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锦衣扬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下官00
“在我看来,却不算难。”
林翰道“只要管好一小撮人就可以了。”
“愿闻其详”杨明被吸引住了,那毕竟才是最困扰他的问题。
“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可大致分为三个阶层皇帝、官吏和百姓。”
林翰侃侃而谈“江山是皇帝的。他虽然也会要求索取,但为了江山社稷的安稳,不会把老百姓逼得太过了,总希望老百姓能吃上饭。日子过得下去,这样天下太平。才可永享江山。”
林翰说着愤慨道“所以老百姓和皇帝在这点上没有冲突,坏就坏在官吏这一层上仗着手中的权力作威作福,抢夺别人的财富,却让人无可奈何这种欺压是一切动乱的根源,当让人过不下去时,老百姓就会造反,造反厉害了,就会改朝换代,重新来过。”
“你的意思是”杨明微微点头问道“官吏阶层会祸国殃民”
“不错”林翰颌首道“贤弟,江山不是官吏们的,所以他们一旦作起恶来,是没有底线的。原先他们也许是好的,但当拥有了可以决定别人生死祸福的权力,又没有什么约束时,本身贪婪自私的一面便会无限膨胀,最终害国害民比如说西汉的桑弘羊变法、北宋的王安石变法,还有后来的花石纲,无不证明这一点”
说着斩钉截铁道“所以我说只要把官吏的权力收起来,不给他们欺压百姓的机会,老百姓自然可以过得下去,国家也就一天天好起来了”虽然对他的观点不太认同,国家的行政职能,还不是靠官吏执行难道因为怕他们借机欺压百姓,就不给他们权力了吗这不是因噎废食吗
但他也承认,至少说明了一个真相,如果不对官吏加以约束,任何良好初衷,都会变成危害国民的恶行。
最终毁掉当政者的一切努力。
这一条务必谨记,如果真有自己掌权的一天,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杨明暗暗提醒自己。
真到了恶果爆发的时候,那种灭国的黑暗年代,让人想想都感到绝望,说着林翰仰起头来,面上带着俊朗的微笑,仿佛在鼓励杨明,又仿佛是在说服自己道“但不能因为这样就放弃,我相信,希望是不会失去的,只要能坚持多做一点,多消灭一点丑恶,让百姓的日子过好一点。距离希望就会更近一点;若是谁都自以为看透,而随波逐流,那就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杨明微微动容,不知是不是错觉,他仿佛从林翰脸上看到了决然。
“林先生这是何苦”杨明叹道,这些话已经足够诛心了,可以说,若是传出去,不仅仅只是掉脑袋的问题。
林翰笑道“到了那个份上总有人要做的,不是我,便是别人,既如此,为何不能是我”
“虽千万人吾往矣”听到这感概万千,富含了内心无数情感的话语,杨明已经感觉到了,正义如果是在林翰的手里,就算对方有千军万马,他也要勇往直前,这是一种勇气与豪迈,是一种气魄,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他是个有气节的人,为了心中的坚持,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对百姓有益处的,都会坚持下去,一如既往
有的人需要据理力争,但是若是恶势力的实在太强大了呢,那时候不仅仅需要据理力争的热门,更需要韬光养晦的人,杨明一直以来就是奉行的这种方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勇气,但是把自己的力量积蓄下来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届时自己则是等待时机,待敌现弱势,再一举颠覆之,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没有谁对谁错,江山社稷同时需要这二者。
说罢林翰搬起酒坛仰头大灌,然后狠狠一擦嘴,豪迈大笑道“真是好酒啊朝堂风起云涌就在这几年,数年之后若留得命在,再与你共谋一醉”
随手将喝尽的空坛一抛,林翰踏着夕阳的余晖大步离开,金黄色的残阳投射在他的背影上,如同沐浴着浓血。
杨明定定注视着他的背影,忽然朝他长长一揖。
古往今来的好官,从来不在里,而是在心中,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心中。
感概归感概,日子还是要过,鲁青峰见到这位被自己一炮轰得冒黑烟的大人带着一丝醉意走了,终于松了一口气,庆幸没摊上医药费
有了巴里特的帮助之后,杨明手中能掌握的这支锦衣卫力量几乎有了空前的提高,弗朗机,还有改良的鸟铳,尤其是鸟铳,因为其射程远,威力大,携带轻便是很好的火器,但是原先的鸟铳每发射一次就得重新再装填一次,甚是麻烦,但是如今不一样了,巴里特将其在杨明有意无意的提醒之下,最终设计出了以空心铁珠为弹壳的子弹,如今的鸟铳威力更大了,并且一次可以连续射击十数发
杨明知道,子弹最终的形状是流线锥状形,并不是圆珠状,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能做到这一步,杨明已经很满足了,自己若是提点得太多就是揠苗助长了





锦衣扬明 第九十一章 襄阳告急
天色又阴沉了下来,铅灰色的乌云,低低的压在人头顶。
东南风又舌了起来,湿冷得直入人骨髓。
一封来自湖广襄阳的十万里加急战报传到了杨明的手上,锦衣卫的耳目众多,消息灵通,这封战报竟然来得比朝廷官驿还快,杨明看后心里不由得一惊,原因很简单,这件事情大条了,而且是最大条的那种有人造反了。
起义造反的地点在湖广一代,作乱的领导者是李原,自称太平王。
由于地方就任的藩王勋贵对土地大肆兼并,对劳动人民残酷掠夺,使大批农民流离失所。湖北、河南、陕西和四川交界的荆襄地带,是明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地区。那里虽多深山大谷,却非常富饶,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都流亡到这里以开矿、垦田营生。至天顺年间这里的流民多达150多万。这么多的流民聚集在这里,朝廷自然是有所忌惮的,原因也很简单,朝廷的统治力不足,就会自然而然的担心他们造反。
于是,朝廷就派兵驱赶或抓捕他们,广大流民走投无路,就在天顺八年冬,在刘通的领导下,在湖北房县大术厂举行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了梅溪寺,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刘通称汉王,年号为“德胜”,以石龙和尚为军师,以苗龙、苗虎为先锋。
如今的太平王李原是刘通手下的一名重要将领,起义军在刘通的率领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夺取襄阳,攻克邓州,进入汉中,队伍发展到几十万人。明成化元年,起义军大败明军。成化二年,明军将领白圭采用离间之计,分化瓦解起义队伍,使起义军遭到失败,将领刘聪、苗虎等一百多人在与敌人殊死斗争中,壮烈牺牲,刘通也被俘就义。
刘通虽然是死了,但是他的大将李原却侥幸逃脱了一劫,刘通领导的起义失败后,李原就和大将王彪、小将王洪等,重新招集旧部,另树旗帜,在湖北的南漳、房县和河南的内乡一带招募流民,发展自己的势力,四方流民纷纷响应,竞相投奔义军。
起义军在一两年时间内就发展到一百万以上。到了现在的成化六年,李原觉得时机成熟,亲自领导了这次农民大起义。李原称太平王,设总兵、先锋等职,又立“一条龙”、“坐山虎”等浑名,起义军迅速控制了荆襄一带。
对于起义吗,这都是小事情,有明以来,起义的事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大臣们都泰然自若,不同的是,李原领导的太平军这一次直接打下了襄阳重镇
襄阳是一座府城,下辖十县,辖境相当今湖北均县以东,枣阳以西和蛮河以北地区。
襄阳城的护城河是中国最宽的护城河,因为它的护城河就是汉江,这样一座府州大城,在占据地利的情况之下,竟然被乱军流民攻打下来,不得不说,这一次战役实在是狠狠的扇了大明所有官员和成化皇帝的脸面
杨明眉头一皱,“太平”乱军占据襄阳,此乃天大事情,“来人啊,备马,马上进宫。”
杨明将手中的急报递交给朱见深的之后,朱见深勃然大怒,“饭桶,襄阳乃我国之重地,易守难攻,又有数万兵马,怎能陷于贼手张敏,速速传内阁三位大学士和司礼监众臣前来议事”
“主子爷息怒,杂家这就去传。”张敏急忙一扫拂尘,慌慌张张的退下殿去。
“万通知道此事么”朱见深见张敏离开之后,脸色好多了,转过身对杨明说道。
“回陛下,微臣接到战报的时候,一刻也不敢滞留,急急进宫面见圣上,尚未来得及禀报指挥使大人。”杨明深深的一作揖道。
“此事你做得好,救兵如救火,早一刻做好应对之策就能挽回莫大的损失,朕先代荆襄百姓谢谢你了,至于万通么,哼,这小子屁事干不了,如此重大的消息倒还不如你来得快,真是饭桶,朕看他这个指挥使也做到头了”
皇帝是真的被激出了怒火,到了他这个份上,最紧要的事情就是朱家江山,大明王朝的统治,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万通的庸碌已经不足以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了。
而杨明若要进一步改变大明,首先就得在朝堂之上拥有发言权,锦衣卫必须要成为他的一言堂,万通面对东厂一味的妥协退让,实在不是一个成功的领袖。
杨明将自己的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就是统一锦衣卫内部。第二就是将东厂击败,厂卫内斗实在是太浪费大明的特务资源了,厂卫必须一统。第三步就是立足朝堂,改变大明的士大夫
杨明站在殿下,看着一众大臣议事,这些大事,不是他一个锦衣卫同知能够插手的,现在的他还没能到达干涉朝政的地步
对李原领导的太平乱军,大明朝的官员表现得十分忌惮,最后商议了一番,内阁认为当派兵部左侍郎项忠总督河南、湖广和荆襄等地军务,率“京营”湖广军十五万人前往围剿。
司礼监秉笔尚铭没啥说的,只是加了一句,建议锦衣卫督军战事,然后才批红,掌印怀恩公公也大印一跺,这件事情就这样谈成了。
但是事情往往就坏在但是这两个字上。
“建议锦衣卫督军战事”这一句话映入朱见深的眼眶之后,成化帝深深的看了一眼杨明,“杨同知手中三千锦衣卫收编了神机营,战力应该是不错的,朕就决定让杨爱卿督军战事,任钦差大臣一职如何”
“微臣惶恐,定然不负圣命。”杨明急忙拜倒在地,皇帝询问的语气千万不要认为那就是询问,金口一开,天大的事情,臣子都得担下来。
尚铭眼中闪过一丝莫名之意,嘿嘿,钦差大臣,看似威风,实则不然,锦衣卫督战会让总督项忠产生排斥,谁愿意被人这么盯着
而且若是战事不利,他这个钦差也难逃干系,士大夫之辈自然会为项忠竭力开脱,而他杨明根基尚浅,且遭大臣嫉恨,难保不会成为战事的失利的牺牲品。
这就是尚铭的算盘
京师长亭之内,内阁三位大学士,兵部右侍郎马文升,刑部侍郎王恕,主事林翰与杨明项忠一一话别,勉励他们精忠报国,说些待大事已定之后,定然再为他接风洗尘云云
十五万大军和杨明的三千锦衣卫官兵浩浩荡荡的出了直隶省,消息传得飞快,太平王李原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急召大将王彪,王洪商议如何应付朝廷大军,最后商议的结果是,朝廷兵锋太盛,不宜硬拼,太平起义军主动放弃襄阳,与官兵辗转相斗。
当然,太平军在撤出襄阳城的时候,免不了烧杀抢掠一番,留下了满是狼藉的襄阳城潇洒而去
眼看又是一场大雪将要纷纷而落,似乎流血数百里的荆襄战事太过惨烈,老天爷也要用又一场大雪将这惨烈血战的痕迹。完全遮盖住。
总督大人项忠进城以来,脑袋都仿佛大了一圈,在城中借着巡视城防,抚慰流民,计点缴获,差点俘虏的种种名义,是能躲就躲。
派来的京官也就满城的去找原先的地方官,想要快些恢复襄阳城的运转,而上呈给皇帝的奏报是,经过一番苦战,在项忠大人的英明指导,杨钦差督战之下,大败太平乱军,最终收复襄阳。
杨明只能笑而不语,十几天下来,也不是当日才破城时候景象了,才进城的时候,襄阳城墙烧毁大半,城中坊市也残破大半,到处都是废墟,到处都是死尸。
现在项忠权行知襄阳政事之后,也算做了一件好事,按照项忠资历,他虽然走进士考出来的,但是之前都在京城当中混日子,在风雅圈子里面小小有点名声,少时以神童闻名,长大了也不过就走了了之名,混迹几十年终于爬到了兵部左侍郎的位置上。
大明虽然对进士出身的文臣极看重,但是大明选官,也是非常看重资历。文臣官僚体系在明时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峰,要任襄阳等要地的知府位置,非经层层磨堪,积累资历升迁上来而不可得。非经宦海沉浮十数年,不得知大州府。就算是军中便宜行事,而且只是权行襄阳的差遣,可内阁一下将项忠推出来当了总督大臣,朝中知道了,惹得人人侧目。
项忠算是内阁器重的人,这人人都知道。让项忠行此权行知总督。正常人都会解读成项忠正式的踏入了候补内阁大学士的行列,可在大明官场,行事讲究雍容会心,项忠这般升迁,未免就吃相太难看,这太不要脸。
襄阳暂且恢复了一点生气,每个人心情都不轻松。眼前一切,不过都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罢了。杨明还想抓紧这点最后的时间,赶紧了解一下起义军的行情




锦衣扬明 第九十二章 太平乱军
就在这有点诡异的安静当中,杨明所部那些跟随他辛苦转战到襄阳的儿郎们却没杨明那么多心思,就在襄阳城中狠狠的休息了三两天。
大军的辎重,也终于输送了上来,荆襄豪强们的生意了开张了一些,酒香肉香,顿时就在襄阳城中又浮动开来。
项忠是个不大闲得住的官吏,别人都在休息,他却率领不多几个官员,城门的开始又重新整顿城防,渐渐也有些流民帮着干活儿想换些吃食。
项忠其实是襄阳城中身份最尊的武将,可是也是身份最尴尬的,因为当地有不少官员都有失土之责,但是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也不好说什么做什么,干脆就帮着一众武官一起整顿城防,见到总督大人亲力亲为,城中军马休息之余,也自然就跟着帮手。
三两天下来,那些被烧毁的城门处,被填平的壕沟处,都是人马往来在忙着修补整理,一副热火朝天的模样。
如果说杨明进城的时候,襄阳已经死了,那么现在这座雄城,在他们手中,又渐渐的活了过来
而在襄阳,项忠却丝毫也没感受到自己的位置到底有什么危险尴尬处,只是在雷厉风行的行他的权力。
城中百姓流民都被组织起来,清理废墟瓦砾。调拨军粮,计口救济。襄阳高门大户不少,阖族而灭的也不少。值此战乱,这些高门大户也没粮食了,但是金银财宝积储不少,项忠都一一查封,哪个军头也别想沾边,按照他的话说这都是要上交给朝廷的。
城中百姓,他一坊一坊的去抚慰,任何一支军马,都不许留驻在襄阳城中扰民。这十几日下来,很是打了京营官兵上下几百人的板子,还砍了四五个脑袋高悬。
放在平日,这些军将肯定是要闹些事情,找些麻烦。哪怕大明文贵武贱,大明文臣在承平时候对这些丘八是绝不正眼看一下,动兵之前还要严行军法。但是在战事结束,这些丘八们见过血正是亢奋的时候,文臣对武将丘八们还要避路个十天半月,知道这个时候对他们约束严了容易生事。
可项忠却是绝不在意。多亏得现在京营将门的意思就是现在随杨明项忠去闹,他们只管表现出恭顺来承托杨明项忠他们的跋扈,到时候自然有御史言官的事情做。
项忠这么一打板子,一砍脑袋口一个闹事的军将都没有,襄阳城中安定无比。这些事情,已经够项忠忙得团团转的了,更不用说襄阳克复之后,各处结寨据坞,甚至割据州县自保的荆襄豪强和官吏,纷纷来襄阳联络,探询如何移置归明事宜,都是项忠一一接待安抚。
也不知道他怎么弄的,谈笑周旋之间,竟然是人人心服。
十几天下来,襄阳虽然残破,但是已经给整治得井井有条,城中也恢复了不少生气,每到饭时,四下废墟里也开始有袅袅炊烟升起。大明军中军粮调拨了一部分,四下里早就音讯不通的前襄阳府周边的县城也开始朝襄阳输送物资,更有种粮运过来,为开春耕种做准备,军中缴获的骡马那些不堪上阵的也都给项忠调拨了出来,集中在一个地方喂养,城中百姓流民中的手艺人也抽了出来,将缴获军刃打造成农具
对于因为战事而无家可归的百姓来说,只要这个冬天不死掉,开春了就有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项忠的治事之才,显露无遗。这么多事情,他区划得条理分明,经常同时听十几个人回事情,手中还在批着公文,接着就半点不错的将回禀的事情一一处置了。大明出来的文臣,气度俨然的居多,能这般做事情的少。连杨明都私底下感慨,当日彭阁老情况的时候,怎么没看出这个官吏有这般本事这简直就是古能臣一流的人物
总督一职当之无愧,果然是没有三分三,不敢上梁山啊。
湖广一代政府控制能力薄弱,地域势力复杂,有不少豪强建立寨堡,收纳壮士,以图自保,这几天还有周围荆襄豪强的人马纷纷应杨明项忠之命进抵襄阳城。据守杨明和项忠要这些各处豪强拣选精锐,备他们挑选,要充实他们手底下那支军马,将来不管是镇抚人心,还是怎样,都保这些荆襄豪强一个大明官绅出身。
这等好事这些荆襄豪强如何不肯干纷纷拣选出良马锐士,送到襄阳来,还多是自家弓马娴熟的子弟带领,奔行在襄阳街头,人人侧目。
襄阳郊外,“嗖”的一声破空之声响亮,就看见一支羽箭脱弦而出。去势倒是极快,直直扑向一支在雪地里面活动的兔子。身边的一名锦衣卫千户刚出一声想赞美,就看见这支羽箭离那只兔子老远,朵的一声插在枯木之上。那兔子被这一箭惊动,刷的就从雪地上窜出去老远,不见了踪迹。
射箭的自然就是杨明,他还保持着撒手放弦的姿势。脸上一点惭愧的表情都没有。在他身边簇拥着不少亲卫,大家都扭头装没看见,就算是想拍马屁,这一箭也差得实在太远了,这个良心昧不下去。
这百数十骑人马,正在襄阳郊外林中,人人都是貂裘锦衣,骑着好马。除了杨明的亲卫,还有荆襄豪强子弟数十人护卫。杨明手里本来就有一支锦衣卫军,当初给的编制足足有三千人,设两个千户。
当初给这么大编制,也是为了更好的收编神机营。实际杨明的人马就在历次变故中损失不少,现在这些荆襄豪强的人马子弟,补进其中,是再方便不过的事情,只要不过当日定的军中编制一一再说了,在此时,天高皇帝远,谁都暂时撒手不管杨明的情况下,他就算了超出编制,还有谁来说他
谁能管得了他
后方转运上来的军资,自然有杨明他们一份,襄阳城的缴获,荆襄各处豪强转运来的积储,也大半也掌握在杨明手中,很容易就将这些补进来的军马武装起来,现在至少看起来,一个个全都是士饱马腾的模样。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襄阳城之中的文官武将各分派别,还有京官地方官之分,都在用不同方式表现出他们的跋扈。作为钦差的杨明,自然也不能太寒酸了。在襄阳城中呆得气闷,特别是同衙署里面还有一个项忠,在同一个院落里面,虽然项忠没来找过他的麻烦,二人井水不犯河水,项忠那里总是悄无声息,但是心里面总觉得有点不对。
加上这个时代的娱乐实在少,杨明干脆就带着自己麾下大批亲卫,鲜衣怒马,在襄阳左近射猎聊以自遣。
更有可能,自从穿越以来,一路高升,可谓是日日马上而行,出入兵间,自己也早已不适应在衙署当中当一个宅男了罢
随行亲卫在自己一箭射出之后人人转头,杨明倒没什么好惭愧的,穿越几个月,自己骑马很来得了,厮杀在鲁青峰等人的点拨和自己的锻炼之下也能比划化八下。
要是再骑射精通,就太逆天了。现代人骨骼育良好,开得强弓,这准头天差地远就浮云了罢
“拿不下来,拿不下来,俺们败了,俺们败了。”
惊惶失措的惨叫声,席卷四下。大队大队的乱军,退潮一般的败退下来。这些乱军服色杂乱,老弱夹杂,如此天气,还有大半人赤脚。其中不过只有半数人手中算是有正经兵刃,其他的都是木棍锄头粪叉一流。身上披甲之士更是十中无一,指挥约束更谈不上,前进是一拥而上,败退的时候更是不管不顾,哪怕那些带队小头目声嘶力竭的呼喊稳住阵脚,甚至还砍翻数人,却仍然站不住,被人潮冲动,跟着一起败退下来,这支乱军就是刚刚退出襄阳城的太平起义军。
他们正在攻打的是一个荆襄豪强的寨堡,眼前一切,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坞壁堡寨,壕沟也并不宽深,寨墙也高不到哪里去。寨墙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头在晃动,刚才乱军扑寨,寨墙上面的乡兵将一切能投掷射的东西都朝下扔,推倒了七八架粗陋的木梯,寨墙下面,壕沟当中,到处都是尸,还有人一时不得死,在尸堆里面缓缓蠕动挣扎。
太平乱军扑寨时候声势浩大至极,退下去也是极快,让人一时反应不过来,虽然胜了一阵,可是寨墙上面每个乡兵都没有出欢呼之声,只是呆呆的看着眼前一切。
寨墙左近,视线可及的地方,似乎都是一群群的乱军不分部伍的聚集在一处。前面是青壮,中间是老弱,后面更有妇女孩童。都臂扎白布,出种种呼喊之声。哪怕就在战场左近,也有人在埋锅造饭,将一切抢到的食物赶紧送下肚子。
乱民起事,最大一个特别就是善于裹挟,一旦风潮卷起,就是铺天盖地的人潮。眼前这一路乱军,加上老幼妇孺,只怕都有两三万人了。
1...3536373839...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