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胡世宁,历史上去年就该死了,但如今还活蹦乱跳的。
此人也属清流之辈,勉强算作杨廷和党羽,同时也是真正的清官。他曾冒死举报宁王谋反,被宁王陷害下狱,狱中还连续上疏三次,差点被活活拷打致死,因杨党程启充营救才免死,被流放去辽东当了几年兵。
胡世宁和程启充这两个杨党,早在朱厚照还没死的时候,就已经渐渐跟杨廷和决裂。
可他们仍是杨党出身,王党这边自会排挤,搞得两边都不讨好,导致升迁一直非常缓慢。
也就前段时间,两人先后上疏倡议改革,才终于被王渊所接纳。胡世宁升为户部左侍郎,程启充升为右佥都御史。
胡世宁的性格非常倔强,他因支持改革,而被王渊提拔,现在又跳出来公开反对王渊。
这种人就事论事,王渊其实非常喜欢。
王渊早就做好了准备,问道:“胡侍郎可精算学?”
胡世宁说:“自学过王相的《新算学》,略知一二。”
王渊再问:“胡侍郎可知数列?这是物理学派新研究出的算学知识。”
胡世宁摇头:“还未曾领教。”
王渊笑道:“那我出一道题,让2一直翻倍,请胡侍郎求解。”
胡世宁随口说了几个:“2,4,8,16,32……王相此问是何意?”
王渊说道:“以2为基数,翻倍20次,结果便能过百万。开国初年,亲王、郡王、将军、公主,这些宗室只有50多个。至永乐年间,将军以上封号的宗室,已经增长到70个,这还是因为靖难和削藩死了不少。到三年前统计,在籍宗室共有8000多人,亲王32人,郡王203人,世子6人,长子41人,镇国将军400多人,辅国将军一千多人,奉国将军一千多人……一百五十年间,宗室人口增长近200倍,这还不算瞒报没入籍的!”
胡世宁顿时哑口无言。
王渊又说:“依据近百年的数据,每过三十年,在籍宗室人口就会翻倍。而且,翻倍的时间越来越短,因为宗人府的管理越来越弱。都不用一百年,在籍宗室就将超过100万人!”
“100万宗室意味着什么?意味着100万不事劳作,只等着朝廷供养的嘴巴!正德年间,只山西晋王一系,每年就需要朝廷供给俸米90万石。每年漕米进京400万石,可全国的宗室岁米就要800万石!百年之后,100万在籍宗室,各位可知朝廷该给多少粮食养着?”
“如今朝廷还养得起,但大明江山,难道不能再延续百年以上?百年之后,拿什么供养百万宗室!欲行变法改革,当从宗室做起!”
满朝文武瞠目结舌,这些数据太吓人了,百万宗室想想都可怕。
事实上,早在朱元璋晚年,就已经在为供养宗室而烦恼。刚开始,亲王岁禄五万石,朱元璋觉得小事一桩,朝廷养起来绰绰有余,后来他自己就下令缩减为一万石。
正德年间,朝廷感觉宗室人口爆炸,便颁布法律对宗室实行“计划生育”,严格规定各级别宗室的妻妾数额,那些乱七八糟的私生子不得入籍。但是,法律是死的,人却是活得。一些娼妓所生子女,都被安在正妻头上,只看宗人府的册籍,还以为王妃都是母猪,一年能生他好几个。
估计生得实在太多,藩王们自己都不好意思上报,于是有大量没入籍的宗室存在。这些无籍宗室,同样不事生产,因为他们自力更生是违法的。
朝廷就是要把宗室当猪养,不许种地,不许经商,不许做工,不许科举!
王渊继续说道:“前两年川盐案,三法司彻查蜀王。诸位同僚,成都周边良田,竟有一半是蜀王府的地(明末接近七成)!各地藩王,霸占民田,私设钞关,鱼肉百姓。与此同时,中下级宗室,贫苦不堪,形同乞丐。若太祖复生,看到自己的子孙,一些成了不事生产的蛀虫,一些成了难以求生的乞儿,太祖会作何想法?”
明代的中下级宗室是真惨,就像清末的底层满人一样,那都是想吃饱饭都难。因为他们无权无势,法律还不准他们工作,朝廷岁米被层层克扣,发到这些人手里已经所剩无几。
历史上,山西怀仁王府的宗室、奉国将军朱聪进京,跪在万历皇帝面前嚎啕大哭,说他二十一年没领到过岁米。说郡王级别以上的,一个个肥得流油;郡王以下的难以果腹,家中老幼嗷嗷求生。有些宗室甚至干回朱家老本行,重拾祖业跑去当乞丐要饭,名为宗室,实不如奴仆。
王渊手指笏板,高声说道:“请陛下改革宗室制度。其一,清查藩王田亩,强占民田者充公,令各地督抚分配流民垦殖;其二,郡王以下,不得再行分封,宗室子弟亦当为民户,可令其自立更生;其三,取消宗室士农工商之禁,郡王以下者,皆可自行择业,皆可出城外游;其四,郡王以下者,可科举做官,但不得任京官。”
这番话说出来,满朝震惊。
其实,内阁已经商量妥当,都真心同意王渊这个建议。
允许宗室科举做官,看似非常疯狂,其实无伤大雅。
历史上,小郑王朱载堉上疏,万历不但满口同意,还鼓励各地宗室子弟积极读书做官,但只准奉国中尉以下的宗室科举。后来礼部尚书李廷机建言,说既然同意宗室科举,那就该跟普通士子一视同仁,也别管什么爵位了,想考就让他们考呗。
想不到吧,居然是礼部尚书,建议给所有宗室考试做官的资格。
万历皇帝同意了,只要不是亲王,就算是郡王,都可以考试做官,只是不能做京官而已。
可惜,开的是宗科,也即让宗室单独考试。
万历皇帝怠政,内阁六部官员缺额一半以上,就连国家日常事务都无法运转,哪还有精力单独去开宗科?宗室子弟依旧没法考试当官,但至少从法律制度上有了突破口。
到了天启年间,宗科终于开了,而且允许宗室当京官。有一位宗室进士,留做中书舍人,就在内阁上班,给阁臣们打下手。
崇祯年间,竟出现了宗室庶吉士!
王渊的建议是,不要搞什么宗科,让宗室跟普通士子一起考,但亲王和郡王不能参加考试。
朱载堻听得目瞪口呆,又看向朝廷文武百官,想要听听朝臣们的说法。
但没人开口,估计都听傻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之前反对王渊的胡世宁,仔细思考利弊之后,突然说道:“臣赞成王相的建言,宗室制度,非改不可!”
“臣附议!”
毛纪、王琼、汪俊、廖纪、王宪、汪鋐纷纷附和,他们都是阁臣,早就商量好了。
就算谁有异议,王渊权势滔天,又怎么出言反对?
王渊掌控六部,掌控都察院,还压制六科。一旦哪位阁臣,在关键时候唱反调,肯定会在内阁坐冷板凳!
不用排挤,不用罢官,就是坐冷板凳,让你身在内阁,却无法处理政事。
见七位阁臣已经达成共识,许多文官欲言又止。
因为王渊的改革建议很怪,一边让中下层宗室自谋出路,给这些宗室科举做官的自由。一边又限制郡王以下不得分封,同时清查亲王、郡王田产,对高级宗室进行严厉打击。
反对来干嘛?
打击宗室,人人有责,文官拍手叫好。
允许宗室科举做官,而且还不单独开宗科,那怕个冒险啊。一千个宗室子弟,估计也就一个认真读书,而且还不一定能考上,这种水平怎么跟普通士子竞争?
此项改革,对文官没有任何威胁,反而还打击了各地藩王。
必须支持!





梦回大明春 598【山东藩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十王府,是十座王府的统称,名字可以随时进行更改。
比如朱载堻多生几个儿子,有个儿子被封为“海王”。出于各种原因,暂时没去属地就藩,年龄也不便再留宫中,就要搬来十王府居住,临时将其中一座改为“海王府”。
这种方法就很节俭,不用在京增修王府,不用因此劳民伤财。
朱璇祯在十王府的住所,就被临时改为“福庆公主府”。
如今,牌子取了,再次空置。只有郑嬷嬷,跟随朱璇祯一起,前往驸马第居住。
驸马的房子,只能称“第”。
王渊的房子也是如此,以前叫“大宗伯第”,现在叫“大学士第”,没有资格叫做“某某府”。
三品以上才能称“第”,三品以下只能称“宅”,公爵以上才能称“府”。
“福庆驸马第”位于金城坊,原主人是张永的侄子,半年前被杨廷和举家流放,小皇帝转手就把房子赐给王素。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朱璇祯站在大门前,喜滋滋说:“新家挺好。”
郑嬷嬷却有些无奈,一旦搬进驸马第,今后啥都得听驸马的。若是留在公主府,她的身份是“乳媪”,即公主的乳母。就算没给公主喂过奶,也会被封为“乳媪”,既当女管家又当公主妈,公主坏规矩她有权力斥责。
小两口搬进新家之后,把羊驼也带过来,高高兴兴结伴喂羊驼。
突然,太监来了,让王素斋戒沐浴,三天之后等着接圣旨。
王素被封为“新安伯”,以驸马都尉的身份,代表皇帝秋祭孝陵,就是去南京祭祀朱元璋和马皇后。
南京孝陵,一般春秋两祭,都是让南京的勋贵代为祭祀。
如果皇帝指派北京勋贵或宗室前往,那就意味着天大的恩遇。这次,不但让王素去南京,还让他把公主也一并带上。
二人即刻出发,沿大运河南下,一路游山玩水好不自在。
至于大驸马崔元,如今正在跟大长公主吵架。也没别的矛盾,就是公主搬出来之后,发现崔元养了两个妾室,而且在外头有好几个儿子——明代驸马可以纳妾,但妾生子不算宗室。
王素和朱璇祯乘船来到济宁,却见城外兵马调动,他忍不住派人前去询问。
竟是防备鲁王和德王造反,朝廷开始清查藩王田亩了。
负责清田之人,乃左副都御使桂萼!
山东诸王,德王最富。
第一任德王,是英宗的庶次子,当时深受英宗宠爱。
本来该就藩德州,却因特州贫瘠,被安排到富庶的济南。这还不够,英宗又把齐王、汉王的产业,全部赏赐给德王享受。
德王府,以珍珠泉为中心,占有整个济南府城三分之一的地盘。
这日,德王朱佑榕正在喂鱼,王府内有泉眼数十口,大池连着小池,德王都快变成养鱼专业户了。
“王爷,王爷!”
王府太监疯狂奔来,慌张道:“王爷,咱家的钞关,被山东巡抚给拆了,被扣押了上百人!”
“好大的狗胆,”朱佑榕大怒,“给张恩(镇守太监)送银子,将这巡抚弹劾下狱!”
王府太监焦急道:“张恩不敢收银子,说巡抚桂萼是王若虚的同年心腹,还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官屠。张恩让咱们赶快收手,钞关就别想再设了,多余田亩也暂时转给孔家避风头。”
“官屠?”朱佑榕惊疑不定,问道,“鲁王的钞关呢?”
王府太监说:“也被一并拆了。”
朱佑榕难以置信:“同时得罪两位亲王,他这山东巡抚还做得下去?”
王府太监急道:“王爷,您是不知道,那王若虚凶得很,几年前的蜀王也是说查就查!奴婢还听说,当今陛下,便是王若虚的私生子。”
“还有这种事?那王若虚岂非当世吕不韦!”朱佑榕大惊失色。
“是啊,咱们怎斗得过吕不韦?”王府太监说道。
朱佑樘连忙下令:“就依张恩所言,转些田亩给孔家,读书人不敢惹孔家的。”
相比而言,鲁王就要莽得多。
鲁王名叫朱观(火定),(火定)字打不出来,其异体字为“烶”,且把这位鲁王写作朱观烶。
朱观烶的爷爷和爸爸都早死,他被立为世子多年,直至成年终于袭爵,如今才刚满二十岁。年轻人嘛,缺少管教,还不能出城,整天窝在王府纵情享乐。
朱观烶喜欢玩多人游戏,就算不啪啪啪,也让诸多男女脱光衣服,大家坦诚相见宴饮耍乐。谁敢不脱衣服,当场用大斧子砍死,历史上被嘉靖夺去三分之二岁禄。
这样的家伙,会怕区区山东巡抚?
朱观烶居然下令:“让李九、赵顺,即刻带领勇士,扮成土匪把那什么桂萼砍了!”
左长史滕颖,右长史孙傲,听到这个命令直接吓傻。
但他们又不敢劝,因为朱观烶脾气大,劝谏之人通常没有好下场,便是王府长史都敢一斧子劈死。
王府长史为正五品,按例当由进士充任。但这玩意儿没前途,正儿八经的进士,都不愿做王府属官。甚至出现过抗旨不遵,冒着被剥夺功名的危险,也坚决不赴任的情况。
于是,王府长史,多为三榜进士,甚至是让举人去当,其余属官干脆把监生扔去充数。
滕颖和孙傲两位长史,皆为举人出身。
朱观烶袭爵四年以来,因为性情残暴,且带有神经质,早把两位长史折腾得欲仙欲死。
“趁机检举鲁王如何?”孙傲建议道。
滕颖说:“一旦鲁王事发,我等亦难逃责罚。况且,你我兄弟也名声不好,恐被一起追查罪迹。”
孙傲叹息说:“便是被罢官下狱,也比跟着鲁王胡闹好啊。桂萼何许人也?王阁老的同年,王阁老开海时的心腹,还是辗转三省的官屠!鲁王脑子有疾,竟不把王阁老放在眼里,此次必有大祸降临,我等切不可立于危墙之下。”
滕颖左思右想:“我来处理首尾,你派人暗中检举鲁王。”
“便如此说定了。”孙傲说道。
两个长史也不是啥好人,仗着鲁王的威风,几年时间就捞足银子,还以鲁王名义强占民田,把田产转到亲戚的手里。
当即,他们快速转移银两,烧毁跟自己有关的账目,还让亲戚们连夜离开兖州府。
数日之后,桂萼接到实名检举,告发鲁王荒淫残暴,已经亲手杀了好几个人。
桂萼大喜,对山东兵备佥事说:“亲速速发兵,立即包围鲁王府!”




梦回大明春 599【大锅】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兖州,鲁王府。
或者应该称作王城,相当于紫禁城的缩小版。有御道、御桥、御河,城外有天地坛、日月坛,负责代天子祭祀鲁地的山川神灵。
王城为砖石城墙,周长十多里。
桂萼带着地方士卒而来,鲁王朱观烶收到消息,竟然拉出仪仗队和侍卫队,数千人爬上城头暴力抗法。
桂萼一路走来,早就怒火中烧。
为了供养鲁王系宗室,兖州府赋役繁重,民生早已凋敝。仅朝廷赐给鲁王的土地,就有数十万亩之多,鲁王还自己霸占民田,鲁王属官也霸占民田,根本就没剩多少给兖州百姓耕种。不但如此,鲁王经常修建各种玩意儿,隔三差五征召役夫无偿做工,底层百姓已经被逼到起义边缘。
这几年,大量兖州百姓,难以承受鲁王盘剥,举家逃亡登莱沿海,等着被招募到海外求生。
南洋和殷州,甚至是天竺,都有许多山东移民!
还敢拒捕?
桂萼亲自来到城下喊话:“鲁王殿下,你这是要谋反吗?”
朱观烶大喝:“桂巡抚,你才是要谋反,带这么多兵到鲁王府作甚!便是本王有犯法之举,也该山东按察司出面,山东兵备道有何权力大军入境?”
桂萼冷笑:“有人检举鲁王谋反,如此事关重大,自当防备万一。现在看来,殿下是真的要谋反!来人,寻来楼梯,立即攻城!鲁王殿下,你若敢下令射杀一员官兵,便是坐实了谋反之举。”
“你敢攻打王城,也是形同谋反!”朱观烶暴怒。
桂萼说道:“本官奉皇命,清查山东藩王田产,按诏可便宜行事。”
云梯都没有,只用普通木梯,绑起来搭在城墙上。
桂萼亲自提刀,第一个攀爬梯子,就这样带兵冲向城头。城楼守军都傻眼了,他们真不敢动手,一旦弄死山东巡抚,小兵且不论下场,军官必然集体问罪,而且是谋逆大罪!
桂萼刚爬上去半个身子,朱观烶就亲自动手,居高临下将桂萼制服。
“绑起来,押赴按察司问罪!”朱观烶喝道。
“某乃巡抚,山东按察司无权处置,”桂萼冷笑一声,不顾自己被俘,朝着城下大呼,“全军攻城!”
山东兵备佥事彭清,只能咬着牙带头攻城。
越来越多官兵爬上城楼,王府士卒连连后退,双方就那么手持兵器,在城楼上远远对峙。谁都不敢动手杀人,生怕背上谋反罪名,情况一时间荒唐到极点。
桂萼讥讽道:“鲁王殿下,你有本事就杀了我,我一介书生,跟亲王换命很划算。若殿下不敢换命,那就赶紧把我放了!”
朱观烶愣在原地不知所措,他杀人也不是,放人也不是。
朱观烶把一个正八品、一个从九品小官,招来面前低声问道:“怎么办?”
正八品小官叫秦信,为鲁王府典膳。
从九品小官叫张容,为鲁王府引礼。
前者给朱观烶搜罗美酒佳肴,后者给朱观烶搜罗俊男美女,二人齐心协力之下,把鲁王府打造成酒池肉林。由此获得鲁王赏识,权势甚至压过王府长史(正五品),随即狐假虎威、欺男霸女、夺人财产、残害无辜,已在兖州搞得民怨沸腾。
张容面色狰狞道:“便杀了,买通镇守太监,把罪名推到兵备道头上。”
“杀不得,”秦信慌忙劝阻,“桂萼是权臣王渊的心腹,山东镇守太监张恩不敢收银子。桂萼可以死,但不能死在这里,否则我等皆是谋逆大罪!”
朱观烶质问道:“让你们派勇士假扮土匪,为何一直不动手?”
秦信苦笑:“桂萼身边一直有官兵,土匪怎敢冲击官兵而杀巡抚?”
张容说道:“不如将桂萼扣押,然后上疏朝廷,就说山东巡抚意图谋反,带兵攻打鲁王府被制服。如此,我等不但无过,反而平定叛乱有功。”
秦信郁闷道:“你是不是傻?桂萼是王渊派来的,就算桂萼真的谋反,王渊也不会承认。那可是当世吕不韦,后面有个赵姬帮衬着呢,说不定皇帝都是他的亲儿子。”
张容问道:“清君侧如何?”
“你这蠢货,莫要害我!”朱观烶大怒。
就算鱼肉兖州,就算肉林酒池,鲁王也没有性命之忧,若喊出“清君侧”的口号,就得押赴凤阳高墙了。
朱观烶不是死罪,秦信和张容却必死无疑,这两人心里慌得一逼。
朱观烶突然退开,智商呈几何倍增长,对亲卫喊道:“拿下这二人!”
“王爷为何如此?”秦信和张容惊恐无比。
待两人被侍卫擒下,朱观烶又过去低声说:“你们认罪,本王保你们妻儿老小。”
秦信、张容面若死灰,顿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搞完这些,朱观烶又让侍卫绑自己,自缚于桂萼面前说:“还不快放开巡抚!桂抚台,小王被宵小蒙蔽,差点铸成大错,请抚台严厉惩治恶人!”
桂萼一阵冷笑,问道:“秦信、张容何在?”
朱观烶说:“被绑起来那两人便是。”
桂萼走到二人面前:“你们好大名气,在兖州作的恶,本官在济宁都听说了。”
秦信、张容,沉默不语。
历史上,这些家伙在兖州为非作歹,一直都没有官员敢出手惩治,最后翻车更是扯淡到极点。
鲁王朱观烶,竟然跟自己的四大爷、馆陶王朱当淴干起来,矛盾起因也不知是争风吃醋,还是什么争夺田地钞关。
反正两边狗咬狗,朱观烶率先检举自己四大爷,历数朱当淴一系列滔天罪行。朱当淴反嘴一咬,把朱观烶的破事儿也捅出来。
于是,两人的心腹属官被论死罪,朱观烶被消减岁禄三分之二,朱当淴被消减岁禄三分之一。
桂萼扫了朱观烶一眼,勒令王府仪仗队、侍卫队放下武器,带兵封锁整个鲁王府,软禁鲁王之后搜查犯罪证据。
到第二天晚上,桂萼怒骂道:“张淮那混蛋还没来吗?”
张淮是山东按察使,就算鲁王有罪,也只能让张淮派人审理。桂萼作为巡抚,无权绕开地方按察司,直接审理有关藩王的案子。
而且,山东按察司只能初审,还得上报给朝廷来复查。
……
济南府。
山东按察使张淮正在举办文会,召集省城诸士子赏秋作诗。他特别喜欢牡丹花,仅咏唱牡丹的诗歌,就写了好几十首,直接起名《牡丹百咏·其x》。
去年转任山东按察使,张淮发现济南的牡丹不多,特地花钱请人从外地移栽。
秋天当然不能赏牡丹,于是张淮带着士子们赏菊。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文会刚刚举行到一半,师爷突然慌忙跑来:“臬台,桂巡抚让你立即去兖州办案,他估计是要对鲁王动手了!”
张淮却不慌不忙,笑道:“你且准备一下,今日文会须有始有终,待得明日动身也不迟。”
1...254255256257258...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