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奋斗1981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步枪
“福叔,吃了吗?”李路笑着递过去一根烟。
福叔接过,习惯性的看了看,是好烟,于是夹到了耳朵那里,搓着手,向四周张望了一圈,低声说,“我跟你谈谈买车的事情。”
李路指了指值班室那里,道,“喝点茶慢慢说。”
进了值班室,里面的一名干事连忙泡茶。值班室一侧是一张行军床,夜班人员可以休息,然后这边有一张钢制茶几,摆着木沙发。李路上班时间大多时候都是在这里和弟兄们聊天打屁,反而是他的办公室那边很少去。
那保卫干事忙完就出去了。
李路示意福叔喝茶。
福叔喝了口,赞道,“好茶。”
他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上面了,接着说,“老三,我这边联系到了几位老板,都打算买一台你那种车,你看这个价格能不能便宜点?”
李路有些意外,问道,“之前的方案,你不考虑了?”
福叔有些为难的说,“老三,我的砖窑搞了这么些年好不容易折腾起来,有了感情,我实在是不忍心啊。”
他的故作姿态却掩盖不了眼中闪过的贪婪的目光。
李路道,“福叔,我说得很清楚,新的烧制厂你是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的,将来的利润,不是你现在这个小砖窑能相提并论的。”
摇了摇手,福叔说,“老三,我仔细想过了。福叔年纪大了,不像你们年轻人干劲十足,实在是没那个心了。”
李路心里暗暗笑了笑,送你一场富贵你还以为我要占你多大便宜,他道,“也罢,既然如此,我也不勉强了。现在你这边想要买几台车?全都是lc80?”
“对对对,就是你开的那种大吉普。”福叔心里松了口气,只要李路不再纠缠砖窑的事情。他经过思考以及和家里人的分析,最终认为,李路是打算趁机吞了他的砖窑,区区百分之二十股份,还不是等于给人打工。在大儿子的坚持下,福叔最终决定拒绝了李路的合作要求,哪怕不惜失去红星厂的订单。
福叔说,“我这边要买三台,三台了,老三,你看看是不是能再少点钱。”
李路想了想,笑道,“福叔,给你个面子,打个九五折吧。”
一愣,福叔一时半会没算过来,“九五折?那是多少钱?”
“二十八点五万。”
福叔一听,顿时失望了,“只少了一万五啊。”
李路笑道,“福叔,一万五啊,那可是一万五。本来给你的价格就是看在你是咱们百兴村村长的面子上,换成其他人,没四十万我是不会卖的。我现在手里可没有多少现货。”
福叔倒抽着凉气苦笑着说,“老三,我知道你是尊重长辈的,不过有刘老书记在,我这个村长就是个摆设。”
“呵呵。”李路端起茶杯喝茶。
福叔见状,犹豫了一下,道,“老三,二十五万行不行?”
李路微微摇了摇头,笑道,“福叔,真的是最优惠价格了。克拉玛依油田前段时间联系了我,他们需要几十台进口越野车,平均单价是三十七万。你要不就先买个手扶拖拉机用一用,我们光明厂的手扶拖拉机很快能上市,两三千就能搞一个。”
福叔顿时涨红了脸,他怎么说也是好几个万元户,怎么能用手扶拖拉机代步呢。
“老三,我买了,能不能给几天时间筹钱?”福叔一咬牙,道。
李路说,“可以,但我只能等你三天,过了这个时间,我无法保证你能拿到现车。”
“行,我这就回去找其他人合计合计。”福叔立马就走了。
李路起身送他出了大门,微微摇了摇头。
他从来不担心进口越野车的销量,有多少卖多少而且价格还会很好。他心里的确不太情愿以这么低的价格卖出去,本来以为这样可以节省一些建设烧制厂的时间,结果之前有些动心的福叔不知道遭遇了什么,突然的态度这么坚决的拒绝合作。
如此,李路付出的只是一些时间,而福叔的砖窑错失的却是一个飞跃式发展的机会。
张卫伟在家里吃完了饭赶到这里,看到李路站在门口路灯下,便走过来,道,“三哥,晚上我叔在我家吃饭,我跟他提了几句,他说,只要材料合格,可以试一试。”
李路指了指已经消失在逐渐拉下的黑幕下的公路远处,说,“福叔刚刚来过,他拒绝了合作。”
“那咱们怎么办?”张卫伟道。
李路说,“既然他不想赚大钱,那咱们就不客气了。明天和我去一趟前进农场。”
“好,明天一早我去接你。”





奋斗1981 第097章 前进农场
早上,张卫伟开了挂着军用号牌的lc80接了李路,吃了早饭之后,他们来到市第一屠宰厂,把杨青松接上,然后一路疾驰前往前进农场。
李路对杨青松说,“二哥,我刚刚注意到,屠宰厂的生意差了很多。”
杨青松叹了口气,道,“是啊,这段时间冒出不少私人屠宰厂,很多老百姓都不愿意往屠宰厂送生猪了。”
“二哥,再和家里谈一谈吧。我马上要搞一个烧制厂,主要制作建筑材料。你来帮帮我。”李路道。
谁知,杨青松这一次却是很干脆的说,“我明天就辞职。”
李路意外道,“这么急?家里怎么说?”
“不管他们怎么说。”杨青松像是受了什么刺激,道,“这么半死不活的状态,不能继续下去了。老三,我跟你干。”
李路还是不放心,“你确定家里没问题?”
“放心,我你还不了解我爸妈吗,事成定局,他们还能说出什么来。”杨青松道。
李路缓缓点头,“那就先斩后奏吧。”
五十多公里的路,其中有十几公里路况不太好,跑了一个多小时才进入前进农场。从这里到钟华所在的场队,还要开十几分钟。
钟华一大早就接到了从光明厂打过来的电话。他自己住的是老场队荒废下来的院子,前面是茶园后面是牛棚,经过认真的修葺,环境特别的好,鸟语花香的。骑了十来分钟的自行车到场队那边等着李路等人的到来。
场队的干部也都在那里等候,光明厂保卫科科长到访,场队很重视。前进农场是正处级国营农场,它的范围差不多占据了西河县四分之一的耕地面积,级别和西河县一个样,农场领导不把西河县府放在眼里是常有的事情。
不过现在随着市场化经济序幕的拉开,前进农场也嗅到了危机,这才有了承包制的试点。钟华就是第一批从农场承包田地的人,不过他也是唯一留下来的高中生知青,比较受农场的重视。
场队是正科级单位,生产大队的大队长陈光荣和钟华一道等候李路的到来。这是李路所想不到的。
陈光荣背着手站在那里,笑呵呵的说,“小钟啊,以前可没听说过你有同学在光明厂。这个情况你要早点汇报的嘛。”
钟华笑道,“陈大队,不是同学。你还记得杨青松吧?”
“小杨啊,记得,就是那个爬树摘果子屁股摔开花了的小子么。”陈光荣笑道。
“是的,就是他。李科长是他的发小,打小一起长大的。前几年李科长在前线打仗,今年才转业回到地方。”钟华说道。
“原来是这样。”陈光荣忽然皱眉,道,“不对,转业的话,怎么会分配到光明厂。”
钟华说道,“听说光明厂准备移交地方了,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也不太清楚。”
“这个李科长,多大年纪?起码是营级干部转业的了。”陈光荣说。
钟华摇头说,“不是,他是志愿兵,当了四年,有两年在西南前线。李科长很年轻,二十岁出头的样子。”
陈光荣大吃了一惊,“二十岁出头?”
长年累月的日洒雨淋,陈光荣的形象活脱脱的当代农民的形象,又因为是领导干部,有一股田间干部的气质,五大三粗的身材,粗糙的双手,卷起的裤管下面是一双沾满了干泥巴的解放胶鞋。看得出,这个生产大队大队长是经常下田地的,是个务实的领导。
陈光荣沉吟着说道,“这么年轻就是副科级干部,你这个科长朋友看样子背景不简单。”
钟华微微摇了摇头,说道,“具体情况我不清楚,春节的时候见过一面,聊得不多。”
微微点了点头,陈光荣不再言语。
二十岁出头的副科级干部,没有强大的背景的情况下,除非是高学历人才,而李路却只是个复员军人,如何能一工作就是副科级干部。这样的现象哪怕是三十年后,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殊不知,三十年后的公务员,要混多少年才能混个副科级。
笔直的机耕道尽头,卷起一股扬起来的灰尘,慢慢的能看见一台车在颠簸不停的路面上速度极快的疾驰过来。良好的悬挂和离地间隙似的lc80在这种路面上行驶如履平地,而车内的杨青松,却是对车载空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在他眼里是了不得的高科技。
坐在后座上的李路笑了笑,说,“二哥,回头给你这个烧制厂厂长配一台这个车。”
杨青松眼冒金光,“老三,不能够开玩笑吧?”
张卫伟笑着替李路说道,“杨哥,你可不知道,三哥刚刚进了一批车回来,就这个车,有二十多台呢。”
“真的啊老三?”杨青松兴奋起来,扒着座椅往后看李路。
李路笑道,“那当然。抽空去把驾驶学会了,车有得你开,这个不喜欢,还有其他型号的,你随便挑。”
杨青松反而是不好意思起来,“老三,这不太合适吧。老四跟你干了这么长时间也都还没配车,再说,耀华哥和家华他们俩,不也还没配车吗。我这个,不合适。”
李路道,“小威早就摩拳擦掌的了,之前磨着老张和老余,早就把驾驶给学到了手。至于我大哥和二哥那边,都计划好了,正好这一批到岸,人手一台,先拿着开。”
杨青松就嘿嘿的笑,他实际上心里对李路会给他的待遇并没有放在心上。百兴村四大天王,目前在家的就是他和李路以及郭翰威三人,从小摸*****长大的,决定跟着老三干事业,干就是了,有难同当有福怎么来享都是无所谓的一种情况。
这个年代纯朴的感情是最让人感动并且是牢固的,一如三十年后的年轻人总会觉得,老一辈人的感情为什么会如此的坚固。纯朴的时代环境,为了争口气宁愿付出一生的年代,铸造的自然是不一般的深厚感情。
说话间,车在草地上停了下来。
陈光荣和钟华大步迎上来,李路下车,看见陈光荣上衣的四个兜,赶紧的上前,先和钟华握手,“老钟,久等了。”
“李科长,欢迎。”钟华连忙介绍,“这位是我们场队额大队长陈光荣同志。这位是光明厂保卫科李路科长。”
李路和陈光荣握手,陈光荣双手握着李路的手,热情的摇晃,“李科长,欢迎欢迎,哈哈,小钟没提前打招呼,我这里什么都没准备。”
四十岁左右的陈光荣有着老农一般憨厚的性格,让李路感到很亲切,他说道,“陈大队,你太客气了,让你亲自迎接,我心里过意不去才是。”
杨青松和钟华热情的拥抱,两位曾经一起度过三年知青日子的战友,尽管相距不过五十公里,但此时却是春节后的第一次见面。
寒暄了一番,陈光荣说,“李科长,中午务必留下吃饭,我让人进山打几个野鸡,咱们好好的喝上两盅。”
李路笑道,“陈大队,那我就不客气了。”
“自己人,客气那是不应当的。行,李科长,我就不打扰你们叙旧了,我现在就去安排午饭,就在场队候着你!”陈光荣挥手哈哈大笑道。
李路等人告别了陈光荣,一行人上车,钟华骑了自行车走在前面带路,往钟华的小农场去。




奋斗1981 第098章 一千亩黏土
“三百亩地,后面这片树林是按照农田的一半价格承包的,农场觉得这片树林以及东边的荒地没什么用,我正好用来养一些走地鸡,荒地打算再盖个牛棚,明年增加饲养的数量。”
钟华领着李路等人参观他的小世界。
张卫伟指着钟华那座小院子,道,“华哥,你这个小院子是真不错,鸟语花香的,还有菜园子,很惬意。”
淡淡的笑了笑,钟华说道,“胜在安静。”
李路看得出,钟华似乎正在经历一场失去挚爱的痛苦,或者说正处于被女人说狠狠伤害了的阴影当中。他倒是听杨青松提到过,与一个叫做小凤的姑娘有关。不过这些私事,是不好张嘴问的。
“老钟,你这里有多少亩水稻?”李路问。
钟华引着大家往荒地那边走,道,“二百亩左右,那片树林有大约三十亩,荒地有七十亩左右吧。”
李路微微点点头,“这么说,耕作这些,你是雇人来干。”
“是的,请农场的耕作队,其他一些零碎活,我一个人就干了。”钟华道。
“种水稻,养牛,打理菜园子,你还打算养一些走地鸡,还要扩大牛栏,那可够辛苦的。”李路道。
钟华笑道,“倒没有什么辛苦的,一天充充实实的,时间过得快一些。”
“山东老家怎么样?”李路问。
杨青松代为回答,“老钟的父母都不在了。”
李路理解的点了点头,不再就此多问。钟华的感受他也许是最能理解的,因为他也差不多如此,他幸运的是,有李国光和蔡叶芬这样胜似亲生父母的养父母,他是幸福的。
来到荒地,钟华指着荒地的几个山包,道,“李科长,这里就是了,按照你说的,这里的土质最符合烧制红砖。”
登上一个小高地,钟华指了指北边那一大块山地,都是荒芜的没有种植农作物的荒地,道,“这一片都是一样的土质,农场试过好几次,种不活东西。应该就是你要的土壤。”
李路此次过来,就是为了过来看烧制厂的厂址。他打算把烧制厂直接建立在能够就地取材的地方,这里就是他能找到的最符合的区域。
张卫伟弯下腰去,拿随身带着的小锹猛地朝地上干了一敲,把土地翻出来,露出红白相间的土层,抬头道,“科长,没错,这个是最好的原料了。”
这就是所谓的黏土,土质黏黏的,捏在手里会有沾手的现象,当地也称为膏地,像膏一样,种不了东西,通常作为黏土砖的原料来使用,要么就是荒废着。
李路扫视了一圈这块大荒地,估算了一下出土量,微微点了点头,“以这个面积,如果有三米的深度,可以支撑烧制厂运作两三年的时间了。”
钟华说道,“这块荒地,我只占了七十亩,其他的都还是场队的。李科长,你要用,我这七十亩你拿去用就是了。其他的,我帮忙跟陈大队说一说,不过你要出点钱租下来。”
杨青松说道,“你就别操心了,也不能白用你的。我已经决定从屠宰厂辞职,以后帮着老三管理烧制厂。”
钟华大喜,“这么说,我能天天跟你喝酒了。”
“那必须的啊,哈哈。”杨青松高兴的笑道。
看得出来,对于赚钱多少,钟华没有很大的兴趣,他现在的状态,就是一个疗伤的过程,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倾诉的人。
李路问道,“不知农场对于在这里建设烧制厂有没有意见,毕竟需要挖掘水源,农场是否会担心破坏地下水。”
钟华摆摆手,说,“没有的事,农场巴不得把这些荒地租出去弄笔收入。要不然一直这么荒废着,一文不值。”
笑了笑,李路不再就这个话题展开说。这样一个粗放的年代,环保意识几乎没有。饭都吃不饱的时候,没有人去关心环境到底会变成什么样。放眼全球都是如此。
“陈大队做得了主吗?”李路问道。
钟华道,“可以的,这一片都是我们场队的,陈大队说了算。农场现在也不好过,产量上不去,上面下的指标完成不了,每年的开支都严重超标,正是困难的时候。陈大队估计会非常欢迎。”
杨青松却是关心价格的问题,他问道,“要多少钱一亩?我看这片荒地,起码有五六百亩地了。”
钟华笑了笑,说,“老杨,你这眼神可不太好,这块荒地足足有一千亩,那后面山包挡住的还有一大片。价钱我还真不太清楚,我这七十亩,是半租半送的,一年也才花二百多块钱。”
李路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七十亩租一年二百多块钱?”
他记得,九十年代末期,荒地和山地的承包价格是在二百块钱左右一亩地,这可是七十亩啊!哪怕前后相差十几年,但是这个价格相差的也有点厉害。
钟华有些尴尬的笑了笑,说,“农场的职工都说我傻,其实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在别人眼里的荒地,在我手里能创造比这更多的价值,这就是划算的。”
他会错意了,他以为李路嫌太贵!
杨青松解释了一句,道,“老三,平均下来一年也才三块钱一亩,不算贵的。”
苦苦笑了笑,李路道,“三块钱一亩肯定是不行的。”
钟华的脸色就有些为难了,冲着杨青松的面子,他是要尽力帮忙的,但是这样的忙,他帮起来都会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笑了笑,李路说道,“咱们这是要建烧制厂,是要采集这里的黏土作为原料的,三块钱一亩怎么行?”
众人回过神来,钟华一愣,干笑了几下,原来是误会了。
“这个,这个就真的不知道了,呵呵,中午吃饭,你直接和陈大队谈。”钟华松了口气。
李路心里盘算了一个价位,不超过五百块一亩,都是可以接受的。超过这个价钱,算上其他的成本,一年下来,烧制厂的利润可能不太好。
张卫伟问道,“科长,咱们要把这一千亩都拿下来?”
“要拿就全部拿下来,不过还是要请地质勘探方面的专家来实地看看,估算黏土的储量。”李路道。
张卫伟摸了摸鼻子干笑了几下,心里道,您老人家怕不是找机会见未来岳父呢吧?他可是知道牛军老师家里是住地质勘探大院的,最近三哥和牛军老师打得火热,保卫科的弟兄们差不多都知道了。
天地良心,李路还真的没有想到这个方面。搞清楚储量,可不就是得请地质专家来看么。他甚至都没有意识到,他因为出于想要多了解小妻子的情况而频繁接触牛军的举动,被外界解读为他在搞对象。恐怕只有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而包括牛军在内,都是感受强烈的。
钟华却是有些吃惊,说道,“李科长,现在砖窑可不少,你承包这么大一块地,这销售,可是个问题。”
李路微笑着说,“你说得没错,所以咱们的产品要更好,并且得拿大单子,吃一个单子能生产一两年。”
杨青松拍了拍钟华的肩膀,说,“怎么样,老钟,我看你要不跟我一起干得了,我现在还是光杆司令一个呢。”
“老钟,考虑考虑,你的养牛场,也可以兼顾着弄,雇点人,工厂化。”李路笑道。
钟华笑了笑说,“我能力有限。时间差不多了,要不咱们往回撤吧,不好让陈大队久等。”
一行人就往回撤,上了车往场队去。
注:烧制厂招人,月薪十二块五,搬砖的给开一百块高薪,开始报名了!




奋斗1981 第099章 吃一顿判七年
据说,吃不饱的二十多年前,农场也不会缺了油水。
是否属实,李路不太清楚,但今天中午他是见识了什么叫做山珍海味——全都是农场自给自足的食材。
木质大圆桌上,摆着淡水鲤鱼,野鸡,山猪肉,野牛肉,穿山甲,野鸽,猫头鹰,青蛙,绿头鸭,不知名毒蛇,甲鱼……都是简单粗暴的做法,没什么卖相,但却都不是一般的货色。
李路粗略算了算,这一桌吃下来,放到三十年后,起码得获刑七年以上十五年以下。
这一顿,吃得压力山大。
陈光荣一个劲儿的招呼,“李科长,动筷子动筷子,没什么好招待的,都是自家弄的东西,农场就这个条件了。可惜时间太紧张,不然到海边搞点海鲜,也不至于全都是肉,呵呵。”
这话说得叫李路心情复杂得很,他真的很想告诉陈光荣,就这一桌,三十年后没十几二十万是弄不下来的,全都是野生的。
瞧见其他人跟平常端起了碗筷,李路也就慢慢释然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观念,那就吃吧。
“尝尝这个,前些天在山里打的野猪,好家伙,三百多斤,费了不少力气。”陈光荣给李路夹了一大块腿肉,道。
李路端起酒杯敬过去,道,“陈大队,这一顿饭我怕是终生难忘,我敬你。”
陈光荣可听不懂其他意思,连忙的举杯相碰,“李老弟,我托大叫你一声老弟,有空就过来,农场没城里的味道那么好,这些玩意儿还是挺多的,你要是喜欢,经常来。”
两人一饮而尽,接着钟华敬了李路,各自一圈下来,气氛起来之后,筷子也是不用了的,直接手抓大块肉撕咬。好家伙,场队厨师八成是个大胖子,肉块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连着骨头。
海碗倒满了自酿的米酒,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席间,李路提起承包荒地的事情,道,“陈大队,我想跟咱们场队租快荒地,开采黏土建烧制厂。方才随钟华同志转了一圈,他承包的田地边上那块大荒地,是比较合适的。不知道农场这边是个什么意见?”
陈光荣一愣,随即喜上眉俏,道,“你要承包荒地?”
1...3132333435...1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