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不过,既然对方在夸他,他也不好拆台。刚想苦笑一下,但是想到某点的读者,最讨厌‘苦笑’这个词,强行换成了尴尬一笑。
“对了,刚才看你们排练,还有些细节需要注意一下……”
苏宸此时把刚才自己所见所听,根据后世舞台戏剧的想法说出来,比如动作衔接,服装道具,化妆脸谱,舞台巨幕等,又做了详细阐述,听得柳墨浓、沈珈茹啧啧称赞。
“基本就这些了,时候不早,我们也该回去了。”苏宸见已经晌午了,打算提出告辞。
柳墨浓起身挽留道:“刚过了午时,不如留下用膳吧,伽茹妹妹,你陪韩公子去包厢吃吧。我正好有几个问题,还想再跟苏公子请教。小荷,你待会把饭菜端进房来。”
沈珈茹听出了她的话意,笑着把韩云鹏领走了,留给柳墨浓单独跟苏宸相处时间,一起在闺房内用午膳。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世今生的缘分
湘云馆。
柳墨浓所居的阁楼上,朱红门窗,窗旁鹅黄色纱帘被轻风吹拂,来回飘荡。
室内布局典雅,玉器琳琅,古琴长弦,书法字幅,山水墨画,都衬托出主人的高雅与圣洁。
苏宸和柳墨浓坐在阁楼枣红木圆桌前,上面置放着一桌丰盛的菜肴,六个精致小菜,还有一壶佳酿。
柳墨浓伸出葱白如腻的玉手,亲自为他倒了上等佳酿浊酒,吩咐小荷出去等了,不用在旁伺候。
苏宸只觉怪怪的,目光四处瞧瞧她的房间,尽管来过两次,但没有看得仔细,像这样大白天关门与佳人饮酒,总觉得似有一种暧昧的气氛。
“墨浓的房间,你不是来过两次吗,还在这里待过一夜,怎么还东张西望。”柳墨浓淡淡一笑,明眸皓齿,仪姿优雅,堪可入画。
苏宸尴尬笑道:“前两次都是过来给你看病,救人心切,身边也有人旁观,我也不好四处看你闺房陈设吧。这次终于没有了旁人,你也身体痊愈,我才有机会多看两眼。”
柳墨浓点了点螓首,略有一些羞赧道:“你若喜欢看,以后可以时常过来,也不收你酒水钱……”
苏宸忍俊不禁道:“那我不成白吃白喝之辈了。”
柳墨浓素手轻抿了一下檀口,含笑道:“公子用一支笔就足够了。”
她说的是一支笔,还好……不是一杆枪!
苏宸不禁想到了北宋大才子柳永,本来文采横溢,却在京城汴梁赶考之时,四处游玩,留恋青楼,留下许多迤逦词作,当时春闱在即,柳永自信满满,以为必能高中。可是,宋真宗突然下了一道诏书,说“属辞浮糜”的人不能被录用,写了那么多纸醉金迷、风花雪月之词的柳永,初试就被刷下来了。
柳永落榜不忿,一气之下写了一首《鹤冲天》,发泄对此次科举取士的不满: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骂”得太绝了,甚至传到了皇宫里,宋真宗和太子赵祯都听说了,并且都在心里为柳永这个名字打了一个大大的差号;不出意外的,真宗在位期间,柳永数次被刷下,没有中过。
等赵祯登基后,柳永本以为霉运总算过去了,但宋仁宗在用人上面,注重儒学,比较务实,非常讨厌浮夸艳美之词。当他看到柳永也在考试名册中时,对礼部官吏提出这柳永“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刻意把已经中榜的柳永划去。
从此,柳永便获得了“奉旨填词”之名,科举屡次不中,后半生蹉跎岁月,浪迹在青楼间,大多时候,都是白吃白喝白睡,皆用手里一支笔,写诗词来换取生活之资。
苏宸心想自己现在便有一些征兆了,为了自己日后的好名声,还是尽量少用柳永的迤逦、婉约词了。
柳墨浓这时举起杯道:“苏公子,墨浓敬你一杯酒,除了感谢你救过我两次命之外,还有这次为墨浓出谋划策,想出舞台戏剧的好点子,又写出《西厢记》这等戏曲话本,衷心感激!”
苏宸也拿起白瓷酒杯,客气道:“柳姑娘,不必客气,你我数次相见,皆是性命攸关之刻,也许这就是上天注定我们相识,派来我特意来救你的,不必如此客套。或许,上辈子,你也救过我多次呢。”
柳墨浓性格多愁善感,脾气外柔内刚,很有自己行事准则,听完苏宸讲的有趣,询问道:“世间真的有前世今生,三生三世的缘分吗?”
还三生三世十里看桃花呢?
苏宸一怔,以前是不相信这些虚无缥缈的宗教言论的,但是……他眼下从现代到古代的身份转变,有些事情,也不能完全不信了。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苏宸忽而提议道。
“讲故事?好啊,你讲的故事,肯定很动听。”柳墨浓见过他词作,又出演他写的西厢记,对他的才华已经推崇到极高的位置,此时听到对方要讲故事,自然也是欣喜万分。
“这个故事,就是关于前世报恩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小白蛇被了一个放牛娃所救,后来,小白蛇修炼千年,得道化为人形,取名白素贞,腾云飞到九霄,遇到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得到点化,说她尘缘未了,需要去人间报恩,去找一千年前的牧童。但已经过去几十世轮回,牧童早就轮回不知多少此,经过菩萨指点,白素贞终于找到了牧童转世之身……”
苏宸把他后世看到《新白娘子传奇》的故事讲给了柳墨浓,里面有白素贞,小青,保和堂,断桥相会,水漫金山的故事讲解出来,听得柳墨浓眼眶湿润,既羡慕许仙和白素贞的爱情相聚,又感叹夫妻二人曲折伤感的遭遇。
柳墨浓一番感慨道:“这个故事当真凄美感人,曲折离奇,要是以后能够搬上舞台就好了。”
苏宸点头道:“会的!等你们西厢记演出成功,获得不错反响之后,还有一部《牡丹亭》再接再厉,然后我们就可以演绎奇幻爱情类话本,避免才子佳人情情爱爱的戏份,观众会审美疲劳。”
“谢谢你,苏公子,能够为我这样烟花之所的女子,这般考虑周详,妾身……心存感激,当真不知该如何报答才好。”说着说着,柳墨浓又莫名地生出几分伤感来。
虽然她洁身自好,才学过人,平时里舞文弄墨,结交不少才子儒生。有点傲权贵,淡商贾,孤芳自赏。但是,内心深处多少还是有些觉得自己身份不够光彩,烟花之地的清倌人,比寻常家的百姓之女,仍属于贱籍,时常因此自顾自怜。
苏宸摇头道:“柳姑娘切勿轻贱自己,以你天香国色的姿容,洁身自好的口碑,没有人会对你多加诋毁,反而更添敬重。在我眼里,姑娘便如一朵清新隽永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怎么会轻视呢!”
柳墨浓听到对方这般诚挚、高雅的评价,心中感动,倏然抓住他桌上的手腕,激动道:“你真是这么看墨浓的吗?”
苏宸没有挣脱手腕,而是真挚一笑道:“那是自然,不然呢,我也不会特意来这探望你,给你出谋划策,还留下和你独处小酌吧,这就说明,我把你当成真正朋友,信得过你人品和声誉!”
原本柳墨浓是欢场女子,赞美之词早已听得免疫,司空见惯了,却不知为何,面前的苏宸说出口,她还是被打动了,芳心如小鹿般怦怦乱跳起来。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一百二十章 一曲相思听不懂
柳墨浓听着对方如此当面赞美之言,白玉似的脸蛋上腾起了两抹羞红,好象点上了两点胭脂,正在慢慢地晕红散开。
心情大为好转,柳墨浓又跟苏宸多喝了几杯,酒劲上涌,如同贵妃醉酒一般,腮上都是陀红,显得妩媚多娇。
这个时刻的柳墨浓,双眸带着媚丝,青楼花旦的风采完全展现出了,如同天生媚骨一般,一颦一笑,都充满了魅力。
苏宸看得枰然心动,不过,纯是男人看女人的冲动,彼此的感情,倒还并不深,没有掺杂男女之情。
目光对视了顷刻,苏宸心虚地移开了目光,咳嗽一声道:“那个,在下酒足饭饱,外面有点要变天了,我该回去了。”
柳墨浓难得心情这般好,自然不肯放他离开,提议道:“等喝了墨浓沏的茶,听了一首琴曲,然后再走好吗?”
“这……”苏宸犹豫一下,但是瞧见佳人诚挚目光,不忍拒绝,微笑道:“固所愿,不敢违尔!”
柳墨浓轻轻一笑,吩咐小荷收拾了桌子,她起身引着苏宸来到外轩东侧靠窗一角的软塌上,这里有放琴的素案,也有煮水沏茶的器具。
“公子请坐!”
二人坐定后,柳墨浓伸出葱白如腻的玉手,开始手法娴熟地炙茶、碾茶、罗茶。
先用炭火将汤瓶内水煮至二沸,柳墨浓便用滚热的水冲刷茶杯,把茶盏预热,手指轻盈行云流水一般。
开始置茶时,她将茶叶放置杯中,冲入少许沸水调成膏状,这个步骤叫调膏。
随后,柳墨浓一边冲入沸水,一边用茶筅击出汤花,顿时一股茶香随着热气散开。
唐代皮日休有诗云记载煮茶:“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版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自古以来,煮茶闲饮,被当成一件很惬意美好的事。
苏宸轻轻一闻茶香,顿时怡然神爽,此时窗外的有风吹进,满堂清凉,与茶香配合,更添清新之感。
“请公子品茶!”柳墨浓脸颊带着欣喜笑意,端着一盏玉质茶杯,伸手送了他面前。
“多谢!”苏宸双手托杯,轻轻闻了一下茶香之气,然后品尝饮下,赞道:“不错,入口生津,味道甘润,好茶!”
柳墨浓嘻嘻一笑,双手抱起琴,放在桌前,准备为苏宸抚琴一曲。
顿时,叮叮咚咚的悠扬飘渺的琴声响起,悦耳动听,淡雅清幽,渐渐飘散在整个阁楼和小院。
“这待遇,也没谁了吧!”苏宸暗忖。
他一边喝着茶,一边欣赏着花旦抚琴,心下不禁感慨:这些日子桃花运好像好的爆棚啊!难道这就是穿越者的标配?
虽然苏宸听不大懂是什么琴曲,但是,也觉得对方的琴技高超,根本不需要你听懂什么曲调,就把你拉入这琴声中,跟着曲子心情起伏,意境变得优美。
渐渐的,他闭上了眼眸,放开心神,近距离在聆听。
“叮叮咚,叮叮咚,叮咚叮叮咚……”
琴音如流水不断,节奏忽快忽慢,每个音犹有未尽的余韵,使人全心全意去期待、去品尝。
这时候,柳墨浓玉手在琴弦上翩翩起舞,身姿安静娴雅,完全沉浸在自己状态中,宛如抚琴仙子,飘逸轻灵。
“哗啦啦!”
不知不觉,外面庭院已经下起了春雨,落在房檐滴水瓦、梧桐叶子上,发书不同的雨滴敲打声音。
但这些窗外的雨声,被琴声一挽,仿佛也包容其中,这种琴技已经臻入化境了。
琴声悠扬传开,在湘云馆吃酒的宾客们也陆续听闻,全都被琴曲吸引,停止了吃酒作乐,站到了窗棂前,静静听着从后院飘来的琴声。
房檐走廊、楼层靠窗的过道、后院石亭内,都静静站着人,在倾听这首琴声。
楼下长廊内,桑妈妈轻声一叹,以她过来人的身份,听出了琴声中包含的情意。她从没有见过柳墨浓对任何男人做这样规格的邀请,留在闺房饮酒交流,甚至单独抚琴,还弹奏着含情脉脉的琴曲。
“这造的是什么孽啊!”桑妈妈心中悲呼,担心自己辛苦推出来的当家花旦,被一个治病郎中给拐跑了。
一曲奏罢,柳墨浓面色红润,方才心意和感情抒发出去,感觉美妙极了,她含情脉脉看着苏宸,有点微微羞涩。
因为柳墨浓是以琴曲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心,向苏宸传递少女情意的信息,可谓一曲相思诉衷情了。
只可惜——,苏宸不懂古代的琴曲,只觉得好听,但是具体琴声中在表达什么,什么词牌小调,他压根也听不明白。
睁开眼帘后,苏宸对着柳墨浓伸出大拇指,赞叹道:“高,实在是高!”
“就这?”柳墨浓愣住了,她原本以为,自己用琴声表达出去,被这大才子捕捉到,心有灵犀,然后心心相印,他听完之后,会主动站起身拉住自己手,说出一些浪漫的话,然后……两个人互诉相思和爱慕之语。
渐渐地,有可能衣衫会减少……
但此刻,苏宸不解风情大赞了两句“高”,完全没有什么感情上的流露,只是单纯地赞扬琴声,破坏了意境。
难道是……他故作不懂,以此来拒绝她的相思之意吗?柳墨浓在猜测对方的想法。
至于对方真听不懂,这一点,柳墨浓直接否定了,苏以轩大才子一身才华,会听不懂这首曲子中的情意?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她是不信的!
想到这些,柳墨浓心中不由得有几分失落,方才挂在脸上的笑意,也消散了许多。
苏宸见到佳人脸色有异,心想这女人难道弹琴弹出心事了?自己正好也要告辞了。
“那个,柳姑娘,茶饮过,琴听罢,在下要回府了,等下次再过来看望你!”
柳墨浓见苏宸这般着急要走,更印证了自己心中的猜测,他是在……有意疏远她,婉拒她。
“公子请便!”柳墨浓情绪有些低落,心中多少有点莫名惆怅,既然对方不愿意多待在这,急着要离去,她也不再挽留了。
能留住他的人,也是装楞充傻;留不住他的心,终是枉然!
或许是彼此情缘不到吧。
柳墨浓盈盈起身,走到墙角,在一个木架上,取出了一把油纸伞,递给要出门的苏宸,说道:“下雨了,用它遮雨吧。”
“多谢,那我先走了。”苏宸真诚一笑,接过油纸伞,打开了门,站在二楼的屋檐下,看着整个庭院和湘云馆建筑群,都在烟雨笼罩之下,远处河流如匹练,雨幕潺潺,心中对江南水乡的喜爱更强了。
加上方才刚听完悠扬的琴声,似乎勾起了他音乐的兴致,忍不住哼起了一首后世中国风歌曲,边走下楼,边低声吟唱着: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柳墨浓站在房门口,看着身材挺拔、玉树临风的苏宸,撑着一把油纸伞,哼着特殊曲调离开,那曲词中的内容,却让她愣在了当场,原本已经冷却的心,又变得死灰复燃起来:他在等谁,是等我吗?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一百二十一章 武德司密奏
大宋都城,开封汴梁。
这是北方目前最大的一座城市,气势雄伟,规模宏大,人口过百万,富华甲天下。
而大宋皇宫更是富丽辉煌,楼宇建筑群鳞次栉比,连绵起伏,高墙厚重,庭院深邃,四处可见的廊柱巍峨,甬道华丽,砖瓦精美,雕梁画壁,凸显出皇家的气派与威严。
御书房内,有一座青铜暖炉十分显眼,呈现三层宝塔状,四壁镶金镂空,里面的兽炭和檀木混着在燃烧着,冒着轻烟,既有给内室赠温,也添了几分香气。
北方的三月底,可不像江南那样暖和,春寒凉气仍在,宫内的暖炉仍未断用。
三十八岁的赵匡胤,方面大耳,浓眉阔口,身材魁梧,穿着一身金龙黄袍,正襟坐在雕刻蟠龙的木椅上,全神贯注批阅着奏折,尽心竭力。
在华夏历史上有“唐宗宋祖”之美称,这赵匡胤结束五代十国的乱势,对历史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历来评价也颇高。纵观他崛起之路,那是相当顺畅,赵匡胤初出茅庐,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期击北汉、南唐,屡建战功,逐渐成为禁军的重要将领。
在柴荣病重时,赵匡胤被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假装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但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麾下禁军将领们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
如今是大宋第五个年头,年号已是乾德二年,经过赵匡胤五六载的励精图治,重整军备,稳定民心,完善朝政机构重组和新建,已经完全驾驭了这个新王朝。他举手投足、一鼙一笑,都已经多出一股雍容尊贵、九五之尊的气度。
此时,太监总管张德钧徐徐步入了御书房,手里捧着一封盖好火签封印的密奏,上前走到书桌前,低声道:“启禀官家,武德司在荆楚与江南两地秘奏送到!”
赵匡胤闻言停下了手中的笔,抬头看了张德钧一眼,说道:“呈过来吧。”
武德司起于五代,是一个间谍组织,其名称出现可上溯至五代后唐,史料中记载:“武德使史彦琼者,以伶官得幸,帝待之以腹心之任,都府之中,威福自我!”至后汉隐帝诛杀权臣,“于乾祐末,隐帝用武德使李业等谋,诛大臣杨弅等”,都是通过这个间谍组织,武德使历来为皇帝爪牙,权柄甚重,牵制“宿卫诸将”和枢密院。
赵匡胤登基建宋后,授任自己的亲信幕僚王仁赡为武德使,建隆二年,王仁赡升任右领军卫将军,充任枢密承旨,当时南平君主高继冲向宋太祖请求辅管辖下,他已经无力空置地方,赵匡胤便任命王仁赡为荆南巡检使,故而辞去他武德司使,改由太监总管张德钧监管了。
张德钧闻言点头,打开两封密函,检查过后,恭敬递上了密函书信。
赵匡胤接过之后,先扫过来自长沙府的密函,上面的大意是荆楚已经彻底拿下,征讨荆楚的大将军王全斌势如破竹,目前只剩下一些小的县邑尚未布及,正在清剿地方残余叛军等。
武德司间谍传回来的情报,比王全斌写折子奏给兵部的捷报,要快上数日不止,让大宋皇帝提前就已经知道前线的战局,好做到心中有数,免得被前线的将领夸大功劳给欺骗了。
“不错,这个王全斌平时虽然贪财了一些,但是带兵打仗,依旧是好手,讨伐西蜀也非他莫属了。”赵匡胤微笑着放下密信,又拿起来自江南唐国的密信。
他扫了一眼,看到上面写的尽是些小事:比如李煜沉迷诗词和佛法对朝政并不热枕,唐朝廷得知宋军攻打荆楚后,无动于衷,两个派系在朝堂虽有争吵但没有结果,那韩熙载仍在罢官中。最后加了一行字,描述唐国出了个写词大才子苏以轩,文采惊世,写下多篇佳作,一时名声大噪。
赵匡胤冷笑道:“小小李唐,到了第三代就疲软了,一心写词作赋,文风迤逦,整个江南上下的读书人效仿,流行的靡靡之音,再无数十年前杨吴率黑云都精锐,要进攻中原的霸气。出了个大才子,也不过写写诗文而已,看来朕可以加快攻蜀了,谅他江南国主李煜也不敢造次!”
张德钧轻轻一笑:“官家圣明!南方诸侯小邦,必将都会被我大宋消灭,结束乱世纷争,到时候统一南北,官家功劳便能直追尧舜,可与秦皇汉武比肩了。”
赵匡胤失笑道:“你啊,就懂捧朕开心。”
张德钧也细声笑道:“官家雄才伟略,老奴也是实话实说罢了。
赵匡胤手指点了点他,微微一笑,彼此君臣心照不宣,日常拍马也都习惯了。
张德钧又问道:“官家,唐国那个新冒头的苏大才子,需不需要格外关注,派人查找身份,然后监视起来?”
赵匡胤摇头道:“不用,朕让武德司关注各诸侯境内有真才实学、务实能干的人杰,像这种只会写词的文弱书生,在这乱世中无大用,济不得什么事。算了,不必过多关注了,浪费他们的精力。”
“喏——”张德钧应允下来。
………
苏宸当然不知道,自己差点被大宋天子赵匡胤关注到,此时撑着油纸伞,走过灰瓦白墙的巷子,一身酒气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杨灵儿双手撑着下巴,正坐在窗台桌前,望着外面的雨幕,陷入了胡思乱想中。
她已经十二岁了,豆蔻年华,也到了少女怀春的时候。
原本她被苏明远抚养,曾有一次苏父半开玩笑地说,等她长大可以嫁给苏宸做妾,无须外嫁了,但几年前苏明远已获罪死于牢狱中,她和苏宸相依为命,以前的苏宸哥哥对她这个小丫头并没有多爱护,交流不多,只知道出去厮混,不断变卖家里的祖产和家当,是一个纨绔子弟。
那时候杨灵儿心中对未来充满的害怕和心慌,不过小妮子心中一直把苏明远的话,铭记在心,哪怕苏宸哥哥是纨绔,她也想着以后长大了,自己想办法赚钱,不能让他饿死了。
但是这大半个月来,苏宸忽然开窍了,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才华,连性格都改变了,对她也是十分关照,甚至当成亲妹子一般,无话不谈,无微不至,让灵儿有时候都在怀疑,这个苏宸是假的!
此时,当她视线中,瞥见苏宸的身影走入了宅院,顿时欢快一声,跳将起来,冲到屋门口,乖巧地喊着:“苏宸哥哥……”
不管他是否真假,总之,她心中喜欢的,就是现在这位苏宸哥哥!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家的困局
苏宸下午小憩了一炷香的时间,然后在书房内,把要印刷的隋唐演义话本整理好,然后把活字印刷术的步骤也写出来。
1...3738394041...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