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张永问道:“群臣奏章吵得很凶,该不该给二人建庙?”
王渊回答说:“建吧。浙江三司官员,大部分是被迫从贼,此乃人之常情,毕竟刀架在脖子上。但此二人,明知会死,却怒斥宁王,忠君报国之心可鉴。给他们建庙立祀,可激励天下人的忠勇之心。”
张永对此无所谓,反正不花他的钱,多少城隍庙都可随便建。他有此一问,只是为了拉拢关系,表达对王渊的尊重。
于是,在张永和王渊的共同决定下,追赠孙燧和许逵三级官职和勋阶,荫封两人的儿子为锦衣卫百户。在南昌建城隍庙,名为“旌忠庙”,孙燧为主祀,许逵为陪祀,他们今后就是南昌的保护神了。
王渊感觉挺新奇的,自己大笔一挥,居然封了两位民间神灵。
朱厚照这个皇帝很不称职,面对如此大的事情,王渊和张永把批好的奏章呈交,他只随便扫了一眼便签字通过——正德年间,还没出现秉笔太监,太监们没有代皇帝批红的权利。
处理完这一堆奏章,王渊感受到一个新兴派系崛起。那便是“阳明党”,或者说“平乱党”,以王阳明为根基,以江西各巡抚为树干,以江西知州、推广、县令为枝叶。
这些人里面,除了王阳明被调去南京,其他全部擢升为地方实权官僚,仅按察使、按察副使、左右参政就出了九个。
大明总共才两京十三省啊!
同时,王渊也发现,杨廷和、梁储二人,似乎对地方权力不太重视,他们更关注于南北两京的官位。
梦回大明春 407【宝船窘事】
三月初八,宝船下水。
这是一艘长六十米、宽十八米,拥有五根桅杆,排水量超过两千吨,横帆与三角帆结合的庞然大物。船载八门两千斤炮,十门千斤炮,三十二门五百斤炮,二十六架大型弩炮(专射火箭)。
其火力之凶悍,已经丧心病狂!
历史上,把郑芝龙的船舰也算在内,都没有哪艘大明海船比得上。郑芝龙麾下火力最强的军舰,也不过安装三十六门火炮,这条宝船一下水就是五十门。
虽然机动性稍显不足,但对轰起来是真要命,去攻击马六甲港口,必定能够大显神威。
“好船,好船!”
朱厚照站在岸边拍手赞叹,下令道:“打开炮窗,把火炮都亮出来!”
面对岸边那侧船舱,突然打开黑漆漆的炮窗,密密麻麻看得人头皮发麻。
跟在皇帝身边的卡米洛,忍不住在胸口画十字架,内心嘀咕道:“可怜的葡萄牙,在东方遇到对手了。除非把大亨利号派来,否则怎能抵挡如此大炮巨舰?”
卡米洛跟葡萄牙没啥关系,因为他是意大利人。
呃……意大利处于城邦状态,卡米洛出生的故乡,正被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所以,他应该是奥地利人?但他对奥地利又没有认同感,自己都不知道该认哪个为祖国。
看到大明的超级巨舰,卡米洛不准备提醒葡萄牙。他有些看不起葡萄牙,是那种全方位的鄙视,就像看待一帮土包子。
白人至上?
欧洲优越?
别扯淡了,一个连祖国都没有的人,更不要提什么种族观念。
在卡米洛看来,大明才是上等国家。大明击败葡萄牙,称霸东方商路,属于顺理成章的事情。他根本阻止不了,也没义务阻止,他该做的正事,就是在中国传播神的福音,让这个东方伟大国度沐浴神的福音。
为了达到这个光荣目标,卡米洛甚至可以出卖葡萄牙,以换取大明皇帝对他的信赖。
朱厚照问:“柯卿,泰西可有能敌此舰者?”
卡米洛,也就是柯喻道,已经被皇帝封官了,如今属于正经的大明官员——钦天监,漏刻博士,从九品,说穿了就是皇家钟表管理员。
卡米洛拱手回答说:“陛下,泰西最大的战舰,也不足这艘宝船的三分之二大小。不过,葡萄牙的大亨利号,有火炮八十门;葡萄牙又有摄政者号,有火炮一百八十门。”
朱厚照愣了愣,问王渊:“朕的宝船怎么只有五十门火炮?”
王渊只能回答说:“正在铸造当中。”
朱厚照大手一挥,下令道:“给宝船装两百门火炮,不能输给泰西蛮夷!”
“是。”王渊拱手说。
朱厚照笑着说:“这海上打仗,难以短兵相接,就是要炮多才行。”
王渊连连称是,又问卡米洛:“柯博士,泰西之帆船,可有这样的横帆加三角帆制式?”
卡米洛回答说:“有,大概二十年前,葡萄牙势力远至好望角,开始给卡拉维尔帆船增加远洋航行能力。于是,他们把两桅改为三桅,将横帆与三角帆结合,以提高逆风航行速度。其实,泰西的卡拉克帆船,以前也是用横帆的。区别在于,中国海船用硬帆,卡拉克帆船用软帆。”
王渊笑道:“这艘宝船也改用软帆。”
软帆有致命缺陷,无法利用八面风,且升降帆操作特别复杂。
但硬帆实在太重了,如果这艘宝船用硬帆,升帆至少要上百水手,大型宝船的升帆手甚至超过两百个。
而且既然跟三角帆相结合,那么横帆就不好再用硬帆。因为三角帆绳索太多,导致附近的硬(横)帆失去灵活性,那还不如直接学欧洲用软(横)帆呢。
横帆、三角帆的结合使用,其实没多大技术性可言。
葡萄牙人轻轻松松搞出来,大明的造船师也触类旁通,不约而同想到一块儿去了。
朱厚照带着王渊等人登舰,他站在船头甲板上,拔剑大呼:“出港!”
数十条划桨近海船,负责给宝船出港做牵引。同时,宝船上的水手也开始升帆,那玩意儿升得是一塌糊涂。
没办法,大明水手以前没玩过软帆,那密密麻麻的绳索就让人抓瞎。虽然提前学习过理论知识,但真正操作起来够呛,折腾半天才把帆升起来。
但是,出港和进港的风帆操作,需要极为细腻老辣的技巧。特别是逆风和侧风之时,对三角帆的操控尤为重要,这些水手虽然把帆升起来,却反将数十艘牵引船往岸边拉。
足足两刻钟,宝船纹丝不动,场面极其尴尬。
朱厚照本来雄心万丈,幻想着自己驾巨舟出海,提兵扬帆万里扫荡宇内。谁曾想,居然连港口都出不去,顿时气得想把那些水手给砍了。
王渊见皇帝脸色难看,连忙劝谏:“陛下息怒,大明之水手,以前只操弄过硬质横帆。他们第一次接触软质横帆和三角帆,能顺利把风帆升起,已经非常难得了。就如没碰过战马的步卒,你让他直接骑马杀敌,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
朱厚照也懒得再呆在船上,对满正说:“满总兵,你麾下水师,还需多加操练!”
“陛下赎罪,臣一定鞠躬尽瘁。”满正吓得直冒冷汗。
王渊快步跟随皇帝离船上岸,他也没有想到,宝船下水之后,居然无法驶出船厂海港。只能感叹,海军果然是技术兵种啊!
此事还有后续……
宝船好不容易出港,顺东南风(侧风)向北航行。满正本想在杭州附近海域试船操练,结果因为操作风帆不利,生生被吹到崇明岛去了,卡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回来。这属于将领带兵越界,把苏淞备倭总兵都给惊动,南直隶那边直接出动水师,将这艘刚下水的宝船团团包围。
虽然解释清楚之后,又熟练了软帆操作,宝船成功返回杭州。但是,朱厚照在杭州玩宝船的事情,却被南京六部官员所知,纷纷上疏劝谏皇帝不要劳民伤财。
朱厚照虽然不理会这种奏章,却气得把满正大骂一顿。
满正这两年掌管钱塘水师,又是出海经商,又是抢劫走私船,可谓权财两丰收。他已经有些飘飘然,被皇帝一番训斥,终于完全恢复智商,痛定思痛之下,亲自带着水兵训练操帆技术。
当钱塘水师能够熟练操作宝船时,又有一批葡萄牙商船来到杭州,并且如约带来了红薯和玉米。
正德年间,红薯已在西班牙广泛种植。玉米更是传到意大利,成为欧洲的大宗食品,主要用来做成玉米粥充饥。
葡萄牙印度总督,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这两种农作物带来,只不过往返欧亚花费大量时间。
此外,葡萄牙人还带来了花生,也是从美洲那边引进的。虽然有人说,中国很早就种植花生,但至少王渊还没在大明见过。
至于土豆,欧洲自己都还没开始种植。
梦回大明春 408【智障总督与智障使节】
这次率船来杭州的叫西蒙,性格跟许泰差不多——作战勇猛,残暴无知!
历史上,葡萄牙本来跟大明关系很好,一路砸钱贿赂到皇帝跟前,火者亚三还当了朱厚照的外语老师。
结果西蒙突然出现了,这厮仗着船坚炮利,在广州湾攻击他国商船,想要独霸与中国的海上贸易。接着又登岸抢劫大明百姓,甚至掳掠人口去南洋,事发之后双方爆发冲突,中国与葡萄牙遂断绝官方贸易。
西蒙身材比较矮小粗壮,脸和脖子都被晒红了。他登岸时不愿交出武器,还用刀指着市舶司吏员:“伟大的葡萄牙使者,给中国送来粮食作物,居然受到你们如此侮辱。如果想要开战,那就来打一场,看看谁的炮舰更厉害!”
火者亚三连忙赔笑,悄悄掏银子硬塞,胡乱翻译道:“这位天朝官老爷,佛郎机蛮夷不懂礼数。他是武人,刀在人在,刀失人亡,还望通融海涵。”
市舶司吏员掂了掂银子,放进怀里说:“钱我可以收下,你们的刀也要收下。王总制立的规矩,国人不得带火器上岸,番夷不得带任何兵器上岸!莫要为难我,一旦坏了规矩,那是要吃挂落的。”
西蒙问:“他说什么?”
火者亚三两边蒙骗,笑着说:“这位中国官吏,说兵器可以不交,但必须放回咱们的船上。”
西蒙不悦道:“伟大的葡萄牙使者,怎能不带兵器上岸?”
火者亚三劝道:“大人,贸易为重。你是想要面子,还是想赚大明的银子?”
西蒙左思右想,还是觉得银子重要,派人把兵器给送回船上。
葡萄牙船队自与牙行交易物品,西蒙则带着麾下使团,以及红薯、玉米和花生,直奔总督府而去。
等见了王渊,这厮很没礼貌,鼻孔朝天摆足架子,大喇喇问:“你就是那个很会打仗的中国总督?”
火者亚三给王渊磕头跪拜,站起来笑道:“总督大人,佛郎机使臣在向您问好。”
王渊冷笑:“你当我是傻子吗?”
火者亚三赔着笑脸说:“总督大人,此等蛮夷之辈,无法无天,不懂礼数,还望大人海涵。”
王渊问道:“佛郎机总督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怎派这样的人来做使者?”
火者亚三居然当着葡萄牙使者的面,吃里扒外给王渊出主意:“大人,佛郎机总督已经换人了。新总督叫杜阿特,昏庸愚蠢,目中无人,正是大明出兵攻占满剌加的好时机!”
杜阿特,本名叫做杜阿尔特·德·梅内塞斯,是葡萄牙转变贸易重心而新任的总督。
此时此刻,达伽马是葡萄牙国王的海贸顾问,他建议葡萄牙把海贸重心,从阿拉伯转移到远东地区。葡萄牙国王深以为然,于是就把杜阿尔特派来做总督,撤换掉以前那个更聪明的总督。
可是,杜阿尔特除了贵族身份,其他可以说一无是处,搞出各种事件把国王气得够呛。
历史上,杜阿尔特只当了几年总督,葡萄牙国王就让达伽马来替换他。
达伽马趁机跟葡萄牙国王谈条件,把次子安排为印度海军指挥官,国王还承诺让他的其他儿子,可以轮换任命为马六甲舰队队长。
没错,就是历史书上那个大航海家达伽马!
虽然达伽马刚到印度就病死了,但他的两个儿子,确实做了印度海军指挥官和马六甲舰队队长。如果王渊几年之后去打马六甲,对手正好是达伽马的两个儿子。
王渊问道:“这个新总督杜阿特,是如何昏庸愚蠢的?”
火者亚三说:“此人一到满剌加,就对各国商船征收重税,又攻击任何想要前往西方的商船。此外,他还派战船出海,攻击琉球、日本等国商船,不许别的国家跟大明贸易。”
也即是说,葡萄牙新任总督,想要独霸东西方贸易。又攻击中国的亚洲贸易伙伴,日本从琉球到中国的商路,现在随时可能遭受葡萄牙劫掠。
火者亚三继续说:“现在诸国皆恨佛郎机,总督大人若想进攻满剌加,各国都会景从王师一起出战!并且,新总督对满剌加百姓也很残暴,今年的粮税高达七成,满剌加百姓正在酝酿暴动。一旦天朝王师到此,满剌加百姓必定箪食壶浆欢迎。”
王渊总算是听明白了,葡萄牙的新任印度总督,就是一个目中无人的智障,他派来的使团首领也是个智障!
西蒙被晾在一边,迷惑道:“你们在说什么?”
火者亚三回答道:“中国总督在夸赞阁下威武,一看就是征战海疆的悍将。”
西蒙大笑:“哈哈,这个中国总督,还算有一点眼光。你跟他说,粮食作物已经带来了,快让我去见中国皇帝!这是他跟前任印度总督说好的。”
火者亚三总算能够如实翻译,王渊笑道:“正好,陛下也在杭州,你们都跟我来吧。”
王渊见到皇帝的时候,朱厚照正在学习外语。
也懒得屏退卡米洛,王渊直接凑过去耳语,将目前的情况都跟朱厚照说一遍。
朱厚照顿时大喜:“葡萄牙新任总督如此愚蠢,正是我大明出兵的好时机!”
王渊劝谏说:“陛下,水师刚刚学会操作软帆,就如骑兵刚刚学会骑马,恐怕还要再继续操练一年才行。”
朱厚照有些不甘,扼腕叹息道:“错失良机也!”
王渊安慰说:“陛下,从泰西到满剌加,行船需要小半年时间。这个总督才当不久,两三年之内都不可能更换,让他继续残暴下去,今后的仗必会更好打。现在瓜还是生的,再等一两年,就该瓜熟蒂落了。”
“也对,”朱厚照又高兴起来,“那葡萄牙国王如此昏庸,竟派愚蠢之辈当总督,真乃天助我也。便是老天都开眼了,要让朕做万世景仰的大帝!”
朱厚照立即接见西蒙,而且笑眯眯的非常和蔼。
西蒙见了大明皇帝,总算还知道行礼。但他只是略微弯腰,鞠躬都算不上,张永立即怒斥:“大胆蛮夷,见了皇帝还不下跪!”
朱厚照摆手笑道:“无妨,且由他去。”
张永劝谏道:“陛下,不可失了大明威严。”
朱厚照笑着抓住西蒙的手:“阁下威猛勇武,一看便知是好汉子,恐怕打过许多胜仗吧?”
火者亚三立即翻译,西蒙顿时高兴起来,觉得中国皇帝真有眼力劲儿。
于是乎,西蒙开始吹嘘自己的海战功绩,朱厚照趁机询问海战细节,希望能够从中学到有用知识。
当旺,朱厚照把满正叫来,让满正陪西蒙吃喝玩乐,顺便打听西方海战技巧,若能探知葡萄牙舰船的弱点就更好。
大明皇帝这次是真圣明了,把葡萄牙使者当傻子一样糊弄。
满正领到圣旨,立即跟西蒙结交,连续半个月都在耍乐。他带着西蒙尽情享受,好吃的好玩的通通奉上,甚至拉这家伙去逛窑子。
半个月之后,西蒙乐不思蜀,都懒得回马六甲复命。
二人很快成为“至交好友”,恨不得烧黄纸拜把子。满正趁机提出,想要登上葡萄牙舰船,西蒙立即把满正带到船上,还主动炫耀各种战舰的优点。
真是个好老师……
梦回大明春 409【突如其来的海战】
葡萄牙使团顺季风而来,抵达杭州正是四月初(农历)。
而红薯、玉米、花生三种作物,在南方的最佳种植时间也是四月(公历)。但那是几百年后的四月,如今大明正逢小冰河,正德十四年的平均气温,已跟天启年间差不多冷——不过再挨十年,气候就会回暖,直至百年后才再次变冷。
因时代气候差异,三种引进作物,刚好适合在农历四月种植!
杭州工商学院。
王渊花钱买了二十亩良田,全部捐给学校做学田。如今辟出几亩地来,用来搞新作物试种,王总督亲自前往指导。
上辈子,王渊生长在小县城,自己并没有种过地。但他外公外婆在农村,也是见过如何耕种的,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十多个学田佃农,在王渊的指挥下,用泥巴混合草木灰,再加入一些发酵粪便,在地里揉着网球大小的屎团子。
这是在给玉米做“营养钵”,种子摁进屎团子当中,可以健康快乐的长出幼苗。移栽也非常方便,挖坑将带苗的屎团子埋下,定期浇水除草就搞定了。这种“营养钵”育苗方式,兴起于新中国建立之初,是中国农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可适用于玉米、棉花、西瓜等作物。
王渊小时候去外婆家,可帮忙揉过屎团子,当时只觉得特别好玩。而且粪便混合草木灰、泥土之后,也不怎么显臭,搓起来并无心理负担。
有两个物理学派门徒,负责这些作物的试种,王渊告诫他们:“玉米苗长到两个巴掌宽的高度,就可以考虑移栽了。移栽的时候,可以进行垄植,每窝间隔大概是虎口到手肘的长度。”
玉米,是王渊给新作物的命名!
至于垄植技术,古已有之,至少一两千年了吧。
其他都源于王渊的幼时回忆,苗高、间距什么的,只能记得一个大概。至于什么时候浇水,王渊只知道育苗时,必须泼洒少量水分,移栽时要用瓢灌浇,之后如何浇水只能慢慢摸索——其实也就抽穗还需灌溉一次。
王渊仔细回忆,突然又补充说:“等玉米稍微长高之后,可以在垄沟里种豆子,玉米和黄豆能够共生,如此就能节省土地。”
这种间作栽培技术,自然是中国劳动人民总结的,欧洲如今还在玩轮种呢。
王渊小时候在外婆家掰嫩玉米,就能看到垄沟里栽着豆子,玉米和大豆都能良好生长。
学生和佃农也没多问,以为是佛郎机人,带来了玉米种植技术。
接着,王渊又去红薯实验田,吩咐道:“红薯挖坑埋进去,等藤蔓长得茂盛了,再这段藤蔓进行移栽。也要进行垄植,垄沟里载……不对啊,把玉米田的人也叫过来!”
王渊彻底回忆起来,玉米、红薯和大豆,可以同时进行套种。
玉米栽在垄上,最高;大豆种在垄沟,次之;红薯也种在垄沟,最矮。
一块田地,可同时种这三样作物,高、中、矮互不干扰,以实现耕地的最大化利用!
中国农民太勤劳了,也太聪明了。他们一直都在摸索,如何用最少的土地,种出最多的粮食。
玉米和红薯都是高产作物,同时种在一块地里,而且还能套种大豆,那么亩产该是多么惊人?王渊瞬间就兴奋起来。
至于花生,真没啥好说的,挖坑埋种浇水便是,那玩意儿容易种得很。
之后的一个月里,王渊隔三差五,都要来试验田逛逛。他甚至借来一些京兵,每天驻守在试验田边,防止有人畜毁坏这些新作物。
一旦试种成功,就可在杭州府推广,再推及整个浙江,最后推广到大江南北!
……
试验田里的玉米,刚刚完成移栽,葡萄牙使者西蒙,也装好货准备返航了。
西蒙昨晚耍得很嗨皮,醉到不省人事的程度,大清早被属下强行叫起。他起床气很大,顺手扇了属下一耳光,这才骂骂咧咧吃早饭。
直至半上午,西蒙回到自己船上,下令船队升帆回航。
水手们忙活个不停,西蒙却在桅杆之间,挂着吊床躺上去补觉。
不知过了多久,葡萄牙船队终于驶离杭州湾,迎面而来的是一支日本、琉球船队。
那是岛津氏的商船,由于中日官方航道,被大内氏牢牢霸占,岛津氏只能选择更困难的路线。他们横渡大海直接去琉球,在琉球补给之后,再前往大明进行贸易。
“船长,有日本船队!”副官过来提醒。
葡萄牙和岛津氏,目前处于“交战状态”。或者说,所有东亚、东南亚国家,只要是跟大明搞海贸的,都与葡萄牙处于“交战状态”。
葡萄牙新任印度总督,只在马六甲住了一个月,便返回印度果阿享受去了。但他却留下了多个命令,第一,敢从马六甲往西航行的商船,只要不挂葡萄牙旗帜,全部击沉!第二,跟大明进行贸易的船队,只要不挂葡萄牙旗帜,全部击沉!第三,提高马六甲港口税收!第四,提高马六甲农业税收!
岛津氏的船队,已经被葡萄牙抢掠过一次。
西蒙瞬间从吊床翻下,拔出佩刀喝令道:“准备战斗!”
火者亚三,一言不发,只是冷笑。
副官提醒说:“船长,我们距离中国港口不远,这样攻击别国船队合适吗?”
西蒙笑道:“又没攻击中国船队,怕什么?”
……
“轰轰轰!”
一阵炮声将王渊惊动,他火速安置妻儿,又跑去会馆见皇帝。
不多时,有钱塘水师官兵前来汇报:“陛下,总制,葡萄牙在海上炮击日本船队,满总兵问要不要插手?”
“这个,”朱厚照嘀咕道,“就好像有恶人,在我家门口,打我的邻居。该不该管呢?”
王渊提醒说:“陛下,日本乃大明属国,而且这是大明海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