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奋斗1981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步枪
“刘,你别忘了,就在不久前,咱们是一个车组,咱们也杀死了不少敌人,并且击毁了一辆坦克,尽管那是撞击造成的。我们不是没有战斗力的人。”韦德道,“为什么现在反而要被保护起来呢。”
刘向阳不知如何说,他何尝想猫在这里当那个被保护的人——分明也是个战士,并给是钢铁一般的开坦克撞击敌人也翻不了车的老司机!
牛军说,“对李路来说,我们的安全最重要。别忘了,他的职责是保护战场研究队的安全。只是形势所迫,他才主动接过战场的指挥权。其实这也是直接在保护咱们,如果阵地没了,咱们这些人也活不下去。”
韦德默然,微微叹了口气,缓缓的说道,“我的战斗激情被点燃了,让我想起了六年前,尼克松灰头土脸的从这里把军队撤走,美国人民受到了极大的心理创伤。我真想和路一道给那帮猴子一点颜色看看!”
他说着,还挥舞着拳头。
听懂了的刘向阳和牛军都沉默不语,韦德敢谈论这个话题,但他们是不敢接话的。八十年代随便一名普通工人,政治觉悟都几层楼那么高,尤其是大运动刚刚结束,什么能说什么是提都不能提的,人们心里很清楚。
黄光辉忽然低声说了一句,“我比你们更想到阵地上去。”
众人更加沉默了。
刘向阳走到黄光辉身边,搂着他的肩膀,低声说,“光辉同志,你能和我说说许如东的事情吗?”
“没什么好说的。”
到底是年轻人,尽管黄光辉知道许如东的牺牲不能怪到刘向阳头上,但是他心里难免会想,如果不是因为要保护他,许如东就不会牺牲。
“老黄,我对不起许如东,对不起你。”刘向阳控制着情绪,沉声说,“如果还有机会,我希望死的那个是我,而不是他。”
他终归说这些是没底气的。
遭遇炮火袭击的时候,被吓坏了的他到处乱窜,他会不断的想,如果不是这样,许如东就不会为了救他而暴露在空旷地带,也就不会出现用身体替他挡住了弹片这样的事情。
“不说这个。”黄光辉依然的不愿意与刘向阳多说话。
张卫伟拍了拍黄光辉的肩膀,什么也没有说。
远处月光下的256阵地一个一个布满植被的小山包连绵起伏形状各异,阵地前面的少有的开阔地成了双方厮杀的主要战场,而那里,到现在依然堆放着许多敌军士兵的尸体。
李路沿着堑壕检查阵地的防御情况,每经过一名战士,他都会拍拍他的肩膀表达致意,每经过一个火力点,他都会停下来和兵们说几句话。在此之前,他首先去看望了伤员。
在阵地后方,李路命令部队建立了专门的死伤集中点,烈士遗体安放好,伤兵集中医治。他对伤员的重视程度超乎了别人的想象,这样的情况是极少的。并不是说我军不重视伤员,而是因为在打仗的过程中,有那么一种传统在——能动弹的都上火线。
在李路这里不是,受了伤的,全部集中起来医治。
来到副阵地的重机枪火力点那里,李路看见机枪班的战士坐在那里一颗颗的往弹夹里压子弹。重机枪使用的是弹链,成条成条的弹链,直接的装好在弹箱里,打开之后直接拽着一头卡进机枪进弹口里面。而兵们现在装的是步枪弹夹,李路还看到,有名战士使用的还是56半。
56半和56冲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制式步枪,前者是半自动步枪,简单点说,56半无法实现扣住扳机不放子弹打到光这种功能。美制经典的步枪就是这样的方式,扣一下扳机打出去一发子弹,只是比手动步枪省去了重新拉枪机上膛这一个步骤。
过去几年里,官兵们对56半的评价是很差的。枪是好枪,但是不适合用于丛林作战,因为射击速度过慢。
56冲是仿制苏制ak-47自动步枪而来,基本上可以看作是ak-47的华夏版本。过去两年里,多次战斗充分的表面,丛林作战中,56冲比56半更加的获得官兵们的喜爱。56冲能够持续不断的发扬火力,而56半则无法做到这一点。
有好几次小规模的遭遇战里,我军部队与敌人打照面之后,马上开火压制,在这种情况下,手持56冲的战士总是能够最从容的。在两年前的大规模战事里,我军步兵班里只装备两支56冲,其他的都是56半。后来发现了56半的致命短处,才逐渐的全部换装56冲。
李路没想到前线部队的官兵手里还有56半,也许是因为机枪班,56半用作防身武器。
他在兵们身边蹲下,指了指那名使用56半的战士,说,“把你的枪给我。”
那名战士不知道什么情况,赶紧的递过来。李路把自己的56冲递过去给他,道,“你用我的。”
小战士怯生生的不敢说话。
李路笑着问他们,“刚才听你们聊天蛮开心的,说了什么,说给我听一听。”
有个胆子大的战士就说了,有些兴奋,他道,“报告首长,听说文工团要到前线来演出,会不会到咱们阵地上来?”
“慰问演出?”李路惊讶了一下子,笑道,“这个情况我不掌握。”
依稀能看到兵们露出失望的神情,还有轻微的叹气。
李路笑道,“不过,如果文工团要来前线慰问,我一定让他们到咱们阵地上来演出。”
“首长,这是真的吗?咱们这是最危险的阵地,文工团的不会来吧?”有个兵患得患失的说道。
李路肯定的说道,“弟兄们放心,只要文工团来,我就让他们一定到咱们阵地来。打完仗撤回去,我个人请大家上饭馆吃饭喝酒看大戏!”
“嘿嘿嘿……”
憨厚腼腆的兵们高兴得傻笑,他们可都是十八九岁二十岁的小伙子,离开了枪炮声,他们就是懵懂青年。这些憨厚腼腆的小伙子,会在枪声响起之后化身为丛林猛虎,冲杀在保家卫国的第一线。
能有多少人活着走下阵地,李路不知道,他能够做的,是用最小的伤亡打赢接下来的每一次战斗,让更多的小伙子活着回家。





奋斗1981 第146章 大战在酝酿
远处传来的枪炮声开始打破了黑夜的安静,那不时闪现的火光撕裂了黑暗。起伏不平的山丘树林密布,由此向南延绵上千公里的热带丛林中,战火依然被持续点燃。
装甲突击纵队与敌军交火了。
李路在指挥所工事里,静静的等待着装甲突击纵队发回来的报告。通信员和电台兵默不作声的忙碌,随着滴滴哒哒和电磁干扰声,装甲突击队纵队的报告一道一道的报回来,通信员快速的记录下来然后呈给李路。
必要的时候,李路会直接和装甲突击纵队的指挥员进行通话联系。步话机、大功率电台,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通讯手段,李路是怀念三十年后那个拥有卫星通讯手段的年代的。
因为装甲突击纵队进行的是持续的机动作战,因此有线通信是没办法实现的。总不能让有线兵背着线圈满山野的跟着部队跑,那不现实。
相对于通信手段,李路更加怀念空中支援力量。
没有空军的日子相当的难过。
如果有空中支援,之前的防御战就不会打得那么艰难。
甚至,他连炮火支援都没有。
256高地距离我军炮兵部队距离过远,而前线炮兵基本上都被用在了对敌军主力部队的歼灭作战当中。因此,除非我军远程炮兵提供支援,否则256高地的我军部队只能依靠自己的火炮力量。
好在还有一些t-62及59坦。
三十年前,我军在没有任何重火力的情况下,照样挡住了联合国军的立体进攻好几天。从这一点来看,李路应该感到满足,但他也知道,那样的高地防御战永远也不要出现最好——代价是大伤亡。
没有单兵护具的此时,甚至一些火箭筒副手都没有自己的武器,当你问及原因的话,得到的答案会是——火箭筒正手牺牲了副手捡他的武器用。
这是个几乎不重视兵员防护的战争年代——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说句难听的,八零年代的兵,命贱如狗,哪怕如此,依然有无数的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为国赴汤蹈火,为了捍卫祖国领土完整,为了边境人民的安乐生活舍我其谁的向敌军发起冲锋。
李路的观念显然的有非常大的不同,带着三十年后的思想观念回来,他知道未来的状况,因此更加深刻的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因此他才如此的重视伤员,如此的重视单兵防护工作。
“首长,装甲突击纵队已经突破了敌军的阵型,正在向他们的纵深发展,但是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发现敌军的自行火炮部队。”通信兵报告道。
李路点点头,“知道了。”
这才是开始,具体的情况一时半会显然是出不来的。装甲突击纵队搞的是高速突袭,利用丛林里的道路对敌军进行切割,以杀伤目标为主,并且绝对不会离开道路进行作战,哪怕错失掉目标。
256阵地防御战的目的是为主力部队的歼灭战争取时间,并且切断敌军退路,阻止已查明的315a师部队的增援,因此,时间是关键。
反击的最终目的是争取时间,这没有任何问题。
在缺乏空中力量的情况下,李路要掌握更多的敌军的情况,他只有一个办法——派出更多的侦察小组。
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龚令辉被他派出去了。龚令辉带了三个侦察小组,以宽大正面为侦察方向,除开装甲突击纵队进攻的方向,对其他方向进行抵近侦察。之前安排的前出警戒小组被偷袭全部阵亡是个教训,李路不惜从仅剩的六十多号人里挑选出最精干的战士,派给龚令辉。
除已查明的敌军一个团外,李路不知道敌军还有多少部队在赶往256高地的路上,或者说他们还有多少部队隐藏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丛林当中。
关注着装甲突击纵队的进展的同时,李路更加关注龚令辉的进展。
现代战争中,更加奏效的侦察是首要取胜因素,实现战场的单向透明,一直是各国军队侦察手段发展的最终目的。
这一点可以通过坦克团遭遇敌军远程大口径炮火袭击来反省,敌军的侦察小组潜到了坦克团的行军路线纵深,发回去了具体的坐标,远程炮兵部队进行覆盖打击。这几乎就是三十年后特种兵抵近侦察引导导弹精确打击敌目标的方式了。
因此,一直在打李路就一直在反省,为什么经过了近三年的交战,我军的这方面工作却依然的进步不大。
他当年在战场上的时候,就已经担任过为炮兵部队引导目标的任务。突击队潜入敌军纵深寻找敌军炮兵阵地,随即引导我军炮火进行打击。
说到底,依然是意识不够强,再加上敌军有新式装备的加入,影响了敌我态势的变化。
前指恐怕是不知道敌军装备了大口径的能够一口气打将近二十公里远的远程火炮的。
相对于其他人,龚令辉拥有的丰富的作战经验让他成为了最适合担任侦察队指挥员的人选。阵地防御这边,李路只能让麦光华去负责左翼副阵地,而他则亲自负责主阵地这边。
两个副阵地中,左翼副阵地更重要,因此那里得到了两台t-62nbsp;坦克的加强。李路把坦克分散布置,来弥补兵力不足而形成的火力不足。但是,他却是把所有的迫击炮集中起来,有八门六十毫米迫击炮,集中使用可以对敌军步兵形成炮火压制。
而他手里的预备队,就只有跛脚亚洲虎坦克以及麦光华车组的那台59坦了。麦光华下地成了步兵指挥员,他的坦克就交给其他人负责。也许,经过那么猛烈的撞击之后,亚洲虎坦克居然没有损坏到失去战斗力的地步,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李路这些人到战场上来,不就是为了实地检验亚洲虎坦克的实际作战性能吗?无疑,亚洲虎坦克的表现很出色。
“首长,装甲突击纵队已经开始迂回了。”通信员突然报告。
缺乏人手,通信员兼了他的作战参谋。这正是李路把兵力都集中于装甲突击纵队那里使用形成的一种情况。
集中优势兵力有多重要,李路再清楚不过。
李路连忙打打开手电照向地图,手指快速划到了一个点上。装甲突击纵队既然已经到达了迂回点,那说明切割基本完成,随即会进行左右交叉机动攻击,以杀伤敌军有生力量为主。
“敌军自行火炮部队有消息吗?”李路问。
通信员回答:“没有!”
“给龚令辉命令,派一个小组往338高地方向侦察,我总感觉敌军的自行火炮部队溜到了那里,那里有一片香蕉林,地势平坦,适合部署自行装备。”李路下令道。
“是!”通信员马上给龚令辉传达命令。
李路还有一个担心,如果敌军的自行火炮部队在右翼差不多十公里外的香蕉林里,那么他们是可以自由打击256高地以及338高地的。
不管如何,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反馈回来,李路嗅到了大战在酝酿的味道,接下来的显然会是一场夜间恶战。




奋斗1981 第147章 仗,其实可以这样打!
犹如无数股溪流一样,不计其数的敌军士兵,以班排为单位,从阵地左翼宽大正面之丛林里,在黑夜之中,像暴躁的猴子一样,端着ak-47自动步枪戴着绿色宽沿帽就着月光就往256高地阵地上冲。
没有出乎意料的是,敌军发起进攻的方向没有错,首先这说明敌军315a师的增援部队到了。其次,龚令辉率领的侦察小组拥有极强的存在必要性。正是他们,为阵地提供了足够的预警时间。而龚令辉接到李路新的指令——继续寻找敌军的自行火炮部队。
自行火炮部队成了李路心里的一个结。那些随打随走的火炮,拥有极强的机动性以及火力强度。也许会在关键的时刻给你来那么一下,影响战场态势。
重新部署过的火力,优化了配置,更加的便于发扬,打击的死角几乎没有。左右两个副阵地得到加强的工事,成为了敌军想要攻占主阵地必须先攻占的要地,首当其冲的是左翼副阵地,恰恰是李路特意加强了火力配置的副阵地。
事实证明,李路对整体的战场态势把握是很清晰的,他对敌军的行动判断是很准确的。
256高地本身易攻难守,敌军可以从三个方向展开进攻,除赵荣军和牛二指挥的装甲突击纵队反击出去的中路,李路要在左右两个方向选择一个重点防御方向。他手里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全面重点布防。
若不是因为一个草包的指挥员,之前争夺256高地的战斗不会打得那么困难。
眼下,可能是大规模战事之后两军交战中最激烈的夜间阵地攻防战。
一上来,李路就感受到了敌军的决心。
他们的迫击炮在进行覆盖性射击,而步兵部队根本没有等待炮火准备结束,而是冒着己方的炮火同时向阵地发起了冲击。
上来就是冲锋。
说明敌军已经完全意识到了一点——256高地拿不下来,他们就只有全军覆没这样一个结果。
整个战场的压力骤然的集中到了256高地身上,主力部队一边加紧完成正面之敌的歼灭工作,另一边开始重整部队准备支援256高地。但是,可想而知,哪怕是距离最近的位于338高地一侧的坦克团主力部队,也很难在短时间之内组织起兵力支援256高地。
李路这边得自己扛着。
他亲自到了左翼副阵地上指挥作战。
他把左腿屈收起来,小腿正面压在堑壕壁上,以此作为身体与堑壕之间的接触面,而右腿停止脚掌稳稳的蹬在堑壕底部,小半个身子探出去,左右臂肘部依托在堑壕边沿,呈现出有依托射击姿势。
这样的姿势充分说明了一点——随时可以发起反冲锋。
只需要右脚用力一蹬,双手一扒堑壕边沿,整个人就可以像出猎的豹子一样冲击出去。
兵们有样学样,纷纷采取这样的射击姿势。
李路手里的是和那名小战士换过来的56半步枪,他打的全是曳光弹,他大吼着说,“弟兄们!看我的射击方向!集中火力向我射击的方向开火!”
说着就是一发曳光弹过去,那是敌军的一名趴在草丛里的机枪手。
阵地上除轻重机枪火力之外,一大半的步枪射手都跟着李路打出的曳光弹指引出的方向射击。
密集的子弹以散布均匀的覆盖面笼罩过去,敌军机枪手以及副机枪手哪怕隐藏得再好,只要他们有暴露在外的身体部位,就逃不掉被射杀的结果。敌军的机枪火力顿时就哑火了,只露出个脑袋的敌军机枪射手副射手以为自己姿势这么低很安全,却料不到是被爆头的结局。
这是事先确定好的战术,集中步枪火力打击敌军火力点,而轻重机枪负责照顾敌军的冲锋步兵。
所有步枪射手跟随指令开火,效果取决于指引方向的李路。
单个或者几个步枪射手的射击效果过低,尤其是在夜间,而集中火力之后,可以确保一轮打击就能保证打掉敌军一个火力点。没有机枪火力的支援和压制,敌军的冲锋步兵就是我方轻重机枪下的菜。
李路打出的曳光子弹成了地狱使者的请柬,往什么地方打过去,什么地方就寸草不生。也许一支枪两支枪威胁不大,但是几乎整个阵地的步枪火力集中起来,总会有打中你的那一颗子弹。
有效的火力分配,明确的目标指示,大大提高了阵地火力在夜间射击时候的精准度以及命中率。在缺乏夜视器材的情况下,李路想到了各种办法提高夜间作战的效率,而决定采用的这种指示打击法,是最适合当前这种情况的。
这样做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负责指示目标的射手会成为敌军集火的对象。
敌军也不是傻子,很快就发现,曳光子弹打向哪里,哪里就会被集火。这个集火不是一般的集火,而是整个阵地除轻重机枪外的步枪火力高度集中。这样的集中打击下,除非人埋在地面,否则很难逃掉被命中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轻重机枪的配合尤其重要,否则,在你步枪火力集中的情况下,没有遭到打击的敌军步兵极有可能会冲上来。这就涉及到阵地火力之间的默契度了。
李路毫无疑问的被集火了,他被集火,就要进行躲避。这个时候,替代指示射手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
他大吼道:“换手!”
马上有顺位指示射手接替了他的工作,而他可以把身体隐藏在堑壕里,躲避敌军密集的子弹。
指示射手的快速切换,让敌军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当他们朝指示射手集火之后,同时也暴露了自己,随即便遭到了集火攻击。而我军战士依托完善的阵地工事,比完全裸露在外的敌军士兵无疑更具优势。
陆续有“换手”这样的高吼声响起来,战前制定的方案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每一名士兵都很清楚自己到了哪一步、遇到何种情况应当采取何种应对措施。李路费尽心思把行动具体到单兵身上,最终的目的是——在保证能够充分发扬火力打击敌人的同时,尽量的降低己方士兵的伤亡。
他把伤亡看得无比重要。
遭到集火的士兵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隐蔽,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顶着敌军火力去射击。
阵地前面不断倒下的黑影以及己方没有任何一名战友倒下,这样的对比让每一名战士都非常的兴奋和激动!
仗,其实是可以这样打的!
只要事无巨细把方案做具体做详细,准好多种应急方案,让每一名战士都清楚每一个阶段的情况以及自己该有的动作,就不必盲目的拿命去拼!
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是指挥员就能指挥部队打出这样行云流水般的仗!




奋斗1981 第148章 拼刺刀!
当交火距离拉近到三十米,似乎白刃战不可避免。
夜间的白刃战绝对是双方都会损失惨重的较量,那刀刀见肉的搏斗,并非诗那样的美好。
李路毫无疑问不会允许这样的场面出现。
他做了那么多准备那么多努力都是为了降低伤亡,降低伤亡的前提自然是打漂亮仗——出现白刃战的战斗,再漂亮也不会漂亮到哪里去。
李路亲手果断地摁下了引爆器。
用坦克弹药制作而成的爆炸带就在阵地前方三十米,就是准备在这样的情况下来使用。从压力最大的左翼副阵地一直延伸到右翼副阵地,李路让官兵们拆下了半数的坦克弹药组成了这一条爆炸带。
在他摁下引爆器之前,官兵们已经得到了指令,纷纷停止了射击,蹲在堑壕里捂住耳朵张大了最大。
“轰轰轰……”
连绵不绝的巨大的爆炸声,火光冲天,强光雷电一般闪烁而过,踏入爆炸带的敌军士兵在这样的爆炸冲击波下纷纷被炸飞了起来,身体在空中被强大的冲击力撕裂,随即被无数的弹片切割成块。
整个256高地似乎都在颤抖。
淡淡的月光下,隆隆的回声在这片相对平坦的丘陵丛林里回荡,飞快腾起随即慢慢减缓速度的黑漆马虎的硝烟滚滚向上遮住了一片月光。残肢断臂的腾空飞散,充分的说明了爆炸的威力。这与之前炸翻敌军好几台t-62克固体炸药比也是丝毫不逊色的。
指导安装布置炸药的正是之前李路和他换枪的小战士,余响还在的时候,他几迫不及待的抬起来去观察情况,顿时裂开嘴笑了。他是矿山工人家庭出身,十来岁就玩得挺好一手定点定向爆破。
他突然的看见一个黑影从天而降,他骤然一惊,难道敌军有飞人?他下意识的抬枪打过去,那黑影落在他身边,定睛一看,他骂出来,“艹,是敌人的半截身子!”
1...4647484950...1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