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莫问江湖
皇后低声道:“陛下?”
天宝帝轻轻“嗯”了一声:“有些睡不着,你先睡吧。”
皇后应了一声,却没有再去躺下,只是静静地坐着。
天宝帝也不强求,半是自言自语,又半是询问道:“你说明天到底是什么结果?”
因为不曾掌灯,皇后整个人都隐藏在黑暗中,只能看到一个极为模糊的轮廓,她轻声回答道:“也许……陛下距离亲政已经不远了。”
天宝帝笑了,心中对皇后生出几分好感,好似又回到了新婚的时候,语气也变得柔和起来:“但愿如此。”
……
夜幕中,玉青园的正堂中点燃起一根根粗如婴儿手臂的火烛,映照得一座宽阔大堂亮如白昼。
堂内
太平客栈 第二十一章 当年今朝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太平客栈最新章节!
李玄都差点死在帝京城不是什么秘密,他因此而坠境更是众所周知。李玄都此时提起此事,当然不是为了秋后算账,只是要为已经过去的四六之争做一个定性。
如果说风起于青萍之末,那么四六之争这场大风大约起于司徒文台死后。到了司徒玄策名满天下的时候,有一点已经成为江湖有识之士们的共识,那就是正一宗的领袖地位受到后起之秀清微宗的挑战,由此出现了主战和主和两派,司徒玄策主和并因此事而丧命,司徒玄策死后,主战一派占据上风,以清微宗为首的道门四宗与以正一宗为首的道门六宗,开始了一场持续多年的全面对抗。
四六之争在天宝元年达到巅峰,因为当时同属正道,所以双方一直处于斗而不破的局面之中,既不好玉虚斗剑那般比拼高下,也不好直接大规模厮杀,而天宝二年的帝京之变给了双方一个机会。
因为李玄都入京并结识了张肃卿,清微宗与张肃卿之间产生了联系,当时张肃卿因为推行新政触及儒门的根本利益而被儒门抛弃,正需要借力于道门,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成为盟友。
谢雉看准这个机会,密召正道六宗入京。谢雉并非穆宗皇帝,原本对于能否请动正道六宗并没有十足把握,正是清微宗的入局让她看到了希望。不出谢雉所料,正道六宗不愿看到清微宗在朝廷中坐大,所以应召前往。
在这种情况下,儒门既不看好谢雉,也无意支持张肃卿,在谢雉同意将天宝帝交给儒门之后,儒门选择了作壁上观,彻底放弃“执迷不悟”的以张肃卿为首的四大臣。所以在帝京之变中,儒门的存在感十分薄弱,几乎没有他们的身影。
于是,江湖的四六之争和庙堂的权力之争因为新政等种种原因,系于一线之上。
一场大变眼看是无法避免。
当时正道十二宗还有唯二的中立宗门,也就是静禅宗和太平宗,二者虽有偏向,但并未真正站队,出于大局考虑,静禅宗的方静方丈与太平宗的沈老先生决定前往帝京,出面调停说和愈演愈烈的四六之争,不敢奢求使双方就此罢战休和,只求双方不要就此彻底撕破脸皮。
儒门为之忌惮。
在整个帝京之变中,李玄都、沈老先生、方静方丈、张肃卿等四大臣都成为了弃子,而李玄都也是唯一幸存之人。之所以如此,一则是因为李玄都是李道虚的弟子,又有张海石庇护,二则是当时的李玄都实在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无论是谢雉,还是地师徐无鬼,都没有太过在意这个年轻人的生死。
可谁也没有想到,在六年之后,这条当年的“漏网之鱼”会成为有能力影响天下大势的寥寥数人之一。
其实四六之争的结束,也与李玄都有着莫大的关系。从当初的南北和谈,到道门初步一统,李玄都始终参与其中。
到了此时,所谓的四六之争已经名存实亡。
最关键的是接下来的大真人府之变,李玄都击溃正一宗,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正一宗,正道六宗的联盟土崩瓦解,也就谈不上四六之争了。
到了如今,只剩下师徒之争,也是一场意气之争。
在座之人,都心知肚明。就算有不清楚的地方,现在也明白了。
李玄都说道:“今日重提旧事,是想要做个了断。”
众人皆是沉默不语。
李玄都继续说道:“亚圣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一场帝京之变,其始作俑者正是当今的太后谢雉。我今日重返帝京,说得大一些,是为了天下大势,说得小一些,是为了当年恩怨。可不管是为了什么,都绕不开这位太后娘娘。”
白绣裳道:“紫府所言不错,天宝二年的帝京之变,皆因谢雉而起,谢雉为了一己之私,倒行逆施,已然到了不可不除的地步。”
张海石、李非烟、石无月、慕容画、萧时雨等人纷纷附和。
李玄都起身道:“如今谢雉又要设下霸王夜宴,重演当年帝京之变,所以我想请诸位前辈、长辈,助我一臂之力,既是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天下苍生,联手除去此人。”
众人先是相互对视,然后一同起身道:“任凭清平先生驱驰。”
李玄都面对众人,双手一拱,大声地道:“拜托了!”
太平客栈 第二十二章 奇正相合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太平客栈最新章节!
玉青园与玉盈观一南一北,中间相隔了一座帝京城。
李玄都在玉青园中,而秦素则在玉盈观中。
如果说玉青园聚集了过去的正道中人,那么玉盈观中则聚集了过去的邪道中人。当然,现在都是道门中人了。
不同于玉青园大堂中的主次分明,玉盈观的玉真殿中,一排座椅围绕成一圈,没有明显的主次分别。
毕竟李玄都是长生境修为,能够服众。秦素相较于李玄都,还是差了不少。若是秦清亲临此地,那就差不多了。
不过李玄都有李玄都的行事方法,秦素也有秦素的行事方法。
不分主次,不意味着秦素没有分量。
此时在座之人,除了秦素之外,首先就是来自于辽东的一众人等,包括云承宗、景修、秦不一、秦不二,他们是毫无疑问会站在秦素这边的。
再有就是牝女宗的冷夫人、皂阁宗的兰夫人、曾经的上古巫教之主巫咸,以及玄真大长公主这位本地主人。
除此之外,陆雁冰作为清微宗弟子,没有出现在玉青园中,反而出现在了玉盈观中。她也是与会之人中,唯一没有跻身天人境之人。
此时还空了两个位置,阴阳宗的上官莞还未现身。
众人也不着急开始,静静等待,偶有小声交谈。
陆雁冰坐在秦素身旁,小声道:“师兄那边已经开始了,玉青园的情况更复杂一些,虽然白宗主、二师兄、师姑都会向着师兄,但也不乏摇摆不定之人,反倒是我们这边,都是自己人,更好说话。”
秦素微微点头,问道:“上官宗主不会遇到什么麻烦了吧?”
陆雁冰道:“应该不会,以上官宗主的境界修为,除非是老爷子亲自出手,否则谁也不能无声无息地将她制住,一旦大打出手,我们这里和玉青园那边,都会有所察觉。”
一语未了,只听门外传来笑声,说道:“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还累诸位久等,罪过,罪过。”
话音未落,就见一身玄黑衣裙的上官莞迈步走入玉真殿中,眉心位置一点桃花妆容,下方是一双丹凤眸子,肤白如雪,皓如凝脂,粉面含威,带着几分淡淡笑意,与冷夫人颇有几分相似,又有些神秘莫测的意味。
秦素向云承宗介绍道:“云爷爷,你应该听说过她,地师的义女弟子,当初的九明官,如今的阴阳宗新任宗主,在江湖上,复姓上官,单名一个‘莞’字。若是在私下里,也可以
称她‘徐婉’,双人徐,女字婉。”
云承宗道:“久闻上官宗主大名。”
上官莞拱手道:“来得迟了,还请云老前辈恕罪。”
冷夫人笑问道:“婉儿,你做什么去了?”
上官莞先是将半路遇到张白昼和卢幼贞的事情简略一提,然后说道:“我这次还请来了一位特殊客人,是经过了师兄许可的。”
冷夫人问道:“不知是谁?”
上官莞望向门外,道:“四明官,请进。”
话音落下,一名男子剑客走进了玉真殿,也是一袭黑衣,未曾戴冠,一头黑发随意披散下来,在背后负有十三柄长剑,依次排开,就像孔雀开屏。
来人正是十殿明官中排名第四的李世兴,仅次于大明官王天笑、二明官钟梧、三明官王仲甫,可是若论战力之强,他不逊于钟梧,而且十位明官各司其职,四明官李世兴负责统领阴阳宗的剑奴,实力极强,话语分量极重,当年除了大明官王天笑之外,便是钟梧也不得不让他三分。
自从地师飞升之后,一众阴阳宗明官便不知所踪,谁也没料到李世兴会出现在此地。
秦素倒是不意外,毕竟此事她是知情的。
李世兴是老江湖了,殿内众人大多认识,唯一不认识的便是兰玄霜和姚湘怜模样的巫咸,不过在来此的路上,上官莞已经做过简单介绍,他一一见礼,从秦素开始,到冷夫人结束。
尤其是冷夫人,毕竟是旧相识,李世兴多了几分感慨:“没想到能在此时此地见到夫人。”
冷夫人亦是感怀道:“畏已离世之后,我也没想到还能有今日。”
互相见礼之后,上官莞再度开口道:“四明官能来到此地,倒也是缘分。想来诸位都知道,当年四明官乃是清微宗之人,大剑仙的师弟,后来因为一些缘由,离开清微宗,加入了阴阳宗。这也是寻常事,哪怕是师兄,也是离开清微宗,才成为太平宗的宗主。”
众人皆是点头。
上官莞继续说道:“虽然四明官不再是清微宗之人,但当年的交情还在,与李夫人的关系极好,李夫人又是师兄的姑姑,论来论去,还是一家人。”
话说到这个份上,众人已经明白李世兴能来到玉盈观的大概原因。
其实真正让李世兴决定归顺的原因是王天笑和宋政的死讯,虽然王天笑是死在邀月洞天之中,没有他人在场,但李玄都没有刻意隐瞒王天笑的死讯,反而让牝
女宗散播出去,所以李世兴在先后得知了宋政和王天笑的死讯,以及上官莞继承阴阳宗的消息之后,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阴阳宗变天是大势所趋,无可挽回了,除非他想一辈子隐姓埋名,否则就只有归顺一条路可走。
在几番考虑之后,李世兴联络上了当年的师姐李非烟,李非烟对于这个师弟还是颇为上心,亲自出面,与上官莞一起促成了李世兴重归阴阳宗之事。
这次,李世兴便是与李非烟一起上京,只是李非烟去了玉青园,而李世兴则是先见了上官莞。对于上官莞继任阴阳宗的宗主,李世兴没有太多抵触情绪,一来地师早就流露过类似意向,否则也不会助上官莞跻身天人造化境,二来是如今的上官莞的确远胜往昔,江湖以力为尊,没什么好说的。
秦素抬手道:“两位请坐。”
上官莞和李世兴入座,如此人便到齐了。
秦素环视一周,说道:“今日我们共聚一堂,同坐一殿,所求为何,想来诸位都已经知晓,不必我再去赘述。”
众人纷纷点头。
秦素继续说道:“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两军交战,总要有正有奇。紫府那边是正,而我们这边为奇。虽说我们的人数更少,但说不定最后的胜负还要着落在我们身上。”
听到此处,人人肃容。
秦素先望向冷夫人:“唐王那边,就有劳夫人了。”
冷夫人点头道:“职责所在。”
秦素又望向上官莞,问道:“后党那边,如何了?”
上官莞回答道:“已经安排妥当,白绢放心就是。”
秦素点点头,说道:“再有就是青鸾卫都督府,冰雁。”
陆雁冰道:“在。”
秦素道:“冰雁,我会让景师叔、秦爷爷、二姨相助于你,你务必要控制住青鸾卫都督府,继而通过青鸾卫都督府帮助玄真大长公主控制五城兵马司,关闭九门。”
陆雁冰轻声道:“是。”
玄真大长公主也轻轻点头。
秦素又道:“兰夫人、大巫师,你们两人是重中之重,紫府已经提前交代过了,我就不再多言。”
兰玄霜、巫咸默然点头。
秦素最后望向云承宗和李世兴,说道:“云爷爷、上官宗主、四明官,你们与我一起行动。”
三人沉声道:“是。”
太平客栈 第二十三章 故地游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太平客栈最新章节!
腊月初三,帝京城。
一队骑兵来到齐州会馆的大门外,这些骑兵当然不是来缉拿李玄都的,也没那个本事,而是仪仗性质,护送一辆马车,恭请李玄都入宫赴宴,为首之人还是楼心卿这个老熟人。
金帐有怯薛军拱卫王庭,大魏朝廷则有三大营,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总人数约为十七万。
五军营分为中军、左﹑右掖和左﹑右哨。军士除来自帝京卫军外,又调西京留守司及齐州﹑中州﹑晋州三都司卫所马步官军轮番到帝京宿卫和操练,称为班军。隶属五军营的还有掌随驾马队官军的十二营,掌操练上直叉刀手及京卫步队官军的围子手营,以及幼官舍人殚忠﹑效义诸营。
三千营以三千铁骑为骨干,实际人数不止三千,全部为骑兵。分五司,分掌皇帝的旗﹑舆服﹑兵仗金鼓、御用宝物等。
神机营,因精通火器,立营肄习而名,其下亦分中军、左﹑右掖、左﹑右哨。中军分设四司,掖﹑哨各分设三司,掌铳﹑炮等项火器。隶属该营的还有五千营,掌操演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官军。
三大营各设提督内臣﹑武臣﹑掌号头官统领。各军﹑各司分设坐营官﹑把总﹑坐司官﹑监枪内臣﹑把司﹑把牌不一。后又命武臣一人总理三大营营政。
平常时候,五军营练习营阵,三千营练习巡哨,神机营练习火器。当皇帝亲征时,三大营环守于皇帝大营,一般是神机营居外,骑兵居中,步兵居内。
世宗年间,三千营改名神枢营,其三营司哨掖等名及诸内臣俱裁革,而以大将一员统帅,称总督京营戎政,以文臣一员辅佐,称协理京营戎政。其下设副参等官。普通甲士悉归五军营,而宝纛令旗等项则仍神枢营。及至谢雉掌权,三大营增设监视内臣﹐营务尽领于中官。
此时这队骑兵便是出自神枢营,比起辽东铁骑,这些平日里负责掌管皇帝仪仗并且充当亲卫的神枢营,盔帽上缀着红翎,身披绣金大氅,腰佩斩马长刀,更显雄壮威武,护送着马车往宫城方向行去。
清平先生要入宫的消息早已传开,一时间大半个帝京城都在关注此事。许多人早早等候在街道两旁,只求一睹那位名震天下的清平先生的真容,想要见识下,到底是何许人也,能在数年时间中一步登天,成为搅动天下风云大势的大人物。
也有人还记得当年的帝京之变,以及那位曾经在帝京城中昙花一现的紫府剑仙,不免感慨万千,重弹东山再起或是莫欺少年穷的老调。
当神枢营的煌煌仪仗临近宫城的时候,路旁忽然有一名儒生打扮的年轻男子冲出,当街拦路,大声喝道:“辽东逆贼,大逆不道……”
只是不等这位儒生把话说完,负责护卫的神枢营将领已经一骑出阵,手中铁枪前指,一提缰绳,开始缓缓冲锋。
马蹄踩踏在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铁骑越来越快,当真是势若雷霆一般,儒生不敢正面抵挡,
在千钧一发之际以一个来驴打滚的姿态堪堪躲过,狼狈不堪。
这名修为不俗的铁骑统领勒缰停马,以手中铁枪指向这名儒生,喝道:“太后娘娘旨意,贵客驾临,任何人不得阻挠冲撞,违者严惩不贷!”
此言一出,原本还蠢蠢欲动几名儒生立时不敢再多言半句,只能拉起同伴,灰溜溜地退出围观人群。
他们原本想着,这里是天子脚下,就算是这位威名赫赫的清平先生,也不敢过于放肆行事,他们便想趁着这个机会邀得直名,就如官员骗廷杖,无论打得死还是打不死,都能“一战成名”。
所谓“廷杖”,就是公开用板子打大臣的屁股,由内廷宦官监督。如果监刑官脚尖张开呈“外八字”,就意味着“用心打”,那么受杖者只是皮肉伤,看着吓人。如果监刑官脚尖闭合站立,呈“内八字”,就意味着“着实打”,那么受杖者必死无疑。
可就算如此,还有人要骗廷杖,是因为文人大臣重视声名,各个希望流芳百世,可是能在煌煌史册中留下名字的人太少太少,能建功立业流芳百世的机会也是千载难寻,而廷杖就是一条捷径。付出一点肉体疼痛的代价,被皇帝打一顿板子,史书留名,千古传颂,世人敬仰,既积攒了美名和资历,又给子孙添彩,给祖先争光,只要打不死,立刻就是名人,这买卖只赚不赔,因此很多人会去骗廷杖。
一般而言,就是揪住皇帝的过错,上疏直谏,甚至为了反对而反对,这种行为叫“卖直”,就是故意显示自己是个正直敢反对皇帝的人,也可称之为沽名钓誉。
这些书生也是类似心态,并非是儒门从背后指使,而是为了一己私心,想要从李玄都身上做文章,事后得一个不畏强权、为民请命、心怀天下的清名,那便是大赚特赚。
从始至终,被铁骑重重护卫着的马车都对此无动于衷,没有半分动静。
马队缓缓进入宫城。
除了马蹄声和车轴声,再无其他声音。
好些旁观者们不由自主屏住气息,直到马队愈行愈远,马蹄声渐不可闻,众人才如释重负,最终慢慢散去。
直到此时,缓缓行来了两人,一男一女。
女子身着宫装,外罩无领无袖的对襟式半长石青色比甲,内着素白衣裙,虽然上有纹饰,但并不明显,只是在裙摆处绣以花边,作为压脚。裙幅六幅,寓意“裙拖六幅湘江水”,腰间细褶数十,行动辄如水纹,每褶各用一色,轻描淡绘,色彩非常淡雅,风动色如月华,故而得名“月华裙”。
男子则是一身玄黑鹤氅,宽袍大袖,远不如女子服饰那般华丽。
两人缓步慢行,女子问道:“秦大小姐怎么不一起赴宴?”
男子回答道:“秦大小姐另有要事在身,无法脱身。”
两人正是李玄都和楼心卿。
按照道理来说,两人应该一同乘坐马车在神枢营的护卫下进入宫城,可被李玄都拒绝,结果就
是楼心卿陪同李玄都一起步行往宫城走去。
李玄都望向遥遥在望的大魏门,问道:“可有阵法护卫宫城?”
楼心卿一惊,随即回答道:“这……我并非皇室中人,并不十分清楚。”
李玄都没有深问,继续往前行去。
帝京废除坊市制度之后,分为皇城、内城、外城,以中轴线为界,呈对称之势。
皇城正门是为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出承天门之后是一三面环墙的巨大白玉广场,广场最南端又有一门,此门又称“皇城第一门”,是为国门象征,刚好处在这条中轴线上,此门等闲人不可经过,唯有国之大典时,皇帝銮驾会从此门经过,至于皇后,也只有大婚时才能从此门进入皇城。
大魏门作为“国门”,气势恢宏,南向五槛正中三阙,单檐歇山,飞檐重脊玄色瓦顶,门两侧左右有石狮、下马碑各一,门前即是御路,御路左为“天街”,形似棋盘。
平常时候,正门并不开启,只能从两旁侧门初入。
两人止步门前,李玄都仰头望去,是一副儒门高人亲笔题写的门联,上联是:“日月光天德”,下联是“山河壮帝居”,十分应景。
“我之所以不乘坐马车,而是徒步走入宫城,是想故地重游。”李玄都忽然说道,“当年我们便是从此门攻入皇城,前任青鸾卫左都督就是战死于承天门外,先是被天良斩断了一条手臂,又被十余位先天境高手联手围攻致死,全身骨骼尽碎,几如烂泥一般,我至今记忆犹新。”
楼心卿道:“这才有了后来的‘大奔雷手’丁策上位,可就是丁策,也死在了清平先生的手中。”
李玄都笑了一声,引用了一句太祖皇帝的诗:“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楼心卿只觉得背后一寒,没有说话。
只要穿过大魏门的侧门,便正式进入了宫城。
此时门前有众多禁军侍卫,如果两人在神枢营的护卫下乘坐马车进入宫城,自然是一路畅通无阻。可两人徒步进宫,那就不一样了,直接被禁军拦下。
楼心卿眉头微皱,正要开口,就见一名红衣宦官疾步走来。
禁军士兵都认得这位大宦官,正是御马监的掌印大太监马公公,若论权势地位,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大太监杨公公和司礼监首席秉笔柳公公,如果说前两位公公对应文官,那么这位马公公便是对应武官,手掌兵权。
所有禁军士兵都是心中一凛。
然后就听这位马公公沉声道:“恭迎清平先生。”
清平先生?
这些禁军士兵既惊且惧,不必马公公吩咐,已经很有眼色地向两旁退开,低眉敛目。
李玄都“嗯”了一声,继续前行,穿过略显昏暗的门洞,进入皇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