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陶陶穿越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蓑烟雨任
于是在老头的帮助下,傅嘉昱被抬上了骡车。老头看李陶陶一副身衰力竭的模样,也让她坐到了车上,自己则下车走路。李陶陶叹口气,倒是个好心的老头。回头望望傅嘉昱满脸苍白,虚弱无助的样子,又满腹酸楚。她握着他的手,在心底暗暗祈祷,“老天,请保佑他一定要醒过来啊。”
第一百零四章 医治
采药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虽粗布麻衣,但举止文雅,倒像是个读书人,一看就是个有故事的。他神情冰冷,完全无视李陶陶的哀求。
李陶陶有点无可奈何,怎么会有这么铁石心肠的人呢一般的医者,看到病人伤得如此之重,第一时间,都会主动出手医治。这人倒好,一脸冷漠,视若无睹。
她偷偷地拿出一只金手镯和一个金钗,递给采药人,“还请先生受累,救治我家郎君。这里只是一点定金,日后我夫妇脱困,必有重谢。”财帛动人心,采药人这才有了点反应,他伸手接过金钗手镯,问“你二人怎么如此狼狈”李陶陶镇定地回答“我们本来是走亲访友的,路遇乱兵,和护卫仆从失散了。我家郎君寡不敌众,这才受了伤。”
采药人冷冷地望着她,半晌不说话。李陶陶也知道自己的这番话漏洞颇多,仓促之下,她又能如何呢只好强自镇定,“先生如若相助,也算是结个善缘。这世间的人何止千千万万,但一辈子,能遇见的人也是可数的。相遇即是有缘,既然上天安排我们见到先生,说不定就是让您出手相助的意思呢您举手之劳,不仅救了我家郎君,或许也改变了您自己的命运呢”
采药人心念一动,这妇人,谈吐不凡,莫非真是贵人自己已经落魄到了极点,又左右无事,替她瞧瞧又如何他说“那好吧,我就替这位郎君医治一下,至于结果如何,我就不能保证了。”李陶陶大喜,她深深地行个大礼,“感谢先生高义,日后必定重谢。”
采药人和那老头把傅嘉昱抬进屋里,采药人立刻开始检查伤势。李陶陶送那老头出去,又偷偷拿出一个金戒指,委托他在村子里帮她买点鸡,鱼,米和盐之类的食物,最好再带两床被子。刚才她大致扫了一眼,采药人条件艰苦,除了一张床和一些炊具,其他什么都没有。现在已是深秋,傅嘉昱又是病人,可不能冻着。
她想了想,又说“还请大伯帮我保守秘密,不要告诉任何人我们的去处。日后我们回了家,定会好好报答您老。”老头满口答应,他只是善良,并不愚蠢。几十年的生活经历,哪里看不出一些蹊跷。这娘子一看就是贵人,虽然落了难,但也不是他们这些穷人能随便猜度的。而且这娘子出手大方,他也乐得装糊涂。“大娘子叫我老张就是。您放心,您要的东西我会连夜送来,有人问,我只说镇上有人要的。”
采药人姓万,还真是有点本事的。傅嘉昱伤势严重,双腿骨折,他先熟练地接好断骨,抹上膏药,然后用木板固定好。接下来便处理伤口,只见傅嘉昱身上,大大小小几十处,都没有一块好的地方。李陶陶心如刀绞,泪如雨下。
万先生却面无表情,娴熟地一一清理干净,又涂上他秘制的伤药,最后包扎起来。事后又亲自煎了药,交给李陶陶。李陶陶感激地对他点点头,道了声谢。然后一勺一勺地,艰难地给傅嘉昱喂下。整个过程中,他一直昏迷不醒。李陶陶揪着心,一直守在床前,到了半夜,又喂了一遍药。
万先生面恶心善,拿了一床被子,自去了放药材的房间,把床留给了傅嘉昱。天亮的时候,李陶陶终于支撑不住,迷迷糊糊中,睡了过去。突然地,她猛地惊醒,她的手好像在动。一整夜,她都是握着他的手的,那么,他终于醒了吗她抬眼望去,碰上一对关切的眸子,他果然醒了。她喜极而泣,眼泪夺眶而出,“二郎,二郎”
傅嘉昱声音嘶哑,“我们都还活着吗你还好吗可受伤了”都到了这个时候,他第一个想到的,仍然是她的安危。李陶陶无言以对,想到从前的自私行为,简直是羞愧到了极点。她含着眼泪,“是的,我们都活着。我没事,我好好的”
万先生在门口冷冷地说上一句,“醒了就好,不会死了。亏得你底子好,一般人受这么重的伤,根本挺不过来。”李陶陶非常感激,“谢谢先生,还多亏了您的妙手回春。”万先生冷哼一声,“你也不要高兴得太早,一时半会也好不了的。慢慢养着吧,你弄点好的给他,食补比吃药都好用。”说罢扬长而去。
万先生的无礼,李陶陶并不在意。她心花怒放,喜笑颜开,他不会死了,她们还有未来,她还有机会去弥补。
她欢欢喜喜地杀鸡做饭,先炖了鸡汤,然后用鸡汤熬米粥,再把鸡肉撕成一小块一小块,和米粥一起炖,最后放一点盐,美味又营养。鱼也是这么制作的,只是要小心地挑出每一根鱼刺。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好几天,李陶陶一边欣慰着傅嘉昱的恢复,一边又忧心军队会追过来。从万先生口中,她知道了她们所处的这个小村庄,仍然属于燕国的领地,只是已快到了边界,再往西边过去两个村庄,就是义武军的地盘了,应该就是前世的山西和河北交界的地方。
目前,义武军是独立的,不属于任何势力。那么,最安全的办法其实就是转到义武军的领地上去。往北和往东,还有大片的地盘是属于燕国的。往南倒是能遇上宋国的军队,但是封锁肯定严密。所以,只有往西,才是生路。
万先生把完脉,又检查了傅嘉昱的伤口和腿,然后一言不发。傅嘉昱望着他,平静地说“万先生,是我的腿有问题吧”万先生说“是的,恢复得并不好。我手上只有一些普通的草药,郎君这伤,我无能为力。”傅嘉昱苦笑道“我自己也感觉到了,这两条腿,好像没有了知觉,冷热疼痛都感觉不到。”万先生叹口气,“郎君只有尽早前往大城市,寻访名医良药,再耽误下去,恐怕会影响行走。”
李陶陶大惊失色,怎么可能!万万不可以!傅嘉昱可是千万人心目中的英雄!怎么可以不良于行!她急切地问道“万先生,他现在这个身体,能经受得住长途跋涉吗”“再养几天吧。你们打算去哪里”“先生可有什么好的建议”“幽州最近,不过宋**队已经兵临城下,不太安全”“往西呢”“西边,最近的就是代州了。那边有个药市,名医嘛,倒也有两个。”“那好,我们就去代州。”李陶陶很快就决定了下来。
傍晚,老张慌慌张张地来找李陶陶。原来他们村子里,下午来了几个兵士,打听有没有受伤的陌生人。好在村子里的人并不知情,都说没来过生人,兵士们例行搜查了一番,这才离去。老张远远地瞧着,飞快地躲开了。见兵士们走远,才赶来报信。到底还是找来了吗从谷底辐射周边的所有村镇,他们居然排查了这么多天,可见效率并不算高。难道是被什么事情牵制住了
李陶陶镇定地说“张大伯,你把那辆骡车卖给我可好”老张面露难色,“娘子,骡车不是我的,是村里的。”“我出高价。只是麻烦您明天到镇上重买一辆,旧车换新车,村里人肯定没意见,您老还可以赚两个跑路费。”老张有点心动了,穷人嘛,都贪点小便宜。李陶陶拿出一个金手镯,“您老看看,这个够不够。我们现在落难,手头实在不方便,对不起您了。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补偿。”
这个大金镯子,买他的破车,那是绰绰有余。老张情不自禁地点了头。李陶陶说“那就麻烦您老,连夜把车赶过来好不好我急用。”老张高高兴兴地回去赶车,来回几十里路算什么,他这两天赚的钱,比辛辛苦苦一年到头的都要多。
李陶陶回头就把这些情况说给了傅嘉昱。他沉思一下,“我们动静闹得这么大,老方肯定已探清所有情况,无非就是两种,我们死了,或者失踪。无论哪种情况,他都要玩命地攻下幽州,事情才有转机。我想,幽州战役,已经打响。”他说的老方,就是一直追随他们父子的老将军方盛武,也是三娘傅婉清的婆家。
李陶陶说“不管怎样,攻下幽州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成功的,我们还是先去代州看病吧。唉,本想让你多养两天的,你这身体还很虚弱。但这里是燕国的地盘,他们很快就会找来,实在太危险”傅嘉昱说“我没事,我撑得住,只是辛苦你了”李陶陶嫣然一笑,“我不觉得辛苦,为你做任何事,我都是欢喜的。”
李陶陶连夜准备干粮。她把所有的米都蒸熟了,做成饭团。面粉调成糊状,做成煎饼。还剩半只鸡,她把肉都剔了下来,切成颗粒状,和豆角一起,炒了一大盘。好在现在天气凉了,食物可以保存好几天。
她来到万先生屋里,敲敲门,“先生在吗”万先生打开房门,静静地看着她。她说“我看先生也不是这里的人,而且也没有什么牵绊,不如和我们一起前往代州吧”她诚恳地说“我家郎君现在的病情,一路上还需要医师的治疗和照顾。当然,我现在并没有能力来报答先生,而且还要委屈先生,跟我们吃苦受累。但如果你能同意,这个恩情我们夫妇铭刻于心。未来,必定报以十倍百倍的酬谢。先生你看,要不要赌一下”
万先生沉思着,他一生潦倒,从未曾有过什么机会。年轻时读书,多年未果,遂转行学医。略有小成之后,阴差阳错又医死了人,连家乡都不能待了,只好四处流浪,到处漂泊。还有谁比他更惨的吗
老张来的时候,他也偷听到了他们的谈话,难道这郎君,竟是宋国的大人物赌了吧,这好歹是个机会,再差还能差到哪里去
他点点头,“什么时候出发我还要准备一些药材。”李陶陶大喜,“明天一早就走。”
第一百零五章 家长里短
千难万险,一行三人终于到了代州。虽然路途并不遥远,但骡车只能载傅嘉昱,李陶陶和万先生全靠步行。一天下来,精疲力尽不说,路程还并未行多远,这也太耽误时间了。所以到了下一个村子,李陶陶狠狠心,又买了一头骡子代步。这样两头骡子交换着使用,省了不少气力,行程果然快不少。
“千金堂”是代州最大的医馆,李陶陶一路问询,很容易就找到了。医馆中有位周医师,最擅长骨科,他仔细检查之后,说“郎君这腿伤,很不好说啊。”李陶陶心一紧,“先生请直言,但说无妨。”“最开始那位医师处理得不错,断骨接得很好,只是药效似乎不佳。当然,郎君这伤势很重,一般的药物的确效果不大。我们‘千金堂’倒是有个方子,只是价格不菲,而且要长期使用。娘子可要考虑清楚了,能否负担得起”
李陶陶松了口气,只要能治好就行,钱嘛,总能想到办法。“还请先生尽快开始治疗,钱的问题不用考虑。”“那行。还有一个情况就是,郎君这腿伤,有可能还伤到了内里,要想痊愈,可能需要很长时间。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娘子还需要多多配合。”“没问题,先生请尽量讲详细了,只要对恢复腿伤有好处的,我都能做到。”
钱不多了,香囊里也没剩几件首饰了。李陶陶非常后悔,当初离开幽州皇宫的时候,为什么不把所有的首饰全都带上既然治疗周期长,就必须要找个地方安顿下来。李陶陶通过牙行,在“千金堂”附近租了两间房,价格倒是不贵,只是环境实在太复杂。这是一个大杂院,里面住了好几户人家,都是外地人。
李陶陶叹口气,先这样吧,一来没钱了,二来这里离“千金堂”近,周医师来复个诊,换个药什么的,也不会嫌弃太麻烦。又重新买了些被褥炊具等生活用品,换洗的衣物也买了三套。钱包更瘪了,李陶陶暗暗皱眉。好在委托牙行卖了骡车和骡子,又得了一些银子。虽然暂时安顿了下来,但以后的医疗费用非常昂贵,所以呢,当务之急,就是赚钱。
第二天,李陶陶把租住的地方,仔仔细细地打扫了一遍,该扔的扔,该买的买。虽然是临时住所,也要尽量弄干净了不是然后烧水给傅嘉昱洗了个头,因他身上伤痕累累,伤口还未完全愈合,就只简单地给他擦拭干净,把里里外外都换了新衣。她仔细端详之后,满意地点点头,“嗯,我家二郎就是帅。”
傅嘉昱一阵感慨,都到了这样窘困的地步,还能保持如此乐观心态的人,全天下除了他的陶陶,再也找不到第二人了。看看这住的地方,再怎么打扫,也简陋得像个狗窝。记得在庐州初见她的时候,就惊讶她的会享受,卧具,桌椅,无不精致舒适。他心情复杂地说“让你受苦了”
她甜蜜地一笑,“不苦啊,只要和你在一起,哪里都是天堂。”他的心,突然就暖暖的,笑意止不住地在脸上荡漾开来。就是从此再也站不起来,这一刻,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但是有些现实问题,还不得不讨论。“只是现在这个形式,我们跟哪个方面都联系不上,治病又要花上一大笔钱”“这些事你就不要操心了,不是还有我吗你忘了我是谁了赚钱养家嘛,小事一桩。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安安心心养伤,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第三天,李陶陶把傅嘉昱委托给万先生照顾,自己却开始四处闲逛,寻找商机。代州是个州府,下辖五个县,现在属于义武军的地盘。在这乱世,义武军一枝独秀,既不攀附任何势力,旁人也轻易奈何不了它。义武军节度使依旧打着大唐的旗帜,坚守着大唐的最后一块领土。
代州地处现在的山西最北方,经济还是比较繁荣的,南来北往的商旅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更是起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李陶陶闲逛了一天,收获不大。她所能想到的生意,都是细水长流的,需要全副精力投入的事。而她现在的重中之重,是要照顾好傅嘉昱的身体,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打理生意而且这代州,人生地不熟的,就是想要找个合伙的人,也是不太现实的。
她也四处打探了,这里毕竟太靠近草原,不是经济中心,并没有“宏昌书铺”的分店。她自己的首饰店,也只开在最繁华的几个中心城市。所以,想要借点力,看来也是不可能的了。她叹口气,再看看吧,办法总会有的。
院子里,连李陶陶她们,一共住了四户人家。东边是小夫妻俩,男的在一家酒楼做伙计。南边住了两户,其中一户是一家四口,男主人姓郑,四十多岁,在一家车马行赶车。他家娘子姓卢,是个勤力的,每天早上带着女儿和儿子摆摊卖早点,包子馒头稀饭什么的,虽然辛苦,生意倒还不错。
另一户人家,就不好相处了。夫妻俩带个儿子,年岁和李陶陶相仿。他家开个杂货铺,虽然铺子是租的,住的房子也是租的,但并不妨碍他们的优越感。这夫妻俩怎么说呢,典型的市井小民,爱占小便宜,吃不得一点亏。他们自我感觉是成功人士,不大看得起其他租户。
晚上,李陶陶就和那老板娘蔡娘子起了点摩擦。“李娘子啊,你家这样天天熬药,搞得我们吃饭都没了胃口。”“不好意思啊,实在抱歉。我们也不愿意的,哪家还没个事儿呢还请多多包涵。”“这话说的,我怎么包涵都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了。我听说啊,你家郎君这一时半会根本好不了,这样长期下去,可不行。”
说实话,平常她无理取闹,李陶陶都是让着她的,懒得跟她计较。但今天她说这话,可触到了她的逆鳞。敢说傅嘉昱好不了她一听就来了气。“这的确不行。蔡娘子好歹是个开店的掌柜,怎么能和我们混住在一起,这不是失了身份吗我就奇怪了,像你这样有身家的,要想住得清静,怎么不到外面买处院子你看看这个环境,要住在这里,大家只能互相忍受和迁就了。”
蔡娘子哑口无言,李陶陶拎了热水,转身进了屋。傅嘉昱每天都要用药材泡脚,然后还要按摩足底的穴位。最开始是万先生在帮他按摩,后来李陶陶就自己学会了,接下了这个工作。到了代州不久,万先生就开始重操旧业,每天都出去挖草药。这让李陶陶非常惭愧,是她没有能力,养不活他们。
这万先生也是个怪人,最开始认识他的时候,他冷酷无情,只是爱财。没想到她居然说动了他,一起来到代州。也幸亏一路上有他照料,傅嘉昱才稳住了病情。到了代州之后,看她经济窘迫,他也不抱怨,开始自谋生路,自食其力。李陶陶有点看不懂了,他不是应该问她要了银子,然后扭头就走的吗
屋里,傅嘉昱闷闷地说“有人欺负你了”李陶陶毫不在意,“这种人,懒得理她。”傅嘉昱轻叹一声,想他傅二郎,英勇无敌,威名赫赫,权倾天下,居然也有被欺负到不能还手的时候李陶陶亲了亲他,笑道“咱们这算不算虎落平阳,龙困浅滩呢日后和孙子们说起来,也是一种乐趣嘛。”
唉,这样的陶陶,善解人意,乐观开朗,他怎么能不喜欢呢突然地,他也不再纠结,再大的困难,只要有她在身边,他都无所畏惧。所有的难关,他们最终,都能趟过去
早上,李陶陶到井边打水,那小伙计张三郎正在打水。小伙子很有礼貌,“李娘子,我帮你打吧。”“好呀,谢谢你。”李陶陶想到他的身份,不禁多问了几句,“你们酒楼的生意还好吧”“一般吧。这代州城,酒楼不少,我们掌柜的又没有什么特别的菜式,能好到哪儿去”“那可有炒菜”“炒菜啊,只是听说过,不过我们酒楼哪里会有整个代州都是没有的,听说只有长安,洛阳,扬州这样的大城市才有吧”
李陶陶大喜,“那代州可有菜籽油”“有啊,普通老百姓没有猪油牛油羊油的时候,就是用菜油煮菜的。不过酒楼是不用的。”李陶陶顿时有了主意,“你们掌柜的一般什么时间在店里”“只要是吃饭的时间,他都在。”“是中午比较忙,还是晚上”“晚上的人多一些。”张三郎真是个好小伙,简直是有问必答。
他问“娘子是有什么事吗”李陶陶笑眯眯地,“有个生意,想跟你们掌柜的谈一谈。对了,掌柜姓什么怎么称呼他”“我们都喊他陈掌柜。”
第一百零六章 赚钱
当天中午,李陶陶就去了张三郎工作的酒楼“高升楼”。酒楼生意果然不好,楼上楼下只有一桌客人。陈掌柜无精打采地拨着算盘,越算脸色越难看。
李陶陶走到了跟前,陈掌柜才发现来了客人,他强打精神招呼着。李陶陶微笑着,“陈掌柜你好。我要点几个菜,不过我想自己亲手做,你看可以吗”陈掌柜有点没听懂,“大娘子这是什么意思”李陶陶坦率地说“其实我点菜倒在其次,主要是想给你推荐几个炒菜。如果你尝了,觉得可以,我们再往下谈。如果你不认可,那么这几个菜,我付钱带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