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苏宸点头,倒也没有完全把话说死,明确拒绝。毕竟,自己要去夜游秦淮,可以等待诗会差不多快落幕的时候,自己再过去赏灯凑个热闹就行了。
彭泽良送走了张易,回来对苏宸道:“以轩啊,明日便是乞巧节,文人才子多写七夕词,若是你要去那熙园诗会,最好提前准备两篇,免得到时候定会有其它才子书生,心有不服气,会当场比一比写七夕的诗词。”
所谓七夕诗词,其实就是描写有关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诗词。
最广为传颂的一首七夕诗,莫过于唐代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脍炙人口,流传最广。
而词方面,宋代词人可没少写,不过,要说意境最好的,还是秦观的那首《鹊桥仙》了。
故此? 苏宸倒是并不惧怕拿出一首词来? 若是真有人不长眼,就用秦观、李清照、晏几道、苏轼等人的七夕词砸过去。
“晚辈明白了。”苏宸拱手行礼。
彭泽良又微微一笑道:“不过? 我并不担心你? 诗词是你长项,若是那个不开眼的? 非得跟你比较,你也别谦虚手软? 这可是你金陵首秀? 各方势力都看着呢,扬名立万,对你秋闱和春闱,都会有好处? 只要顺利进入三甲之内? 陛下很可能会把你放入一甲去。”
苏宸心想,希望如此吧,最好钦点他一个状元,不枉穿越一回啊!
这时候,有家丁手里拿着一张请帖? 递给了苏宸。
“苏宸,什么人给你的帖子?”彭箐箐走进来? 好奇问道。
苏宸摇头不解,打开信封? 发现里面信笺带着幽香,是翠烟楼的花旦苏如烟? 邀请江左苏郎参加翠烟楼的花灯和杂戏表演的? 信中也有对苏宸才华的钦佩? 词的钟喜,打算趁机向苏公子请教云云。
“翠烟楼的人。”
“那是青楼!”彭箐箐眉头蹙起来,原本还愉悦的脸色,顿时变化了,质问道:“你认识翠烟阁的花旦?”
苏宸感到冤枉道::“我刚入金陵几日,一直忙着入宫救人,根本没去过烟花之地,这个花旦苏如烟是谁,我都不清楚。”
“真是如此吗?”彭箐箐脸色不善地质问了一句。
“千真万确!”苏宸点头,别说自己真的没去过,就是去过青楼,认识某花旦,也不能随便交代呀!
除了柳墨浓跟他的关系,众所周知,其它青楼的花旦们,他可都没有接触过。
彭箐箐试探问:“那她邀请你,你要不要去?”
“当然……不去了。”
“一点都不想去,那可是金陵城排名第四的花旦!”
“那又如何,我苏宸岂是那般酒色之徒!”苏宸当着未婚妻和准岳父的面,义正言辞地表态。
彭箐箐看得有趣,变得和颜悦色了:“好吧,信你了。”
她恢复笑容,显然对苏宸的回答很满意。
彭泽良在一旁安静看望之后,嘴角溢出笑容,捋须点头,暗中还朝着自己的女儿伸出了大拇指。江左第一才子,竟然被自己女儿管的如此严格,驭夫有道啊!
这让彭泽良老安慰怀,放心不少,以后女儿嫁过去,应该不会受到多少委屈!
………
七月初七的日子,如约而至,便是乞巧节的一日。
街道上挂了不少灯笼,虽然要到晚上才全部点燃,但是,五彩纷呈,各种图案和色彩、形状,也是十分别致,阳光下也给人节日喜庆感。
苏宸上午去了一趟皇宫,给二皇子和周皇后每日例行复诊,就如同医院里,主治医生每日要临床检查一般,观察病情康复情况。
二皇子李仲宣已经睁开了眼,神智恢复了不少,不再颤抖和抽搐,能够开口说话,甚至喝粥了。
李煜、钟太后、永宁公主等人,看到这一幕,全都大喜,确信了苏宸的诊断,二皇子终于脱离危险期了。
“苏宸,朕的皇儿,何时能够彻底痊愈,恢复如初?”李煜问道。
苏宸回答:“还有修养半个月,便能下地简单活动,坚持服药一个月后,便能够恢复如初,这个过程中,不能再染风寒,或是生病诱发痫症就行了。”
李煜、太后等人闻言,都微微点头,对苏宸的说辞大为满意。
这等于把五岁的李仲宣,从鬼门关给拉回来了,李煜、太后,永宁公主等人当然万分高兴。
苏宸也如释负重,这一点更改了,为李仲宣逆天夺命,如此蝴蝶效应,究竟会引发什么样的历史走向呢?
随后,又去了瑶光殿,给周娥皇复诊,不可避免,见到了青春靓丽的周嘉敏。
大周后的病情也好转了一点,但因为旧病在场,日积月累了一年多,因此不会像急病那样容易一下子治好,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祛病如抽丝,需要一点点改善体质,祛除体内炎症,调节心情状态,渐渐恢复起来。
周娥皇微微一笑,好奇问道“苏宸,今日就是乞巧节,秦淮河上有不少诗会,你想好要参加哪个了吗?”
“可能会去参加熙园诗会!”苏宸应付答道。
永宁公主和周嘉敏闻言,相互看了一眼,都露出了浅浅笑容,她们今晚也要出宫的,暂时不打算告诉苏宸,要给他一个惊喜,顺便观望他如何展露才华,写出动人的七夕词。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三百五十九章 夜游秦淮河
苏宸离开了皇宫后,感到浑身轻松不少,毕竟皇子和皇后的病,已经都出现好转,一天天在康复,终于可以让他放心了。
只要能够治好这两位贵人,自己以后就是南唐皇室的恩人,虽然不至于挟恩图报,但以后自己进入南唐仕途,就会有了靠山,打好跟周皇后、钟太后的关系,自己在江南就能稳如磐石了。
当然,南唐的前景堪忧,苏宸若是真要留在南唐扎根,就要考虑,如何延长南唐的国祚,不至于像历史上的那样短命,再有十年就要灭亡了。
十年时间!
不长也不短,足够自己做许多事了。
比如,如果加强对外贸易,充盈南唐的国库,富国强民,全国上下,足够团结力,凝聚力。
此外,促成朝廷扩充军备,积极备战,也能够提升南唐的战力,将吴越、闽国吞并,到时候,海盐就能技术提炼了,不会受制于北方。
这一切,并非没有可能做到,自己依靠后世的先进知识,只要南唐皇室对他信赖,给与足够多的特权,自己未必不能封侯拜相,大有作为?保住南唐。
苏宸坐在车内?掀开车帘子,望见独特的江南水乡景致?青砖黛瓦?亭台楼阁,宛如一幅浓墨浅彩的水墨画。
江南的房屋多是双层的小楼?城内有多条大小内河,两岸坐落着许些房子?望过去有种青白交相辉映之感。
一些杨柳、梧桐、桂树繁茂?遮住了林荫小路的阳光,倒映在水中的一排排影子,朦朦胧胧的好似梦中。
撂下车帘,苏宸心中愈发坚定?就在南唐好好立足?逆势发展一番,关键十年,好好折腾!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
苏宸哼起来一首《十年》,返回了彭府。
………
黄昏时分?江涛、刘洞、夏宝松三人登门,打算邀请苏宸一起去往熙园诗会。
如今他们是彭府尹的门生?站在了孙党(韩党)这边?当然要去参加熙园的诗会?以前没有资格,如今可以拿着彭府尹得到的名额帖子,前往参加,会羡煞不少太学的士子生员。
苏宸摇头笑道:“你们三个先去吧,我要陪着箐箐,先游玩一番,再去诗会现场了。”
“这个……”三人都以能去诗会为荣,恨不得提前过去瞻仰一番,却没想到,苏宸这是打算迟到呀!
看苏宸那样子,似乎都没将诗会放在眼里,可去可不去的神态,三人更是钦佩了。
不过仔细一想,也能够理解了,毕竟他是我江左苏郎,被润州读书人评为“江左第一才子”,诗文名动天下,根本无需到这种诗会去露面出风头了。
“苏公子,那我们就先行前往了。”
苏宸点头,挥手道:“玩的开心!”
送出了江夏三才子后,彭箐箐换衣装扮完成,今日没有在穿着习武装束,而是难得穿了女装,从头顶的佩饰珠花,银簪发髻,到脚下的凤头鞋,全都是女儿装,这还是少见的。
至少苏宸跟彭箐箐相识两三个月来,还没有看她如此精心打扮。
彭箐箐一身上襦下裙的打扮,都是淡紫色,领口和袖口用金丝刺绣。下裳则是一件下摆呈圆弧形的多褶斜裙,款式贴身,裁精合体,腰间一条细细水红丝带,显得纤腰细细。
再看她秀美的脸颊,尖尖的鼻子,一双秋水般澄澈的眸子,五官仿佛精心雕琢一般,明眸皓齿,十分清美。
果然是,美女之静,娴雅幽洁,美女之动,翩若惊鹤!
想不到彭箐箐的身上,也有如此恬静柔美的一面。
彭箐箐被他一看,顿时脸蛋儿一红,心中虽窃喜,但嘴上却嗔道:“你看什么呢?”
苏宸轻笑道:“当然是……看你啦!”
“看我什么!”彭箐箐明知故问,带着一丝娇羞。
苏宸笑着说道:“看你今日更像一个姑娘家。”
彭箐箐听他调笑自己,挥起拳头,表示抗议,道:“好呀,以前没把人家当姑娘吗?”
“那倒不是,如果不把你当成姑娘,我也不会跟你订下婚约呀!”苏宸笑了笑,大步走上前,站在了彭箐箐的面前,仔细端详。
彭箐箐心中暗喜,脸颊娇羞,但是对自己今日的打扮,以及苏宸的反应,还是满意的。
“别在这贫嘴了,咱们快递出去,已经黄昏了,秦淮河的夜灯要开始了。”
“好,这就出发。”苏宸同意了。
这次除了苏宸和彭箐箐之外,有充当车夫兼护卫的白浪,还有丫鬟环儿,书童跟班荆云,五个人先是坐车来到秦淮河的一处码头,租赁的画舫已经备好,里面有酒有菜,糕点干果等,夜游秦淮所备的夜宵。
舫船缓缓离开,顺着河水开始游曳漂流。
秦淮河两岸的房舍,又称“河房”,门卷珠帘,河泊画舫,丝竹悦耳,这一带河房很多,以石为基,房屋则是木楼结构,亭台轩室均有雕梁画栋。
夜幕降临,河岸灯笼明亮,河面上则是画舫云集,富商巨贾,权贵豪绅,才子佳人等,也在游船赏灯。有的画舫内不时地笙歌如沸,笑语喧哗等,当真应了那句“桨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烛波”的场景。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三百六十章 饮酒作乐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蝉娟。
秦淮河的夜景,自古有名,六朝古都之地,多少文人骚客驻足于此,题诗赋词,赞不绝口。
夜色之下,秦淮河水显得更加幽深,河面上浮动着各式各样精美的画舫,挂着大红灯笼,在河面漂流。河水里映着水榭,丝竹伴着清风,从经过的画舫内,会传出琴声、歌声,欢笑声、划拳声,十分热闹。
虽然有岸上的公卿府邸,或是一些雅筑内,有诗会举办,但那都是读书士子、大家闺秀聚集的地方。此时在画舫上游玩的,多是一些权贵公子哥儿,富家商贾等,请了一些青楼歌姬在玩乐,莺歌燕舞,纸醉金迷。
苏宸立于船头,感受到这种金陵人醉生梦死的状态,不禁想到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轻轻念了出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很多时候,苏宸在南唐感受不到即将灭亡的那种危机感,反而有一种处于大唐盛世的错觉,或许江南人数十年没有经历过战争,已经无法想象兵临城下,战火连天的场景。
尽管江北都沦陷了,十三州归入了宋境疆域,但这并不影响,金陵达官贵人们的寻欢作乐。
“苏宸,酒水已经温好,菜也热乎,过来用膳吧。”彭箐箐亲手把酒热了,丫鬟环儿则把菜备好。
这食盒底部是铁质做成,内置了炭火,上边罩着一层隔水层,存放在盒中食物? 过了一两个时辰仍是热的? 加上本就是夏季,天气炎热? 因此端出来时候? 还是温热的。
苏宸闻声走回画舫船舱内,与彭箐箐相视隔岸而坐? 环儿站在旁侍奉着主子二人。
此刻,白浪正倚靠船舵喝着酒? 荆云则是因为第一次做画舫? 十分兴奋,在跟船夫学着撑篙子。
彭箐箐对着苏宸笑着道:“秦淮河的夜景好漂亮呀,两岸长灯通明,今夜乞巧节不宵禁? 所以游人也很多呢!”
苏宸微笑点头:“人多才热闹? 如果两岸没有一个人,黑灯瞎火,反而显得冷清了。”
在他那个时代,金陵秦淮河夫子庙的商业街,每逢周末和节假日? 可是人山人海,做一次游船? 都要排队一小时呢。(上次过去,作者深有体会!)
彭箐箐笑着说:“吃菜吧? 我吩咐厨子准备了许多样儿。”
苏宸目光扫过桌上的菜肴,的确丰富无比? 由于江南吃菜讲究精致? 盒中菜肴每样都不多? 估摸着只够两人各吃上几口的量儿,花样却是不少,有荤有素,又冷又热,足有十几样菜品了。尽显南唐文化精、雅、细、巧的特点。
夜游秦淮,河中荡船,佳肴美酒,面前又红袖添香相伴,纵是不饮也都醉了。
彭箐箐第一次与苏宸这一浪漫出游,还是在乞巧节这样民间有七夕浪漫传说的日子,又是一个人霸占着苏宸,没有其它女子在旁,只觉得无比惬意。
她给苏宸的酒杯倒满酒,也给自己倒上,彼此对饮起来。
苏宸虽然酒量一般,但总是个大老爷们,在女子面前,不能说不行!
几杯佳酿酒水落肚后,彭箐箐的两颊顿时升起一团嫣红,眼媚如丝,更增丽色了。
以前都是女侠豪爽风范,许多行为都模仿男子,但此时的彭箐箐,却多出了一股女子的柔媚风情,妖娆多姿,不像以前那样中性美了。
果然是“女为悦己者容”啊,一个假小子般的性格的女侠,渐渐流露女儿家的羞涩和柔情,甘愿为了苏宸,改变了自己的穿衣打扮,心中对他的感情,已经越来越深了。
一壶酒水快见底了,苏宸有点头晕目眩,但是彭箐箐却越喝眼神越明亮,甚至不够尽兴的样子。他这才想起来,彭箐箐以前都是提坛子喝的海量,比她爹还能喝呢,只不过最近顾忌少女形象,又被她爹严管,才没有多沾酒,自己这次竟然跟她拼酒,真是班门弄斧了。
“不行了,再喝就要醉了。”苏宸直接认怂了。
“这就不行了?时间好短啊!”
“真的尽力了。”苏宸缴械服软。
彭箐箐不满道:“老娘还没尽兴呢!”
苏宸无奈道:“可是我都觉得,有点四肢发软了。”
彭箐箐不依不饶恳求道:“你一个堂堂大男人,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再陪我尽兴一会嘛儿!”
“真挺不住了。”
“忍一忍就好了,还能坚持一会的!”
“就这样吧,下次再陪你尽兴。否则,我等会下不了船啦……”苏宸最终还是没同意彭箐箐的需求。
白浪在外面正喝着酒,却听着船舱内传出的虎狼之词儿,一脸懵逼,这二人在里面干啥呢,说的如此露骨话啊!
这时候,荆云似乎也听到了一点对话,往这边蹿过来,去被白浪一把扯住了胳膊,问道:“你干嘛去?”
荆云一脸认真道:“我听到船舱内,苏公子似乎说,他要不行了,我进去瞧瞧,能否帮上忙呀!”
“……”白浪有点风中凌乱了。
就在这时,只听船尾哐当一声撞击声响起,紧接着,画舫发生了剧烈摇晃。
白浪一手抓住了荆云手臂,一手牢牢地攥住船舵桅杆,稳住了身子,不掉落到河水中去。
船舱内,三个人东倒西歪,杯碟也都摇晃散落在一地。
“发生了什么事?”
苏宸差点摔倒在地,幸亏被彭箐箐一手搀住了腰,来个美女救英雄的标准姿势。
他脸色有点挂不住了,喝酒喝不过也就算了,出了意外,还被女人给保护了,实在有点丢人啊,所以对外喊话的语气就冲了些,拿出了男人的脾气!
“被一艘画舫给撞到了。”荆云回答。
苏宸和彭箐箐走出了船舱,看到画舫尾部,有一只更加精致庞大的画舫,追尾在了后面。
那船上夹板处站着几名家丁恶奴,正在那叫嚣喊话,大概骂的话就是“不长眼睛啊”,“怎么撑的船,眼瞎吗?”“找死是不是”诸如此类的脏话,张牙舞爪着,看样子还想跳到这艘船上打人一般。
彭箐箐刚才本来喝到一半就不够尽兴,此时被撞了船,还被人如此言语辱骂,顿时就上来了火气,直接一个纵身,跳过了画舫顶部,落在了对方的船上,啪啪啪每个奴仆都扇了嘴巴子。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三百六十一章 熙园诗会
??夜幕之下,秦淮河两岸在乞巧节这日,热闹非凡,纵横着的画舫,悠扬着的琴声,夹着那欢声笑语。
??在南岸乌衣巷一带,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有并排两条商铺形成,不少行人手里提着灯笼,处于乞巧节日过七夕放花灯的想法。
??不时有人举着一张纸,在人潮中跑出来,大喊着:“熙园诗会传来七夕新词一首……”
??喊完之后,那张写着词的纸张,便被贴在一道墙壁上,周围过往的人群,开始围上去观看。
??“永宁姐,熙园诗会似乎已经开始了,咱们快过去吧,可不能错过苏宸的现场写七夕词。”周嘉敏拉着永宁手臂,有些焦急说道。
??永宁微笑道:“放心吧,以苏宸的脾气,不可能这么早就写词了,有没有到那里,都是未知数。”
??周嘉敏笑道:“嘻嘻,他说会去熙园诗会的,咱们提前过去,到时候,看他如何跟其他才子争锋,写词这方面,可是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了,到时候,咱们过去相见,让他大吃一惊!”
??“估计苏宸肯定想不到,咱们会出现在熙园诗会!”永宁也笑了起来。
??二女今晚费了不少劲儿,终于说服了官家和皇后同意,并瞒过了太后,微服出了皇宫。二女没有穿华丽绸缎的长裙,都换成了普通一些的士子襕衫,女扮男装,在数位大内高手的护卫下,过来秦淮河参加诗会。
??穿过了乌衣巷,道路两侧有精美的花灯,还有舞龙队、街头杂戏等表演,换做以前,二女还能感兴趣地好奇观看,但如今二女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赶到熙园诗会,然后找到苏宸,听他写新词,惊艳全场,然后调皮相认,再一起出去游玩。
??这是二女今晚的美好出游计划!
??经过南岸繁华的街区,往前走走停停,行出了两里,终于抵达了春熙园。
??这是朝廷赐给韩熙载的园林,庄园甚大,栽植花草设有假山、花台、鱼池等,不少名花贵木,一年四季,花开花落,暗香浮动,使人赏心悦目。
??今日的后花园,人头涌涌,聚集了足有数百人,除了一些大小官员之外,还有才子佳人,以及豪门富商的公子等,参加熙园诗会,既可以赏花灯,放河灯,猜字谜,还能见证许多才子展现自己的才华。
??当然,为了不冷场,主办方也会找来一些花楼的清倌人,现场进行表演,甚至还有舞台百戏这些,杂技演出,让现场热闹一些。
??最核心处,有一处露天酒席,高座的一些人,有韩熙载、徐铉、高越等孙党要员,也有一些六七品的官吏过来捧场,这次有几个特殊的来宾,就是宋国的使节团成员,那位副团使陶仪,五十岁年纪,一身青衫,目光深邃,看着场中表演,脸上带着一种上国来使的傲气。
??这陶仪也算北方有大学问之人,后晋时期,便进士及第,后来在后汉、后周两朝为官,历任右补阙、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等职。宋国建立后,官至工部侍郎兼判大理寺事,官职并不低了。
??这时候,韩熙载看着前方众多年轻男女那里传出喝彩声,不禁微笑问道:“前面发生了何事,难道有上等词作出现?”
??仆人来福过去询问,片刻回来,禀告道:“回老爷,金陵才子周一帆刚做出了一首妙词,被众人叫好,引发热议。”
??韩熙载捋须笑道:“哦,那将这位周公子引介过来吧,让我等也欣赏一下是词文。”
??“是!”来福过去邀请。
??须臾,那位金陵才子周一帆走过来,对着韩熙载等人抱拳道:“在下周一帆,见过诸位大人。”
??韩熙载见此人二十岁年纪,一表人才,微微点头问道:“周一帆,你方才所作何词,竟然引发了热议,可否吟诵出来,让我等也一饱耳福。”
??周一帆表情兴奋,这可是出名的好机会,盼着今日已久,早在半年前,就在冥思苦想这首七夕词了,等的就是今晚。
??“那晚生就献丑了。”
??众人都安静下来,露出期待之意。
??此时,不少的人也围聚过来,打算听这里文坛大佬和朝廷忠臣们,如何评价周一帆的词,他可是今年秋闱争夺一甲的热门人选。
??永宁和周佳敏躲在人群中,看到一位年轻男子站出来,被人拥簇着,不断被人喊着好词,因为使苏宸出现,但是挤过去发现不是,顿时都有些失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