插话道:“你娘家人搬来?那吃啥喝啥啊?”苏家村的可没田地给她娘家人种。
栓婶面色微变,看了栓叔一眼。
栓叔倒是走了出来,直说道:“叔,咱们村归到邻县去了,以后有啥事就那边衙门办,听说安定县以后不设衙门了。”
苏玉跟苏老头压根就不知道这事。
栓婶道:“我们本想着,等你叔多猎些东西,再去邻县,顺道给你们寄封信的。”
苏玉看着她。
又听栓叔压低声音道:“咱们村不是被官差一把火给烧了吗,那里地契田契全葬在了火里,不止咱们村,别的村也有这样的,衙门的便下了通知,让咱们去补办。”
栓叔的语气中带着喜意。
苏玉呼吸微紧:“难道说,那些无主的田,咱们……”
栓婶眼角眉梢都透着笑:“是啊,都是咱村的,我想,咱们先领着,他们若是回了,就给他们,他们若是……,那咱就留着,话可先说好,用谁家的田就给他们立个牌位,每年给他们上香烧纸钱,也样也不算亏了他们。”
苏玉转头看了一眼苏老头。
苏老头的声音都在颤抖:“这样真的可行?”
栓叔低声道:“当然是行的,不过,咱们也在悠着点,可不能报太多了。”
苏老头喜得直拍栓叔的肩:“好,好。”这事好啊,这趟没白回。
栓叔看了眼苏老头,又提醒道:“这事咱们村还有再商量商量,老叔,要不您别走了,您若留下,怎么着也是个主事的。”
栓婶也劝道:“是啊,您算是咱村年纪最大的,您这种资历,他们肯定服您。”这是在棒苏老头啊。
苏玉倒是有些诧异,为什么?
苏老头听到这话,乐得嘴都合不扰了,他眼睛发亮,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几岁,他豪气道:“好,那我住下来。”
1...148149150151152...1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