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顾太后瞬间警觉,忙把胡姬赏出去,此事可谓一举两得。
为啥顾太后如此紧张?
因为朱厚照年轻时太荒唐,有个回族锦衣卫指挥使,曾经进献过“伟哥”和胡女。朱厚照食髓知味,不断索要胡女,竟在豹房搞出个十二胡姬女团。这是刘瑾弄权时候的事儿,当时王渊还没考中状元,可能朱厚照久无子嗣也跟吃多了“伟哥”有关,毕竟古代的“伟哥”毒副作用太大。
顾太后怎敢让儿子也沾染胡姬,且扔给王二慢慢享受去吧。
王渊下班回家,各房闭门不出,他只能去黄峨房里。
刚刚进屋,就看到黄峨坐在那儿,旁边还站着一个异族少女。
王渊笑道:“这便是殷州来的那个胡姬?看面相倒更似天竺女子。”
黄峨讥讽:“王相真精于此道,竟能一眼辨认出是天竺少女。”
拉美女人和印度女人,外貌区别太明显了,王渊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而且,印度高种姓女子,比拉丁美洲的女子要白皙得多。
王渊耸耸鼻子:“家里醋罐子倒了?闻着好酸啊。”
黄峨冷笑:“你不是房玄龄,我也不是卢夫人,我才不会傻到喝醋呢。这女子乃太后所赐,还说是什么阿难国长公主。”
王渊顿时正色道:“天竺那个西天阿难功德国?”
“正是。”黄峨说道。
王渊居然高兴起来:“夫人,此女有大用,关乎为夫今后的退路!”
阿难国是目前印度次大陆仅剩的印度教国家,而且还是地盘最大的国家。王渊今后想要统治印度,最好能以阿难国为基础,而这位长公主就是打开权力大门的钥匙。
阿难国如今这个王朝,就是五十多年前驸马篡位。
只要弄死王室直系继承人,驸马就享有阿难国的法统,能够免去无数麻烦,不必全靠武力血腥镇压。
黄峨心里更加生气:“那你便领去房里寻你的退路吧,就安置在绮云隔壁,那进院子我已经让人打扫了。”
“什么退路,以后再说,夫人快把醋坛子关上吧。”王渊连忙赔笑,唤来侍女把胡姬带走,自个儿凑到黄峨身边说好话。
黄峨只是心中有气,把醋坛子打翻而已,被那厮一阵插科打诨,便也不再纠缠此事不放。她让侍女端来饭菜,一边吃饭,一边跟王渊讨论“磁偏角”的学术问题。
黄峨提出猜测:“大地有引力,大地也有磁力。那么,磁力是否跟万有引力有关,或者就是万有引力的一种表现?”
王渊摇头说:“应该不是,磁力可以传导,引力却不可以。用磁石吸引一块铁片,这块铁片又能吸引其他铁片。若磁力就是引力,那我被大地引力吸引,岂不可以传导这种引力而隔空御物?”
“确实如此。”黄峨点头说。
王渊突然想到一个小实验,派人拿来玻璃器皿、丝绸和白纸。他将白纸撕成碎屑,用丝绸反复摩擦玻璃器皿,笑道:“夫人且看。”
黄峨好奇的凑过去,只见那玻璃器皿,竟隔空将纸屑吸起。
“磁力?”黄峨惊讶道。
王渊点头说:“有可能。”
黄峨陷入沉思:“磁力究竟是怎么来的?若摩擦可以生磁,那跟摩擦生火有何关系?火焰发光,我们已知光乃光线组成,那么磁力会不会也由磁线组成?”
王渊模棱两可道:“此事我也不知,或许磁力跟电有关。”
“雷电?”黄峨蹙眉道,“你这纯属凭空猜测,磁与电八竿子打不着。”
王渊笑道:“谁知道呢?”
当晚,王渊与黄峨进行了长久的摩擦实验,电得黄峨浑身发抖,痛苦呼叫着请求饶恕。第二天起来又红光满面,似乎半夜充电成功,反而是王渊这块蓄电池消耗过大。
又过数日,王渊低调纳妾。
新房之内,王渊问道:“你为何叫孔芙?”
这位雅利安少女,汉话已经讲得很流利,而且在宫中学会了规矩。她恭敬答道:“回老爷,妾身本名卡芙娜·德瓦·拉亚,太后赐名为孔芙。”
“不要拘束,”王渊拉着少女上床,“过来慢慢说话。”
王渊今年三十六岁,跟孔芙的父亲年龄相仿,那慈和样子让她颇感亲切,顿时羞红着脸顺势靠入王渊怀中。
这位长公主也是命运坎坷,从小锦衣玉食,突然侵略者就兵临城下。那些残暴的侵略者,把她的国王哥哥杀死,又把她强行掳到中国,说是要献给中国的皇帝。虽被中国皇后收下,却难免因异族身份,受到其他宫女的嘲笑欺凌。
直至今日,孔芙也才十五岁而已,能渐渐适应已算难得。
幸好时来运转,丈夫虽然年龄较大,却对她颇为和善疼爱,不用再像宫里那般担惊受怕。只一夜时间,孔芙那颗少女之心,就记挂在丈夫身上,甚至有种重获父爱的感觉。
王渊又给人无私充电,浑身电量不足的前往内阁上班。
坐下没一会儿,司礼监就转来厂卫的奏章,有人写文章编排首辅和太后私通!
甚至还整出一首打油诗,质疑新皇血脉有问题:“宰相睡龙床,高卧在豹房。一朝得子嗣,做那太上皇。”
几位阁臣都炸了,惊怒过度至于,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这玩意儿没法查啊!
朱厚照当年还没做皇帝呢,只是被立为太子,谣言就已经传遍全国,民间怀疑他不是张皇后所生。当时也让厂卫查了,除了胡乱逮捕审问,根本抓不到幕后造谣者,只能稀里糊涂不再理会谣言。
张皇后只几年不生意,就有人质疑朱厚照为私生子。
朱厚照可是十多年无子嗣,一下子就有了朱载堻,还广传贵妃是王渊所献,怎么可能不被人借此说事儿?甚至谣言文章里,还杜撰王渊与太后早有私情,就如当初吕不韦与赵姬故事。
王琼拍桌子说:“此事必是阻挠变法者所为!”
毛纪也气得不轻:“当彻查严审,否则置陛下与太后于何地?”
汪俊、廖纪等阁臣纷纷附和,都吼着要彻查谣言,因为这事儿实在太扯淡且严重了。
王渊反而笑道:“让厂卫彻查,徒兴冤狱耳。此事其实很好解决,且不用牵连无辜。”
“如何解决?”王宪问道。
王渊说:“让犬子与公主立即大婚,谣言即可自消。”
众人面面相觑,居然无话可说。
王素与公主的婚事,早已被宗人府泄露,私底下很多人反对。特别是改革派官员,都劝王渊放弃婚事,免得给反对派留下口舌。一旦真正大婚,必然招来言官弹劾,逼迫王渊按规矩自己辞职。
现在好了,谣言一出,谁还敢站出来反对?
只要王渊的儿子做了驸马,自然可以破除谣言。皇帝与长公主是龙凤胎,如果皇帝是王渊的儿子,那么公主也是王渊的女儿,怎么可能再跟王渊的儿子王素结婚?
就算有思想肮脏者,整出来更污秽的谣言,至少朝堂上可以平息非议。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梦回大明春 594【谁是我爸爸?】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乾清宫,在嘉靖建养心殿以前,不但是皇帝的寝宫,还是皇帝正儿八经的办公地点。
“伯爷请进。”随侍太监微笑道。
后军右都督、掌锦衣卫事、忠勇伯李应,不紧不慢的随太监走进去。朱厚照在世之时,李应见皇帝都昂首阔步,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如今换了皇帝变得中规中矩。
“臣叩见陛下!”李应叩拜道。
朱载堻也不客套,直接询问:“造谣者可曾抓住?”
李应回答:“三日抓了六百多人,多为道听途说,少部分是在街上捡到造谣文章。那些造谣文章,是用左手刻蜡版,用蜡印机印刷数百张,随意张贴在京城各处临街墙壁。”
朱载堻怒道:“在京城贴数百张纸,竟没有一丝线索?锦衣卫果真好手段!”
李应连忙解释:“陛下,并非没有线索,而是线索实在太多。刑讯逼供之下,人人皆有线索招供,根本难辨真假,需得一条一条查实。可每条线索都去查,恐致京城大乱,请陛下训示。”
朱载堻顿时沉默。
几百条线索,等于没线索,因为都是刑讯逼供得来。继续查下去,这几百条线索,很可能变成几千条线索。
查到最后,嫌疑范围不是越来越小,而是随着深入越来越大,在京中抓几万人都实属正常。
李应是个有脑子的,抓来六百多人之后,立即请示皇帝是否扩大化。
京城的宵禁,并非天亮之后解除,否则住在城外的官员,如何摸黑进城上早朝?
解禁时间为五更三点,即凌晨3点48分。此时敲响晨钟,城门便可洞开,城内居民也可自由活动。黑灯瞎火的,在偏僻街巷张贴谣言,就算被人撞见也看不清长相。
查得出来才见鬼了!
朱载堻纠结一阵,问道:“此事可有启奏?”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李应捧出一堆奏章:“陛下,奏本和密揭皆在此。”
“奏章”只是一个统称,细分为:奏、章、表、启、状、笺……等等。
比如要拍皇帝马屁,就用表、笺一类的贺章。
京官奏事,凡公务内容,皆使用题本。题本有固定格式,甚至可让书吏预制,官员奏报公事的时候,把相关内容填在空白处即可,大大节省了书写和查看的时间。
因此,别以为古代奏章,都是什么四六骈文。那玩意儿读起来费劲,日常公文都这么来,别说皇帝会给整懵,内阁恐怕也得原地爆炸。
至于奏本,是用来乞恩、认罪、陈情、建言、申诉、弹劾的,王渊变法所上的奏疏就属于奏本。
锦衣卫奉皇命办事,不但可以搜查审讯,还能接受臣民的启奏和揭帖。
朱载堻翻开奏章随便看了几份,就气得想跳起来打人,全是六科官员借题发挥的奏议。
六科官员有很多,而且充斥无数愣头青,王渊不可能完全掌控。这次出现一堆跳反的,纷纷建议让王渊避嫌请辞,再招王素为驸马来平息京中谣言。
为啥首先跳反的会是六科?
一是年轻人不怕事儿,而且品级较低,光脚的不怵穿鞋的;二是王渊制定《考成法》,只保留六科的弹劾、监督、秘书等权责,不准六科直接驳回内阁政令,而且还取消了六科接受臣民奏章的权利。
六科大权,被王渊砍了一半!
朱载堻愤怒的原因,是他受顾太后的影响,一直想要重用通政司。六科可直接接受奏章,导致通政司权利被抢,渐渐变成公文转运部门,这里面牵扯到文官和太监的争斗。
只因通政司官员的选任,太监可以插手,因此通政司遭到内阁、六科、六部和都察院的联手打压。比如万历年间,倪光荐因为在通政司做过参议,后来累升为工部尚书,却在《七卿年表》中故意不写他的名字。都御史赵锦,只因朝会排在倪光荐后面,公开表示这是一种耻辱,于是赵锦就成了兵部尚书,终于可以排在通政司出身的倪光荐前面。
朱载堻已经把秉笔太监的权利一分为九,又让司礼监掌印和秉笔太监互相独立,如此大大削弱分散了太监的权利。相应的,文官那边也得削弱,通政司就是一枚棋子,可从六科抢回一些权力。
这些动作,都是为了集权与制衡,最终增加皇帝的权柄而已。
王渊看到了司礼监的改革,怎还不明白小皇帝心意?于是选择剥离六科权力,既讨好了小皇帝,又能提升内阁办事效率。
可被夺权的六科官员,却不知道皇帝的想法,只把怒火集中在王渊身上。这次谣言满天飞,锦衣卫奉命调查,六科趁机给锦衣卫递奏章,集体跳反给王渊上眼药。而且李应是王渊的好友,如果李应敢拦下奏章,六科还能趁机弹劾李应!
朱载堻本就因为谣言而愤怒,现在又被六科破坏他的收权改革,心里顿时把这些愣头青恨得牙痒痒。
“拟诏,从今往后,恢复祖制,京中陈奏皆走通政司!”朱载堻被激起逆反心理,六科越是反对,他就越要一意孤行。
这道圣旨,不可能通过,内阁和六部不会答应的。
从弘治年间开始,因为公文实在太多,通政司根本处理不过来。因此京城各衙门的题本(公务文件),不再走通政司过一遍,而是直接发往内阁和六部。这属于简政改革,大大提升办事效率,文官怎能容忍皇帝开倒车?
一道乱旨发出去,朱载堻又看密揭,只扫了一遍就大怒,质问道:“这匿名揭是谁写的?”
李应回答:“不知。是一乞丐交给锦衣卫,因为标注密揭字样,臣不敢擅自拆开,只把那乞丐收押了。”
朱载堻当场烧掉揭帖,只剩几行字的内容,扔给李应说:“照这字迹查,查出来夷三族!”
李应观察字迹,额头冒汗说:“陛下,此为馆阁体,且笔划怪异,恐是左手所书。”
朱载堻咆哮道:“就算用脚写的,也得给朕查出来,否则你这右都督也别当了!”
“是!”
李应吓得连忙退出,离开乾清宫之后,却表情自若,哪有半点害怕的样子?
李应和王渊是一体的,这次谣言闹得越凶,皇帝对王渊就越袒护,他李应的位子也就越稳固。同时,谣言越是激怒皇帝,锦衣卫就越有事可做,免得渐渐失去了存在价值。
揭帖,奏章的一种,源于宋代的财政报表。
到了明代,发展出多种功能,一种向下发布,一种向上呈进,一种向社会公示。
比如太监,就经常使用揭帖,作为非正式圣旨发布,勒令地方必须怎样怎样,还避开了发布矫诏的嫌疑。
而官员,则用揭帖来搞政斗,这在嘉靖朝之后极为普遍!
官员给皇帝的揭帖,分为密揭、私揭和匿名揭三种。
内阁官员若给皇帝写密揭,旁人是不能查看的。皇帝在拆封的时候,甚至太监都要避开,这种小报告打起来往往一击致命。不过只能在关键时候使用,否则一击不成,反而可能受到皇帝的惩罚。
朱载堻刚才读到的这封匿名揭,竟然写顾太后以前做过倡优,此事京中文士皆知,地方许多文士也知。若不让王渊致仕,王渊献倡优给先帝为妃的事情,恐怕很快就要在全国传开,为了江山社稷,王渊已经不再适合做首辅了。
母亲以前是倡优?
小皇帝还真不知道,也没人敢在宫中乱动嘴皮子。
朱载堻自然不敢求证此事,甚至心里有些相信,因为写匿名揭之人,不可能拿假东西威胁皇帝,否则就起不到威胁作用。
难道父皇真的无法生育?
难道先生真是我的生父?
朱载堻心里慌得一逼,忧虑之余还有些认同,毕竟他一直把老师是为偶像,谁不希望自己有个文武双全的爸爸?
但是,打死不能承认,也绝对不能拿出来说!
第二天早朝,朱载堻看王渊的眼神有些别扭,甚至都没心思听群臣说什么。他回忆起幼时,先生讲课时的关怀慈爱,循循善诱跟其他老师截然不同;又回忆起母后跟先生相处,亲切熟络得好似老朋友,恐怕还真是曾经的情人关系!
母后若再与先生私会咋办?
此事不能闹开,只能委婉劝谏,而且也无法出面阻拦。
父皇对我也很好,我不能对不起父皇。可先生又是我的生父,于我有教养之恩。唉,好难抉择啊,难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有,阿素要娶妹妹,他要做驸马。
这这……兄妹如何能成婚!
朝会之上,朱载堻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他的脑子已经乱成一锅浆糊。越是回忆,越是思考,就越笃定王渊是他的生父。
说白了,朱载堻已经钻进牛角尖,自己把自己套进去出不来。
恐怕太后亲自解释澄清,朱载堻都以为母亲在掩饰,毕竟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自动在内心生根发芽。更何况,顾太后不会澄清,这玩意儿也没法解释啊。
朝会散去,朱载堻跑去看先皇画像,又照着镜子进行对比。一会儿觉得自己眉毛长得像朱厚照,一会儿又觉得根本不像,一会儿又觉得自己似乎嘴巴更像王渊,至少脸型是肯定不像朱厚照的。
朱厚照太瘦了,一张脸又瘦又长,朱载堻的脸型完全继承母亲。
对着镜子看了半天,小皇帝欲哭无泪。
究竟谁才是我亲爸爸!




梦回大明春 595【公主与驸马】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文渊阁。
一群锦衣卫冲进来,两个百户分别带队,前往左右两边办公室,跟那些中书舍人说事儿。
李应亲自来到中间的办公室,朝阁臣们恭敬拱手:“今日打扰诸相了。”
王渊起身回礼:“李都督,何事闯内阁?”
李应解释说:“陛下收到一封匿名揭,乃用左手所写台阁体。陛下有令,寻出此人,夷其三族!”
廖纪冷笑:“李都督怀疑是阁臣所为?”
“廖阁老不要误会,”李应的态度依旧恭敬,“从内阁到各部,都要查一遍的,甚至国子监和顺天府学都要查。毕竟,能用左手写出漂亮的台阁体,肯定不是什么市井小民。在此,就打扰诸位相公了,请每人用左手写台阁体。写‘天地玄黄’四个字足矣。”
内阁大臣们虽然不爽,但也得老老实实照办,因为“夷三族”肯定牵扯到大案子。
左右两边的中书舍人们,更是听话得很,一边用左手执笔写字,一边猜测出了啥事儿。
把所有人的字迹都收集起来,李应恭恭敬敬给阁臣们行礼:“公务在身,叨扰诸相,还请海涵。”
这番做派,让几位阁臣稍微好受些,对李应这锦衣卫提督印象颇佳。
李应离开文渊阁,又前往东阁查案。
查得出来个屁!
这货纯粹是在彰显存在感,同时还跟大臣们刷好感度,目的是让人对他又敬又畏。
足足查了一个月,京中衙门都被李应查遍了。锦衣卫如此大规模做事,文官们居然交口称赞,说李都督行事彬彬有礼,威而不暴,严而不酷。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整个京城,锦衣卫抓了千余人,东厂抓了五千余人,合计拷打致死三千多。
刑讯而死者,主要是由于太过八卦,私底下传播谣言被人举报。反正古代查案也就那样,抓起来先打一顿,打着打着就招供攀咬,然后再抓越来越多的嫌犯。
若非朱载堻不想闹太大,仅这种性质的恶毒谣言,抓几万人都实属正常操作。
反正京城之内,没人再敢传谣,生怕隔墙有耳被厂卫听到。
就在刑讯逼供期间,王素和朱璇祯大婚,此消息迅速轰动北京,并朝着全国范围扩散。
首辅之女娶长公主,太稀罕且破坏规矩了,王渊是应该按例辞职的!
……
十王府。
热闹喧嚣了一整天,驸马和公主终于送入洞房。
朱璇祯坐在那里不说话,王素也不知说什么才好,新房里的气氛非常尴尬。
“素弟弟……”
“娘子……”
为了缓和气氛,两人同时开口,结果在称呼上对不住。
终于,朱璇祯改口:“夫君。”
“诶!”王素傻乐着答应。
朱璇祯心里有些无奈,她从小喜欢的是王策,只把王素当成跟屁虫看待。可王策已经娶妻,朱璇祯只能黯然,嫁给知根知底的小伙伴,总比被随便安排一户人家更好。
只是自己的夫君,一直傻乎乎的样子,脑子向来不是很聪明。
其实,王素聪明得就差过目不忘了,但只要单独面对公主,就自动紧张发傻懵圈,连话都说不怎么利索。
此刻王素就犯傻了,听到公主喊他夫君,一直傻乐杵在原地,全然忘记今晚该干啥。
朱璇祯难以启齿,但还是忍不住暗示:“夫君,我有点冷。”
王素立即拿出自己的袍子,给公主裹得严严实实,稀里糊涂蹦出一句:“娘子,我们去喂羊驼吧!”
“啊?”朱璇祯有些跟不上丈夫的思维。
西苑的羊驼,已经繁衍到三十多只,直接被公主带出来一半。
王素拉着公主就跑,笑道:“娘子,我最喜欢跟你一起喂羊驼了。”
朱璇祯不禁响起幼时,跟皇帝哥哥、策哥哥、素弟弟,一起无忧无虑玩耍的日子。她也瞬间开心起来:“好啊,好啊,我们去喂羊驼。”
小两口欢笑着打开房门,结果被一个膀大腰圆的女官挡住。
女官面无表情问:“公主与驸马何事出门?”
朱璇祯笑道:“我们要去喂羊驼。”
女官回答:“于制不合,请公主洞房。”
朱璇祯脸上的笑容顿失,不悦道:“我一定要去呢?”
女官依旧回答:“请公主洞房。”
“放肆!”朱璇祯终于生气了,她从小被父母兄长疼爱,怎能忍受一个女官的管束。
女官又唤来几个女官,也不推搡,只排好了往里挤,生生把王素和朱璇祯给挤回房里,然后把房门给死死关上。
什么鬼?
1...252253254255256...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