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太平客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莫问江湖
到了如今,陆雁冰越发感念四师兄的好,什么叫异父异母的亲兄妹?这就是了。虽说教训自己的时候不留情面,但有好事也不会忘了自己,哪里像三师兄,假惺惺的,有用的时候就是兄妹,没用的时候便不认这个师妹了。
然后陆雁冰又见了张海石、李非烟、司徒玄略、李道师等清微宗高层人物,告知了李玄都的行程。
如果不出意外,新任宗主李玄都会在腊月二十八返回清微宗,在三仙岛停留一天,于腊月二十九返回北海府李家,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才会再返回清微宗,至于他会在清微宗停留多长时间,视情况而定,不会早于二月初二青龙节之前离开清微宗,最晚则有可能要数月时间。在此期间,李玄都也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拜访东华宗、社稷学宫、圣人府邸、齐州总督府等等。
对于这个行程,清微宗众人并不意外,几人商议之后,将其通报下去,令全宗上下准备迎接新宗主,主要是青领宫和八景别院,要做到焕然一新,不染尘埃,显现仙家气派。
这当然不是李玄都的本意,他自小便在三仙岛上长大,青领宫和八景别院到底是什么样,他比绝大多数清微宗弟子更熟悉,是新是旧,他也大概心中有数,何必来做这些官面文章。这其实是陆雁冰的“揣摩上意”,只是清微宗众人也都认可赞成,可见并非仅仅是一个陆雁冰的问题,而是风气如此,这也是当初李玄都劝谏李道虚时指出的清微宗弊端之一。
不过这个弊端只是疥癣之疾,真正让李玄都感到头疼的是清微宗内部的众多派系争斗。
清微宗内部派系十分复杂,以家族姓氏来划分,自然是李家最为势大,其次是代代皆有人杰的司徒家,然后是陆家,最后才是其他姓氏。不过李家并不是铁板一块,其中又分为嫡出、义子、女婿等等,比如李非烟便被视作嫡出一派,而李玄都、
李元婴都是义子一派,李道虚和李道师则是女婿一派。这三大派系之间,更是牵扯不清,有的是夫妻,有的是父母子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之间总有着各种亲缘关系,很难真正分清一个人到底属于哪个派系。
除此之外,其他几家也与李家大有渊源,拿司徒家来说,先后两代家主分别是司徒文台和司徒玄策,此时司徒家族一直是紧紧依附在李道虚的周围,而在司徒玄策死后,随着李道虚开始着手培养继承人,司徒家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裂。一部分追随新家主司徒玄略,仍旧依附在李道虚周围,而另一部分却是选择跟随张海石,毕竟司徒玄策生前与张海石关系极好,张海石更是登堂拜母,仿佛一家人。
除此之外,司徒玄策作为李道虚钦定也是全宗上下公认的下任宗主,李家也不乏效忠之人,就好似东宫势力,这些人在司徒玄策身故之后大多归到了张海石的麾下。
张海石虽然不属于三大家族之一,却差点做了陆家的女婿,张海石看着陆雁冰长大,多次庇护陆时贞姐弟二人,都可见端倪。那么陆家在缺少一个当家主事人的情况下,也是以张海石为马首是瞻。
如此一来,张海石就变得极为势大,成为李道虚之下的清微宗第二号人物,李元婴若无李道虚的支持,根本无法与张海石抗衡。
不过张海石因为各种原因无意出任清微宗的宗主,他一生无子无女,除了大师兄司徒玄策之外,最为亲近之人就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师弟李玄都和师妹陆雁冰,无奈陆雁冰烂泥扶不上墙,他便选择扶持李玄都成为新任宗主,接替当年司徒玄策的位置,这便是当年在清微宗中显赫一时的“四先生党”的由来。
当时的李道虚已经生出厌世之心,在没有更好接班人的情况下,他也不介意看看李玄都能否担当起重担,故而对此的态度是听之任之。
李玄都倒也争气,先是在江湖上闯下偌大名头,又在机缘巧合之下与张肃卿有了交集,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种种之事。
当时张肃卿正是权倾朝野,许多墙头草看到李玄都似乎有可能成为当朝宰相的女婿,纷纷依附,四先生党势大一时,似乎就连李道虚也要让其三分。
只可惜天宝二年的帝京之变,一场大败,最后还是要李道虚亲自出面收拾残局。此事之后,总要有人担责,李玄都责无旁贷,一无所有,只能在张海石的羽翼庇护下“苟延残喘”。曾经占据了清微宗半壁江山的四先生党也土崩瓦解,司徒玄略得以整合司徒家,成为名副其实的司徒家家主,张海石手中只剩下陆家的势力,可以算是陆家的家主。
李家一片乱象,李元婴趁机起势,拉拢部分李家人,在李道虚的支持下,成为宗主。李太一也开始崭露头角,许多李家之人暗自下注在李太一的身上。
如此一来,形势本来已经渐渐明朗。
如果不出意外,李元婴或者李太一迟早能整合李家,其中胜者在司徒家的支持下,成功掌握清微宗,张海石一人孤木难支,只能默认。
可随着李玄都东山再起,以及李非烟重新回归清微宗并与张海石联手,一切又生出种种变数。
若说谁能挑战李道虚在李家的威望,非李非烟莫属,因为她是正统李家之人,被视作嫡出。她被困镇魔台,嫡出一派群龙无首,可随着她的回归,嫡出一派又重新有了头领,聚拢一处。而女婿一派的领头人物李道师虽然有心偏向李元婴,但先天矮李非烟一头,被李非烟处处压制。
关键是李玄都一天天势大,李道虚的态度暧昧不明,使得许多四先生党旧人又生出活泛心思。原本看似稳固且最为势大的义子一派直接一分为三,分别支持李元婴、李玄都、李太一。
这一切都源于李道虚的不作为,他完全可以压制这些派系争斗,可他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冷眼旁观。李玄都对此原本是有怨言的,可随着李玄都来到李道虚的位置上,他忽然发现,李道虚的倦怠其实是有道理的。
当初道门南北和谈,李玄都将李元婴和李太一赶出清微宗,扶持陆家的陆雁冰、陆时贞上位,又以李家嫡出一派的李如剑代替了义子一派的李如冼。至此,李家的嫡出一派、义子一派、以张海石为首的陆家都已经选择支持李玄都。女婿一派和司徒家以李道虚为马首是瞻,随着李道虚正式传位给李玄都,也不存在什么问题。
如此看来,李玄都可谓是众望所归。
可李玄都并不如何高兴,因为那些派系争斗并未消失,仍旧存在,只是攻守之势异也。比如李元婴当权时期要忍气吞声的陆家,如今可谓是扬眉吐气,而李道师为首的女婿一派和司徒家,许多人都惴惴不安,担心陆家和李家嫡出一派趁机反攻倒算。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李玄都可以压制这些派系争斗,却无法消弭,甚至无法从根本上缓和这些争斗,他的每一次压制,其实都是在加深这种矛盾和裂痕。
李玄都能去制止陆家的反攻吗?不能。陆家也有话说,当年你落魄时,我们陆家不离不弃,如今你上位了,这不是我们该得的?若是李玄都真这么做了,那便寒了人心,一个刻薄寡恩的名声是逃不掉了,陆雁冰和陆时贞等人如何看李玄都?甚至张海石也要生出不满。
这还仅仅是一个陆家。
还有司徒家、李家三大派系。
所以李玄都能明白李道虚晚年时为何厌世倦怠了,无处下手,收效甚微。李道虚可以通过自己的威望和各家之间的矛盾将诸多派系玩弄鼓掌之间,却不能消弭这些矛盾,这才是关键所在。
所以李玄都这次返回清微宗,深感道路艰难。毕竟清微宗不是帝京城,都是自己人,便不能随意举刀拔剑,更无法快刀斩乱麻。





太平客栈 第一百零八章 船坚炮利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太平客栈最新章节!
自从李道虚搬入八景别院之后,蓬莱岛就成了类似禁地所在,除了天魁堂弟子,终年不见几个人影,大多数时候安静得像一座无人之岛。
在天宝八载岁末腊月二十八这一天,打破了蓬莱岛多年的平静。
一轮红日跃出海面,照亮了蓬莱岛,可见蓬莱岛的港口中已经停靠了各种各样的船只。
有传统的宝船,有西海色目人的帆船,甚至还有几艘楼船。
这些大船如同一座座小城整齐排列,当真是桅杆如林,船帆如云,遮天蔽日。
大部分船只都配备了火炮,黑洞洞的炮口面向岛外,当初牝女宗攻打玄女宗的船队与这些大船比起来,便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陆地之上,辽东铁骑首屈一指,可以与金帐铁骑野外交战而不落下风,甚至犹有胜之,可到了海上,便是清微宗的天下。如果清微宗愿意,甚至可以从海上封锁从辽东到岭南的所有港口,这也是清微宗敢于让所有进入东海的商船必须购买令旗的底气所在。
不过此时聚集在蓬莱岛的船只还只是清微宗庞大船队的冰山一角而已,事实上清微宗高层并未在今天调动船队,这些只是各位岛主、堂主、长老的座船而已。
当年太平山无忧谷一战,清微宗败于太平宗之手,不得不离开太平山,一路向北来到齐州,可惜齐州乃是儒门发源所在,并无他们的立足之地。他们只继续向东来到东海之滨,征服了盘踞各个海岛的海贼,占据了这些岛屿,并且从投降的海贼手中学会了航海造船的技术,虽然清微宗主要继承了墨家游侠派,但也多少涉猎了墨家后学,以此基础开始不断发展,经过这么多年的传承,清微宗的造船术已经是首屈一指。
根据上一次清微宗统计,不算普通商船,清微宗共有配备火炮的“快船”六十余艘,“大船”三十余艘,武装商船一百余艘,其他小型船只不计其数。
“快船”和“大船”相比,“快船”要小很多,体型窄长,船舷较低,完全取消了前船楼,而缩小了后船楼,战船的重心大大降低,可以装备更重的火炮而不至于影响船身的稳定性,被命名为“青蛟”。
“青蛟”的航速高,灵活性好,不过船舷低矮,如果被敌人接舷则必输无疑。但是“青蛟”赌的就是一个“快”字,如果被逮住,当然不是对手,但如果逮不住,那“青蛟”就能凭借速度和火炮射程优势大占上风,有些类似于金帐汗国的轻骑兵游斗疲敌战术。
“大船”又被命名为“黄龙”,船身巨大,速度稍有不足,更为坚固,每艘船配备火炮五十门,虽然不如“青蛟”那般灵活,却是运送兵员和接舷战的利器,类似于陆地战场上的重骑兵。
在许多时候,“青蛟”只能击败对手,却不能靠近俘获对手,因为火炮虽然在海战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想要让炮弹如“凤眼子”那般直接炸裂的技术尚且不足,有
炸膛的危险,而实心弹不足以直接击沉一艘大型战船,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接舷战和近战仍旧极为重要,这时候就要“黄龙”出动,一锤定音。
至于武装商船,顾名思义,平常时候就是商船,不过也配备火炮、火铳,船员们随时可以拔剑作战,乃是清微宗仗剑行商的标志代表,被称作“紫螭”,必要时候可以跟随“黄龙”和“青蛟”作战,或是追击,或是护卫,好似群狼。
李玄都和陆雁冰佩剑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最后就是普通商船,只能对付普通小股海盗,遇到战船基本没有还手之力,被称作“红鲤”,有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意思。
除此之外,李道虚在最近几年还下令秘密建造了十艘新式船只,暂定名为“青龙”,综合了“青蛟”的优点,在“黄龙”的基础上作出了一定改进,吃水更深,全长二十余丈,可以携带一百门火炮,其中二十门使用六十斤炮弹的火炮,八门三十斤火炮,三十二门二十斤火炮,其余小炮也有十斤,可承载八百余人。
有这支船队在,若是清微宗不同意辽东借道,辽东大军想要来到齐州,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从陆地打穿整个直隶,因为海战没有半分胜算。
当然,若是清微宗同意借道,帮助辽东运送大军,辽东大军甚至可以直接从江南登陆,所谓的江防也成了摆设。
据说帮助清微宗打赢三场海战的关键人物司徒文台还有过“白龙”和“应龙”的设想。尤其是“应龙”,大如山岳,身披重甲,好似海上城池,可惜随着司徒文台早早身死,已经无人可知。再加上后来李道虚和司徒玄策逐渐将宗门重心转向了陆地,就只剩下两个空名而已。不过就算是“青龙”,也足以称霸四海,从辽东三州到凤鳞州,再到江南、岭南,乃至于遥远的婆娑州,无人能挡。
此时还不断有船只朝这边赶来,有些是结伴前行,有些是孤身前来,就好似帝京城中文武百官骑马、坐轿、乘车,只是坐船而来的气派更大就是了。
东海一百零八岛星罗棋布,有些时候想要见上一面也不算简单,所以许多人已经是许久不曾相见,下船之后少不得一番寒暄客套、相互攀谈,码头上随处可见三三两两交谈之人。
不过近水楼台的几位上三堂正副堂主还未现身,两位副宗主也未现身。
趁着这几位有资格在八景别院议事的核心人物还没到,众人议论不已。
“陆兄,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四先生这次终于得偿所愿,依你看来,日后的局势会如何变化?”
“时至今日,‘四先生’这个称呼已经不大妥当,还是称呼宗主为好,最不济也要称呼一声‘清平先生’,或是‘紫公’,方显亲近恭敬。”
“陆兄说的是,是我疏忽了。那么陆兄觉得,宗主这次回来会有哪些举动?”
“腊月初三,‘天刀’现身帝京,
亲自为宗主保驾护航,这其中的关系已经不必多言。如今宗主执掌清微宗,必然要投桃报李,帮助岳父谋划大事了。”
“谋划大事……莫不是秦龙城真要做皇帝?”
“老兄莫不是忘了,西北的澹台武阳早已称帝,秦家想做皇帝又有什么奇怪?难道澹台武阳做得,秦龙城就做不得?没有这样的道理吧。”
正如李道虚被称作李北海,秦清被称作秦龙城,澹台云的祖先是圣人弟子澹台灭明,祖籍齐州武阳县,故而被称作澹台武阳。
“仅仅是辽东一家,便已经让帝京城中提心吊胆,若是再有我们清微宗的助力,嘿嘿……”
“如果秦龙城果真做了皇帝,又置我们宗主于何地?总不能封宗主一个驸马之位。自古以来,有皇太子、皇太弟、皇太女、皇太孙、皇太叔,还从未听说过有皇太婿的。就算有,以宗主的身份,何必做什么储君?我看二圣临朝、二帝共治也不是不行。”
“我们清微宗船坚炮利不假,可是战船不能上岸,想要逐鹿天下,还要靠铁骑,所以这皇帝之位,注定与咱们无缘了,咱们宗主也不在意这个,关键是那道门大掌教的尊位。这才是不是皇帝胜似皇帝。”
便在这时,有人高声道:“副宗主、诸位堂主到。”
原本正在交谈的众人随之一静,举目望去,就见一艘“青龙”正缓缓驶来。
张海石、李非烟、司徒玄略、李道师、陆雁冰、李如剑、陆时贞都在船上,他们是从邻近的方丈岛上过来。
待到“青龙”靠岸,几人下船,众多堂主、岛主迎上前去,纷纷行礼道:“见过副宗主。”
张海石和李非烟微微点头示意。
两人都是清微宗的老人,根基深厚,这些堂主、岛主都是多年的属下,不必太过在意礼数。
两人相隔三丈分开站定,在两人身后迅速变成两个阵营,好似文武官员分列左右。
站在李非烟身后的是李道师、李如剑、司徒玄略,站在张海石身后的是陆雁冰、陆时贞,以及被张海石特意叫过来的司徒秋水。
司徒秋水不是堂主,甚至连岛主也不是,只是个执事,却站在极为靠前的位置,有些忐忑不安。早在前几天就传出消息,那位四婶很喜欢她,在宗主面前为她说了许多好话,所以宗主想要见见她。
她去问过父亲,父亲起初什么也没说,最后感叹了一句:“宗主志在天下,不能长久执掌清微宗,这是要提前物色培养年轻新人了。如果真有那一天,司徒家说不定还要靠你。”
司徒秋水听完父亲的这番话,有些明悟,又有些惶恐。她知道那位四婶很喜欢自己,却不知道会产生这样的深远影响,她更不明白自己怎么突然就要扛起司徒家的千钧重担了。
不过有一点她很明白,随着这位四叔重返清微宗,清微宗要变天了。




太平客栈 第一百零九章 恭迎宗主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太平客栈最新章节!
此时蓬莱岛的港口已经满满当当,桅杆如林,船帆如云,不过许多人都是乘坐小船登岸,最靠近码头的那块水域还是空空荡荡,没有半艘船敢于逾矩。
多少年了,这个地方始终是宗主座船停泊的地方,哪怕众多岛主和堂主很少踏足蓬莱岛,哪怕换了个宗主,仍旧记得清清楚楚,用李道虚的话来说,这就叫规矩。
张海石招手示意司徒秋水站到自己身旁。
司徒秋水大为惶恐,却又不敢违背二伯的意思,只能小心翼翼地上前,稍稍落后半个身位,规规矩矩。
陆雁冰看了眼司徒秋水,脸上看不出什么,只是眼神略有晦暗。
到了如今,司徒家还想高出陆家一头吗?
她不明白两位师兄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如此看重司徒秋水,总不能将清微宗的重任交到这么一个黄毛丫头的手中。同时她又暗暗埋怨起秦素,亏两人还是多年的闺蜜呢,竟然胳膊肘向外拐,不给自己说好话也就罢了,还给自己使绊子。
不过陆雁冰却是忘了一点,并非秦素不仗义,而是李玄都比秦素更清楚陆雁冰的品性。再有就是,这段时间以来,陆雁冰一直跟随在李玄都左右,李玄都又不是没有眼睛,自己会去看,所以就算秦素说了,李玄都也不见得会信。
其实陆雁冰的这种心态,正是李玄都所担忧无奈的。都是他的属下,都对他忠心,可两人有了矛盾,便有些难以处置,关键在于李玄都是个念旧情的人,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他做不到大义灭亲。
这其实也是李道虚的难处,而李道虚的应对方式是为双方划下一道底线,只要在底线之内,李道虚便不闻不问,谁要按捺不住,第一个越线,李道虚便直接出手以雷霆手段将其拿下。如此一来,没人会说李道虚偏心,而且都有求于居中裁决的李道虚,可结果就是双方的争斗更为隐蔽激烈,暗流涌动,又都有求于李道虚,形成揣摩上意、逢迎上意的风气。
有人说纳头就拜的戏码十分虚假,其实半点不假,纳头就拜只是个形式,拜一拜也不少块肉,这边说些场面话,那边做些面子功夫,这边画个大饼,那边表表忠心,花花轿子一起抬。关键是心里怎么想的,这才是关键。
眼下的清微宗,哪个不对新任宗主表示恭顺?与所谓的纳头就拜也没什么区别了,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所有人都对李玄都忠心耿耿?所有人都将李玄都奉若神明?恐怕不见得。
这还仅仅是清微宗,往上还有更大的道门,现在凡是道门中人都是一口一个“清平先生”,可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李玄都能否真正整合道门,使其不再相互内斗厮杀,而不是短暂的因利而聚,也是个未知之数。如果李玄都不在之后,道门又四分五裂,继续争斗厮杀,那么所谓的整合道门又整合在什么地方?
当然,这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可能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还要后人的努力,李玄都未必能看到那一天。
张海石目视前方,向身旁的司徒秋水问道:“秋水,你有些紧张?”
“是。”司徒秋水没有强装镇定,“有人说我要青云直上了,我却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不足,无法担当大任,所以我害怕辜负二伯、爹爹、姑祖母、四婶的信任。”
张海石不由笑了一声,:“偌大一个清微宗,哪里就需要你一个小丫头担当大任了?当我们这些人都是摆设吗?你四叔看的是以后未来,我和你姑祖母都已经老了,你四叔要兼顾的事情太多,分身乏术,你三叔、六叔又犯了大错,所以他要在你们这辈人中选人培养,正巧你四婶提到了你,对你多有夸赞,你四叔便动了心思,打算见一见你。所以你不要紧张,年轻时犯错是常事,谁能不犯错呢?关键是以后走到了高处不要犯错。”
司徒秋水稍稍松了一口气,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张海石又瞥了眼一直沉默不语的陆雁冰,加重语气:“冰雁,我刚才提了秋水的三叔、四叔、六叔,唯独没提你这个老五,你不太高兴是吧?”
陆雁冰吃了一惊,赶忙道:“二师兄这是哪里的话,我刚才在想祭田的事情,若是耽误了宗主师兄祭祖,我可是吃罪不起。”
张海石是看着陆雁冰长大的,哪里不知道陆雁冰的小心思,也不点破,语重心长道:“清微宗不是一个人的清微宗,就算是老宗主,也有文公等人从旁协助,紫府担任宗主,还要我们这些人协助。且不说日后是谁担任宗主,总不能是个光杆宗主吧?”
被戳破心思的陆雁冰不知是不是真心,总之还是满面羞惭,低下头去:“二师兄教训的是。”
张海石不再多言,目视前方。
另一边,李非烟与李道师却是两相无言。无论是两人的容貌,还是两人的相处方式,都很难让不知情之人认为他们其实是一对夫妻,而且还是多年的老夫老妻。
当年大小李两位夫人,无论是清微宗自己人,还是江湖上的外人,都公认李卿云的姿容要胜过李非烟,反而是李道师的相貌更在李道虚之上,甚至是冠绝整个清微宗,在江湖上也是鼎鼎有名的美男子,被誉为“玉面剑仙”。只是到了如今,李非烟还是一如当年,李道师却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1...697698699700701...7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