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乘龙佳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府天
又叫我陆筑!陆三郎气得恨不得一下子暴跳起来反驳老爹的狗眼看人低。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陆绾竟然又冷笑连连,撂下了另一个大消息。
“皇上力排众议,硬是给了张寿翰林侍讲兼詹事府左赞善,底下是没说什么,可张寿这一次要是解不出来,有的是御史摩拳擦掌等着炮轰他……”
“张博士之前那些功劳都是实打实的,那些御史吃饱了撑着!”甄氏反正自从上次见了张寿维护陆三郎那样子,就觉得那位清俊闲雅神仙似的小郎君怎么看怎么顺眼,如今想都不想就帮着张寿说话,“他只是升了正六品而已,干嘛揪着他不放?”
“什么只是升了正六品……那样的清贵官职,是将来能当尚书,能进内阁的必经之路,别人得努力至少三年五年,他一步就跨上去了,别人能不眼红?皇上拿太祖祖训能拦得住人一时,拦不住人一世,别人的怨气总要发出来!”
陆绾说着脸色就黑了:“也该让这臭小子看看,他那小先生也不是万能的。赶明儿他的婚事定下来,想来他也能安分一点!”
此时此刻,陆三郎终于忍不住了,猛然就想抬头。然而,他的脑袋上却突然压了一只手,随即他就觉得有人压在了他的身上,却是甄氏生怕他露馅,直接借着这个幌子,使劲把他压了下去。
“我这苦命的三郎,好容易遇到一个好先生,你这当爹的也不知道体恤体恤,居然也和那些外人似的作践他们师生……”
陆绾没想到妻子突然就开始抹眼泪,想到人才刚发了病,而林太医之前在大门口被他截下时,确实说甄氏的身体要格外注意,他只能赶紧岔开话题,再三安慰,好一阵子后方才吩咐了跟进来的金妈妈好好伺候,自己却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否则难道留下来听妻子唠叨,让他去帮张寿解围吗?开什么玩笑,他幸灾乐祸看热闹还来不及,他巴不得那小子倒霉!赵国公正好连战告捷,这消息他才不想拿出来说!
可他才到门前,就听到背后传来了甄氏幽幽的声音:“那张博士就算有一千个不好,只要他真心教授三郎,在我心目中就是最好的老师。就和三郎一样,在你心目中他千般不好,可在我眼里却是孝顺儿子!大郎二郎如今是有出息,可你都回来了,他们连影子都不见一个!”
陆绾顿时沉下了脸,却什么都没说,径直出了门。
而他前脚一出去,陆三郎就立刻抬起头:“娘,多谢你为我和小先生说话!这十四环文字锁九章堂肯定能解开,我们不会给小先生丢脸的!”
“那是。”甄氏心疼地摩挲着儿子的脸,这才硬梆梆地说,“你放心,我今天晚上就是寻死觅活,也会把你爹要送定礼的人家给你问出来!要是不好,我绝不和他甘休!”
“娘,还是您最好,最好能帮我拖延几天!”陆三郎登时大喜过望,抱着甄氏的胳膊谢了又谢。母子俩正其乐融融的时候,外间就再次传来了金妈妈的声音。
“夫人,国子监张博士派了学生过来,说是探望夫人,顺带给三少爷带来了话!”
陆三郎顿时眼睛一亮:“肯定是齐师兄,快,请进来!”





乘龙佳婿 第一百七十章 空心汤团
按理来说,男女有别,齐良又是外男,怎么都不应该登堂入室。然而,陆夫人如今是爱屋及乌,最疼爱的小儿子深受张寿照顾,如今名声大好,因此齐良哪怕只是张寿的学生,她却也另眼看待,放下床前一层纱帘子,她就让金妈妈把人直接请进了屋子。
而齐良之所以去禀报了张寿一趟,却只比陆三郎晚到了一会儿,是因为阿六驾着马车带他抄了近路。至于礼物,那是赵国公府刚给张寿送来的几味滋补药材,这还没给张寿过目呢,就被阿六自作主张地让齐良给带了过来。
此时此刻,在风驰电掣的马车上险些颠散了架子的少年步伐虚浮地进了内室,见陆三郎笑容可掬地看着他,他就知道陆夫人应该并没有大碍,不由得松了一口大气。
行礼问好说了几句套话,齐良就转致了张寿的问候,却又特意说道:“老师说,孝道为大,夫人既然身体不好,陆师弟不妨在家好好陪夫人几天,不用急于去国子监。”
陆三郎其实也挺担心母亲,可老爹刚刚回来那番话着实把他气坏了,因此他微微一犹豫,也不说好或不好,直截了当地问道:“齐师兄,你现如今这一出来,九章堂里谁管?”
此话一出,齐良顿时愣住了。九章堂之前实际上是他和陆三郎一块管理的,如今陆三郎请假回家探母,他被张寿派出来探病,九章堂眼下确实没人了!那些监生们固然渐渐习惯了环境,但平日上课还好,眼下那个课题缺了组织者,这宝贵的时间会不会浪费了?
他不禁额头微微见汗,但还是挤出一丝笑容说:“我看过夫人就回去,些许时间不要紧。”
“怎么能不要紧呢!”陆三郎一下子提高了声音,“人家正想着看小先生的笑话,正想着看九章堂的笑话,在这种紧要关头,那就应该迎难而上,不给人机会!”
床上的陆夫人隔着纱帘端详和从前大不相同的陆三郎,不禁又是欣慰,又是骄傲,当下便也说道:“小齐,三郎说得对,既然张博士正需要人手的时候,三郎自然应该略尽绵薄之力。我这病没有什么大要紧,安养几天就行了。你就带着三郎回去。”
不等齐良开口劝阻,她就不容置疑地说:“只要三郎能帮着张博士,把这桩难题解决,那比什么嘴上孝顺,床前侍疾都好!要知道,我从前做梦都盼着他有出息!”
能说的话全都被陆夫人抢着说了去,再加上听到这位尚书夫人说话声音尚可,似乎确实是没什么大碍,齐良当然就看向了陆三郎。果然,他立刻就看到人冲着自己一笑。
“听听,我娘都这么说了,那还有什么二话?”陆三郎说着就转身对床头母亲深深一揖,一字一句地说,“娘,你放心!区区难题,我还不放在眼里!您多保重,此去九章堂,不破难题誓不还!”
眼见陆三郎雄赳赳气昂昂地大步往门外走,齐良愣了一下,方才深深施礼后拔腿就追,甄氏忍不住伸手撩起帘子,看这两个少年郎一前一后离去的背影,她不禁满脸笑容,心中大畅。然而,当他们消失在门外,她就立刻看向了一旁的金妈妈。
“你去,看看哪些常跟着老爷出门的家伙眼下有没有正好在家里的,给我叫到屋子门前来。我要一个个亲自问,我就不信,老爷他不说,这些家伙还会不知道他到底去过哪?京城就那么点人家,猜我也能猜出来他的用意,他有本事不回家也能送得出去定礼!”
当陆夫人甄氏打着母为子则强的主意,决心为陆三郎找出陆绾给他定亲的对象时,陆三郎和齐良也已经坐着阿六那辆实在是行驶得太过暴烈的马车,匆匆赶回了国子监。相比已经体验过一次的齐良,陆三郎吓得魂飞魄散,下车的时候更是觉得自己快死了。
脚踏实地的他和齐良彼此搀扶着,随即幽怨地瞥了一眼旁边若无其事的阿六。果不其然,少年脸上照旧是没什么表情,反而很认真地解释了一句:“你刚刚上车时说,快一点。”
这是快一点吗?这简直是快得要死了吧!
陆三郎在心里大声怒吼,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软弱无力的提醒:“京城禁止纵马飞驰……”
“我们是马车。”阿六仍旧非常认真地回答,甚至还额外补充了一句,“走的是无人小路。”
见鬼的无人小路,这是京城,不是荒郊野外!
陆三郎再也不想和阿六说什么利害,拉了齐良就快步入内。等确定阿六没追上来,他这才心有余悸地说:“下次无论如何都不坐阿六的马车了,我快吓惨了!”
“他好像什么都会,平时也不这样的,这次应该是真的赶时间。”齐良嘴里这么说,可来回坐了这么两趟,同样脚发软的他和陆三郎彼此搀扶着步履蹒跚地往前走,说出来的话自然没什么说服力。尤其是当陆三郎抱怨他不该立时去禀告张寿时,齐良顿时苦笑。
“那时候你家里的人都急得似乎要哭了,我自然以为出了大事,哪敢耽搁?若不是当时小先生在上课,我想他应该也会亲自去一趟的。”
陆三郎听着这话,心里不禁有些感动。毕竟,虽说他从来都不赞同外头某些人看着张寿那张脸就觉得这是温文尔雅正人君子,可却承认张寿对自己人素来是挺好的。否则,也不会为了他直闯陆府,也不会把到了手的功劳分给众人,尤其是张琛得益最多。
他才不会觉得自己其实才是得益最多的那个人,轻轻舒了一口气:“士为知己者死,接下来咱们就好好干,别让外人看去了笑话……”
两人一路走一路说,不过须臾就已经快到了九章堂。然而,还不等陆三郎在那想象没了自己和齐良坐镇的这地方会不会乱糟糟的,就听到里头传来了张琛的声音。
“居然全都不符合?这怎么可能,上半句不是都已经算出来了吗!”
陆三郎顿时大吃一惊。张琛怎么会在这里?那家伙是半山堂的斋长,又不是九章堂的斋长?一瞬间生出了浓重危机感,他只觉得两条腿突然就有了力气,竟是立刻松开手,猛然间一个箭步往前冲去。结果,反应不及的齐良就这么被他丢在了原地。
“喂!”
只叫了一声,齐良就知道陆三郎绝对叫不回来,只能又好气又好笑地快步去追。当他踏入九章堂时,就只见陆三郎正和张琛彼此互瞪,虽说不曾唇枪舌剑,可那情势也是一触即发。他赶忙上了前,正待询问原委,张琛就已经没好气地一甩袖子。
“谁稀罕和你争权!要不是齐师兄不在,老师让我临时来看着一点,我才不会到九章堂来!你小子回来了正好,十四个字里头的前七个字多半已经确定了,还有后七个字却死活都算不出来,你自己看着办好了!”
说完这话,张琛立时一副光风霁月似的模样拂袖而去。只不过一出九章堂,他立刻就把那副理直气壮的气势给丢到了九霄云外。
陆三郎刚刚要是不回来,他这个代斋长还真的是撑不住了,要知道,他那些发号施令只是强撑的,具体意思都很简单,大家努力拼命,事后人人有功有赏……他哪里懂什么破解密码,尤其是在困境之下该怎么做,他除了画个空心汤团,压根就两眼一抹黑!
而当张琛匆匆回到半山堂时,一堂课也已经临近尾声。正在指点众人收拾东西的张寿听到张琛报说陆三郎和齐良都已经回来了,不禁有些意外。可想想也许是陆夫人甄氏没什么大碍,陆家也就是虚惊一场,他也就没太往心里去。哪怕听到进展不顺,他也并不焦躁。
“嗯,之前算是辛苦你了。做得不错!如若此次真的能成功,你也有一份功劳!”
张寿这话说得声音并不大,然而,耳尖的四皇子却听到了最后一句,忍不住大声问道:“老师,斋长又做了什么大事立功了?”
瞬息之间,张琛就只见无数双绿油油的眼睛全都集中在了自己身上。尤其是张陆这种当惯了他跟班的,眼神中甚至有些幽怨,无非是有好事情琛哥你为什么不带上我的表情。他顿时额头见汗,可却愣是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而这时候,回过神的张寿就笑着说道:“刚刚张琛不是去九章堂居中提调吗?他这代斋长做得不错,所以我嘉奖他两句,至于立功之类的话,那只是我对他的嘉许。那个课题还没完成呢,就算我这边觉得完成了,最终能不能奏效却也难说,所以,那只是对张琛的勉励。”
说到这,他就气定神闲地环视一眼众人,因笑道:“这也是平日里各位的长辈,乃至于日后的上司最常用来激励人的手段,屡试不爽,但日后我若是也用出来激励大家努力上进的时候,你们可不要觉得这是空口说白话,继续我行我素。毕竟,张琛可是代掌御赐戒尺的。”
用空心汤团激励人这种事,居然还能挑明的?一大群监生登时哑然。可看到张琛一点都没流露出失望震惊,众人也就意兴阑珊了。只有四皇子拉拉三皇子,决定回宫就去告诉皇帝。
日后父皇要是再许空心汤团来哄他们的时候,他们可就不会上当了!




乘龙佳婿 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
陆三郎一回来就撵走了张琛,原本还很高兴,可当发现前七个字解出来了,但后七个字却试遍了所有的诗句却全都不对,根本对不上张寿后一次提供的那六十四组数字,他顿时气得七窍生烟,这才明白张琛为什么走得这么痛快。
敢情这家伙是发现事不可为就溜之大吉了!
他还不死心,逐一查看了几个人的运算结果,可正在验算,就只听齐良低低说了一声小先生来了,这下子,他一下子脊背微僵,刚刚赶回来时的雄心壮志,一时化成了满腔气苦。他小心翼翼回转身来,见张寿已经开始从其他人手中接过验算的稿纸查看,他连忙赶了过去。
“老师,也许是因为渭南伯他们那边没收集完全,又或者是没完全给我们,干脆我再去一趟军器局!”
见张寿摆摆手,陆三郎也不知道张寿是不愿意,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又或者是……张琛这个不要脸的从中挑拨离间,他就把心一横,低三下四地说:“反正只剩下七环了,干脆请渭南伯把匣子拿来,我们一个个尝试过来,应该也不至于太复杂才是……”
“七环文字锁,足有16384种组合,而且,前七个字验算也许是通过了,却不能保证一定就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你试了16384次之后,也许还会失败。既然如此,那就没有什么尝试的必要了。”
张寿说到这里,侧头一瞥陆三郎,见人满面沮丧,而四座不少监生也分明有些气馁,他就笑道:“大家已经很出色了,不过区区半日,就完成了别人几十年未曾攻克的难题的一半,何必愁眉苦脸?至于另一半没头绪,那也是非战之罪。”
他轻轻弹了弹手中的稿纸,心里飞快转过了一个个念头。那句宣父犹能畏后生移位后正好能对上前七环上的文字,理所应当不是巧合,思路应该是没错的。
按照之前的做法,那么就该把函数提高到三次,甚至是四次,但这样一来,三次函数需要试错的四位数字组合就不是64组,而是256组。四次函数需要验算的五位数字组合更是会达到1024,那就是旷日持久的重复劳动了,完全没意义。
而他自从在这年头接触到密文以来,还从来没有复杂到那个程度的加密方式。
所以,没必要想得太复杂,不妨往更简单的角度去想一想……
张寿看着手头那一张张纸,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筋飞速转动着。他素来信奉一个道理,当思维运算到最高速的时候,如果是电脑就会死机,而如果是人脑,那么就会产生一种非常奇妙的现象,俗称,灵光一闪。
而想着想着,他突然生出了一个很大胆的想法,一时嘴角微微翘了翘。
乾清宫东暖阁,当皇帝得到三皇子和四皇子你一言我一语,添油加醋的汇报时,他不禁笑了起来。他不像这两个年幼的儿子一样,想什么事情都那么天真淳朴。
送走两个儿子,他饶有兴致地摩挲着自己那下颌上的胡须,最终侧头看着楚宽道:“母后也好,某些人也好,似乎都对朕给张寿的升官很不满?既然如此,那就把消息放出去,让人知道,张寿正在尝试打开军器局那个困扰了大家很多年的匣子。”
楚宽吓了一大跳,慌忙开口说道:“皇上,之前国子监周大司成有所禁止,所以这事儿除了国子监当中流传,外头知道的人不多……”
“不多?如果知道的人不多,会有那么多人看热闹?那些御史会摩拳擦掌,等着给张寿重重一击,顺便也算是给朕一巴掌?你以为朕就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皇帝见楚宽顿时不敢吭声,他就淡淡地说:“朕已经忍很久了,自从朱泾最初战事不利之后,朝中牛鬼蛇神就简直是满地乱走,真的以为朕这些年就修身养性了?朱泾连战告捷的消息,兵部送了上来,但民间却鲜少人得知,对比之前沸沸扬扬的流言蜚语,简直是笑话。”
“你悄悄去问问张寿身边的那个阿六,如果他说,张寿一定能解出来,那你就放出消息,说他解不出来,然后挑拨那些耐不住性子的家伙出来上窜下跳。”
确定皇帝真的吃了秤砣铁了心,楚宽再也不敢劝阻,只能躬身答应了下来。可正当他悄悄往外走时,突然就被皇帝叫住了。
“户部尚书缺位已经有一阵子了,廷推的名单却还没送到朕这儿来,去催一催。如果朕没记错的话,葛老师的那个学生,之前丁忧的户部尚书陈尚,应该是资历最深的。”
皇帝就差没说陈尚当户部尚书最合适,楚宽自然心领神会,他答应了一声,立时便出了乾清宫。按理说户部尚书的人选是大事,但他却知道没什么悬念,因此只是派了个随堂去内阁问一声,而去询问张寿进展如何,他却决定亲自跑一趟。
要知道,古今通集库里头的太祖文卷,他当初就曾经打过张寿的主意,如今看来,他当初应该把话说得更明白一点的!当然,亲自进国子监就算了,他还不想召来口诛笔伐,就照皇帝的吩咐,去找上次闯过司礼监外衙的阿六好了!
而张寿直到这一日傍晚,这才从阿六口中得知楚宽来打探过进展。他眉头一挑,立时问道:“你是怎么回复那位楚公公的?”
阿六眼神莫名地看着张寿,随即理所当然地说:“易如反掌。”
即使已经猜到这么一个回答,张寿仍然气得牙根痒痒的:“你小子好歹问问我再做决定,这样信口胡说,害死我怎么办?”
“他问我之后,我溜去九章堂找你。”阿六嘴角上勾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弧度,“我看到你在笑,就回去告诉他的。”
张寿顿时哑然。九章堂那些监生都觉得他是强打精神安慰大家,陆三郎和齐良也这么觉得,可阿六竟然觉得他的笑容发自真心……这小子有读心术吗?
他深深叹了一口气,正想示意阿六凑近一点,打算冷不丁来一次突袭,耳提面命让这小子安分些,可紧跟着,他就只听到自己的号舍被人拍得咚咚响,紧跟着,阿六就犹如瞬移一般闪到了门前,一把拉开了门。紧跟着,他就只见朱莹闪了进来。
“阿寿,陆三郎呢?怎么不在号舍里?”
张寿微微一愣,随即便笑道:“莹莹,你跑我这儿找他,不怕我误会吗?”
话一出口,他就觉察到了自己那简直难以言喻的语病。如果说曾经那种难以抑制的感觉促使他情不自禁抱了抱朱莹,而后也拉过手,说过关切亲近的话,那么此时此刻这种脱口而出的戏谑,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刚刚说话的时候,他是纯粹的打趣,还是……带出了一丝他自己都没感觉到的小小不满?
朱莹也愣了一愣,紧跟着,她那精致到没有一丝瑕疵的眉眼便忍不住一弯,脸上满是欣悦的笑意。原来,神仙似的阿寿也会吃醋吗?那种感觉还真不错。她当下就轻轻眨了眨眼睛:“我找他是因为十万火急,需要他去救个场子!谁让这事儿你干不了呢?”
陆三郎能救什么场子?
张寿终于回过了神,却觉得朱莹这说法很不可思议。
而下一刻,朱莹就笑吟吟地说:“不过,你干不了,我也打算拉你去凑热闹,听说你这两天被那课题纠缠得头昏眼花,就当出去散散心也好!”
张寿此时已经轻轻敲了敲自己的脑门,当下释然地笑道:“那家伙应该在九章堂中秉烛夜战。顺带说一句,九章堂连蜡烛都买不起,这是他自费给其他人每人买了三根。我说了会伤眼睛,可却还是拦不住。”
“看不出陆三郎那小子居然还有点毅力……不过这会儿不是埋头苦干的时候!”
说到这,朱莹上前不由分说地一把拽起张寿就往外走,口中还说道:“两个人的终身大事,再加上还涉及一个讨厌至极的家伙,比解开那什么密匣重要多了。再说,那些在外头疯狂散布,说你们根本就解不开那玩意的流言,指不定就是那家伙煽风点火的……”
张寿正要说这是国子监,所幸出门之后朱莹就松了手。当一路往九章堂去时,他就从朱莹口中得知,某些关于他好大喜功揠苗助长,甚至沽名钓誉,故弄玄虚之类的流言正在四处疯传,只不过傍晚就已经在官宦人家都传遍了。
“所以你觉得,是有人在故意兴风作浪,煽风点火?”
“否则你和渭南伯又没有四处宣扬,怎么会传得这么广?我在查账的时候,刘晴来找我时,她这个深闺千金都听说了!”朱莹满脸恼火地骂了一声,随即才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名字,当下咳嗽了一声说,“那就是对陆三郎挺感兴趣的姑娘,工部刘侍郎家的小女儿。”
她顿了一顿,这才轻哼道:“她也正在谈婚论嫁,本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自然信得过她自己的爹娘,可她爹人不错,她亲娘却是个贪慕富贵的。礼部正在奉旨给两位皇子选妃,她娘在中间谋划,她吓得不轻。要不是这样,就算她对陆三郎再好奇,也不会这么急。”




乘龙佳婿 第一百七十二章 戏到一半乱纷纷
入夜的京城崇文门内大街上,人流却依旧不少。作为最繁华的主干道,商铺林立,商贾如云,即便夜间也有不少店铺依旧通宵营业,因此是顺天府衙重点关注的地点,没有之一。尤其顺天府尹王杰上任之后,整肃衙役,巡行不断,这条大街的秩序顿时为之一肃。
所以在这大晚上,白天工作不得闲的人,却也冒着寒风光顾某些店铺。只不过,如绸缎庄,首饰铺这种东西贵重的地方,掌柜和伙计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却也准备下门板关门了。否则,万一在大晚上遇到一桩窃盗官司,衙门又破不了,那简直是一年的工钱都不够赔补。
1...6263646566...4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