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猛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祝家大郎

    说白了,不论哪个历史时期,游牧渔猎民族要想打败中原王朝,就得要汉人。蒙古人不仅要汉人工匠,还从中亚与东欧掳掠来了无数工匠。那时候的中亚,文明程度也相当高,攻打金国的时候,不知有多少中亚奴隶在蒙古大军身后生产着这些东西。

    也如几十年前崛起的西夏党项人,当时辅佐李元昊的是汉人张元,好水川之战,主要出谋划策的也是张元,张元也是西夏的宰相。张元这个人,本是陕西的读书人,屡试不中,甚至考到殿试都被刷下来了,张元气愤不已,觉得自己才华甚高怀才不遇,一气之下跑到了西夏去,深受李元昊的重用,内政外事军事都是一把好手,自张元起,西夏重用了大量的汉人。

    打败了大宋之后,张元觉得他终于算是证明自己了,或者说自己那屡试不中怀才不遇的那口气终于出了,甚至还写了一首诗来嘲笑夏竦与韩琦: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大意就是说夏竦这个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不怎么样,韩琦也没有什么厉害的,整个好水川的宋军都被辇得到处跑,你们两位进士及第的大相公,还在那里说什么打仗带兵?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你们这两个朝廷重用的进士相公,比我张元一个落地秀才差得远了,当初我科举你们不要我,现在后悔了吗?后悔也晚了!

    张元的这种心情,其实也能理解,读了满腹诗书,却不受朝廷重用。朝廷用了韩琦这种进士及第,然后张元这个落第秀才把夏竦、韩琦打败了。这种感觉,只以个人感觉来说,那真的是十足解气。

    生产力,技术水平,手工业的积淀,教育水平,眼光见识,这些都是中原王朝最重要的倚仗。

    哪怕是到得宋朝这种武人如狗的时代,朝廷依旧能靠这些东西,抵御着辽夏金,还把蒙古挡了一百多年。

    这才是中原王朝真正的实力基础。

    这一切就体现在狄咏手中的那柄神臂弩中。从大汉远逐匈奴开始,技术的碾压就已经奠定,弩这种东西就是那时候大规模用于战场的,把匈奴骑射打成了狗。匈奴人的原始弓,甚至都射不穿汉军的甲胄。

    安喜城外的辽军,再还击了几轮不奏效之后,开始真正准备起了攻城之战。

    伐木,造梯。把所有的盾牌都聚集在一起。

    梯子是最简单的用具,造起来也简单。全军伐木造梯,用不了多久,上百具简易的长梯就立在了阵前。

    契丹人开始埋锅造饭,开战之前,不能吃得太饱,所有人匆匆饱腹,喝得几口水,鼓声已起,列阵冲城。

    城头上的狄咏再次大喊:“竖盾,竖盾!”

    鼓点开始紧密,已然是下午半晌,阳光开始变色,照在甲胄之上泛着黄光。

    辽军的脚步已起,箭雨已来。

    狄咏并不还击,躲在垛口之下,受着一波一波的箭雨。因为他知道,再过一会儿,待得辽军近前了,箭雨就会暂歇,那时候就是反击的时候了。

    生产力,技术水平,手工业的积淀,教育水平,眼光见识,这些都是中原王朝最重要的倚仗。

    哪怕是到得宋朝这种武人如狗的时代,朝廷依旧能靠这些东西,抵御着辽夏金,还把蒙古挡了一百多年。

    这才是中原王朝真正的实力基础。

    这一切就体现在狄咏手中的那柄神臂弩中。从大汉远逐匈奴开始,技术的碾压就已经奠定,弩这种东西就是那时候大规模用于战场的,把匈奴骑射打成了狗。匈奴人的原始弓,甚至都射不穿汉军的甲胄。

    安喜城外的辽军,再还击了几轮不奏效之后,开始真正准备起了攻城之战。

    伐木,造梯。把所有的盾牌都聚集在一起。

    梯子是最简单的用具,造起来也简单。全军伐木造梯,用不了多久,上百具简易的长梯就立在了阵前。

    契丹人开始埋锅造饭,开战之前,不能吃得太饱,所有人匆匆饱腹,喝得几口水,鼓声已起,列阵冲城。

    城头上的狄咏再次大喊:“竖盾,竖盾!”

    鼓点开始紧密,已然是下午半晌,阳光开始变色,照在甲胄之上泛着黄光。

    辽军的脚步已起,箭雨已来。

    狄咏并不还击,躲在垛口之下,受着一波一波的箭雨。因为他知道,再过一会儿,待得辽军近前了,箭雨就会暂歇,那时候就是反击的时候了。

    回到北宋当大佬

    回到北宋当大佬




第四百六十三章 登基称帝,大封文武
    惨烈的攻城战,哪怕安喜县城的城墙只有不到三丈高,依旧惨烈非常。

    两千多辽军,第一次上战场,爆发出了身为正规军的勇气,也带着对于乌合之众的蔑视,奋力攀爬着倚靠在城墙上的长梯。

    “砸!往下砸!”狄咏扯着嗓门子在喊。

    砖石房梁,倾泻而下。

    狄咏亲自拿起一根长木杆,一头的木头叉子抵住长梯,几个人帮着狄咏,奋力把面前的爬满人的长梯推出去。

    长梯往一侧倒塌,长梯上挂着五六个人,皆在空中挥舞着手脚大声呼喊着。

    骨骼断裂的脆响,人吃痛的嚎叫,伴随着喊杀之声,叫骂之声,响成一片!

    刚刚掀翻长梯的狄咏,又立马拿起一个木勺子走得几步,连连舀起一个铁锅之中煮沸的油脂,不断往城墙下泼洒而去。

    连连舀了大半锅之后,管不得城墙下的被热油淋身的嚎叫,狄咏抄起油锅下熊熊燃着的柴火便扔了下去。

    一片大火,轰然冲起,直冲城墙之上,把狄咏的眉毛都燎去了一半。

    在地上打滚的人,凄厉之声,如地狱恶鬼一般,随后有一股肉香扑鼻。

    这股肉香,就像炭烤羊肉,又像红烧猪蹄……没有丝毫差别,就是蛋白质受热发出来的香味。

    就是这股以往吃饭的时候求之不得的香味,此时却让人闻之欲呕。

    “砸,使劲砸,快点砸!”

    麻牛一边不断搬着砖石往下砸,一边用尽力气呼喊着。

    城下也有人在大喊:“上,爬上去,爬上去赏钱一百贯!”

    狄咏听得城下的呼喊,抄起神臂弓,在垛口抬头看了一眼,脚踩拉弓,搭箭就射!

    那催促着辽军爬墙之人,已然应声而倒,羽箭插在他的喉咙之上,他竟然还下意识伸手去拔箭矢,箭矢还真被他立马拔了出来,随后便是汩汩鲜血,不敢置信的眼神与抽搐的身体。

    小小的城池,正在经历着近一百年来的第一次战争。

    不知哪个辽军说了一句:“好生凶狠的贼人!”

    这句话语一出,有人停住了脚步看了说话的人一眼,然后就开始前后观望,踌躇不前了。

    眼前的这一幕惨烈,实在太过骇人,谁也不曾见过的骇人。

    人命,真的就这么不值钱,爬上长梯,跌落而下,然后被砖石反复砸中,就死了。

    还有那满身熊熊大火的人,哪怕穿着铁甲也好不奏效,惨叫之声,听得人刺耳挠心,浑身颤栗。

    打仗,真不是一个人该做的事情。

    这么打下去,别说两三千多人,一万人的命也能填进去。

    “叮叮叮叮叮叮……”

    鸣金之声大作,显然辽军主将也知道这么打下去不是个事,该是鸣金的时候了,这座小城,万余贼寇,这么爬墙是爬不上去的。

    得另想办法。

    比如诱敌出击,比如围城困死!

    反正城内的贼寇已经是瓮中之鳖,容得他们再从长计议。

    潮水一般涌上来的辽军,又如退潮而去,丢得许多尸首伤员满地都是。

    狄咏看着敌人退了,高举手臂大声呼喊:“辽狗败了,辽狗败了!”

    “军师威武,军师万岁!”

    “军师万岁!”

    ……

    胜利之后的呼喊,响彻云霄。

    麻牛也跟着大喊起来,却是喊着喊着,陡然又停下来了,他看着一旁高大帅气的狄咏,面色微微有些沉,转头又看向城头上激动的人群,心中也沉了下来。

    麻牛是这八千多人的头领,是他们的寨主,这一伙贼寇也被人称之为“麻匪”。

    但是,麻牛此时陡然觉得自己好像并非这些人的头领了,真正的头领是狄军师。

    好像所有人都在庆祝狄军师所取得的胜利,并没有人喊一句“寨主威武”之类的话语。

    这种感受,让麻牛生气了一些别样的滋味。

    “弟兄们,抓紧时间,接着拆房子,快,还要更多的砖石,更多的门板……”狄咏大喊着。

    “遵命!”

    “遵命,军师放心,小的们这就去。”

    狄咏,这场战争最亮眼的人,就在这城头之上,显然获得了所有人的敬重。

    “穿了甲胄的兄弟,都到我这里来集合。”狄咏又道。

    “小的这就去传令,让所有穿甲的兄弟都过来。军师稍等。”

    狄咏甚至都叫不出这个要去传令之人的名字,但是这人脸上带着的激动让狄咏生出了许多成就感。

    当一个主将,真的是一件挺好的事情。狄咏上过战阵,却还是第一次真正一个人指挥一场战争。

    狄咏陡然间对这场战争的结局有了一种好的预感,胜利似乎不远了。

    就在今夜,辽人必然以为城内的贼寇不敢出城。

    但是今夜,狄咏就要趁着军心可用,出城夜袭,决战。

    只待天色破晓,微微有了那么一点点亮光,所有人正是最困倦的时候,就是这场夜袭开始的时候。

    几百个身穿甲胄的贼寇,从东门摸出,钻进城外不远的矮林之中,慢慢摸向辽军的营帐。

    狄咏更是身先士卒,一人当先,只待回身说一句:“弟兄们,随我上。”

    辽人的哨位早早就发现了远处摸来的敌人,奋力喊出示警:“敌袭,敌袭!”

    狄咏奋力喊出了那一声:“弟兄们,随我上,此战必胜!”

    “必胜!”

    “必胜!”

    脚步如风。

    夜袭,并不是一定要偷袭睡着的敌人,只是为了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辽军并非真的懈怠,枕戈待旦,甲胄不脱,迷迷糊糊之中,奋力爬起,拿着自己的兵刃就出了营帐。

    没有了紧密的阵型,没有了统一的指挥,所有人各自为战,往夜袭的贼寇杀去。

    短兵相接,狄咏长枪无敌,瞬间连连挑翻几人。

    远处城头之上,麻牛早已在此观望,只等城外开战,麻牛立马大喊:“打起来了,打起来了,打开南门,所有人,都冲出去,都杀呀,敌人乱了,敌人乱了!”

    麻牛喊得有些乱,脚步也乱,下了城墙,拔刀就往外冲。

    无数贼寇蜂拥而出,往战场去支援。

    狄咏的夜袭,主要目的就是让敌人不能把紧密的阵型摆出来,一旦让这些辽国正规军集合起来摆出阵型,胜利的天平就会向辽军倾斜。

    所以,正面出击是不现实的,会给敌人足够的反应时间。先少数几百人出城夜袭,把辽军大乱,再全军出击蜂拥而上,定能奏效。

    果不其然,狄咏的谋划,果真奏效了。

    破晓的光线,能让人看到一个个人影攒动,却是又不能让人把任何东西看个真切。

    “辽狗败了,败了败了……”

    “辽狗不要逃……”

    “别跑……”

    其实还没有人跑,但是喊声却早已此起彼伏。

    “不要跑,投降不杀!”

    “后面的辽狗,有种别跑!”

    这一切都是狄咏早已计划好的,不论辽人跑没跑,所有人都得这么喊!

    然后,真的就有辽军开始转身拔腿就跑了。

    漫山遍野的贼寇,到处都是人影,前面看不清,后面看不清……

    一场乱战,打得乱成一团,却又暗含章法。

    狄咏,今日从白天到黑夜,如火中取栗一般,却就给他取到了。

    两千多辽军,白天在城头丢下了几百具尸体,夜晚逃得漫山遍野,还有人直接跪地求饶。

    主将不知身在何处,将旗也不知竖在了哪里。

    “辽狗败了!”

    “我们胜利了!”

    此时的喊声,成了真,辽军真的败了。

    狄咏把这一刻的喜悦藏在心中,开口四处大喊:“麻寨主,麻寨主……”

    喊得好一会,人山人海中的麻牛才有了回应:“军师,我在这呢。”

    两人相见,狄咏立马说道:“寨主,兵贵神速,你带一半人马速奔卢龙、望都与营州,一定要快速打下来,我带另外一半去打滦州与马城。”

    “军师,不先打扫一下战场吗?好多甲胄兵刃弓弩啊……”

    “先占城池,战场什么时候都能打扫。”

    “好好好,都听军师的。”

    “记得,每每打下一地,只要愿意随我们入伙的,来者不拒,都带上。把声势做得越大越好。”狄咏交代着,流贼匪寇,就得这么快速发展起来,哪怕是为了抢钱临时入伙的人,也要都带上。
1...188189190191192...2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