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1981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步枪
“这……”
李路胸有成竹地说,“我查了记录,案发之前没有任何出入库记录,也就是说,对方要把那些配件转移出第三仓库,他们只有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赵旭报告丢失东西,然后启动紧急程序开门勘查现场。”王嘉庆恍然大悟,心中吃惊不已。
李路点头,道,“当时的情况很乱,我问过现场的保卫科同志,当时现场起码二十多人,而且那个时候估计大家都绝对想不到,丢失的东西还在仓库里,正是在他们勘查现场的时候被悄悄的转移走。”
“这么说,当班的保卫科人员有重大嫌疑!”王嘉庆果断说道。
然而,李路却又是摇头,“恰恰相反,他们没有嫌疑,而是被利用了。我刚才说过,除了当班的保卫科人员,能自由进出第三仓库的,除了六位负责人之外,就只能是按照程序有两位负责人签字并且其中一位全程监督的配件出库这么一个可能。利用保卫科的人认不全配件,偷偷藏起他们想要获得的配件,造成赵旭接班的时候发现数量对不上,然后勘察现场的机会转移走。对方很大胆,并且心理素质非常好。”
王嘉庆陷入了沉思,声音很低沉的说道,“如此一来,真的需要向中调部通报了。内奸就在六位负责人当中。”
“是的,一位或者两位,也许还会有其他从旁协助的人员。这是一起策划严密的窃密案件。”李路给出了结论。
这些就是他详细了解案情之后所处的判断和结论。另一辈子作为情报领域的教父级人物,他非常的熟悉隐蔽战线活动。
在明明知道第三仓库很重要的情况下,李路会不采取特别预防措施?
“内奸在六个人当中,查,把他揪出来!”王嘉庆狠声道。
李路沉声说,“王厂,现阶段只适合暗中调查,做一些预防嫌疑人外逃的工作。”
“我明白,这件事情交给你,你认真落实好,我马上向总厂和保卫总局汇报。”王嘉庆说。
李路笑道,“王厂,不用着急。我还有一个建议,关于既不耽误调查,也不会影响咱们厂移交地方程序的建议。”
“哦?说来听听。”王嘉庆有些意外,道。
李路说,“亚洲虎坦克项目现在基本上是独立状态的,支撑这个项目的部门,无非是第一车间和第三仓库,还有一个第二配件厂。把这些部门整合一下,与厂本部进行彻底的割裂。这样一来,亚洲虎坦克项目这边的事情就不会对光明厂移交地方的程序产生影响。主要是,上面既然当时这么划定,已经说明了有这样的趋向。你提出申请只不过是早一步,得到批准是不困难的。”
王嘉庆恍然拍着脑袋,叹气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被这个失窃案搞昏了头。”
李路这才起身,“王厂,那我马上去布置了。”
“行,注意保密。”
“明白。”
奋斗1981 第184章 中调南方局
嫌疑范围缩小到了亚洲虎坦克项目六位负责人里面,调查工作可以说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
并且,李路还可以再将范围进行缩小——裴磊和韦德这两位主要负责人的嫌疑可以排除。
依据很简单,如果他们二人是内奸或者间谍,那么根本不需要这么做,因为他们掌握着亚洲虎坦克的所有核心机密。
而另一方面,敌我识别器是克莱斯勒防务公司提供的,他们很清楚敌我识别器的性能以及关键参数。也就是说,克莱斯勒防务公司这边的嫌疑也基本可以排除。
剩下的就是二选一的问题了。
一个是白鸥,作为办公室主任,他全权负责亚洲虎坦克项目的所有后勤保障工作,因此也是负责人之一。另一个则是总厂的技术科副科长,副总工,何珍君。何珍君曾经是59坦项目的骨干技术员,亚洲虎坦克项目放在光明厂,他作为总厂的技术代表派过来这边工作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
白鸥是新来的办公室主任,何珍君是总厂的副总工,对李路来说,这两个人都很陌生,因此他没有明确的怀疑倾向,这正是他面临着的难题。
李路的胆子也是很大的,他只针对白鸥和何珍君采取了监视居住措施。也就是说,他自己就做主排除了其他人的嫌疑。
救出内奸,李路胸有成竹。
调查组被转到的领导之下后,他除了安排监视嫌疑人外,下达另一道命令就是——什么都不要做。
尽管大家诧异不已,但命令就是命令,不折不扣落实下去。
因此,不管表面上还是暗地里,都呈现出风平浪静的状态。这种很明显的平静,知道内情的人都觉得奇怪,也就是说,嫌疑人肯定也会感到奇怪。但是,嫌疑人绝对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让对手看不明白,这正是李路的目的。
案件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主导权就不在光明厂这里了。因此,李路要等保卫总局以及中调部的人过来,听他们的指示。
中调部的人来得最快,他们接到保卫总局的通报之后,马上派出了两名干事到了陆港。中调部在各省会有派出机构,而保卫总局只有几个重点军工地区才有派出机构,陆港这边不是军工研制重地,因此没有派出机构。
光明厂保卫工作的实际负责人是李路。科长是现役军官,这会儿人在四川那边,而其他副科长里,职务最高的办公室副主任是个快退休的老头,早就不管事。这样一来,就只有李路这一位副科长在主持工作——一直都是。
当李路在办公室那里看到中调部的调查员之后,颇为吃惊。
“乾科长?”李路很惊讶。
乾充笑呵呵的伸出手,道,“李科长,又见面了。”
“请坐,坐下说。”李路给他们倒了茶,和他们在会客处那里坐下。
乾充笑着解释道,“李科长,重新认识一下,我是中调部南方局调查员乾充。抱歉,职责所在,之前不好以真实身份示人。”
李路笑道,“理解,乾科长的掩护身份很好。”
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乾充对他频繁的海外联系有这么浓厚的兴趣。乾充表现出来的就是一副很势利的样子,居然瞒过了他这么一位干情报工作干到了少将级别的老情报员。
可见乾充的伪装能力是非常强悍的。
笑了笑,乾充指了指身边的中年男子,介绍道,“李科长,这位是南方局特派员陈和军同志。”
李路站起来敬礼,“首长好!”
陈和军是位约莫四十岁的干练男子,浅灰色的中山装穿得很严谨,温和的圆脸却是给人亲切之感,和严肃的打扮形成反差,领导式的大背头算是很明显的特征了。
“李路同志,请坐。”陈和军压了压手,道,“时间紧,谈案情吧。基本的情况我已经从你们科工委保卫总局的通报里了解到,你谈一谈你的判断。”
“是。”
现在不是叙旧的时候,李路向乾充点了点头,把详细情况介绍了一遍,随即沉声说道,“首长,我个人判断,内奸就在白鸥和何珍君之间。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他们当中某个人被策反了。有机会对他们实施策反的,可能性最大的是克莱斯勒防务公司的项目组人员。不过我担心引起外交纠纷,所以只是安排了两位信得过的人员对他们实施秘密的调查,并不敢有太大的动作。”
仔细听完,陈和军点头道,“李路同志,你做得很对。不能打草惊蛇,涉及到外方技术团队,容易引起外交纠纷,这样的应对是很好的。我基本认同你的判断,你提前对第三仓库做了预防措施,根据这些因素得出的判断是可信的。偷走敌我识别器的唯一机会,就是勘察现场的时候。那么,白鸥和何珍君之前,你有倾向的怀疑吗?”
李路思索着。
乾充说道,“李科长,你是最了解情况的,大胆说出你的怀疑倾向。调查过程中,是不用顾虑其他因素的,一切从案情出发。”
他以为李路有顾虑,毕竟李路还是要在光明厂里工作的,如果怀疑错了,以后是不好相处的。
李路摇头笑道,“乾科长,我倒是没什么顾虑。实际情况是,我对这两位嫌疑人都不太了解。白鸥是新来的办公室主任,何珍君又是总厂派过来的技术代表。了解不多,我很难有倾向性的判断。”
沉思了一阵子,李路道,“首长,这个案子已经超出了我们厂保卫科的调查权限,我必须得获得批准才能进行下面的调查。”
陈和军说,“是。不过,鉴于保卫总局的人要晚几天才能到达,为了争取时间,我代表中调部南方局正式接管该案,你们保卫科协助调查,我给你授权,马上展开后续的调查。”
“首长,有中调部的授权就好办多了。”李路点头说,“下一步我要调阅白鸥和何珍君的个人档案,查他们的家庭情况,并且围绕着他们进行详细的调查,必要的时候要采取限制措施。”
乾充道,“李科长,你大胆的调查。保卫总局的人到了之后,也一样要听从我们中调部的命令。程序上面是没有问题的。”
李路点了点头,这时,张卫伟敲了敲门,得到答应后,他推门进来,“科长。”
“二位请稍作,我离开一下。”李路向陈和军和乾充点点头,起身出去。
外面,李路和张卫伟一直走到偏僻的地方,张卫伟这才低声汇报,“何珍君买了一张后天前往省城的火车票。”
“何珍君是哪里人?”李路眉头跳了跳,低声问。
张卫伟低声说,“魔都人。”
李路果断的吩咐,“马上去查一查项目组最近是否有到省城的公差,搞清楚何珍君前往省城的目的。”
“是。”
张卫伟快步离去。
奋斗1981 第185章 扑朔迷离
李路只用了两个人进行秘密调查,张卫伟和赵旭,其他人他都不能完全的信任。
他的办公室里面,陈和军低声问乾充,道,“这个李路,靠得住吗?”
“没问题的。”乾充点头说,“他的西南战场下来的战斗英雄,政治方面绝对可靠。”
他没有把李路和海外的频繁联系进行汇报。乾充是个很谨慎的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李路和海外的联系存在着危害国家安全的举动,他因此不会作为工作业绩进行汇报。
如果李路知道,他得感激乾充。
如果是为了工作业绩而不管不顾的人,肯定会把这个情况上报的。这样一来,哪怕李路是清白的,他也会受到调查。不要忘了,他李路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军工厂的保卫科副科长,哪怕只是职工。
正是因为乾充相信李路,因此在陈和军面前给了肯定的答复。否则,陈和军第一个怀疑的就是李路——保卫科副科长监守自盗。
这会是许多人的第一个怀疑,尤其是当李路提到,第三仓库的严密出入库流程以及他设置的反盗窃措施,陈和军就更怀疑了——不是监守自盗谁能这么轻易的把敌我识别器偷走?
因此他才再一次征求乾充的意见。
乾充是中调部南方局秘密派驻陆港地区的调查员,掩护身份是邮电局业务科长,实际上他在中调南方局里的级别也是正科级调查员,不过二十八岁,只是人长得比较着急,加上显胖的身材,给人三四十岁的既视感。
他是很优秀的调查员,因此才被赋予这么重要的任务——负责陆港地区的日常工作。
李路回来,关上门坐下,道,“首长,刚刚得到一个消息。何珍君购买了一张后天上午前往省城的火车票。我已经让人去查他去往省城的目的。”
“有出逃的嫌疑。”陈和军沉吟着说,“到了省城,他很容易会跑到香港去。”
“现在还不能确定他就是内奸。”李路道。
陈和军摆了摆手,道,“李路同志,干反特工作犹豫是大忌。在这个敏感时期里有往外走的迹象,本身就不符合常理。不能相信巧合啊同志。”
李路点头说,“我明白,情报工作的特殊性我略有耳闻。首长,再等等吧,给我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查清楚了他申请介绍信的理由,我再进行下一步工作。”
顿了顿,他说,“还有一个方面,有内应,势必会是外面接应的人。我认为当前还不是动手的时机,顺瓜摸藤把外部接应的人员查出来,找回敌我识别器是目的。”
乾充微微摇头说,“结果恐怕不会太乐观,案发过去了两天,敌我识别器可能早就被转移走了。陈特派员,不过我同意李科长的意见,先按兵不动,必要的时候可以跟踪何珍君,如果他是内奸,势必会有进一步的举动。”
思索了一下,陈和军点头答应,“好吧,那就暂时不动他。另外,白鸥那边也不能放松监视。查清楚之前,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是,我明白。”李路道。
他看向乾充道,“乾科长,你去查两名嫌疑人的背景情况。我负责调查他们的近期活动情况。咱们兵分两路。”
“没问题,我马上回邮电局。”乾充道。
陈和军想了想,道,“小乾,我和你去,一些资料,你未必有权限。”
李路把他们送出去,回到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稳,杨鹏武脚步匆匆的过来,才关上门,他就压着声音说,“科长,白主任刚刚向厂领导请了七天的假,说是要回家去看看老婆孩子。”
“白鸥请假?”李路顿时就愣了。
杨鹏武低声说,“是的,我听见他对詹华明总工说,他回家是为了把老婆孩子接过来。我查了一下最近的住房分配情况,白主任刚刚分到了一个三居室,家里都布置好了,按常理来说,接老婆孩子过来没什么奇怪。不过,选在这个时候请假,我总感觉不太对。”
李路顿时陷入了沉思。
何珍君要去省城,白鸥要回老家接老婆孩子,同一天请假,哪哪都显得不对劲儿。他们两人很清楚自己都是项目组的负责人,遇到这样的事情,理应留在厂里等调查结束的,这样才不会让自己成为怀疑的目标。
可他们偏偏就这么做了。
要是只有一个何珍君或者白鸥,李路都能以此作为判断,把怀疑的重点放在要外出的人身上。
但是两个怀疑对象都要外出……
赵旭是负责监视白鸥的,杨鹏武先过来报告,说明赵旭还不知道白鸥已经请假。于是眼下还有一个问题——杨鹏武值不值得信任。
不过,还有一个很奇怪的情况。
李路问道,“白鸥为什么要向詹华明总工请假?他应该找王厂长请假。”
“王厂长今天早上就出发去省城了。”杨鹏武道,“书记虽然还没正式退休,但是早已经不管事,所以现在是詹华明总工在暂时负责厂里的日常事务。”
王嘉庆这么急着去省城,显然只为了一件事情——把第一车间、第三仓库、第二配件厂整合剥离出去这件事情向省机械工业厅汇报,取得上面的批准。他只关心光明厂的顺利移交,亚洲虎坦克项目对他来说,绝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而那些厂领导里面,詹华明的威望最高,尽管总工程师这样的职务是技术岗位。况且,这段时间詹华明的表现非常的活跃,大有焕发第二春的迹象,谋求在新光明厂里一个领导职务,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
“白鸥什么时候走?”李路问道。
杨鹏武摇头,“不知道,只听到他请假,具体什么时候出发我担心被怀疑,没敢打听。”
“你做得很对。”
李路微微点头,“你现在回去,密切注意白鸥的举动,记住,不要引起怀疑,有任何情况,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杨鹏武下意识的立正,“是!”
他受到了鼓励,这差不多意味着李路开始真正接纳他。
这个情况不太对了,李路坐在那里沉思了好一阵子,决定亲自过去侧面探一探白鸥的情况。
奋斗1981 第186章 接近真相
办公室里面,白鸥正在收拾东西,李路出现在门口那里,敲了敲门,道,“白主任。”
白鸥抬头,连忙放下手里的文件,笑道,“李科长,快请进。你来我这,难得啊。”
“呵呵,白主任你这话说得,我李路又不是什么妖魔鬼怪。”李路开玩笑说道。
白鸥请李路到沙发那里坐下,去倒水,说,“误会了,李科长,厂里谁不知道你忙,有空过来我这里坐坐,实属难得。”
李路笑着接过白鸥递过来的水杯,看了眼办公桌,上面放着公文包,许多文件资料有些乱糟糟的。
“白主任,要出差?”李路随口问道。
白鸥坐下来,指了指办公桌,道,“回一趟家,厂里正在走移交程序,工作不能落下,正在整理文件和副主任交割一下。”
“怎么,白主任家属不在厂里?”李路明知故问,不过很显然白鸥并不知道李路知道他的家庭情况。
白鸥笑道,“没有,老婆孩子都在湖南,这趟回去正是打算把他们都接来。分隔两地总是有各种的不方便。”
“原来这样。”李路恍然大悟,“白主任家乡哪里?”
“邵阳。”白鸥道,他略微顿了顿,说,“李科长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是不是关于第三仓库失窃的事情?”
能坐在厂办主任这个位置上的,哪会有一般人。
李路点了点头,道,“的确是因为这个事情。案发的时候我在外地,这两天询问了当时在场的不少人,搞清楚了一些状况。王厂只给了我一个星期的时间,实话说,我心里是一点底也没有。”
白鸥沉思着说,“这件事情最蹊跷的地方在出入库记录。按照规定,没有两位项目负责人的共同签署文件以及一名负责人全程监督,仓库的东西出不来外面的东西进不去。可是出入库记录非常的正常。但是现场却没有发现任何破坏性进入的痕迹。又说明是内部人干的。”
无奈的摇头笑了笑,白鸥说,“也难怪你头疼了,这个案子,确实难办。”
李路心里本来计划提一提项目负责人这方面的一些细节的,但是听到白鸥这么说之后,他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为他已经排除了白鸥的嫌疑。
白鸥表现得非常谨慎,每一句说辞都像是提前打好腹稿的,似乎就在等着李路过来询问他。那不是担心暴露的谨慎,而是担心被认为暗含指引调查人员怀疑具体对象的谨慎,小心避免惹上非议的谨慎。说白了就是作为一名官员出于避嫌考虑而谨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他是内奸,他的目的就绝对会是千方百计的打消李路的怀疑,可是他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内部出了奸细,极有可能是被敌特分子策反的高层人员,在水落石出之前,任何指向性的怀疑都会得罪人。深谙为官之道的白鸥显然不会这么做,因此他面对李路看似聊天的询问,很谨慎的避开了这些,而尽量客观的进行了表述。
李路顺着话题往下聊,道,“是啊,而且这个事情很敏感。老实说,我这个保卫科副科长是被架在火上烤,找不到火源,就得被烤死掉。”
白鸥道,“李科长,有需要帮助的,你尽管说。再怎么说,我也是项目负责人之一,全面负责亚洲虎坦克项目组的后勤保障工作。于情于理,我都应该全力协助你的调查。”
“有需要我一定会麻烦白主任你。”李路笑道,“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回湖南?”
白鸥道,“时间是早就定好了的,后天的火车。”
他笑了笑,起身走向办公桌那边,打开抽屉拿出火车票,递给李路,道,“李科长,你看看,这是一个月前托铁路系统的朋友买的火车票。”
李路并不觉得有什么尴尬的,接过火车票认真看了看,还给白鸥,道,“白主任,我从保卫科派两个人,陪你回家,帮忙把家里的东西搬过来。”
白鸥爽快的答应下来,“那就麻烦李科长了。”
他很清楚,说是帮忙搬家,实际上是监视他。他是理解的,毕竟是敏感时期。白鸥甚至想得更深,他并不认为李路是怀疑他针对他,恰恰相反,李路这么做能够更快更彻底的证明他是清白的。
同样一件事情换个角度看,结论完全不同。
“行,白主任,我就不打扰了,等你回来,我一定登门叨扰,尝尝嫂子的手艺。”李路微微一笑,站起来说道。
白鸥哈哈笑道,“我一定扫榻相迎,李科长,一言为定!”
离开了白鸥的办公室,李路直接往项目组那边去。眼下的情况很清晰了,排除了白鸥的嫌疑,基本能够确定,何珍君有重大作案嫌疑。
然而,李路并没有马上采取措施。
何珍君暴露了,但是他背后的人呢?策反他的人以及外部接应的人呢?没搞清楚这些,案子就远远不能说是侦破了。
项目组依然如故的忙碌着,敌我识别器的丢失除了几位负责人之外,其他人并不知道,大家都在按照工作安排进行着亚洲虎改型的研发工作。一般来说,基本型投产之后,改进型的研发工作就要紧接着进行。各国的研发流程差不多如此。一款坦克的寿命长达五十年,改型研发工作从投产的那天起伴随着整个寿命阶段。这是因为作为重型陆战装备,一款新型坦克的研制时间通常会持续达十年之久,如果改型不紧接着研发,就会出现“投产既落后”的尴尬局面。
亚洲虎坦克是基于59坦克改进而来的,因此研发时间大大缩短,在光明厂和克莱斯勒防务公司为首的联合研发团队的努力工作下,仅仅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基本型号的研制以及投产。
猜你喜欢