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1981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步枪
“这么久啊!”黄光辉下意识地说道。
李路笑道,“火车要五天。”
没对比就没伤害。
小小的失望很快的就消去了,张卫伟和黄光辉又兴奋地聊了起来。
候机的人极少,就那么十几人,而且看样子都是领导干部,一个比一个派头大。李路三人为了避免敏感,而且这会儿是冬季,上海那边比较冷,因此没有穿军装,都穿的比较厚实的中山装,看上去像是年轻技术员,倒是也没人过来打听他们情况。
李路就更无意去刻意结交,抱着胳膊闭目养神思索着到了上海那边怎样开展工作。因为距离的关系,他是不能经常往上海跑的,既然去了,就要尽量的多办点事。因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两个能装一百二十升东西的帆布袋装满了现钞,虽然没有上次去长春的多,但李路身上还携带了银行汇票之类的东西。总之他的准备很充分,能扛得住一波撒。
上海,华夏的近代现代史无论怎样写,都绕不开这个城市。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潮流,甚至若干年后人们回忆起曾经的时候,能够想起来的少数物件里,有一多半与这个城市有关。
上海永久,上海轿车,上海手表,上海百花奖,上海金鸡奖,上海凤凰,上海玉兰,回力,飞跃,梅花,百雀羚,上海硫磺皂,恒源祥,海鸥相机……
八十年代,上海是华夏的绝对的工业中心、经济中心,华夏经济发展唯一的火车头。
这个时候,深圳那个破败的小渔村还是婴孩时期连衣服都没得穿呢!
图-104客机爬升,呼啸着刺入云霄。
当前民航使用的客机不外乎两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的图-104,应该英国产的三叉戟客机,全部加起来也就五六十架,可想而知这年头乘坐飞机的机会有多么的稀罕。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图-104在省城机场降落,让李路感到意外的是,没有进行加油操作,而是又上了一批旅客,没到一个小时,就又起飞了。还没一个小时,再次降落。
这一次,是惠州。
李路看清楚了,又上了一批人,大多数是穿军装的,还有就是技术人员打扮,客舱坐了个七七八八。也下去了几位乘客。
再一次起飞,一个多小时后,图-104再一次降落,这一回是福州,又上来一批人,军装和中山装都有。同样下去了一些乘客。这一次加油了,甚至乘客都没放下飞机,直接就加油。
这个飞行过程的最后一次起飞,又是一个多小时,降落在了上海虹桥机场。经过七八个小时的折腾,总算是到达了目的地上海。
李路看明白了,图-104客机跑的这条线,经停的全都是空军机场,并且他注意到,山上下下有几乎一半的人是部队的人。敢情这不是单纯的客机,而且还是部队的通勤班机。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况且,执飞的是名副其实的部队现役飞机,某运输机师,也就是联合航空的前身。
下了飞机在地面上站稳,黄光辉的身体摇晃着——这一路他记不清楚自己吐了几次了。原来坐飞机这么难受。
李路笑着拍了拍他的后背,说,“多坐几回就习惯了。小黄啊,你这个情况是当不了空勤海勤兵的,也就只能在老陆混混。”
黄光辉竭力控制着胃部翻涌着的恶心感,说,“首长,老陆是什么?”
“陆军。”李路哈哈大笑,示意他们跟上。
一行人背着硕大沉重的帆布袋走出去。
红星厂在上海没有办事处,自然的就不会有人接机。李路一路问一路往外走,终于看到了靠着路边停的一辆很旧的伊卡路斯公交车,外形像毛毛虫一样的公交车是许多人七八十年代的标记性记忆,而这种伊卡路斯公交车产自匈牙利,已经运行了有十多年的时间。
正要往那边走去,李路却猛地看到后面有好几辆六代皇冠,全都是黑色的。定睛一看,那不是皇冠,是红星皇冠280!居然是红星厂出产的挂红星立标的皇冠280!
张卫伟也注意到了,惊喜道,“头儿,那不是咱们的车吗?都卖到上海来了!”
这个年代,有两个城市是全国人民心中理想的圣地,第一是帝都,第二是上海。有幸去过这两个城市的人,回到家能吹上十几年,在村里的地位甚至会因此而提高——哦你说唐刀啊,那家伙去过上海,厉害着呢。
红星厂的产品能卖到上海来,那是何等的荣耀。
黄光辉在那边扶着垃圾桶吐呢,显然一点心思没有。
“还真是咱们的车。”李路也笑了,他不知道是谁倒腾过来的,不过绝对不是直接从红星厂采购的——有二道贩子。
是得考虑提高产量(进口量)以及在各大城市开设销售点这个事情了,光是在省城搞综合销售服务中心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走吧。”李路很满足,起码说明了红星厂的这些高档轿车是很有市场的,他指了指黄光辉,“小黄,你小子是真没用。”
张卫伟拿出自己的军用水壶递过去,顺着他的后背,说,“喝点水,稳住了,再吐可就没东西吐了。看看,这会儿马上到晚饭点,一会儿你这个样子怎样吃饭。”
咕噜噜的喝了一大口,黄光辉深深呼吸着用力甩着脑袋,道,“好多了,我没事。”
“走吧,到市里住下,给你找点保济丸吃一吃,那东西有效果。”李路举步朝公交车走过去。
那边有个人客气的引着一众洋鬼子从贵宾通道出来,有好几个人跑过去赶紧的打开一水停在那里的红星皇冠280的车门,请着贵宾们上车。
那个人小跑着到最后一辆车那里准备上车,无意中举目一看,看到了走向公交车的李路。
他皱了皱眉头,随即对司机说,“你等我会儿。”
随即,他小跑过来,一边跑一边打量,最终确定了目标,惊喜的喊了一声:“李科长!”
李路站住脚步转过身看过去,眉头跳了跳,“毕经理?”
那人正是毕晓龙,汉口大饭店的经理。
半年前李路一行人去长春买车经过武汉,在那边遇到了点事,和南阳橡胶集团的董事长卢惠冠的侄子卢金奇发生了冲突。饭店经理毕晓龙是整个过程的重要目击者,当时实话实话,赢得了李路的赞善。
“李科长,还真是您。”毕晓龙很高兴很惊讶,“我刚才还以为认错人了,真是您啊。您来上海了。”
李路笑了笑,说,“是,过来办点事。哦,这位你认识,张卫伟,这位黄光辉,我的卫兵。”
一听到卫兵这个词,毕晓龙心里就暗暗道,果不其然,这个李科长是大有背景的人。当初在武汉,他听说卢董事长都找到市高官了,愣是一点用处没有,据说是军区高层打了招呼。他是半信半疑的,现在他敢肯定了,这位李科长绝对是深不可测之人。
李路没想到会引起毕晓龙这样的猜想,他就是随口一说。本想介绍说是我的司机,但觉得这个头衔不够霸气,就习惯性的换成了卫兵。
张卫伟对毕晓龙说,“毕经理,我们头儿现在是红星防务公司总经理,副处级干部。”
“李处长,恭喜恭喜。”毕晓龙讶异,连忙拱手。
笑着摆了摆手,李路问道,“毕经理,你怎么也在这?”
毕晓龙笑着说,“我调回上海了,卢董事长买了外滩大酒店,让我过来这边工作。”
“看样子是升职加薪了,什么时候迎娶白富美啊?”李路开玩笑道。
毕晓龙纳闷,挠着头,“白富美?是有几个女性朋友,但没这个名字的,呵呵。”
“呵呵……”
奋斗1981 第310章 大上海
“李处长,坐我们的车走吧。”
毕晓龙有些尴尬,连忙的拿手一指那边留下的那台红星皇冠280。其他几台车已经开走了。
“哦,那是你们的车啊。”李路微微点头,“行,那就叨扰了。”
“没有的没有的,李处长您来上海,我作为东道主,那是应该接待的,您别太客气。”毕晓龙连忙的要帮李路拿行李,结果硬是去接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差点被闪了腰,“这么重!”
猛地,他看见李路三人笑呵呵的样子,一下子想起了武汉那档子事,吸着气略带苦笑着说道,“李处长,不会又是现钞吧。”
“呵呵,我们是粗人。”李路笑道。
如果毕晓龙知道“土豪”这个词语,会很自然的吐出来的,此时他也就只会感慨李路身家的厚实以及行事风格的粗暴。搁谁也不会随身带着这么多的现钞行动啊,况且还这么远的路。两个这么大的帆布袋装满现钞,死沉死沉的。
毕晓龙不敢动了,就让李路自己提着。
黄光辉振作了一下精神,连忙过来接过帆布袋。
一行人往车那边走去。
李路笑着说,“你们的待遇不错嘛,都配豪车了。”
“那当然不是。”毕晓龙解释道,“这是酒店的接待车,专门用来接待领导和外宾的。我就是个行政经理,上面还有好多上司呢,哪里有资格配这个车。”
李路颇为惊讶,“你们卢董事长很有魄力嘛。”
微微叹了口气,毕晓龙说,“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外滩大酒店被市政府定点为涉外酒店,负责外宾的接待工作。没几台好车,有损上海的面子,甚至会影响国家的对外形象。听说这个车很贵,得六十多万。”
李路微微一愣,张卫伟更是差点忍不住说话了。
红星厂对外的售价是三十五万,也就是说,二道贩子倒腾一下的毛利几乎与车价等同。退一万步说,扣掉运输费什么的种种成本,二道贩子起码一台车赚二十万!
一下子李路抠搜的毛病就犯了,他真想把倒腾的二道贩子拎出来机关枪突突了他-狗-日-的!
这不就是另一种加价行为吗!
作为整车厂,必须要狠狠打击,或者自己把销售也做了。
“李处长?”毕晓龙拉开了右后座的车门,唤了一声发呆中的李路。
李路回过神来,“哦,好,上车。”
说着钻进车里。
张卫伟和黄光辉把行李往后备箱那里一放,红星皇冠280的后悬挂一下子就下去了一厘米,等到他们上车坐下,前后悬挂都下沉了几厘米。
“回酒店。”
毕晓龙坐在副驾驶那里,回过神来对李路说,“李处长,就在我们酒店住下吧,交通比较方便,办事什么的也容易。”
他在暗示李路,住在外滩大酒店首先是身份的象征,办起事情来是事半功倍的,尤其是谈生意。
“好啊,没问题。我记得你们酒店就在外滩,能看到江景。”李路笑道。
毕晓龙愕然,“您来过?”
“哦,从画报上看的。”李路连忙救回来,差点说漏了嘴。
“是的,位置很好,环境也不错,比汉口饭店还要好一些。”毕晓龙笑道。
红星皇冠280稳稳启动,司机戴着白手套,车开得很稳,丝毫的不担心会翻车,连黄光辉也感受不到晕厥。这款车本来就是瞄准商务市场的,讲究的就是舒适稳重大方,发动机盖两侧的后视镜更是添加了一丝尊贵的气息。
选择这款车作为外宾接待用车,李路甚至能猜到,八成是卢惠冠亲自挑选的。卢惠冠是马来西亚华侨,祖籍潮汕,前几年响应号召回祖国投资经商,生意越做越大。
走虹桥路,经交通大学,图书馆,陕西南路,淮海中路,进延安东路,于是,就看到了标志性的场景——一点五公里长的外滩。
1995年之前,上海的地标一直没有发生改变——外滩。那张全景照片一出现,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代表着哪个城市。
张卫伟和黄光辉的眼睛早就不够用了。黄光辉且不用说,张卫伟是见识过大武汉的城市风貌的,但是和上海比起来,依然是差距明显。与大武汉相对统一的建筑风格相比,上海市区的建筑物几乎包罗万象。
“……外滩几乎集中了全世界的建筑风格,这里据说有五十二栋风格迥异的大楼,既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群,也是这个城市的历史写照。民国时期这里属于公共租界,因此形成了这样多样建筑风格。”
毕晓龙担当起了导游,一路上都在讲解。张卫伟和黄光辉是听都听不过来,只感觉眼前一阵花一阵乱的,李路则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八十年代的上海。
厚重,沧桑,甚至给人一丝阴森的感觉,但这依然是当前华夏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放眼望去,这座城市蕴含着无穷的经济活力,只等一个激活的机会。
著名的陈毅广场就在前面,往右边看,从一号开始往前面排雷,一号亚细亚大楼,所谓的外滩第一高楼,紧接着,都上海总会,联合大楼,原日清公司大楼,原通商银行大楼,大北电报公司大楼,轮船招商总局大楼。
毕晓龙指着轮船招商总局大楼附近挂着大字“外滩大酒店”的高楼,说,“就是那,那就是我们酒店。李处长,你看,原来是小日本一个公司的大楼,解放后归国家了,办了个国营酒店。经营不是很好,卢董事长半年前买了下来,现在主要是接待外宾外商以及外地来的客商,生意还行。”
看得出来,他很满意现在这个职务,而很显然,上海这边的生意是远比武汉那边要好的。这个城市的国际大都市地位已经有数十年之久,也是内地唯一能与香港比划几下的城市。
无独有偶,张卫伟问道,“毕经理,香港怎么样,有上海这么现代化吗?”
建设四个现代化,现代化代表着的就是发达。
毕晓龙笑着说,“还是有点差距的,这个三言两语还真的说不清楚。”
李路把目光从窗外移回来,说,“香港是个小地方。单从经济体量来对比的话,给陆港二十年,超过香港。”
“李处长,二十年恐怕不行。”毕晓龙笑着摇头,“我虽然不知道陆港的情况,但总不会比上海还要发达。有专家预测过,上海要赶上香港,至少也要五十年的时间。”
他并没有夸大,甚至这样的预测也是很有根据的。另一个时空,上海的经济总量也要到了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末期,才能超过香港。如果按照人均收入来算的话,恐怕差距会更大一些。
但此一时彼一时,而李路站在过来人的角度看,结论自然的不一致。
况且,这个世界,已经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李处长,到了。”
红星皇冠280在门前大堂门前停稳,毕晓龙连忙的下车去开门,李路却已经自己推开车门下车了,他没那毛病。实际上这里空间不大,寸土寸金的地方,一个停车位都是奢侈,当然还没未来那么紧缺。
李路说,“毕经理,既然有外宾来,你去忙你的,我这边能搞掂。”
“不急不急,我先安排您住下,外宾有董事长去接待,我就是个打杂的,呵呵。”毕晓龙笑道。
说是这么说,他这个行政经理不在,找不着人做事,那是不行的。
李路自然是门清,他摆着手说,“你去忙你的吧,有空了咱们再好好聊。”
“既然如此,李处长,您稍等片刻。”
毕晓龙连忙小跑进去让门童过来帮忙拿行李,然后快步到前台那里,直接用他的权限开了一间商务套房,手续什么的都是不用登记了。没两分钟,他就拿着钥匙急步走过来,迎上走进来的李路,说,“李处长,这是房间钥匙。总统套和几个好一些的套房都住进去外宾了,这是目前最好的套房,您将就将就。”
李路不矫情,接过钥匙,说,“有块床板就能睡,没那么多讲究,呵呵。”
你还不讲究,当时在武汉不就是为了总统套房闹出的冲突来的吗?他还真的误会了,李路本来就是想住招待所的,部队的也好钢铁厂的也罢,有个地方睡觉就行。
“李处长,那我先去忙了,晚饭您出示这个票据,直接到餐厅用餐。”毕晓龙把其他东西递过来,说。
李路微微点头,“行,辛苦了,你忙你的去吧。”
毕晓龙连忙的去了,李路猜得一点没错,他是真的脱不开身,尽管如此,依然的不急不躁的安排好李路一行人,可见此人的接人待物方面是一流的。
回头看了看四处打量的张卫伟和黄光辉,李路笑着摇了摇头,说,“小日本的建筑风格,实际上就是学了欧洲的,加上点咱们华夏的风格,就成了这么一个东西,有些不伦不类。走吧,安顿好吃饭去。”
张卫伟和黄光辉连忙的笑着客气的谢过门童,自己拎着帆布袋生生的把穿着整齐中山装的自己给搞成了农民的样子,背着就跟着李路往电梯那边走。
他们丝毫的不在乎周遭西装革履旅客的异样的目光。
跟李路混的人,心都大得很。
奋斗1981 第311章 他们才应该向你低头致敬
花花世界、夜上海、东方魔都,提及上海似乎从来都与夜晚脱不开关系,确切地说,是女人,而不是夜晚。
八十年代的夜晚,除了女人,男人们似乎没有更多可以消遣的对象,当然,前提是合法的。
你们国家有wifi吗,有ktv吗,有网吧吗,有互联网吗。
都没有。
但是我有三个老婆。
在这会儿,这不是段子,而是现实,唯一的区别是只能有一个老婆。
女人,总是男人之间永恒的主题。
用过晚餐后,李路带着张卫伟和黄光辉二人信步在酒店里面逛起来,主要是让他们来见识见识大都市的高级酒店。
前面是个宴会厅一类的地方,李路看到不断的有盛装男女往里面走,还有不少脖子挂着相机的记者不断的对来宾拍照,他看到了,一条红地毯径直的往里面铺过去,记者和挥舞着旗子的疑似粉丝在两侧站着兴奋的喊着某个名字,酒店保安忙着维持秩序。
“这么热闹,这是要放电影?”黄光辉问道。
张卫伟摇头说,“你以为是放映队来了啊,这明显是要开什么会。”
他问李路,“头儿,她们穿的是什么衣服?像是古代人。”
其实,张卫伟和黄光辉一直盯着那些女人看,他们哪里见过这样的女人啊!高跟鞋,旗袍,发髻或者瀑布式长直发,曼妙身躯婀娜多姿摇曳着摇曳着,就差个红酒杯了亲!
李路哦了一声,“旗袍,旗袍没见过?大腿的叉能开三层楼那么高。”
黄光辉秃自嘴硬地暗暗训斥了一句,“伤风败俗。”
“想不想进去看看?”李路呵呵笑了笑,问。
这下两人都不说话了。
毕晓龙刚刚忙过一阵子,远远的看到李路三人在那里驻足观看,想了想,快步走过来。
看见他过来,李路就说,“毕经理,来得正好。那边在办什么晚会?我们想进去观摩观摩。”
“哦,花鸡奖义捐晚会,拍卖点东西,为前线的将士筹款。”毕晓龙解释道,“昨天第十三届花鸡奖颁奖典礼结束,组委会提议举办义捐晚会,筹款慰问西南前线的将士。花鸡奖最佳女演员白雪小姐今晚会参加。我们卢董事长也拿出了几件古董名画进行拍卖。”
李路很惊讶,“为西南前线将士筹款慰问?这是大好事。”
歉意一笑,毕晓龙说,“李处长,这个晚会要有组委会的请柬,我也没有权限搞到,这个真抱歉。”
理解点了点头,李路说,“没关系,我们四处转转。行,你忙你的去。”
“李处长,您稍等片刻,我去找卢董事长。”毕晓龙说着就要走。
李路本想顺势答应下来,让卢惠冠卖自己一个面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卢惠冠还欠着他人情呢,只是抬眼一看的时候,他顿时笑了,对毕晓龙说,“毕经理,不用了,我这遇到个朋友。”
“嘿!路!是你?真是你?”
韦德从那边走过来,和一位差不多年纪的欧洲佬本来聊着的,无意中看到李路,顿时惊喜万分。
“韦德先生,好久不见。”李路笑着抬了抬手,不忘对毕晓龙说,“毕经理,你先工作,回头找时间咱们好好聊聊。”
毕晓龙心里感动,更加高看了李路。哪怕是这样的时候,李路依然没有失去对他的尊重,这让他感到非常的舒服。
“李处长,您先忙,回头再聊。”毕晓龙说着,忙活去了。
韦德大步走过来张开双臂给了李路一个大大的拥抱,激动地拍着李路的肩膀,道,“路,能在这里见到你真是太开心了。”
无疑,在华夏的这一年多里,韦德收获的最好的朋友就是李路。不但沟通方面完全没问题甚至有家乡味道,还是一起上过战场经历过生死的关系。并且,他知道李路不是一般人,甚至他都认为李路有很深的军方背景。种种因素下来,对于需要长期待在华夏从事技术服务以及大宗货物销售的韦德来说,有这样的好朋友甚至是他可以向公司总部邀功的。
一阵寒暄之后,韦德向李路介绍,“路,这位是罗伊德先生,德国b公司商务代表。”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李路颇为意外,来之前他还在想办法联系一下德国人,就是要找这个b公司提前聊一聊。结果,得,世界忒小,敢情这位罗伊德还是韦德的老朋友。
李路和罗伊德握手,直接使用了德语,道,“罗伊德先生,欢迎来华夏,我是红星防务公司总经理李路,你可以叫我路。”
“李先生,久仰大名。韦德与我聊过许多有关于你的事迹,你是非常出色的企业家。”罗伊德很客气,双手握着李路的手说,“最重要的是,你的德语非常棒,韦德说你还能熟练掌握英语,你真是了不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