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是村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葫芦村人
很快,锅里水翻腾起来了。
“槐花,帮忙切点葱花!切细点。”刘泽福扭头对着不远处正在忙碌着切菜的徐槐花喊道。
徐槐花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在一个水桶里把手洗了洗,两手再在腰上的碎花围裙上擦了擦,才到旁边的案板上。
案板上,有着一个很大的筲箕,里面装了满满一筲箕已经理好的小葱。
刘春来一直在旁边看着。
同时也跟刘泽福聊着。
做拉面,都是需要先把面和好,发酵,这样才能拉扯得很长。
可刘泽福做手扯面,根本就没有发酵的这程序。
“我们这里气候不如北方,小麦生长的时间也不如北方的长,这边的面粉做的面条,没有北方面那么劲道……用鸡蛋加在面粉里,可以让面更硬,吃起来更加劲道……至于啥原因,我也不晓得,当初我爹也没给我说为啥……”
刘泽福一边往锅里丢面条,一边解释着。
刘春来倒是理解。
就像以前的木匠,要加工一个圆桌,根本不知道原理,周长啥的计算公式,但是人家知道面积多大,知道直径多大,怎么下料,怎么加工出来。
这就是师父教的。
师父为什么不教原理?
师父自己都不晓得,师父的师父也没教,这都是经验积累出来的。
面条煮的时间很长,一大锅水,面条不断在里面翻滚。
这面太难煮了。
别的手艺不谈多好,但是煮面这事儿,刘春来还是门清的。
哪怕是干面条,也没煮这么长时间过。
终于,等到起锅了。
刘泽福准备了好几个大品碗,里面没有放任何调料。
只有在这之前就直接在煮面锅里已经煮好的小白菜秧秧铺在碗底。
煮好的面条直接盛在碗里,随后,直接在面上面铺上卤肉,撒上葱花。
又从旁边一个正在翻滚着的锅里舀上了一碗汤。
随后才是在案板上满满的一盆红油里用小汤勺舀了一大勺淋在碗里。
撒上葱花。
“尝尝。”
刘泽福把做好的面递给刘春来跟冯松涛、刘千山。
香味早就已经让刘春来不断吞咽着口水,加上肚子确实饿了,找了一双筷子,碗里拌了几下,用筷子再挑上面条,等冷一下,“呼哧~”就入了口。
面条一如口里,各种味道就刺激着味蕾。
肚子这会儿感觉更饿。
红油的辣、小葱的香,甚至还有一股鲜味,甚至还有融合了各种大料味道的卤味,全部在口里爆炸开来。
很有层次感。
然并卵,刘春来根本就顾不得去分辨这里面究竟有些什么味道,胡乱咀嚼了几口,就咽下了肚子。
刚咽下去,手上的动作没停。
又夹起面往口里喂去。
旁边的冯松涛也是如此,如果不理解什么叫狼吞虎咽,这会儿只要看着他的动作,就能深刻体会。
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刘千山更是不堪,甚至直接是都没有怎么咀嚼就咽下去了。
刘泽福看着刘春来大口的吃着,脸上的褶子都挤在了一起。
倒也没有继续等待,又去忙碌起来了。
一碗面吃完,肚子里不仅有了饱腹感,甚至还有些撑。
可口里的各种味道,让刘春来还想再来一碗……
“呼哧~”
冯松涛尚未吃完。
不过碗里也没有多少了。
刘千山碗里早就见底了,汤都没剩一口。
“你们还要吃么?我这也没了……”
冯松涛本来一边吃,一边喝碗里的汤,这会儿吃得正有劲。
看着刘春来跟刘千山两人都看着自己,满头大汗的他尴尬不已。
分自己碗里的?
算了吧。
“大清早都吃这么油腻,这么辣的,还说你们不是只有辣……”
恰好这会儿,杨鼎天带着助手徐立也来了。
中午的席,他们也要做几道传统的粤菜。
这是昨晚上就说好的。
他们要做的菜不多,但是老刘家人多啊,即使没有睡几个小时,这么早也下来了。
旁边跟着金德福。
刘泽福只是看了他一眼,没吭声。
“杨大师,要不,让泽福爷爷做碗面,你尝尝?”刘千山一脸鄙视。
这龟儿子,估计是没尝过这面多好吃。
“行啊,我尝尝。”杨鼎天用挑衅的眼神看着刘泽福。
刘泽福也不吭声,只是向着刘春来看去。
大队长不吭声,可不行。
“行,既然这样,泽福哥就再做点吧,不少人都没吃早饭呢。这个面应该不容易泥吧?”刘春来问刘泽福。
吃了一大碗面,确实比寻常的挂面要劲道不少。
可具体的,刘春来也是不清楚的。
就知道一个好吃。
要用语言描述?
读了七年高中的刘大队长没能力,哪怕是原来品尝过无数美食的刘总,也是没办法的。
就一个好吃,不好吃。
平时哪里有研究这方面?
很快,刘泽福再次做了一份。
吃辣的,直接是卤肉做臊子。
不吃辣的?
刘泽福直接从那汤锅里面捞出了一块大骨头,从上面剃了些肉下来,作为臊子。
“尝尝……”刘泽福一脸自行地把碗递给了杨鼎天。
旁边边的金德福,已经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虽然平时不吃辣,可这会儿,也顾不得。
杨鼎天从刘泽福扯面的时候,就一直在关注。
面没有发酵。
旁边锅里熬着的汤,晶莹剔透,并没有多少油沫。
作为厨师,自然清楚这里面是什么。
在没有鸡精味精的时代,顶级厨师做菜,味道全靠这玩意儿。
高汤!
没有多说,尝了一口。
面刚入口,杨鼎天的眼神就亮了……
我真的只是村长 554 电灯多浪费,煤油灯不香么
刘泽福没有问他如何,而是继续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杨鼎天闭着眼睛,感受着面条里的各种味道。
“非常不错!我为自己的偏见而向你道歉,一直以来,我对川菜都不够了解。仅仅是这锅高汤,就足够证明你的厨艺,在这方面,我不如你……”
杨鼎天很诚恳地对刘泽福说道。
金德福诧异地抬起头,嘴边上还有几根面条。
这是他认识的觉得别人做的根本没法入口的大厨?
居然承认不如人。
“大多数麻辣味的川菜,灵魂就在红油里;至于这高汤,则是一些非麻辣菜品的灵魂。”刘泽福听了刘千山翻译过来的话,没有丝毫嘚瑟。
对于他来说,杨鼎天说得再多,都不如大队长一个“好吃”。
“行了,今天上午会非常忙,千山,你吃完了,就赶紧去镇里吧,严书记在公社等你呢。”刘春来没想到,杨鼎天居然会如此轻易说他不如刘泽福。
刘泽福的手艺如何,刘春来并没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
同样,杨鼎天的厨艺如何,他也不了解。
真正的顶级大厨,估计根本就不会跟着金德福到处跑,只是为了解决金德福他们路上吃饭的问题啥的。
这样一想,也就明白了。
“这面不仅劲道,汤也非常鲜,里面不仅有鸡汤的浓郁,也有猪骨汤的香味,却没有丝毫油腻感。我要给我爱人送一份去……”金德福一边吃,一边看着刘春来。
刘春来白了他一眼,“你先吃完再说,没看着泽福哥正忙?”
刚才就吩咐了刘泽福的。
当然,也不能谁过来,就给煮,毕竟刘泽福中午开席的压力还非常大。
“大队长,借桌子板凳啥的,各种事情大春哥都专门安排了人,都有帮忙的,没事儿的。”刘泽福见刘春来帮着自己说话,心中更是高兴。
做点面条,也不需要花多少时间。
何况,眼前这个,据说要投钱在他们大队搞建设呢!
必须伺候好,对方才会心甘情愿地给钱不是?
“桌子板凳啥的都落实了?这可是需要至少六十张桌子……”刘春来平时不管这些杂事,临到头来,也就是听着刘泽福一说,才问了一句。
农村里面办酒席,谁家都拿不出来很多桌椅板凳。
就想锅碗瓢盆一样,都是从各家里面借出来。
即使有专门的人负责,由于这次办了一百八十席,分三轮开席,一次就得六十席。
这就需要六十张桌子。
家具厂同样也制造桌子,可新桌子,一旦染上了油,根本就卖不出去。
刘春来没有让家具厂提供这些桌子。
以后有机会,或许会备上一批。
看着刘泽福肯定地点头,刘春来也懒得装着很上心的样子,“对了,一会儿港商他们起来,也给他们做一份。我先去忙了。”
吩咐完刘泽福后,就揉着有些胀的肚子,刘春来就迈着八字步,向着刘八爷的宅子里走去。
刘春来有事情忙么?
没有。
作为一个甩手掌柜,只需要给钱,告诉其他人如何去做就行了的大队长,在所有人天不亮就起来开始忙碌的时候,他却没事儿干。
郑天佑他们估计还没起来呢。
刘八爷问刘春来干啥去了,刘春来这才记起,都忘记让刘泽福给老爷子做一碗。
还好,看到桌上的碗,显然是刘泽福让人送过来的。
刘春来刚才都没注意是谁送过来的。
没事儿可做的刘春来,从刘八爷的家里出来,直接爬到了山顶上。
这会儿,天依然没亮。
郑天佑等人都还没起来。
索性就回家一趟。
老四说回来,也不晓得回来没有。
至于老三,这死女娃子,现在跟着叶玲学习会计的专业知识,很多时候都没在家里,而是县城跟山城两头跑。不过昨天也应该回来了。
居然不来找自己?
刘春来也没瞧着刘秋菊。
回到家的时候,灶屋里有着昏暗的光线,点的煤油灯?
“妈,不是都通电了?怎么不点煤油灯?”
“妈在山上,还没回来呢。”房间里传来了刘秋菊的声音,“哥,早饭还有会儿,我先把猪草煮了……”
“我吃了饭呢!”刘春来在灶屋门边摸索着,终于摸到了栓在门框上专门打的钉子上的灯绳。
瞬间,房里灯就亮了起来。
“哥,一会儿妈回来,又要抱怨,一度电两角多呢。昨晚上老四吃饭的时候把堂屋灯开着,就被妈骂了一顿,说是我们晚上学习的时候可以开灯,其他的点煤油灯也能习惯……”刘秋菊一脸埋怨。
刘春来顿时无语。
老娘啥这抠门的!
自己不是隔段时间都给了钱的?
而且每次都是给一两百,比给老头子的还给得多。
家里有孙小玉她们住着,肉跟菜,自己吩咐了刘九娃要经常买了送过来的嘛。
“哪个败家子!煤油灯点了看不见哇?一度电两角多,五个鸡蛋呢!”正在这时候,外面响起了杨爱群气急败坏的声音。
看见刘春来从灶屋里出来,杨爱群眉头拧在了一起。
显然,她明白这是儿子干的。
自己说的话,老三绝对不敢违背。
老四会违背,这会儿还没起来呢,昨晚上复习得晚,说的国庆放假,她要睡懒觉。
“妈,煤油灯光线暗,伤眼睛。咱们家里,等老四以后考上大学了,算是文化人,总不能让我跟秋菊两人带着眼镜冒充文化人吧?”刘春来陪着笑脸。
“噗嗤~”
旁边传来了笑声,“刘春来,你读了七年高中,也算是文化人啊。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刚好七年……”
“哪里都有你!”
刘春来没好气地对贺黎霜翻了个白眼。
这死婆娘。
见面就得杠?
“赶紧拉了,点煤油灯!”杨爱群不依。
刘春来急了,“妈,妈,这点电灯一个月也用不了几块钱,我每个月不是都给了你三百么!实在不行,我给电费!”
仅仅是照明,一个月能用多少电费?
自己前前后后给老娘了好几千,她居然还这样抠门。
煤油灯那点微弱的光亮,到处都是黑乎乎的。
刘春来不喜欢黑暗。
“这是电费的事情么?春来啊,娘知道你现在有钱了,有钱的时候,得想着没钱的时候,你以后需要花钱的地方多呢,要讨婆娘,要养娃儿……”
杨爱群一边说,一边就要去拉掉电灯。
刘春来自然不让。
贺黎霜只是在一边看热闹,也不吭声。
这事儿,她也没法说啥不是?
“行了,春来回来,屋头照亮了是个啥样,他还没见过呢!”刘福旺开口了。
老头子跟杨爱群一起回来的,之前也不吭声。
“妈,这个真没有多少钱,以后我交电费。再说了,虽然说孙姐今晚上开始就不住咱们这边,叶总她们还得住不是?”刘春来真担心老娘这性格,“而且,她们住在咱们家,电费啥的,应该大队出……”
“大队的钱还不是你的钱?就是想着平时大家用电多,我们该省的就得省不是?你还没讨婆娘呢。”
杨爱群说的时候,还向着旁边贺黎霜看去。
贺黎霜听到这话头不对,加上杨爱群看向自己的目光也不对,直接就退回了房间。
刘春来看着老娘的这神态,也不好多说什么。
贺黎霜有这心思,她爹妈也不像中那种直接一上来就瞧不上自己,说什么自己配不上他家闺女啥的,唯独就是要求自己不能做出一些过分的事情,搞大了贺黎霜的肚子,从而对贺黎霜的学习造成影响。
一想到这,刘大队长的心思就活泛了开来。
“妈,我讨婆娘也没啥不是,婆娘都在屋头来了呢……”刘春来说的时候,也向着贺黎霜的方向看去。
哪怕他明知道贺姑娘已经回了房间。
“呸!不要脸!”贺黎霜在房间里,红了脸,对着外面啐了一口。
“切,不晓得谁不要脸,我拿你当姐妹,你一直都想当我嫂子,现在给你机会,还装啥清纯?”刘雪躺在床上,没有拉灯,小声地鄙视着贺黎霜。
这死婆娘,连她跟刘春来的孩子名字都想好了……
贺黎霜就感觉到脸发烫,倒也没有反对。
“哥,我的工资都交给妈了……”刘秋菊看老娘出去,小声地对刘春来说道。
刘春来一愣,看着三妹,“没事儿,一会儿哥给你几百留着零花……”
“不是,妈不是没钱,是以前穷怕了。现在改革开放这政策,谁都不知道会不会变……”刘秋菊小声地说道,“我的工资,妈都是存着,你给的钱,除了之前还家里贷款,剩下的,妈都是存下来了。”
经过刘秋菊解释,刘春来才知道。
不是杨爱群抠门,闺女儿子给的钱,都是各自存着,而且自己还单独记账了。
甚至,还让刘秋菊去打听银行定期存款的利息啥的。
毕竟,刘秋菊是跟着县财政的副局长在学习,跟财政局以及信用社打交道的。
“你就没给妈说,我这手里几百万,不差这点钱?”刘春来有些无语。
钱是挣来的。
存钱是有必要的,可不能为了存钱,就降低生活标准不是?
“虽然妈很欣慰,贺姑娘高中还有一年,大学四年,有可能还要出国……”刘秋菊的话,顿时让刘春来明白老娘的担心。
贺黎霜一旦出国了,跟刘春来两个人还能有未来么?
我真的只是村长 555 哪个养儿的妈不想早点抱孙子
刘春来明白了。
老娘现在不说,不代表她就没有意见。
虽然也希望有一个大学生儿媳妇儿,可在老人家的眼中,这一切,都没有让刘春来现在就娶妻生子让她更舒心。
也不怪杨爱群。
可怜天下父母心。
刘秋菊目前说的,刘春来可以肯定,她是在帮老娘试探自己。
刘春来现在都没想过这事儿。
“哥,今天九哥跟孙姐就成亲了;青梅比我都还小,也结婚了……你今年都已经二十五,过了年,就吃二十六的饭,贺黎霜至少还有五年才毕业,那时候你就是三十岁的人了……”
刘秋菊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小了很多。
估计是怕让贺黎霜听到。
难怪老娘这会儿居然直接离开,留下自己跟三妹在这里。
刘春来看着刘秋菊,这还是自己记忆中的老三么?
“爹妈的意思?”刘春来从兜里掏出烟,摸出一支,点上,喷出一团烟雾,才问刘秋菊。“之前贺黎霜爹妈来咱们家里,说这事情的时候,妈跟爹都没反对啊……”
刘春来说的是事实。
任何时代,大龄单身狗,被逼婚,貌似都是无法避免的。
成家的事情,不在他现在考虑的范畴。
曾经,经历过无数女人,各种类型的都有,到了现在,虽然身体每天早上醒来都是一柱擎天,但是男女之事,对刘大队长来说,反而没有那么让人在意了。
有时候想,也只是想想而已。
这个时代,如果随便就结婚了,谁能理解他?
八十年代的身体,二十一世纪的灵魂。
追求都跟这个时代的人不同的。
这也不是他刘春来矫情。
如果只是考虑肉体,杨艺算是送上门来的。
即使杨艺一直都在蓬县,刘春来却从来都没有单独跟她有过多的接触。
就为了避嫌。
这年代的女生,不是几十年后的那些,即使一起滚了床单,第二天早上醒来,都会当成没事人一样,大家各自分道扬镳,互不打扰。
贺黎霜?
或许刘春来骗她去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这丫头会上套,可刘春来敢把她肚子弄大么?
真的到了那样的程度,贺姑娘最后就只有退学一条路可走。
到时候,未来就彻底变了。
刘春来担不起这个责任。
“这是事实。如果是以前,爹妈还能给你定一门亲事,只要你能成家,有个婆娘,能生娃儿,爹妈也就满足了……”
刘秋菊很认真地对刘春来说道。
刘春来看着她,这还是自己熟悉的三妹么?
女子无才便是德。
难道就因为接触的多了,然后老三就开始要管着自己这个当大哥的事情了?
“那啥,国家不是提倡晚婚晚育嘛,晚点结婚,也是好事情,免得不成熟,结婚后天天打捶。”刘春来讪讪地说道。
可刘秋菊根本就不听这话,“哥,二十五岁,就算晚婚了。”
意思很明显,刘春来已经过了晚婚的法律规定,现在是大龄单身光棍。
“这事情,再说吧。今天事情还多呢。”刘春来不想再提这事情。
直接接口自己还有事情,加上外面天色已经麻麻亮了,转身就往外面走去。
“怎么说?”杨爱群看着刘春来离开,没有叫他,进了灶屋,问刘秋菊。
看着老娘这急切的眼神,刘秋菊也不知道怎么说,“妈,你不喜欢贺姑娘吗?”
“喜欢啊,这姑娘不仅人长得乖,也聪明,要是给你生个侄儿,指不定多聪明呢……”说到这里,杨爱群停顿了一下,“可喜欢没用啊,老刘家的香火,不能就这么断了。她要上大学,而且她父母的意思是还要出国……到时候,如果黄了,你哥三十好几,再也难以开亲了……”
杨爱群越说声音越小。
“你看看人家张二强,才19岁,就要当爹了……”
“九哥都54了呢,不是也讨到婆娘了嘛!”刘秋菊小声地反驳着。
今天两个结婚的呢。
“你这死女娃子,恨不得你哥一辈子打光棍是不?”杨爱群顿时火了,声音也就大了。
“你小声点!”刘福旺坐在屋檐下吧唧着叶子烟,示意杨爱群不要让贺黎霜听到了,“春来当初当着那么多人赌咒发誓,他要当老刘家最后一个光棍,现在能如何?”
杨爱群顿时就气不打一出来,“这短命儿子!”
一想到这事情,她心口子就痛。
开始贺家还要认这门亲事,她倒是高兴。
可这些日子,随着四大队的各种工程动工,刘春来搞各种厂子不仅能挣来大笔的钱,更是可以提供更多岗位,让大家从农民转变成工人,就有不少家里还有待嫁闺女的人家,不断托人找杨爱群。
刘春来年龄是大了点儿,被相比这些待字闺中的未婚女孩在农村里能选择的对象,绝对的钻石王老五。
说的人越多,杨爱群那心中就越难受。
当妈的养儿子,谁不想早点抱上孙子?
传宗接代的事情了了,人生也就了却了一桩大事。
现在倒好,贺黎霜还要上大学,也可能出国;而刘春来又说了当老刘家最后一个光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