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韩熙载点头,起身后跟随彭泽良、苏宸,来到书房内,外面让家丁看护,不让闲杂仆人靠近。
苏宸拿出了藏匿在书架上的情报,交给了韩熙载道:“这是一个朋友相赠,里面有宋党派系里,一些四五品官员的犯罪证据和线索,可以对宋党的人,进行割韭菜了。”
韩熙载闻言,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接过了情报袋,随手抽出几张,上面记录着一位官员贪赃枉法的罪证,那行径令人愤慨。
“以轩的意思,让我们以此为刀,向宋党的官员进行打击?”
“不错!虽说党同伐异,不利于朝廷稳定,但是,目前孙党、宋党、新党权力分割,相互牵制,既有前代原因,也有官家有意搞平衡,如此相互倾轧算计,实在影响朝政,若是要改变唐国江河日下局面,必须要进行改革。”
“哦,以轩有何想法?”韩熙载捋着胡须,听着苏宸这几句说的有道理,但只是表面的话,具体措施才是关键。
他有过不少想法,也志向远大,曾经有心辅助李唐,吞并天下,但是,李家皇室的所作所为,以及朝廷局势的衰微,让韩熙载渐渐心灰意冷了。
这次回来做官,有一半的心思,是想把苏宸拉入朝廷,看还能不能有所作为。
若是失败了,那么韩熙载就打算往后混日子,不理朝政,混吃等死就行了。
历史上的韩熙载也的确如此,最后几年,完全不顾朝廷的局势了,因为知道无法改变,就故意自污,整日花天酒地,所以才被李煜派去的画师顾闳中,画了一副《韩熙载夜宴图》,成为流传国画之一了。
苏宸组织了一下语言,有条不紊地说道:“其一,就是整顿超纲,我们必须要掌权,才能推行所为的变革,要打压宋党,趁其衰微,彻底压下去,其二,拉拢新党的人,能够一起推动变革,这样朝廷拧成一股力,才能做大事。”
韩熙载听后,沉思了片刻,摇头道:“朝廷讲究平衡,君王最忌讳的就是所有官员拧成一股,意见相同,这样局面,君主没有安全感。在帝王术中,做君主的都喜欢让朝廷分几个派系,这样就没有威胁皇权的势力了,不会存在巨大隐患,你要打压宋党,再拉拢新党,官家不会放任这个局面出行。”
彭泽良在旁搭腔道:“是啊,以轩,你不在朝廷里,不知道朝堂的凶险和规矩,韩大人所言,就是朝中人心知肚明,却又讳莫如深的事”
苏宸也多少明白这个道理,于是说道:“我们可以先扳倒宋党,然后假意跟新党不和,保持两党相争的局面。”
“这个提议倒是不错!”韩熙载觉得,此法折中一下,倒是可行。
苏宸继续道:“只有把宋党打压下去,折掉羽翼,不成气候,无法阻挡咱们做事情,我们才能推行新政,对江南的制度、海禁、通商、练兵等,进行变革,奋发图强,使得国库充盈,百姓富裕,兵甲强壮,这样才能抗衡宋军南下,保住江南李唐。”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三百八十六章 治国之见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唐时明月宋时关最新章节!
韩熙载听了苏宸的这些提议之后,眼神一亮,如此一个文弱书生,年未弱冠,不曾进入朝堂历练过,也没有专门在六部行走的经验,却能够提出这么多切实可行的思路,如同一位沉浸官场数十年的参知政事的官员般,懂得诸多国策方面。
这种不学有术,全靠知识推断的能力,实在难能可贵啊!
韩熙载早就觉得,这个苏宸对治国、对从政也会有一定的天赋,只可惜没有机会听他详细说出来,每次都是藏着掖着,若不用激将法,或是不下套,苏宸很少自己会主动说出这些。
但今日不同,苏宸积极性似乎调动起来,开始主动为唐国朝廷考虑了,也为孙党处心积虑地做谋划。
“韩大人,这些想法都是晚辈的提议,觉得是否可行?”
苏宸觉得,还是要试探一下韩熙载的态度,如果对方不赞同,或是意见不统一,那么接下来的想法和细节,也就不用提了。
方才说出的那些,都是抛砖引玉,都是大致的一个方向,后面具体策略如何实施,才是最关键的。
韩熙载捋须微笑道:“完全赞同以轩的想法,你若肯出谋划策,有了详细计划,不妨一并说出,老夫会为你做主,整个孙党全力配合你!”
“这么信得过晚辈的策略?”苏宸有些惊讶。
韩熙载哈哈大笑道:“唐国的局势已经这样子,再坏还能坏到哪去?只要有希望,就值得去尝试,折腾一下,没准会带来重兴的机会!”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苏宸打心底敬佩韩熙载的为人,胸怀坦荡,性格率真,在官场中沉浮数十年,竟然还有一颗赤诚之心,能够感染年轻人。
对方这般信任,苏宸也不再藏拙了,打算说出自己这些日子的构想。
“感谢韩大人如此信任,对于唐国朝政,我有几步规划,未知可行与否,眼下说出来,请韩大人和岳父大人指教、斧正。”
彭泽良被他一句“岳父大人”的称呼,捧得满心欢喜,捋着胡须道:“以轩啊,且说出来听听,由我与韩大人在,帮你参详一番。”
韩熙载点头,目光看着苏宸,也充满了期待神色。
苏宸一本正经说道:“如今唐国各方面就已经衰微下来,光从某一方面下手,毫无成效,不会从根本改变局面,因此,我打算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生、医疗、外交等多方面入手。”
“首先在政治方面,一是要打压宋党,方才已经提到了过,如此能减少朝廷里的施政阻力。其二,是推行变革,掌管中枢,确保后面的经济、文化、通商、军队方面,孙党都能掌控,比如枢密院、澄心堂、六部等重要职能部门,都能有咱们更多的官吏和门生来支撑、负责。”
韩熙载和彭泽良微微点头,这倒是不难理解,属于平时官斗的一种,他们都熟悉。
苏宸继续道:“经济方面是根本,因为两国相争,打的是国力,如今唐国失去了江北十三州,百姓减少,赋税减少,失去了制盐场地,使得国库顿时减少一半的收入,加上每年给宋国进贡,以及皇室和朝廷权贵的开销,更多压力都转到了百姓身上,使得地方百姓赋税加重,苦不堪言,不利于抗宋。”
“所以,另寻财路,使得国库充盈,财源滚滚,当朝廷有钱了,就可以拨给军队训练,减轻地方百姓压力,国富民强,兵强马壮,才能抗衡北方的强宋!”
韩熙载提出了疑问:“说来容易,可是要如何去做呢?”
苏宸回道:“这一点要做起来,就复杂了,牵扯到了经商制度、皇家作坊、对外通商、出口贸易等,我都有写出实施方案。最后想办法拿下钱越之地,利用吴越的钱塘一带盐场,弥补不足。”
韩熙载和彭泽良闻言神色围边,都有些动容了。
每一项策略,都不是容易的事,牵扯利益很多,阻碍也很多。
改革经商体制,这也需要朝廷的澄心堂、三省六部商讨才行,自古以为,士农工商的思想严重,虽然唐国商人地位提升很多,但是要动这个根本制度,还是有些困难。
其次,打造皇家作坊,那么生产什么,制造什么,就是关键问题。
对外通商方面,主要是出海贸易,与朝鲜半岛、扶桑、契丹、南亚等国进行贸易,换取金银与战略物资。陆地方面,与西域、大理、南汉等国增多贸易,赚取更多的财富回来。
只有贸易变活了,对外顺差,使得国库充盈,百姓们跟着做生意,也能富裕起来,不必完全依靠落后的农耕经济。
至于攻打越国,抢夺钱塘盐场,这是最后的战略,南唐地盘缩减,必须向东南扩充一些,增加人口和疆域,同时,在历史上,吴越国后来策应宋国,南北夹击南唐,进入金陵烧杀,一大部分都是吴越兵干的坏事。
这个隐患,不得不除掉。
接下来,文化、军事、民生、医疗、外交等方面,苏宸也有讲述出来,许多观点都是站在二十一世纪,对历史的反思,结合当时的生产力和思维观念,所能做到的一种结合。
并没有过于超前,达到离谱的状态,所以,韩熙载听过之后,不住点头,既觉得有推陈出新,超出以往的想法,又觉得不激进,切实可行。
彭泽良却感到震惊了,他以前只觉得苏宸会写诗词,有文学才华,懂得制造香皂、青白瓷这些,有格物本领,却从没想到过,苏宸对于治国的理念,会如此全面!
以前他从没听过苏宸看过此类的书,发表此类言论啊,难道真是从来参照古人智慧,然后独创出这些来?
若真是如此,那苏宸真是天生的相才啊,难怪一直以来韩熙载如此重视他了。
从前彭泽良觉得韩熙载过于器重苏宸,有点小题大做了,但如今听完苏宸这番言论之后,才觉得韩熙载眼光老练,识人善用,慧眼识英才,比自己强多了。
甚至他女儿彭箐箐都比他强,能够得到这个姑爷,竟然是箐箐弄回来的,彭泽良开始还是反对的,最后拧不过女儿,才勉强答应而已。
如此想来,彭泽良看着苏宸侃侃而谈、智珠在握的样子,心中有些汗颜了。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三百八十七章 实干才能兴邦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唐时明月宋时关最新章节!
韩熙载认真听过这些举措之后,许多治国措施都是令他眼前一亮,耳目一新,觉得自己真的是押对宝了。
“哈哈,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前老夫认为苏宸有相才,不只是精通诗文词赋和格物这些。你文与工皆能精通,这是学问与实干的结合,再有一个敏锐的思维,强大的官吏团体支撑,便能够把这些治国之论,切实推行下去。”
彭泽良也感慨道:“以轩的这些想法,大多都是可以实施的,说不定真的能够改变唐国落后的局面,并非纸上谈兵了。”
苏宸微笑道:“我一直认为,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诗词歌赋陶冶情操可以,教化百姓,广开民智都可以,但治国却不能完全靠诗词文章,需要真正的实干派,所以,朝廷也不能全部用文人来治国,需要一部分的其它擅长领域的专业人才,比如农耕、栽种、水利、造船、修桥等,都需要真正的人才,但人才从哪里出,光靠民间自学和带徒弟也不行,最好太学院能够设置这些科目,广纳学子。”
韩熙载认真考虑着,对苏宸的这些提议,都用心记下,回去也要找来同僚琢磨,深思熟虑打磨和研究。
苏宸把这些日子自己的所思所想,一股脑儿当着韩熙载和彭泽良说了出来。
当然,还是初期的构想,等具体实施时候,还要跟孙党的一些大臣们仔细研究,具体根据朝廷的抗拒成都,百姓接受范围,来做取舍和补充。
即便如此,韩熙载也觉得足够惊艳了。
回去的时候,如同喝了陈年老酒一般,有了几分醉意似的,满面春风笑脸。
彭泽良看着韩大人蹬车远去,对着身旁的苏宸说了句:“后生可畏,真没想到以轩有此才能啊!”
你没想到的事多着呢!
苏宸心中嘀咕,自己这个便宜岳父,对自己了解程度大概还流于表层呢。
“赶鸭子上架吧,既然韩大人这样器重,我若不提出一些见解,也对不起他老人家。”苏宸却谦虚说道。
彭泽良微微一笑,不管苏宸谦虚与否,他真是越来越欣赏这个准姑爷了。
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彭泽良微笑道:“走,回府吧,晚膳陪老夫小酌几杯。”
两人回到院子的时候,发现周嘉敏正和彭箐箐说着话,从西厢院子盈盈走出来。
这周嘉敏午后在宫内听到了苏宸平安归府消息后,她就坐立不安了,直到陪皇后姐姐说完话,终于溜出了宫,直接扑到彭府来。
“宸哥哥,你的伤无恙了吧?”周嘉敏快步上前,想要冲过去直接来个怀抱,但是看到江宁府尹彭大人在那,又是彭箐箐的父亲,她也不好意思坏了礼数,逾越规矩。
苏宸见到周嘉敏过来,脸颊露出了笑容,说道:“没有大碍,嘉敏,你何时来到府上的?”
“有半个时辰了,那时你和彭大人、韩大人在书房在议事,我就找箐箐姐玩了会。”周嘉敏站在跟前,可怜巴巴地说。
这个小妮子,真是个小妖精啊!
十四岁的年纪,豆蔻年华,就如同一朵蓓蕾般,含苞待放。
她一双秋水般的双眸,格外水灵,那夜色下,像是宝石一样闪光。
那楚楚动人的神态,娇柔的身子,精致的五官,还有一脸的痴情,看得任何男人都会心动,生出想要呵护她的想法。
“还没吃晚膳吧?”苏宸询问。
“没呢!”周嘉敏摇头。
“正好,一起来用晚膳。”苏宸还是很疼她的。
彭泽良在旁点头,虽然以他的老练眼光,能看出这周二姑娘对自家准姑爷有些情有所钟,心思不纯,但他也忌惮周家的势力,尤其是她姐姐乃当今官家最宠的皇后,彭家是得罪不起的。
彭大人心想只要自家女儿是正妻之位就行了,苏宸如实再有其它夫人、妾室,也由得他吧,有些默许了周嘉敏的存在。
“好呀好呀,箐箐姐也是这么挽留我的,嘻嘻。”周嘉敏很是开心。
苏宸看了箐箐一眼,彭大小姐则给了他一个白眼,由于见面时间短,彭箐箐还没有跟苏宸翻旧账呢,私下约定三年后娶周嘉敏,有没有问过她这个未婚妻,哼!
四人来到第二进的主厅,这里已置了餐桌,备好了酒菜。
彭泽良的小妾柳氏对苏宸、彭箐箐等人也很是客气,明白这两个年轻人在自家丈夫心中地位可比她这个妾高多了。
周嘉敏坐好之后,看着苏宸有些感慨道:“好怀念宸哥哥亲手做的麻辣烫、过桥米线、黄焖鸡、还有最可口的火锅呀……”
彭箐箐听了之后,眼神也冒光了,当初她赖在苏府不走,很大原因……就是太爱吃苏宸做的饭菜,还有苏府的佳酿。
苏宸轻笑道:“等过两天我伤好一些,咱们入宫去做一炖,让皇后和官家也常常火锅吧。”
周嘉敏拍手叫好道:“好呀好呀,皇姐夫和姐姐,肯定会喜欢上那个味道的!”
彭泽良刚拿起的筷子差点掉了,苏宸这是要入宫跟官家和皇后一起用膳,可比他的待遇高多了。
“皇后和二皇子的病情,又好转一些没?”苏宸询问。
周嘉敏点头道:“都有好转,皇后今日能够下榻走动了,气色好转不少,吃的也渐多。仲宣他也清醒了,不再抽搐发病,神志恢复过来了。这些都是宸哥哥的功劳,若没有你,姐姐和仲宣,可能都危险了!”
苏宸闻言后,放松不少,终于都救回来了。
“过两日,我再入宫了,替我转达问候,并告之一声,我这边一切都好,受伤并不要紧。”
周嘉敏乖巧地道:“嗯嗯,明天入宫,我就跟皇姐夫和姐姐提及。”
这时候,彭箐箐见到父亲给苏宸倒酒,直接抢过来了杯子,嗔道:“爹,苏宸身上有伤,不宜饮酒,您老就自己喝吧,切莫让苏宸陪饮了。”
苏宸瞥了彭箐箐一眼,见未婚妻心细起来,变得善解人意了,也是有些高兴的。
“女大不中留啊,为父独饮就是了。”彭泽良虽然嘴上发着牢骚,但是脸上却已经笑成了菊花。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三百八十八章 研读兵书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唐时明月宋时关最新章节!
翌日,不少金陵的公子、读书人、权贵,打算拜访苏宸,但他都以身体不适回绝了。对外宣称身受重伤,需要精心调养,暂时不宜见客。
苏宸实在没有心思和精力,浪费在这些陌生人身上,寒暄客套。
“公子,院子已经接手过来,目前缺少仆人和丫鬟,需要从彭府借调一些吗?”荆泓前来询问。
苏宸犹豫一下,说道:“还是咱们自己买吧,去金陵交易奴仆的牙行,挑一些身世清白,根脚干净的丫鬟买回府吧,从彭府借调两个侍女,过去帮忙调教一番,家丁仆人也选几个吧!”
“好勒!”荆泓目前成为了苏府管家一般,忠诚可靠,答应下来,从苏宸这里领了银两,前去办事了。
苏宸心中也有打算选一些根骨好的少年带回来,让白浪进行训练,这样等过几年,都能成为很好的家丁护院了。
许多大家族都是这样做的,选一些孩童孤儿圈养起来,专门让这些孤儿习武,不接触外面的社会和环境,一心为家族效力,动辄赴死,便是大家族的死士。
但此时苏宸也不着急,需要站稳之后再尝试,以后培养好,便是苏家的铁卫。
彭箐箐捧着一本书走进他的卧室,对着苏宸道:“这书卷里有些句子艰涩,深奥难懂,你帮我看看,解释一番呗。”
“哦,哪几句?读给我听吧!”苏宸有点犯困了,依靠着床榻,询问道。
彭箐箐点头,手里拿着书认真读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苏宸忽然打起精神,目光看着彭箐箐,微笑着道:“这是孙子兵法的计篇,这几句是五个方面来对比双方强弱,是否有胜算。比如:道,指君主和百姓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天,指昼夜等环境和季节。地,指的地势,险要与否,哪里容易交战,哪里容易设伏,十分关键……”
难得彭箐箐开始看书了,在认真学习兵法,苏宸很高兴,十分耐心地为她解释句子。
“这五个方面,对于一名带兵的将领而言,不能不做深刻了解。只有深入了解,贯彻下去,才有胜算,否则定然不会赢!”
彭箐箐闻言点头:“哦,原来如此,似乎明白了,跟习武的力量、技巧、打斗环境、个人勇武、对比双方弱点等,有些类似啊!”
苏宸先是一愣,然后醒悟了,这彭箐箐可不是完全的文盲、大老粗,她是一个习武的天才,或者说,对于这种实战、打斗、练武等,有很强的天赋。
如果细心培养,说不定会成为梁红玉、穆桂英那种的巾帼女将呢!
“来,箐箐,我为你细讲!”
苏宸招手,让彭箐箐坐在自己床榻边,然后肩并肩,一人拿着书卷的一角,开始解读起来。
这东西并非写诗作词,讲究灵感和文采、浪漫等;兵法需要谨慎、认真、刻苦、灵活灵用等,要真正钻研进去,掌握它的规律。
苏宸结合古今的军事思想,为彭箐箐认真讲解,至于能够听进去多少,能否举一反三,就看她的天赋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宸就陪着彭箐箐在府上研习兵书了。
“苏宸,你讲起来,比我爹解释的,更容易理解,也更有道理。”
彭箐箐愈发对苏宸的解读能力,无比信任了。
别看彭泽良为官多年,进士出身,学问不低,但是在兵书方面,只能咬文嚼字,解释起来远不如苏宸灵活多变,通俗易懂,甚至讲一些故事案例来辅助。
这一点,连彭泽良都惊讶起来,心想自己的姑爷,莫不是连统军为将之事也懂得?那还真是出将入相之才了。
不论是看到女儿的读书上进,准姑爷的全能多才,他这做父亲的都老安慰怀了。
如此平静过去数日后,苏宸觉得该入宫复诊了,终于不必闭关,出门坐车,携彭箐箐一起去往皇宫。
这次白浪、荆泓一起同行,而且在车上都放置好了武器,免得再遭遇伏击,被杀手行刺了。
车子按规矩停在了皇宫外,苏宸与彭箐箐下车,步行走入了宫内。
让苏宸欣慰的是,二皇子李仲宣的痫症已经被控制住了,五岁的皇子苏醒过来,神志清醒,虽然还不能活蹦乱跳下床,脸色有些苍白,但已能够正常交流了。
永宁、永嘉两位公主碰巧过来看望,见到此幕,俱是十分高兴。
“太好了,仲宣侄儿的病好转了。”永嘉人不大,却很喜欢老气横秋,一口一个侄儿,她才十二岁而已。
永宁公主细心一些,直接询问道:“苏宸,二殿下病情不严重了吧?”
苏宸回道:“刚才复诊过了,二殿下的病情好转了,这两副药对症,只要继续服用下去,按照我写的注意事项,平时在饮食、穿衣取暖、睡眠、运动等各方面加强注意,轻易不会发病了。每年我需要进行一次复诊,不断换药,争取彻底去病根。”
“太好了,苏宸,谢谢你!”永宁公主神色激动,差点伸手去拉苏宸的手臂,幸亏及时忍住了。
这里是皇宫,言多眼杂,她也不想给苏宸带去不必要的麻烦,被言官攻击。
苏宸缓解尴尬气氛,微笑道:“不必客气,在下来金陵,就是专门为皇子和皇后治病的,份内应当,如今二殿下已无大碍,接下来要去探望皇后病情了。”
永宁道:“有劳苏公子了,正好我们也要过去,这便同去吧。”
苏宸微微点头,公主这般说了,他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当下收拾好医箱,与彭箐箐、两位公主一起去往瑶光殿。
周皇后的气色也好转了许多,此时正在跟周嘉敏聊天,谈着七夕晚,苏宸对上的那几个楹联,实在精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