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奋斗1981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步枪
他以此作为主要条件,向家族做了汇报,得到如此的答复。
“据我所知,三年前,福特公司已经华夏设立了华夏事务办公室,以探求成立一家生产重型卡车的合资企业的可能性。福特公司还需要另外一个事务办公室?”李路表达了他的疑问。
韦德说道,“乘用车事务。”
“原来如此。”
李路略微思索,低声说,“这么说,借给我钱的,是福特公司旗下的金融公司?”
韦德也不隐瞒,微微点了点头。
“何不干脆多借给我一些,既然愿意借的话。”李路微笑道。
如果不是在这么高规格的严肃的会场,韦德会跳起来指着李路的鼻子大骂你他娘的不要得寸进米了!
压着火气,韦德咬牙切齿地说道,“路,你不要太过分了。别忘了,你手里的只是几名操作2s3火炮的苏联军人,并非多么重要的技术人员也没有很高的军衔!”
李路安慰地拍着韦德的胳膊,低声说,“韦德先生别动气,你听我慢慢道来。不增加贷款额度,但可否签署一份附加协议,如果我能按时还款,再借我一笔钱。”
微微皱了皱眉头,韦德缓缓的点头,“签署备忘录一类的文件问题不大,你能按时还款,证明了你的偿还能力,再给你贷款,自然的不存在许多问题。这个是可以的。你计划用多长时间偿还五百万美元,当然,利息是没计算在内的。”
“我已经说过了,六个月。”李路道。
韦德笑道,“路,别开玩笑,认真点谈事。”
李路很严肃地说道,“是的,六个月,我确定。”
韦德盯着李路不说话了。
他怎么可能会相信——五百万美元啊,六个月偿还完毕,而且债务人还是一家只有十来万美元价值的小小投资公司。难不成李路会使用华夏币购买美元进行偿还?韦德怎么可能不知道华夏对外汇的管理有多严格。
事实上,韦德答应帮这个忙,就已经做好了接受一笔烂账的心理准备了!尽管这个代价有些过大。
“合同就这么签,至于我能不能六个月偿还完毕,拭目以待。再说了,我也没打算偿还,相信韦德先生你也做好了相关的心理准备,不是吗?”李路轻轻笑了笑,低声说。
韦德彻底的无语了,他确定李路是在吹牛逼。
微微摆头看了看那边的牛军,李路仿佛是心有灵犀的,在那边充当翻译的牛军也恰好看过来,对上李路的目光,一下子就躲闪开了。自从回来之后,牛军再面对李路,就完全和以前两个样子了,说话声音小,不敢直视李路的眼睛,经常下意识的躲避李路。
李路忙得团团转,暂时的没时间去了解其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而韦德的判断是一点也没有错的,李路根本没有任何六个月偿还五百万美元的把握,但是他知道,已经增长逼近二十万美元市值的股票哪怕有一丝暴涨的机会,六个月赚五百万美元根本不是什么艰难的事情。
再说了,吹牛逼又怎么样,你美国佬又不敢判他死刑。
一个愿意借,一个愿意借,李路脑子里那一套弱肉强食的丛林生存思想里,说到哪他也是觉得他有道理的。
“……好,下面请克莱斯勒防务公司技术副总经理、外方技术团队负责人韦德先生,向各位领导详细介绍亚洲虎坦克的战场表现情况。”
那边,裴磊结束了他的发言回到了座位上,王嘉庆点了韦德的名字。李路一直在留意着,于是连忙提醒韦德。韦德整理了一下思绪,拿起文件夹起身举步走到黑板前面去。
他首先向大家微微鞠躬问好,举止大方得体俨然不是刚才那个与李路斤斤计较的谈判代表了。
“女士们先生们,我首先要感谢李路先生、张卫伟先生、赵旭先生以及部队的不具名的战士们为我们提供的人身安全保障。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名战士为了保护我们而战死沙场,我了解到他叫许如东。我非常的感激。”
韦德沉声说着,再一次鞠躬,这一次是九十度鞠躬。
那边还在打仗,在座的领导、技术人员等,心情都是很沉重的。他们知道祖国面临着的是什么环境,知道几乎每天都有战士牺牲。他们这些军工系统的人,何尝不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制造出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提供给部队,帮助部队打胜仗,让更多的战士活着回家。
整理了一下情绪,韦德道,“显然这不是一个煽情的场合,我仅仅针对亚洲虎坦克的实际作战情况进行发言。我亲自跟随作战部队全程参与了某个阶段所有的战斗。亚洲虎坦克接受了残酷的考验,整个使用过程中,亚洲虎坦克的表现很棒,尤其体现在机动性以及夜间作战性能上面。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首当其冲的是,战场维修相对麻烦……”
韦德侃侃而谈,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实战经验而暴露出来的优点或者缺点。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坦克,拉到战场上去遛几圈,就什么都清楚了。因此大家都知道,韦德在这方面是最有发言权的。
领导们听得很认真,这关系到国产第二代主战坦克的研发。利用亚洲虎坦克项目进行技术积累,促进国产二代主坦的研发,这是最终的目的。国产二代主坦早在十年前就开始立项了,只是过去十年受到一些冲击,导致项目进展极其缓慢,技术人员、技术资料损失很大。
因此上面的领导的目光都你还参与了打仗,肯定感受更深刻,你来讲一讲。”
李路忽然的明白了,詹华明极有可能是要和王嘉庆争夺移交后的光明厂一把手这个位置。
当仁不让的,李路和韦德点头致意,走到了发言的位置上去,对亚洲虎坦克所搭载的8a1式108毫米线膛炮的具体作战表现进行了详细的讲诉以及站在指挥员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奋斗1981 第158章 海外新电报
机关楼一层保卫科办公室里面,乾充已经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光是茶水,他就喝了三大茶杯,不过他的耐性好得很,多少人求着办事的邮电局大科长,就愣是在这等着。
“乾科长,你在等等,我们科长在党委会议室开会,一时半会下不来。”值班的女干事打了一壶水回来,对乾充说,又给他续了水。
乾充满脸堆笑地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没什么事,就在这等着,小陈,你忙你的不用管我。”
“那行,你喝点水。”小陈干事就回到自己的位置那里去,忙活起内勤的那点事。
乾充站起来背着手慢慢的转着,打量着办公室。这是保卫科的大办公室,除了科长副科长之外,其他人都集中在这里办公。保卫科主要是外勤,极少坐班,因此通常只有一两名女内勤在这里处理其他工作。
这是一个胖子,个子不算高,一米七出头的样子,却有着近二百斤的块头,三十岁出头的人,看着像是四十多的。乾充坐在陆港市邮电局业务科科长这个位置上,小日子过得不知道多滋润,他的体型已经说明了一切。
一些市属企事业单位找他拿批条安装电话机,饭吃不到位烟酒不到位,是想都甭想的,更不要奢望他会上门为你办理什么业务。但是他就安心踏实的在这里等李路,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
乾充的嗅觉是敏锐得很的,他从李路与海外的频繁电报联系中判断出,那位年轻的保卫科副科长有很厉害的海外关系。改革开放了,什么关系嘴硬,海外关系!能拉来外资投资那就更牛逼了!没有关系,你怎么拉。
他当然是无法了解到电报内容的,但是那些电报的超长内容已经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明。
另一个关键的信息是,乾充打听到,没什么知名度但是却是市府重点扶植企业的红星拖拉机厂是李路的产业,他倒是没有打听到如日中天的奋远公司也是李路的产业。
他今天跑过来,是因为市邮电局又收到了李路的海外电报,内容却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乾充感到奇怪的同时,也决定借着机会和李路拉近一下关系。
“小陈啊,李科长参加的是厂党委扩大会议?”乾充用闲聊的口吻,不着痕迹的问道。
小陈一边整理着报表一边说,“是一个项目的定型会议,我们科长不是党委委员,哪里会参加党委会议。”
乾充了然的点了点头,心里也觉得好笑,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干部,怎么可能是党委委员。
“你们光明厂听说要移交地方了,你这身军装,可得换成工作服了。”乾充笑道。
小陈无奈的摇了摇头,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咱们这些普通职工没有选择的权利,能保住饭碗就不错的了。”
“那也是。”乾充叹气道,“别说你们军工企业,我们地方上的国营企业,都在开始改革,往后的日子,可不知道怎么过。”
小陈抬头看着乾充说道,“乾科长,再怎么改也改不到你们邮电身上,你们可是金饭碗。”
乾充略微满足的笑了笑,摆了摆手,说,“没有的事,都是为人民服务,有口饭吃就是不错的。”
小陈扫了眼他那个怀胎七月一般的肚子,笑了笑不搭话。
这会儿,李路回来了。
会议一结束,他就赶了过来。
“我们科长回来了,科长,这位是邮电局的乾科长,等你很久了。”小陈连忙站起来介绍道。
乾充笑着对小陈说,“我和李科长是老朋友了。李科长,你好你好。”
李路和他握手,抱歉笑道,“乾科长,久等了。有什么指示你打个电话,何必亲自跑一趟。”
“没有没有。”乾充连忙摆手说,他看了看四周,欲言却止。
李路指了指自己的办公室,道,“乾科长,到我办公室喝点茶,慢慢聊。”
乾充却是摆手说道,“不了不了,李科长,有你的电报,咱们还是先到局里把这个事情给办了,喝茶不急,呵呵。”
“行,那咱们边走边聊。”李路不由的高看了乾充一眼,和他一块出去。
外面有一台邮电局的轿车在等着,也是一台212吉普车,乾充的座驾。李路笑道,“乾科长,你前面走,我后面跟着。”
“没事没事,我坐你的车,咱们路上可以聊了聊,呵呵。”乾充让司机先走,上了李路的敞篷212,说道。
只是一个科长,就有了配车,邮电部门的福利可见一斑了。
路上,乾充说道,“李科长,我在邮电工作有十年了,你是我遇到过的海外电报最多的人。李科长有亲人在海外?”
李路是能猜到个八成的,他摇头道,“并没有,都是一些公对公的联络,呵呵。”
看见李路不愿意说,乾充当即刹住这个话头,话题转移到电报上面,道,“这次接到的是新加坡那边拍来的电报。”
李路的眉头轻轻的跳了跳,隐约的有些激动了——一定是九叔他们安定下来了。
唐九他们远走境外已经过去了有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除了一开始接到的报平安的电报外,就再没有其他的消息。李路那颗心说是能放下那是假的。
终于等来了唐九他们的电报,说明他们已经在新加坡安定了下来。
半路上,李路停下车,对乾充说,“乾科长,麻烦你等一等,我去买包烟。”
“我去买吧。”乾充就要下车。
李路拦住他,说道,“不用不用,你在车上稍等片刻就行。”
说完他就转身往商店那边走去。
买了烟之后,他却是从商店后面绕了一下,到旁边的新华书店里买了一本新华字典,然后又从商店那里出来。
到了邮电局,乾充带着李路去签名领取电报,然后按照惯例给他提供了一个独立的房间,随即就离开了。
电报内容是一连串的阿拉伯数字,旁人根本看不出什么来。他取出新华字典开始对照着翻译电报内容,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在信纸上。花了十几分钟,电报的真正内容出来了。扫了几眼记住内容,李路把信纸折叠好放到衣服里面的口袋里,扣上钢笔的笔帽,揣起新华字典,看了眼桌面上的那叠空白信纸,他略微思索了一下,又取下钢笔刷刷的写下几行字,撕下这一页,这才举步走出去。
乾充在外面等着,看见李路出来就连忙的过来。
“李科长,忙完了,需要回电吗?”乾充笑着问道。
李路把刚写下的信纸递给他,说道,“厂里还要开会,我得赶回去。乾科长,那就麻烦你代劳了。”
“应该的应该的。”乾充展开信纸扫了一眼,道,“好,那我马上去办。李科长你先去忙,回头有空我请你喝酒。”
“我请你,行,回见。”
乾充把李路送出去,想了想,返身回到李路刚才待的房间,目光落在桌面上的那叠空白信纸上面,他撕下最上面那张对着电灯认真看了看,痕迹很模糊,什么都看不出来。
他暗暗摇头笑了笑,心道,是个谨慎的人。
李路道别了乾充离开邮电局,开车往光明厂回去。一路上他都在思索着电报的内容。唐九等人已经在新加坡获得了合法身份,并且有了稳定的环境。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电报里提到,唐九他们拿到了一笔生意——缅甸某邦武装需要一批卡车,并且愿意使用黄金来进行支付。
这是一个大好事,也是一个很难办的大好事。




奋斗1981 第159章 老解放卡车
保卫科李路的办公室里,下午的会议结束之后,李路把赵旭和刘向阳给叫到了这里来,一起想办法。
“一百五十台卡车不难弄,关键是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没办法。”赵旭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个什么好主意来。
“是啊,量多时间急。市面上的卡车就那么几种,别说陆港地区,估计搜罗全省的存货,也很难在一个月内凑齐这么多台车。向厂家订货就更不可能了。”刘向阳挠着脑袋焦急的思索着。
现在国内的卡车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许多厂商的订单都排到两三年后去了,哪里有那个余量挤出一百多台车来。
要这些车干什么,自用还是倒卖掉,李路不说的情况下,他们不会问追根问底。跟李路的时间长了,大家都有了默契以及遵循——该知道的可以知道,不该问的绝对不会问,去执行就是了。
唐九拍来的电报提到的大生意,是一百五十台卡车,而且买主要求到货的时间非常紧张。相对应的就是价格很好,并且全部使用黄金来进行支付。
李路在看报纸,找遍了所有的报纸,也没有发现有些东南亚局势的新闻。他只能努力的回忆过往,唐九并没有在电报里交代清楚当地的局势背景,这让李路有些难以判断。
买主要求送货上门的。
这么多卡车,怎样送货上门?
李路还在继续翻看报纸,得了解清楚那边的情况,然后才能决定这批生意做不做怎么做。
一百五十台卡车,以解放ca10为例,超过五百万华夏币的国内价值。卖到外面去,而且送货上门,价格自然更高。
李路是口水这笔生意的——他看中的是黄金支付,那可是杠杠的硬通货。
他脑子里想着,猛地一滞,思路回到解放ca10型卡车上面来。他似乎抓到了什么,却一下子没有个清晰的头绪。
“小刘,去找找ca10的相关资料。”李路指了指刘向阳。
刘向阳一时半会没回过神来,“什么ca10?”
赵旭反应倒是快,“就是解放卡车吧?咱们厂里用的老解放。”
“对,去,所有的相关资料找过来。”李路点头道。
刘向阳马上就去,赵旭起身,“科长,我去帮忙。”
李路点了根烟等着。
抽了三根烟,刘向阳和赵旭每人都抱着厚厚的泛黄了的牛皮资料袋一袋袋垒起来的走进了李路的办公室,在办公桌上面放下,刘向阳抹了一把汗水,道,“三哥,所有的资料都在这了,从档案室里提出来的。我刚才问了一下档案室的老李,我们厂前后购入了老解放一千多辆,资料多得很,不同年份生产的就有一套新的技术资料。”
李路马上就拿起资料开始浏览,记忆慢慢的就苏醒了过来,相关的片段不断的涌现。
能够一下子唤醒六七十年代人记忆的物件,老解放卡车绝对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非要举一个典型的例子的话——雷锋同志的许多经典照片就有解放ca10卡车的身影,他是汽车兵,当年开的就是这款卡车。发生意外撞到电线杆砸到他的也是这款车。
从1956年开始生产,一直持续到1986年,整整生产了一百三十万台。
如果是别的卡车,李路怕是没有具体的记忆的,但是对于老解放,这款大批量装备部队服役数十年之久的第一款国产卡车,他是记忆犹新的。
解放ca10是新华夏生产的第一台汽车,每次提到新华夏结束不能生产汽车历史,唯一的最有力的证明就是1956年第一汽车厂生产的解放ca10卡车。
往后,ca10形成了一个系列,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生产,成为了半个世纪的时代记忆。
能够进入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又怎么会不被深刻记忆。
而1981年的此时,ca10系列已经到了寿命的尽头,到了改无可改的状态,新的替代型号也已经上市销售了好几年,其他汽车厂生产的卡车也都纷纷的进入了市场。
李路隐约记得,前世的他有一回到长春厂去调查贪腐,看见厂里角落一片长满杂草的空地上停满了锈迹斑斑的卡车。当时他还好奇的多问了几句,得到的答复是居然是一批有二十多年历史的最后一批ca10卡车,当时积压了上万台,想尽办法处理到最后,依然残留下了数百台。
而这些过时的国有资产,没人要也就没人敢动,就这么一放就是二十多年。
按照时间来看,这么说,此时此刻,位于长春的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ca10卡车,已经开始进入了积压阶段。
李路猛地抬起头,动作吓了刘向阳和赵旭一跳,他们都不知道老大犯的是什么病。
“都送回档案室吧。”
扔下一句话,李路就大步离开了办公室。
刘向阳和赵旭站在原地那里面面相觑,刘向阳挠着脑袋纳闷的说,“三哥这是……没听说他精神有什么毛病啊!”
赵旭耸了耸肩,道,“那我可不知道。”
“你跟谁学的这动作!”刘向阳一巴掌拍在赵旭的肩膀上。
赵旭翻着眼睛说,“韦德那洋鬼子呗……”
两人又把这一大堆资料搬回档案室,免不了被档案室的管事老李骂一顿的。
李路快步走进了厂部办公室的大办公室,白鸥正在那里训斥几名办事不利的干事,看见李路进来,换上笑脸,“李科长,怎么有空过来厂办……”
“白主任,我用一下机关电话。”李路礼貌的笑了笑,打断他的话,“有个急事要和第一汽车制造厂联系一下。”
白鸥摆摆手笑了笑,指了指那边的机要室,说道,“没问题,去个人带一下李科长。”
那边的杨鹏武早就瞧见了,趁机快步过来,“李科长,我带你去。”
白鸥盯着李路的后背,笑容逐渐变得阴冷。
厂办的机要室有一台电话,可以直接打到任何一家军事单位或者地区的军队接线局。李路要用这里的电话有两个原因,通过北方地区的接线局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与第一汽车制造厂联系,其二是因为可以以光明厂的名义询问相关情况。
个人电话过去,人家第一汽车制造厂搭理不搭理你都还两说。
快到机要室门口的时候,杨鹏武低声说道,“科长,白主任向厂党委推荐了行政部副经理,可能会影响到你的计划。”
李路摆摆手,压着声音道,“以后再说。”
说完,他就举步进了机要室。
杨鹏武站在门口那里,微微叹了口气。
电:补更二。




奋斗1981 第160章 军区首长召见
裴磊走过来,看见杨鹏武站在机要室门口,便问,“杨干事?”
杨鹏武连忙让到一边,“裴工。”
“你在这里站着做什么。”裴磊手里拿着电文,估计是要向总厂电报汇报的重要资料。
杨鹏武说,“李科长在里面打电话,我在这等他。”
“哦,小李啊。正好,我找他有事。”裴磊点了点头,举步走了进去。
里面,李路刚刚挂掉电话,转身看见裴磊进了这里间的门,看了眼裴磊手里的电文纸,便道,“裴工,亚洲虎坦克定型会议结论准备上报?”
裴磊顺手的把电文递给过来,道,“是,总厂批复后,就可以组织生产了。我正找你呢,军区的首长要见你,半个小时后到王厂长那边去。”
“见我?这是……”李路把电文还给裴磊,都是会议确定下来的内容,并无其他不一致。对于军区首长要见他这一点,他是有些惊讶的。
裴磊笑道,“你小子太优秀。首长们都以为你是我们厂的青年技术员、名牌大学生,结果知道你是保卫科的之后,都感到很吃惊,所以就想见见你这么一位对陆战主要装备使用这么有心得的保卫科长。”
李路顿时苦笑,压了压声音道,“裴工,咱们不是说好了吗,不要把我往枪口上推,就让我安安静静的做做研究,就挺好挺好的了。”
裴磊瞪了一眼,“你小子说你胖你还喘上了,你那点尽量我还不知道,如果不是之前你俘虏苏联科学家搞到的……”
1...5051525354...1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