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莫问江湖
兰玄霜沉默了片刻,轻声道:“受教。”
太平客栈 第七十三章 结果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太平客栈最新章节!
天寿山是皇家陵墓所在,占地颇广,要想从中找出骨灰,可谓是千难万难,好在巫咸是操纵记忆的行家,那日在幽冥谷中,她能让满谷之人忘掉她与澹台云一战的经过,此时也能轻而易举地从柳逸的脑子中找出具体位置所在。
至于巫咸是有意杀掉柳逸取走他的头颅,还是如她自己所说,只是不慎所致,李玄都已经无从察知,也不想再去深究。不管怎么说,柳逸是必须要死的。
李玄都和兰玄霜直接从玉青园飞到天寿山,来到一处荒芜山头上,因为时值冬日的缘故,山上光秃秃一片,满目荒凉。
兰玄霜根据巫咸所说,领着李玄都在山上绕了一个大圈,来到一棵大树之下,这树生得极为高大,需要四人合抱,树冠更是参天,可惜树叶已经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
兰玄霜指了指树根位置:“就在这里。”
李玄都没有让兰玄霜动手,而是自己亲自动手,徒手挖开泥土。虽然此时天寒地冻,地面被冻得如同石头一般,但李玄都何等境界修为,便是钢铁浇灌的地面,也挡不住李玄都。不一会儿,李玄都便挖出了四个瓷罐,正是张肃卿、徐守斋、沈苍岩等四大臣的骨灰。
虽然瓷罐上并未标注姓名,但在罐盖上分别刻了一个姓氏,也就能分辨四人的身份了。
李玄都挑出那个刻着张字的瓷罐,抱在怀里,又把另外三个瓷罐放入“十八楼”中,决定把张肃卿的骨灰交给张白昼,另外三个瓷罐则分别交给他们的后人亲族,让他们自行安葬。
待到张白昼扶灵回乡,将家人安置妥当,此事便算是告一段落,自天宝二年以来,李玄都心心念念的复仇一事,便算有了个结果。
不过如今已经是腊月下旬,距离过年也就十天的时间,如果李玄都想要赶回东海过年,那么时间便十分紧迫,尤其是张白昼扶灵返乡,不是一人御风而行,也不是飞掠疾奔,那么多棺材,少不得乘船乘车,少说也要半个月的时间,来回便要一个多月。
李玄都对此有所预料,他在秦素返回辽东前,从她手中拿回了“镜中花”,又将“水中月”交给了张海石,必要时候可以帮张白昼尽早还乡。
此时客栈伙计刚刚抵达玉盈观不久,上官莞也已经从玉青园过来,帮着张白昼安排停灵事宜。
李玄都没有立刻去玉盈观,而是请兰玄霜先把张肃卿的骨灰送过去,他带着另外三位大臣的骨灰返回玉青园,准备安排人手将三人的骨灰送回各自亲族手中。
李玄都也是感慨万千,不管生前如何,死后都是黄土一抔,也难怪世人多求长生,只是古往今来,长生之人又有几人?
……
张海石和李非烟已经返回东海清微宗,并将老宗主飞升离世以及李玄都接任宗主和李家家主的消息通告全宗上下。
对此,清微宗内部倒是没起太大涟漪。
一则是反对之人如李元婴
、李太一,已经被赶出清微宗的决策层,二则是清微宗众人早有心理准备,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司徒玄策故去之后,外姓中没有能独挑大梁之人,清微宗的宗主之位多半还是要在三个李姓子弟中选出,关键李玄都已经是长生境界,还有谁比他更有资格?
新宗主接任,自然要大大操办一番,于是这段时间以来,清微宗上下很是热闹,空闲了许久的青领宫更是重中之重,被从里到外翻修了一遍,装点一新。
毕竟这次不同于以往,上次李元婴接任宗主,上头还有个老宗主,李元婴这个宗主其实是个花架子,与副宗主相差不多,更像个傀儡,可这一次却是没有老宗主了,宗主就是宗主,一言九鼎,就如当年老宗主担任宗主之日,真正改朝换代,自然要隆重。
本来张海石已经决定要从青领宫中搬出,结果是李玄都不同意,他不想让二师兄再去麻烦,因为他不会一直留在清微宗中,更多时候还是张海石坐镇清微宗,而且他也更喜欢幼年时居住过的八景别院,于是还是让张海石居住在青领宫中,他搬入八景别院,日后他与秦素成亲,包括拜天地,以及婚后返回宗中居住,都是在八景别院,毕竟这里是师父师母居住过的地方,更像是一座私宅。
至于八景别院,倒是不用重新整修,只是许多被封闭的院子得以重新开放,需要人清理打扫,这让许多人私下玩笑:“少爷刚刚做了老爷,便想做老太爷养老了。”
李道师这些年都是居住在八景别院之中,如今只能搬回了自己的家,也就是李非烟的家,夫妻二人时隔多年终于又在同一个屋檐下了,不过两人的府邸规模不小,若是不想见面,还是可以避开的。
这段时间以来,李道师很是落寞,并非失去权力的落寞,事实上李玄都并未把李道师如何,反而看在他对师父李道虚忠心耿耿的份上,仍旧让他担任天魁堂堂主。李道师此时的落寞更像是亲人故友离世,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孤单。
诚然,李道师有家室,可夫妻二人不合由来已久,互相看不顺眼,想法也截然不同,算是一对怨偶,而且两人膝下无子无女,并无太深的牵绊,只是碍于脸面,又是一把年纪了,这才没有和离。
过去多年,李道师最为崇敬之人就是自己的师兄李道虚,这种崇敬从他的年轻时代一直延续到了满头白发的年老时候,可以说贯穿了他的大半生。
这些年来,李道师事事以李道虚为主,事事听从李道虚的命令。如今李道虚飞升了,他便仿佛失去了精神上的支柱,茫然无措,不知该何去何从。
而且李道师过去几番为难李玄都,难免心虚。
正因如此,李道师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专门见了李非烟一面,将天魁堂的事务交给了李非烟,然后便彻底不管事了,也不回家,就留在蓬莱岛上。有些清微宗弟子常常看到他独自一人在沙滩上漫步,或是远眺大海,别人向他行礼,他也视若
无睹,而且眉眼之间老态尽显,与李非烟站在一起,休说是夫妻,便是父女也有人信。
这让许多人误以为李玄都已经免去了李道师的堂主之职,于是便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这一日,张海石主动来到蓬莱岛,见到了正站在沙滩上眺望大海的李道师。
张海石没有像过去那般不留情面,破天荒地称呼了一声师叔。
李道师看了张海石一眼,直言了当地问道:“有事?”
张海石道:“说起来我们也是多年的老相识了,说说话总可以吧。”
李道师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
两人在沙滩上并肩而行,身后留下一串长长的脚印。
李道师双眼虚望着天空,感慨道:“我跟在师兄身旁多年,最是明白他的心意,自从知天命之后,师兄的厌世之心便初见端倪,逐渐将宗中事务交给你和大先生,不复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待到花甲年纪,师兄的厌世之心与日俱增,常常闭关清修,十几日不露面都是常事。师兄常有言道:‘人间何所恋,不过苦熬罢了。’只是我也明白,清微宗毕竟是师兄的多年心血,他还是放心不下,这才迟迟拖延,如今紫府已成大器,师兄自然可以放心离去,再无牵挂。”
张海石叹了口气:“花甲年纪,差不多就是大师兄辞世的时候。只能说造化弄人,师父本说过要亲自报仇,不过他把‘叩天门’也一并交给了紫府,看来是想让紫府报得此仇吧。”
李道师问道:“紫府何时回来?”
张海石道:“他说会赶在除夕夜前回来,年夜饭还是要吃的,大年初一先回李家祭祖,然后再处理宗门这边的事情。”
李道师点了点头,没有继续深问下去,转而道:“虽说紫府年轻,但他日后要统领道门,不可能把太多精力放在清微宗上,而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再过几年就该退隐求长生,所以还是要选出一个小辈担任宗主,不知紫府有没有合适人选?”
这也是张海石忧心的地方,清微宗中有能力之人不在少数,可就是因为太有能力了,内斗不止。一番内斗下来,李太一等人便被排除了,剩下的人里面,陆雁冰是最有可能接任之人,只是陆雁冰稍显能力不足,德行也不太够,关键是墙头草的名声实在不好听。
张海石沉吟道:“白绢很喜欢秋水这个丫头,不止一次在紫府面前称赞她,紫府似乎有些意动,想要好生培养她。”
李道师淡淡一笑:“我们清微宗也要迎来一位女子宗主吗?你倒是应该欣慰才对,毕竟本就该司徒玄策继承宗主之位,若是他的侄女能够登上宗主之位,也算是圆满了。”
张海石叹了口气:“此语言之尚早,秋水还是太年轻了,未必是冰雁的对手,且看吧。”
正说话间,两人来到了白龙楼船停靠的港口。
张海石看到白龙楼船,想起一事,说道:“差点把正事忘了。”
太平客栈 第七十四章 白龙楼船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太平客栈最新章节!
李玄都安排好另外三大臣的骨灰之后,于次日前往玉盈观。
玉盈观中占地极大而人数不多,很多偏殿空闲,可以用来停灵。在上官莞的主持下,已经搭建了一个十分简单的小灵堂,李玄都先来到灵堂,上了一炷香,然后对守在此地的张白昼说道:“准备迁灵,我与你一道扶灵返乡。”
张白昼一怔,只是李玄都没有过多解释,已经转身往门外走去。
李玄都一路出了玉盈观,来到道观外的山崖处,此山不高,并无云海,可见山下风景。
只见得李玄都一挥袖,有滚滚云气汇聚而至,如棉絮,似柳絮,化作一座云海,与山齐平,这便是地仙呼风唤雨的神通。
上官莞和张白昼等人也走出玉盈观,刚好看到了这一幕。
李玄都又取出“镜中花”,随手往前一丢。
就见“镜中花”飞出大概百余丈的距离后,落在云海之上,悬而不坠,然后迅速放大,从原本只有镜子大小化作城门大小,乃至于雄伟更胜帝京的城门,仿佛是天门大开,两根门柱好似天柱,缠绕花藤。
门内如湖面波光粼粼,气机涟漪阵阵。
李玄都取出一道子母符,随手燃掉。
远在东海蓬莱岛的张海石看着自己的子符无风自燃,从须弥宝物中取出了李玄都交给他的“水中月”。
张海石随手一丢,“水中月”落在白龙楼船下方的海面上。
“水中月”入水不沉,瞬间化作一轮巨大明月,就好似天上月亮投映在大海上的倒影,白龙楼船刚好位于月影的正中位置。
下一刻,月影骤然变得模糊,涟漪阵阵,然后白龙楼船开始缓缓下沉,并非沉入海中,而是沉入到月影之中。
上官莞和张白昼望着洞开的“镜中花”,忽然听到其中传来阵阵海涛声音。
张白昼满脸惊讶,忍不住小声问道:“上官姐姐,这是什么?”
上官莞若有所思道:“我听闻东海有一仙舟,上可飞天,下可入海,难道说……”
话音未落,就见一个好似龙首的巨大船头从“镜中花”中探了出来,接着是雪白船身,然后是船尾,船上还残留着丝丝缕缕的水气,不过船身却如荷叶一般毫不沾水,肉眼可见不断有水珠滚落,在船的下方下了一场朦胧的小雨。
仿佛是一条白龙驮着楼阁从海底深处飞至云海之上,所过之处,风雨兴焉。
这一幕,蔚为壮观。
李道虚留给了李玄都很多遗产,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仙剑“叩天门”,而不为人知的则是这艘白龙楼船。
白龙楼船脱离“镜中花”后,悬停在云海之上,好似停泊于海面,此处山巅则成了港口。
李玄都再一招手,“镜中花”开始不断变小,同时飞回李玄都的手中。
上官莞来到李玄都身旁,不掩饰自己的惊讶和震撼:“这就是那艘大名鼎鼎的仙舟吗?”
“是。”李玄都应了一声,迈步上前。
云海不可载物,李玄都踩踏其上,却好似踏波而行,继而步步登高,每当他抬脚,便有云气先一步凝聚成台阶,就这般走到了白龙楼船之上。
这不是李玄
都第一次登上白龙楼船,不过以前它都是在海上飘着,真正飞于九天之上,李玄都还是第一次体会。
李玄都环顾四周,径直走上楼船的二楼,在这里有许多房间,包括卧室书房,还有一座不大的会客厅。这些房间都有相应的避水符箓,哪怕沉入海底之中,开着窗户,水也不会渗入半分。
李玄都来到书房中,书房中靠窗位置摆着一张书案,其余并无太多摆设装饰,唯有三座书架,上面摆放着儒释道三家和法家墨家的经典,不过又不是悉数照搬,而是有所选择,想来是李道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部分书籍放于此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理图志、杂记、游记、诗集等等。
李玄都发现书架上有一支卷轴,取出放在书桌上展开,竟是一幅海图,容纳东、南、西、北四海,除了陆地的沿海一线,还包括凤鳞州、婆娑州和安西大秦国,其中大小岛屿和洋流走向,标得十分详尽,许多地方,甚至李玄都闻所未闻。
这也在情理之中,清微宗本就是以海贸起家,较之只是近海贸易的补天宗和慈航宗,清微宗的船队甚至可以远洋航行,也唯有清微宗,才能绘制出如此海图。
不过李玄都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陆地之上,所以只是粗略扫了一眼,又收好放回书架之上。
李玄都离开书房,来到隔壁,是一座小小的静室,其中布置与真境精舍颇为相似,不同的是墙壁上设有栅格,其中摆放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须弥宝物,有指环形状,有锦囊形状,有手镯形状,甚至还有一串与“十八楼”一模一样的流珠。
李玄都随手拿起一件须弥宝物,发现里面放置了许多价值未必很高但意义不同寻常的东西,比如说李卿云和李道虚的来往信件,李非烟年轻时的泼墨山水,李元婴少年时写的祝寿词等等。
李玄都又取过那串与“十八楼”几乎一样的流珠,这里面大多是空着的,唯有一颗流珠中放置了让李玄都被逐出师门的谏言和几页纸。
那本谏言就不多说了,另外几页纸上的笔迹十分稚嫩,出自李玄都本人。如果李玄都没记错的话,这应是他在七岁那年留下的“墨宝”,从必要花销、面子、用途、储蓄等方面列举理由,向师父提出了关于改善他每月例银的建议。
没错,小时候的李玄都就已经有了对师父说“不”的精神,那么多年之后,李玄都因为与师父理念不合而再次谏言,乃至于被逐出师门,也是可以预料并且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至于这次改善例银的结果如何,自然是被李道虚无情否决,并罚了李玄都一个月的例银,李玄都也因此老实了许久,不再试图挑衅师父的权威,直到多年之后的天宝七年。
李玄都沉默了片刻,又将这些放回原处。
他打定主意,以后要定下个规矩,没有他的许可,任何人不能进入楼船上层,还是让它维持原貌。
李玄都离开静室,已经到了二楼的尽头,其他房间都是左右对称,唯有尽头处的房间居于正中,就像一个“凸”字形的凸起位置。
李玄都进入房间,此地没有窗户,天花板上漆黑一片,好似星空,以法术模拟出的三十六颗星辰对应北斗三十六星辰,正在缓
缓移动,星光显得有些暗淡,于是房间的色调也暗淡下来。
脚下铺着厚厚的地衣,并非拼接而成,而是一整块皮,没有毛发,通体黝黑,不知是从何种异兽身上得来。
四周墙壁上则是绘有各种符箓,密密麻麻。就算李玄都,也只能认出半数符箓,还有半数符箓,就只能查阅各种典籍才能得知。
在星图下方是一颗类似于龙珠的圆珠,大概有人头大小,悬浮于半空之中,散发着幽幽的光芒。
李玄都犹豫了一下,上前几步,伸手按在这颗漂浮的圆珠上。然后他可以确定,这就是一颗龙珠,而且是一颗比李玄都手中那颗龙珠更为成熟的龙珠。
这颗龙珠便是支撑着白龙楼船飞天入海的关键所在。
与此同时,李玄都的神念也进入到龙珠之中。
一瞬间,周围的一切开始消失,船外的景物出现在他的眼前,他“看”到了下方的云海,上方的天空,不远处的玉盈观,还有站在悬崖边的张白昼和上官莞等人。
一切都尽收眼底,再远一些,李玄都甚至可以看到一眼望不到边际尽头的雄伟帝京。
李玄都心中明白,他此时已经脱离的自己的视角,进入了一个类似于“旁观者清”的第三者视角,十分玄妙,甚至可以观察白龙楼船的每个角落。
李玄都将手离开龙珠,四周的景象骤然消失,他的头顶还是星图,面前还是龙珠,四周仍然是绘满符箓的墙壁,脚下也仍然是以兽皮制成的地衣。
不过李玄都也感觉到,自己的神魂与眼前的龙珠产生了一种极为玄妙的联系,就像以鲜血祭炼飞剑,双方产生了无形的羁绊,念动而剑动。如今李玄都只要凭借意念,便可驾驭白龙楼船,就好似驾驭飞剑一般。
正当李玄都打算离开此地的时候,忽然发现在龙珠下方还放置了一本书,这本书以玄铁为封面,通体黑沉,几乎与地衣融为一体,很容易便错漏过去。
李玄都将其捡起,翻开书页,书中写的便是白龙楼船的驾驭之法,除了李玄都已经摸索出的用法之外,还可以通过改变上方星图来改变白龙楼船的形态。
因为四九三十六之数,所以白龙楼船总共有四种形态,分别是:静、动、攻、御。
所谓“静”,便是日常漂浮在海面上的待命状态,没有任何消耗,与普通船只也没有太大区别。
“动”则是可以飞天入海,不必主人刻意切换,白龙楼船会根据周围环境自行切换静动之态,不会让楼船因此坠毁,如今便是处于“动”的状态之中。
剩下的“攻”和“御”两种状态,顾名思义就是进攻和防御。
防御便是开启船上阵法,抵御法术、气机、神力等等,对于龙珠的消耗最大,只适合用来逃命。进攻则是调动周围的天地元气,以类似“火炮”的形式轰击对手,一轮炮击,可以摧毁一个小型岛屿,而且与地利有关,若在水气浓郁的海中或是云气浓郁的空中,威力更大,如果恰逢海上风暴台风,白龙楼船的威力达到顶点,甚至可以媲美一位长生地仙。
这不是李玄都料想中的半仙物,而是一件仙物。
太平客栈 第七十五章 扶灵还乡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太平客栈最新章节!
李玄都熟悉了白龙楼船的操纵之法后,控制着白龙楼船缓缓“靠岸”。
随着白龙楼船的移动,滚滚云雾向两旁退散,就好似海浪一般。
张白昼望着眼前这一幕,有些明白李玄都到底要怎么帮他扶灵还乡了。
李玄都出现在船头,以云气强行凝聚成一条连接白龙楼船和山腰的通道,就像码头上的栈桥。
李玄都道:“将棺材都搬出来吧。”
张白昼应声而去。
李玄都又望向上官莞,问道:“我要的棺材准备好了吗?”
上官莞回答道:“仓促之间,根本没有合适的棺材,玄真大长公主听闻之后,将自己准备的寿材拿了出来。”
李玄都沉默了片刻,说道:“堂堂公主之尊的寿材,定然是极好的,替我谢谢她,就当我欠了她一个人情。”
李玄都没有提钱,一则是玄真大长公主不缺钱,二则是他的一个人情远胜过些许真金白银,这才是玄真大长公主真正想要的,换成其他人来选,也一定是选择李玄都的人情。对于李玄都也是如此,银钱好还,人情债最难还。
上官莞应下,转身离开。
片刻后,上官莞单手托着一口棺椁去而复返,看上去甚是诡异,不过棺椁表面在阳光下金光闪闪,隐约可见金丝,正是金丝楠木的特征,帝王棺椁也不过如此。玄真大长公主虽然是皇室中人,但想找到这样的大料制成棺椁还是殊为不易。
这是李玄都给张白月准备的,毕竟要迁坟了,此后千百年便要在其中长眠,李玄都还是希望棺椁的材质更好一些。
所谓棺椁,分内外,也就是大小相套的两个部分,大概是就是一口盛放死者尸体的小棺材在外面再套一口大号的外棺。
按照儒门的规矩和朝廷的礼法,一般人是不能用棺椁的,不过李玄都并不打算遵守规矩,这也是李玄都的一点私心。
李玄都从上官莞手中接过棺椁,放在船上。
在这时候,张白昼也带人将其他棺材搬了出来。
哪怕是客栈的伙计,也被眼前一幕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对于李玄都的敬畏更深。
上官莞示意众人将棺材放在崖畔的空地上,李玄都一挥袖,棺材自行悬空,依次飞掠,整齐排列于白龙楼船的甲板上。
李玄都做完这些之后,对张白昼道:“白昼,登船罢。”
张白昼应了一声,顺着白云凝聚成的通道登上白龙楼船,在他登船之后,这条长径缓缓消散,重新化作逸散云气。
除了张白昼之外,这次跟随李玄都一起返回剑秀山的还有徐十三,张白昼还在愣神的时候,他就已经悄悄登船。
上官莞站在山崖上,没有登船,她要留守帝京这边。
李玄都拱了拱手,说道:“京中之事,有劳师姐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