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臬台,哪还能等?若去得迟了,轻则贬官,重则流放!”师爷焦急道。
张淮微笑道:“胡先生,你就别危险耸听了。那鲁王犯事,与我又有何干?我早就上疏检举过,本身职责已尽,是朝廷一直没动静而已。”
师爷心累道:“臬台并非御史,只是上疏检举,又怎能说已尽职尽责?鲁王之事太大,臬台必受牵连。如今只能尽量补救,赶紧前去兖州配合巡抚查案,若去得迟了就不是牵连那么简单!”
张淮被绕得心烦,挥手说:“罢了,罢了,你且备好车船,把属官佐吏也叫来,等文会结束我立即出发。”
师爷很想把这糊涂官当场掐死!
藩王以前归宗人府管,但很快就被六部夺权,地方三司也有监管藩王的权利。
比如王府,有时候由工部负责营建,但翻新、修缮、扩建等等,则基本是地方三司出钱出力。拨给藩王的岁禄,也是地方布政司解决,不可能由中央发放粮食。
藩王的属官佐吏犯罪,地方按察司可以直接抓人。若罪行累累却视而不见,那么按察使很可能被追责!
桂萼都带兵包围鲁王府了,张淮这位山东按察使,居然还有心情召集文会、写诗唱词。
张淮非常年轻,正德十二年进士,因为跟杨慎交情很好,甚至以杨慎的门生自居。于是,这货受到杨党的不断提拔,并在浙江督学时政绩斐然,为官十四年就爬到按察使的位子。要知道,这可是山东按察使,还兼管着整个辽东呢!
这货的官声非常好,一路大兴教化,不停的建造社学、鼓励书院、支持讲学、资助寒士……包括许多心学门徒,都受过张淮的支持和资助,王阳明还赞许过此人之义举。
张淮心里根本不怕,王渊的老师都夸我,王渊的走狗还会动我?
说实话,张淮这种人,就该让他搞一辈子教育工作!
从济南到兖州,张淮足足走了三天,随行的两个按察副使,很想直接抬着他赶路。
山东巡抚都催疯了,山东按察使还敢郊游散步?
换成普通巡抚,地方三司自然可以这样,配不配合全看巡抚面子有多大。但那是桂萼啊,是王渊的心腹,是专门被派来整治地方宗室的!
梦回大明春 600【性本恶】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张淮来到兖州府时,桂萼已经走了,只见到两个年轻人。
“在下戚贤,刚刚到任兖州府通判。”
“在下詹荣,巡按济南、兖州。”
之前策划修建京蓟铁路,戚贤专门被王渊调去大兴,担任知县主持拆迁安置。
大兴知县是正六品,兖州通判也是正六品,这等于实质上被贬官了。但只要协助桂萼处理掉鲁王,戚贤就能原地连升两级,担任府同知主持兖州改革工作。
詹荣与臧贤同年,都是正德二十一年进士。
在另一个时空,詹荣明年会跑去山西管理储粮,结果遇到大同再次发生兵变。总督刘清源半年无法平息,詹荣这个管粮的,反而设计抓住兵变头子,由此被提拔为光禄寺少卿,后来长期担任边镇文官抵御蒙古。
这是天启朝首辅叶向高,纪念詹荣去世70年的诗歌:“司马高名霄汉间,乞身一疏动龙颜;兵戈已息云中警,剑履仍辞阙下班。心似归鸿依雁塞,功如车骑勒燕然;九天雨露何时洒,冷落松楸傍汉关。”
在王渊手里,詹荣一直在做给事中,如今被派来巡按济南和兖州。事成之后,很可能连升三级,外放地方担任知州,主持一州之地的改革工作。
处理各地藩王,可谓一石数鸟:第一,改革宗室,减轻财政负担;第二,震慑地方,减轻改革阻力;第三,锻炼京官,干得好的外放任事。
张淮略一打听来历,都没怎么当回事儿,两个心学后进而已,他跟许多心学前辈有交往呢。
“不知桂中丞现在何处?”张淮问道。
戚贤回答说:“济南府。”
张淮讶然:“我刚从济南府过来,怎未遇到桂中丞?”
臧贤笑道:“微服前往。”
张淮瞬间脑子犯晕,桂萼居然跑去济南,搞什么微服私访,这是要把山东给彻底搅乱啊!
济南那边的德王朱佑榕,只听名字就知道,肯定是朱载堻爷爷辈儿的。这老家伙恶名不现,老奸巨猾,很难找到足够罪行来惩治,包括张淮都收过德王的银子。
能考中进士,跟做杨慎的门生,能跟心学弟子结交,还获得王阳明的赞许,张淮怎么可能是傻子?
张淮故意磨磨蹭蹭,就是想利用鲁王的案子拖时间,好让德王在济南从容处理首尾。
万万没料到,桂萼一声不吭便跑了,前往济南微服私访悄悄查案。
很有可能,桂萼早就打定了主意。大张旗鼓惩治愣头青鲁王,吸引山东官场的注意力,还把按察使张淮引过去。这些都是疑兵,真正目标是德王,张淮被调虎离山了!
詹荣微笑道:“张按台,请主持审案吧。”
“好……好,审案。”张淮的脑子混乱无比,只想赶紧拜托眼前两人,悄悄派心腹回去给德王报信。
德王系宗室,才是山东最大的蛀虫!
可惜,张淮根本走不开,从头到尾都被臧贤、詹荣跟着。
他们首先审理的,是鲁王在运河私设钞关之事。相关人员被抓好几十个,人证物证俱在,而且还有账本,鲁王及属官只能“老实”招供。
“此事与王爷无关,是我们瞒着王爷所为。”
“对,王爷什么都不知道。”
秦信、张容二人,只能抢着背锅,否则家人没好果子吃。他们若把罪名承担了,就算是被论死,鲁王也能照料一下家人。
詹荣长于计谋,擅揣人心,坐在旁边来一句:“私设钞关,罪大恶极,不如举族流放。”
臧贤立即配合:“钞关财货必丰,这两人的家属已经捉拿,都关进大牢严刑审讯,一定要追回全部脏银。年轻人如果不招供,老的也别放过了。便是有七十老母,也先打一顿板子再说!”
秦信惊慌道:“一人做事一人当,又非谋逆大罪,怎能举族流放?家母已经六十八了,可禁不起拷打,求两位高抬贵手!”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詹荣顿时笑道:“才六十八岁啊?那就好办了,按照《大明律》,只要未满七十岁,什么大型都能伺候。”
臧贤一唱一和道:“钞关脏银,一家怎么说也得有五万两银子。”
“五万两哪够?这个是运河钞关,一家至少三十万两。”詹荣说道。
臧贤笑道:“对,一家追不回三十万两,就一直严刑拷打。便是打死剩最后一人,也要把脏银追回来,否则就是辜负了皇命!”
詹荣扭头问张淮:“张前辈是何建议?”
张淮满脑子都在思考,该如何派人给德王报信,哪会管两个鲁王属官的死活?当即说道:“就按两位的意思办。”
“那好,”詹荣对办案人员说,“将这二人的子嗣带来,从长子开始打,一人一百杖。”
张容大呼:“饶命啊,一百仗会死人的!”
这可不仅仅是恐吓。
秦信、张容的几个儿子,除了不在兖州的,全部被押到审案现场,当着两人就开始杖击。
十杖不到,两人的长子皆皮开肉绽,哭天抢地的疯狂哀嚎。
看着模样,是真敢把人拖来,一个个轮番打死!
张容哭喊说:“别打了,我检举鲁王。钞关是鲁王私设的,钞关主事是王府典薄魏怀勇。那天魏怀勇有事不在,没被你们当场抓住,此人回老家奔丧去了!”
詹荣立即下令:“即刻捉拿鲁王府典薄魏怀勇归案。”
既然已经不打算再背锅,那就一股脑儿交代呗。
秦信说道:“鲁王残暴荒唐,常令俊男美女,脱光了一起宴饮耍乐,喝醉了便聚众行那苟且之事。数年间,共有一个男子、六个女子,不愿当众脱衣,被鲁王亲手执大斧劈死。”
一脑子浆糊的按察使张淮,也被这事儿给惊到了:“鲁王竟如此暴虐?”
张容说道:“这两年,鲁王愈发荒唐,竟逼着王妃也……王妃不堪受辱,已然自尽身亡,鲁王对外宣称是病死的。”
“砰!”
也不去想怎么给德王报信了,张淮听得大怒拍案:“岂有此理,简直人伦尽丧!”
詹荣感慨:“不愧是鲁庄王的嫡曾孙。”
这位鲁王的曾祖父鲁庄王,也曾带着王妃跟外人宴饮,醉酒之后发生不可描述之事,被鲁庄王的妹妹栖霞郡主告发。曾孙相对曾祖,竟青出于蓝,不但聚众喝酒耍乐,而且还全部脱光了再喝酒。
把宗室当猪养的后果,藩王没有上升渠道,甚至被限制人身自由,而在王府之内又一手遮天。如此畸形的成长环境,自然催生出各种变态,把人性之恶无限度放大。
一堆一堆的脏事,被审理出来,发往朝廷定夺。
王渊直接建议削藩,因为短短几十年,就有两位鲁王如此过分,鲁王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梦回大明春 601【贤王的危害】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崇祯十一年冬,满清大军围攻济南,山东布政使、巡抚等各级官员,带领济南五百乡勇、七百莱州援兵守城。皆死国事。
当时牺牲的,还有自发守城的200多回民、350多秀才。平民亦遭杀戮,济南城中“积尸十三万余”,数万妇女投井投湖而亡。
做了一百多年蛀虫的德王系宗室,总算也硬气一把。
按照朝廷规定,藩王不得参与军政事务,便是外敌入侵都不能带兵。但是德王系宗亲还是站出来,德王开仓放粮、激励士卒,宗室带着仪仗队、侍卫队守御南城,德王的女婿一族负责守东城。宁海王等宗室全家战死,德王的女婿全家战死,这段故事堪称可歌可泣。
桂萼不是穿越者,不知道德王系宗室的结局,他此刻内心非常愤怒。
偌大的济南府城,只德王系宗室的府邸,就占了城内面积的一小半(到明末直接过半)!
仅德王府就占全城三分之一,另有泰安王、东平王等郡王府,还有各位郡主们的府邸。
城内许多店铺,城外许多良田,皆归德王宗室所有。
被废掉的齐王、汉王,两大亲王所营产业,本来已经收归国有,全被英宗赏赐给儿子德王。三家亲王的土地加起来,仅朝廷按制赐予的,就超过两百万亩,遍及济南、青州两府,如今都归在德王一家名下!
更可怕的是,连续两代德王,皆有贤王的美称。
自家出钱不断修建庙观,善男信女都觉得德王是好人;自家出钱不断刊印书籍,民间士子也觉得德王是好人。包括被兼并土地的百姓,包括被征召修庙的役夫,都觉得德王是一个好人,坏的只是德王府太监和属官,以及那些贪官污吏而已。
在历城县转了一圈,桂萼只感觉头皮发麻、浑身冰凉。
“这两位德王,好手段啊!”桂萼不由感慨。
师爷叫汪鉴,已追随桂萼八年,此时喝着茶说:“德王一系难查得很,就这几天私访所得,无非恶奴行凶、私设钞关、隐匿土地和人口而已。但是,这些罪名德王都能推掉,顶多判一个御下不严。”
桂萼说道:“从普通宗室也难以下手。德王一系只传到第二代,第三代郡王都不多,将军一级的就更少,中尉更是一个都没有。”
啥意思?
德王一系,子孙不多,暂时没有底层宗室,地方官府的供养压力不大。
从山东三司到济南府官员,一个个全都说德王好话,地方文官如果不配合,巡抚怎么可能查得动?
可又必须查,因为德王的土地太多,这些土地不交税,依附土地的佃农也不服徭役。
大量小农,甚至主动投献土地,自愿成为给德王种田的无地佃农。如此,他们失去的,只是子孙考科举的资格。但却得到德王庇护,不用交人头税,不用应征徭役,而且德王收的田租也不高,佃农过得比普通农民更加滋润。
问题来了,剩下的农民咋办?
士绅和富户也各种逃税避役,德王又庇护一大堆佃农,而地方的人头税和徭役却不变。等于一小撮贫农,承担全部人头税和徭役,卖儿卖女、倾家荡产者无数。
此事桂萼搞不定,除非,把山东三司和济南府官员全部换人!
……
“全部换掉?”众阁臣大惊。
王渊说道:“不换不行,我去见陛下!”
小皇帝对王渊非常信任,甚至对太监和侍卫说,王阁老入宫不用提前汇报。
但是,王渊依旧守规矩,等着太监进去通报,然后被带到养心殿觐见。
“陛下请看。”王渊把桂萼的奏疏呈上。
朱载堻自己阅读内容,见两代德王修桥铺路、自建庙观、自费印书、捐粮赈民,只是私设了钞关,偶有属官枉法害民而已。他不由点头说:“跟鲁王相比,德王堪称贤王,当褒奖赏赐才对。”
王渊说道:“朝廷赏赐给德王的田亩,已经超过两百万亩。这数十年来,农民主动投献的田地,还有遭灾而被德王兼并的土地,简直难以计数。德王一系宗室,很可能占田500万亩以上。整个济南府才多大?德王给佃户定的田租越低,小民主动投献就越多,官府还不敢征收赋役。如此,德王田亩越来越多,隐匿的人口和良田也越来越多,地方官府征收赋役越难越难,底层百姓也无法求生度日。”
朱载堻沉默。
王渊又说:“登莱那边的港口,常有小民日子没法过了,在岸边乞讨等着坐船出海谋生。在那里等待出海之民,来自济南各州县的,反而比来自兖州的更多。陛下,不到万不得已,小民不会离开故土远走海外。鲁王暴虐,德王贤明,为何贤王逼走的百姓,反而比暴王逼走的还多呢?济南富庶,兖州贫瘠,为何富庶之地的百姓,反而比贫瘠之地的百姓更想出海呢?德王之祸,甚于鲁王!”
朱载堻愕然。
王渊再说:“济南是府城,也是省城。一省之城,仅德王府就占三分之一,这还不算德王分出的郡王。德王,才只传了两代啊!德王一系,继续开枝散叶,那么百年之后,德王府宗室的府邸,很可能占据济南城三分之二的地盘。德王拥有的土地,很可能增加到1000万亩,百姓无立锥之地也!”
朱载堻骇然。
王渊继续说:“两代德王,皆为贤王,就连王妃都知书达理,与郡主一起刊印佛典。德王更是出钱,多次刊印山东历代贤者的著作。善男信女,官员士子,皆帮着德王说话。若不大量撤换山东官员,根本不可能对德王下手。这位德王贤明,下一个呢,再一下个呢?如果出现一个横征暴敛的德王,他家有几百万亩地啊,会逼得多少佃农家破人亡。更有可能酿成民乱!”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英宗,英宗太喜欢儿子了,把两位已废亲王的土地,全都赏赐给初代德王。
初代德王又贤明,既然自己不缺钱缺粮,那就对佃农优待关照,导致投效德王的农民越来越多。再加上刘六刘七横扫山东,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德王捐粮赈济灾民,顺便兼并土地、招养流民,如此便越来越富有、田产越来越多、名声越来越好!
就连王渊,都跟德王有利益牵扯,因为每年德王会卖大量棉花给天津工厂,天津工厂的管理层跟德王属官交情匪浅。
在王渊详细解释前因后果之后,朱载堻说道:“且查一些德王府属官的劣迹,以御下不严为借口,收回齐王、汉王曾经的田产。如此,就收走德王百万亩土地!”
“陛下英明。”王渊投以赞许的目光。
一个十五岁的小皇帝,能快速想出这种法子,已经算得上天赋异禀了。
王渊补充道:“还应清查隐匿的人口与田亩,这些人和地,都托庇于德王。长此以往,还能算大明子民,还能算大明国土?臣欲撤换山东三司、济南府官员,至少要撤换三十人以上!”
这等于,把那里的高级官员直接大换血。
朱载堻仔细思考利弊,终于点头说:“准!”
首辅倡导,皇帝许可,内阁一半同意一半沉默,六部还能有什么话说?
山东巡抚桂萼,原地转为山东左布政使。
主持修建铁路的张璁,调往山东担任按察使。
铁道司员外郎聂豹,调往山东担任济南知府。
其他官员,由他们自己举荐合适者,这样更方便他们搭班子做事。
一番举荐之下,仅工部铁道司,就有六人转任山东官员,平均下来每个人连升两级。就连杨慎的弟弟杨惇,因为奉父命投奔王渊,早早就在铁道司做事,这次也被调去山东当按察副使。
这是工部铁道司,第一次被大举提拔。
朝臣们还没法挑错,因为小小的铁道司,实在是藏龙卧虎,一榜进士和庶吉士就有一大堆。
文武百官都反应过来,在王渊执掌内阁期间,恐怕铁道司比翰林院升得更快!
梦回大明春 602【贤王也不能逃税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初冬,张璁与张淮,办理山东按察使交接手续。
如今两人官职平级,张璁的年龄大得多,但张淮更早考中进士。
张淮在浙江督学期间,跟张璁的弟子有来往,七弯八拐也算得上有交情。
交接完毕,张淮忍不住问:“王相欲治德王?”
张璁说道:“然也。”
张淮颇为不忿:“两代德王,皆为贤王,修桥铺路、捐粮赈民、刊书好学、勤修德行。如此贤王,王相为何不惜撤换山东数十官员,也要顶着地方滔滔舆论对其动手?难道是怀疑德王养望?勤修德行便是养望的话,岂非逼着天下藩王都暴虐害民?”
张璁问道:“德王仁乎?”
张淮说道:“修桥铺路,捐粮赈民,是以为仁。德府王庄,田租甚低,百姓乐佃,此亦仁也!”
张璁冷笑:“修桥铺路,捐粮赈民,皆为善举。然有善举便可称仁?一横匪杀人无算,欲积阴德,也修桥铺路,这是什么仁?德王隐匿投效百姓和土地,此举有违国家制度,是为无礼;投效之人越多,而地方赋役越难征收,有害陛下与朝廷,是为不义;小民百姓,若不投德王,则赋役愈加繁重,破家亡命者众,是为不仁。如此不仁不义的无礼之辈,算得上什么贤王?”
张淮反驳:“此言强词夺理也。尔等惩治贤王,必致天下藩王自污,更多黎民百姓因此受害!”
张璁说道:“天下藩王,早就污秽不堪,还用得着刻意自污?若真有贤王,便不会自污以残民。自污而残民者,皆不仁不义之劣王也。君子在世,当思大仁大义,莫看小仁小义,更不要耽于小恩小惠!言尽于此,朋友好自为之。”
小恩小惠四个字,顿时让张淮尴尬不已。
张淮真没收德王多少银子,德王贤名在外,也犯不着给按察使送银子。他之所以帮德王说话,就是因为所谓的“小恩小惠”。
张淮喜欢牡丹,又喜欢写诗。
德王读了张淮的牡丹诗,立即向亲友推荐赞许,还主动往城内移栽牡丹。张淮的才名因此在济南传播,他喜欢的牡丹也在济南推广,就这两件小事,便让张淮视为知己。
紧接着,德王又派人转送砚台和徽墨,送给张淮一个丫鬟照顾起居。
些许礼物,并不特别值钱,张淮作为山东按察使,他随便贪点都不止这些。但他就是心里高兴,认定德王乃风雅贤王,彼此属于不见面的君子之交。就连德王私设运河钞关,张淮都睁只眼闭只眼,甚至还想拖延时间,帮忙阻挠桂萼查案。
张淮心中的愤懑,不仅是王渊要治德王,还因为自己被变相贬官了!
山东按察使可以兼管辽东司法,在全国按察使中排名前三。如今,被王渊扔去云南当按察使,品级不变,权力大减,还远隔数千里赴任,他能不怨恨王渊吗?
张淮走了,山东的一堆官员也走了。
桂萼担任山东左布政使,历史上官至次辅,加太子少保。
史道担任山东右布政使,历史上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张璁担任山东按察使,历史上官至首辅,加太子太师,追赠太师。
仅这三人,阵容就够豪华的,更别提聂豹、戚贤、詹荣等人也是猛男。连知州都换了好几个,王渊给他们创造良好环境,不把山东改革彻底就都别回朝了!
山东领导班子换届之后,首先整顿吏治,提高行政效率,接着便对书办皂吏动手。查一批,抓一批,吓一批,剩下的全变老实。
桂萼控制官场,史道掌管财政,桂萼负责办案,聂豹带人清田。
王渊已经让工部召集匠人,制作测量田亩的法定工具,不许地方使用私尺来丈田。一为弓尺,用于短距离和复杂地形测量;一为绳尺,一拉就是几十丈,适用于长距离测量。
聂豹拿着鱼鳞图册,让属下知州、知县,测量民间田地。他自己亲自带人,测量德王府的王庄田产,几百万亩够他丈量的。
一旦鱼鳞册与田契、黄册对不上,立即展开调查。田契和过户契约完备者,修改官府鱼鳞册;田契和过户契约不完备者,田产全部没收充公,鱼鳞册修改为官田。这期间,即便有全套手续的田主,想要拿回自己的土地,也得老老实实全家查户口,以此清查隐匿人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