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奋斗1981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步枪
利用两天时间把第一批要装船的伊朗普达公司的货物清单核对好,又去码头那边进行了详细的清点。到了第三天,山本太郎拿出了合同来。又是一整天的时间,双方正式签字用章,约定的付款方式是到岸付款,三井公司为此提供担保。山本太郎没什么不放心的,毕竟人家东芝公司数千万美元的订单也是这样的操作方式。
山本太郎心满意足了,拿到手的订单总额,比想象中的还要多一些,尽管不能与东芝公司的超级大订单相比。
事实上,富士重工与东芝公司都不知道,他们眼里的超级大客户现在手上的美元没有哪怕一分是属于他自己的。
第五天上午,李路带齐了资料,黄光辉开车,前往经贸局办手续。红星公司属于陆港地区的企业,所有的进出口贸易都要经过经贸局的盖章。当然,有市府重点关注着,这方面一直都是顺利得很的。这些相关手续跑完之后,直接在红星码头那里的进出口联合办事处那里报备走进出口程序。
与富士重工的交易有保密的要求,因此李路亲自来跑这些手续。就是忒费时间,要跑十几个部门盖二十几个章。这还不包括出入境方面的程序。
相对于数百上千万美元的外贸交易,一个市级的经贸局显得非常的弱小,那应该是国家级别的贸易生意。但是,哪怕交易总额再大,也要经过这个部门的盖章批准。红星厂的登记注册地是陆港市,全称是陆港红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红星厂有进出口资质,依照李路想象中的流程,是不需要经过陆港市经贸局批准的,但是陆港市经贸局要插一手,他也没有办法。
因此此时没有任何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陆港市经贸局则有插手的充分理由。插一手,他们是要收钱的,交易额越大,收费越贵。
这个时候这个方面很乱很杂,整个大环境如此,李路也没有办法。说到底,红星厂还是陆港市的企业。市府重点关注你这个企业为的什么,归根结底是为了税收,各个部门特殊对待你,为的也是能够顺理成章收点费用补贴一下部门的运转。
归根结底,红星厂是私营企业。这年代私营企业主做生意的困难可想而知,没有明确的相关政策支持,高屋建瓴的几句话是可以被理解成不同意思的。若不是有市府支持,还有新光明厂那么大一个国企背书,红星厂甚至连走这个手续的资格都没有。
繁琐是繁琐一些,被收点费用也没有什么关系,好歹能把事情给办了,让所有的每一单进出口贸易单子都合乎现在的法律法规要求,李路是能够忍受的。毕竟这是一个才开始摸石头的时代,什么都得从头来——甚至经贸局里不懂货币兑换的都大有人在。
李路原以为就是费点时间,没想到,那名约莫三十岁的尖嘴女干部返回来的时候,直接把材料扔在李路面前,说,“你们这个材料不齐。”
被拒了。





奋斗1981 第299章 打白条?
“你得要有工商局的盖章,因为你这个是进出口,还要先拿到海关的盖章,明白吗?”
尖嘴女干部脸黑得很,跟谁欠了她五百万一样。说完这句话她就紧闭上了嘴巴,不再搭理李路。
李路眉头一皱,问道,“这位同志,你把话说清楚,怎么个先来后到法了。”
“去吧去吧,忙着呢,备齐材料再过来。”尖嘴女干部不耐烦地挥手。
李路忽然的笑了,他转身走了。
这里是办事窗口,是那种类似于供销社的柜台,里面很高,工作人员坐着,中间是水泥砌的拱,有些个体户办个证跑了好几个月也办不下一个证来,没办法,只能冒着危险做生意。”
“当前的政策环境有待改善。”李路无奈的摇了摇头,“不过,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态度和方式是到了必须要改进的时候了。这样下去,我党的形象会被一小撮人给搞坏掉。”
黄光辉尽管不懂这些道理,但是他知道这么做是肯定会影响到我党的形象的,因此非常的认同。
在部队的时候,简单单纯,回到地方,尤其是到了陆港这边工作,接触面广,更加了解了当前社会的实际形态。
车直接到了办公楼那边,李路直接到李耀华的办公室那边去,通常没人在。果然,李耀华不在,他一般在下面车间和工人们一起,很少在办公室里坐着。红星厂里的职工们戏称,红星厂有两个厂长,一个是工人厂长,另一个是影子厂长。影子厂长说的就是很少露面的李路。
李耀华知道自己的能耐,那是绝对不能去干涉技术方面的事情。他把自己的位置找得很准,技术之外的事情,尤其是工人方面的管理,这才是他最需要重视的。
毫无疑问,李路没有看错人,他的大哥是一名非常合适的行政厂长。不少工厂经常发现行政干涉技术的事情,一个好端端的项目就很有可能因为不懂技术的领导一拍脑袋就给砍了,而一个明显亏损的项目,同样也会因为领导一拍脑袋
行政部的人连忙的去找李耀华。
李路就在办公室那里坐着,办公楼是很安静的,编制人员不多,这让他很满意。红星厂的一线工人地位比机关行政人员地位要高,而且等同级别的话,技术人员的待遇最高,然后是工人,行政人员是排在末尾的。
这是李路特意制造的差异,让知识得到真正的认可,让最有价值的劳动凸显出来,其次达到吸引技术工人的目的。这种环境里面,红星厂的工人对厂子有很强的归属感,基本上继承了国企职工对厂子的厚重感情。
国企并非一无是处,事实上经过三十多年的企业改革,最终探索出来的道路依然是带油浓厚六七十年代国企特色的模式。
李耀华很快回来,李路把事情说了一遍,李耀华奇怪道,“不会,资料是齐全的。前面去盖章,都是这些手续材料,没有少的。”
他思考了一下,说,“会不会是身份问题。老三,你忘了,红星厂的法人是我。”
李路猛地一愣,继而一派脑袋,他确实忘了这个事情。
笑了笑,李耀华说,“交给我吧,我去办。一天就能跑下来,明天去海关那边走剩下的手续就可以了。”
他心里是有数的,既然李路不说项目的具体情况,他就不会问。他知道李路做的很多事情是不易打听的,这也是红星厂里有着与部队同样严格的保密守则的原因。
这毕竟是一家要走军工装备研制道路的企业。
“行,那就交给你了。”李路说。
李耀华正要说什么,办公桌那里的电话响了,他过去接,听了一阵子,脸色一下子有些变化了,他对着电话说,“我知道了,你先别回来,在那边等着。”
挂了电话,李耀华对李路说,“西河制糖厂那边出了点问题。前些天老二不是跟车去卖甘蔗吗,今天通知去取钱,结果老二说制糖厂给打白条。他没答应,还没签字,打电话过来问怎么办。”
“白条?”
臭名昭著的白条。
李路起身,道,“我去看看,大哥,你抓紧把这个事情办完,这个事比较急。”
“放心吧,不行的话我直接给周秘书打电话。”李耀华说。
“好,我先去了。”
李路连忙出门,叫上黄光辉就驱车往西河县那边赶。
蔗农往制糖厂输送甘蔗,过了称之后,蔗农是不能马上拿到钱的,而是收据,上面有姓名、重量、单价等等信息,然后回家等通知。通知到,再到制糖厂财务科那边结算。这个操作也正常,国营工厂嘛,国家的,信得过。工厂集中起来一批批的统一发放也有利于他们的管理和操作。
李路心里担心的是白条。
他没想到白条这么快就出现了。
在他的记忆里,应当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会出现国营工厂给农民打白条这种现象。这个时候的国企,大多数的日子还是挺好过的。
白条的恶臭在于——一欠就是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
这是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八十年代的一百块,二十年后拿回来的还是一百块钱,都是一百块钱,但是购买力已经是天差地别了,甚至有些干脆就真的成了废纸,一分钱都拿不回来!
那可都是农民辛辛苦苦一年下来的全部收成。




奋斗1981 第300章 不,现在是十一点三十分
西河制糖厂是陆港地区规模最大的制糖厂,不但压榨规模、出产规模、厂区规模、职工规模,连级别都是最大的。
副处级的地方国营工厂,厂长书记比副县长都吃香。
能够用县级行政区的名字作为工厂名字已经可以看得出这个制糖厂在当地的地位了。西河县有好几个制糖厂,大大小小的按照位置均匀的分部在几个镇上面。
在县城南郊的西河制糖厂无疑是最厉害的那一家。
运送甘蔗的车辆长龙从两个厂门口向两侧排列延伸出好几个公里,那种场景很令人震惊。高耸着的巨大烟囱昼夜不停地冒着烟雾,生产区那边昼夜不停的忙碌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主干道把生产区和生活区一分二,生活区里面同样的有幼儿园、医院、职工服务社、小学、饭堂等等这些。
这就是一个包括职工家属在内三千余人的小型社会。
他们甚至有自己水电系统。
如果拿它和新光明厂进行对比,新光明厂的规模是跃然纸上的了。
就职工家属规模来说,包括退休人员,新光明厂可能只是相当于五个西河制糖厂,但是如果论资产规模,那么大概十几个西河制糖厂也不一定能比得上新光明厂这样的庞然大物了。
这也是为什么新光明厂的厂长书记根本不鸟当地政府的原因。这还是移交地方了,要是还是军字头,当地政府行政长官要见厂长书记,那是有很大可能只能见到个副的。
西河制糖厂有两个大门,一个是正门,一个是侧门,侧门也很大,因为那里是供卸完甘蔗的车辆出去的,而正门则是进入的位置。在繁忙的是,比如这几天,两个门都有车辆进出,保卫科的人天天忙着调度车辆。
这会儿的运蔗车大部分是西河制糖厂自己的,有好几十台,大多数都是往来于各个收购点的。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收购站都是西河制糖厂自己的,前两年才开始有私人的收购站起来,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门卫看到这么一台爬起的吉普车,态度好得不得了,简单登记了一下就给放进去了。
沿着门卫指的位置往办公楼的那边去,抬眼就看见了李家华的那台汽油版lc80停在楼下,显眼得很,边上两台黑色红星皇冠也很霸气。那是厂长和书记的座驾,李路记得,西河制糖厂的确是从红星厂这边采购了两台红星皇冠。
这是第六代丰田皇冠,外形最具辨识度的就是两个外后视镜两个后视镜在两侧翼子板上方的发动机盖上,而不是在a柱的位置。
当然,经过红星厂的大师级改造,它现在叫做红星皇冠第一代,车型代号为280,因为它搭载的是二点八升的v型六缸发动机,动力很给力。
李路记得很清楚,这桩买卖是梁红兵介绍过来的,单价是四十万华夏币,比lc80便宜一些。
四十万够发全厂职工一个月的工资了。
李家华就站在楼下等着,一楼一侧那里有好多农民,都是过来领钱的,发钱的是一间办公室的窗口,此时窗户已经紧闭了起来。
看见帕杰罗v33,李家华就知道是老三到了。先不说这种车基本上都是国企以及政府部门进行采购,本来就数量就很少,关键在于,红星厂的车挂的是预备役军牌,与新光明厂民兵营是一个编制内的。
李路利用手里的权力,把红星厂的所有车辆都编入了预备役序列。当然这也不算是违反,红星厂是多方推出的与伊朗普达公司、伊拉克达拉姆公司进行交易的台前企业,干的是军火贸易的勾当,挂预备役牌照怎么了。
况且,红星防务公司也是一水的预备役牌照。
“老三。”李家华连忙迎过来,他西装革履的,这种情况下依然要被打白条,李路怀疑西河制糖厂出现了财务危机,这不正常,按理来说,西河制糖厂这几年的效益是非常好的,他们的白砂糖已经成了陆港地区的主要出口商品。
打白条,那等于是拖欠农民的钱,这个事在现在还是蛮严重的,能不干是尽量都不这么干。
家里老妈的头等大事,李家华再忙也要过来把事情给办好。一年的收成收割了,不就等着钱到手了吗,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他们说暂时没钱,先打个白条,等有钱了再凭白条过来领。我感觉不太靠谱,就没签名摁手印。”李家华把事情说了一遍。
李路看了看那边一边沾着口水数票子一边低声开心笑着交谈的农民兄弟们,说,“他们不是拿到钱了吗?”
李家华摇头说,“我也这么说,为什么别人有轮到我们就没有了,财务那个老女人说是不同批次的。其实,哪个批次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看看去。”李路要往那边走。
李家华道,“下班了。”
一愣,李路看了看时间,中午十一点过五分钟,问道,“几点下班?”
“十一点三十分钟。”李家华说。
李路点了点海鸥手表,“十一点过五分。”
表情古怪地摇了摇头,李家华指了指财务科出纳办公室那边,说,“不,已经十一点三十分了。”
略微一个愣怔,李路一下子明白了过来。
李路笑道,“他们还有人在吧?”
“在呢,在喝茶聊天,但是已经停止办公了。”李家华说,他是见怪不怪的,哪个部分都是这样。
李路朝财务科出纳办公室那边走去。
实际上,那并不是出纳常驻的办公室,她只有在上班的时候,连同科长和会计把钱和登记册什么的一干资料从财务科保险箱里取出来,然后在一楼的这个办公室里办公。
他们并不是考虑到人民群众方便,而是因为财务科在三楼,三楼是领导所在的楼层,人民群众走来走去怕会影响到领导。
如果是其他蔗农,西河制糖厂给白条的话,他们也只是略微感到失望,并不会说有其他什么怀疑。因为在他们眼里,国营工厂代表着的就是党和政府,党和政府都信不过,还有谁信得过?因此,给白条,通常是不会有人有什么牢骚的,顶多就是晚一些时间拿到钱。
这个年代政府的公信力还是很强悍的。
但是,李家华在奋远公司里工作了一年的时间,他接触的甚至是比红星厂都要接近现代化标准的企业管理制度。他又是负责财务方面的副总经理,职业使然,遇到这种事情,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思考西河制糖厂为什么会给白条。从法律层面来讲,白条没有多大的法律效力。
因此他拒绝签字,因为是家里的事情,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给大哥打电话。没想到老三在那边,这就更好了。显然,李路处理这样的事情更加的手到擒来。
福叔们是泥腿子上岸的第一批商人,但是哪怕他们腰缠万贯,见到政府部门的小小科员也得点头哈腰。这就是官本位国家的社会地位的差异,甚至你做生意的地位都没有曾经的臭老九地位高。
李路不一样,他不但是大老板,而且还是新光明厂公安保卫处的副处长,甚至是西城分局党委委员。因此,李家华很清楚处理这样的事情,李路出面是最合适的。
几千块钱对李家华来说,也许只是奋远总店一天的三两天的日常开支,但是对蔡叶芬来说,那就是全家未来一年的伙食。
这件事情才是家里的头等大事,什么军火贸易这些琐碎事情是可以放到一边的。
办公室的门是开着的,戴个粗镜架眼睛的中年妇女就是李家华所说的出纳,灰色衣裳灰色裤子干部打扮。李路只要看见这样打扮的妇女就感到头疼,完全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她倚在桌子那里,抱着胳膊和其他两名坐班人员有说有笑,妥妥的等下班的节奏。
李路走进去,抬眼看了看墙壁上的摆钟,果然是十一点三十分了,和他的手表显示的时间差了足足二十五分钟。“采取特殊上下班时间”的单位不少,但是像这么过分的还是比较少见的。
通常把摆钟调快个五六分钟,十分钟就已经很过分了,人家这里直接上去就是要快你二十五分钟。
按照标准时间上班,按照特殊时间下班,小日子是很滋润。一个上午拢共就四个小时的上班时间,去头去尾,真正能用来办事的有两个小时就已经是皇恩浩荡。
蔗农从窗户往外排出长龙,运气不好的活活站两个小时白站,给你拖到下午去。而许多蔗农都是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的,起个大早过来排队,能在天黑之前领到钱那就是应该笑开颜的,回到村里就可以嘚瑟——我只花一天时间就把甘蔗钱取回来了!
这不,外面树下席地坐着不少农民,取出干粮啃几口喝点带来的开水,就等着两点三十分上班排队取钱。吃饭馆那是不可能的,一两块钱够全家吃一顿。制糖厂的饭堂就更不可能了——外人恕不招待。
“干什么的?”
正和出纳妇女聊得欢不时蹦出个黄段子的平头男子看见李路直接走了进来,起身就挥手厌恶驱赶,像是赶流浪狗一样,神情十分的凶恶,“走走走,出去出去,出去外面等着!”
李路举步走过去,抬手就甩了一巴掌过去,“干你!”
身后的李家华和黄光辉也被李路这突然的举动给吓到了,但是他们根本没多想,一看动手了,两人冲进来,照着里面的所有两名男性工作人员就是一顿揍,但是没对那出纳妇女动手。
这尼玛上去就是干,人狠话不多。




奋斗1981 第301章 反常即为妖
办公室里的动静引起了外面等着下午领钱的老百姓的注意,纷纷的围拢过来看热闹。
李路指了指摆钟,说,“摆钟不要砸了。”
说完,他抄起一把椅子就猛地砸在办公室上,随即整个掀翻了出纳的办公桌,一脚踹翻了暖水瓶。李家华和黄光辉那边更是没说的,摁住那俩男工作人员就是一顿好打,完了把其他物件也都砸了。
“你们干什么!救命啊!”出纳妇女尖叫起来。
李路猛地看向她,指了指一张没有砸坏的椅子,说,“老老实实坐着,一会儿有你账算的。”
那俩男工作人员哭爹喊娘的感觉快要死了,整个都是懵的,完全不知道进来的是什么人,怎么二话不说就动手打人。李家华和黄光辉有意控制着,否则早把他们给打残了。
李家华和黄光辉停下了手,黄光辉找把椅子拿过来放在那里,李路坐下点了根烟抽,指了指墙壁上的摆钟,对门外围观的蔗农们说,“乡亲们,大家看看这个时间,有手表的可以对一下。我的手表显示的时间是华夏时间上午十一点十分,他们这个摆钟足足快了二十五分钟,这会儿已经是十一点三十五分了。”
外面的蔗农们有两三个是有电子手表的,就是奋远公司起步的主力产品电子手表,三十多块一块在这个念头也算是奢侈品了。
马上大家都反应过来了,顿时炸了窝了。
“我说怎么这么快下班了!原来他们弄的是快钟!”有人恍然大悟。
“怎么可以这么办事!我们从江镇过来可不容易!你们怎么能这么办事!”这是距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镇,骑车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因此可以肯定说话的蔗农如果不是连夜赶路,就是前一天已经到了这边排队。
蔗农们一下子就炸了锅,此时有人出头,纷纷激动地声讨。
难道就真的没人发现办公室里的摆钟被动了手脚?
绝非如此。
面对代表着政府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们,老百姓恨不得把脑袋锁进脖子里,说话的声音都不敢大一些,哪里敢去提出质疑。
这会儿,李路他们把像一座大山那么高的工作人员给砸成了哈巴狗,把这个处处透着肃穆和威严的办公室给砸成了废墟,他们因此才敢站起来挥舞着手臂声讨。
附近办公室的里人响应很快,听到这边有动静,连忙的跑过来。呵斥着驱散了围观的蔗农,连忙的进去。一看到里面的场景顿时就都呆了,一个像是小领导模样的连声说道:“快!叫保卫科的人过来!”
李家华和黄光辉看向李路。
李路站起来,指了指墙壁上的摆钟,没有搭理那小领导,而是看向出纳妇女以及两名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男性工作人员,说道,“老百姓千辛万苦过来取一年的血汗钱,你们还玩这种低劣的小伎俩,我今天就替你们领导教训教训你。我明天还会过来。”
说完,李路抬脚就走。
外面小领导带着几个人挡住了门口,大声道:“打了人还想走!”
黄光辉抢先一步平举了双手,手上赫然是小砸炮。
这叫小领导等人吓了一跳,在枪口前面下意识的连连后退随即让到一边。李路举步走过去,说,“新光明厂公安保卫处李路,别找错人了。”
说完,他举步就走,直接上了车。
小领导看见李路上了外面那台军牌越野车,心里暗暗吃惊,难怪这么嚣张。眼看保卫科的长江750飞奔过来,他连忙让人去拦住。脑子没病都能看得出来,这几个人不好惹。别说那挂的是军牌,哪怕是没牌照的,有能力开这个车的,那实力可不是虚的。
他还没回过神来,就又看见李家华钻进了那台体型更大一些的越野车,更加的震惊了。他认得lc80这种车,这是书记和市长的座驾。这个人居然有本事开和市长座驾一模一样的车,显然背景一定强悍。
1...99100101102103...1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