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岁的时差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俊凯
自来也一头白发,年纪很大了还没个正形,拿鸣人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钱去吃喝玩乐,在村子里没人听他的话,一直居无定所地流浪……这样的人看起来一无是处,可是他真实的身份却是第三代火影的徒弟、第四代火影的师父,教过的五个徒弟都很厉害。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不断被纲手拒绝,也没有阻止朋友走向歧途,更没有保护好师父和弟子。和历代火影的丰功伟绩相比,我所做的事情是那么的一无是处,糟糕透顶……真丢人,这竟然就是自来也豪杰物语的结尾啊,真是个无聊的故事。”
可是我不觉得自来也的人生是失败的。我觉得他做了很多很棒的事,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我一开始喜欢他只是觉得他很搞笑,后来发现他不管遇到什么都不害怕,很有那种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就算知道自己打不过对方,态度也是很平静、很稳。而且,他本身是一个很有执行力、忍耐度很高的人,他为了想要达到的目标,一定会去做最大努力,包括牺牲自己。这种精神我觉得特别值得崇敬。而且,这样的人非常难得。这个人物很饱满,很有人格魅力,他带给大家的是一种安稳的感觉。可能没人知道他自己承受了特别多的东西,包括他走的时候,也是让别人都觉得安心之后才离开,他一定不会给大家带来一丝慌乱,只要他在身边,你会觉得非常的安心。每当我遇到一些很难的事情的时候,就会想到自来也说的话:“忍者就是指能够忍耐的人,忍者的才能最重要的不是忍术的多少,而是永不放弃的毅力。”“在人前丢脸也好,摔得一身泥也好,都会成为最棒的下酒菜。”
最近又重新看了一遍自来也死的那一段,看的时候我哭了很长时间,这好像也是我最近一次哭吧。自来也平时看起来有点不靠谱,像是一个喜剧角色一样,但是真正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是敢于去拼命的。
也因为他的教导,鸣人才能一直坚持做一个不放弃的、正直的人。后来很多人都复活了,但是他没有被复活,我也不知道自己希不希望他能回来,但是好像这样的结局已经是很好的了。还有一个片段是,鸣人后来去山里修炼,看到了自来也写的《根性忍传》,发现这本书主角的名字就是自己的名字,前尘往事一下翻涌上心头,前因后果也这样被连了起来,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运动能力很强
平时我很喜欢做运动,运动能力还是挺强的。
运动是一个很能带给人快乐感的东西,每次跑跑跳跳的时候,就能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事都倒空,什么都不去想,只专注眼前这一件事。耳边的风,眼前的路,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调节心情之外,运动也确实能够提升体质。小时候我经常生病,身体很弱,后来注意这些之后会主动地做一些训练,去加强核心力量,时间长了身体变好了不少,生病也少了。在录《全员加速中》和《高能少年团》的时候,做那些任务就觉得比较轻松,像跳远啦爬坡啦,对我来说都比较容易,跑起来摄像老师还经常跟不上我。
工作结束后我在做什么
工作之余的时间比较少,但是如果收工早的话,我会选择待在自己屋里弹会儿吉他,或者听听音乐,看会儿电影,最近刚看了《奇迹男孩》。
我看书很慢,不过只要有时间总会读一些,让自己更充实一点儿。
我是一个性格有点矛盾的人:既害怕孤独,又比较闷。喜欢和自己待着,很多情绪会自己去消化。但我觉得,学会与自己相处也是了解内心的一条捷径。
经常会有孤独感
我也经常会有孤独的感觉,所以喜欢静的、能让自己心安的东西。
就像我之前写到的,我喜欢小时候家里那两棵高高的树,打开窗户就能摸到其中一棵的叶子,下雨的晚上听着它沙沙的声音,我会睡得很香甜。小时候喜欢爷爷背着我去田地里,看挖掘机一下一下地工作,就好像永远不会累一样,看到这个觉得心里很平静很舒服。喜欢那种深山老林,不过不愿意进去,觉得远远地看就好,进去的话就有点害怕,会想起《看不见的客人》里面的场景,比较压抑。我也喜欢大海,不过只是喜欢在海边坐着。
总之,我还是一个挺别扭的人。就像我说我喜欢自己待着,可是自己去旅行我又没办法做到,觉得太孤独太无聊了。
我演的《解忧杂货店》,就是讲一个关于怎么排解忧愁的故事。
拍戏的时候我偶尔也会幻想,会不会真的有这么一个地方?我把我的烦恼写下来寄过去,立即就能收到回信?或者世界上真的有那种哆啦a梦的任意门和时光机,当我在此时的情境下很苦恼,没办法解决眼前这件事的时候,可以推开任意门到一个其他地方,也许是没人的小海岛,也许是一片大草原。或者我能搭坐时光机回到小时候。没有上学的时候,什么烦心事都没有,每天无忧无虑该多好。但是再仔细想想,这些方式好像都是在逃避,可逃避没办法解决真正的问题。所有的事情,不论多难,只有行动,只有去开始,才会结束。
偶尔会因为自己状态不好而懊恼
我很少带伤上台,一般都会在演出前把状态调整好,争取把最好的舞台形象呈现出来。平时为了保护嗓子,也一直克制自己,不去吃过辣的和很甜的东西。记得有一次,嗓子发炎了,上台前吃了消炎药和止疼药,但唱歌时状态还是不太好,到了高音部分我就没有唱,担心自己唱不出来影响效果。台下的粉丝们知道我唱不出声音,就在台下一起帮我唱,我很感动,忍了半天才没有掉眼泪。觉得粉丝这么保护我,我却没有带来好的表演。后来反省了很久,每一次舞台表演都是很重要的,不该因为自己的原因影响到每一次机会,希望以后能带给他们最好的表现。
我是个不擅长表达感情的人
可能因为我们家都是那种不太爱表达自己性格的人,从小在这种氛围里,我也不太擅长表达自己的感情。
从小家里人就不是很重视生日这件事。小时候有一次,我忘记了自己的生日,回家看到爸妈给买了蛋糕,我嫌那个蛋糕小,被我妈训了一顿。所以,慢慢也就不是很期待这件事了。后来因为这样的习惯,我和朋友有了一些误会,因为人家记得我的生日,会祝福我送我礼物什么的,但我却总不记得他们的生日,他们就觉得很寒心,觉得我不重视他们。其实,我挺愧疚也挺委屈的,因为我的确不是不在意他们,只是在我的潜意识里,没有把生日这件事看得很重,所以就忘掉了。
因为不太擅长表达,我更多的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消化各种情绪。对我来说,演戏很大程度上也是宣泄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在表演过程中体验着角色的情感变化,实际上也是调动自己曾经相似的情绪、表达这些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更好地理解角色,将自己与角色的生命体验融为一体。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
有很多时候,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分离。就像前面写的自来也一样,如果动漫里的人物,我对他有感情的话,他死掉我都会很难接受,所以生活中的分离,我会更难接受一点。比如最近录制的《中餐厅》第二季,杀青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很难过,跟大家笑着笑着就笑不动了,眼眶一热,眼泪就模糊了视线。我只是觉得一起录制了这么久,朝夕相处,度过了很快乐的时光,舍不得大家。就像那句歌词说的一样:“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我们的人生好像充满了告别,和每个人都只能短短地相处一段时间。那种感觉,确实也挺无奈的。
如果我身边的人突然不见了,突然离开了我的生活,像去世的曾爷爷曾奶奶,还有失去联系的一些朋友,我一定会难受和失落。但离开就是离开了,我的人生还是要走下去,因为不只有他,还有其他需要我去陪伴的人……而且怎么说呢,即使是分别了,过去的回忆不会消失,总有一些东西会留下来。
十九岁的时差 UTC+10 150°E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我最近读了一首诗,四川诗人李元胜写的,名字叫《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这些句子打动了我:
我想和你互相浪费
一起虚度短的沉默,长的无意义
一起消磨精致而苍老的宇宙
比如靠在栏杆上,低头看水的镜子
直到所有被虚度的事物
在我们身后,长出薄薄的翅膀
好像有很长时间,我都没办法空闲下来,去好好看看周围的一切,好好感受一下生活。没有时间趴在阳台上只和知了、阳光一起待一下午了。如果可以的话,真想像诗里写的一样,“消磨精致而苍老的宇宙”,直到“被虚度的事物”“长出薄薄的翅膀”。
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旅行
如果说现在最想做一件什么事,那恐怕就是旅行了。
小时候五一劳动节放七天假,我们家会自己开着车,去重庆周边郊游,国庆节的时候也会出去。家里人多,一般是三四辆车一块出去。大家一起嬉嬉闹闹,我们小孩子会结伴去爬四面山,总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出道之后,我有很久没有出去旅游了。
最疯狂的一件事,也许是凌晨去天安门看升旗仪式。那天刚到北京,工作结束后已经不早了,我突然打算骑自行车去天安门看升旗。说去就去了。那天没有太多人,内心有一种别人没法理解的振奋。我可能是太久没有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了,所以觉得很开心。
出道之后还从来没有纯粹为了旅行而去过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伴随着工作任务,所以总是来去匆匆。想去沙漠,想去敦煌,想去非洲……总之世界各地都很想去看一看。最想去的是北欧,在很多文艺电影里看到这个地方,那种既冷淡简约又干净纯粹的风格很吸引我。想坐在铺着厚毯子的森林木屋窗边看雪。
除了北欧之外,我还很想去海边。
之前去过厦门、三亚,后来又去了日本、泰国。在三亚拍广告的时候,每天晚上都会和朋友在海边坐一会儿,听着浪花声,看着海面上升起的月亮,觉得心里很平静。
还想去尝试一些挑战极限的事情,比如去沙漠徒步旅行,去攀岩,去蹦极之类的,都是想要去做的事。像是前阵子从科尔马到米兰的车上,看见有人在滑翔,那一刻我也突然很想冲上天空去。
去日本拍摄,遇见一只小秋田犬
今年五月,为这本书拍摄照片时去了一趟日本。
到了好几个城市,有大阪、奈良、京都、白滨……每个城市都很美,就像漫画里的场景一样:有规整的街道,有青草地,电车从面前缓缓经过。房子都不是很高,有序而别致地错落在城市里,路的尽头有干净的云和天空……总之,给人一种很柔和很舒服的感觉。之前看过一个纪录片,开头的部分讲道,京都某个街头一块牌匾写着“雨奇晴好”。这是日本的一句熟语,但源自于中国诗人苏轼的一句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到京都的时候,想找一下这块牌匾,可惜没有找到。日本有一种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并行不悖的感觉,这种文化交融所传递的感觉很奇妙。
在奈良时,正好赶上当地5月5日的“男孩节”。这是每个有男孩的家庭都要过的节日,会在家里挂上鲤鱼旗。好像还有一个传说,大概是江户时代,中国“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传到日本,说鲤鱼在三四月份会聚集在黄河龙门,如果能越过瀑布跳过去,就能变成一条龙,日本人从此就把鲤鱼看成好运的象征。那个鲤鱼旗很漂亮,在蓝蓝的天空下面显得很干净很和谐。听说男孩节有一条原则是:“尊重儿童人格,谋求儿童幸福,同时感谢父母。”我觉得这句话最大的意义在于,没有把出人头地、前途似锦之类的期待放在第一位,而是更注重孩子的幸福和人格独立,同时还不忘感谢父母。
在奈良的若草山拍照时,遇见了小鹿。有的小鹿很顽皮,会咬游客的衣服角,看见你手里有鹿饼就跟定了你,直到全部吃完。我碰见的都是乖巧又温柔的小鹿,很愿意让人摸。眼睛大大的,湿漉漉的,像会讲话一样。
在拍摄中还碰见了一只小秋田犬,它肉呼呼圆溜溜的,在我们旁边跑来跑去,很可爱,所以就问了它的主人,能不能让它和我们一起玩儿。那天,奈良天气很好,温度也正好,白云轻轻柔柔的,惬意地飘在天空上。
如果可以,还想再去奈良摸摸小鹿的脑袋。然后什么都不做,只坐在若草山山顶待上一整天。
十九岁的时差 UTC+11 165°E 给现在和未来的自己
给现在和未来的自己
十九岁的新征程
去年我满十八岁,正式成为一个成年人。
十七岁和十八岁虽然只是相邻的两年,意义却有很大不同。十八岁意味着可以开车,有了选举权,可以做很多曾经不能做的事。最重要的是,十八岁之后我需要承担起自己全部的责任,不只是法律上的责任,更包括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成年意味着我已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做出选择并且对这些选择带来的结果负责。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清醒头脑、能够对事情做出权衡的思想独立的大人。
转眼十九岁就要到来了,选择在这时候写下这些,我心里也很忐忑。担心自己没办法很好地表达出想要说的话,害怕现在做任何总结都为时过早,怀疑自己能不能实现这里做出的规划。可又觉得自己必须做出一些总结了,而现在正是时候:距离第一次登上出道舞台已经过去了五年,步入“成年人”的行列已有了整整一年,生活在潜移默化里改变了很多,我的想法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更加成熟了一岁,也担起了更多责任,有了更多不可逃匿的使命。我应该更清醒、更独立地去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不能再活在保护之下,要为自己的事情做出选择,并且无论这个选择带来怎样的后果,都要自己承担。
我不知道在未来的旅途中会遇到什么,也许会有一些艰难的时刻,但我想只要我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能够和我的团队、和喜欢我的你们在一起,再多的难关也会过去。
如果把一生比作一朵花的生长过程的话,在这绽放的过程中,我会不顾一切、尽全力地燃烧生命。
给未来的自己
小时候所想象的“未来”啊,那就是考一所好的学校,毕业找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到时候爸爸妈妈在,爷爷奶奶在,这就是我儿时想象的最美好的生活。
也许会一直留在重庆,在山城里过着普通平淡却又轻松开心的日子。不过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会感到遗憾吗?我会想要离开,去追寻更大的世界吗?我不知道。后来,我看到了一部电影叫《心灵捕手》。主人公是一个天才少年,在一所大学做清洁工,却解出了数学教授公布的一道所有人都解不出来的难题。但是,主人公没想过怎么利用自己的天赋,只是每天跟着几个朋友四处闲逛,跟人打架找事。数学教授找到他时,他正因为袭警要被送进监狱。教授把他保释出来,找到一位做心理学教授的朋友劝说他,希望他能找到人生目标,不浪费自己的天分。后来在心理学教授和好友的共同劝说下,主角终于豁然开朗,决定离开自己生活的小圈子,去更大的世界寻找人生真正的价值。
主人公朋友对他说的那段话,让我记忆很深:“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们出去喝酒笑闹,那很棒。但是我一天里最棒的时刻,只有十秒钟:从停车到你家门口。每次我敲门,都希望你不在这里了。不说再见,也没有给我留纸条,什么都没有,你就走了。我懂得不多,但我很清楚。”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年纪不大,但已经对“未来”有了一点模模糊糊的概念和野心。这段话让我心情很久没办法平静,我知道自己并没有电影里男主角那样超乎众人的天赋,但依然有点中二地觉得,我也可以是不一样的。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从小听到大,得到一些东西,必然要失去另一些东西。在真正面对选择时,不是所有人都能快刀斩乱麻。那我该怎样做出这个选择?我没有明确地告诉过自己选择的结果,但行动已经早于思维一步给出了答案。我知道我会一直走下去,尽可能地走远一点儿。
总该有些东西是在黑夜里指引方向的,夜越深,它越显得明亮清晰。我希望这东西叫“梦想”。就算有一天会头破血流,就算有一天一身破衣烂衫,拖着微薄的行李回到家乡,至少还能没有遗憾地说出来。
好几年前,我留着个小平头,唱了一首《给未来的自己》。在十八岁生日的时候,我再次唱了这首歌。现在的我相对于几年前的自己就是“未来的自己”。我也很想问过去的我,十八岁的王俊凯让你满意吗?或者他让你失望了吗?想问问现在的自己:你做到了曾经说的话吗?坚持了曾经的信仰和追寻吗?你可以做到不让未来的自己遗憾、后悔吗?
十八岁这一年我经常思考这些问题。“成长”这件事好像在这一年突然加快了步子,我没办法停下来,必须抓紧时间做很多事情。
从一开始,我想要把歌唱好,想要跳好舞,后来想要演好每一场戏。需要做的事情越多,喜欢我的人越多,就越不敢有丝毫倦怠。每次站上舞台,看到台下的粉丝们,看到他们呐喊,我觉得心很静,却又好像在发烫。我也说不清自己在想什么,但觉得每一个这样的画面我都永远不会忘。
言语说出来总是空洞苍白的,承诺也总是轻飘飘的,只有用更好的表现证明自己,才能有所交代。
一生太短,要去闯荡、去尝试,用双手去触碰事物的温度,用双脚走遍万水千山,怀着纯粹的赤子之心,热爱这五彩斑斓的世界。
给未来的自己:希望你初心不改,希望你坚持自己,希望你永远热忱地期待明天,永远真切地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希望你一切都好。
来路无可回顾,值得期待的只有前方
这本书里好像一直在“回顾”,但事实上我不是一个喜欢回顾过去的人。
过去的美好和快乐已经被我记在心里了,像小松鼠收藏松果一样,我把这些提到的温暖和力量藏进了我的树洞里,等到寒冷的时候就钻进树洞,取出来细细品尝,用这些甜美去对抗世界的风雪和严寒。但过去的一些难过、委屈、遗憾和无奈,我从来不去想。我选择往前看,往前走。
我还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尝试、去努力甚至是去犯错误。而且我觉得,以前的我太小了,有很多幼稚的地方——也许以后看现在的自己也会觉得很稚,可是比起以前,我已经成熟了一些,进步了一些,这些进步让我感觉很有成就感。现在的我不用为找不到方向而迷茫,不用为很多事情担忧,有很充足的精力去学习,这也许就是最好的时候了。我抓不住手边悠游的风,但可以抓住这些时光。
值得期待的永远是“明天”。
十九岁的时差 UTC 180°E 尾声:跨越时空的距离,看到我也看到你
尾声: 跨越时空的距离,看到我也看到你
去年我满十八岁,正式成为一个成年人。
从0时区出发,向东走,时间逐渐增加一个小时;向西走,时间依次递减。
跨越时空的距离,从历久弥新的童年记忆到今天,我有些匆忙地向大家讲述了自己。
好像之前我曾说过这句话:这一路走来,得到了很多东西,也失去了很多东西,失去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机会,失去了很多像同龄人那样休息、娱乐的时间,甚至很多稀松平常的事情,对我来说都是不能做的。但我也很幸运,收获了很多。我有去做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事的机会,有我无比热爱的舞台,有很多支持我的人,有很多很多人这么些年的陪伴和信任。
有时候我会想起以前的自己——那个在冬天的重庆穿着棉袄,把小书包丢在一边,站在广场上唱歌的十二三岁的小男孩;那个在练习室压腿,疼得脸皱成一团眼泪一直打转的练习生……他不会想到以后能站在那么多人面前,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这其中所收到的,不管是鲜花、舞台,还是流言、误解,好像都成了这一路来必须经历的东西,正是这些经历成就了现在的我,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样,都不会有今天的王俊凯。
转眼间,十八岁的一年也要过去了,十九岁正在门槛上对我招手,呼唤我去体验更多不曾体验的事情,去遇见新的人和新的自己,去尝试改变,尝试挑战。
虽有来路可回首,但过分纠结过去的遗憾,或留恋现在的安逸,便难免陷入故步自封的境地。只有总结过去的得失,把握当下的机会,一往无前地越过高峰,才可以看到更好的世界。
感谢这些年来的陪伴,我会让你们看到一个更好的我。
期待能和大家一起经历更多的精彩和美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