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1981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步枪
眼看着距离前面的弯道越来越近,在转向失灵的状态下,七号样车毫无疑问会冲出弯道飞进一号试车道里去。
最后一百米,电台里,李路不断在命令弃车,试车员充耳不闻,他死死咬着牙齿,突然的大吼一声,几乎用尽了全力双手双脚同时发力。
居然,刹车踏板、离合器、手刹全都恢复了正常!
他大喜过望,死死的把刹车踩到底,拉手刹,同时踩离合器直接挂入一档,全都产生了作用。七号样车像是被九头牛从后面拽住了一样,速度一下子就降了下来。试车员连忙尝试握紧方向盘,发现方向盘也恢复了正常。
“报告!车辆恢复正常了!”试车员惊喜报告,那颗心随着越来越慢的车速,慢慢的放下来,直到车辆完全停止了下来,他挂入空荡拉起手刹熄了引擎,这次完全的把心放下来,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应急救援和消防小组纷纷围过来,把累瘫了的试车员扶着离开了中巴车,随即在一边警戒着,以防出现火灾。
那边,七号样车的变化让大家纷纷惊喜起来,大家情不自禁地欢呼击掌,一起重大技术事故被避免了。
李路和马金涛已经坐着敞篷212吉普车狂奔过来……
奋斗1981 第381章 按照军标走
十几名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上阵,对七号样车进行全面的检查,就地进行拆解,找出问题的跟原来。
李路和马金涛站在车身的左侧,他们都盯着左侧前轮看。问题肯定是出在这里,但是具体是哪里出了问题,还有待检查结果出来。
结果,钻到车底没一会儿的工人很快钻出来,说道,“左轮的承重轴开裂得很厉害,快断了,就差一点点。”
马金涛猛然一愣,一下子就全明白了,他对李路说,“车架变形影响了管路,只有这个可能性了,否则不会好几个系统全部失灵。”
“断轴?”李路皱眉,脱口而出,“他-妈-的福特的生产线!”
“这和生产线没有多大关系。”马金涛很认真地说道,“要么问题出在材料上,要么就是加工方面出了问题。”
他说着,撸起袖子就亲自上场了。
这会儿,工人已经用几个千斤顶把七号样车给顶了起来,费了一些功夫才把左前轮给卸下来。马金涛手套也不戴,蹲在那里仔细检查了一番,果不其然,全都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一边擦手,马金涛对李路说,“刹车管路受到了挤压,转向机构的液压系统,离合踏板拉杠,刚好是驾驶座这一块,也都受到了影响。”
工人把一块拆出来的曲轴部件递过来,马金涛接在手里,说,“就是这个东西。”
李路接过来仔细看着,很明显比拳头大的曲轴部件已经严重变形了,是在高强度的运动中扛不住剧烈的冲击造成的。
“材料的问题?”李路问道。
马金涛摇头,说道,“应该是加工的问题。我看,得用新机器进行统一的加工,能够大大提升加工的精度。咬合精度准符合标准,这样的问题是可以杜绝的。”
李路点头,“你说的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嗯,那就用吧,抽调一台出来,专门加工这个部件。”
马金涛笑道,“那就不止加工这一个部件了,许多部件都可以使用新机器,估计质量能提升一个档次。”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所在的零号车间划给了姚太航,四套机床设备全都给他了。李路不发话,没人敢打那些机床的主意。马金涛知道那是搞航空发动机的主要机床设备,航空发动机显然在其他任何项目都要重要,因此,他轻易不会提这样的要求。
眼下,七号样车暴露出这么严重的问题,他就顾不上许多了。
李路说道,“富士重工的两套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系统也快到货了,到时候,那两套就交给汽车部吧。”
“这个就再好不过了。”马金涛笑道。
红星厂的汽车研发都是马金涛在总负责,他的两个学生,江豪负责了宝马x1项目,刘国兵则带了2.0升四缸汽油发动机国产化项目,师生三人不但撑起了材料研究所,还撑起了红星厂的主要项目。
马金涛看着被大卸八块的七号样车,凝重地说,“管路的布置,我看还是要再仔细斟酌斟酌。”
几个系统同时失灵,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
李路询问道,“除此之外,能否加一套备用刹车系统?刹车系统最关键。这个车只要在路上跑,都是十几二十条人命,刹车系统必须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他想了想,说,“我看,对刹车系统的测试强度还要增加,高强度长时间地测试,连续进行个一两个月。参考一下坦克的测试,组织个团队,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地区,测试车辆在各种气候地带各种地形的实际使用情况。”
“这可要不少钱。”马金涛苦笑着说道,“民用车辆,按照军用的标准来要求,我看没有这个必要。”
李路摆摆手,“很有必要。相对而言,中巴车比宝马x1的自主研发程度更高,这个底盘尽管是参考海狮和柯斯达的底盘技术特点,但完全是咱们设计出来的。这个很重要。”
马金涛何尝不是这样的看法。宝马x1性能再好,三大件都是进口部件,甚至尽管基于212吉普车的底盘,那也是参考lc70做了一些改进的。所以在红星厂内部,连大家自己都不太认为那是自主研发的汽车。
唯独中巴车,底盘倾注了大家大量的心血,这才是真正的自主研发。很显然,红星厂的技术人员已经有了脱离海狮底盘的思维,和柯斯达一样,而仅仅将此作为一个参考。
实际上,这同样是造成底盘至今达不到稳定要求的主要因素——因为大家非要做出有自己技术特点的底盘来,而不是一味地照抄。
“这样的话,我建议请红星防务那边提供帮助,他们有丰富的军车测试经验。”马金涛笑着说道,“而且,这个事情,你得找其他人负责,我可没时间跟进了。”
与其说没时间跟进,不如说马金涛对涉及行政这一方面的事务,是敬而远之的。他是红星厂的总工程师,材料研究所的所长,同时又统一负责所有的汽车研发项目,但是他从来不会过问行政人事方面的事情,他就制定着技术这个方面。
组建试车团队毫无疑问是一件大事,这里面除了提供技术支撑的团队之外,还需要有强有力的行政团队。对于要经常往外跑全国各地去进行实地测试的队伍来说,行政和人事多么关键,马金涛再清楚不过了。
李路说道,“嗯,我找个人来负责。”
他铁了心要把中巴车这个项目搞到地,就是按照当前最高的标准来进行,这对红星厂的队伍来说是一个考验。如果连中巴车项目都搞不掂,别谈什么坦克装甲车了。
“马工,关于标准,我有个想法。”李路和马金涛一边往回走,一边说话,拆解现场依然忙碌着。
马金涛笑道,“你是想说制定一个体系?”
“是的。”
李路斟酌着说道,“就我所知,咱们国内还没有规范的军用标准体系,许多武器装备的性能指标都是部队提出来然后厂家按照要求来,各个部队的要求不尽相同,甚至北方和南方的部队都不一样。但是,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点——缺乏基础标准依据。结果就是,许多国产武器装备的标准,差异很大。”
他顿了顿,继续说,“我这么想的,红星厂和红星防务公司合作制定出一整套军用标准体系来。红星厂可以根据这套标准体系作为参考,得出一套民用车辆的标准体系来。这首先对近期咱们的几个汽车研发项目,有很大的帮助。”
马金涛很干脆地点头,“我完全同意。有了标准,一切工作就有了明确的依据,这对以后的研发生产,是非常有益处的。”
李路说,“那就这么办,你和裴工联系一下,集中力量先把军用标准体系搞出来,当然,主要是地面防务装备的标准。”
“行,这事我来办。”马金涛爽快地答应。
你让他推荐个搞行政的,他是绝对没有什么想法的,但是如果是与技术有关的事情,那么他会非常的干脆。
华夏军用标准体系地面防务装备部分,于是竟然是在红星厂手里诞生了的。
注:五一加更送到,祝弟兄们五一快乐!最后一天了,清理一下月票,作揖!
奋斗1981 第382章 准备杀猪
百兴村屠宰户杨万斤开了一辆崭新的南方15型手扶拖拉机突突的来到了红星厂大门口。门卫把他们拦下来,杨万斤跳下来,指了指后斗里七八头大肥猪,笑着大声说道:“送生猪过来的!”
门卫眼睛都亮了,不过还是按照规矩进行了登记,然后才放行。谁知,后面突突的连续跟着过来四五台同样型号的拖拉机厂。看得出来,红星厂代工生产的南方15型手扶拖拉机的发动机右侧有一个红星标,这些全都是红星厂代工的产品。
门卫忙个不停,一边登记一边打电话通知厂机关那边,随即不得不用敞篷的212吉普车把这些全都是拉生猪的拖拉机车队给带到食堂那边去。
刘贵松接到电话,招呼后勤的人连忙的赶到食堂那边去。
分猪肉是大事。
厂里的职工早就接到了通知,这会儿厂里的广播又在喊,通知大家按照之前的通知内容前往食堂集合分猪肉。在上班的职工则由家属代领,没家属的,则会先寄放在食堂那边,等下班了凭条子去领取。
这绝对是头等大事。
食堂的师傅们一大早就在准备了,烧水的烧水,摆案台的摆案台,磨尖刀的磨尖刀,就等着生猪送过来。
对杨万斤来说,这已经是第二家了,第一家是国光建筑材料烧制厂,前两天就分完了。他和几家农户组成了“供应联盟”,满世界的去收生猪,总算是联系到了五十头生猪。
1982年,物质依然匮乏,就猪肉而言,国营猪肉店、供销社,依然凭票供应,哪怕有票,去晚了一步,也抢不到一口肉吃。广大农村的话就更不用说了,改开才三两年,有胆子搞副业的毕竟还少,想吃口肉,也尚且艰难。
作为杨青松的老爹,又是远近闻名的屠夫,杨万斤有很好的资源,因此李耀华把这件事情交给了他来办。果然杨老爹不负众望,搜集到了五十头猪。勉强能供应红星厂和国光建筑材料烧制厂,奋远公司那边都需要另外想办法。
“后天就是除夕了,今天分了猪肉,明天最后一天,发其他过节礼物,今年,是个好得不能再好的大年。”陈鸣一边走一边对身边的来小东说。
他和来小东上的是上半夜的班,白天有差不多一整天的休息时间,加上两人住的是同一个宿舍,因此一起过来围观杀猪,等着分猪肉。
来小东看到,不断的从家属区那边走过来职工或者家属,都是往食堂方向去的。他感到惊叹的是,红星厂的家属区搞得非常的现代化,至于分猪肉这些,反倒不怎么能引起他的兴趣。
他孤身一人,家远在河南,再多的猪肉,吃着也是索然无味。
“怎么,想家了?”陈鸣明显感到了来小东的情绪变化,用力搂了搂他的肩膀,说道,“老弟,这都没有什么呀。你试想一下,你现在已经是三级钳工了,花两三个月的时间加强一下文化知识,拿到厂里的初级技工等级那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到时候,可不就可以把爹妈接过来了?”
来小东一愣,“陈大哥,什么意思?”
陈鸣呵呵笑道,“初级技工可以申请家属房了啊,带厕所的套房呢!我去看过,两房两厅,虽然面积小点,但一家几口人住着,那也是很舒服的。”
“还有这事?”来小东很惊讶。
陈鸣指着家属区那边正在建设的多层住宅楼,说道,“看见那高楼了没,厂里的工程队日夜赶工,据说下半年就能住上了。初级技工就可以申请最低标准的家属房,好像,据说有七十多个平方。”
“真的啊?”来小东太吃惊了,眼睛都在放光,这个实在是太好了,转而想到父母可能不愿意离开农村,心情又复杂起来。
陈鸣笑道,“总而言之一句话,你只要好好干,厂里待遇差不了。看见没,这些家属全都是外地过来的。他们的技术等级比较高,一过来就能拖家带口,待遇好得很。”
来小东忽然问,“陈大哥,那你呢?”
“我?”陈鸣一愣,笑道,“我是本地人,我用不上家属房。你看,我这不住宿舍里呢吗,轮休再回家去,骑车也就一个多小时,近的很。”
“那岂不是亏了。”来小东指了指那边正在建造的多层家属楼。
陈鸣嘿嘿笑着,“那不会,不要家属房的话,可以申请住房补贴,换成钱也不错……”
来小东一下子就动了心,也许自己也应该申请住房补贴,反正自己是有免费宿舍住的。
说着话,就到了食堂。
红星厂还是新厂,许多建筑物都是崭新的,食堂的样式尤其的新颖。这是李路参照三十年后的部队营区标准进行设计的,整个一流的长方体建筑排列过去,按照车间部门划分位置,但是里面是没有任何割断的。前面是餐厅,后面是炊事房和仓库,虽然分成好几个炊事厨房,但采取的是统一供应制度,只是就餐的位置是固定的。食堂前面是平坦的水泥路面,干干净净的,是平时开饭前集合讲话唱首歌的地方。因为实行的是高仿部队军营化管理,所有一些需要传达的指示和通知,经常会在开饭之前进行传达,然后唱首歌再用餐。
食堂的后面也是宽敞的平平整整的水泥铺装而成的路面,运输生活物资的车辆从这里走,往炊事仓库送食材之类的。这边最明显的就是高高竖起的烟囱。
这里的大空地上,食堂的大师傅们都在磨刀霍霍了,陆续赶来的职工和家属在机关干部的组织下纷纷的围成了一个大圈。考虑到大家兴致勃勃,因此机关那边尽可能的安排好队形,好让每一个人都能观看到杀猪的过程。
被家长牵着手的小屁孩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不断的要挣脱,惹来家长的呵斥,一些挣脱成功了的小屁孩,在人群里嬉笑着追逐着。
刘贵松在那里满头大汗的组织人员排好队列围成大圈,转头看到陈鸣和来小东走过来,于是挥手喊道:“陈鸣!你们俩过来!来!守住这个路口,一会儿拉猪的车就来了!”
“好嘞,刘主任。”陈鸣连忙拽了一把来小东,一边跑过去一边说,“那是机关办公室主任,叫刘贵松,也是你们一拖过来的,你认识吗?”
来小东仔细打量着刘贵松,皱了皱眉头,突然惊喜道,“这不是刘技术吗!”
刘贵松听到声音,扭头看过来,这一下他也认出来小东了,“小来?是你小子!你也过来了啊!”
“刘技术!真是你!”来小东激动得很,他乡遇故知啊!
刘贵松本来和孔大全的关系就不错,作为孔大全的徒弟,两人是自然见面不少的。
“小来,回头再聊,你先帮着维护一下秩序。”刘贵松赶紧的说道。
“好的好的,刘技术你先忙。”来小东忙不迭地说道。
刘贵松大步过去那边布置分猪头的事宜了。
这边,陈鸣很意外地打量了来小东一眼,心里暗暗想,没想到这小子关系很硬啊,看样子厂办主任和他关系不错,以后要把关系搞好才行。
奋斗1981 第383章 杀猪英雄
在职工家属期盼的注视下,南方15型手扶拖拉机突突突的冒着黑烟从围观人群的缺口里开了进来。杨万斤已经习惯了被众人注视的场合,已经没有前两次的拘谨和不知所措了。
瞧,工厂职工都要从我杨万斤这边拿猪肉。他倒不是因为自己的儿子是国光建筑材料烧制厂的副厂长而感到骄傲,而是因为自己的成就。当然他下意识地忽略了这些是因为他儿子才出现的。
在机关干部的指挥下,一共七辆手扶拖拉机一字排开停好,每一台的后斗上面都有铁笼子关押着六头猪,基本就是挤进去的了。大概总计七千斤生猪,至少能取出六千多斤的肉来。
红星厂的职工已经突破了五百人,也就是说每一名职工大概能分到10斤到15斤的猪肉。市面上的猪肉价格每斤大概是八毛钱多一点,不需要供应票的猪肉,差不多一元钱。
也就是说,最少的也能分到价值一百元的猪肉。
对于最普通的职工来说,那就是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工资。
关键在于,哪怕你有钱,你也很难买到这么多猪肉,因为你首先得有那么多供应票,或者你得找人托关系去买不需要供应票的猪肉。
过年没几斤猪肉那怎么行!
就陆港地区而言,再困难的家庭,到了过春节,怎么着也得弄点荤腥。靠着海自然的不愁腥,恰恰是猪肉最难得。当前华夏人民的营养来源主要是猪肉,可见猪肉是多么稀缺的商品。
红星厂多厉害,一口气弄了七千多斤回来,什么都不需要,直接发给职工。这意味着,整个春节都不需要为猪肉发愁了,甚至还有富余用来走亲戚。这个年代走亲戚,二十八寸凤凰牌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两斤猪肉,那叫一个有派头!
杨万斤帮着食堂的师傅们把生猪驱赶下来,食堂的师傅们分成了三个小组,三组人同时展开作业。那些从十里八乡找过来的养得膀大腰圆的大肥猪昂昂昂的叫唤着,似乎感受到了刑场的味道。
这年月的猪没个一两年,那可长不了一百七八十斤。这里面还有几头猪王,毛重超过了二百斤。要知道的是,二百斤的猪,在这个年头,那是能让村里人都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围观的职工家属们尤其是小孩子们,都瞪大眼睛张大嘴巴盯着操刀师傅的动作,看着三头猪一起被摆上了案台,左右各两青壮职工帮忙摁着猪腿,给生生的固定在案台上。
一头大约有二百三十斤的肥猪王力气很大,居然的一下子挣脱了控制着它的两个青壮职工,一跃跳下案台,居然全挣脱了!
很明显肥猪王完全的意识到了危险,如果此时不奋起反抗,那么等待自己的就是当头一刀升天当天蓬元帅。它深刻感到自己猪寿未尽,因此必须要奋起反抗。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它欢快地奔腾着,举目四望的时候发现已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所有的人类都用“我想吃你”的表情盯着它。有那么一丝绝望闪过它的心底,但是身后的呐喊冲刺声让他又燃起了不甘就义的毅然。
它嗷嗷嗷叫着向包围圈的其中一个方向发起了猪冲锋,它把头颅高高昂起来,驱动自己的短四肢狂奔起来,四蹄用力地踩在坚硬的水泥地板上,居然有骏马狂奔的“得得得”的声音。
那边的围观的职工家属受了惊,纷纷的后退躲避想要闪开身去,却因为拥挤了太多人而导致一时半会无法躲避开。
就在此时,肥猪王突然的一个急刹,随即,它居然调转方向,向追击它的敌人发起了决死的冲击!
它毕竟是头猪,完全不知道刚才的包围圈那些人类是因为无法一时让开道路,以为那些勇敢的人类死不退让。在这样的时刻,横竖都是一刀,那就拉个垫背的!这就是肥猪肉心里的想法。
追击肥猪王的食堂师傅们看见它猛然调过头来,瞪着血红色的猪颜冲过来,一下子就害怕了起来。他们还是第一次见这么生猛的猪,关键是这家伙太大了,死沉死沉的,要是在这样的速度下被撞到,绝对是严重内伤。
可是,食堂的师傅们刹车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肥猪王的突然掉头非常的迅速奔跑的速度非常的快。他们根本想不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在那一刻,杀猪的人忘记了他们手里拿着的是杀猪刀,而肥猪王则认为自己是一头猛虎而不是肥猪。
所有人都惊呆了,嘴巴张得大大的看着肥猪王即将要顶飞食堂的那几个大师傅,大家都能估算得到,在这样的速度下,一旦被撞到,那肯定是严重内伤。
惨剧没有发生,肥猪王终于没能变成老虎或者有着坚硬头角的野牛。
一道人影斜地里闪过来,速度并不快,但是恰好的挡在了肥猪王的前面。当肥猪王纳闷的定睛看去,它甚至清楚的看到一柄尖刀直直的刺过来,随即就是脑阔一亮,继而是迅速的失去了意识。
肥猪王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但它也许知道,因为它无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刹住脚步,借着惯性,那柄尖刀干脆利落地刺穿了它的眉心之间,直接把它的脑阔中枢神经破坏掉,达到了瞬间死亡的目的。
一般而言,那柄尖刀应当是从颈部下方斜斜刺入捅破大动脉通过放血来实现杀猪的目的。
围观的职工家属们猛然一愣,看见那威猛的肥猪王像一坨烂肉一样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心里下意识松了口气的时候,抬眼看过去——那位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完成致命一击的英雄不就是方才第一台手扶拖拉机的司机吗!
正是杨万斤。
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屠夫,在看到一票人被一头猪弄得鸡飞狗跳的时候,直接从驾驶座下方的储物格里抽出自己的家伙,在关键的时候赶到,干脆利落的出刀,一刀解决了所有问题。
杨万斤瞪眼看着那几位冷汗直冒的食堂师傅,鄙夷地呵斥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的台上案台放血,趁现在心脏还在跳!”
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被他用这种方式解决掉的猪,差不多是植物猪。没了意识,但是心脏和血管什么的,都还能短时间内保持完整。因此,可以很顺利的把血放干净。
回过神来之后,食堂的师傅们赶紧的招呼过来打下手的青壮职工,把肥猪王台上案台,然后开始放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