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猛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祝家大郎

    “道坚兄,何必还愁眉不展呢那文贼此番自己辞了官,岂不是正中下怀,道坚兄也算是目的达成。”孔子祥开口说道。

    甘奇摇了摇头,




第一百六十六章 尴尬的老师与学生
    甘奇是真注意了,巧儿成衣忽然也关门了,大小的彩坊也关门了,相扑场里的比赛也暂停了。连城内的宅子都不住人了,甘奇直接回了城外家中去住。

    要打要杀也好,栽赃陷害也罢,甘奇这就是准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撑住一些时日,必须让文彦博罢了官,如此,甘奇这清流正派的大名,才能在汴梁城竖立起来。要想真正当一个众人敬佩的清流正派,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连梨园春的戏也不唱了,不过这梨园春都是没有关门。梨园春戏院之外,日日都有人拿着笔纸来等候着,等候着甘奇讲课。

    甘奇忙着印刷报纸之事,倒也真准备开讲了。

    梨园春门口,贴着硕大的告示,什么时间准时开讲。告示一贴出,门口等候许久的学子们,立马激动得奔走相告。

    甘奇回到甘家村的这一日下午,苏轼苏辙兄弟二人便来拜见,这兄弟俩带着一脸的不爽而来。

    刚一见面落座,苏轼就埋怨道:“道坚,你着实害人不浅,那日你不救我也就罢了,你还往外推我,推得我是一身麻烦。”

    苏辙也埋怨道:“这回好,我兄弟二人算是给人盯上了,每日不厌其烦,出门都不敢出。”

    甘奇倒是没有多少坑了人的觉悟,笑道:“怎么我还说你兄弟俩中了进士之后,就失踪了呢,原道这几日都躲在家中不敢出门”

    苏轼见得甘奇还在笑,说道:“你还笑得出来,来日待得你中了进士,看我兄弟二人如何给你找媒人去。”

    甘奇笑着道:“好好好,一报还一报。”

    这算是解气了,苏辙的脸也板不住了,说道:“这几日未来寻道坚,也是杂事繁多,既有那些说亲媒人的纠缠,也有各处答谢的宴请,昨日家父还带着我们上门去谢了欧阳学士,实在是脱不开身。”

    甘奇也是能理解的,答谢倒是不假,其实也是跑关系,中进士才是开始,不多多在京城里跑上一跑,怎么能补个好官职呢一个不好,派到十万八千里外去做个知县判官的,那就不美了。

    甘奇便也笑道:“这几日也不见吴承渥那厮了。”

    苏轼答道:“吴承渥自然也是一样,四处答谢着,也不对,他倒不用如何四处答谢,当是他家夫人带着他到处走动去了。”

    苏辙也点点头说道:“嗯,我倒是听人说过几句,说吴承渥可能会补到国子监去,兴许就补到太学去了,听说门路都疏通好了。”

    “什么太学这厮到太学当官”甘奇有些诧异。

    苏轼笑道:“他到太学去给人讲经倒是合适,就是不知到时候是你叫他老师,还是他叫你老师,哈哈……”

    这还真是个为难的事情,是个笑话,苏轼大概是等着看笑话了。

    如果吴承渥真到太学当官了,直讲也好,博士也好,甘奇与吴承渥这个人就尴尬了,也不知讲课的是老师,还是听课的是老师。

    “太学的官他倒是当得,我的老师他却是当不得。”甘奇答道了一语。

    “到时候他若给你上课,你就坐到他后头去听讲,哈哈……”苏轼笑得开心不已,甘奇尴尬,他就没来由有点开心。

    玩笑话说完,苏辙忽然开口问道:“来时的路上听人说道坚兄要在梨园春开课授弟子”

    “弟子什么的,就不谈了,开课随便讲讲,也是被逼无奈,家中每日被人堵着也不是个事,总要应对一番。”甘奇答道,其实还有一个缘由甘奇没有说。如此开讲,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自己争取资本。

    长远的说,甘奇开这种大课,来个几百上千人,保不齐其中有几个争气的,以后入了官场,如何也当以学生之礼对甘奇,这就是以后的助力了。

    近的说,甘奇最近有些危险,教上几百上千个读书人,到时候万一有什么压力或者问题,这些人鼓噪起来,也闹上一闹,上千读书人在汴梁城闹起来,也不是玩笑,必然也是满城风雨,只要闹起来了,越热闹,甘奇就越安全。

    说大一点,这就是人心所向,就是甘奇的资本。这些人,往后在市井之中,在文人圈子里,也当是甘奇的铁杆粉丝,为甘奇冲锋陷阵,帮甘奇制造舆论。

    “也好,左右我兄弟俩无事,明日也一并去听听你讲课。”苏轼是凑热闹的心态,也想看看甘奇到底说些什么。

    甘奇点着头说道:“好,你兄弟二人



第一百六十七章 嘿,瞧把你能的
    开讲了,人山人海的梨园春,挤得满满当当,年纪小的,十二三岁,年纪大的三十出头,皆是在那科举路上削尖脑袋爬的人。?随?梦?.com

    在戏台后场的甘奇,吃着茶,倒也不急着上台。

    苏轼见得这场面,开口笑道:“道坚今日赚得多少钱啊”

    这句话倒是把甘奇问住了,甘奇反问一语:“什么赚钱”

    “什么赚钱人山人海的,每个人不得收个几百钱百十贯又到手了吧”苏轼是看透了甘奇。

    却是不想甘奇连连摆手:“读书人的事,怎么能收钱呢我这大门敞开着呢,只要挤得下,谁都能来听,若是这还收钱,当真枉读了圣贤。”

    甘奇不敢相信地看着甘奇,笑道:“呦……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吧你甘道坚不赚钱了奇事,奇事,古今第一奇事。”

    “我甘道坚是那样的人吗难道子瞻兄心中就是如此想我的”甘奇赚钱是要赚的,但苏轼是不知甘奇讲课之事所图甚大,压根就不是钱的事。

    “妇人的乳兜我都给你画了,你还跟我说这个”苏轼这个郁闷啊。

    “兄长,兄长,文雅一点,文雅一点。”苏辙听得“乳兜”二字,实在不美,出言提醒着。

    苏轼本就是那欢场浪荡人,开口一语:“与甘道坚,还谈文雅”

    “与我怎么就不能谈文雅”甘奇这是有点享受与苏轼斗嘴的乐趣了。

    “我与你一起,早已斯文扫地,还谈甚文雅不文雅的。”苏轼又斗了一句。

    倒是苏辙笑个不停,说道:“兄长莫不是又要割袍断义”

    苏轼略有尴尬:“嘿,你这小子莫不是个妇人家胳膊肘还往外拐了,你俩这是有奸情啊把你小子换个装扮嫁了甘道坚如何”

    苏辙见得惹火上身,连忙拱手笑道:“兄长恕罪,恕罪,道坚不为人子,道坚不为人子啊。”

    “我不为人子也罢。”甘奇是不准备吃亏的,既然都不为人子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转头从后场上台,抬手一抚。

    满场之人见得甘奇出来,正准备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见得甘奇抬手在压,立马鸦雀无声,要说读书人,就是这点好,尊师重道,若是看戏的客观,禁声就没有这么快了。

    待得一禁声,甘奇已然开口:“今日这课啊,一共讲三堂,今日我特地把两位好友请来了,一位苏轼苏子瞻,一位苏辙苏子由,他们两个先讲,我再讲。”

    说完甘奇转身对着后场的门招着手,说道:“子瞻兄,请吧,您大才,先请。”

    被坑的苏轼气急败坏,开口便道:“甘道坚,我是来听你讲课的,什么时候变成我要讲课了”

    便听场中一片齐刷刷的声响,有人已然大喜望外,作揖高喊:“原道是一甲头两名的苏家兄弟今日也要开讲,拜谢甘先生,拜谢两位苏先生。”

    “不在意师徒名分,不在意束脩之礼,不在意门第之见,甘先生与二位苏先生实乃读书人之楷模也,拜谢三位先生。”

    几人呼喊,立马满场拜谢之声此起彼伏,四处都是作揖的身形。

    台上甘奇又再作请:“苏先生,请吧!”

    苏轼走到门口,往外看了看,千八百人挤得到处都是,一个个满脸期待,不断作揖拜谢。

    这是逼驴上磨啊。

    还听那位甘先生贱兮兮笑道:“苏先生是怎么了莫不是又不愿讲了”

    苏轼气呼呼而来,从甘奇身边路过,脚步微微一停:“甘道坚,我要与你割袍断义。”

    一语说完,苏轼已然上得高台,与满场众人左右拱手。

    场中之人也都起身与苏轼回礼拜谢。

    甘奇又回了后场,听得苏辙学着苏轼模样笑道:“甘道坚,我要与你割袍断义,哈哈……”

    甘奇自也在笑。

     



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厮高俅,治国本质
    甘奇有一个疑问,直到今日才解开,那就是古人会集体鼓掌吗就是那种雷鸣般激烈的掌声,是不是只有后世才有

    今天甘奇见识到了,古人也是会激烈鼓掌的。苏轼一堂课讲了一个多时辰,掌声激烈,众人齐齐作揖拜谢。

    求知若渴,在这个时代是一种普遍现象,之所以这个时代的人会普遍性求知若渴,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获取知识的渠道实在太少,获取知识的难度也极高。

    读书,从书开始,就是一种奢侈,老师,也是一种奢侈,一个真正有水平的老师,那更是一般人接触不到从存在。而且读书,还是这个时代唯一获取社会主流知识的渠道。

    后世之人,其实再也不能懂得“求知若渴”的含义了,当获取知识变得容易了,绝大多数人,再也不会“渴”了,再也不把获取知识当成一种人生最重要的追求来看待了。

    苏轼收获了掌声,收获了众人的拜谢,有那么一瞬间,苏轼自己都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带着这种成就感,苏轼下到后场,忽然觉得心情大好,落座开口呼喊一语:“来人,上杯茶来。”

    一个在门外候着的小厮飞奔而入,开口问道:“主人要什么茶”

    “清茶。”苏轼答了一语,如今这泡清茶的饮茶之法是真流行起来了,连苏轼都开始喝清茶了。

    “主人稍待片刻。”小厮飞奔而出。

    甘奇看着奔出去的小厮,忽然多看了几眼,这个小厮只有**岁模样,今日跟着苏轼而来,在苏轼身边左右伺候,很是机灵,头前甘奇倒也没有在意这个小孩子,此时注意了几眼,便问:“子瞻兄,如何身边带着个小孩童伺候了”

    其实甘奇是觉得苏轼这么大一个人了,弄一个童工在身边伺候,多少有些不符合甘奇的思想。

    苏轼笑着答道:“这小厮是在路边买的,本是见他可怜,买回来之后养上一口饭,不至于教他活不大,未想这孩童极为聪慧,又讨人喜欢,便带在身边了,教一些启蒙文字,将来大了,能学文断字的,不想他将来考试做官,识了字也能寻一份不错的营生。”

    苏轼这是心善,这个时代的苦命人多的是,满大街都是,苏轼买了一个下人奴仆,还给教读书,倒也比绝大多数人心地善良得多。

    如此甘奇也就没有觉得这童工伺候苏轼有什么不合适了,随口问得一语:“这孩童唤个何名”

    “高俅。”苏轼随口一答。

    “高俅”甘奇微微有些惊讶,这尼玛,真是高俅

    高俅是何许人也《水浒传》里那个大名鼎鼎的反派人物,抢林聪媳妇的高衙内,就是他的养子。来日大宋朝的殿前司太尉,权力中心的顶尖官员。

    苏辙还答了一语:“嗯,是叫高俅这个名,小家伙机灵得紧。”

    甘奇回头想了想,似乎也想起来以前看过有人评论《水浒传》的一些杂文,高俅还真是苏轼身边的小厮出身,不仅读书不错,甚至还学了一手吹拉弹唱的技艺。

    这手吹管、拉弦、弹琴、唱曲的技艺,大概也是平时里伺候苏轼所用,高俅也深受苏轼喜欢,不然高俅后来也不可能脱离了小厮的身份,正儿八经得了官身。

    看来这高俅也是真倒霉,小厮出身,苏轼亲自带大的,在苏轼身边耳濡目染学了的诗文,努力混成了大宋朝顶级的官员,多么励志的故事,多么励志的人物。却被一本小说《水浒传》黑得不成样子。

    小高俅不得片刻匆匆而回,恭恭敬敬给苏轼奉茶,又老老实实站在苏轼身边等候吩咐。

    甘奇莫名有些可怜这个被黑得不成样子的历史人物,不免又多看了高俅几眼。

    苏轼见得甘奇连连去



第一百六十九章 还请道坚兄速速解惑
    在众人复杂的心情中,甘奇慢慢开口:“历朝历代,国以何弱诸位都是饱读经史之辈,想来这般问题,都有自己心中的一番见解。想来你们心中所想,也都不差。是兵祸是皇家不宁或又是乱臣贼子,又或是大灾大难。天怒人怨也罢,乱臣贼子也罢,外敌强横也罢,糜烂**也罢,历朝历代,终究是由盛转衰,最后没落瓦解。”

    苏轼点点头:“嗯,这倒是有道理,适才我还怕道坚会与人争论起来,如此几言,争论就避开了许多。”

    “甘兄倒是聪慧啊。”苏辙夸了一语。

    甘奇又道:“国弱之事,乃至亡国之事,刚才几言,便也都概括了。说来说去,都是危机使然,或是政事危机,或是权力危机,或是兵事危机。那么国之危机又该如何渡过呢一朝几百年,虽然最后国破家亡,但是几百年间,渡过的危机也不可胜数,方法有多种多样,史书之中,也是详尽非常,也不多赘述。今日我之言,归根结底,渡过危机之法,权力集中与钱粮财政。”

    “要说权力集中,其实就是众志成城之意,面对危机之人,当能让人众志成城,所有力量都往一处使,所有人都往一处努力,此为众志成城,便也是权力集中。钱粮就更简单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钱有粮,政事危机也好,兵事危机也好,钱粮便是不可或缺的。大灾之处,必起大乱,何以止乱钱粮是最简单的办法,有吃有喝,自然不乱。强敌寇边,大战将起,调度军队,打造器械,更是钱粮为首。诸位以为然否”甘奇问了一语。

    此时甘奇停顿了一片,看向在座之人。

    众志成城与权力集中,在这个时代,不就是忠君吗忠君,就是众志成城,这点甘奇说得不错,也就是圣贤之道。钱粮这一点,稍稍有一些新鲜,但也不是那么新颖前卫,道理也很简单,人为什么会造反除去秦苛政的年代,之后的,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灾难,土地颗粒无收了,不造反,不劫掠,怎么活下去也就是钱粮的问题了。

    打仗,那就更不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甚至不打仗,兵马能不能养好,能不能有练出强军,能不能有好的军械装备,钱粮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甘奇看着满场众人点头的模样,接着说道:“秦末战乱,汉初建之时,在籍人口约一千三万万左右,不过百多年时间,到得西汉末,在籍人口已然暴涨至六千万左右,国便生大乱。唐开国之时,在籍人口约两千五百万,到得一百多年后的天宝年间,在籍人口便暴涨到了约八千万不止,国又生安史大乱,大唐盛世一去不返,倾颓不止。为何历朝历代,初建之时,蒸蒸日上,文治武功,为何到得人口暴涨之时,理应国力更甚,缘何又大乱丛生,倾颓而去为何人口越多,反而乱象越多反而国力越弱危机越难渡过”
1...4647484950...2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