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丫鬟守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墨染白苏
不过能在太子跟前挂个名其实也不错,目前看来太子还是挺知人善任的。
于是笑着道:“公子放心,我明白。”
凌郁枫笑意加深,“那还要劳烦你把图纸和方法整理出来一份,我誊抄过后交给太子。”
苏夏点头应下便回去整理,只是在整理的时候想到了火炕,凭白的在房间里多出来一堵墙有些家里恐怕会不方便,那不如把火墙放倒做成炕?
想想觉得可行,只是盘炕所需要的土坯块头更大一些,就把火墙的土坯链接到一起固定住,做成同样大小的土块即可,这个就需要提前丈量好尺寸了,否则容易合不到一起。
所以她在写完火墙的方法之后,发散了一下就把火炕的也给写了出来,具体可行不可行还有待验证,标注清楚之后,剩下的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她写好就交给了凌郁枫,他拿起来一看动作顿了一下,苏夏眨眨眼,“怎么了?”
凌郁枫看着那纸上用炭条写出来的字迹,看着倒也清秀,可是这缺胳膊少腿的,都是些什么字啊?
不想伤害到她,便有些迟疑的问道:“你这是自己发明的字?”
苏夏刚想说怎么可能的时候,一想,心下一个咯噔,表情有些囧,她忘记了,现在用的是繁体字,而她一时没注意就写了简体字,可不就是缺胳膊少腿的。
为了掩饰自己的窘境,她笑着打哈哈,“我写不好。”说着把纸拿过来,“要不,我来说,您记。”说着就殷勤的帮忙研墨。
凌郁枫看着她有些无奈,不过眼却带上了几分笑意,“下次跟着我一起练字,我教你。”用炭条写字也太不讲究了,看不出风骨不说,竟还偷懒少写几笔。
苏夏有些为难,“我不会……”她没撒谎,确实不会写毛笔字来着。
凌郁枫已经铺好了白纸用纸镇压着,挽起袖子开始准备书写,闻言头也没抬的道:“所以我教你。”
苏夏一想也确实应该练习一下,便点了头,“那多谢公子,我一定努力学!”
凌郁枫见她态度端正,便满意的点点头,然后道:“好了,你说吧。”
两人一人说一人记,很便整理出来,凌郁枫发觉又多了一个火炕的时候顿时来了兴趣,“不若叫他们在府盘一个试试?”
苏夏点头,“好啊,那样您休息的时候就不用担心腿着凉了。”不过,“我也不确定要怎么做,还是要让他们试验一下。”
凌郁枫笑着安抚,“无事,左右不耽搁什么,能够成功不是更好?”
苏夏一脸开心的点头,巧笑顾盼,眉眼生动,凌郁枫忍不住心一动,不过到底没有唐突举动,而是转身吩咐一声叫人把图纸给太子送去。
第78章
第七八章
太子收到图纸之后立刻吩咐叫人在西平推广,早一日让百姓用上,便让百姓少遭罪,指不定还能减少死亡人数,而另一边则是亲自写一封折子派人马加鞭送往京城,随行的还有王柱和徐清两名技术人员。
王柱和徐清一个稳重一个精明,两人技术也算是最好的,相互配合着定能够传达清楚,太子再是放心不过。
两人再是没想到自己竟还有这般造化,俱都激动不已,想到这些都是将军带给他们的,因此对凌郁枫也是感激涕零。
而夏生和郭浩一个太年轻,一个太老实忠厚,便留下来教西平关的人们砌火墙,他们心虽然也羡慕王柱和徐清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可羡慕却不嫉妒,在军营与人打交道他们倒是应付的来,可是到了京城却不一定懂得周旋。
因此两人也随着众人一同去向王柱和徐清道贺,还跟着开玩笑见到大世面记得回来讲与他们听,一时间气氛倒是十分融洽。
凌郁枫把两人叫过去叮嘱了几句,“到了京城也不必怕,你们是太子派过去的技术人员,相信大家都不会为难于你们,不过若是遇上什么难事,大可以到永安侯府寻求帮助,回头我给你们一个信物,见到信物他们自会帮忙。”
两人接过岳林递过去的玉牌,俱都感激的道谢,凌郁枫话锋一转接着提醒道:“你们过去是去传授技术和经验,认真做活,旁人礼遇于你们,切记莫要忘了本心迷失自己,京城不比西平关,没你们想的那么简单。”
两人都不是毛头小子,活了这么一把年纪,经历过的事情也不少,自是明白其道理,再次感谢将军提醒之后方才收拾行囊离开。
昭和帝得到西平关大捷的消息之后便发旨让太子一行人班师回朝,路上若是不耽搁的话还能赶上回京过年。
不管是出于对太子的担心也好,忌惮也罢,太子势必要在年前离开西平关,而且他也担心京城的皇后和太子妃,尤其是在太子妃还怀有身孕的情况下。
太子要回京,与他一同前来的凌郁枫按理说也要跟随,只是凌郁枫现在治疗的关键阶段,且天寒地冻的赶路到底对伤情不利。
本来都要上折子陈情以“冬日严寒,腿疾复发,不宜赶路”请求让他的行程推迟到年后开春,如今又加上一个火墙火炕的技术是凌郁枫所拥有,更是多了一层留下来的理由。
凌郁枫留下来养伤,顺便推广火墙火炕,太子带人回京复命,昭和帝在听到这个理由之后没多思索便答应下来,凌郁枫身体如何他心明白,且他自会派心腹接替太子前往西平处理战后事宜,相当于是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加之军权不在手,即使让他留在西平也什么都做不了,而且还能留下一个怜惜臣子的美名,毕竟凌郁枫自从受伤之后便畏寒,硬是叫他寒冬腊月赶路,多少有些不近人情。
等到太子送回去的图纸和随行人员抵达京城,昭和帝见到图纸并询问过效果之后,立刻心大喜,这个东西到了他的手推广出去,百姓记得的便是他的好,自古以来的明君所求的不过是百姓安居乐业,温饱不愁。
说的再多,都没有真正到手的实惠管用,每年的冬季熬不过去的老人孩子,甚至是一些身体虚弱之人何其多,有了这个不费柴不费炭的取暖措施,不说全部,最起码也能保住一部分人吧。
他立刻往西平送来一道旨意,明确要求大力推广以确保西平的百姓冬季都能用得上火墙取暖,旨意一下便是皇上怜惜百姓,不忍百姓冬季忍受寒冬之苦特意寻来这个法子造福广大子民。
凌郁枫也不在意究竟是打着谁的名头,知道自己能够留下来即可,送走太子迎来一个王监军王大人,王大人乃寒门出身,科举之后昭和帝亲自提拔上来的官员,一心忠诚于昭和帝,派他来昭和帝最是放心。
王大人是个固执到执拗的年人,认定了便一头扎进去,不撞南墙不回头,想要收买他却是千难万难,也幸亏昭和帝愿意用他,否则这样的性子在官场上还真难混出头。
他自己兴许也明白自己的性子,因此对于皇上对他的提拔之恩便格外感激,无以为报便默默下定决心誓死追随,绝不辜负皇上的恩典。
昭和帝派人来西平的主要目的是让人看着凌郁枫不要搞事,又不是当真想要置西平于不顾,所以派他来是再合适不过了。
王大人除了固执一些,又特别忠心之外,倒是个好官,一心为百姓着想,所以来到西平之后便兢兢业业的处理事务,在得知要对西平的百姓推广火墙火炕的时候,更是亲自带头来到农家查看情况。
有他带领,又对他的人品比较信得过,凌郁枫乐得清闲,便留在府好生养伤。
倒是苏夏少了两个小伙伴最近情绪有些低落,与安兰和素玉相处了这些时日一直都挺融洽,就算是她们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总也有聚到一起说话的时候,也从彼此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本就是一起来的,天生就带上几分亲近,此时她们跟着队伍离开了,而她却留了下来,心到底有些不舍,临行前苏夏去为她们送行,还在还准备干粮的时候特意把方便面制作方法告诉她们。
让她们帮忙捎了些这边的特产,还买了些这边的棉花打包好让她们帮忙带给家人,本来想着要不要写一封信,可是每次提起笔脑袋一片空白,终究还是不知该如何下笔,最后到底是没写出来,干脆口头带句话,告诉家人她很好便罢了。
古代丫鬟守则 第98节
安兰笑着应下,答应一定带到,见她露出不舍还安慰她,“待你们回京之后咱们总有机会再遇上。”素玉也跟着安慰了几句,最后说了些祝福的话语便分别了。
凌郁枫不动声色的看着她,什么安慰的话语都没说,倒是拉着她开始识字练字,别的事情都有简玉珩等人操持,除了每日接受治疗,他便闲了下来。
房间里又是火墙又是火炕的,烧的温暖如春,屋子里又在花盆里养了花种了菜,一片生机盎然,身处这样的环境,又看着外面那灿烂的阳光,总是叫人忘记现在是冬天,有种时间错乱的感觉。
解决了冬日的寒冷问题,人也有了精神做别的,每日闲来作画下棋弹琴,各种不干正事儿,顺便拉着苏夏读书习字,王大人虽然心同情他的遭遇,不过看着他这般不作为在感到惋惜的同时也疏了一口气。
其实城里的点心铺子和火锅店早已经开业,只不过这些都没用凌郁枫操心,简玉珩直接找人全权负责,只需每月送一次账册便可,店里的活计跑堂甚至大厨都有他们的人,也不用担心会失去掌控。
对于这两个铺子苏夏还是比较上心的,毕竟有自己一成利呢,所以在开张之前她便亲自去看过店铺,指点了一下按照后世的一些摆设装修布置,她只需要动动嘴,那些人便能做出她想要的效果来,最后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
提前印了不少宣传单,找到城里的小乞丐帮忙传播,店铺没开就已经有了名气,许多人都知道城里要新开一家点心铺子和火锅店都叫凌记,听说是一家的,开业那天的时候大酬宾,点心买一送一,火锅店打五折。
点心铺子和火锅店挨着,同一天开业,吃完了火锅还能顺便去带上几份点心回家,且买了凌记点心的人到火锅店消费享有优先安排座位福利,同样的在凌记火锅店消费的顾客到点心铺子购买点心,也享有优先权,只需凭借消费清单即可。
一通宣传下来,顿时便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尤其听说还有买有赠的,火锅半价,顿时觉得这样的便宜不去占像是亏了很多似的,所以开业那天生意异常火爆,把大家都兴奋坏了。
接下来的几天虽然不比第一天,但由于店铺装修新颖,里面的品种新鲜,味道好,再加上宣传到位,还定期推新,店里生意一直不错。
生意好=能挣钱=分红多=金库充实=距离赎身又进一步,苏夏不停的在心划等号,看到了希望顿时眉开眼笑,连学习都充满了干劲。
凌郁枫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把店铺的情况以及后续的宣传手段记下来之后,直接随着家书一起送到京城永安侯府,虽不是说要照搬这个模式,到底比较新鲜,而旭阳喜欢做生意,到他手该是能发挥作用。
王大人与京城的通信有专门的特殊通道,每隔一段时间便把凌郁枫的情况汇报给昭和帝知道,凌郁枫整日就在府,慕云鹤也一直住在隔壁,每天都在一处,所以即使治疗也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怀疑。
他能够写的也就是一些生活日常,着实没什么值得关注,昭和帝接到信件之后也就是图个放心。
不过看过最近这一次的书信,他下朝之后就忍不住询问太子,“听说少卿身边有个红袖添香的美貌丫鬟,此事当真?”
第79章
第七九章
昭和帝的话直接把太子问的一愣,再是没有想到父皇竟是想到这里,不由得有些诧异,他确定他还在西平之时少卿与他身边的那个丫鬟并不是外界所想那种关系,只是那个丫头长的美倒是真的。
难道就最近的时间就收了房?想想也不是不可能,都是人之常情,他也不会觉得如何,只是还不确定的事情他也不会乱说,只是笑着回道:“少卿身边是带了一个丫鬟。”
昭和帝便露出心照不宣的微笑出来,“朕倒是好那丫鬟有何出之处,竟是得了少卿的眼。”
太子笑而不语,别人房里的事情他如何好评价,只是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情,“说起来儿臣还要感激少卿身边的那个丫鬟。”
昭和帝诧异的看向他,“哦,此话怎讲?”
太子端正了态度说道:“父皇可曾记得儿臣当时怀疑府姐妹花残害儿臣子嗣之事?”
这如何不记得?皇后和太子妃找到他哭诉委屈,求他为她们做主,悲伤之情闻者伤心见者落泪,昭和帝何时见到皇后有过这般无助之时?顿时心下就是一软。
且此事还牵扯到皇家子嗣方面,非同小可,若是叫那幕后之人得逞,后果不堪设想,昭和帝想到此人心性之隐忍歹毒便忍不住后怕,不动声色的隐藏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毁掉太子的子嗣,目的为何不言而喻。
这可是太子和太子妃期盼了几年的孩子,要是真出了事情,不敢想象两人会遭受到多大的打击。
最为关键的是审讯那对姐妹花却无论使出什么手段硬是撬不开她们的嘴巴,也不知幕后之人是如何做到叫她们这般忠心耿耿的,宁死不屈。
宫里的审讯手段连铁血汉子都承受不住,可是她们硬是挺住了,什么都不肯说,折磨的不成人形也还是一言不发。
可是那对姐妹花是榕城城主府出来的,而榕城城主的靠山则是瑞王一派的官员,这事无论如何看都与瑞王和安妃脱不开干系,偏偏没有直接证据指证他们。
昭和帝倒也不是为安妃和瑞王开脱,只是此事干系重大,他也不得不慎重。
太子今日提及那对姐妹花让昭和帝有些不解,“与她们有何关联?”
太子回道:“那对姐妹花的事情便是少卿身边的丫鬟无意间听来的,只不过她只是与少卿提及了一下,好双胞胎姐妹花是什么模样,少卿留意了一下之后想到儿臣府的慧心和慧颖,这才提醒儿臣知道。”
说到这里还忍不住后怕,“儿臣当时也根本不信,毕竟慧心慧颖当时救过儿臣的命,儿臣与太子妃一向对她们心存感激,她们在东宫地位超然,儿臣是再想不多她们会是别人安插到儿臣身边的钉子。”
停顿了一下语气变成了庆幸,“父皇也知道儿臣与太子妃成亲几年一直都没有子嗣,盼了这许久好容易盼来一个,儿臣与太子妃都十分重视这个孩子,若是这个孩子出了意外,儿臣都不敢想象,因此即使不信,儿臣也还是写信叫太子妃注意一下。”
“之前我们一直对她们都不曾设防,她们要是想要动手,以有心算无心,即使东宫有经验之人无数,可也不敢保证万无一失,她们得手的可能性极大,儿臣也是赌不起才叫太子妃小心。”
说到这里叹息一声,颇有些难过的道:“儿臣也是没想到她们竟真的是要害儿臣的孩子,幸亏儿臣提醒及时,太子妃谨慎,否则…….”他没有说下去,不过却苦笑着摇摇头。
昭和帝此时表情也不太好,同时心倒是对太子多了几分怜惜,因为慧心慧颖曾经救过太子,太子对她们如何他也是看在眼里,相处了这么多年的人,一转眼背叛了自己,不应该说从她们接近他开始就是预谋,心情可想而知。
想到这里便安慰道:“你也莫要为了那等心存不良之人伤心,如今无事便是万幸。”
太子点点头,收起脸上的伤心,接着道:“那丫头虽说是无心之举,可也算是儿臣与太子妃的恩人,儿臣与太子妃对她到底存了感激。”
昭和帝微微颔首,太子一向重情,从他对待慧心慧颖那毒妇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如今凌郁枫身边的那个丫鬟无意间救了他们的孩儿,心感念也在情理之。
想到这里便赞了一句,“倒是个有心的丫头。”
太子点头赞同,笑着道:“少卿生活起居都交由她打理,很是用心。”
昭和帝闻言便笑笑,太子也不再多言,转而说起了西平关之事,临近年关倒是忙碌起来,且太子也不放心太子妃,说完便告退离开。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儿,没过几天京城不少官员家都知道了一件事,那便是永安侯府大公子身边有个聪慧美貌的丫鬟,服侍着大公子的生活起居,十分用心!
因为牵扯到皇家子嗣问题,具体事件没提,就这么暧昧又模糊的几句话,给众人留足了想象的空间。
这话也不知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亦不知出自何人之口,仿佛一夜之间大家就都知道了,沈氏自然也不例外。
旁人听到兴许还会怀疑一下这话的真假,可是沈氏却是知道凌郁枫身边带着苏夏的,几乎是一下子就信了七七八八,只是这传话之人绝对不安好心,听听这话说的都是什么?
大家族里面给儿子安排通房的也不在少数,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只要不做的太过分谁也不会计较这些个,但是牵扯到红袖添香之类的传言,那可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
接亲是为了结两姓之好,自然希望儿女满意,生活方才和顺不是,若是成亲之前屋子里就搁了那么一个厉害角色,谁家还愿意把女儿往这边嫁啊?
古代丫鬟守则 第99节
人家千娇万宠的女儿,凭什么到了你这里就要面临这般难堪的境遇,到时候还不知要吃多少亏呢,男人是喜新厌旧,可也有那对自己第一个女人念念不忘的情结,说到底前头的总占了先字,若是再有心机一些,后来的可不就要吃亏。
所以若是枫儿传出这样的名声出来,那到时候哪家还愿意把女儿嫁过来啊?本来因为枫儿双腿不良于行于婚事上就有些犯难,再加上这事儿,岂不是难上加难?
沈氏愁坏了,真想叫凌郁枫赶紧回京,把苏夏打发的远远,免得坏了儿子名声。
可是心也明白,这样的天气赶路对他身体不利,到底还存着理智,若不是因为年关将近,她都想立刻派人过去对苏夏敲打一番。
派她过去是叫她伺候枫儿,也存着收房的心,可也只是一个通房而已,现在这闹的人人皆知,成何体统?
就知道那个丫头是在她面前装巧卖乖,倚仗自己有几分姿色就开始不安分,是不是觉得离得京城远了她管不了便把心给养大了?
这些话她与别人没法说,就与自己屋子里的冯妈妈和魏妈妈说,她们便劝沈氏说大公子不是那样的人,叫她放心。
这事传播的太,悄无声息的就让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明显有认为的痕迹,夫人也是关心则乱,此时也想不到这里去,一心埋怨苏夏。
可是这话她们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夫人之前对苏夏印象就不好,提出让大公子收房也是无奈之举,心也没多少喜欢,现在有一点苗头可不就觉得是苏夏的错。
沈氏哪里放的下心,儿子名声都被那个丫头给毁了,叫她如何放心?
拉着沈蓝双就是抱怨,“那个丫头果然不是个安分的,你之前就说她与他们村子里的秀才有牵扯,我当时就觉得她不好,可是枫儿却硬是要带上她,我给安排过去的一个不收,如今好了,传成这个样子!”
被凌旭阳治了几次之后,沈蓝双即使心再多担心抱怨也是不敢乱说了,府到处都有凌旭阳的眼线,她必须得注意自己的言行,她可是还记得之前世子的话。
上次之后他直接把她那庶妹接到了侯府,威胁之意不言而喻,若不是她在姑母面前表现出隐忍委屈,姑母也觉得世子行为不妥太过不像样子,让人把庶妹送走,还不知道结果会如何呢。
人能接来一次,就能接来第二次,第一次因为有姑母的干预,世子也只是想要敲打敲打她让她看看厉害,所以轻易放了过去,但她可不敢保证第二次也能把人送走。
她明白家庶妹一心与自己攀比,能够得到机会进永安侯府岂会错过?哪怕发生离经叛道之事,男女之间那点子事情,若是都豁得出去最后成就了好事,到得那时总不能打死了她。
正是因为明白,所以她才要逼着自己隐藏起来,听到沈氏的抱怨也只是细细的安慰,“定是旁人误会以讹传讹,大哥不是那样的人。”
沈氏还是没能得到安慰,“我自然知道枫儿为人,咱们相信他有何用?关键是旁人如何想?”然后又恨恨的道:“定是那丫头不安分搞出来的事情。”
沈蓝双亦不做评价,只是接着安慰道:“年后大哥便能回京,到时有母亲看着定不会出事儿。”
沈氏脸色有所缓解,“在府她再敢作妖我可饶不了她,也就是倚仗自己的姿色骗骗那不经事的男子,是什么样的人,我一眼都能看穿,野心倒不小!”
沈蓝双温顺的听着,并不接话,沈氏发了几句狠话觉得心舒坦一点才转移话题,拍拍她的手,“这事儿就不该说出来叫你闹心,你别管太多,安心给我生个大胖孙子才是正经。”
听到这话沈蓝双脸上有些勉强,沈氏见了就有些好,“怎么了?可是有何难处?”
她赶紧摇摇头,苦笑着摸摸自己的肚子,“怪我不争气,这么久了还不见动静。”
她这样说沈氏倒是不好再催,反过来安慰她,“孩子都要看缘分,你也别心急,府医日日诊脉也没说你们身体有恙,那怀上也是迟早的事儿,慢慢来。”
沈蓝双一脸感激的看向沈氏,眼圈都红了,“这是上辈子修的大福气让我碰上姑母这般和善的婆婆,您不怪还反过来安慰我,我这心愈发愧疚。”
沈氏哪里不急?只是这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女,而儿子又是那样的性子,本就觉得委屈了侄女,便说了几句宽慰的话,这会儿见她这般动情,也添了几分真心。
抚着她的背安慰她,“说的这是什么话?都是一家人何须说这些,你是我看着长大,跟亲闺女也不差啥,我能不疼你?”
沈蓝双一脸慕孺之情,亲昵的靠着沈氏,沈氏笑着拍拍她的背,“咱们赶明个到寺院里拜拜那求子观音,再多捐些香油钱,佛祖看到咱们的诚心,指不定立时就怀上了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