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当然,许多大臣牵扯不深,只是逢年过年、婚丧嫁娶,收过宁王派人送来的礼钱,一次几十两到几百两不等。
这似乎并不违规,礼尚往来很平常,收到藩王礼金反而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但前提是,宁王不造反!
王渊提醒道:“这本账册若交给朝廷,恐怕先生会成为众矢之的。”
王阳明反问:“难道为了自身前程,就把贿赂账册给烧了吗?”
王渊摇头道:“弟子的意思是,不要交给三法司,可以直接递交给陛下。三法司拿到账册,还能怎么处理?此事牵扯太广,便是陛下都不敢兴大狱。比如靳贵靳阁老,他百分之百对陛下忠诚,可他照样收受宁王贿赂。那根本就不叫贿赂,只是迎来送往的礼金,陛下难道还要治靳阁老的罪?大部分受贿官员,都跟靳阁老的情况差不多。”
王阳明沉默不语,他行事确实奸猾,可奸猾之中却有一腔正气。百官受贿账册,已经触及王阳明底线,根本不想偷偷交给皇帝。
以王阳明的智慧,已经能想象到结果。
一旦账册落入皇帝手中,就成了皇帝的杀手锏,用来跟百官讨价还价,今后可以干出更加荒唐的事来。如此,皇帝变得更加荒唐,不法官员也难以受到惩罚,于国于民都没有任何好处。
王渊不再说话,等着王阳明做决定。
王阳明盯着自己的学生,一字一顿道:“若虚,把账目私自交给陛下,就是真正的佞臣了。我王守仁,不做佞臣!”
王渊提醒道:“然而交给三法司,便是让陛下和百官都为难。于事无补,何必为之?”
“君子有所为,亦有所不为,”王阳明指着自己的心脏,又指指王渊的心脏,“致良知,什么是良知?知行合一,什么是知行合一?你忘了我交给你的学问?”
王渊知道无法再劝,拱手说:“弟子谨记。”
王阳明说得大义凛然,其实现在头疼得很。一旦把账册上交三法司,他估计是没法回京了,多半会被扔去南京吃闲饭。
因为犯了众怒,谁都保不住他,包括皇帝和王渊。
而且,王阳明将从此仕途止步,撑死了能在南京做兵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是南京最有实权的官员,甚至大过了南京吏部尚书。
王渊颇为沮丧,他本来想借宁王叛乱,把自己的老师推到中枢。
可王阳明的犟脾气发作,竟把王渊的谋划给搅黄了!
(这几天确实忙,抱歉。一定补上!)
梦回大明春 394【为何不练好本事再造反?】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九月初,王渊收到缇骑急递,让他和王阳明火速前往九江接驾。
王阳明顿时吃惊不已,问那缇骑:“陛下难道没有收到报捷文书吗?”
“回禀阳明公,陛下已获捷报,只率三千轻骑南幸。”缇骑对王阳明非常客气,只因锦衣卫都指挥使李应是王阳明的学生。
王阳明瞬间无语。
王渊郑重说道:“先生,我去九江筹备迎驾,你留在南昌收拾首尾。切记,不可离开南昌!”
“为何?”王阳明没听明白。
王渊解释说:“陛下既然南来,随行必有江彬、许泰。此二人贪婪无比,又跟宁王没有牵扯,他们怎么可能放过南昌?”
王阳明先是沉默,随即说道:“还是若虚想得周全。”
为啥江彬、许泰不会放过南昌?
因为银子啊!
他们都不需要亲自过来,只要跟皇帝讨一个差事,便能派人至南昌搜查宁王余党。
不给银子的就是余党,给足了银子便是良民,到时候南昌城内百姓不知有多少家破人亡。
历史上,王阳明被江彬、许泰、张忠轮番坑害,只因他既不配合皇帝,也不让这些人借机敛财。
当时,王阳明的报捷文书,直接被江彬扣下不发,随军官员都不知道宁王之乱已平。但朱厚照又得有合适的理由亲征,于是让王阳明悄悄放掉宁王,这种扯淡事并非脑子进水,而是皇帝不愿意回京。
江彬先派来锦衣卫,私下跟王阳明商量,只要王阳明配合,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
但王阳明装作听不懂,只给锦衣卫五两金子作孝敬钱。这是王阳明故意的,折算成银子也就几十两,锦衣卫嫌少不肯收,并因此对王阳明怀恨在心。
第二天,那锦衣卫回去复命,王阳明亲自送行,拉着锦衣卫的手说:“我以前下过锦衣卫大狱,跟贵衙门诸多官员都打过交道,你是我见过第一个轻财重义的锦衣卫。昨天给你的金子只是礼尚往来,想不到这点钱你都不收,简直让我羞愧得要死。我没有别的长处,只会作点诗词文章,他日必定歌颂君之德行,让天下人都来尊敬膜拜。”
锦衣卫错愕不已,又有些感动和受宠若惊,还提醒王阳明一定要小心行事。
锦衣卫一走,王阳明立即押送宁王上路,而且故意跟皇帝的南下路线错开。半路上遇到两个太监阻拦,这两个太监不要脸也不要名,王阳明便找出关于二人的贿赂账册,一番恐吓之后当场烧掉。
两个太监又惊又怕又感激,立即灰溜溜离开,也提醒王阳明好自为之。
第三拨来人又是太监,而且没有收过宁王贿赂。王阳明指着押送宁王的囚车说:“只要你在文书上签字,我立即把宁王放走。”
太监哪敢签字?
真出了问题他得兜着,于是也被王阳明吓跑。
江彬、许泰、张忠愤怒异常,便构陷王阳明结交宁王,还借了一千精兵给宁王造反。
半路上,王阳明又遇到已经致仕的杨一清,杨一清让王阳明火速回南昌,因为许泰和张忠已经过去敛财了。
王阳明本来想去南京见皇帝,亲自辩驳洗去自身谋反污点。听说南昌百姓有难,立即赶回南昌,只几天功夫南昌就已遭殃,他直接跟许泰、张忠硬刚,总算没让百姓继续受苦。
如此,王阳明等于把皇帝身边近臣,全都得罪了一个遍。
再加上杨廷和与王琼的政争,他把杨廷和也得罪死了,哪能落得什么好处?
江彬等人构陷王阳明参与谋反,直接被记录进《明武宗实录》。同时被记载的,还有王阳明纵兵屠杀南昌百姓,其实那是许泰、张忠为了敛财而造的杀孽。
王阳明现在更加幸运,他有个好学生叫王渊。
王渊特地叮嘱报捷之人,如果皇帝已经出京,一定要当众大喊“江西大捷,宁王已被生俘”,不给皇帝留下任何亲征余地。
既然百官都知道宁王败了,那朱厚照就没必要再把宁王放跑,从而化解了王阳明与皇帝的直接矛盾。
可皇帝还是选择南下,而且还让王渊、王阳明去九江接驾。
王渊用脚后跟思考都知道,这肯定是江彬怂恿的。把王渊、王阳明二人调离南昌,江彬就能派人来清查余党,整个南昌城至少能搜刮上百万两银子!
九月底。
皇帝御驾来到九江,王渊带着妻儿出城迎接。
朱厚照还没离开水驿码头,就当众斥责道:“二郎,你为何不等一等?害我白跑一趟!”
王渊没跟皇帝正锋相对,也不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叫屈道:“臣冤枉啊。臣本来想把宁王堵在赣江之上,好让陛下亲自前来征讨,谁料得到宁王那般不顶用!他当时还有六七万兵马,按常理而言,至少能坚持两三个月。可臣与老师只带些乡勇对峙,宁王的数万大军就直接崩溃了。不是臣不等陛下,而是宁王不等陛下啊!”
朱厚照被说得哑口无言,愣了半天终于问道:“宁王是怎么败的?快从实说来,我就不信他真那么窝囊!”
王渊说道:“真是如此。当时乡勇义兵刚刚接近,宁王的兵更多、船更多、炮也更多,但还没开打就瞬间溃散。好几千人跳江而走,引起叛军大溃败,便是宁王的水师大将都跑了。臣还能怎么办?让那些叛军溃兵游回船上继续打吗?”
这话逗得朱厚照发笑,估计他也感觉很滑稽。皇帝心中的怒火,便如此消解大半,当即骂道:“宁王这个混蛋,不练好打仗本事也敢造反,简直就是在敷衍糊弄朕!早知道,我就提前给他恢复卫队,让他好好训练一番。”
王渊凑趣说:“陛下以九五之尊,亦能研习兵法、熟知兵事。可天下哪位藩王有陛下的毅力和才智?宁王觉得陛下昏聩荒唐,却不知陛下用兵如神,他自己才是真的昏聩无知!”
“二郎此言,深得我心。”朱厚照开心大笑。
王渊又趁机介绍:“陛下,这是犬子王策。”
王策早就演练过了,立即单膝跪地叩拜:“小子王策,拜见圣天子!”
朱厚照见王策背着一把短弓,稀奇问道:“你多大了,竟也能开弓射箭?”
王策回答:“是阿妈和师父教我的。”
王渊解释道:“策儿的师父,也是臣的武艺老师。其名袁刚,乃袁达之父,现为贵州宋氏土兵将领。”
朱厚照也认识袁达,毕竟一起在山谷打过仗。他颔首笑道:“能教出二郎和袁达,想必这个袁刚武艺超群,可令他到豹房听差。”
王渊并不同意这件事,袁刚现在是宋氏诸将之首,在贵州多么快活自在,进入豹房反而会被埋没。而且,袁刚不会巴结逢迎,在豹房恐难有出头之日,一辈子只能当个御前护卫而已。
王渊知道怎么转移皇帝注意力,笑着说:“袁师祖上,其实还跟太祖打过交道呢。”
朱厚照果然来了兴趣,问道:“哦,他祖上是哪位名将?”
王渊笑着说:“袁师祖上姓赵,名唤‘双刀赵’。”
朱厚照惊问:“可是赵普胜?”
“正是。”王渊微笑回答。
朱厚照感叹道:“难怪二郎骁勇无双,学的竟是赵家武艺!”
元末年间,赵普胜率军攻打池州,徐达带着俞通海、赵德胜、俞廷玉救援。先是俞通海被赵普胜水战杀败,接着赵德胜被赵普胜马战杀败,徐达亲自加入战团也战败。于是,徐达只能带兵离开池州,任由赵普胜攻占城池、杀死守将。
如此猛将,朱元璋使用离间计,成功让陈友谅猜疑,一说将赵普胜谋杀,一说将赵普胜逼得隐姓埋名。
当然,陈友谅也不过顺势而为,因为赵普胜是兵头子,有潜在的背叛风险,杀了正好兼并其部众。
这种事情朱元璋也干过,比如郭子兴的部将邵荣,几乎就是赵普胜的翻版。郭天叙死后,邵荣非常听话,从来不违抗军令,可朱元璋就是猜忌他。因为朱元璋和邵荣,以前是平起平坐的,邵荣名义上听命于朱元璋,其部队却属于半独立状态。
最后,邵荣还是被朱元璋弄死了,留下疑点重重的“谋反”案。著史时还得踩一脚,把邵荣立下的战功,安到徐达和李文忠头上。作为多场战役的主帅,在史书里却被淡化为邵某。
不是你反不反的问题,而是你有造反的能力,那么我就必须将你除去。陈友谅对赵普胜这样,朱元璋对邵荣也这样,王渊不想哪天自己也功高震主。
因此,袁刚绝对不能再去豹房,因为已经有个李三郎进锦衣卫了。
朱厚照看着王渊身后不远处的袁达,招手说道:“袁二过来!”
“参见陛下!”
袁达单膝下跪行军礼,他虽然没有任何职务,却在京城武学读书,相当于中央军事学院的预备军官。
朱厚照笑问:“你是赵普胜的后人?”
袁达说道:“正是!”
朱厚照感慨道:“双刀赵当年对陈友谅忠心耿耿,却还是被陈友谅所害。若陈友谅能够重用赵普胜,太祖皇帝扫平天下,恐怕还得多花些功夫,孰胜孰败也未可知。”
王渊突然说:“陛下,臣不敢苟同,太祖是必然坐江山的。”
朱厚照笑问:“你是想说,太祖乃天命所归?”
妄言摇头道:“臣今年只二十多岁,未到知天命之年,不敢妄言天命,只知人心向背。但元末之时,各路义军蜂起,苦心经营屯田的却只太祖一人。如陈友谅,地广人多,却不事生产,强征民夫和粮草,其辖地早已外强中干;如张士诚,占尽海利,坐拥盐税,钱财多得数不胜数。同样不事生产,导致银子用不完,军粮却不够吃,拿着银子都买不到粮食。太祖屯田养兵,百姓得以喘息,自然人心归附。太祖可以败一次、两次,甚至十次、二十次。只要不伤及根本,都可重整旗鼓。而陈友谅、张士诚之辈,只须多败几次,便人心离散,甚至无粮可征。”
朱厚照点头说:“你讲得也有道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太祖屯田有大好处。”
王渊趁机说:“因此,太祖能坐天下,不唯用兵如神,更是内政为先。”
“你在劝我不要穷兵黩武?”朱厚照瞪了王渊一眼,也没有斥责,而是对袁达说,“今后,你就改名叫赵达吧,切莫辱了祖宗威名。”
袁达感激道:“臣谢恩!”
朱厚照突然弯腰,将王策抱起说:“走吧,进城再说。朕要亲自去会会宁王,质问他为何不练好本事再造反,害得朕这个大将军出师无功。实在是大大的该死!”
(推荐朋友的新书:《知道剧情的我要逆天了》,幼苗,有空的同学麻烦支持一下。)
梦回大明春 395【两个智障之间的交流】
就算是叛王,在三法司审理之前,也应该好吃好喝软禁着。
但因为害怕宁王畏罪自杀,一直将其捆着手脚,嘴里还塞布团防止咬舌。
朱厚照带着王渊、张永、江彬,来到关押宁王的囚室。见到宁王那狼狈模样,顿时笑道:“扯掉他嘴里的丝帛。”
宁王本来迷迷糊糊在睡觉,被弄醒之后观察情况,带着疑问的语气说:“朱厚照?”
“还算聪明,一猜便中。”朱厚照非但不生气,反而还出言赞许。
宁王讥讽道:“朕看过你的画像,当时你还没蓄胡子。”
朱厚照笑道:“你在激我,想让我暴跳如雷?哈哈,你激不到我的。就算你在我身边到处安插眼线,就算你偷偷让人画我的画像,但大明的江山还是得由我来坐。不过,我确实很生气,这几天气得都睡不着觉。”
“那朕就气死你!气死你!气死你!气死你!”宁王突然咆哮起来,似乎有点神经质。
朱厚照果然生气得很,抓住宁王的衣襟:“你说,既然想要造反,为何不多练练本事?十万大军,一个月就全军覆没,本将军刚刚带兵出征,江西的报捷文书都已经到了。你怎么不多撑两个月,好让本将军亲自带兵征讨?”
宁王有些懵逼,跟不上朱厚照的思路。他愣了愣,随即大怒:“岂有此理,要杀便杀,你竟来消遣朕!”
“将死之人,本将军消遣你作甚?”朱厚照放开宁王的衣服。
宁王感觉朱厚照刚才说的是真话,顿时哈哈大笑:“为人君者,如你这般荒唐,迟早要身死国灭。这大明江山,还不如让朕来做!”
朱厚照早就在文官那里练就厚脸皮,根本不惧唾骂和讥讽,不怒反笑道:“皇位就在那里,你有本事便去取啊。可惜,你谋划十余载,竟被几万民夫乡勇击败。”
“那是你霸占了皇位,有厉害臣子为你效力,而朕身边都是一些酒囊饭袋!”宁王还不承认自己有问题,明明他的左右丞相提了无数正确建议。
朱厚照笑得愈发开心:“本将军霸占皇位?那皇位本来就是本将军的。”
“放屁!”
宁王突然厉声狂呼:“这大明天下,有我宁蕃一半,那是当初朱棣许诺的!”
朱厚照说:“此等敷衍之语,也只有愚蠢的宁蕃才会相信。”
朱元璋的儿子当中,燕王善战,宁王善谋,可在关键时刻,宁王却被燕王给算计了。
朱权过于善谋,啥都谋定而后动。他没有万全把握,不敢提兵造反,想让朱棣先去试试看,自己寻找良机再出兵。
结果呢,被朱棣买通其部将,强行挟持回北京,麾下数万军队也被吞掉。朱权只能跟着造反,尽心辅佐朱棣打仗,朱棣当时就说:“事成,当中分天下!”
平分天下不可能,以朱权提都不敢提,只想要一个苏州做封地。
苏州太富庶,不给。
那就要钱塘呗,半个杭州城而已。
半个杭州城也过于富庶,朱棣还是不给,最后被扔到南昌。甚至连王府都不让建,让朱权去住布政司官邸,接着又派锦衣卫密查朱权是否想谋反。
这就是初代宁王的遭遇,人家乃大明最强藩,被朱棣给坑得欲仙欲死。
宁王朱宸濠,有足够的理由愤怒,同时也认为大明江山本就该是自家的。
被朱厚照耻笑之后,宁王愈发愤怒,大喊道:“朕乃天命之主,大明江山是朕的。就算把朕剐了,下辈子转世投胎,朕也要把这江山夺回来!”
朱厚照盯着宁王仔细看了一阵,失望道:“此人非但无才,更兼无智。便是本将军亲自征讨,把此人给抓住,也无趣得很。放眼天下,也就那蒙古小王子,堪作本将军的对手。可惜蒙古小王子已死,唉,英雄执剑,再无敌手,叹此世间,空余遗憾。”
王渊悄悄翻白眼,心想:两个智障,不分伯仲。
“昏君!”宁王也看不下去了,逮着朱厚照就骂。
朱厚照突然对王渊说:“二郎,你来讲,朕是不是昏君?要说实话!”
王渊拱手道:“陛下并不昏聩,只是偶尔有些荒唐。”
“哈哈哈哈!”
朱厚照居然大笑,似乎对王渊的答案很满意。
宁王讥讽道:“还说自己不是昏君?你的臣子在骂你,你居然还开怀大笑。”
朱厚照摇头说:“朕并不认为荒唐是骂人。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在庸者看来便是荒唐。二郎,你荒唐吗?”
王渊回答说:“有时候够荒唐的。”
朱厚照赞许道:“看来二郎也是非常之人。”
“谢陛下夸奖。”王渊满心接受。
宁王愈发愤怒:“昏君,佞臣,大明江山必将葬送在你们手中!”
朱厚照感到非常无聊,跟一个智障没啥好说的,转身踱步道:“走吧,此间事了,二郎且陪我去苏杭。”
王渊连忙跟上,问道:“陛下不回京吗?”
朱厚照伸着懒腰,打哈欠说:“哈!难得出来一次,自然要饱览大明风华事物。先去南京,再去苏杭。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本将军都还没去看过呢。京城有皇贵妃代太子监国,盼盼比我更会处理国事,她监国反而更合文官心意。”
王渊忍不住说:“人君长久离京,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二郎也要劝我?”朱厚照稍微有些不悦。
王渊嘿嘿笑道:“臣是想说,别玩太久,两三个月便够了。若是在苏杭留个半年,杨阁老又该急得辞官了。”
朱厚照乐呵呵说:“让他慢慢着急,反正他看我不顺眼,眼不见为净嘛,这也是为了他着想。对了,二郎在杭州做官,那里除了西湖还有什么好玩的?”
王渊不敢回答钱塘潮,那玩意儿还有大半年,生怕皇帝玩到明年秋天再回京。他只能说:“臣在杭州一心开海,并未游玩过当地名盛。”
江彬突然发言:“陛下,臣知道杭州有钱塘潮,颇为壮观。南宋之时,君臣皆以观潮为乐。”
朱厚照高兴道:“那就等看完钱塘潮再说。”
张永虽然贪婪,但还有底线,也不希望皇帝出京太久。但又不甘江彬受宠,生怕自己被冷落,于是也说:“江南风物宜人,且南曲与北曲迥异,陛下可在江南召见一些南曲大家。”
朱厚照大喜:“此言甚妙!”
张永顿时就跟三伏天吃了冰水一般爽利,佝偻着身子说:“皇爷若是有兴致,老奴这就派人去张罗。”
“好,此事就交给你了。”朱厚照说道。
江彬也开始争宠:“陛下,江南女子温婉若水,跟北地胭脂亦各有千秋,不妨广选……”
“咳咳!”
王渊突然咳嗽打断,瞠目怒视江彬,这玩意儿已经触碰到他的底线。
朱厚照也觉得不妥,摆手说:“罢了,且勿扰民,去逛逛秦淮河便是。”
“陛下爱民如子,臣惭愧!”江彬尴尬一笑,心里恨极了王渊。
梦回大明春 396【攻心】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按朱厚照离京之前的布置,许泰应该留在京畿镇压群盗,可这家伙一番哀求还是跟来了。
皇帝在九江见宁王时,许泰、魏彬带着一千骑兵直奔南昌。
江西三司主官及南昌知府,要么被迫从贼,要么被砍脑袋,如今这里一切都是王阳明说了算。还有带兵勤王的各地知府、知州、知县,也有少数留在南昌城里,协助王阳明维持战后治安,分门别类的对叛军溃兵进行安排。
许泰、魏彬带兵一至,立即惊动负责守城的伍文定。
“来者何人?”伍文定爬上城楼问。
许泰冷笑呵斥道:“安边伯朱泰,奉皇命前来清查宁王余党,你这小官还不速速打开城门!”
果然来了!
伍文定顿时心头一沉,王阳明跟他商量过,知道这些家伙来南昌的真正目的。
不多时,城门大开,许泰率众入城。
都懒得询问伍文定的姓名和官职,许泰直接下令:“宁王府在哪边?快带我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