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韩熙载的话刚说完,就有侍卫快步来到门口,抱拳禀告道:“老爷,有西北方传来的密信!”
“拿进来。”韩熙载手里的棋子放下,转身对着门口喊了一声。
那名侍卫快步进房,把密信递给了韩熙载。
唐国西北方,是鄂州和江州之地,北面与宋国隔江对峙,曾一度与南平国,楚国,蜀国密集接壤,乃是江南唐国的西北门户,防守重要之地。
“犬子来信!”
韩熙载的第六子韩侹在江州大营内做偏将,能够接触不少前线消息,除了第一时间送往金陵城枢密院和兵部外,还有一份会以家族内部传信方式,让韩熙载能够及时看到,提前了解局势,出谋划策,做出应对。
“宋军开春后发动突袭,短短半个月内,已经攻克楚地四座城池,直逼长沙府去了。”
徐锴闻言脸色一变,惊道:“遭了,楚地那些诸侯割据,如何能够抵挡得住?
韩熙载脸上顿时浮现担忧之色,点头道:“楚地十年前内乱,被我唐国大将边镐率兵攻占长沙,马氏举族投降,南楚灭亡。但后来楚国大将军刘言,起兵击败了我唐军,继续据有楚地。最终楚国后主马希崇投了后周,在大梁城被周世宗封为羽林统军,而楚地实际被刘言、王逵等楚将割据,表面虽然仍称楚国,其实,早已名存实亡,一盘散沙了。如今被虎狼之师的宋军袭击,按照此趋势,怕是一两个月,楚地就要全部沦陷了。”
徐锴也焦虑说道:“那样一来,宋国拿下了荆南的江陵府和楚国的长沙府,从北向南,把蜀国和唐国就给割裂开了,无法联系。”
韩熙载蹙着眉头,忽然想起一事,惊讶道:“咦,这岂非与苏宸分析的,刚好吻合了?”
徐锴恍然道:“然也!基本一致,那宋军下个目标,就是蜀国了?”
“可能性很大!”
徐锴拱手劝道:“韩兄,朝堂主和派,保守派太多,荆楚尽灭,唇亡齿寒,韩兄当尽早返回金陵中枢,主持大局,为策应蜀国提前谋划。”
韩熙载犹豫片刻道:“还有时间,着急不得,要看咱们金陵这位官家得到此消息之后,如何反应吧!若官家不急,老夫干着急终是无用……”说完之后,他口中喃喃念着“苏宸”二字,眼神带着几分期待之色。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七十七章 无债一身轻
苏宸还清了五百贯欠债后,顿时一身轻松,当场撕毁了字据,从此刻起,他要在润州开始新的生活状态了。
“不许再赌了,知不知道?否则,被我知道,看我不替灵儿收拾你!”彭箐箐站在苏宸面前“好言相劝”,双手活动着手腕,咔咔作响。
苏宸撇嘴苦笑,心想以前欠债的,也不是我本人啊!
我只是一个背锅侠而已!
“跟你说话呢,听见没?”彭箐箐更严肃了,一手又搭在苏宸的肩膀上,顿时有股巨大压力感倍增。
苏宸连忙点头,对她这种动辄卸胳膊的做法,虽然很有意见,却不敢表现出来,谁让自己打不过她呢。
这可不是在床上,在长椅上,或是在其它可以躺的地方。站在地上动武,他真不是彭箐箐的对手,让他一条胳膊两条长腿,也打不过。
苏宸忙道:“哎呀,知道了,以前是糊涂了,被人算计,误中了圈套,以后不会再发生那种事了。”
“这还差不多!”彭箐箐见他亲口答应,不再赌钱,清美脸颊上露出一丝笑容。
“咳咳!”彭知府忽然从侧面出现,看到在衙门院内,二人勾肩搭背的样子,脸色又不好看起来。
“嘿嘿!”彭箐箐强挤出笑容,收回了她的魔手。
苏宸呲牙了一下,活动了一下肩膀,朝着彭知府笑了笑,但是对方则给了他一个白眼,似乎看他不顺眼,就好像自己欺负了他的闺女一样。
“知府大人,晚生告退了。”
“走吧!”彭泽良轻哼一声,甩袖挥了挥,让他可以走了。
“我去送你!”彭箐箐想要跟着他一起离开,快到中午了,可以过去蹭午膳。
“站住,都快用午膳的时间,还往外跑!”彭泽良喊着了箐箐。
“哎呀,我送送他,顺便去白润楼。”
“跟我进堂,为父有话说!”彭泽良喝止住女儿,然后转身回大堂了,看来要跟自己闺女上一个谈心课。
苏宸趁机溜之大吉,这对知府父女二人,他是一个也得罪不起啊!
“说走咱就走啊,你有我有全都有啊……”苏宸出了知府衙门,心情愉悦,哼起了小曲,往家回了。
一炷香的工夫,苏宸到了家中,先喝了一碗自己熬制的感冒灵药汤,预防风寒疾病,服用三顿后,身上出了一些寒气,并没有患上感冒。
为了庆祝今日还清了债务,苏宸亲自下厨,做几样好吃的菜品跟灵儿分享。
什么水煮鱼、麻辣香锅、黄焖鸡这些特殊做法,色香味俱全,苏宸来自现代,做菜思维跟古人还是有些区别,脑海里记住的也都是现代菜品。
当菜烧好,摆上饭桌时,就听到有人在外面喊道:“这是苏宸苏大哥的府宅吗?”
苏宸走到天井小院,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胖墩身影,竟然是韩小胖找上门来了。
“韩公子,你怎么来了?”
“小弟在家里等苏大哥一上午,都不见你登门,实在等着急了,亲自过来看看,担心出什么事。”韩云鹏笑呵呵说着,走到院子内。
苏宸忽然想起,他貌似昨天说过,今日要登门给韩老看病,而韩云鹏却惦记着,等苏宸出现,韩小胖再以出去招待苏宸为由,讹他爹一些银子。
“上午在知府衙门,有事耽搁了,等下午再过去吧。”苏宸解释道。
韩云鹏忽然鼻子嗅了嗅,露出惊讶之色:“什么味道,好浓的菜香啊——”
他一边说着,快步走向屋门口,看到桌子上的几样菜,露出狐疑之色:“咦,这是什么菜品,怎地我在润州城内的各大酒楼,都没有见过这般做法?”
“你中午有没有用过膳,若是不嫌弃,可以一起吃!”苏宸客气邀请,昨天韩小胖拉着自己吃花酒,今日自己也要回请一下。
“还没呢,正好了。”韩云鹏嘻嘻一笑,迈步进屋,闻着菜香,有点口水在嘴里打转。
苏宸微笑道:“别客气了,坐吧!”
昨天两个人虽然第一次外出用餐,但相处的不错,就像是合了脾气,加上苏宸救过他父亲的病,韩云鹏在苏宸面前,倒是没有衙内的架子。
韩云鹏动筷,挨个夹菜品尝,不住点头赞道:“好吃,口味独特,从没吃过这种味道的,跟润州酒楼厨子做的不同啊,这是你们自己做的吗?”
“是苏宸哥哥做的!”杨灵儿一脸骄傲地炫耀道。
“苏大哥,想不到你还有这手艺啊,深藏不露,小弟佩服!”韩云鹏本就是个吃货,这次口味特殊,还合他胃口,露出兴奋之色。
他吃了几口麻辣香锅和水煮鱼,感到一股轻微麻辣滋味,感慨说:“要是有酒陪着就好了。”
“灵儿,拿佳酿过来。”苏宸让灵儿去拿了提纯的高度酒,给韩云胖倒上一杯,自己也倒了一点酒陪着。
韩云鹏以为是普通清酒,喝了一大口差点没有被辛辣呛到,咳嗽几下,惊讶道:“好烈的酒哇,苏大哥,你家吃的喝的怎么都是宝贝啊!”
苏宸不以为意道:“喜欢的话,走时给你带去一坛这种高度酒!”
韩云鹏眼珠子一转,嘿嘿笑道:“那当然好!你不知道啊,我爹最喜欢饮酒,我回去分成一杯杯送给他,能换来不少银子,以后咱们去花楼吃酒,就不缺钱了。”
苏宸心中苦笑,这小子,时刻都想着如何坑他爹啊!
用膳片刻后,韩云鹏忽地想起一事说道:“对了,昨日落水回来,苏大哥你有没有生病,染了风寒之疾?”
苏宸摇头道:“没有啊,怎么了?”
韩云鹏叹一口气道:“我听人说,湘云馆的行首柳墨浓,昨日回去就大病了一场,风寒疾病颇重,外面又不断传言她投河自尽,落水被轻薄这些,气得她病情加重。听说现在高热不退,已经开始癔症发作说胡话了,诊病郎中回来提及柳姑娘的病情,已是十分危险。”
苏宸闻言之后,表情怔住,脑海中又浮现出昨日那一张凄美发白的女子秀脸来。
在古代,没有消炎药,风寒加高烧,容易烧成了肺炎,很容易丢了性命的,他是否应该帮忙诊治呢?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七十八章 考教一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月时节,过了清明,雨水渐丰,润州城上空时不时就飘来一朵云,垂天而下道道雨丝,连绵不绝。
韩云鹏酒足饭饱之后,拉着苏宸,撑着油纸伞,走出白墙灰瓦的小巷子,来到了恢宏气派的韩府。
既约好今日要登门复诊的,苏宸也不好失约,被韩云鹏引到了韩熙载的房内。
韩熙载倚靠在床榻前,手里拿着一本《道德经》,目光却没有看书,而是怔怔看着房梁,思索着西北局势,忧心忡忡。
他想到自己南渡,当初充满凌云之志,如今蹉跎大半生,过了花甲之年,六十有四,罢官停职在家,目睹北边的宋国强大,江南唐国日渐衰微,忍不住喟叹、痛惜。
这韩熙载出身官宦豪门,其曾祖父韩钧,曾任唐太常卿;祖父韩殷,任侍御史;父亲韩光嗣,任秘书少监、淄青观察支使、平卢节度副使;代代位列公卿。
因此,韩熙载打小经过祖辈家庭公卿文化熏陶,便立下出将入相的志向,自幼勤学苦读,后又隐居于嵩山读书,大约二十岁时游学于洛阳,于后唐同光四年登进士第,可谓少年得志。
但后来其父韩光嗣,因为做了平卢节度使王公俨的佐官,后者因抗旨,拒不接受后唐明宗李嗣源的登州刺史任命,被大将军霍彦威率军讨伐,最后王公俨、韩光嗣等人全部被斩,家道崩裂,韩熙载被迫逃离中原,南渡淮地入杨吴。
一晃数十年过去了,韩熙载已经鬓间发白,志向消磨,忍不住感慨良多。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韩熙载喃喃自语,脸上带着一丝苦笑,正在这时,韩云鹏敲门,带着苏宸进入了。
“见过韩老!”苏宸拎着药箱,拱手行礼。
韩熙载看到小儿子就心烦,但是见他带着苏宸进房,倒是心平气和一些,勉强挤出一丝微笑道:“苏公子,过来了。”
“给韩老复诊一下,若无大碍,以后隔几天来一次就行了。”
韩熙载闻言点头道:“让你费心了。”
“应该的!”苏宸放下医药箱,走上前来到塌前,给韩熙载号脉、听心律。
韩熙载等会有话要跟苏宸说,于是朝着小儿子不客气地挥了挥手,让他出去候着,不要在这碍眼了。
韩云鹏正在摇头晃脑,见状识趣退出去了,别看他平时纨绔一些,但是,人并不傻,甚至还有几分小聪明,懂得察言观色。
苏宸把脉过后,微笑着说:“韩老,您的身体恢复的不错,心律和脉搏都趋于正常,血压也下来一些,只要不熬夜,半个月不饮酒,就没事了,以后一旦心窝口出现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就含住一颗保心丹,可撑过发病时的病症。”
韩熙载点点头,听到没有大事,也宽心不少。
“苏公子,平时你都看些什么书啊?”
苏宸想了想,《论语》《春秋》《礼记》《说文》《骈赋》《汉书》……这些平时基本都不看。
他回来也不是为考状元来的,对古代科举内容也抱有一些偏见,没有多大兴致,再说,现在他从头学起也晚了,还是以赚钱为主吧,做不做官无所谓。
以后能够做到家有万贯钱财,妻妾花容月貌,在一起和谐美满生活,便是他此生向往了。
什么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什么纵横捭阖,朝廷风云诡谲这些,他也没有大兴趣,打打杀杀,斗来斗去,何必呢!
“除了看看医书,写写话本,背背诗词,其它书籍并不感兴趣。”苏宸说道。
韩熙载思忖一下,有意考教,探探他才学深浅,说道:“不如,由老夫说一些文章句子,你来说出作者出处如何?”
“还是不要了吧……”苏宸表情有些不自然,这种考教有点困难,他虽然读研期间是中文系,但本科他是临床医学,专业不精,更非从小就熟背古文,怎么可能把诸子百家,魏晋隋唐的文章都记住句子……臣妾做不到啊!
韩熙载摇头笑道:“以文会友,何其雅致,来,听我这一句:自性达物曰城,自学达城则明。文武周公,自性而成者也,无其性不可而及矣。颜子游夏,得诚自明者也……”
这段句子出自唐代文学家欧阳詹的《自明诚论》,他强调有了“诚”的重要性,有了诚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了。在安史之乱后,中唐开始社会思潮由强调忠孝转为了注重诚明,由此开启关注心性的问题;算是儒学在中唐之后比较重要的论著。
只可惜,这篇文章不算是辞藻华丽的千古名篇,并没有收入现代课本里,苏宸没有听过啊。
此时的苏宸,一脸懵逼,苦笑摇头,不知文章和作者出处。
韩熙载见他不知,安慰道:“无妨,可能这篇有点偏了,牵扯到儒家思潮之变化,内容枯涩一些,老夫再说一段通俗易懂的:文章本于教化,形于治乱,系于国风。故在君子之心为志,形君子之言为文,论君子之道为教。《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君子之文也。这一段应该听过吧?”
这一篇是柳冕所做《与徐给事论文书》,收于《全唐文》,文章的大意不难理解,在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推行文学革新,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结合方面有所推新,反对六朝以来骈俪之词,认为文章不应该只是辞藻形式的堆砌,其中以柳冕的这篇文论,解析的最为深刻。
韩熙载心想苏宸既然不擅长骈赋,却有诗词才华,应该是站在韩愈、柳宗元那一方,是古文运动遗留文风的支持者和拥护者,那应该熟读过柳冕的这篇文章。
苏宸同样一脸懵逼,这段大致意思,他是能够听明白的,至于这篇文章的题名是什么,哪个古代作者写的,他完全不知道啊,考得太冷门了吧!
“这篇也没听过?”韩熙载脸色有点不自然了,强忍着道:“无妨,再听下面这篇……”
“停停停……韩老韩老,小子才疏学浅,或许以前翻过,但记忆不深,早就忘却了。”苏宸找了一个借口后,硬着头皮拱手道:“那个,在下忽然想到,家中还有急事,告退了先!”
苏宸说完,也不等他挽留,直接起身,提着药箱子就赶紧夺门而出,再不走的话,出糗更大,恐怕等会要被对方当成文盲了。
韩云鹏正好来到门口,见苏宸急匆匆离开,他打招呼都来不及,摇头纳闷,然后迈步进屋道:“父亲,苏宸冒着风雨来给您治病,这份恩情,咱们不可怠慢,请爹爹再给我一百贯钱,我去好好款待小恩公一番!”
“滚——”韩熙载正在失望与烦闷情绪中,无处发泄,韩云鹏的出现,火上浇油,正好撞枪口上了。
韩云鹏见父亲韩熙载动怒了,还拿起枕头砸过来,吓得抱头鼠窜,仓皇逃走了。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七十九章 新的合伙人
江南美,处处画雨烟。少女柔情深闺泪,春去冬来景依然。只有秀江南。
如诗如画的水乡美景,都笼罩在一场烟雨之中,但此际,苏宸正逃之夭夭,撑着油纸伞,没闲心欣赏,快步匆匆回到了府邸,长袍裤腿裙摆都被雨水打湿了。
方才在韩府他算是见识到,什么才是享誉文坛的大文豪。各种前面朝代古人的锦绣文章,有所价值的,俱被收入《文选》和《全唐文》等,韩熙载能随口背出一些重要段落和出处,这不是一般读书人能做到的。
苏宸背一些脍炙人口的几首唐诗宋词还行,那么多古人文章,他实在没有看过,更别说背诵和理解透了。
“回到古代冒充才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苏宸苦笑,心下决定,以后可不能出去打脸充才子了,很容易被真的打脸!
以后没事也少去韩府,这老头有事没事的,总喜欢拉着自己来谈国事和文章,都非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他咋不拉自己谈谈风月和歌舞呢,就如韩熙载夜宴图那种的!
下午雨未停歇,淅淅沥沥的,苏宸闲来无事,坐在书房开始写话本,明日又到了给张大川交稿的日子,再不赶一赶,就要断更了。
在后世写小说断更,很容易被骂的!在这唐宋时代,话本评书断更的话,估计张大川不仅会被骂,还有可能被衙内恶少给痛打吧!
一个时辰过去,黄昏来临,苏宅也开始掌灯了。
此时,一个胖墩的身影又来到了苏宅府内,过来寻苏宸来了。
“苏大哥,你在忙什么呢?”韩云鹏笑容可掬,走入了苏宸的书房内。
苏宸抬头,微笑打招呼:“哦,韩公子来了。”
韩云鹏摆了下手,笑嘻嘻道:“苏大哥别称呼我韩公子了,就叫我云鹏吧,我家兄长都是这样称呼的!”
苏宸摇头道:“那怎么行,你可是侍郎府上的衙内公子啊,在下只是布衣白丁身份!”
韩云鹏不以为意道:“那有什么,我爹都已经罢官了,何况他都六十多岁,还能再活几年?我读书中科举是不行的,参军也不愿意,以后没有爹爹庇荫,也是一个白丁身份。”
想不到他并没有纨绔到底,还有一些自知之明的。只不过,韩云鹏打小娇生惯养,读书吃不了苦,也不是那个料,参军更不行了,没有那个行伍志向,只能闲混着。
若是韩熙载官复原职后,向陛下恳求一番,多要出一个庇荫名额给小儿子,也是有可能的,关键是他如今年纪不大,尚未定性,而仕途那般凶险,韩熙载也不希望老儿子韩云鹏踏进这个泥潭。
韩云鹏走近桌前,问了一句:“你在写什么呢?”
“历史传奇的话本!”
“话本?”韩云鹏凑到桌旁,站在苏宸身侧,目光瞅着他专注地写着故事。
“秦琼,程咬金,贾家楼结义?这不是润州城内,最近流行的隋唐演义的评话说书吗?”
“没错,就是这个!”苏宸很平淡地说道。
韩云鹏相当惊讶:“这个故事,是你所写?我的天啊,小弟当日听闻,觉得特别过瘾,还给讲书的人,砸了不少赏钱,一直想听后面的内容,想不到竟然是苏大哥写的!”
苏宸笑了笑:“闲着没事,赚点润笔费。再说,上次我去范家那座丰岳楼,听了一段书,老旧的才子佳人故事,毫无新意,所以,就打算自己写几个话本故事,也能丰富咱们润州城内的百姓精神世界。”
韩云鹏道:“苏大哥,你太有才了!以后我可以提前过来看剧情,然后再去丰岳楼听书,
苏宸愕然道:“都剧透了,还听着什么意思。”
韩云鹏嘿嘿笑道:“相互印证嘛,对比一下,听起来会更过瘾!酒楼里周围旁人都不知道剧情走向,唯有我事先知晓,有一种先知先觉感!”
“随你吧!”苏宸不管这些了。
韩云鹏忽然说道:“苏大哥,你这个故事,咱们可以印出来啊!”
苏宸疑惑问:“印刷成话本小说?”
韩云点头说道:“是啊!除宣纸外,现在有些亚麻纸价格低廉,已不昂贵了,一些润州权贵子弟,虽然不喜欢读书,但是看这种传奇志怪故事,还是愿意花钱买的,我们韩家就有书坊,只是刊印的数据,销量有限,都快倒闭了,正好我能要过来,咱们可以拿来印刷刊卖。”
“你打算做生意了?”苏宸不解问。
韩云鹏摇头道:“我对其它生意兴趣不大,而且我三哥也不一定给我其它商铺,让我经营打理,暂时信不过我。但是我喜欢话本故事,倘若我们印刷话本小说,既能赚钱练手,也觉得好玩!”
苏宸想了想,觉得印书这件事,也可以搞一搞,毕竟自己读中文专业,翻阅不少古代小说和元杂剧故事,正好可以写出来打发时间,保持一个兴趣爱好。
否则,在这个时代,娱乐项目过于贫乏,需要自己找乐子了。
不过唐末宋初的五代时期,纸张虽然降价下来,但是印刷术貌似还没有改良,找工匠制造雕版,成本不低,除非自己搞出了活字印刷术,印书的成本会降低,效率也能大大提升。
韩云鹏带着几分兴奋,抓耳挠腮问道:“怎么样啊,苏大哥,咱俩合伙印书,等书火了,咱俩就有钱去花楼,喝花酒了。”
苏宸纠正他道:“我赚钱,可并非为了去花楼喝花酒,请不要诋毁我的清白。”
韩云鹏点点头:“懂!有外人的时候,我一定守口如瓶,绝不说你的重口味偏好,连当时柳墨浓的冰冷尸体都下嘴猛亲!”
“再说一次,那是救人!”苏宸额头冒起几道黑线来。
韩云鹏回道:“好吧,是救人!不过,柳墨浓虽然被你救醒了,但是似乎风寒病重,下午我去花楼听曲,不少花楼街巷都传的沸沸扬扬,说有郎中诊治之后,束手无策,觉得柳墨病情到肺,咳嗽不止,全身发烫,恐活撑不了几日……好好的一位佳人,多可惜了。”
苏宸脑海浮现了佳人凄然面孔,心中一柔,顿时站起身道:“走,陪我去一趟湘云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